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8663U -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8663U
CN217898663U CN202121193040.4U CN202121193040U CN217898663U CN 217898663 U CN217898663 U CN 217898663U CN 202121193040 U CN202121193040 U CN 202121193040U CN 217898663 U CN217898663 U CN 217898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ssembly
box
main box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930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张二款
张香丽
杨海华
王康林
黄伟
戴恩虎
吴茂瑞
刘诗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vkon Transmission S&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930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8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8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8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包括主箱分总成、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包括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副箱换挡执行机构、信号传感器和THCU控制板;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包括摩擦调速组件和电磁组件;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通过电磁组件推动压板压紧摩擦调速组件的摩擦片,实现主箱调速,主箱选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完成主箱换挡动作;副箱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指令,实现副箱分总成高低挡切换。本实用新型的AMT变速器总成集成主箱分总成、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集成度高,结构简单,能实现复杂路况自动选换挡。

Description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主流商用车变速器大多数采用手动机械换挡,换挡冲击较大,整车经济型差。另外长途和复杂路况下对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性要求性高。
采用AMT变速器可以缓解上述问题,且大大提高了整车经济性,和驾驶道路安全性,目前国内主流的重型商用车主要采用的是气动换挡执行机构或者液压执行机构,需要配置单独的气源或者液压系统,控制要求性较高,换挡系统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多,增加了变速箱的故障率。
并且,目前市场的AMT主要采用摩擦调速的同步器的换挡结构,换挡冲击大,换挡时间比较长,增加了AMT控制换挡的失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用AMT变速器执行换挡机构复杂,换挡冲击大、换挡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12挡AMT 变速器总成,自动选换挡控制系统采用电控模块,集成度高,结构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包括主箱分总成、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
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包括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副箱换挡执行机构、信号传感器和THCU控制板,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和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均与THCU控制板进行信号交互;
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包括摩擦调速组件和驱控摩擦调速组件的电磁组件;当主箱需要换挡时,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通过电磁组件推动压板压紧摩擦调速组件的摩擦片,实现主箱调速,然后,主箱选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完成主箱换挡动作;当副箱需要换挡时,副箱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指令,推动拨叉实现高低挡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箱分总成包括主箱壳体,所述主箱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离合器接板,所述主箱壳体内设置有主箱输入轴、主箱中间轴和主箱输出轴,所述主箱输出轴上套设有多挡结合齿和设置在任意两挡结合齿之间实现两挡结合齿挡位切换的滑动齿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包括联动拨叉轴和多个主箱拨叉,所述联动拨叉轴带动主箱拨叉推动所述滑动齿套实现挡位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齿的齿牙为倾斜面或对齿牙进行圆角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箱分总成中还设置有倒挡惰轮分总成及倒挡结合齿和倒挡齿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箱分总成包括副箱中间轴、副箱输出轴、副箱高低挡同步器;所述副箱高低挡同步器上设置有副箱高低挡结合齿和设置在副箱高低挡结合齿之间实现结合齿高低挡位切换的高低挡齿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箱换挡执行机构包括副箱高低挡拨叉轴和副箱拨叉,所述副箱高低挡拨叉轴带动副箱拨叉推动所述高低挡齿套实现挡位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感器包括主箱输入轴车速传感器和副箱输出轴车速传感器,所述主箱输入轴车速传感器和副箱输出轴车速传感器均与THCU控制板进行信息交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盖分总成,所述上盖分总成集成挡位的自锁和互锁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含油泵、过滤器和连接各结合齿的油管;所述润滑系统能为主箱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内的轴齿件及制动器分总成中提供润滑和过滤杂质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集成设置了主箱分总成、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包括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副箱换挡执行机构、信号传感器和THCU控制板,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和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均与THCU控制板进行信号交互,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实现复杂路况自动选换挡,采用THCU控制板的电控模块,集成度高,结构简单,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气动换挡执行机构或者液压执行机构使得变速箱总成可靠耐用;另外,本实用新型换挡时,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副箱换挡执行机构均采用无摩擦的同步器结构,大大降低了换挡的冲击性;
并且,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采用中间轴制动器调速后,可以改善发动机的转速曲线,换挡策列变得方便控制,通过信号传感器与THCU控制板之间的信息交互,控制发动机转速和主箱转速,保证滑动齿套与结合齿的转速同步完成换挡动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12挡AMT变速器总成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12挡AMT变速器总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12挡AMT变速器总成的自动换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12挡AMT变速器总成的结合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12挡AMT变速器总成的润滑系统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主箱分总成;11、主箱输入轴;12、离合器接板;13、主箱输入轴轴承;14、主箱中间轴;15、主箱输出轴;16、结合齿、17、滑动齿套;18、倒挡惰轮分总成;19、主箱输入轴车速传感器;20、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30、副箱分总成;31、副箱中间轴;32、副箱输出轴; 33、副箱高低挡同步器;34、副箱输出轴车速传感器;40、自动换挡控制系统;41、主箱选换挡执机构;42、副箱换挡执行机构;43、联动拨叉轴;44、主箱拨叉;45、副箱高低挡拨叉轴;46、副箱拨叉;51、油泵;52、过滤器; 53、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包括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内集成设置有主箱分总成10、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 20、副箱分总成30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40,本实施例中的变速器总成采用分体式设计,所述主箱分总成10、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副箱分总成30 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40在变速器壳体内分体设置,有利于提高装配性和维修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变速器壳体采用铝合金进而实现变速器的轻量化设计,同时提高变速器总成散热能力;主箱分总成10和副箱分总成30的齿轴件全部设计为磨齿工艺,提高变速器总成的承载能力和NVH性能,变速箱的最大输入扭矩可达2400N.m,理论涉及寿命达到100万公里;
并且,本实施例的变速器壳体设计预留了中间轴制动器和取力器等扩展接口,可以满足不同车型功能要求,兼用型更高,最大优化整车经济性。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主箱分总成10包括主箱壳体,所述主箱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离合器接板12,所述主箱壳体内设置有主箱输入轴11、主箱中间轴14和主箱输出轴15,所述主箱输入轴11固定在主箱壳体和离合器接板12上,主箱输出轴15通过轴头的主箱输入轴轴承13固定在主箱输入轴11内腔中;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主箱中间轴14,两个主箱中间轴14分别设置在主箱壳体的左上方和右下方;所述主箱输出轴15上套设有多挡结合齿16和设置在任意两挡结合齿16之间实现两挡结合齿16挡位切换的滑动齿套17;
具体地,所述主箱分总成10中还设置有倒挡惰轮分总成18及倒挡结合齿和倒挡齿套,所述倒挡齿套推动所述倒挡结合齿与倒挡惰轮分总成18啮合;
参照图2所示,所述副箱分总成30包括副箱中间轴31、副箱输出轴32、副箱高低挡同步器33;本实施例中,同样设置有两个副箱中间轴31,两个所述副箱中间轴31分布设置在的左上方和右上方,所述副箱输出轴32采用长花键设计,方便取力器选装,同时提升输出扭矩载荷;所述副箱高低挡同步器33设置在副箱输出轴32左侧同副箱输出轴32的花键联结,所述副箱高低挡同步器33上设置有副箱高低挡结合齿和设置在副箱高低挡结合齿之间实现结合齿高低挡位切换的高低挡齿套;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主箱分总成10共设置有4个滑动齿套17、1 个倒挡齿套、6个结合齿16、1个倒挡结合齿实现6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的挡位切换,本实施例的副箱分总成30的副箱高低挡同步器中共设置1个副箱高低挡结合齿和1个高低挡齿套,实现高低两个挡位的切换,主副箱耦合产生出12个前进挡和2个倒挡动力输出。
参照图3所示,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40包括主箱选换挡执机构41、副箱换挡执行机构42、THCU控制板,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40和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均与THCU控制板进行信号交互;
具体地,所述主箱选换挡执机构41包括联动拨叉轴43和多个主箱拨叉 44,所述联动拨叉轴43带动主箱拨叉44推动所述滑动齿套17实现挡位切换;当主箱选换挡执行机构41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完成主箱换挡动作;
具体地,所述副箱换挡执行机构42包括副箱高低挡拨叉轴45和副箱拨叉46,所述副箱高低挡拨叉轴45带动副箱拨叉46推动所述高低挡齿套实现挡位切换;当副箱需要换挡时,副箱换挡执行机构42收到THCU控制板的指令,实现副箱分总成30高低挡切换;
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实现复杂路况自动选换挡,采用THCU控制板的电控模块,集成度高,结构简单,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气动换挡执行机构或者液压执行机构使得变速箱总成可靠耐用;另外,本实用新型换挡时,主箱选换挡执机构41、副箱换挡执行机构42均采用无摩擦的同步器结构,大大降低了换挡的冲击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同主箱壳体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包括摩擦调速组件和驱控摩擦调速组件的电磁组件;当主箱需要换挡时,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通过电磁组件推动压板压紧摩擦调速组件的摩擦片,摩擦片同制动齿轮连接,主箱中间轴制动器控制阀通过气路与主箱中间轴制动器相连接,通过啮合中间轴六挡结合齿实现制动调速;
本实施例采用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调速后,可以改善发动机的转速曲线,换挡策列变得方便控制,通过信号传感器与THCU控制板之间的信息交互,控制发动机转速和主箱转速,保证滑动齿套17与结合齿16的转速同步完成换挡动作。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换挡控制系统40还包括信号传感器,所述信号传感器包括主箱输入轴车速传感器19和副箱输出轴车速传感器 34,所述主箱输入轴车速传感器19和副箱输出轴车速传感器34均与THCU 控制板进行信息交互;
主箱分总成10换挡时,动力路线为:THCU控制板接收来自驾驶员的操作,采集主箱输入轴车速传感器19的信号,发出指令给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按驾驶工况(升挡或降挡)进行制动的工作或者不工作;主箱分总成10升挡时,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齿轮啮合主箱中间轴14开始制动,实现转速同步;主箱分总成10降挡时,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20不工作。
副箱分总成30换挡时,THCU控制板检测到工况所需的工况挡位时,检测副箱输出轴车速传感器34的转速,在主箱分总成10切换空挡时,副箱换挡机构42接收来自THCU控制板的指令,无刷电机通过副箱换挡机构42的蜗轮蜗杆旋转换挡轴啮合齿条,通过副箱高低挡拨叉轴45推动副箱拨叉46 位移控制副箱同步器;
本实施例中,主、副箱换挡机构的驱动电为永磁无刷电机,所述永磁无刷电机具有和直流电动机相似的优良调速性能,又克服了直流电动机采用机械式换向装置所引起的换向火花、可靠性低等缺点,且运行效率高、体积小和质量轻,适合于主、副箱换挡机构;
具体地,主、副箱分总成通过主、副箱选换挡机构集成的角度和位移传感器,识别主、副箱是否进挡或者脱挡。
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对传统的结合齿16进行改进,在合理的转速差范围内,将传统的锐角型结合齿16改为梯形斜面结合齿16,或对锐角型结合齿16进行圆角处理,这样在换挡的过程中能够降低换挡的冲击性,以及结合齿16之间的摩擦。
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还包括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含油泵51、过滤器52和连接各结合齿16的油管53;所述过滤器52集成设置在油泵51的进油口上,油泵51的出油口通过油管53将润滑油喷射在各个结合齿16上;油泵51集成在主箱中间轴14末端,不需要单独提供动力,实现自主润滑,润滑油经过过滤器52的过滤后到达油泵 51,燃油通过油泵51输送到主、副箱分总成的齿轴上;所述润滑系统能为主箱分总成10、副箱分总成30内的轴齿件及制动器分总成中提供润滑和过滤杂质处理。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还包括上盖分总成,所述上盖分总成集成挡位的自锁和互锁的结构,从而变速箱总成在任何工况下实现良好的挡位固定,预防脱挡或者话换挡异常。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分总成、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和自动换挡控制系统;
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包括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副箱换挡执行机构、信号传感器和THCU控制板,所述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和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均与THCU控制板进行信号交互;
所述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包括摩擦调速组件和驱控摩擦调速组件的电磁组件;当主箱需要换挡时,中间轴制动器分总成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通过电磁组件推动压板压紧摩擦调速组件的摩擦片,实现主箱分总成调速,主箱选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控制信号完成主箱分总成换挡动作;当副箱需要换挡时,副箱换挡执行机构收到THCU控制板的指令,实现副箱分总成高低挡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分总成包括主箱壳体,所述主箱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离合器接板,所述主箱壳体内设置有主箱输入轴、主箱中间轴和主箱输出轴,所述主箱输出轴上套设有多挡结合齿和设置在任意两挡结合齿之间实现两挡结合齿挡位切换的滑动齿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选换挡执机构包括联动拨叉轴和多个主箱拨叉,所述联动拨叉轴带动主箱拨叉推动所述滑动齿套实现挡位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齿的齿牙为倾斜面或对齿牙进行圆角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分总成中还设置有倒挡惰轮分总成及倒挡结合齿和倒挡齿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箱分总成包括副箱中间轴、副箱输出轴、副箱高低挡同步器;所述副箱高低挡同步器上设置有副箱高低挡结合齿和设置在副箱高低挡结合齿之间实现结合齿高低挡位切换的高低挡齿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箱换挡执行机构包括副箱高低挡拨叉轴和副箱拨叉,所述副箱高低挡拨叉轴带动副箱拨叉推动所述高低挡齿套实现挡位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感器包括主箱输入轴车速传感器和副箱输出轴车速传感器,所述主箱输入轴车速传感器和副箱输出轴车速传感器均与THCU控制板进行信息交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分总成,所述上盖分总成集成挡位的自锁和互锁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挡AMT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含油泵、过滤器和连接各结合齿的油管;所述润滑系统能为主箱分总成、副箱分总成内的轴齿件及制动器分总成中提供润滑和过滤杂质处理。
CN202121193040.4U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Active CN217898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3040.4U CN217898663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3040.4U CN217898663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8663U true CN217898663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93040.4U Active CN217898663U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8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8637B2 (en) Powershift transmission in a motor vehicle
EP2918870B1 (en) A multi-clutch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10517872A (ja) 車両ドライブトレインを作動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CN106641195A (zh) 一种重型12挡amt变速器总成
CN101907150B (zh) 一种无倒档轴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113602086A (zh) 一种带取力器的电动驱动桥及其工作方法
CN217898663U (zh)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CN109058397B (zh) 带同步器的双离合器两挡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80337B (zh) 两挡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15500A (zh) 用于电动车的自动变速箱
CN216555172U (zh) 一种输入轴分段式变速器
CN113280086A (zh) 一种12挡amt变速器总成
CN2587699Y (zh)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机构
CN201588924U (zh) 一种超速副变速器总成
CN210770187U (zh) 一种适用于农耕机械的液力机械式多档多离合变速器
CN209972162U (zh) 一种重型商用汽车用并联混合动力变速器
CN210218578U (zh) 无动力中断换挡的纯电动两挡变速器
CN2739424Y (zh) 重型汽车变速器
CN109334349B (zh) 一种新能源车电驱动桥用变速器
CN100335353C (zh) 摩托车多离合器全自动变速器
CN110345245A (zh) 液力机械式多档多离合变速器
CN111043302A (zh) 一种两档减速器电驱动变速换档系统
CN2582923Y (zh) 汽车变速器
CN110296185A (zh) 一种重型变速箱
CN11018204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传动一体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