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2985U - 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 - Google Patents

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2985U
CN220782985U CN202322662889.7U CN202322662889U CN220782985U CN 220782985 U CN220782985 U CN 220782985U CN 202322662889 U CN202322662889 U CN 202322662889U CN 220782985 U CN220782985 U CN 220782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rm
bolt
base
connecting seat
filt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628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立挺
宋杰
黄辽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ail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ail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ail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aili Auto Par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628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2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2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2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包括基座,基座上竖向固定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过滤器壳体的支撑柱;基座上还连接有与过滤器壳体上的若干个装配孔一一对应的装夹单元;每个装夹单元均包括插套、油缸、顶杆、螺栓、连接座和两个转动臂,插套的下端固定在基座上,插套的上端插入在对应位置上的装配孔中,油缸固定在基座的下端面上,顶杆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插套的内侧,顶杆的下端与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螺栓由上至下活动贯穿连接座后与顶杆的上端螺纹连接并固定,两个转动臂的中部分别与连接座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每个转动臂上端的内侧均设置有凸出部;每个转动臂的上端均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具有对过滤器壳体装夹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夹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过滤器壳体的毛胚件进行精加工前,首先需要对过滤器壳体进行装夹,目前对于过滤器壳体的装夹是依靠螺栓固定的方式实现的,即工作人员将螺栓穿过位于过滤器壳体上的装配孔后再使得螺栓与装夹工装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将过滤器壳体固定在装夹工装上的目的,待过滤器壳体精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再将用于固定过滤器壳体的螺栓卸下,以使过滤器壳体脱离装夹工装;然而在上述过程中,对于过滤器壳体的装夹是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实现的,从而存在对过滤器壳体装夹麻烦和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具有对过滤器壳体装夹方便的优点,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包括基座,基座上竖向固定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过滤器壳体的支撑柱;基座上还连接有与过滤器壳体上的若干个装配孔一一对应的装夹单元;每个装夹单元均包括插套、油缸、顶杆、螺栓、连接座和两个转动臂,插套的下端固定在基座上,插套的上端插入在对应位置上的装配孔中,油缸固定在基座的下端面上,顶杆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插套的内侧,顶杆的下端与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螺栓由上至下活动贯穿连接座后与顶杆的上端螺纹连接并固定,两个转动臂的中部分别与连接座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每个转动臂上端的内侧均设置有用于与螺栓的上端相抵靠的凸出部,连接座的外径小于装配孔的内径;当油缸的活塞杆带动顶杆以及螺栓向上移动时,螺栓的上端用于顶推转动臂上的凸出部以使转动臂的下端向内转动并收缩到连接座的内侧;每个转动臂的上端均设置有凹槽,每个转动臂上的凹槽均用于与对应装夹单元中的另一个转动臂上的凸出部嵌合;当油缸的活塞杆带动顶杆以及螺栓向下移动时,转动臂的下端与插套的上端配合导向并向外侧转动张开后与位于装配孔外侧的过滤器壳体的内底部相抵靠,且每个转动臂上的凸出部均嵌入至对应装夹单元中的另一个转动臂上的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在过滤器壳体被放置到基座上并支撑在支撑柱上后,过滤器壳体能够通过若干个装夹单元进行自动夹紧,从而与传统采用螺栓将过滤器壳体固定到装夹工装上的方式相比,能够给过滤器壳体的装夹带来方便,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中,插套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倒角面,当油缸的活塞杆带动顶杆以及螺栓向下移动时,环形倒角面用于与转动臂的下端配合导向以便于驱使转动臂的下端向外侧转动张开;通过在插套上端的外壁上设置环形倒角面后,在油缸的活塞杆带动顶杆以及螺栓向下移动时,环形倒角面能够与转动臂的下端配合导向以便于驱使转动臂的下端向外侧转动张开,即能够使得转动臂下端的张开过程更为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中,每个转动臂的中部均通过穿设在转动臂以及连接座中的转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转动臂能够可靠地通过转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中,螺栓的外部套设有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螺母与顶杆的上端相抵靠,螺栓通过螺母与顶杆并紧;通过在螺栓的外部套设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且螺母与顶杆的上端相抵靠,从而能够使得螺栓通过螺母与顶杆并紧,进而能够避免螺栓相对顶杆出现松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中,基座上竖向固定有若干个支撑座,每个支撑座的上端均竖向固定有限位销,每个限位销均用于与过滤器壳体下端的其中一个限位孔配合插接以实现对过滤器壳体的定位;通过采用采用这种结构后,在过滤器壳体放置到基座上的过程中,位于每个支撑座上的限位销均能够与过滤器壳体下端的其中一个限位孔配合插接,从而能够实现对过滤器壳体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中,基座的上端固定有若干个绕过滤器壳体呈周向间隔分布的限位柱,每个限位柱均用于与过滤器壳体的外侧壁相抵靠;通过在基座的上端固定若干个绕过滤器壳体呈周向间隔分布的限位柱,且每个限位柱均与过滤器壳体的外侧壁相抵靠,从而在过滤器壳体被放置到基座上后,能够实现对过滤器壳体的定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过滤器壳体被装夹到本实用新型上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过滤器壳体被装夹到本实用新型上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包括基座1,基座1上竖向固定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过滤器壳体2的支撑柱3;基座1上还连接有与过滤器壳体2上的若干个装配孔21一一对应的装夹单元;每个装夹单元均包括插套4、油缸5、顶杆6、螺栓7、连接座8和两个转动臂9,插套4的下端固定在基座1上,插套4的上端插入在对应位置上的装配孔21中,油缸5固定在基座1的下端面上,顶杆6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插套4的内侧,顶杆6的下端与油缸5的活塞杆固定,螺栓7由上至下活动贯穿连接座8后与顶杆6的上端螺纹连接并固定,两个转动臂9的中部分别与连接座8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每个转动臂9上端的内侧均设置有用于与螺栓7的上端相抵靠的凸出部91,连接座8的外径小于装配孔21的内径;当油缸5的活塞杆带动顶杆6以及螺栓7向上移动时,螺栓7的上端用于顶推转动臂9上的凸出部91以使转动臂9的下端向内转动并收缩到连接座8的内侧;每个转动臂9的上端均设置有凹槽92,每个转动臂9上的凹槽92均用于与对应装夹单元中的另一个转动臂9上的凸出部91嵌合;当油缸5的活塞杆带动顶杆6以及螺栓7向下移动时,转动臂9的下端与插套4的上端配合导向并向外侧转动张开后与位于装配孔21外侧的过滤器壳体2的内底部相抵靠,且每个转动臂9上的凸出部91均嵌入至对应装夹单元中的另一个转动臂9上的凹槽92中。
插套4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倒角面41,当油缸5的活塞杆带动顶杆6以及螺栓7向下移动时,环形倒角面41用于与转动臂9的下端配合导向以便于驱使转动臂9的下端向外侧转动张开;通过在插套上端的外壁上设置环形倒角面后,在油缸的活塞杆带动顶杆以及螺栓7向下移动时,环形倒角面能够与转动臂的下端配合导向以便于驱使转动臂的下端向外侧转动张开,即能够使得转动臂下端的张开过程更为顺畅。
每个转动臂9的中部均通过穿设在转动臂9以及连接座8中的转轴10与连接座8转动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转动臂能够可靠地通过转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在一起。
螺栓7的外部套设有与螺栓7螺纹连接的螺母20,螺母20与顶杆6的上端相抵靠,螺栓7通过螺母20与顶杆6并紧;通过在螺栓的外部套设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且螺母与顶杆的上端相抵靠,从而能够使得螺栓通过螺母与顶杆并紧,进而能够避免螺栓相对顶杆出现松动的情况。
基座1上竖向固定有若干个支撑座30,每个支撑座30的上端均竖向固定有限位销40,每个限位销40均用于与过滤器壳体2下端的其中一个限位孔配合插接以实现对过滤器壳体2的定位;通过采用采用这种结构后,在过滤器壳体放置到基座上的过程中,位于每个支撑座上的限位销均能够与过滤器壳体下端的其中一个限位孔配合插接,从而能够实现对过滤器壳体的定位。
基座1的上端固定有若干个绕过滤器壳体2呈周向间隔分布的限位柱50,每个限位柱50均用于与过滤器壳体2的外侧壁相抵靠;通过在基座的上端固定若干个绕过滤器壳体呈周向间隔分布的限位柱,且每个限位柱均与过滤器壳体的外侧壁相抵靠,从而在过滤器壳体被放置到基座上后,能够实现对过滤器壳体的定位。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使得每个油缸的活塞杆均将对应位置上的顶杆和螺栓顶升到上限位置,此时,螺栓的上端能够顶推转动臂上的凸出部以使转动臂的下端向内转动并收缩到连接座的内侧,且连接座最终能够在转动臂的牵引下移动到上限位置;接着将过滤器壳体放置到基座上并使得过滤器壳体的下端与每个支撑柱的上端相抵靠,与此同时,使得每个插套的上端均插入到对应位置上的装配孔中;然后控制油缸的活塞杆收缩以使油缸的活塞杆带动顶杆以及螺栓向下移动,此时,转动臂的下端能够与插套的上端配合导向并向外侧转动张开后与位于装配孔外侧的过滤器壳体的内底部相抵靠,从而即实现了将过滤器壳体装夹到基座上的目的,此外,在上述转动臂下端向外侧张开的过程中,每个转动臂上的凸出部均嵌入至对应装夹单元中的另一个转动臂上的凹槽中,即每个装夹单元中的两个转动臂的上端能够实现前后方向上的限位,从而能够提高每个装夹单元中的两个转动臂的下端将过滤器壳体装夹到基座后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竖向固定有若干个用于支撑过滤器壳体(2)的支撑柱(3);所述基座(1)上还连接有与所述过滤器壳体(2)上的若干个装配孔(21)一一对应的装夹单元;每个所述装夹单元均包括插套(4)、油缸(5)、顶杆(6)、螺栓(7)、连接座(8)和两个转动臂(9),所述插套(4)的下端固定在基座(1)上,所述插套(4)的上端插入在对应位置上的装配孔(21)中,所述油缸(5)固定在基座(1)的下端面上,所述顶杆(6)可竖向滑动地设置在插套(4)的内侧,所述顶杆(6)的下端与油缸(5)的活塞杆固定,所述螺栓(7)由上至下活动贯穿所述连接座(8)后与顶杆(6)的上端螺纹连接并固定,两个所述转动臂(9)的中部分别与连接座(8)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转动臂(9)上端的内侧均设置有用于与螺栓(7)的上端相抵靠的凸出部(91),所述连接座(8)的外径小于装配孔(21)的内径;当油缸(5)的活塞杆带动顶杆(6)以及螺栓(7)向上移动时,所述螺栓(7)的上端用于顶推转动臂(9)上的凸出部(91)以使转动臂(9)的下端向内转动并收缩到连接座(8)的内侧;每个所述转动臂(9)的上端均设置有凹槽(92),每个所述转动臂(9)上的凹槽(92)均用于与对应装夹单元中的另一个转动臂(9)上的凸出部(91)嵌合;当油缸(5)的活塞杆带动顶杆(6)以及螺栓(7)向下移动时,所述转动臂(9)的下端与插套(4)的上端配合导向并向外侧转动张开后与位于装配孔(21)外侧的过滤器壳体(2)的内底部相抵靠,且每个所述转动臂(9)上的凸出部(91)均嵌入至对应装夹单元中的另一个转动臂(9)上的凹槽(9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4)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倒角面(41),当油缸(5)的活塞杆带动顶杆(6)以及螺栓(7)向下移动时,所述环形倒角面(41)用于与转动臂(9)的下端配合导向以便于驱使转动臂(9)的下端向外侧转动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臂(9)的中部均通过穿设在转动臂(9)以及连接座(8)中的转轴(10)与连接座(8)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7)的外部套设有与螺栓(7)螺纹连接的螺母(20),所述螺母(20)与顶杆(6)的上端相抵靠,所述螺栓(7)通过螺母(20)与顶杆(6)并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竖向固定有若干个支撑座(30),每个所述支撑座(30)的上端均竖向固定有限位销(40),每个所述限位销(40)均用于与过滤器壳体(2)下端的其中一个限位孔配合插接以实现对过滤器壳体(2)的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固定有若干个绕过滤器壳体(2)呈周向间隔分布的限位柱(50),每个所述限位柱(50)均用于与过滤器壳体(2)的外侧壁相抵靠。
CN202322662889.7U 2023-09-28 2023-09-28 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 Active CN220782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2889.7U CN220782985U (zh) 2023-09-28 2023-09-28 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2889.7U CN220782985U (zh) 2023-09-28 2023-09-28 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2985U true CN220782985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56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62889.7U Active CN220782985U (zh) 2023-09-28 2023-09-28 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2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0669B (zh) 一种可调式轴承加工固定打磨装置
CN103921240B (zh) 摩托车发动机装配夹具
CN113976971B (zh) 一种大型薄壁环形机匣的铣削随形低应力装夹装置及方法
CN220782985U (zh) 过滤器壳体装夹工装
CN106424565B (zh) 导向器蜡模修型用夹具
CN113319821A (zh) 一种Delta并联机器人
CN209784074U (zh) 一种锁附机构及水压测试装置
CN219310157U (zh) 一种法兰钻孔用夹具
CN109807618B (zh) 一种锁芯装搭机的夹持装置
CN216022486U (zh) 高压注射器及与其配合使用的高压注射泵
CN214722039U (zh) 一种倒挡器轴承组合压装装置
CN216097304U (zh) 一种活塞铜套组装机
CN110842521B (zh) 一种制动杠杆吊座的吊架轴安装工作台
CN210376618U (zh) 一种电机主轴定位装置
CN210053324U (zh) 一种电机端盖与电机壳体的压合装置
CN209936825U (zh) 一种轮毂轴承外圈压装装置
CN216390770U (zh) 电机机壳复合定位配合端盖结构
CN216138805U (zh) 一种磨削主轴用装配工装
CN219788099U (zh) 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
CN221065124U (zh) 活塞加工装配装置
CN112414248B (zh) 一种检测压缩机壳体侧孔的检具及壳体检测方法
CN214444781U (zh) 一种用于精加工变速箱中壳前、后端面和顶盖面的夹具
CN216633126U (zh) 一种液压缸法兰焊接工装
CN218922176U (zh) 一种组合式高低床
CN214444866U (zh) 一种用于精加工变速箱中壳左、右侧面和底面的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