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7193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7193U
CN219037193U CN202222356294.4U CN202222356294U CN219037193U CN 219037193 U CN219037193 U CN 219037193U CN 202222356294 U CN202222356294 U CN 202222356294U CN 219037193 U CN219037193 U CN 219037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abinet
inner container
cover body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562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李大伟
郑皓宇
王春青
张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562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7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7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7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内胆、外壳与内胆之间限定出的第一发泡腔、连接于前述内胆的内胆开口处的柜口件及中横梁组件,柜口件包括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柜口侧壁,所述中横梁组件连接于两柜口侧壁之间,所述中横梁组件限定出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的第二发泡腔,所述第二发泡腔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的开口。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中横梁安装、发泡的过程,加强中横梁与内胆之间的紧密型,具有结构稳定可靠、发泡过程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冰箱或立式制冷设备或其他制冷设备需要使用冷柜内胆的设备中,为了便于物品的码放或分类摆放,往往需要对内胆进行隔断,在隔断处理时,一般采用中横梁(或称中梁),将冷柜内胆分为两部分或多部分。现有技术中横梁安装方法,通常是将制作好的中横梁直接安装到冷柜内胆上,中横梁不与制冷设备的发泡层一同发泡,采用这种安装方式的中横梁,存在以下三点缺陷:第一,中横梁与内胆之间安装不紧密,存在漏冷的情况;第二,后安装的中横梁与冷柜柜口不在同一平面上,对冷柜的整体质量存在影响;第三,中横梁单独发泡时容易发生涨料的现象,导致中横梁的安装尺寸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制冷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制冷设备。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制冷设备,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内胆、外壳与内胆之间限定出的第一发泡腔、连接于前述内胆的内胆开口处的柜口件及中横梁组件,柜口件包括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柜口侧壁,所述中横梁组件连接于两柜口侧壁之间,所述中横梁组件限定出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的第二发泡腔,所述第二发泡腔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包括于前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内胆侧壁,所述中横梁组件包括连接两柜口侧壁的第一盖体、连接两内胆侧壁且与第一盖体相对设置的第二盖体;其中,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发泡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开口朝前设置,所述内胆还包括与所述内胆开口相对设置的内胆后壁,所述内胆侧壁沿内胆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包括具有向后开口的第一型腔,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向前延伸进入前述第一型腔并与所述第一盖体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盖体包括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型腔的顶板、前板、与顶板对称设置的底板,所述顶板依次包括与所述前板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顶板、第一水平顶板向上延伸形成的竖直顶板、第二水平顶板,其中,所述顶板还包括自竖直顶板的内壁向后延伸形成且设置于第二水平顶板下方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相限位配合的限位突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板包括与所述竖直顶板的内壁垂直连接的水平段、水平段向上倾斜的第一斜面段、第一斜面段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段,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二盖体本体、第二盖体本体向前延伸的L型延伸件、L型延伸件向下延伸形成的呈倾斜状且与前述限位突起相限位配合的抵接部,其中,所述L型延伸件伸入所述第二水平顶板的底部,L型延伸件与第二水平顶板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配合,所述抵接部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二斜面段的倾斜度相适配,前述限位突起成型于所述第二斜面段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盖体本体依次包括顶壁、后壁、底壁,其中,所述顶壁与所述第二水平顶板齐平设置,所述第二斜面段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后壁抵接,所述L型延伸件由所述顶壁向前延伸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盖体本体还包括所述后壁向前延伸形成且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一对侧壁,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内胆侧壁铆接的铆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口侧壁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盖体的避让槽、避让槽分隔形成的上壁和下壁,其中,所述上壁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顶板齐平、所述下壁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水平底板齐平,以使所述第二发泡腔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横梁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内壁与所述柜口侧壁的中横梁连接件,所述中横梁连接件包括分别与所述上壁、所述下壁对应设置的上连接件、下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件包括限位安装于所述上壁端部的上连接件本体、上连接件本体向下且侧向延伸形成的限位部;
其中,所述上壁分别形成有与所述上连接件本体、所述限位部相限位安装的限位槽;
所述前板内壁延伸形成供所述限位部限位安装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竖直顶板内壁延伸形成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限位安装于上连接件本体的外侧底部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横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内的加强铁,所述加强铁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内壁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将中横梁组件连接于两柜口侧壁之间,从而将中横梁组件与柜口件形成一个整体,再安装于内胆内,再一起安装于外壳内,完成制冷设备的安装过程,同时第二发泡腔两端的开口以使得第二发泡腔与第一发泡腔,从而使得第二发泡腔与第一发泡腔连通完成一同发泡的目的,简化了中横梁安装、发泡的过程,加强中横梁与内胆之间的紧密型,具有结构稳定可靠、发泡过程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制冷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制冷设备的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制冷设备的柜口件和中横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制冷设备的柜口件和中横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E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F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的F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箱壳、柜口总成及内胆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箱壳、柜口总成及内胆总成的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G-G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H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壳;10、箱壳开口;11、箱壳本体;12、U型卡固件;121、第一容纳槽;122、弹性固定部;123、卡固壁;13、门体;131、外门;132、内门;14、防露管;15、箱壳翻边;2、内胆;21、内胆开口;22、内胆后壁;23、内胆侧壁;24、第一发泡腔;25、弯折部;251、弯折部本体;252、倾斜扣持部;3、柜口件;30、第一柜口件;301、第一侧板;302、第二侧板;303、弯折板;304、第三侧板;305、第四侧板;306、V型件;31、第二柜口件;311、第一柜口部;312、柜口连接段;313、第二柜口部;32、第一延伸件;33、第二延伸件;34、固定配合部;341、第一固定配合部;342、第二固定配合部;343、第三固定配合部;344、弧形固定部;345、弧形容纳槽;35、柜口件本体;37、上壁;371、限位槽;38、下壁;39、竖直管状件;4、柜口连接件;41、第一平面段;42、L型连接段;43、第二平面段;44、L型加强筋;45、竖直加强筋;46、第一插接端部;47、连接套管;5、中横梁组件;50、第二发泡腔;51、第一盖体;52、顶板;521、第一水平顶板;522、竖直顶板;523、第二水平顶板;53、折弯板;532、第一斜面段;533、第二斜面段;534、限位突起;54、前板;56、底板;61、第二盖体本体;612、后壁;613、底壁;614、侧壁616、L型延伸件;617、抵接部;62、上连接件;621、上连接件本体;622、限位部;623、水平安装部;63、下连接件;64、加强铁;7、柜口总成;8、内胆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制冷设备的开口朝前设置,比如立式冷柜,制冷设备的开口也可以朝上设置,比如卧式冷柜。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以立式冷柜为例进行解释说明,但不此为限。制冷设备包括外壳1、设置于外壳1内的内胆2、门体。外壳1与内胆2之间限定出第一发泡腔24,内胆2限定出用于储物的容纳空间。
结合图4至图7所示,内胆2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胆开口21与内胆后壁22、内胆侧壁23。制冷设备还包括连接于内胆开口21处的柜口件3、连接于柜口件3上的中横梁组件5及设置于柜口件3上的防露管14,其中,柜口件3连接于内胆2与外壳1之间。
为了解决柜口件3的不便于安装、不通用、成本高的问题,发明人对柜口件3进行了改进设计。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柜口件3包括沿前述内胆2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两第一柜口件30、沿前述内胆2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两第二柜口件31、连接相邻设置的第一柜口件30与第二柜口件31的柜口连接件4,柜口连接件4连接于内胆开口21的端角处,所述柜口连接件4的数量为4个。柜口连接件4的设置使得柜口件3的安装更加的标准化,提高了柜口连接件4的通用性。
其中,柜口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柜口件30和第二柜口件31插接定位的定位部、与第一柜口件30和第二柜口件31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的固定部。柜口连接件4的两端的定位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柜口连接件4的两端的固定部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具有安装方式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优点。
进一步地,两第一柜口件30与两第二柜口件31通过柜口连接件4首尾相接形成框架结构,第一柜口件30与第二柜口件31相衔接的端部呈45°角。相邻的第一柜口件30、第二柜口件31的垂直设置,柜口连接件4连接于相邻的第一柜口件30与第二柜口件31之间的衔接处。
安装时,首先把柜口连接件4固定在第二柜口件31上,然后把柜口连接件4与第二柜口件31的总成插入第一柜口件30中,最后通过螺钉第一柜口件30、第二柜口件31及柜口连接件4紧紧固定在一起,完成柜口件3的组装,具有便于组装的优点。
进一步地,柜口连接件4呈台阶状结构,柜口连接件4依次包括第一平面段41、L型连接段42、第二平面段43,其中,第一平面段41与内胆侧壁23相邻接设置且与内胆后壁22平行设置。具体地,第二平面段43与第一平面段41相互平行错开设置,L型连接段42垂直连接第二平面段43与第一平面段41。
进一步地,第一柜口件30与第二柜口件31均为结构相同的挤出成型件,第二柜口件31呈台阶状结构,第二柜口件31依次包括第一柜口部311、柜口连接段312、第二柜口部313,其中,前述第一平面段41覆盖于第一柜口部311的外壁上,L型连接段42覆盖于柜口连接段312,第二平面段43覆盖于第二柜口部313的外壁上,具有固定方式牢固的优点。
具体地,第一平面段41连接第一柜口件30的第一柜口部311与第二柜口件31的第一柜口部311,L型连接段42连接第一柜口件30的柜口连接段312与第二柜口件31的柜口连接段312,第二平面段43连接第一柜口件30的第二柜口部313与第二柜口件31的第二柜口部313。
进一步地,定位部包括第一平面段41与L型连接段42的端部分别形成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插接端部46,第二柜口件31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柜口部311与柜口连接段312之间且呈“F”型的第一延伸件32,第一延伸件32形成有两个第一插接槽1,其中,两个第一插接端部46之间开设有缺口,以分别与第一延伸件32的两个第一插接槽相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柜口件31还包括连接于第二柜口部313上的且呈“L”型的第二延伸件33,第二延伸件33形成有一个第二插接槽,第二平面段43的端部通过第二插接槽插入。
正如前文所述,第一柜口件30与第二柜口件31均为结构相同的挤出成型件,第一柜口件30也设置有相应的第一延伸件32、第二延伸件33,以与定位部配合。
进一步地,柜口连接件4还包括垂直连接L型连接段42与第二平面段43的L型加强筋44、设置于第二平面段43上且与L型加强筋44垂直相交的竖直加强筋45,以提高柜口连接件4的结构强度,当时其他加强结构也适用于此处的结构。
进一步地,设置于两边的L型加强筋44上形成固定部,固定部开设有供紧固件贯穿的通孔,紧固件穿过通孔将柜口连接件4分别与第一柜口件30和第二柜口件31固定连接。优选地,柜口连接件4还包括连接相邻紧固件的连接套管47,以使得紧固件的连接效果更加的牢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制冷设备通过柜口连接件4分别与第一柜口件30、第二柜口件31,以形成框架结构,达到了柜口件3的功能目的。定位部分别与第一柜口件30、第二柜口件31插接定位,可拆卸的初步定位安装方式、使得柜口件3的安装过程更加的简单、方便,再通过柜口连接件4的固定部达到紧固连接第一柜口件30、第二柜口件31的目的,具有安装过程简单、便于拆卸、连接牢固的优点。
现有技术中防露管14一般是用铝箔胶带粘贴在冰箱外壳1上的,此方法粘贴比较困难,生产效率低、与外壳1之间未形成良好的定位固定关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还对前文中的柜口件3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设计。
结合图4所示,进一步地,防露管14设置于柜口件3上,防露管14用于对柜口件3的柜口处形成的凝露进行化霜。
其中,外壳1包括外壳本体11、外壳本体11弯折延伸形成且延伸入柜口件3内的U型卡固件12,柜口件3包括与U型卡固件12相插接配合的固定配合部34,固定配合部34包括用于安装防露管14且伸入U型卡固件12内的弧形固定部344,通过U型卡固件12实现外壳1与柜口件3的固定安装,正如前文所述,柜口件3安装于内胆2上,从而通过柜口件3实现外壳1与内胆2的固定安装。弧形固定部344用于固定防露管14,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能固定防露管14即可。
进一步地,柜口件3的部分延伸进U型卡固件12以实现与外壳1的卡接,柜口件3包括连接于内胆开口21处的柜口件本体35,柜口件本体35用于与内胆2连接。
其中,柜口件本体35的边沿延伸形成固定配合部34,固定配合部34包括第一固定配合部341、与第一固定配合部341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配合部342、垂直连接于第一固定配合部341与第二固定配合部342之间的第三固定配合部343,其中,第一固定配合部341的边缘形成弧形固定部344。
进一步地,弧形固定部344具有开口朝向第二固定配合部342的弧形容纳槽345,优选地,弧形容纳槽345的开口方向与内胆2方向相同,从而便于防露管14进行化霜。进一步地,弧形容纳槽345与防露管14的外壁相适配,第二固定配合部342的边缘超出防露管14的外壁,弧形容纳槽345的开口略小于防露管14的外径,使得弧形容纳槽345固定防露管14的固定更加牢固,同时防露管14被包裹于U型卡固件12内,起到进一步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U型卡固件12限定出用于容纳第一固定配合部341的第一容纳槽121,第一固定配合部341弹性抵接于第一容纳槽121内,第一容纳槽121的开口朝向内胆2,便于U型卡固件12与柜口件3的插接安装。
进一步地,因弧形固定部344形成于第一固定配合部341的边缘,第一容纳槽121在沿第一固定配合部341插入的方向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第一固定配合部341通过第一容纳槽121的开口伸入第一容纳槽121内,弧形固定部344靠近第一容纳槽121的底部,其中,弧形固定部344的外壁与第一容纳槽121之间过盈配合,具有便于安装的优点。
进一步地,U型卡固件12包括伸入第一固定配合部341与第二固定配合部342之间的弹性固定部122,其中,第一固定配合部341与第二固定配合部342限定出安装弹性固定部122的限位空间。U型卡固件12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纳槽121与弹性固定部122相对一侧的卡固壁123,卡固壁123与弹性固定部122之间限定出第一容纳槽121,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加工成型的优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制冷设备通过外壳1的U型卡固件12与柜口件3插接、柜口件3与内胆2连接,从而实现外壳1、柜口件3及内胆2之间的固定安装,同时用于固定安装防露管14的固定配合部34卡入U型卡固件12,从而使得防露管14被固定于柜口件3与外壳1之间,实现防露管14的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相邻的第一柜口件30上的第一固定配合部341与第二柜口件31上的第一固定配合部341之间预设有间距。
为了解决中横梁组件5不与第一发泡层一同发泡所带来的缺陷,发明人对前文中的中横梁组件5进行了改进设计。
结合图8至图12所示,柜口件3包括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柜口侧壁,中横梁组件5连接于两柜口侧壁之间,中横梁组件5限定出与第一发泡腔24连通的第二发泡腔50,第二发泡腔50两端开放设置,第二发泡腔50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发泡腔24连通的开口。柜口侧壁可以是前文中的第一柜口件30,沿内胆2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柜口侧壁也可以是前文中的第二柜口件31,沿内胆2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发泡腔50两端伸出内胆2外,通过第二发泡腔50两端的开口以使得第二发泡腔50与第一发泡腔24连通,从而使得第二发泡腔50与第一发泡腔24连通完成一同发泡的目的。
进一步地,内胆2包括于前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内胆侧壁23,中横梁组件5包括连接两柜口侧壁的第一盖体51、连接两内胆侧壁23且与第一盖体51相对设置的第二盖体;第一盖体51伸出内胆侧壁23外、第二盖体连接于两内胆侧壁23之间,第一盖体51的端部开放设置,第一盖体51与第二盖体之间限定出与第二发泡腔50,第一发泡腔24、第二发泡腔50内设置有发泡材料。
进一步地,内胆侧壁23沿内胆2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第一盖体51包括具有向后开口的第一型腔,第二盖体的部分向前延伸进入前述第一型腔并与第一盖体51卡接,第一型腔与第一盖体51之间限定出第二发泡腔50。
进一步地,第一盖体51通过挤出成型制得,第一盖体51的端部截面为凸字型,第一盖体51包括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型腔的顶板52、前板54、与顶板52对称设置的底板56。顶板52呈台阶状结构,顶板52依次包括与前板54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顶板521、第一水平顶板521向上延伸形成的竖直顶板522、第二水平顶板523,可以清楚的得出,第一盖体51的两端开放设置,以便于第二发泡腔50的端部形成与第一发泡腔24连通的开口。
另外,门体13包括外门131和内门132,前板54与外门131相对应设置,当外门131关闭时,外门131的内表面贴附于前板54上,内门132与竖直顶板522相对应设置,当内门132关闭时,内门132的内表面贴附于竖直顶板522上。
顶板52还包括自竖直顶板522的内壁向后延伸形成且设置于第二水平顶板523下方的折弯板53,折弯板53向上延伸形成与第二盖体的部分相限位配合的限位突起534,当第二盖体插入第一型腔时,第二盖体的部分卡入限位突起534上,限位突起534限制第二盖体活动。进一步地,折弯板53包括与竖直顶板522的内壁垂直连接的水平段、水平段向上倾斜的第一斜面段532、第一斜面段532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段533,第二盖体包括第二盖体本体61、第二盖体本体61向前延伸的L型延伸件616、L型延伸件616向下延伸形成的呈倾斜状且与前述限位突起534相限位配合的抵接部617。
其中,L型延伸件616伸入第二水平顶板523的底部,L型延伸件616与第二水平顶板523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配合。同时,抵接部617的倾斜度与第二斜面段533的倾斜度相适配,前述限位突起534成型于第二斜面段533上。
进一步地,第二盖体本体61依次包括顶壁、后壁612、底壁613,其中,顶壁与第二水平顶板523齐平设置,第二斜面段533的底部边缘与后壁612抵接,L型延伸件616由顶壁向前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第二盖体本体61还包括后壁612向前延伸形成且连接顶壁与底壁613的一对侧壁614,侧壁614开设有与内胆侧壁61423铆接的铆接孔。
进一步地,柜口侧壁614包括用于安装第一盖体51的避让槽、避让槽分隔形成的上壁37和下壁38,其中,上壁37的底部与第一水平顶板521齐平、下壁38的顶部与第一水平底板56齐平,以使第二发泡腔50的开口与第一发泡腔24连通。底板56与顶板52相对设置,且二者的结构相同,底板56依次包括与前板54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底板、竖直底板、第二水平底板,下壁38与上壁37相对设置,且二者的结构相同,此处不作详述。
进一步地,中横梁组件5包括连接第一盖体51内壁与柜口侧壁614的中横梁连接件,中横梁连接件包括与上壁37、下壁38对应设置的上连接件62、下连接件63,上连接件62、下连接件63呈上下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上连接件62包括限位安装于第一水平顶板521底部的上连接件本体621、上连接件本体621向下且侧向延伸形成的限位部622及垂直于上连接件本体621的水平安装部623;其中,上壁37分别形成有与上连接件本体621、限位部622相限位安装的限位槽。
优选地,前板54内壁延伸形成供限位部622限位安装的第一支撑部、竖直顶板522内壁延伸形成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限位安装于上连接件本体621的外侧底部边缘。
柜口件3还包括与水平安装部623限位安装的竖直管状件39,通过紧固件将竖直管状件39与水平安装部623固定在一起,从而完成柜口件3与中横梁组件5的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中横梁组件5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盖体本体61内的加强铁,加强铁的外轮廓与第二盖体本体61内壁相适配,第二盖体本体61为钣金件,正如前文所述,第二盖体本体61与内胆2之间通过铆接固定在一起,加强铁用于加强第二盖体本体61与内胆2之间的连接强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制冷设备通过将中横梁组件5连接于两柜口侧壁614之间,从而将中横梁组件5与柜口件3形成一个整体,再安装于内胆2内,再一起安装于外壳1内,完成制冷设备的安装过程,同时第二发泡腔50两端的开口以使得第二发泡腔50与第一发泡腔24,从而使得第二发泡腔50与第一发泡腔24连通完成一同发泡的目的,简化了中横梁安装、发泡的过程,加强中横梁与内胆2之间的紧密型,具有结构稳定可靠、发泡过程简单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柜口件、中横梁组件5、箱壳1、内胆2之间的连接,发明人对前文中的制冷设备进行了改进优化设计。为了更便于描述技术特征,下文中的第一中横梁即为前文中的第一盖体51,第二中横梁即为前文中的第二盖体。
结合图13至16所示,制冷设备包括箱壳1、柜口总成7、内胆总成8三个模块,通过箱壳1、柜口总成7、内胆总成8之间的组装,以实现制冷设备的整体式安装,箱壳1具有箱壳开口10。
柜口总成7包括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第一柜口件30、连接于两第一柜口件30之间的第一中横梁,第一中横梁的端部可以是拆卸式连接于第一柜口件30上,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固定连接于第一柜口件30上。对于立式冷柜,第一方向可以是沿柜口总成7的高度延伸方向也可以是宽度延伸方向;对于卧式冷柜,第一方向可以是沿柜口总成7的长度延伸方向,也可以是宽度延伸方向。
内胆总成8通过箱壳开口10安装于箱壳1内,内胆总成8包括内胆2、固定于内胆2上的第二中横梁,内胆2包括内胆开口21、于前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内胆侧壁23,第二中横梁固定于一对内胆侧壁23之间,显而易见的内胆开口21的方向与箱壳开口10的方向一致。
其中,柜口总成7朝着内胆开口21的方向,柜口总成7安装至内胆总成8和箱壳1的开口端,第一柜口件30包括与内胆侧壁23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定位部、与箱壳1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定位部,第一中横梁具有与第二中横梁卡接固定的卡接固定部,以达到第一柜口件30分别与箱壳1、内胆2的插接定位安装,通过箱壳1、柜口总成7、内胆总成8三者的模块化安装,以简化安装过程,具有安装方式简单、便于固定、结构固定可靠的优点。
结合前文的图8至图12所示,箱壳1与内胆2之间限定出第一发泡腔24,第二中横梁的部分延伸进入前述第一型腔并与卡接固定部卡接,以使第一中横梁与第二中横梁之间限定出与第一发泡腔24连通的第二发泡腔50,第二发泡腔50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发泡腔24连通的开口。
进一步地,第一盖体51的端部截面为凸字型,第一盖体51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52、前板54、与顶板52对称设置的底板56。顶板52呈台阶状结构,顶板52依次包括与前板54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顶板521、第一水平顶板521向上延伸形成的竖直顶板522、第二水平顶板523,可以清楚的得出,第一盖体51的两端开放设置,以便于第二发泡腔50的端部形成与第一发泡腔24连通的开口。
进一步地,箱壳开口10朝前设置,第一中横梁与第二中横梁前后相对设置,卡接固定部包括第一中横梁的内壁向后延伸形成的折弯板、折弯板向上延伸形成与第二中横梁的部分相限位配合的限位突起。
具体地,折弯板53自竖直顶板522的内壁向后延伸形成且设置于第二水平顶板523下方,当第二盖体插入第一型腔时,第二盖体的部分卡入限位突起534上,限位突起534限制第二盖体活动。
进一步地,折弯板53包括与竖直顶板522的内壁垂直连接的水平段、水平段向上倾斜的第一斜面段532、第一斜面段532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段533。
正如前文所述,第二中横梁即为前文中的第二盖体,因此,第二中横梁本体为第二盖体本体61。
进一步地,第二中横梁包括第二中横梁本体、第二中横梁本体向前延伸的L型延伸件616、L型延伸件616向下延伸形成呈倾斜状且抵接于前述限位突起534上的抵接部617,其中,L型延伸件件616伸入第一中横梁内,L型延伸件件616与第一中横梁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配合,抵接部的倾斜度与折弯板相倾斜配合。
具体地,L型延伸件616伸入第二水平顶板523的底部,L型延伸件616与第二水平顶板523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配合。同时,抵接部617的倾斜度与第二斜面段533的倾斜度相适配,前述限位突起534成型于第二斜面段533上。
进一步地,第二盖体本体61依次包括顶壁、后壁612、底壁613,其中,顶壁与第二水平顶板523齐平设置,第二斜面段533的底部边缘与后壁612抵接,L型延伸件616由顶壁向前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第二盖体本体61还包括后壁612向前延伸形成且连接顶壁与底壁613的一对侧壁614,侧壁614开设有与内胆侧壁2323铆接的铆接孔。
进一步地,中横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二中横梁内的加强铁64,加强铁64的外轮廓与第二中横梁本体内壁相适配,加强铁自一内胆侧壁23向另一内胆侧壁23延伸设置,加强铁64具有固定于一对内胆侧壁23之间上的固定孔。第二中横梁与内胆22之间通过铆接固定在一起,加强铁64用于加强第二盖体本体61与内胆22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第一插接定位部具有供内胆侧壁23插入且与内胆开口21朝向相反的第一插接口。
进一步地,第一柜口件30设为呈台阶状的挤出件,挤出件包括固定于内胆侧壁23上的第一侧板301、垂直连接于第一侧板301的第二侧板302、第二侧板302向靠近内胆2方向延伸形成与第一侧板301间隔设置的弯折板303,第一侧板301与弯折板303之间限定出第一插接定位部,第二侧板302向箱壳1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内胆侧壁23的边缘弯折形成与第一侧板301限位抵接的弯折部25,弯折部25包括与第一侧板301限位抵接的弯折部本体251、弯折部本体251向弯折板303侧延伸的倾斜扣持部252。其中,弯折板303包括与倾斜扣持部252限位挤压的折弯板本体、折弯板本体向倾斜扣持部252侧延伸形成的抵持支撑部,倾斜扣持部252的边缘抵接于抵持支撑部上。
进一步地,箱壳1包括箱壳本体11、箱壳本体11的边缘弯折形成的箱壳翻边15,其中,第二插接定位部具有供箱壳翻边15的第二插接口,第二插接口的朝向与第一插接口的朝向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挤出件包括覆盖于箱壳翻边15顶部的第三侧板304、垂直连接第三侧板304与第二侧板302的第四侧板305、第三侧板304向内胆2方向延伸形成的V型件306,其中,第三侧板304的下表面与V型件306的顶端之间限定出第二插接定位部,V型件306的一端连接于第三侧板304上,V型件306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箱壳翻边15插入第三侧板304的下表面与V型件306的顶端之间形成的缝隙。
进一步地,柜口总成7包括连接柜口件与第一中横梁的中横梁连接件5,第一柜口件30包括用于定位安装第一中横梁的避让槽、避让槽分隔形成的上壁和下壁,其中,第二发泡腔50两端的开口通过避让槽与第一发泡腔24连通,中横梁连接件5设置于避让槽处。
进一步地,中横梁连接件5包括分别与上壁、下壁对应设置的上连接件62、下连接件63,其中,上连接件62连接上壁与第一中横梁的端部、下连接件63连接下壁与第一中横梁的端部。
一种制冷设备的加工方法,提供箱壳1,箱壳1具有箱壳开口10;
提供柜口件,柜口件包括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第一柜口件30;
提供第一中横梁,使第一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柜口件30连接,以形成柜口总成7;
提供内胆2,内胆2包括内胆开口21、于前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内胆侧壁23;
提供第二中横梁,使第二中横梁的端部分别与内胆侧壁23连接,以形成内胆总成8;
前述内胆总成8通过箱壳开口10安装于箱壳1内;
前述柜口总成7安装至内胆总成8和箱壳1的开口端,第一柜口件30的第一插接定位部与内胆侧壁23插接配合,第一柜口件30的第二插接定位部与箱壳1插接配合;
在前述柜口总成7的安装过程中,第一中横梁的卡接固定部与第二中横梁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柜口件3还包括于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第二柜口件31、连接相邻设置的第一柜口件30与第二柜口件31的柜口连接件4,柜口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柜口件30和第二柜口件31插接定位的定位部、与第一柜口件30和第二柜口件31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的固定部;
柜口连接件4通过定位部分别与两第一柜口件30、两第二柜口件31连接,首尾相接形成框架结构;
在框架结构后,再通过固定部紧固连接以形成柜口件。
进一步地,柜口总成7包括连接柜口件与第一中横梁的中横梁连接件5,横梁连接件包括上连接件62、下连接件63。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加工方法通过箱壳1、柜口总成7、内胆总成8三者的模块化安装,以简化安装过程,柜口总成7的第一柜口件30的第一插接定位部以实现与内胆总成8的定位插接安装,第一柜口件30的第二插接定位部以实现与箱壳1的定位插接安装,在前述柜口总成7的安装过程中,通过第一中横梁的卡接固定部与第二中横梁卡接固定,便于发泡固定安装,具有安装方式简单、便于发泡、结构固定可靠的优点。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内胆、外壳与内胆之间限定出的第一发泡腔、连接于前述内胆的内胆开口处的柜口件及中横梁组件,柜口件包括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柜口侧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横梁组件连接于两柜口侧壁之间,所述中横梁组件限定出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的第二发泡腔,所述第二发泡腔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于前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内胆侧壁,所述中横梁组件包括连接两柜口侧壁的第一盖体、连接两内胆侧壁且与第一盖体相对设置的第二盖体;其中,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发泡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开口朝前设置,所述内胆还包括与所述内胆开口相对设置的内胆后壁,所述内胆侧壁沿内胆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包括具有向后开口的第一型腔,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向前延伸进入前述第一型腔并与所述第一盖体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包括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型腔的顶板、前板、与顶板对称设置的底板,所述顶板依次包括与所述前板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顶板、第一水平顶板向上延伸形成的竖直顶板、第二水平顶板,其中,所述顶板还包括自竖直顶板的内壁向后延伸形成且设置于第二水平顶板下方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相限位配合的限位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板包括与所述竖直顶板的内壁垂直连接的水平段、水平段向上倾斜的第一斜面段、第一斜面段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段,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二盖体本体、第二盖体本体向前延伸的L型延伸件、L型延伸件向下延伸形成的呈倾斜状且与前述限位突起相限位配合的抵接部,其中,所述L型延伸件伸入所述第二水平顶板的底部,L型延伸件与第二水平顶板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配合,所述抵接部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二斜面段的倾斜度相适配,前述限位突起成型于所述第二斜面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依次包括顶壁、后壁、底壁,其中,所述顶壁与所述第二水平顶板齐平设置,所述第二斜面段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后壁抵接,所述L型延伸件由所述顶壁向前延伸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还包括所述后壁向前延伸形成且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一对侧壁,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内胆侧壁铆接的铆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口侧壁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盖体的避让槽、避让槽分隔形成的上壁和下壁,所述底板依次包括与所述前板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底板、竖直底板、第二水平底板,其中,所述上壁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顶板齐平、所述下壁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水平底板齐平,以使所述第二发泡腔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内壁与所述柜口侧壁的中横梁连接件,所述中横梁连接件包括分别与所述上壁、所述下壁对应设置的上连接件、下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包括限位安装于所述上壁端部的上连接件本体、上连接件本体向下且侧向延伸形成的限位部;
其中,所述上壁分别形成有与所述上连接件本体、所述限位部相限位安装的限位槽;
所述前板内壁延伸形成供所述限位部限位安装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竖直顶板内壁延伸形成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限位安装于上连接件本体的外侧底部边缘。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内的加强铁,所述加强铁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内壁相适配。
CN202222356294.4U 2022-09-05 2022-09-05 制冷设备 Active CN219037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6294.4U CN219037193U (zh) 2022-09-05 2022-09-05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6294.4U CN219037193U (zh) 2022-09-05 2022-09-05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7193U true CN219037193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2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56294.4U Active CN219037193U (zh) 2022-09-05 2022-09-05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7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0107B (zh) 冷柜
US6835094B2 (en)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CN219037193U (zh) 制冷设备
CN115077179A (zh) 制冷设备
CN113294963B (zh) 冷藏冷冻装置门体的把手组件及冷藏冷冻装置门体
CN117685710A (zh) 制冷设备
CN117685712A (zh)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加工方法
CN112937266A (zh) 一种车门拉手盒结构
CN111152628B (zh) 一种汽车出风口外叶片与外叶片装饰条装配结构及方法
CN218672768U (zh) 制冷设备
CN218511273U (zh) 制冷设备
CN117685709A (zh) 制冷设备
CN218672772U (zh) 制冷设备
CN117685711A (zh)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加工方法
CN211115433U (zh) 消毒柜的门体及具有其的消毒柜
CN114812069B (zh) 主控板安装组件及冰箱
CN220771537U (zh) 制冷设备
CN219511078U (zh) 一种冷柜
CN217005031U (zh) 一种冷柜
JPH09190808A (ja) 電池ケース
CN214537046U (zh) 一种安装可靠的冷柜箱体结构
CN115200288B (zh) 制冷设备
CN211823418U (zh) 冰箱
CN218096750U (zh) 制冷设备
CN212778110U (zh) 组合式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