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0818U - 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00818U CN220800818U CN202322637715.5U CN202322637715U CN220800818U CN 220800818 U CN220800818 U CN 220800818U CN 202322637715 U CN202322637715 U CN 202322637715U CN 220800818 U CN220800818 U CN 2208008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king apparatus
- assembly
- cooking
- heating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5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040 col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83990 Flabell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278 EU approved seasonin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74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1194 food seasoning agen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32 lus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067 sauc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62 cook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涉及热风加热技术领域。烹饪设备包括:本体;容纳组件,设于本体,用于容纳物料;热风组件,设于本体,且在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热风组件位于容纳组件上方,热风组件用于向容纳组件吹送高温气流;电磁加热组件,设于本体,用于生成加热容纳组件的电磁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产品,因其使用方便,烹饪油量少,相对传统油炸的烹饪方式更健康,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相关技术中,空气炸锅中的热源设置在炸桶顶部,具体需由电机带动风叶将热量传至炸桶底部再作用于食物。受限于气流的流动路径,这种加热方式不但烹饪时间长,而且食物的底部和中间温度较低,导致空气炸锅存在食物受热不均,上色效果差的问题。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本体;容纳组件,设于本体,用于容纳物料;热风组件,设于本体,且在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热风组件位于容纳组件上方,热风组件用于向容纳组件吹送高温气流;电磁加热组件,设于本体,用于生成加热容纳组件的电磁场。
本申请限定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本体,热风组件和容纳组件。本体为烹饪设备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保护和支撑烹饪设备上的其他工作结构。容纳组件设置在本体上,且容纳组件用于容纳物料,该物料包含食材、调味料、水等。控制烹饪设备按照预定工作模式完成烹饪操作后,即可在容纳组件上获取到成品食物。热风组件设置在本体上,且热风组件与容纳组件相对设置。热风组件能够在开启后向容纳组件上的物料吹送高温气流,以通过高温气流对物料进行烘烤加热,最终得到用户所需的成品食物。
其中,热风组件和容纳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热风组件在物料的单侧向物料吹送高温气流。具体可将热风组件布置在容纳组件顶部,热风组件自上而下向物料的上表面吹送高温气流。因气流的流向自上而下,所以物料上能够直接与气流接触的上表面和周侧面的加热效果较优,无法与气流接触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的加热效果较差。导致食物存在受热不均,上色效果差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烹饪设备还包括电磁加热组件,电磁加热组件设置在本体上,且电磁加热组件与容纳组件相对设置。其中,容纳组件上的至少部分区域由导磁材质制备,控制电磁加热组件开启后,电磁加热组件在容纳组件所在区域形成电磁场,由导磁材质制备的区域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升温,从而通过高温容纳组件加热与其接触的物料。
具体地,可以通过导磁材质制备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区域,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导磁区域迅速升温,以通过接触热传递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还可以通过导磁材质制备不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其他区域,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导磁区域迅速升温,热量先传递至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区域,其后传递至物料上。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可直接提升容纳组件的电磁加热组件,使食物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可通过接触高温容纳组件被加热,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食物受热不均,底部和中心区域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同时,相较于通过电热件加热容纳组件的技术方案来说,容纳组件能够在电磁场中直接升温,热量的传递路径较短,有利于提升物料的加热效率。进而实现了优化烹饪设备结构,提升烹饪设备加热均匀性和加热效率,提升烹制所得食物品质的技术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烹饪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容纳组件包括:桶体,设于本体,桶体的开口与热风组件相对设置;承托部,设于桶体内,用于承托物料。
在该技术方案中,容纳组件包括桶体和承托部。桶体顶部敞口,且内部围合出容纳腔,承托部设置在容纳腔内,物料放置在承托部上。其中,热风组件设置在桶体开口的顶部,开启热风组件后高温气流自上而下灌入桶体,以通过高温气流烘烤物料的上表面和周侧面。在此基础上,电磁加热组件布置在桶体底部,以通过提升容纳组件的温度来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
通过设置桶体可以借助内部的容纳腔盛放液体,避免汤汁或酱汁溢出容纳组件,通过设置承托部可以对物料进行有效支撑,确保物料可以停留在预定位置,进而提升物料加热效果。
具体地,可以选择托盘作为承托部,还可以选择支架或网状格栅作为承托部。承托部挂装或卡装在桶体内,承托部与桶体的底壁相间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桶体由导磁材质成型,且承托部由导磁材质成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桶体通过导磁材质制备,且承托部同样通过导磁材质制备。在电磁加热组件所生成的电磁场中,桶体和承托部同时升温,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高温承托部能够通过接触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以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同时,位于物料周侧的高温桶体能够对物料的四周进行烘烤,以配合热风组件和高温承托部实现物料的全方位加热和立体加热,进而提升烹饪设备的加热均匀性和加热速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桶体由非导磁材质成型,且承托部由导磁材质成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桶体由非导磁材质成型,且承托部由导磁材质成型。在电磁加热组件所生成的电磁场中,承托部快速升温,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高温承托部能够通过接触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以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导磁的桶体,使电磁加热组件所发出的能量可以集中作用在导磁的承托部上,从而提升承托部的升温速率,降低电磁加热组件的能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承托部包括:托盘,与桶体连接,托盘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二区域环绕于第一区域周侧;第二区域包括通孔,第一区域高于第二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桶体由非导磁材质成型。在此基础上,承托部包括由导磁材质成型的托盘,其中托盘上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用于盛放物料,且第一区域位于托盘的中心区域。第二区域绕设于第一区域的周侧,第二区域用于收集和排出第一区域上的液体。
具体地,第二区域上设置有纵向贯通托盘的通孔,且第一区域高于第二区域。烹饪过程中,食材会析出油脂、血液、水等液体,若液体堆积在托盘上则对浸泡食材,导致最终烹制所得的食物的品质受到影响。通过设置高度较低的第二区域并在第二区域上设置通孔,使第一区域上的液体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扩散至四周的第二区域,并最终透过第二区域上的通孔排出至桶体中,以避免第一区域上堆积大量液体,从而保证烹制所得的食物的品质。
其中,与托盘上均匀分布通孔的技术方案相比,将通孔集中分布在边缘的第二区域,一方面可以使食材的下表面充分接触第一区域,以扩大食材与托盘的接触面积,避免食材的下表面出现加热死角。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第一区域的导磁面积,使第一区域可以在电场下快速升温。从而通过在电场下发热的第一区域充分加热食材,并提升食材的加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承托部还包括:凸筋,设于第一区域上;围边,设于第二区域,且环绕于通孔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托部还包括凸筋和围边,凸筋设置在第一区域上,且凸筋凸出于第一区域的上表面。其中,凸筋为多条,多条凸筋在第一区域上间隔分布。
烹饪过程中,食材被凸筋架起,间隔分布的多条第一凸筋围合出排液沟槽,食材在加热过程中析出的液体流入排液沟槽并在高度差的作用下自行流向四周的第二区域,并最终通过第二区域上的通孔排出至托盘外。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凸筋可以抬高食材,以确保食材析出的液体可以从下方排液沟槽排向四周的第二区域,避免液体受到食材的阻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烹饪设备的高度方向上,电磁加热组件和承托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第一间距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3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导磁的承托部和电磁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具体地,在烹饪设备的高度方向上,电磁加热组件和下方的承托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其中,第一间距需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30mm。
通过限定第一间距大于等于0.4mm,一方面可以在承托部和电磁加热组件之间流出足够布置桶体的空间,确保桶体具备足够的厚度,保障桶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该距离限定可以避免电磁加热组件和承托部之间因距离过近而产生击穿电流,从而提升烹饪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限定第一间距小于等于30mm,可以保证电磁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电场充分覆盖承托部,从而提升承托部在电场下的升温速率,从而提升烹饪设备的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烹饪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电磁加热组件和承托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第二间距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3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导磁的承托部和电磁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具体地,在烹饪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电磁加热组件和外周侧的承托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其中,第二间距需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30mm。
通过限定第二间距大于等于0.4mm,一方面可以在承托部和电磁加热组件之间流出足够布置桶体的空间,确保桶体具备足够的厚度,保障桶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该距离限定可以避免电磁加热组件和承托部之间因距离过近而产生击穿电流,从而提升烹饪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限定第二间距小于等于30mm,可以保证电磁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电场充分覆盖承托部,从而提升承托部在电场下的升温速率,从而提升烹饪设备的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桶体由导磁材质成型,且承托部由非导磁材质成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桶体由导磁材质成型,且承托部由非导磁材质成型。在电磁加热组件所生成的电磁场中,桶体快速升温,热量先传递至承托部后传递至物料中。从而通过被桶体加热的高温承托部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以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同时,位于物料周侧的高温桶体能够对物料的四周进行烘烤,以配合热风组件和高温承托部实现物料的全方位加热和立体加热,进而提升烹饪设备的加热均匀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盘,设于本体,且与桶体的底壁相对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盘,第一线圈盘固定在本体上,且第一线圈盘位于桶体底部。通电后第一线圈盘在其顶部区域产生电磁场,处于电磁场覆盖区域内的桶体和/或承托部快速升温,以满足物料下表面和中心区域的加热需求,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线圈盘,设于本体,且环绕于桶体的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线圈盘,第二线圈盘固定在本体上,且第二线圈盘环绕于桶体的周侧。通电后第二线圈盘在其内侧区域产生电磁场,处于电磁场覆盖区域内的桶体和/或承托部快速升温,以满足物料下表面和中心区域的加热需求,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第一线圈盘和第二线圈盘可配合使用,以提升桶体和/或承托部的加热速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三线圈盘,设于本体,包括内圈和外圈,其中一圈与桶体的底壁相对设置,另一圈环绕于桶体的周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磁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三线圈盘,第三线圈盘固定在本体上,其中第三线圈盘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中的一者布置在桶体的下方,内圈和外圈中的另一者朝桶体的四周延伸。通电后第三线圈盘在内圈的上方区域以及外圈的内侧区域形成电磁场,处于电磁场覆盖区域内的桶体和/或承托部快速升温,以满足物料下表面和中心区域的加热需求,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通过设置外圈朝桶体四周延伸的第三线圈盘可以合理利用桶体四周的空间,以提升桶体和/或承托部的加热速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本体包括:锅体,桶体和电磁加热组件设于锅体;盖体,与锅体连接,且盖合桶体,热风组件设于盖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体包括锅体和外锅,锅体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壳体,外锅设置在壳体中,容纳组件则设置在外锅内。其中,电磁加热组件设置在底座上。
其中,外锅的形状与桶体的形状适配,通过设置外锅能够对桶体提供支撑和定位,避免桶体在烹饪过程中频繁晃动。
具体地,桶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内锅中,该可拆卸结构能够为用户存取物料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提升烹饪设备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底座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内锅的底壁相对设置,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值对应控制热风组件和电磁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以完成温度反馈控制。进而实现了提升烹饪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最终烹制所得食物品质的技术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体还包括盖体,盖体与锅体连接,且盖体能够相对锅体移动,具体可将盖体铰接在锅体上,以通过翻转开关盖体。在盖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盖体盖合外锅和桶体的开口,以在桶体内形成密闭的烹饪环境,降低热量损失,提升加热效率。在盖体处于开启状态时,桶体和外锅的开口敞开,以便于用户存取物料。
其中,热风组件设置在盖体上,且至少部分热风组件暴露在盖体朝向锅体的一侧。在盖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热风组件与桶体的开口相对,开启热风组件后即可向桶体内吹送高温气流,以通过高温气流烘烤物料的上表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本体包括透光区域,透光区域与桶体的开口相对,且透光区域避让热风组件,烹饪设备还包括:发光件,设于本体,发光件用于向桶体内提供照明。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体包括锅体和外锅,锅体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壳体,外锅设置在壳体中,容纳组件则设置在外锅内。其中,电磁加热组件设置在底座上。
其中,外锅的形状与桶体的形状适配,通过设置外锅能够对桶体提供支撑和定位,避免桶体在烹饪过程中频繁晃动。
在此基础上,本体还包括盖体,盖体与锅体连接,且盖体能够相对锅体移动,具体可将盖体铰接在锅体上,以通过翻转开关盖体。在盖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盖体盖合外锅和桶体的开口,以在桶体内形成密闭的烹饪环境,降低热量损失,提升加热效率。在盖体处于开启状态时,桶体和外锅的开口敞开,以便于用户存取物料。
其中,热风组件设置在盖体上,且至少部分热风组件暴露在盖体朝向锅体的一侧。在盖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热风组件与桶体的开口相对,开启热风组件后即可向桶体内吹送高温气流,以通过高温气流烘烤物料的上表面。
具体地,盖体上设置有透光区域,具体可以在盖体上设置缺口并在缺口内嵌入透光板,以形成该透光区域。其中,透光区域避让热风组件,且在盖体处于关闭状态时,透光区域与桶体的开口相对,以使用户可以透过关闭的盖体观察到桶体内部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盖体朝向桶体的一侧还设置有发光件,开启发光件即可对桶体内的空间提供照明,从而配合上述透光区域为用户展示桶体内侧物料的状态。使用户可以通过观察实时掌控物料的烹饪状态,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发光件还能够通过照射物料来优化物料的色泽和光泽度,从而提升烹饪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观感体验。
具体地,桶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内锅中,该可拆卸结构能够为用户存取物料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提升烹饪设备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底座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内锅的底壁相对设置,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值对应控制热风组件和电磁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以完成温度反馈控制。进而实现了提升烹饪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最终烹制所得食物品质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盖体外侧设置有排气口,且盖体内部设置有第一端连通排气口的排气通道。在盖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排气通道的第二端连通桶体。
工作过程中,可通过开启排气口来排出桶体内的气体和蒸汽,一方面可通过排气调节桶体的内压,另一方面可通过排出蒸汽来调节桶体内的干燥度,保证烹制所得食物的酥脆度。
具体地,可通过在排气口处设置盖板来实现排气口的开关,还可以在排气口或排气通道中嵌入阀体来实现排气口的开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热风组件包括:电机,设于本体;扇叶,与电机连接;加热件,设于本体,用于加热扇叶。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风组件包括电机,扇叶和加热件。电机安装在盖体中,电机的转轴与扇叶连接,开启电机即带动转轴和扇叶同步转动。加热件设置在盖体上,开启加热件即可对扇叶进行加热,以使热风组件能够向桶体内吹送高温气流。
具体地,可选择盘绕于扇叶周侧的发热管作为发热件,还可以通过导磁材质制备扇叶,并选择布置在扇叶周侧的电磁线圈作为发热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为:空气炸锅、烤箱或蒸烤一体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可以为空气炸锅、烤箱、蒸烤一体机中的一者,物料在高温气流和高温容纳组件的共同作用下被烘烤为成品食物。
其中,热风组件能够加热物料的上表面和周侧面,电磁加热组件能够通过提升容纳组件的温度来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从而解决食物受热不均,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承托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烹饪设备,110本体,112锅体,114盖体,1142透光区域,1144排气通道,1146排气口,116发光件,118外锅,120容纳组件,122桶体,124承托部,1242托盘,1243第一区域,1244第二区域,1245通孔,1246凸筋,1247围边,130热风组件,132电机,134扇叶,136加热件,140电磁加热组件,142第一线圈盘,144第二线圈盘,146第三线圈盘,1462内圈,1464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烹饪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100,烹饪设备100包括:本体110;容纳组件120,设于本体110,用于容纳物料;热风组件130,设于本体110,且在本体110的高度方向上,热风组件130位于容纳组件120上方,热风组件130用于向容纳组件120吹送高温气流;电磁加热组件140,设于本体110,用于生成加热容纳组件120的电磁场。
本申请限定了一种烹饪设备100,烹饪设备100包括本体110,热风组件130和容纳组件120。本体110为烹饪设备100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保护和支撑烹饪设备100上的其他工作结构。容纳组件120设置在本体110上,且容纳组件120用于容纳物料,该物料包含食材、调味料、水等。控制烹饪设备100按照预定工作模式完成烹饪操作后,即可在容纳组件120上获取到成品食物。热风组件130设置在本体110上,且热风组件130与容纳组件120相对设置。热风组件130能够在开启后向容纳组件120上的物料吹送高温气流,以通过高温气流对物料进行烘烤加热,最终得到用户所需的成品食物。
其中,热风组件130和容纳组件120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热风组件130在物料的单侧向物料吹送高温气流。具体可将热风组件130布置在容纳组件120顶部,热风组件130自上而下向物料的上表面吹送高温气流。因气流的流向自上而下,所以物料上能够直接与气流接触的上表面和周侧面的加热效果较优,无法与气流接触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的加热效果较差。导致食物存在受热不均,上色效果差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烹饪设备100还包括电磁加热组件140,电磁加热组件140设置在本体110上,且电磁加热组件140与容纳组件120相对设置。其中,容纳组件120上的至少部分区域由导磁材质制备,控制电磁加热组件140开启后,电磁加热组件140在容纳组件120所在区域形成电磁场,由导磁材质制备的区域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升温,从而通过高温容纳组件120加热与其接触的物料。
具体地,可以通过导磁材质制备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区域,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导磁区域迅速升温,以通过接触热传递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还可以通过导磁材质制备不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其他区域,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导磁区域迅速升温,热量先传递至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区域,其后传递至物料上。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可直接提升容纳组件120的电磁加热组件140,使食物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可通过接触高温容纳组件120被加热,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食物受热不均,底部和中心区域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同时,相较于通过电热件加热容纳组件120的实施例来说,容纳组件120能够在电磁场中直接升温,热量的传递路径较短,有利于提升物料的加热效率。进而实现了优化烹饪设备100结构,提升烹饪设备100加热均匀性和加热效率,提升烹制所得食物品质的技术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容纳组件120包括:桶体122,设于本体110,桶体122的开口与热风组件130相对设置;承托部124,设于桶体122内,用于承托物料。
在该实施例中,容纳组件120包括桶体122和承托部124。桶体122顶部敞口,且内部围合出容纳腔,承托部124设置在容纳腔内,物料放置在承托部124上。其中,热风组件130设置在桶体122开口的顶部,开启热风组件130后高温气流自上而下灌入桶体122,以通过高温气流烘烤物料的上表面和周侧面。在此基础上,电磁加热组件140布置在桶体122底部,以通过提升容纳组件120的温度来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
通过设置桶体122可以借助内部的容纳腔盛放液体,避免汤汁或酱汁溢出容纳组件120,通过设置承托部124可以对物料进行有效支撑,确保物料可以停留在预定位置,进而提升物料加热效果。
具体地,可以选择托盘作为承托部124,还可以选择支架或网状格栅作为承托部124。承托部124挂装或卡装在桶体122内,承托部124与桶体122的底壁相间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桶体122由导磁材质成型,且承托部124由导磁材质成型。
在该实施例中,桶体122通过导磁材质制备,且承托部124同样通过导磁材质制备。在电磁加热组件140所生成的电磁场中,桶体122和承托部124同时升温,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高温承托部124能够通过接触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以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同时,位于物料周侧的高温桶体122能够对物料的四周进行烘烤,以配合热风组件130和高温承托部124实现物料的全方位加热和立体加热,进而提升烹饪设备100的加热均匀性和加热速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桶体122由非导磁材质成型,且承托部124由导磁材质成型。
在该实施例中,桶体122由非导磁材质成型,且承托部124由导磁材质成型。在电磁加热组件140所生成的电磁场中,承托部124快速升温,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高温承托部124能够通过接触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以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导磁的桶体122,使电磁加热组件140所发出的能量可以集中作用在导磁的承托部124上,从而提升承托部124的升温速率,降低电磁加热组件140的能耗。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承托部124包括:托盘1242,与桶体122连接,托盘1242包括第一区域1243和第二区域1244;其中,第二区域1244环绕于第一区域1243周侧;第二区域1244包括通孔1245,第一区域1243高于第二区域1244。
在该实施例中,桶体122由非导磁材质成型。在此基础上,承托部124包括由导磁材质成型的托盘1242,其中托盘1242上包括第一区域1243和第二区域1244,第一区域1243用于盛放物料,且第一区域1243位于托盘1242的中心区域。第二区域1244绕设于第一区域1243的周侧,第二区域1244用于收集和排出第一区域1243上的液体。
具体地,第二区域1244上设置有纵向贯通托盘1242的通孔1245,且第一区域1243高于第二区域1244。烹饪过程中,食材会析出油脂、血液、水等液体,若液体堆积在托盘1242上则对浸泡食材,导致最终烹制所得的食物的品质受到影响。通过设置高度较低的第二区域1244并在第二区域1244上设置通孔1245,使第一区域1243上的液体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扩散至四周的第二区域1244,并最终透过第二区域1244上的通孔1245排出至桶体122中,以避免第一区域1243上堆积大量液体,从而保证烹制所得的食物的品质。
其中,与托盘1242上均匀分布通孔1245的实施例相比,将通孔1245集中分布在边缘的第二区域1244,一方面可以使食材的下表面充分接触第一区域1243,以扩大食材与托盘1242的接触面积,避免食材的下表面出现加热死角。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第一区域1243的导磁面积,使第一区域1243可以在电场下快速升温。从而通过在电场下发热的第一区域1243充分加热食材,并提升食材的加热效率。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承托部124还包括:凸筋1246,设于第一区域1243上;围边1247,设于第二区域1244,且环绕于通孔1245周侧。
在该实施例中,承托部124还包括凸筋1246和围边1247,凸筋1246设置在第一区域1243上,且凸筋1246凸出于第一区域1243的上表面。其中,凸筋1246为多条,多条凸筋1246在第一区域1243上间隔分布。
烹饪过程中,食材被凸筋1246架起,间隔分布的多条第一凸筋1246围合出排液沟槽,食材在加热过程中析出的液体流入排液沟槽并在高度差的作用下自行流向四周的第二区域1244,并最终通过第二区域1244上的通孔1245排出至托盘1242外。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凸筋1246可以抬高食材,以确保食材析出的液体可以从下方排液沟槽排向四周的第二区域1244,避免液体受到食材的阻挡。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在烹饪设备100的高度方向上,电磁加热组件和承托部124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L1;第一间距L1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30mm。其中,图1中箭头a示出了烹饪设备100的高度方向。
在该实施例中,对导磁的承托部124和电磁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具体地,在烹饪设备100的高度方向上,电磁加热组件和下方的承托部124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L1。其中,第一间距L1需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30mm。
通过限定第一间距L1大于等于0.4mm,一方面可以在承托部124和电磁加热组件之间流出足够布置桶体122的空间,确保桶体122具备足够的厚度,保障桶体122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该距离限定可以避免电磁加热组件和承托部124之间因距离过近而产生击穿电流,从而提升烹饪设备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限定第一间距L1小于等于30mm,可以保证电磁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电场充分覆盖承托部124,从而提升承托部124在电场下的升温速率,从而提升烹饪设备100的加热效果。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在烹饪设备100的宽度方向上,电磁加热组件和承托部124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L2;第二间距L2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30mm。其中,图1中箭头b示出了烹饪设备100的宽度方向。
在该实施例中,对导磁的承托部124和电磁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限定。具体地,在烹饪设备100的宽度方向上,电磁加热组件和外周侧的承托部124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L2。其中,第二间距L2需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30mm。
通过限定第二间距L2大于等于0.4mm,一方面可以在承托部124和电磁加热组件之间流出足够布置桶体122的空间,确保桶体122具备足够的厚度,保障桶体122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该距离限定可以避免电磁加热组件和承托部124之间因距离过近而产生击穿电流,从而提升烹饪设备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限定第二间距L2小于等于30mm,可以保证电磁加热组件所产生的电场充分覆盖承托部124,从而提升承托部124在电场下的升温速率,从而提升烹饪设备100的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桶体122由导磁材质成型,且承托部124由非导磁材质成型。
在该实施例中,桶体122由导磁材质成型,且承托部124由非导磁材质成型。在电磁加热组件140所生成的电磁场中,桶体122快速升温,热量先传递至承托部124后传递至物料中。从而通过被桶体122加热的高温承托部124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以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同时,位于物料周侧的高温桶体122能够对物料的四周进行烘烤,以配合热风组件130和高温承托部124实现物料的全方位加热和立体加热,进而提升烹饪设备100的加热均匀性。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组件140包括:第一线圈盘142,设于本体110,且与桶体122的底壁相对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组件140包括第一线圈盘142,第一线圈盘142固定在本体110上,且第一线圈盘142位于桶体122底部。通电后第一线圈盘142在其顶部区域产生电磁场,处于电磁场覆盖区域内的桶体122和/或承托部124快速升温,以满足物料下表面和中心区域的加热需求,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组件140还包括:第二线圈盘144,设于本体110,且环绕于桶体122的周侧。
在该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组件140还包括第二线圈盘144,第二线圈盘144固定在本体110上,且第二线圈盘144环绕于桶体122的周侧。通电后第二线圈盘144在其内侧区域产生电磁场,处于电磁场覆盖区域内的桶体122和/或承托部124快速升温,以满足物料下表面和中心区域的加热需求,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第一线圈盘142和第二线圈盘144可配合使用,以提升桶体122和/或承托部124的加热速率。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组件140还包括:第三线圈盘146,设于本体110,包括内圈1462和外圈1464,其中一圈与桶体122的底壁相对设置,另一圈环绕于桶体122的周侧。
在该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组件140还包括第三线圈盘146,第三线圈盘146固定在本体110上,其中第三线圈盘146包括内圈1462和外圈1464,内圈1462和外圈1464中的一者布置在桶体122的下方,内圈1462和外圈1464中的另一者朝桶体122的四周延伸。通电后第三线圈盘146在内圈1462的上方区域以及外圈1464的内侧区域形成电磁场,处于电磁场覆盖区域内的桶体122和/或承托部124快速升温,以满足物料下表面和中心区域的加热需求,解决食物底部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通过设置外圈1464朝桶体122四周延伸的第三线圈盘146可以合理利用桶体122四周的空间,以提升桶体122和/或承托部124的加热速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本体110包括:锅体112,桶体122和电磁加热组件140设于锅体112;盖体114,与锅体112连接,且盖合桶体122,热风组件130设于盖体114。
在该实施例中,本体110包括锅体112和外锅118,锅体112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壳体,外锅118设置在壳体中,容纳组件120则设置在外锅118内。其中,电磁加热组件140设置在底座上。
其中,外锅118的形状与桶体122的形状适配,通过设置外锅118能够对桶体122提供支撑和定位,避免桶体122在烹饪过程中频繁晃动。
具体地,桶体122可拆卸地设置在内锅中,该可拆卸结构能够为用户存取物料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提升烹饪设备100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底座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内锅的底壁相对设置,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值对应控制热风组件130和电磁加热组件140的工作状态,以完成温度反馈控制。进而实现了提升烹饪设备100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升最终烹制所得食物品质的技术效果。
在此基础上,本体110还包括盖体114,盖体114与锅体112连接,且盖体114能够相对锅体112移动,具体可将盖体114铰接在锅体112上,以通过翻转开关盖体114。在盖体114处于关闭状态时,盖体114盖合外锅118和桶体122的开口,以在桶体122内形成密闭的烹饪环境,降低热量损失,提升加热效率。在盖体114处于开启状态时,桶体122和外锅118的开口敞开,以便于用户存取物料。
其中,热风组件130设置在盖体114上,且至少部分热风组件130暴露在盖体114朝向锅体112的一侧。在盖体114处于关闭状态时,热风组件130与桶体122的开口相对,开启热风组件130后即可向桶体122内吹送高温气流,以通过高温气流烘烤物料的上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本体110包括透光区域1142,透光区域1142与桶体122的开口相对,且透光区域1142避让热风组件130,烹饪设备100还包括:发光件116,设于本体110,发光件116用于向桶体122内提供照明。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14上设置有透光区域1142,具体可以在盖体114上设置缺口并在缺口内嵌入透光板,以形成该透光区域1142。其中,透光区域1142避让热风组件130,且在盖体114处于关闭状态时,透光区域1142与桶体122的开口相对,以使用户可以透过关闭的盖体114观察到桶体122内部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盖体114朝向桶体122的一侧还设置有发光件116,开启发光件116即可对桶体122内的空间提供照明,从而配合上述透光区域1142为用户展示桶体122内侧物料的状态。使用户可以通过观察实时掌控物料的烹饪状态,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发光件116还能够通过照射物料来优化物料的色泽和光泽度,从而提升烹饪设备100在使用过程中的观感体验。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盖体114还包括排气通道1144和排气口1146,排气通道1144连通桶体122和排气口1146。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14外侧设置有排气口1146,且盖体114内部设置有第一端连通排气口1146的排气通道1144。在盖体114处于关闭状态时,排气通道1144的第二端连通桶体122。
工作过程中,可通过开启排气口1146来排出桶体122内的气体和蒸汽,一方面可通过排气调节桶体122的内压,另一方面可通过排出蒸汽来调节桶体122内的干燥度,保证烹制所得食物的酥脆度。
具体地,可通过在排气口1146处设置盖板来实现排气口1146的开关,还可以在排气口1146或排气通道1144中嵌入阀体来实现排气口1146的开关。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热风组件130包括:电机132,设于本体110;扇叶134,与电机132连接;加热件136,设于本体110,用于加热扇叶134。
在该实施例中,热风组件130包括电机132,扇叶134和加热件136。电机132安装在盖体114中,电机132的转轴与扇叶134连接,开启电机132即带动转轴和扇叶134同步转动。加热件136设置在盖体114上,开启加热件136即可对扇叶134进行加热,以使热风组件130能够向桶体122内吹送高温气流。
具体地,可选择盘绕于扇叶134周侧的发热管作为发热件,还可以通过导磁材质制备扇叶134,并选择布置在扇叶134周侧的电磁线圈作为发热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设备100为:空气炸锅、烤箱或蒸烤一体机。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设备100可以为空气炸锅、烤箱、蒸烤一体机中的一者,物料在高温气流和高温容纳组件120的共同作用下被烘烤为成品食物。
其中,热风组件130能够加热物料的上表面和周侧面,电磁加热组件140能够通过提升容纳组件120的温度来加热物料的下表面和中心区域。从而解决食物受热不均,上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容纳组件,设于所述本体,用于容纳物料;
热风组件,设于所述本体,且在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热风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组件上方,所述热风组件用于向所述容纳组件吹送高温气流;
电磁加热组件,设于所述本体,用于生成加热所述容纳组件的电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组件包括:
桶体,设于所述本体,所述桶体的开口与所述热风组件相对设置;
承托部,设于所述桶体内,用于承托所述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体由导磁材质成型,且所述承托部由导磁材质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体由非导磁材质成型,且所述承托部由导磁材质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包括:
托盘,与所述桶体连接,所述托盘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环绕于所述第一区域周侧;
所述第二区域包括通孔,所述第一区域高于所述第二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还包括:
凸筋,设于所述第一区域上;
围边,设于所述第二区域,且环绕于所述通孔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烹饪设备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和所述承托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
所述第一间距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3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烹饪设备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和所述承托部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
所述第二间距的范围为: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30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体由导磁材质成型,且所述承托部由非导磁材质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
第一线圈盘,设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桶体的底壁相对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还包括:
第二线圈盘,设于所述本体,且环绕于所述桶体的周侧。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还包括:
第三线圈盘,设于所述本体,包括内圈和外圈,其中一圈与所述桶体的底壁相对设置,另一圈环绕于所述桶体的周侧。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与所述桶体的开口相对,且所述透光区域避让所述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发光件,设于所述本体,所述发光件用于向所述桶体内提供照明。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包括:
电机,设于所述本体;
扇叶,与所述电机连接;
加热件,设于所述本体,用于加热所述扇叶。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设备为:空气炸锅、烤箱或蒸烤一体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37715.5U CN220800818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烹饪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37715.5U CN220800818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烹饪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00818U true CN220800818U (zh) | 2024-04-19 |
Family
ID=90672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37715.5U Active CN220800818U (zh) | 2023-09-27 | 2023-09-27 | 烹饪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00818U (zh) |
-
2023
- 2023-09-27 CN CN202322637715.5U patent/CN2208008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54855B (zh) | 空气炸锅烤箱 | |
CN212368823U (zh) | 一种蒸汽式食物电烤器具 | |
CN216060170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8463019A (zh) | 半导体微波烹饪器具 | |
CN21565065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606014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20800818U (zh) | 烹饪设备 | |
CN211862567U (zh) | 空气炸锅 | |
CN1248631C (zh)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
CN21589939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4931439U (zh) | 一种炸锅 | |
CN211911274U (zh) | 烹饪器具 | |
KR20220153475A (ko) | 조리장치 | |
CN113208456A (zh) | 蒸烤箱 | |
CN208128571U (zh) | 半导体微波烹饪器具 | |
JP2004261254A (ja) | 加熱調理器 | |
CN216256747U (zh) | 旋开式排气装置及空气炸锅烤箱 | |
CN217592586U (zh) | 一种可透视的空气炸锅 | |
CN221903350U (zh) | 空气炸锅 | |
CN211432421U (zh) | 一种放置稳定的空气炸锅 | |
CN21812813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9629418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15259946U (zh) | 一种水热循环式煮食设备 | |
CN215777511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7488352U (zh) | 一种烹饪器具及灶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