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0118U -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0118U
CN220770118U CN202322616407.4U CN202322616407U CN220770118U CN 220770118 U CN220770118 U CN 220770118U CN 202322616407 U CN202322616407 U CN 202322616407U CN 220770118 U CN220770118 U CN 220770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oil
pressure
oil inle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164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登辉
谭鑫
邓武清
唐广清
杨鈴恺
王昊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comb Drive System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164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0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0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0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机动车,属于机动车技术领域,包括:离合器油底壳、第一油泵、齿轮腔、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包括离合器进油泵、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离合器稳压控制阀,离合器进油泵的进油端连通齿轮腔,离合器进油泵的出油端经分支后分别连通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离合器进油泵的进油端与离合器进油泵的出油端之间设有泄压油路,离合器稳压控制阀设于泄压油路上;离合器进油泵的出油端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由于在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与齿轮腔之间设置了泄压油路,并在泄压油路上设置了稳压控制阀,通过泄压油路泄压维持油压稳定,保证车辆换挡的平顺性,提升驾驶性能。

Description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机动车。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乘用汽车,主流类型分为四类:手自一体式自动变速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无极变速自动变速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由于结构紧凑,燃油经济性好,换挡品质优越等优点,已成为目前自动变速器领域研究的热点。
目前,针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当供给液压离合器油压过高,超过预设工作性能指标时,会影响车辆换挡的平顺性,影响驾驶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机动车,旨在解决机动车的双离合器油压过高而导致换挡不平顺,驾驶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离合器油底壳、第一油泵、齿轮腔;所述第一油泵的进油端连通所述离合器油底壳,所述第一油泵的出油端连通所述齿轮腔;还包括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
所述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包括离合器进油泵、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离合器稳压控制阀,所述离合器进油泵的进油端连通所述齿轮腔,所述离合器进油泵的出油端经分支后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进油泵的进油端与所述离合器进油泵的出油端之间设置有泄压油路,所述离合器稳压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泄压油路上;所述离合器进油泵的出油端还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离合器稳压控制阀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信号相连。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还包括第一比例电磁阀和第二比例电磁阀,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离合器的进油端,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阀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阀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离合器的进油端,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阀之间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阀信号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还包括第一蓄能器和第二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二蓄能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阀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还包括第一压滤器,所述第一压滤器的进油端与所述离合器进油泵的出油端连通,所述第一压滤器的出油端与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阀和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阀连通,所述第一压滤器内集成有第一单向阀。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离合器稳压控制阀为机械阀或电磁阀;当所述离合器稳压控制阀为机械阀时,所述离合器稳压控制阀的控制端与所述离合器进油泵出油端的油路间设有反馈油路,所述反馈油路上设置有维稳节流阀。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液压润滑控制子系统,所述液压润滑控制子系统包括润滑进油泵、润滑油压控制阀和第二压滤器,所述润滑进油泵的进油端连通所述齿轮腔,所述润滑进油泵的出油端连通所述第二压滤器,所述润滑油压控制阀连接在所述润滑进油泵的出油端上,所述润滑进油泵的出油端还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润滑油压控制阀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压滤器的出油端分别连通发动机润滑油路、变速器齿轮组润滑油路、所述第一离合器的润滑油路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的润滑油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离合器的润滑油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离合器的润滑油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油泵、所述离合器进油泵以及所述润滑进油泵均为机械泵,且为采用一根驱动轴驱动的三联泵。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油泵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一吸滤器,所述离合器进油泵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三吸滤器,所述润滑进油泵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二吸滤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在离合器进油泵的出油端设置连通齿轮腔的泄压油路,并在泄压油路上设置稳压控制阀,在离合器进油泵的出油端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液压控制子系统的油压压力;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的油压过高,高于设定压力值时,设置在泄压油路上的稳压控制阀打开,通过泄压油路泄油泄压,以维持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的油压稳定,保证车辆换挡时的平顺性,提升驾驶性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配置有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动车,由于在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与齿轮腔之间设置了泄压油路,并在泄压油路上设置了稳压控制阀,通过泄压油路泄油泄压,以维持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的油压稳定,保证车辆换挡时的平顺性,提升驾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离合器油底壳;2、齿轮腔;3、第一吸滤器;4、第一油泵;5、第二吸滤器;6、润滑进油泵;7、第三吸滤器;8、离合器进油泵;9、润滑油压控制阀;10、第四压力传感器;11、第一压力传感器;12、第二单向阀;13、第二压滤器;14、第三节流阀;15、第四节流阀;16、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7、维稳节流阀;18、第一压滤器;19、第一单向阀;20、第一比例电磁阀;21、第一蓄能器;22、第二压力传感器;23、第一离合器;24、第二比例电磁阀;25、第二蓄能器;26、第三压力传感器;27、第二离合器;28、第一节流阀;29、第二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行说明。所述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离合器油底壳1、第一油泵4、齿轮腔2;第一油泵4的进油端连通离合器油底壳1,第一油泵4的出油端连通齿轮腔2,第一油泵4的吸油来自离合器油底壳1,通过第一吸滤器3进行过滤后排油进入齿轮腔2;还包括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包括离合器进油泵8、第一离合器23、第二离合器27和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离合器进油泵8的进油端连通齿轮腔2,离合器进油泵8的出油端经分支后分别连通第一离合器23和第二离合器27;离合器进油泵8的进油端与离合器进油泵8的出油端之间设置有泄压油路,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设置于泄压油路上;离合器进油泵8的出油端还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1,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1信号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在离合器进油泵8的出油端设置连通齿轮腔2的泄压油路,并在泄压油路上设置稳压控制阀,在离合器进油泵8的出油端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11,检测液压控制子系统的油压压力;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的油压过高,高于设定压力值时,设置在泄压油路上的稳压控制阀打开,通过泄压油路泄油泄压,以维持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的油压稳定,保证车辆换挡时的平顺性,提升驾驶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背景技术中虽然是以摩托车的发动机离合器启动作为现有技术进行的描述,但是也适合应用于汽车的变速器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适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然而当离合器腔内油底壳油液过多时,离合器转动时油液搅动阻力较大,造成离合器拖曳扭矩大,影响变速器的效率,降低了整车的燃油经济型。因此,为了降低离合器的拖拽扭矩,提升变速器传递效率,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本实施例第一油泵4的进油端与离合器油底壳1连通,将离合器油底壳1中过剩的油液排放至齿轮腔2内,以降低离合器转动过程的拖曳扭矩,提升变速器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还包括第一比例电磁阀20和第二比例电磁阀24,第一比例电磁阀20设置于第一离合器23的进油端,第一离合器23与第一比例电磁阀20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2,第二压力传感器22与第一比例电磁阀20信号连接;第二比例电磁阀24设置于第二离合器27的进油端,第二离合器27与第二比例电磁阀24之间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26,第三压力传感器26与第二比例电磁阀24信号连接。
为实现低温下的离合器压力的控制精度,降低离合器压力对发动机机油的敏感性,双离合器的控制采用2个比例电磁阀,通过控制比例电磁阀的电流实现对离合器压力的精准控制,特别在低温下可以保证较高的控制精度,低温下可提供的流量较多,可以实现离合器的快速充油,缩短离合器快速换挡的响应时间,提升整车的驾驶性能。两个比例电磁阀可以实现奇数离合器和偶数离合器的执行油路精准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还包括第一蓄能器21和第二蓄能器25,第一蓄能器21设置于第一离合器23与第一比例电磁阀20之间;第二蓄能器25设置于第二离合器27与第二比例电磁阀24之间。为了避免变速器在高转速下油压波动大的问题,通过设置蓄能器降低离合器压力的波动,能够避免整车因压力波造成的冲击。离合器进油端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离合器的压力,用于闭环控制,当油压波动大时,油液可储蓄在储能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还包括第一压滤器18,第一压滤器18的进油端与离合器进油泵8的出油端连通,第一压滤器18的出油端与第一比例电磁阀20和第二比例电磁阀24连通。第一压滤器18用于二次提升液压系统的油品清洁度,避免后端的比例电磁阀的卡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压滤器18内集成有第一单向阀19。第一单向阀19集成在第一压滤器18内部,可以解决压滤器堵塞后油液流通不畅的问题,当第一压滤器18堵塞后,油路油压会迫使第一单向阀19打开,使油液通过第一单向阀19到达第一比例电磁阀20或第二比例电磁阀24。
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为电磁阀或机械阀,当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为机械阀时(如图1所示),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的控制端与离合器进油泵8出油端的油路间设有反馈油路,反馈油路上设置有维稳节流阀17,维稳节流阀17的设置是为了缓冲油压的冲击,使油压可以平稳推动机械阀换向;当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为电磁阀时,依靠电控系统根据采集的油路油压信号控制电磁阀换向,参见图2所示。通过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的开启,维持离合器系统油路油压的稳定性,保证车辆换挡时的平顺性,提升驾驶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离合器进油泵8的吸油来自齿轮腔2,油液通过第三吸滤器7过滤后将油液排到双离合器的油路系统;第一压力传感器11监测离合器进油泵8出油端的压力,离合器进油泵8出油端的压力是通过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控制,维持压力处于设定压力下,当压力高于该设定压力时,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开启将油液回流达到泄压目的,保证系统压力始终维持在该设定压力下,保证油路压力的稳定性。
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可以电磁阀,也可以是机械阀,当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为机械阀时,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的控制端与离合器进油泵8出油端的油路间设有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的反馈油路,当第一压力传感器11监测离合器进油泵8出油端的压力高于设定压力时,反馈油路上同样为高油压,此时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在反馈油路油压的推动下进行换向开启,使油液回流泄压,以维持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的油压稳定。为了保证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切换的稳定性,在反馈油路上设置有维稳节流阀17,通过维稳节流阀17可以吸收高油压对油路带来的冲击。油液进入第一压滤器18,二次提升液压系统的油品清洁度,避免后端的两个比例电磁阀的卡滞,第一压滤器18内部集成的第一单向阀19,可防止第一压滤器18堵塞后油液流通不畅,当第一压滤器18堵塞后,油路油压会迫使第一单向阀19打开,使油液通过第一单向阀19到达第一比例电磁阀20或第二比例电磁阀24;油液通过第一比例电磁阀20和第二比例电磁阀24分别进行第一离合器23和第二离合器27压力的控制,比例电磁阀可以精确控制离合器的压力,比例电磁阀后端分别设置第一蓄能器21和第二蓄能器25用于降低离合器压力波动,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22和第三压力传感器26用于监测离合器压力用于闭环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如图1及图2所示,还包括液压润滑控制子系统,液压润滑控制子系统包括润滑进油泵6、润滑油压控制阀9和第二压滤器13,润滑进油泵6的进油端连通齿轮腔2,润滑进油泵6的出油端连通第二压滤器13,润滑油压控制阀9连接在润滑进油泵6的出油端上,润滑进油泵6的出油端还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10,第四压力传感器10与润滑油压控制阀9信号连接;第二压滤器13的出油端分别连通发动机润滑油路、变速器齿轮组润滑油路、第一离合器23润滑油路和第二离合器27的润滑油路。
润滑油压控制阀9为单向阀,用于缓冲润滑系统的压力,压力过高时润滑油压控制阀9开启,油液通过润滑油压控制阀9回流至齿轮腔2,用于保护润滑系统的硬件。
液压润滑控制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润滑进油泵6的吸油来自齿轮腔2,油液通过第二吸滤器5过滤后将油液排到润滑油路,第四压力传感器10用来监测润滑油路的压力,设置润滑油压控制阀9用于防止因油液堵塞导致油路压力高于特定值时,将其开启进行泄油泄压以用于保证润滑系统的安全性。油液流经第二压滤器13,用于二次提升液压系统的油品清洁度,第二压滤器13内部集成第二单向阀12,防止因第二压滤器13堵塞后油液流通不畅时,油液可以直接通过第二单向阀12到达发动机润滑油路和变速器齿轮组润滑油路,为缓冲各润滑油路的油压和节约流量,在发动机润滑油路和变速器齿轮组润滑油路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三节流阀14和第四节流阀15。
本实施例采用了两套子系统,适用于6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变速器离合器结合与分离控制,变速器的冷却润滑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离合器23的润滑油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28,第二离合器27的润滑油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29,节流阀用于控制进入离合器的润滑油的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油泵4、离合器进油泵8以及润滑进油泵6均为机械泵,且为采用一根驱动轴驱动的三联泵。这种采用同一根驱动轴驱动的三联泵,集成性好,可以节省变速器空间布置,利于成本优化。
采用一个三联机械泵,离合器进油泵8其为离合器执行油路的控制提供油液;润滑进油泵6提供变速器和发动机系统的润滑,滑油液通过节流阀实现精准分配,保证离合器等零件在各个工况下的充足润滑;第一油泵4实现离合器腔体的干式油底壳,降低离合器的拖曳扭矩,从而提升变速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油泵4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一吸滤器3,离合器进油泵8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三吸滤器7,润滑进油泵6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二吸滤器5。吸滤器对变速器的油液进行初级过滤,以保证变速器油液的清洁度;压滤器与吸滤器作用相同,用于高精度的污染物过滤,对油液进行二次过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动车,配置有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动车,由于在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与齿轮腔之间设置了泄压油路,并在泄压油路上设置了稳压控制阀,通过泄压油路泄油泄压,以维持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的油压稳定,保证车辆换挡时的平顺性,提升驾驶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离合器油底壳(1)、第一油泵(4)、齿轮腔(2);所述第一油泵(4)的进油端连通所述离合器油底壳(1),所述第一油泵(4)的出油端连通所述齿轮腔(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
所述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包括离合器进油泵(8)、第一离合器(23)、第二离合器(27)和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所述离合器进油泵(8)的进油端连通所述齿轮腔(2),所述离合器进油泵(8)的出油端经分支后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23)和所述第二离合器(27);所述离合器进油泵(8)的进油端与所述离合器进油泵(8)的出油端之间设置有泄压油路,所述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设置于所述泄压油路上;所述离合器进油泵(8)的出油端还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1),所述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1)信号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还包括第一比例电磁阀(20)和第二比例电磁阀(24),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阀(20)设置于所述第一离合器(23)的进油端,所述第一离合器(23)与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阀(20)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22),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22)与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阀(20)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阀(24)设置于所述第二离合器(27)的进油端,所述第二离合器(27)与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阀(24)之间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26),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26)与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阀(24)信号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还包括第一蓄能器(21)和第二蓄能器(25),所述第一蓄能器(21)设置于所述第一离合器(23)与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阀(20)之间;所述第二蓄能器(25)设置于所述第二离合器(27)与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阀(24)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离合器控制子系统还包括第一压滤器(18),所述第一压滤器(18)的进油端与所述离合器进油泵(8)的出油端连通,所述第一压滤器(18)的出油端与所述第一比例电磁阀(20)和所述第二比例电磁阀(24)连通;所述第一压滤器(18)内集成有第一单向阀(1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为机械阀或电磁阀;当所述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为机械阀时,所述离合器稳压控制阀(16)的控制端与所述离合器进油泵(8)出油端的油路间设有反馈油路,所述反馈油路上设置有维稳节流阀(1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润滑控制子系统,所述液压润滑控制子系统包括润滑进油泵(6)、润滑油压控制阀(9)和第二压滤器(13),所述润滑进油泵(6)的进油端连通所述齿轮腔(2),所述润滑进油泵(6)的出油端连通所述第二压滤器(13),所述润滑油压控制阀(9)连接在所述润滑进油泵(6)的出油端上,所述润滑进油泵(6)的出油端还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10),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10)与所述润滑油压控制阀(9)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压滤器(13)的出油端分别连通发动机润滑油路、变速器齿轮组润滑油路、所述第一离合器(23)的润滑油路和所述第二离合器(27)的润滑油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23)的润滑油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28),所述第二离合器(27)的润滑油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29)。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4)、所述离合器进油泵(8)以及所述润滑进油泵(6)均为机械泵,且为采用一根驱动轴驱动的三联泵。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4)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一吸滤器(3),所述离合器进油泵(8)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三吸滤器(7),所述润滑进油泵(6)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二吸滤器(5)。
10.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配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02322616407.4U 2023-09-25 2023-09-25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机动车 Active CN220770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6407.4U CN220770118U (zh) 2023-09-25 2023-09-25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机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6407.4U CN220770118U (zh) 2023-09-25 2023-09-25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机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0118U true CN220770118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20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16407.4U Active CN220770118U (zh) 2023-09-25 2023-09-25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0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45778B1 (e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vehicle
CN102168754B (zh) 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EP2797766B1 (en) Driv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EP2610517B1 (en) Hydraulic system, driv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07584000U (zh) 高效节能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CN216382530U (zh) 用于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汽车
US8650979B2 (en) Drive system of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1907165A (zh) 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给装置
CN113124153A (zh) 一种混合动力用变速箱液压系统
CN102537307A (zh) 用于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停车自动回空档控制方法
CN113124150A (zh) 一种变速箱液压系统
CN220770118U (zh)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机动车
CN213017371U (zh) 汽车变速箱双泵耦合液压控制系统
CN113124151A (zh) 可平顺换挡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
CN113124152A (zh) 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液压系统
CN217002439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的液压系统
CN112145667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15172160U (zh) 一种混合动力用变速箱液压系统
CN113280086A (zh)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CN112943916A (zh) 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和作业设备
CN217898663U (zh)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CN215214685U (zh) 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20668345U (zh)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CN221300064U (zh) 自动变速器的润滑主油路、液压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14578788U (zh) 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和作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