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1537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1537U
CN220771537U CN202322242767.2U CN202322242767U CN220771537U CN 220771537 U CN220771537 U CN 220771537U CN 202322242767 U CN202322242767 U CN 202322242767U CN 220771537 U CN220771537 U CN 220771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inner container
clamping groove
clampin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427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伟
周兆涛
任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427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1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1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1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相互卡接的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前侧设置有朝向所述内胆开口的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内胆边缘对应所述卡槽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接部包括向后弯折凹陷形成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向后凸设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块;所述支撑筋靠近所述内胆一端和远离所述内胆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所述支撑筋还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本实用新型的内胆和外壳的装配结构通过三点定位,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壳与内胆的装配结构优化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设备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存在制冷设备的内胆和U壳装配发泡后装配连接处产生偏斜/不平整等问题;因现有内胆吸附工艺和钣金成型精度的影响,内胆和U壳的装配定位不能起到有效的定位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在内胆和外壳卡接结构上,在内胆边缘设置卡接部,卡接部包括一个向弯折凹陷的支撑筋,支撑筋向后凸设一凸块,卡接部卡接于外壳形成的卡槽内时,形成三点定位,加强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胆和U壳装配定位不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相互卡接的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前侧设置有朝向所述内胆开口的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内胆边缘对应所述卡槽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接部包括向后弯折凹陷形成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向后凸设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块;所述支撑筋靠近所述内胆一端和远离所述内胆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所述支撑筋还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靠近开口一端朝向第二侧壁凸伸形成凸包;
所述卡接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筋靠近所述内胆一侧的第一定位边,设置于所述支撑筋远离所述内胆一侧的第二定位边,所述第一定位边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凸包,所述第二定位边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凸包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卡槽的深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定位边的宽度为4-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筋和所述第一定位边的连接处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槽,利于空气从所述卡接部和卡槽之间的间隙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卡槽的深度方向上,所述透气槽与所述内胆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块的高度为1-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部未设置于所述卡槽内时,在制冷设备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定位边之间的距离h1>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侧壁的抵接处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h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定位边之间的距离h1与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侧壁的抵接处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h2之差为1-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部通过一连接部与所述内胆连接,使得所述内胆的前侧面与所述外壳的前侧面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垂直所述卡槽的深度方向上,所述卡槽的开口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槽的底壁一端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中,外壳与内胆的卡接结构中,外壳朝向内胆设置一个卡槽,内胆的边缘设置一个伸入卡槽内的卡接部,卡接部包括向制冷设备的后侧弯折凹陷的支撑筋,支撑筋向后侧凸伸形成凸块,在卡接部卡接入卡槽时,支撑筋靠近内胆一端和远离内胆一端均抵接于卡槽的一侧壁,凸块抵接于另一侧壁,使卡接部与卡槽形成三点定位,卡接部在卡槽内不会随意变动位置,避免发泡后外壳与内胆的连接处产生偏斜/不平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U壳和内胆卡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放大图。
图4是卡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1、U壳;11、卡槽;111、第一侧壁;1111、凸包;112、第二侧壁;113、底壁;114、延伸部;2、内胆;21、卡接部;211、支撑筋;2111、凸块;212、第一定位边;213、第二定位边;22、连接部;23、透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例如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并且,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定位边可以被称为第二定位边,并且类似地第二定位边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定位边,这并不背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卡接的外壳和内胆2,外壳前侧设置有朝向内胆2开口的卡槽11,卡槽11包括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内胆2边缘对应卡槽11设置有卡接部21,卡接部21设置于卡槽11内,卡接部21包括向后弯折凹陷形成的支撑筋211,支撑筋211向后凸设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块2111;支撑筋211靠近内胆2一端和远离内胆2一端均与第一侧壁111抵接,支撑筋211还通过凸块2111与第二侧壁112抵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外壳包括U壳1和背板(图未示出),U壳1形成为制冷设备的两侧壁和顶壁,两侧壁和顶壁的前端向内,或者说向内胆2方向弯折,向内胆2方向弯折后,旋转180°后向远离内胆2方向形成前述的第一侧壁111,再向后侧弯折形成卡槽11的底壁113,最后再一次向内胆2方向弯折形成前述的第二侧壁112,从而形成前述的卡槽11。
从向内胆2方向弯折后再向远离内胆2方向弯折形成第一侧壁111的过程中,并非直接弯折180°,而是使卡槽11的开口一端形成一个凸包1111;第二侧壁112弯折形成过程中,向第一侧壁111方向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在垂直卡槽11的深度方向上,卡槽11的开口的宽度较小,而卡槽11的底壁113的宽度较大,避免卡接部21设置于卡槽11后,从卡槽11的开口一端脱出。
优选的,第二侧壁112靠近内胆2一端向远离第一侧壁111方向弯折延伸形成一延伸部114,使得卡接部21在卡接于卡槽11的过程中,延伸部114的设置能够为卡接部21导向,协助卡接部21进入到卡槽11中。
如图1所示,U壳1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竖板和一个水平设置的横板,即,卡槽11的延伸方向也包括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在内胆2与U壳1安装固定时,通常先从U壳1开口一端将内胆2的竖直两边以竖直延伸的卡槽11的延伸方向卡入卡槽11内,将内胆2向上推动,最后将位于内胆2顶部的卡接部21从位于U壳1顶部的卡槽11的开口处卡接,从而实现内胆2和U壳1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卡接部21还包括设置于支撑筋211靠近内胆2一侧的第一定位边212和设置于支撑筋211远离内胆2一侧的第二定位边213,卡接部21与内胆2边缘通过一连接部22连接,其中,连接部22沿制冷设备的前后方向设置,且连接部22的前端与内胆2边缘连接,连接部22的后端与第一定位边212连接。
在制冷设备的前后方向上,连接部22的长度与第一侧壁111的凸包1111相配合,使得在卡接部21卡接入卡槽11后,第一侧壁111的凸包1111抵接于连接部22和第一定位边212,内胆2前侧面与U壳1前侧保持平齐。此外,第二定位边213抵接于第一侧壁111远离凸包1111一端,凸块2111抵接于第二侧壁112,从而使得卡接部21通过三点定位,使卡接部21设置于卡槽11内时固定位置,以解决内胆2和外壳装配且发泡后,内胆2和外壳的连接处,即,卡接部21和卡槽11配合处产生偏斜/不平整的问题。
进一步的,在垂直卡槽11深度的方向上,第二定位边213的宽度为4-6mm。由于第二侧壁112向第一侧壁111方向倾斜设置,使得凸块2111抵接于第二侧壁112后,卡接部21整体容易向第二定位边213一侧偏转,导致外壳和内胆2不平,将第二定位边213宽度设置较宽,能够更好的抵接于第一侧壁111,防止卡接部21偏转。
进一步的,在卡接部21未设置于卡槽11内时,在制冷设备的前后方向上,第二定位边213与凸块2111远离第二定位边213一端之间的距离h1>凸块2111与第二侧壁112的抵接处与第一侧壁111之间的距离h2。制冷设备的外壳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在垂直卡槽11深度方向上,将卡槽11的宽度设置较小,利用金属材料的韧性,使卡接部21卡接于卡槽11时,卡槽11的宽度被卡接部21扩张,从而使第二侧壁112对凸块2111产生推力,对卡接部21挤压,使第一定位边212和第二定位边213能够分别稳定的抵接于第一侧壁111的凸包1111和第一侧壁111远离凸包1111一端,与凸块2111抵接于第二侧壁112形成稳定的三角定位,进一步帮助卡接部21在卡槽11内的稳定设置。
优选的,第二定位边213与凸块2111远离第二定位边213一端之间的距离h1与凸块2111与第二侧壁112的抵接处与第一侧壁111之间的距离h2之差为1-3mm。第二定位边213与凸块2111远离第二定位边213一端之间的距离与凸块2111与第二侧壁112的抵接处与第一侧壁111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该范围的差值能保持卡槽11对卡接部21具有较好的推力,形成稳定的三角定位,同时能够确保卡接部21能够卡入卡槽11内,而不损坏卡槽11或者卡接部21。
进一步的,支撑筋211与第一定位边212连接处沿卡接部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槽23,具体的,如图4所示,透气槽23为支撑筋211与第一定位边212的连接处向后凹陷形成,支撑筋211向后弯折凹陷形成的空腔与透气槽23处的空腔连通。透气槽23的设置使得减小了支撑筋211形成的空腔中的气体扩散至连接部22与凸包1111的抵接处的路径。
在发泡料发泡过程中,发泡料在发泡的冲击力下从卡槽11外,经过凸块2111与第二侧壁112的抵接处进入卡槽11的底部,再通过第二定位边213与第一侧壁111的抵接处进入支撑筋211形成的空腔内,在发泡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随着发泡料一起进入支撑筋211形成的空腔内,在透气槽23的帮助下快速通过凸包1111与连接部22和第一定位边212抵接处排出,以避免发泡产生的气体无法顺利排出导致的卡槽11或者卡接部21变形,最终影响制冷设备的外观。
优选的,在卡槽11的深度方向上,透气槽23与内胆2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5mm,在本实施例中,即为透气槽23与连接部22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5mm,避免发泡料冲击力太大从透气槽23处冲出内胆2和U壳1的接缝处。
优选的,凸块2111凸出支撑筋211的高度为1-1.5mm,一方面能够作为三点定位的其中一个定位点,加强定位效果,另一方面,凸块2111的该高度将支撑筋211顶起利于控制发泡料进入卡槽11的量。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相互卡接的外壳和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前侧设置有朝向所述内胆开口的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内胆边缘对应所述卡槽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接部包括向后弯折凹陷形成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向后凸设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块;所述支撑筋靠近所述内胆一端和远离所述内胆一端均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所述支撑筋还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开口一端朝向第二侧壁凸伸形成凸包;
所述卡接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筋靠近所述内胆一侧的第一定位边,设置于所述支撑筋远离所述内胆一侧的第二定位边,所述第一定位边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凸包,所述第二定位边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凸包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槽的深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定位边的宽度为4-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和所述第一定位边的连接处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槽,利于空气从所述卡接部和卡槽之间的间隙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槽的深度方向上,所述透气槽与所述内胆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高度为1-1.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未设置于所述卡槽内时,在制冷设备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定位边之间的距离h1>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侧壁的抵接处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h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定位边之间的距离h1与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侧壁的抵接处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h2之差为1-3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通过一连接部与所述内胆连接,使得所述内胆的前侧面与所述外壳的前侧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所述卡槽的深度方向上,所述卡槽的开口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卡槽的底壁一端的宽度。
CN202322242767.2U 2023-08-21 2023-08-21 制冷设备 Active CN220771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2767.2U CN220771537U (zh) 2023-08-21 2023-08-21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2767.2U CN220771537U (zh) 2023-08-21 2023-08-21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1537U true CN220771537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1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42767.2U Active CN220771537U (zh) 2023-08-21 2023-08-21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1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771537U (zh) 制冷设备
US20230076386A1 (en) Refrigerator
JP392223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587064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10663307U (zh) 挂壁空调面框安装结构
CN210747989U (zh) 一种收纳柜
JP2006329549A (ja) 冷蔵庫扉
CN219037193U (zh) 制冷设备
CN211424807U (zh) 冷柜
JP5049983B2 (ja) 収納装置
CN216742313U (zh) 一种新型pvc材质发泡型材连接结构
CN219797625U (zh) 置物件、冰箱门胆和冰箱
CN21746464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793540U (zh) 冰箱抽屉安装装置
CN218672768U (zh) 制冷设备
CN202709621U (zh) 冷柜和内壳
JP2018052536A (ja) 容器
CN212889807U (zh) 一种汽车天窗框结构及汽车
CN211503010U (zh) 空调室内机的面板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7235725U (zh) 一种油烟机盖板安装结构
CN213149430U (zh) 一种中框结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KR102498775B1 (ko) 패널마감구조체
CN218385442U (zh) 电池盒及电子设备
CN219810098U (zh) 冷柜及用于冷柜的内胆组件
CN219497997U (zh) 一种电池托盘及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