CN220801880U - 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及弹球游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及弹球游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1880U
CN220801880U CN202322441669.1U CN202322441669U CN220801880U CN 220801880 U CN220801880 U CN 220801880U CN 202322441669 U CN202322441669 U CN 202322441669U CN 220801880 U CN220801880 U CN 220801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ssembly
transmission
plat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16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代昌
阳颂国
曾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Qi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Qi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Qi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Qi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16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1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1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1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nball Game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包括:底座、用于放置弹球的旋转盘组件、用于控制旋转盘组件转动的把手组件、用于击打弹球的击发板、弹性组件、用于克服弹性组件的弹力以使击发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控制按钮;本申请通过设置能够驱动击发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并且设置能够带动击发板回弹的弹性组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把手组件控制发射方向,然后按动操作按钮,即可将小球发射出去,无论弹簧的弹力有多强,使用者都能够稳定地击发弹球,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击发机构,降低了对使用者的力量的需要,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及弹球游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及弹球游戏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儿童游乐设备多种多样,使用弹球对儿童进行训练,能够使儿童在进行瞄准的时候,锻炼儿童的手眼配合的能力。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2548516.8)提出一种保龄球射击游戏机,包括:底座、至少一标靶装置、用于射出弹球的射击装置、使标靶装置回复到初始位置的标靶回复装置、用于收集射出的弹球的弹球回收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标靶回复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标靶装置转动设置在所述标靶回复装置上;所述射击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所述弹球回收装置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且所述弹球回收装置沿所述底座的一侧延伸到所述底座的另一端;所述标靶回复装置和弹球回收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该申请中记载的设备,能够让儿童了解保龄球的游戏规则,还可以通过射击游戏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但是在该申请中,其弹球的射击原理,是需要让儿童手动拉动拉手,带动前方的传动杆向后回缩,在儿童松开手的时候,传动杆和拉手便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进而将位于弹射底座中的弹球击发出去,实现击打目标的目的。这种击发的方式,需要儿童在回拉的过程中,克服弹簧的阻力,这样就会对弹簧的弹性系数提出较高的要求,由于儿童的手臂力量比较弱,因此如果减小弹簧的弹力,会导致弹球的击发力度较小,影响弹球的射击精度;如果弹簧的弹性过大,儿童又会很难拉动拉手击发小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及弹球游戏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弹球击发机构存在的由于儿童的手臂力量比较弱,导致难以拉动拉手击发弹球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包括:底座、用于放置弹球的旋转盘组件、用于控制旋转盘组件转动的把手组件、用于击打弹球的击发板、弹性组件、用于克服弹性组件的弹力以使击发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控制按钮;所述旋转盘组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把手组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组件还与把手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击发板与旋转盘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击发板下方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传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旋转盘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旋转盘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可与传动组件相抵接的凸轮,在所述凸轮与传动组件相抵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组件呈拉伸状态;所述控制按钮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控制按钮与第一驱动组件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旋转盘组件包括:圆盘、第一轴承、固定板以及定位盒;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传动板、第二传动杆、第二轴承以及可与所述凸轮相抵接的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还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边缘设置有外齿;所述外齿与把手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定位盒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本体与定位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顶端与击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与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底端与传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顶端与传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的内环与第二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传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定位盒的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轮与第三轴承的外环相抵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组件呈拉伸状态。
可选的,所述凸轮、第一传动杆的下端、传动板、第二传动杆以及第三轴承均容纳在所述定位盒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手轮、第四轴承、第三传动杆、第一同步带轮、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轮、第四传动杆、第五轴承以及传动齿轮;所述手轮与第三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轴承的内环与第三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轴承的外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三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分别绕设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上,且同步带分别与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第四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传动杆还与第五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第五轴承的外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四传动杆的顶端与传动齿轮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外齿啮合连接。
一种弹球游戏设备,包含前述的弹球击发机构、用于承接发射出去的弹球的弹球回收机构、用于将弹球放置到发射位置处的弹球装填机构、用于阻挡弹球击打目标的阻挡机构以及若干用作弹球的击打目标的目标机构;所述弹球回收机构、弹球装填机构以及阻挡机构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目标机构与所述阻挡机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球回收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槽、第二输送槽、第一回收料斗、第二驱动组件、若干限位杆、传输螺杆以及传输管;所述底座包括顶板和若干支撑板,若干支撑板的顶部均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顶板上还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输送槽的顶端和第二输送槽的顶端均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槽的顶端还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槽的顶端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槽的底端和第二输送槽的底端均与第一回收料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槽的底端和第二输送槽的底端均与第一回收料斗的顶部开口连通;若干所述限位杆均固定设置在第一回收料斗的底部;所述传输螺杆转动设置在第一回收料斗的底部;所述传输螺杆分别与若干限位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本体固定设置在第一回收料斗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传输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回收料斗的底部还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传输管的一端与第三通孔连通,所述传输管的另一端与弹球装填机构连通。
可选的,所述弹球装填机构包括:第三输送槽、竖直输送管、第三驱动组件、第一连杆组件以及顶升杆;所述第三输送槽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三输送槽的一端与传输管的另一端连通;第三输送槽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后与竖直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本体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顶升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顶升杆容纳设置在竖直输送管的内部,且与竖直输送管滑动连接;所述顶升杆的顶面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弹球的限位槽;在所述顶升杆处于最低点的情况下,所述顶升杆的顶面的高度低于第三输送槽与竖直输送管的连通处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门型框、阻挡板、型材座、第二回收料斗、支撑框、第四驱动组件、第二连杆组件以及第六轴承;所述门型框的底部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二回收料斗的顶部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第二回收料斗的顶部开口与第四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收料斗的底部开口位于第一回收料斗的顶部开口的上方;所述支撑框与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上固定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阻挡板的底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阻挡板的顶部位于门型框的侧边开口处;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本体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型材座与阻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型材座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六轴承的内环与第二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轴承的外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目标机构包括:固定座、金属条、触发开关以及拉簧;所述固定座与门型框固定连接,所述触发开关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条靠近顶部的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金属条的底部穿过门型框的外壳后延伸到门型框的内部,所述金属条的顶部还与触发开关相互抵接;所述拉簧的一端与金属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盖设在底座上,所述防护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包括:底座、用于放置弹球的旋转盘组件、用于控制旋转盘组件转动的把手组件、用于击打弹球的击发板、弹性组件、用于克服弹性组件的弹力以使击发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控制按钮;本申请通过设置能够驱动击发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并且设置能够带动击发板回弹的弹性组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把手组件控制发射方向,然后按动操作按钮,即可将小球发射出去,无论弹簧的弹力有多强,使用者都能够稳定地击发弹球,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击发机构,降低了对使用者的力量的需要,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弹球游戏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球击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把手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旋转盘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弹球回收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弹球回收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阻挡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目标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弹球装填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弹球装填机构的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弹球击发机构;11、底座;111、顶板;112、支撑板;113、凹槽;114、第一通孔;115、第二通孔;12、旋转盘组件;121、圆盘;122、第一轴承;123、固定板;124、定位盒;125、外齿;13、把手组件;131、手轮;132、第四轴承;133、第三传动杆;134、第一同步带轮;135、同步带;136、第二同步带轮;137、第四传动杆;138、第五轴承;139、传动齿轮;14、击发板;15、弹性组件;16、第一驱动组件;161、凸轮;17、控制按钮;18、传动组件;181、第一传动杆;182、传动板;183、第二传动杆;184、第二轴承;185、第三轴承;2、弹球回收机构;21、第一输送槽;22、第二输送槽;23、第一回收料斗;24、第二驱动组件;25、限位杆;26、传输螺杆;27、传输管;28、第三通孔;3、弹球装填机构;31、第三输送槽;32、竖直输送管;33、第三驱动组件;34、第一连杆组件;35、顶升杆;4、阻挡机构;41、门型框;42、阻挡板;43、型材座;44、第二回收料斗;45、支撑框;451、横梁;46、第四驱动组件;47、第二连杆组件;48、第六轴承;5、目标机构;51、固定座;52、金属条;53、触发开关;54、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11所示的一种弹球击发机构1,包括:底座11、用于放置弹球的旋转盘组件12、用于控制旋转盘组件12转动的把手组件13、用于击打弹球的击发板14、弹性组件15、用于克服弹性组件15的弹力以使击发板14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16以及控制按钮17;所述旋转盘组件12与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把手组件13与底座1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组件12还与把手组件13传动连接;所述击发板14与旋转盘组件12转动连接,所述击发板14下方设置有传动组件18;所述弹性组件15的一端与传动组件18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15的另一端与旋转盘组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6与旋转盘组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6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可与传动组件18相抵接的凸轮161,在所述凸轮161与传动组件18相抵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组件15呈拉伸状态;所述控制按钮17固定设置在底座11上,所述控制按钮17与第一驱动组件16电连接。
具体来说,在本申请中,为了使使用者在击发弹球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利用自身的臂力克服弹簧的弹力,本申请在底座11上设置了能够驱动击发板14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16,在本申请中第一驱动组件16采用驱动电机,可以使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也可以采用其他原理的能够控制凸轮161转动的电机。第一驱动组件16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驱动轴上的凸轮161进行转动,凸轮161在转动过程中,会与传动组件18相互抵接,并且随着凸轮161的转动,凸轮161的边缘距离驱动轴心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因此会将传动组件18向外推动,传动组件18便会在凸轮161的推动下克服弹性组件15的弹力向外转动,在本申请中,弹性组件15为拉簧,传动组件18向外转动后,会带动上方的击发板14向后转动,当使用者按下控制按钮17后,第一驱动装置带动凸轮161继续传动,凸轮161的边缘越过了传动组件18,也就是说凸轮161不再与传动组件18相互抵接,这样传动组件18便会在弹性组件15的带动下向前快速传动,进而将位于旋转盘组件12上的弹球击飞。在本申请中利用第一驱动组件16克服弹性组件15的弹力向后拉动击发板14,操作者只需要控制方向并按动按钮,即可完成弹球的击发,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弹球击发装置,本申请的弹球击发机构1不依赖使用者的力量控制弹球击发的效果,能够具有更高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如图2、图4所示,所述旋转盘组件12包括:圆盘121、第一轴承122、固定板123以及定位盒124;所述传动组件18包括:第一传动杆181、传动板182、第二传动杆183、第二轴承184以及可与所述凸轮161相抵接的第三轴承185;所述第一轴承122的内环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22的外环与圆盘1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22的外环还与固定板12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23的边缘设置有外齿125;所述外齿125与把手组件13传动连接;所述定位盒124与固定板1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6的本体与定位盒1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81的顶端与击发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84的内环与第一传动杆18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84的外环与固定板1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81的底端与传动板18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183的顶端与传动板18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185的内环与第二传动杆183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15的一端与传动板18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15的另一端与定位盒124的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轮161与第三轴承185的外环相抵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组件15呈拉伸状态。
具体来说,圆盘121中心为中控结构,弹球在击飞之后,圆盘121的中心位置会被弹球装填机构3从下向上重新装填弹球,圆盘12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控制弹球击飞方向的滑槽,滑槽呈U型,其开口方向为弹球的击发方向。下方的第一轴承122用于辅助圆盘121转动。具体来说,传动组件18的第一传动杆181与圆盘121通过第二轴承184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181呈竖直设置,能够控制击发板14在第一驱动装置和弹性组件15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传动板182呈水平设置,传动板182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181固定连接,传动板182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183固定连接,这样凸轮161推动第二传动杆183移动的时候,就能够带动第一传动杆181以及上方的击发板14转动,在凸轮161转过预定角度,凸轮161的边缘不再与第二传动杆183抵接的时候,传动板182的另一端还会在弹簧的拉动下向着反方向转动,这样就会使击发板14快速回弹,将圆盘121中心处的弹球击飞。第二传动杆183上的第三轴承185,能够降低凸轮161与第二传动杆183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161、第一传动杆181的下端、传动板182、第二传动杆183以及第三轴承185均容纳在所述定位盒124的内部。具体来说,定位盒124能够为设置在其内部的传动组件18提供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所述把手组件13包括:手轮131、第四轴承132、第三传动杆133、第一同步带轮134、同步带135、第二同步带轮136、第四传动杆137、第五轴承138以及传动齿轮139;所述手轮131与第三传动杆13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轴承132的内环与第三传动杆13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轴承132的外环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134与第三传动杆13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135分别绕设在第一同步带轮134和第二同步带轮136上,且同步带135分别与第一同步带轮134和第二同步带轮136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136与第四传动杆13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传动杆137还与第五轴承138的内环固定连接,第五轴承138的外环与底座11固定连接,第四传动杆137的顶端与传动齿轮139键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39与所述外齿125啮合连接。
具体来说,在本申请中,把手组件13用于控制旋转盘组件12进行转动,把手组件13的手轮131用于供使用者控制转动方向,因此手轮131的边缘处还设置有若干便于人们握持的防滑槽。第三传动杆133和第四传动杆137之间采用同步带135进行传动,为了使同步带135能够与两个同步带135轮相互压紧,底座11上还设置有用于压紧同步带135的压紧轮,压紧轮与同步带135的外侧边缘相互挤压,能够使同步带135保持张紧。
实施例2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弹球游戏设备,包含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弹球击发机构1、用于承接发射出去的弹球的弹球回收机构2、用于将弹球放置到发射位置处的弹球装填机构3、用于阻挡弹球击打目标的阻挡机构4以及若干用作弹球的击打目标的目标机构5;所述弹球回收机构2、弹球装填机构3以及阻挡机构4均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目标机构5与所述阻挡机构4固定连接。
具体来说,实施例1中的弹球击发机构1能够方便使用者将弹球激发出去,为了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使儿童能够在射击游戏中把握方向感,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弹球游戏设备,弹球回收机构2能够将射出去的弹球进行回收,在圆盘121上的弹球被击飞后,弹球装填机构3能够自动在圆盘121上填充一个弹球。阻挡机构4能够对弹球进行阻碍,给使用者制造困难。目标机构5用于判断使用者是否避开阻挡机构4且击中目标。
进一步的,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弹球回收机构2包括第一输送槽21、第二输送槽22、第一回收料斗23、第二驱动组件24、若干限位杆25、传输螺杆26以及传输管27;所述底座11包括顶板111和若干支撑板112,若干支撑板112的顶部均与顶板111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1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3,所述顶板111上还开设有第一通孔114和第二通孔115;所述第一输送槽21的顶端和第二输送槽22的顶端均与顶板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槽21的顶端还与第一通孔114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槽22的顶端与第二通孔115连通;所述第一输送槽21的底端和第二输送槽22的底端均与第一回收料斗2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槽21的底端和第二输送槽22的底端均与第一回收料斗23的顶部开口连通;若干所述限位杆25均固定设置在第一回收料斗23的底部;所述传输螺杆26转动设置在第一回收料斗23的底部;所述传输螺杆26分别与若干限位杆25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的本体固定设置在第一回收料斗23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的驱动端与传输螺杆2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回收料斗23的底部还开设有第三通孔28,所述传输管27的一端与第三通孔28连通,所述传输管27的另一端与弹球装填机构3连通。
具体来说,弹球被发射出去后,存在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是没有射中目标,而是落到了顶板111的凹槽113中,顶板111的凹槽113为倾斜设置,因此弹球会自动从第一通孔114或者第二通孔115中掉落到对应的输送槽中,进而掉落到第一回收料斗23中。第二种结果是穿过了阻挡板42进入到了门型框41中,并从第二回收料斗44中掉落到第一回收料斗23中。第一回收料斗23的底部设置有传输螺杆26,传输螺杆26上的螺纹的间距与弹球的直径相等。限位杆25能够使弹球保持为一条直线,然后在传输螺杆26的推动下,能够将排列成为直线的弹球输送到传输管27中,并通过传输管27输送到弹球装填机构3中。
进一步的,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弹球装填机构3包括:第三输送槽31、竖直输送管32、第三驱动组件33、第一连杆组件34以及顶升杆35;所述第三输送槽31与底座11固定连接,第三输送槽31的一端与传输管27的另一端连通;第三输送槽31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后与竖直输送管32连通;所述第三驱动组件33的本体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33的驱动端与第一连杆组件3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34的另一端与顶升杆35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顶升杆35容纳设置在竖直输送管32的内部,且与竖直输送管32滑动连接;所述顶升杆35的顶面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弹球的限位槽;在所述顶升杆35处于最低点的情况下,所述顶升杆35的顶面的高度低于第三输送槽31与竖直输送管32的连通处的高度。
具体来说,第三输送槽31为向下倾斜设置的,这样能够使内部的弹球自动向下滚落。竖直输送管32的内径与弹球的直径接近,仅能容纳一个弹球进入,当弹球进入到竖直输送管32中后,在顶升杆35的顶升作用下,能够将弹球从圆盘121中心的通孔中向上顶起,以供击发板14击打弹球。在本申请中,第三驱动组件33为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连杆结构转动,连杆结构能够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顶升柱的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阻挡机构4包括:门型框41、阻挡板42、型材座43、第二回收料斗44、支撑框45、第四驱动组件46、第二连杆组件47以及第六轴承48;所述门型框41的底部与顶板111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11上开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二回收料斗44的顶部与底座11固定连接,且第二回收料斗44的顶部开口与第四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收料斗44的底部开口位于第一回收料斗23的顶部开口的上方;所述支撑框45与顶板11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45上固定设置有横梁451,所述横梁451上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阻挡板42的底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阻挡板42的顶部位于门型框41的侧边开口处;所述第四驱动组件46的本体与支撑框4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组件46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杆组件47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型材座43与阻挡板4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型材座43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六轴承48的内环与第二连杆组件4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轴承48的外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的内部。
具体来说,阻挡机构4能够对使用者提供一定的挑战,使用者只有将弹球打入到门型框41的内部才能够得分。为了控制阻挡板42往复移动,第四驱动组件46为驱动电机,能够在第二连杆的带动下,将第四驱动组件46的传动运动转化为阻挡板42的线性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所述目标机构5包括:固定座51、金属条52、触发开关53以及拉簧54;所述固定座51与门型框41固定连接,所述触发开关53与固定座51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条52靠近顶部的一端与固定座51转动连接,所述金属条52的底部穿过门型框41的外壳后延伸到门型框41的内部,所述金属条52的顶部还与触发开关53相互抵接;所述拉簧54的一端与金属条5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簧54的另一端与固定座51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中,触发开关53为常闭开关,也即是说,在金属条52自然下垂的情况下,与触发开关53相互接触,实现触发开关53的闭合。在金属条52的下端被弹球击打的情况下,金属条52的顶部与触发开关53相互分离,进而导致触发开关53击发。门型框41的内部还设置有对应的指示灯,能够显示开关的触发状态。拉簧54能够使金属条快速地回归到初始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弹球击飞后到处乱飞,本申请还包括:防护外壳(未在图中表示),所述防护外壳盖设在底座11上,所述防护外壳与底座11固定连接,防护外壳将顶板111盖住,能够将圆盘121组件的顶部以及所有的弹球全部都包裹在其中,人们只能通过把手组件13和控制按钮17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避免弹球伤人,且能够避免弹球丢失,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用于放置弹球的旋转盘组件、用于控制旋转盘组件转动的把手组件、用于击打弹球的击发板、弹性组件、用于克服弹性组件的弹力以使击发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控制按钮;
所述旋转盘组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把手组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组件还与把手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击发板与旋转盘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击发板下方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传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旋转盘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旋转盘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可与传动组件相抵接的凸轮,在所述凸轮与传动组件相抵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组件呈拉伸状态;
所述控制按钮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控制按钮与第一驱动组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组件包括:圆盘、第一轴承、固定板以及定位盒;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传动板、第二传动杆、第二轴承以及可与所述凸轮相抵接的第三轴承;
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还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边缘设置有外齿;所述外齿与把手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定位盒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本体与定位盒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顶端与击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与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底端与传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顶端与传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承的内环与第二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传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定位盒的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轮与第三轴承的外环相抵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组件呈拉伸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第一传动杆的下端、传动板、第二传动杆以及第三轴承均容纳在所述定位盒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手轮、第四轴承、第三传动杆、第一同步带轮、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轮、第四传动杆、第五轴承以及传动齿轮;
所述手轮与第三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轴承的内环与第三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轴承的外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三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同步带分别绕设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上,且同步带分别与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啮合连接;
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第四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传动杆还与第五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第五轴承的外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四传动杆的顶端与传动齿轮键连接;
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外齿啮合连接。
5.一种弹球游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球击发机构、用于承接发射出去的弹球的弹球回收机构、用于将弹球放置到发射位置处的弹球装填机构、用于阻挡弹球击打目标的阻挡机构以及若干用作弹球的击打目标的目标机构;
所述弹球回收机构、弹球装填机构以及阻挡机构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目标机构与所述阻挡机构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球游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球回收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槽、第二输送槽、第一回收料斗、第二驱动组件、若干限位杆、传输螺杆以及传输管;
所述底座包括顶板和若干支撑板,若干支撑板的顶部均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顶板上还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输送槽的顶端和第二输送槽的顶端均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槽的顶端还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槽的顶端与第二通孔连通;
所述第一输送槽的底端和第二输送槽的底端均与第一回收料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槽的底端和第二输送槽的底端均与第一回收料斗的顶部开口连通;
若干所述限位杆均固定设置在第一回收料斗的底部;所述传输螺杆转动设置在第一回收料斗的底部;所述传输螺杆分别与若干限位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本体固定设置在第一回收料斗的底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传输螺杆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回收料斗的底部还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传输管的一端与第三通孔连通,所述传输管的另一端与弹球装填机构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弹球游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球装填机构包括:第三输送槽、竖直输送管、第三驱动组件、第一连杆组件以及顶升杆;
所述第三输送槽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三输送槽的一端与传输管的另一端连通;第三输送槽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后与竖直输送管连通;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本体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顶升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顶升杆容纳设置在竖直输送管的内部,且与竖直输送管滑动连接;
所述顶升杆的顶面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弹球的限位槽;在所述顶升杆处于最低点的情况下,所述顶升杆的顶面的高度低于第三输送槽与竖直输送管的连通处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弹球游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包括:门型框、阻挡板、型材座、第二回收料斗、支撑框、第四驱动组件、第二连杆组件以及第六轴承;
所述门型框的底部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二回收料斗的顶部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第二回收料斗的顶部开口与第四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回收料斗的底部开口位于第一回收料斗的顶部开口的上方;
所述支撑框与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上固定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阻挡板的底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阻挡板的顶部位于门型框的侧边开口处;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本体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型材座与阻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型材座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六轴承的内环与第二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轴承的外环滑动设置在导向槽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弹球游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机构包括:固定座、金属条、触发开关以及拉簧;
所述固定座与门型框固定连接,所述触发开关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条靠近顶部的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金属条的底部穿过门型框的外壳后延伸到门型框的内部,所述金属条的顶部还与触发开关相互抵接;
所述拉簧的一端与金属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弹球游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盖设在底座上,所述防护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
CN202322441669.1U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及弹球游戏设备 Active CN220801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1669.1U CN220801880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及弹球游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1669.1U CN220801880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及弹球游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1880U true CN220801880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6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1669.1U Active CN220801880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及弹球游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1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65978A (en) Training apparatus for launching soccer balls
US20110152011A1 (en) Ball Toss Up Apparatus for Batting Practice and Game Play
CN113101626B (zh) 一种网球发球装置
CN214913226U (zh) 一种足球带球障碍训练发球机
CN203750152U (zh) 用于网球发球动作练习的抛球装置
CN103801066B (zh) 一种用于网球发球动作练习的抛球装置
CN220801880U (zh) 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及弹球游戏设备
US3259387A (en) Simulated golf club ball projector
CN116983611A (zh) 一种弹球击发机构及弹球游戏设备
CN211025057U (zh) 一种定位球训练器
CN112023358B (zh) 一种电子计数的圆球弹射上肢训练装置
CN216169799U (zh) 一种体育排球教学用扣球辅助设备
CN218900782U (zh) 一种保龄球射击游戏机
CN112354163B (zh) 空竹抛发机
CN212491397U (zh) 一种集娱乐功能的上肢练习装置
CN215900896U (zh) 一种网球训练用连续可变角发球装置
CN113230627B (zh) 一种社会体育健身用可调式乒乓球桌
TWM624321U (zh) 投籃遊戲機
CN111939532A (zh) 一种集娱乐功能的上肢练习装置
CN219149195U (zh) 一种射球器
CN111035911A (zh) 一种自动发球器
CN112023359B (zh) 一种电子计分的上肢运动装置
CN214335871U (zh) 一种击球对战游艺装置
JPS62500563A (ja) 投球装置
CN112587898B (zh) 一种给予机械手的乒乓球快打陪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