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1121U - 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以及牙科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以及牙科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01121U CN220801121U CN202322003009.5U CN202322003009U CN220801121U CN 220801121 U CN220801121 U CN 220801121U CN 202322003009 U CN202322003009 U CN 202322003009U CN 220801121 U CN220801121 U CN 2208011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sleeve shaft
- outer sleeve
- dental handpiece
- inner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以及牙科手机,该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及驱动部,夹持部包括外套轴、内套轴及夹持件,外套轴、夹持件及内套轴同轴,夹持件与内套轴被套设于外套轴内,外套轴与内套轴可沿轴向相对移动;夹持件靠近安装口的一端设置多个前端夹片,外套轴内壁设置前端驱动面,和/或,夹持件靠近内套轴的一端设置多个后端夹片,内套轴靠近夹持件的一端设置后端驱动面;驱动部驱动外套轴与内套轴相对移动,以使前端夹片与前端驱动面和/或后端夹片与后端驱动面接触或脱离。上述牙科手机夹持机构通过外套轴与内套轴的相对移动使各夹片的聚拢及散开,实现牙科手机工具的柄部的夹紧与释放,操作方便快捷,夹持效果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以及牙科手机。
背景技术
在口腔医疗中,医生经常使用牙科手机对患者的牙齿进行钻孔、切割、打磨和抛光等操作。在开展钻孔、切割、打磨和抛光等操作时常常需要更换和安装不同规格尺寸的车针、钻具、磨具等工具。牙科手机的转速低速一般从每分钟几百转到两万转,高速的甚至可到二十万转以上,切削过程的力也较大。因此,对于车针等工具的夹紧要求高,既需要装夹快速方便,也需要夹持稳定、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以使其在方便快速地装夹车针、钻具、磨具等工具的同时,保证夹持的稳定和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牙科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包括: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外套轴、内套轴以及夹持件,所述外套轴的一端设置供操作工具插入的安装口,所述外套轴、所述夹持件以及所述内套轴同轴,且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内套轴按照距离所述安装口由近及远依次被套设于所述外套轴内,所述外套轴与所述内套轴可沿轴向相对移动;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前端夹片,所述外套轴的内壁设置用于与各所述前端夹片配合的前端驱动面,和/或,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内套轴的一端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后端夹片,所述内套轴靠近所述夹持件的一端设置用于与各所述后端夹片配合的后端驱动面;
驱动部,所述外套轴与所述内套轴这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外套轴与所述内套轴相对移动,以使所述前端夹片与所述前端驱动面接触或脱离,和/或,使所述后端夹片与所述后端驱动面接触或脱离。
可选地,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沿周向设置多个前端扩缩缝,以使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形成多个所述前端夹片,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内套轴的一端沿周向设置多个后端扩缩缝,以使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内套轴的一端形成多个所述后端夹片。
可选地,所述前端驱动面从靠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开始向远离所述外套轴的轴线的方向倾斜。
可选地,所述后端驱动面从靠近所述夹持件的一端开始向靠近所述内套轴的轴线方向倾斜。
可选地,所述外套轴的内壁设置前端驱动腔,所述前端驱动腔的腔壁包括作为所述前端驱动面的第一锥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锥面的大端一侧的第一防脱限位面;
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主体,所述夹持主体靠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设置第一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与所述夹持主体之间形成第一防脱配合面,所述第一锥形部插入所述前端驱动腔,所述第一防脱配合面用于与所述第一防脱限位面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一锥形部脱离所述前端驱动腔。
可选地,所述内套轴靠近所述夹持件的一端设置后端驱动腔,所述后端驱动腔的腔壁包括作为所述后端驱动面的第二锥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锥面的大端一侧的第二防脱限位面;
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主体,所述夹持主体靠近所述内套轴的一端设置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二锥形部与所述夹持主体之间形成第二防脱配合面,所述第二锥形部插入所述后端驱动腔,所述第二防脱配合面用于与所述第二防脱限位面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二锥形部脱离所述后端驱动腔。
可选地,所述夹持主体设置用于与所述外套轴的内壁滑动配合的滑动配合部。
可选地,所述外套轴包括轴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轴体的一端的端头,所述安装口以及所述前端驱动面均设置于所述端头。
可选地,所述外套轴以及所述内套轴这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驱动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部可相对于所述外套轴以及所述内套轴这两者中的另一者螺旋进给,以使所述外套轴与所述内套轴沿轴向相对移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
致动销,所述外套轴沿轴向开设滑动销槽,所述内套轴设置销孔,所述致动销穿设于所述滑动销槽与所述销孔内,所述致动销可沿所述滑动销槽滑动;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往复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外套轴外,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致动销配合连接;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套设于所述滑动件外,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动件之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外套轴的轴向往复移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锁紧壳,所述锁紧壳套设于所述外套轴以及所述滑动件外,所述锁紧壳的壳壁沿周向均布多条螺旋滑槽;
滚珠,每条所述螺旋滑槽内设置一个所述滚珠,且所述滚珠部分嵌入所述滑动件的周向环槽,所述滚珠可相对于所述滑动件活动设置;
驱动壳,所述驱动壳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锁紧壳外,所述驱动壳的内壁沿周向均布多个卡位嵌槽,所述滚珠嵌入所述卡位嵌槽。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紧壳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安装口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锁紧壳之间;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紧壳内,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致动销与所述锁紧壳之间,以将所述致动销抵接于所述滑动件背向所述安装口的一侧表面。
一种牙科手机,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该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以及驱动部,其中,夹持部包括外套轴、内套轴以及夹持件,外套轴的一端设置供操作工具插入的安装口,外套轴、夹持件以及内套轴同轴,且夹持件与内套轴按照距离安装口由近及远依次被套设于外套轴内,外套轴与内套轴可沿轴向相对移动;夹持件靠近安装口的一端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前端夹片,外套轴的内壁设置用于与各前端夹片配合的前端驱动面,和/或,夹持件靠近内套轴的一端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后端夹片,内套轴靠近夹持件的一端设置用于与各后端夹片配合的后端驱动面;外套轴与内套轴这两者中的一者与驱动部传动连接,驱动部用于驱动外套轴与内套轴相对移动,其驱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直线往复、螺旋进给等驱动方式,以使前端夹片与前端驱动面接触或脱离,和/或,使后端夹片与后端驱动面接触或脱离。
在应用时,当前端驱动面未作用于前端夹片时,和/或,后端驱动面未作用于后端夹片时,沿安装口至各前端夹片之间和/或沿安装口至各后端夹片之间形成供车针、钻具、磨具等工具的柄部自由进出的通道,而当驱动部驱动外套轴与内套轴相对移动,使内轴套靠近安装口时,前端驱动面作用于各前端夹片,使各前端夹片向中心聚拢以夹持车针、钻具、磨具等工具的柄部,和/或,后端驱动面作用于各后端夹片,使各后端夹片向中心聚拢以夹持车针、钻具、磨具等工具的柄部,可见上述牙科手机夹持机构能够通过外套轴与内套轴的相对移动实现各夹片的聚拢以及散开,从而实现车针、钻具、磨具等工具的柄部的夹紧与释放,操作方便快捷,且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夹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牙科手机,该牙科手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由于该牙科手机采用了上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因此牙科手机理应具有与上述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牙科手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外套轴的端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内套轴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驱动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驱动部在滚珠处的剖视图。
其中:
1为夹持部;110为外套轴;111为安装口;112为前端驱动腔;120为内套轴;121为销孔;122为后端驱动腔;130为夹持件;131为扩缩缝;132为夹持主体;133为第一锥形部;134为第二锥形部;135为滑动配合部;
2为驱动部;210为致动销;220为滑动件;230为锁紧壳;231为螺旋滑槽;240为滚珠;250为驱动壳;251为卡位嵌槽;260为第一弹性件;270为第二弹性件;271为压缩弹簧;272为挡圈;273为固定环;
3为柄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该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在方便快速地装夹车针、钻具、磨具等工具的同时,保证夹持的稳定和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牙科手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牙科手机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该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1以及驱动部2。
其中,夹持部1包括外套轴110、内套轴120以及夹持件130,外套轴110的一端设置供操作工具插入的安装口111,外套轴110、夹持件130以及内套轴120同轴,且夹持件130与内套轴120按照距离安装口111由近及远依次被套设于外套轴110内,外套轴110与内套轴120可沿轴向相对移动。上述夹持件130可以为独立于外套轴110以及内套轴120的独立的部件,即其可以相对于外套轴110以及内套轴120移动,或者该夹持件130可以与外套轴110以及内套轴120这两者中的一者为一体结构,可以相对于外套轴110以及内套轴120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移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是夹持件130相对于外套轴110与内套轴120独立设置的方案,这样可以在夹持件130的两端分别设置下述的前端夹片以及后端夹片,从而形成双夹持结构,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夹持件130靠近安装口111的一端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前端夹片,外套轴110的内壁设置用于与各前端夹片配合的前端驱动面,前端驱动面用于在夹持件130向安装口111方向移动时,与各个前端夹片接触配合并驱动各个前端夹片相互聚拢,以实现夹持,和/或,夹持件130靠近内套轴120的一端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后端夹片,内套轴120靠近夹持件130的一端设置用于与各后端夹片配合的后端驱动面,后端驱动面用于在内套轴120向安装口111方向移动时,与各个后端夹片接触配合并驱动各个后端夹片相互聚拢,以实现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前端夹片以及后端夹片本身都能够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在前端驱动面与各前端夹片脱离时,或者,后端驱动面与各后端夹片脱离时,前端夹片或者后端夹片能够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复位。
外套轴110与内套轴120这两者中的一者与驱动部2传动连接,驱动部2用于驱动外套轴110与内套轴120相对移动,其驱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直线往复、螺旋进给等驱动方式,以使前端夹片与前端驱动面接触或脱离,和/或,使后端夹片与后端驱动面接触或脱离。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在应用时,当前端驱动面未作用于前端夹片时,和/或,后端驱动面未作用于后端夹片时,沿安装口111至各前端夹片之间和/或沿安装口111至各后端夹片之间形成供车针、钻具、磨具等工具的柄部3自由进出的通道,而当驱动部2驱动外套轴110与内套轴120相对移动,使内轴套靠近安装口111时,前端驱动面作用于各前端夹片,使各前端夹片向中心聚拢以夹持车针、钻具、磨具等工具的柄部3,和/或,后端驱动面作用于各后端夹片,使各后端夹片向中心聚拢以夹持车针、钻具、磨具等工具的柄部3,可见上述牙科手机夹持机构能够通过外套轴110与内套轴120的相对移动实现各夹片的聚拢以及散开,从而实现车针、钻具、磨具等工具的柄部3的夹紧与释放,操作方便快捷,且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夹持效果。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件130两端分别设置多个前端夹片以及多个后端夹片,即夹持件130靠近安装口111的一端沿周向设置多个前端扩缩缝131,以使夹持件130靠近安装口111的一端形成多个前端夹片,夹持件130靠近内套轴120的一端沿周向设置多个后端扩缩缝131,以使夹持件130靠近内套轴120的一端形成多个后端夹片,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夹持件130的前后两端都可以对牙科工具的柄部3进行夹持,具有更好的夹持效果。
可以预见的是,扩缩缝131的长度直接影响到夹片的变形量,为了保证前端夹片以及后端夹片能够产生足够的变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端扩缩缝131与后端扩缩缝131在夹持件130的周向上交替布置,且前端扩缩缝131与后端扩缩缝131的长度均超过夹持件130的轴向尺寸的一半,这样使前端扩缩缝131与后端扩缩缝131都能够具有足够的长度,保证前端夹片以及后端夹片能够产生足够的变形量,保证夹持效果。
如图4和图5所示,前端驱动面从靠近安装口111的一端开始向远离外套轴110的轴线的方向倾斜,后端驱动面从靠近夹持件130的一端开始向靠近内套轴120的轴线方向倾斜,前端驱动面、后端驱动面可以为周向封闭的面,也可以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面。
具体地,如图4所示,外套轴110的内壁设置前端驱动腔112,前端驱动腔112的腔壁包括作为前端驱动面的第一锥面以及设置于第一锥面的大端一侧的第一防脱限位面,第一锥面与第一防脱限位面之间可以设置第一缓冲过渡面,以保证下述夹持件130的第一锥形部133在前端驱动腔112内可以沿轴向有一定的活动量;夹持件130包括夹持主体132,夹持主体132靠近安装口111的一端设置第一锥形部133,第一锥形部133与夹持主体132之间形成第一防脱配合面,第一锥形部133插入前端驱动腔112,第一防脱配合面用于与第一防脱限位面配合,以防止第一锥形部133脱离前端驱动腔112,这样即可以保证夹持件130与外套轴110的相对活动,又可以避免夹持件130远离前端驱动面,从而能够快速响应夹持要求。
类似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内套轴120靠近夹持件130的一端设置后端驱动腔122,后端驱动腔122的腔壁包括作为后端驱动面的第二锥面以及设置于第二锥面的大端一侧的第二防脱限位面,第二锥面与第二防脱限位面之间可以设置第二缓冲过渡面,以保证下述夹持件130的第二锥形部134在后端驱动腔122内可以沿轴向有一定的活动量;夹持主体132靠近内套轴120的一端设置第二锥形部134,第二锥形部134与夹持主体132之间形成第二防脱配合面,第二锥形部134插入后端驱动腔122,第二防脱配合面用于与第二防脱限位面配合,以防止第二锥形部134脱离后端驱动腔122,这样即可以保证夹持件130与内套轴120的相对活动,又可以避免夹持件130远离后端驱动面,从而能够快速响应夹持要求。
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保证外套轴110、夹持件130以及内套轴120的相对位置,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夹持要求,实现对于牙科工具的快速夹紧。
如图3所示,为使夹持件130能够始终压轴向往复移动,夹持主体132在第一锥形部133与第二锥形部134之间还设置用于与外套轴110的内壁滑动配合的滑动配合部1135,该滑动配合部1135的外径大于上述第一锥形部133以及第二锥形部134的最大外径。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外套轴110采用分体式结构,以便于组装,即外套轴110包括轴体以及设置于轴体的一端的端头,安装口111以及前端驱动腔112均设置于端头,端头与轴体之间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比如可以通过卡接、螺纹连接、螺纹紧固件连接等方式实现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
作为优选地,外套轴110以及内套轴120这两者中的一者与驱动部2可转动连接,即外套轴110以及内套轴120这两者中的一者与驱动部2可相对转动,但在轴向上相对固定,驱动部2可相对于外套轴110以及内套轴120这两者中的另一者螺旋进给,即外套轴110以及内套轴120这两者中的另一者与驱动部2之间螺纹配合,以使外套轴110与内套轴120沿轴向相对移动,这样当驱动部2相对于外套轴110以及内套轴120这两者中的另一者螺旋进给时,可以带动外套轴110以及内套轴120这两者中的一者相对于外套轴110以及内套轴120这两者中的另一者沿轴向移动。
具体地,如图1、图2、图5以及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驱动部2包括致动销210、滑动件220以及驱动组件,其中,外套轴110沿轴向开设滑动销槽,内套轴120设置销孔121,致动销210穿设于滑动销槽与销孔121内,致动销210可沿滑动销槽滑动,滑动件220可往复滑动地套设于外套轴110外,滑动件220与致动销210配合连接,驱动组件套设于滑动件220外,且驱动组件与滑动件220之间传动连接,以驱动滑动件220沿外套轴110的轴向往复移动,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滑动件220以及致动销210移动,从而实现内套轴120与外套轴110的相对移动。
具体地,如图1、图2、图6以及图7所示,上述驱动组件包括锁紧壳230、滚珠240以及驱动壳250,其中,锁紧壳230套设于外套轴110以及滑动件220外,锁紧壳230的壳壁沿周向均布多条螺旋滑槽231,每条螺旋滑槽231内设置一个滚珠240,且滚珠240部分嵌入滑动件220的周向环槽,滚珠240可相对于滑动件220活动设置,驱动壳250可转动地套设于锁紧壳230外,驱动壳250的内壁沿周向均布多个卡位嵌槽251,滚珠240嵌入卡位嵌槽251,卡位嵌槽251带动滚珠240沿螺旋滑槽231滚动,从而实现驱动壳250相对于锁紧壳230的螺旋进给,同时带动滑动件220沿轴向移动。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上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60以及第二弹性件270,第一弹性件260设置于锁紧壳230内,且第一弹性件260位于滑动件220朝向安装口111的一侧表面与锁紧壳230之间,第二弹性件270设置于锁紧壳230内,且第二弹性件270位于致动销210与锁紧壳230之间,以将致动销210抵接于滑动件220背向安装口111的一侧表面,这样通过第一弹性件260以及第二弹性件270可以对滑动件220以及致动销210进行双向的弹力作用,方便滑动件220以及致动销210复位,并能够提供足够的夹持力,便于转动以及牙科工具的柄部3的取放。
如图2所述,上述第二弹性件270包括固定环273、压缩弹簧271以及挡圈272,其中,固定环273固定于外套轴110,挡圈272抵接于致动销210,压缩弹簧271两端分别抵接于固定环273以及挡圈27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牙科手机,该牙科手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由于该牙科手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因此该牙科手机的技术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外套轴、内套轴以及夹持件,所述外套轴的一端设置供操作工具插入的安装口,所述外套轴、所述夹持件以及所述内套轴同轴,且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内套轴按照距离所述安装口由近及远依次被套设于所述外套轴内,所述外套轴与所述内套轴可沿轴向相对移动;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前端夹片,所述外套轴的内壁设置用于与各所述前端夹片配合的前端驱动面,和/或,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内套轴的一端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后端夹片,所述内套轴靠近所述夹持件的一端设置用于与各所述后端夹片配合的后端驱动面;
驱动部,所述外套轴与所述内套轴这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驱动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外套轴与所述内套轴相对移动,以使所述前端夹片与所述前端驱动面接触或脱离,和/或,使所述后端夹片与所述后端驱动面接触或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沿周向设置多个前端扩缩缝,以使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形成多个所述前端夹片,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内套轴的一端沿周向设置多个后端扩缩缝,以使所述夹持件靠近所述内套轴的一端形成多个所述后端夹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驱动面从靠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开始向远离所述外套轴的轴线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驱动面从靠近所述夹持件的一端开始向靠近所述内套轴的轴线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轴的内壁设置前端驱动腔,所述前端驱动腔的腔壁包括作为所述前端驱动面的第一锥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锥面的大端一侧的第一防脱限位面;
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主体,所述夹持主体靠近所述安装口的一端设置第一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与所述夹持主体之间形成第一防脱配合面,所述第一锥形部插入所述前端驱动腔,所述第一防脱配合面用于与所述第一防脱限位面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一锥形部脱离所述前端驱动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轴靠近所述夹持件的一端设置后端驱动腔,所述后端驱动腔的腔壁包括作为所述后端驱动面的第二锥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锥面的大端一侧的第二防脱限位面;
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主体,所述夹持主体靠近所述内套轴的一端设置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二锥形部与所述夹持主体之间形成第二防脱配合面,所述第二锥形部插入所述后端驱动腔,所述第二防脱配合面用于与所述第二防脱限位面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二锥形部脱离所述后端驱动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主体设置用于与所述外套轴的内壁滑动配合的滑动配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轴包括轴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轴体的一端的端头,所述安装口以及所述前端驱动面均设置于所述端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轴以及所述内套轴这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驱动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部可相对于所述外套轴以及所述内套轴这两者中的另一者螺旋进给,以使所述外套轴与所述内套轴沿轴向相对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
致动销,所述外套轴沿轴向开设滑动销槽,所述内套轴设置销孔,所述致动销穿设于所述滑动销槽与所述销孔内,所述致动销可沿所述滑动销槽滑动;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往复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外套轴外,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致动销配合连接;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套设于所述滑动件外,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动件之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外套轴的轴向往复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锁紧壳,所述锁紧壳套设于所述外套轴以及所述滑动件外,所述锁紧壳的壳壁沿周向均布多条螺旋滑槽;
滚珠,每条所述螺旋滑槽内设置一个所述滚珠,且所述滚珠部分嵌入所述滑动件的周向环槽,所述滚珠可相对于所述滑动件活动设置;
驱动壳,所述驱动壳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锁紧壳外,所述驱动壳的内壁沿周向均布多个卡位嵌槽,所述滚珠嵌入所述卡位嵌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紧壳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安装口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锁紧壳之间;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紧壳内,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致动销与所述锁紧壳之间,以将所述致动销抵接于所述滑动件背向所述安装口的一侧表面。
13.一种牙科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牙科手机夹持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03009.5U CN220801121U (zh) | 2023-07-27 | 2023-07-27 | 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以及牙科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03009.5U CN220801121U (zh) | 2023-07-27 | 2023-07-27 | 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以及牙科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01121U true CN220801121U (zh) | 2024-04-19 |
Family
ID=90705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03009.5U Active CN220801121U (zh) | 2023-07-27 | 2023-07-27 | 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以及牙科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01121U (zh) |
-
2023
- 2023-07-27 CN CN202322003009.5U patent/CN2208011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78712B2 (en) | Rotary tool with improved coupling assembly | |
JP4308250B2 (ja) | 外科用回転駆動ハンドピース | |
US9526509B2 (en) | Dynamic locking device | |
JP6321612B2 (ja) | 歯科用ハンドピースの、確実な駆動チャックとバーアレンジメント | |
US11666344B2 (en) | Multiple connection drive shaft | |
JP4600852B2 (ja) | 係止機構を具備する医科・歯科用ハンドピース | |
CN220801121U (zh) | 一种牙科手机夹持机构以及牙科手机 | |
US4148246A (en) | High speed spindle and draw bar assembly | |
US10004571B2 (en) | Chuck mechanism for dental handpiece and dental handpiece using the mechanism | |
JP4376482B2 (ja) | トルクを制限する手段からなるデンタルハンドピース | |
KR20230053512A (ko) | 처리 공구 | |
CN221512131U (zh) | 一种骨科用丝攻装置 | |
CN217988090U (zh) | 便携式胰岛素针头分离器 | |
CN216167684U (zh) | 一种刀具手柄的动力输出机构及刀具手柄 | |
CN116985008A (zh) | 一种磨削装置 | |
CN211049511U (zh) | 旋转锁死的磨钻手柄 | |
JPH0885009A (ja) | 引込装置 | |
JP2001162415A (ja) | ドローダウンチャック | |
CN118924449A (zh) | 一种按压式芯轴夹持机构及牙科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