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8099U - 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8099U
CN219788099U CN202321105386.3U CN202321105386U CN219788099U CN 219788099 U CN219788099 U CN 219788099U CN 202321105386 U CN202321105386 U CN 202321105386U CN 219788099 U CN219788099 U CN 219788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hell
clamping
machining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53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清
曹新建
吴磊
李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Zhej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Zhej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Zhej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Zhej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053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8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8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8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壳体加工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包括:底板本体,底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的支撑环,支撑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支撑块,支撑块的侧壁能够贴合锥形壳体的大端面的内壁;限位环,限位环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设置在底板本体的顶部,限位环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限位气缸,限位气缸的活塞杆上一体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侧壁设置有锥形套,锥形套的侧壁能够贴合锥形壳体的侧壁。本结构有益效果:1、支撑块能对锥形壳体大端面四周的内壁进行支撑,工作人员不需要再对锥形壳体进行定位,安装时间短,结构稳固,实现了锥形壳体的快速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壳体加工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
背景技术
锥形壳体在各种行业都需要应用,锥形壳体在加工时由于壳体的外形为圆锥形,因此在装夹时无法进行良好的定位,申请号为CN202110362307.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锥形薄壁壳体加工装夹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螺套、压环,所述底座一端设有凸台,凸台伸入螺套内,螺套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螺套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内折边,压环一端设有外折边,外折边设于螺套内,外折边端面与内折边接触,压环中部设有锥形孔;通过螺套和弹性锥筒对锥形壳体进行夹紧,虽然能够完成锥形壳体的支撑,但是螺套的安装比较缓慢,并且定位精度较低;
因此,提供一种安装快速,并且定位精度较高的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快速,并且定位精度较高的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以解决对小端面夹具安装比较缓慢,并且定位精度较低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包括: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侧壁能够贴合锥形壳体的大端面的内壁;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的顶部,所述限位环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活塞杆上一体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壁设置有锥形套,所述锥形套的侧壁能够贴合锥形壳体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的顶部设置有夹紧柱,所述夹紧柱的顶部设置有夹紧环,所述夹紧环的顶部铰接有若干压紧部,所述压紧部的端部能够压紧锥形壳体的小端面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部包括压紧气缸、压紧杆和铰接柱;所述铰接柱设置在所述夹紧环的顶部,所述铰接柱的顶部开设有铰接缺口,所述压紧杆的端部转动设置在所述铰接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气缸设置在所述夹紧环的底部,并且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夹紧环,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的顶部设置有两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压紧杆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压紧扁位,所述压紧扁位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插接有插接销。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销的两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接有卡接弹片,所述卡接弹片为弯折后的弹性片,所述卡接弹片的两个端部并拢后插入所述插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压紧杆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内插接有插接销。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侧壁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的顶部靠近锥形壳体的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Z”字形的垫高块,所述垫高块的底部的水平面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本体的顶部,所述垫高块的顶部的水平面设置有旋转夹紧气缸,所述旋转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柔性的夹紧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的端部设置有圆形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的顶部设置有凹陷的安装台,相邻的两个定位缺口共圆设置,相邻的所述定位缺口内插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一体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安装台的底部设置有腰型槽,所述腰型槽内插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本体上,所述定位螺栓的头部能够压紧所述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底板本体能完成对支撑环、支撑块和支撑柱的架设,结构简单可靠。
2、支撑环围合呈一个圆形主体,锥形壳体的外径与圆形主体的外径相同,锥形壳体的底部的能被支撑环完全支撑,锥形壳体的底部能够受力均匀,如果有下压力在锥形壳体上时,避免锥形壳体底部变形,增加了加工锥形壳体的精确度。
3、支撑块圆周设置在支撑环交界处的内壁。安装所述锥形壳体时,所述支撑块的侧壁能够贴合锥形壳体的所述大端面的内壁,所述支撑块能对所述锥形壳体大端面四周的内壁进行支撑,工作人员不需要再对所述锥形壳体进行定位,安装时间短,结构稳固,避免了所述锥形壳体的晃动,实现了所述锥形壳体的快速安装。
4、支撑柱圆周设置在底板本体的顶部,支撑柱与底板本体连接的夹角处设有加强筋,支撑柱能稳固支撑限位环,限位气缸驱动活塞杆伸缩从而使得限位板伸缩;所述限位板的侧壁设置有锥形套,限位板伸缩使得锥形套能够伸缩,锥形套形状与锥形壳体的侧壁形状适配,锥形套的侧壁能够贴合锥形壳体的侧壁,锥形套能对锥形壳体的侧壁从四个方向加压支撑,受力均匀,避免了装夹变形,防止了尺寸误差,共同实现对锥形壳体的定位,对锥形壳体加工时,能够快速精准定位,提高了加工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紧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本体与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锥形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底板本体,110、垫高块,111、螺栓,112、旋转夹紧气缸,113、夹紧头;
200、支撑环,210、支撑块,211、引导斜面,220、定位缺口, 230、安装台, 231、腰型槽,232、定位螺栓,240、定位块,241、定位销;
300、限位环,310、支撑柱,320、限位气缸,321、限位板,322、锥形套,330、夹紧柱,340、夹紧环;
400、压紧部,410、压紧气缸,411、压紧扁位,4111、第一贯穿孔,412、连接板,4121、第一连接孔,4122、第二连接孔,413、插接销,4131、插接孔,4132、卡接弹片,420、压紧杆,421、第二贯穿孔,430、铰接柱,431、铰接缺口;
500、锥形壳体,510、大端面,520、小端面,530、压紧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520夹具包括:底板本体100,所述底板本体100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的支撑环200,所述支撑环200优选的为四个,所述支撑环200围合呈一个圆形主体,所述锥形壳体500底部的直外径与圆形主体的外径相同,所述锥形壳体500的底部能被所述支撑环200完全支撑,所述锥形壳体500的底部能够受力均匀,如果有下压力在所述锥形壳体500上时,避免所述锥形壳体500底部变形,增加了加工所述锥形壳体500的精确度。所述支撑环200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支撑块210,所述支撑块210优选的为四个,圆周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环200交界处的内壁,安装所述锥形壳体500时,所述支撑块210的侧壁能够贴合所述锥形壳体500的所述大端面510的内壁,所述支撑块210能对所述锥形壳体500的所述大端面510四周的内壁进行稳固支撑,工作人员不需要再对所述锥形壳体500进行定位,安装时间短,结构稳固,避免了所述锥形壳体500的晃动,实现了所述锥形壳体500的快速安装。所述底板本体能完成对所述支撑环、所述支撑块和所述支撑住的架设,结构稳定可靠;
限位环300,所述限位环30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310,所述支撑柱310优选的为4个,圆周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100的顶部,所述支撑柱310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100的顶部,所述支撑柱310能稳固支撑所述限位环300;所述限位环300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限位气缸320,所述限位气缸320优选的为4个,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限位环300的顶部;所述限位气缸320的活塞杆上一体设置有限位板321,所述限位气缸320驱动活塞杆伸缩从而使得所述限位板321伸缩;所述限位板321的侧壁设置有锥形套322,所述限位板321伸缩使得所述锥形套322能够伸缩,所述锥形套322形状与所述锥形壳体500的侧壁形状适配,所述锥形套322的侧壁能够贴合锥形壳体500的侧壁,4个所述的锥形套322能对所述锥形壳体500的侧壁从四个方向支撑,受力均匀,避免了装夹变形,防止了尺寸误差,共同实现对所述锥形壳体500的定位,对所述锥形壳体500加工时,能够快速精准定位,提高了加工效率和质量。
所述限位环300的顶部设置有夹紧柱330,所述夹紧柱330优选的为4个,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限位环300的顶部,所述夹紧柱330的顶部设置有夹紧环340,所述夹紧柱330能稳固支撑所述夹紧环340;所述夹紧环340的顶部铰接有若干压紧部400,所述压紧部400优选的为6个,所述压紧部400的端部能够压紧锥形壳体500的小端面520的顶部,所述压紧部400转动时,能对锥形壳体500的小端面520的顶部从多个方向施加压力,受力均匀,避免了装夹变形,防止了尺寸误差,从而压紧所述锥形壳体500的小端面520的顶部,达到加工需求。
所述压紧部400包括压紧气缸410、压紧杆420和铰接柱430,所述压紧气缸410为压紧杆420的转动提供驱动力,从而所述压紧杆420能够压紧所述锥形壳体500小端面520的顶部。
所述铰接柱430设置在所述夹紧环340的顶部,所述铰接柱430插接在所述夹紧环340的顶部,所述铰接柱430的顶部开设有铰接缺口431,所述压紧杆420的端部转动设置在所述铰接缺口431内,所述铰接缺口431与所述压紧杆420的端部均设有适配的对接孔(图中未示出),插销穿过对接孔使所述压紧杆420的端部与所述铰接缺口431连接,所述压紧杆420端部的外壁与所述铰接缺口431的内壁贴合,有效避免了所述压紧杆420转动时出现晃动,从而影响加工效率。
所述压紧气缸410设置在所述夹紧环340的底部,并且所述压紧气缸410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夹紧环340,这样的设置为所述压紧气缸410的活塞杆能驱动压紧杆420运动提供了空间;压紧气缸410的活塞杆的顶部设置有两块连接板412,所述连接板412的顶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压紧杆420的两侧,所述压紧气缸410的活塞杆上下运动时能带动所述连接板412上下运动,所述连接板412上下运动带动所述压紧杆420转动。
所述压紧气缸410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压紧扁位411,所述压紧扁位411能贴合所述连接板412底部的内壁,使得所述连接板412能稳固装在所述压紧扁位411上;所述压紧扁位411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4111,所述连接板41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121,所述第一贯穿孔411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4121内插接有插接销413,所述插接销413与所述第一贯穿孔411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4121的内壁贴合,避免了所述压紧气缸410的活塞杆带动所述连接板412上下运动时出现虚位而发生晃动。
所述插接销413的两端开设有插接孔4131,所述插接孔4131内插接有卡接弹片4132,所述卡接弹片4132为弯折后的弹性片,所述卡接弹片4132的两个端部并拢后插入所述插接孔4131,所述卡接弹片4132的上下两侧为圆弧状,与所述插接孔4131的内壁能够贴合,增加了所述卡接弹片4132与插接孔413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对所述插接孔4131的内壁支撑力,从而使所述卡接弹片4132能牢牢的卡接在插接孔4131内。
所述连接板41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122,所述压紧杆420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贯穿孔421,所述第二贯穿孔42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4122直径相同,所述连接板412的顶部的内壁与所述压紧杆420的侧壁贴合,所述第二连接孔4122与所述第二贯穿孔421内插接有插接销413。所述插接销413与所述第二贯穿孔42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4122的内壁贴合,避免了所述压紧气缸410的活塞杆带动所述连接板412上下运动时出现虚位而发生晃动。
所述支撑块210的侧壁设置有引导斜面211,所述引导斜面211的顶部靠近锥形壳体500的轴线,放入待加工的锥形壳体500时,所述锥形壳体500大端面510的内壁沿所述引导斜面211的引导方向顺利滑动到所述支撑环200上,所述支撑块210的侧壁贴合所述锥形壳体500的大端面510的内壁,工作人员无需花时间去对准安装位置,省时省力。
所述底板本体100的顶部设置有若干“Z”字形的垫高块110,所述垫高块110的底部的水平面通过螺栓111固定在所述底板本体100的顶部,所述垫高块110的顶部的水平面设置有旋转夹紧气缸112,所述旋转夹紧气缸112通过螺栓111固定在所述垫高块110的顶部,所述旋转夹紧气缸112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柔性的夹紧头113,所述夹紧头113设置成柔性能对所述锥形壳体500保护,所述锥形壳体500的大端面510的侧壁上开设有压紧窗530,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杆驱动所述夹紧头113转动到所述压紧窗530内,然后所述夹紧头113往下压紧所述压紧窗530的底壁,使所述锥形壳体500能往下压,进一步减少所述锥形壳体500的晃动。
所述支撑环200的端部设置有圆形的定位缺口220,所述定位缺口220的顶部设置有凹陷的安装台230,相邻的两个定位缺口220共圆设置,相邻的所述定位缺口220内插接有定位块240,所述定位块240的顶部一体设置有定位销241,所述锥形壳体500底部设有与所述定位销241适配的安装缺口(图中未示),所述定位销241能直接插入安装接口,使所述锥形壳体500快速安装在所述支撑环200上,实现对所述锥形壳体500的快速安装;所述安装台230的底部设置有腰型槽231,所述腰型槽231内插接有定位螺栓232,所述定位螺栓232固定在所述底板本体100上,所述定位螺栓232的头部底壁与所述定位块240的顶壁贴合,所述定位螺栓232的头部能够压紧所述定位块240。
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未说明具体结构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并且,本申请所涉及的软件程序均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涉及对软件程序作出任何改进。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侧壁能够贴合锥形壳体的大端面的内壁;
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板本体的顶部,所述限位环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活塞杆上一体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壁设置有锥形套,所述锥形套的侧壁能够贴合锥形壳体的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环的顶部设置有夹紧柱,所述夹紧柱的顶部设置有夹紧环,所述夹紧环的顶部铰接有若干压紧部,所述压紧部的端部能够压紧锥形壳体的小端面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部包括压紧气缸、压紧杆和铰接柱;
所述铰接柱设置在所述夹紧环的顶部,所述铰接柱的顶部开设有铰接缺口,所述压紧杆的端部转动设置在所述铰接缺口内;
所述压紧气缸设置在所述夹紧环的底部,并且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夹紧环,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的顶部设置有两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压紧杆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压紧扁位,所述压紧扁位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插接有插接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销的两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接有卡接弹片,所述卡接弹片为弯折后的弹性片,所述卡接弹片的两个端部并拢后插入所述插接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压紧杆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内插接有插接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块的侧壁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的顶部靠近锥形壳体的轴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Z”字形的垫高块,所述垫高块的底部的水平面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本体的顶部,所述垫高块的顶部的水平面设置有旋转夹紧气缸,所述旋转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柔性的夹紧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环的端部设置有圆形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的顶部设置有凹陷的安装台,相邻的两个定位缺口共圆设置,相邻的所述定位缺口内插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一体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安装台的底部设置有腰型槽,所述腰型槽内插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本体上,所述定位螺栓的头部能够压紧所述定位块。
CN202321105386.3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 Active CN219788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5386.3U CN219788099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5386.3U CN219788099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8099U true CN219788099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0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5386.3U Active CN219788099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8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03405U (zh) 一种冷凝器翅片中组装铜管用穿管胀管一体机
CN219788099U (zh) 一种壳体加工小端面夹具
CN206029386U (zh) 一种定位孔夹具
CN213105692U (zh) 一种充电器壳体加工用的夹具
CN214117600U (zh) 一种古建筑修复用临时稳固装置
CN216656370U (zh) 一种壳体立车保压夹具
CN220889507U (zh) 一种铝合金建筑模板
CN216067197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组装夹具
CN111006937A (zh) 一种压力试验机的承压柱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232290U (zh) 俯仰支架的斜面孔专用夹具
CN214444781U (zh) 一种用于精加工变速箱中壳前、后端面和顶盖面的夹具
CN217234934U (zh) 一种方便检修摄像头的监控安装支架
CN220323478U (zh) Pcb测试夹具
CN219725876U (zh) 一种用于电机壳的夹具工装
CN212858570U (zh) 一种手机壳cnc加工的快速装夹夹具
CN220592864U (zh) 一种支架旋转立式加工用夹具
CN212019904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焊台
CN217620472U (zh)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拆卸的轴承测试台
CN211457686U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故障排除装置
CN220798732U (zh) 一种拼装式主板安装架
CN210045786U (zh) 一种便携式挤压装置
CN212571652U (zh) 一种适用于电连接器针体的压接夹具
CN21524035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转台用夹取装置
CN220196924U (zh) 一种舵机壳体镗孔通用工装
CN218440269U (zh) 轴承盖拆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