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2827U - 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2827U
CN220762827U CN202322401027.9U CN202322401027U CN220762827U CN 220762827 U CN220762827 U CN 220762827U CN 202322401027 U CN202322401027 U CN 202322401027U CN 220762827 U CN220762827 U CN 220762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lamping
pipe fitting
dotting
clamping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010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传章
饶梅贵
胡英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jiang Changxing Heli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010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2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2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2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复合夹持机构、分置于复合夹持机构两侧的第一冲模机构与第二冲模机构,复合夹持机构包括主夹模、可移动的设于主夹模内部的副夹模,副夹模夹持管件的位置靠近主夹模一侧沿周向开设有环槽,第一冲模机构与第二冲模机构结构相同,且第一冲模机构与第二冲模机构上分别装设有若干冲模,当管件输送至复合夹持机构处进行夹持,第一冲模机构中的其中一冲模抵住管件一端,第二冲模机构中的其中一冲模冲压管件另一端并推动副夹模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可对管件双端同步加工,充分保证管件两端加工的效率和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管件在进行管端加工时,通常采用对管件一端进行固定,并配合冲模等加工设备对管件另一端进行加工,随后在管件该端加工完成后,人工将管件换位,并再次对管件另一未加工的端部进行加工。
然而,在换位过程中,容易出现管件两次固定位置有误差的情况,进而导致管件两端加工出现尺寸误差的问题,同时换位、二次定位均会降低管件整体加工的效率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复合夹持机构、分置于复合夹持机构两侧的第一冲模机构与第二冲模机构,复合夹持机构包括主夹模、可移动的设于主夹模内部的副夹模,副夹模夹持管件的位置靠近主夹模一侧沿周向开设有环槽,第一冲模机构与第二冲模机构结构相同,且第一冲模机构与第二冲模机构上分别装设有若干冲模,当管件输送至复合夹持机构处进行夹持,第一冲模机构中的其中一冲模抵住管件一端,第二冲模机构中的其中一冲模冲压管件另一端并推动副夹模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冲模机构包括用于装设若干冲模的冲模座、设于冲模座底部的移动板,冲模座与移动板之间通过进给线轨呈移动配合,移动板底部与换位线轨呈移动配合,且进给线轨用于控制冲模靠近或远离管件,换位线轨用于控制若干冲模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的,主夹模与副夹模之间连接有导柱,弹性件套设于导柱外周,以使主夹模与副夹模之间通过弹性件形成空隙,当副夹模被推动时,弹性件压缩且副夹模一侧与主夹模相互贴合。
进一步的,副夹模远离导柱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主夹模一侧装设有压块,当副夹模与主夹模之间形成空隙时,压块扣设于限位槽处。
进一步的,主夹模沿管件的径向方向开设有打点孔,且打点孔的端部朝向副夹模与主夹模相互贴合时的环槽处,打点冲头可移动的设于打点孔中。
进一步的,打点冲头远离管件的一端通过过渡杆连接于打点油缸处,打点孔一侧装设有导向块,打点冲头边侧贴合与导向块处,以使打点冲头对管件进行打点时,导向块对打点冲头进行导向。
进一步的,副夹模远离环槽的一侧开设有圆槽,当第一冲模机构或第二冲模机构中的一冲模挤压副夹模时,副夹模与该冲模配合对管件端部进行扩口或挤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复合夹持机构对管件进行中段夹持,配合两侧的第一冲模机构与第二冲模机构,使得管件可同步对两端进行管端加工,无需进行二次夹持、换位,避免了换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增加了管件加工的效率;
2、主夹模与副夹模的配合,以及副夹模一侧的环槽设置,可有效的对管件中段进行挤鼓加工,避免了复合夹持机构度管件中段进行夹持而导致管件中段无法一次加工成功的问题;
3、打点冲头与打点孔的配合,可在保证管件夹持稳定的基础上,对管件中段进行打点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冲模机构与第二冲模机构的位置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冲模机构与第二冲模机构的位置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夹持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打点油缸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打点冲头与打点油缸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压块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主夹模、副夹模对管件的夹持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副夹模的轴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副夹模与导柱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定位部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气缸与检测气缸的位置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气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管件加工完成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中步骤二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中步骤三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中步骤四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中步骤五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中步骤六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中步骤七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复合夹持机构;21、主夹模;22、副夹模;23、环槽;24、导柱;25、限位槽;26、压块;27、打点孔;28、打点冲头;29、过渡杆;210、打点油缸;211、导向块;212、圆槽;3、第一冲模机构;31、冲模;32、冲模座;33、移动板;34、进给线轨;35、换位线轨;4、第二冲模机构;5、管件;6、定位部件;61、定位支架;62、斜块;63、挡料板;64、V型槽;65、定位气缸;66、检测气缸;67、废料盒;68、气爪;69、横移线轨;610、横移座;611、气缸;612、型材;613、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21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应用于一种双头管端一体加工设备中,所述的双头管端一体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复合夹持机构2、分置于复合夹持机构2两侧的第一冲模机构3与第二冲模机构4、用于定位管件5的定位部件6,复合夹持机构2包括主夹模21、可移动的设于主夹模21内部的副夹模22,副夹模22夹持管件5的位置靠近主夹模21一侧沿周向开设有环槽23,第一冲模机构3与第二冲模机构4结构相同,且第一冲模机构3与第二冲模机构4上分别装设有若干冲模31,当定位部件6对管件5进行定位后,定位完成的管件5输送至复合夹持机构2处进行夹持,第一冲模机构3中的其中一冲模31抵住管件5一端,第二冲模机构4中的其中一冲模31冲压管件5另一端并推动副夹模22进行移动。
具体的,通过定位部件对管件进行初步定位,随后通过气爪将定位完成的管件输送至复合夹持机构处,使得主夹模与副夹模配合对管件的中段进行夹持固定,此时管件的两端分别朝向第一冲模机构与第二冲模机构处,随后第一冲模机构中的一冲模靠近抵住管件一端,同时第二冲模机构中的一冲模靠近并对管件进行另一端的管端加工,由于此时管件端部受到第一冲模机构的支撑,且管件中段受到主夹模与副夹模的夹持固定,因此第二冲模机构的冲模对管件进行管端加工时极为稳定,而在需要通过第一冲模机构中的冲模对管件进行管端加工时,则通过第二冲模机构中的冲模对管件进行支撑,并通过第一冲模机构中的冲模对管端进行冲压,使得第一冲模机构中的冲模与第二冲模机构中的冲模相互作为支撑件与冲压件,以保证管件两端的稳定加工。
其中,本方案中的冲模对管件进行的冲压加工方式与现有的冲压方式一致,此处不作具体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副夹模可相对于主夹模进行移动,且副夹模夹持管件的位置靠近主夹模的一侧设有环槽,在第一冲模机构中的冲模抵住管件一端时,第二冲模机构中的冲模靠近并推动副夹模进行移动,随后在副夹模与主夹模贴合后,第二冲模机构中冲模的冲头同步冲压管件的管端,使得管件受到压缩并进行挤鼓加工,由于副夹模一侧设置的环槽结构,而管件外周的其余位置均受到主夹模、副夹模、第一冲模机构的冲模以及第二冲模机构的冲模进行夹持、支撑,使得环槽会对管件挤鼓的位置进行导向,以使管件挤鼓时仅能向环槽处鼓出,保证管件挤鼓的位置位于管件的中段,进而使得管件的中段即使受到主夹模与副夹模的夹持,也可进行挤鼓加工,增加管件中段加工的效果。
其中,主夹模与副夹模均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夹块组成,且主夹模的其中一夹块与副夹模的其中一夹块相互连接,主夹模的另一夹块与副夹模的另一夹块相互连接,而主夹模通过油缸控制两夹块的夹持和分离,进而控制主夹模与副夹模对管件的夹持和松开;同样的,组成副夹模的两个夹块上均开设有半环形结构,以使两个夹块相互夹持组成副夹模后,副夹模一侧具有环槽结构。
特别的,第一冲模机构与第二冲模机构中装设的若干冲模包括但不限于扩口冲头、挤鼓冲头、倒角冲头等,可根据管件的具体加工需求更换不同的冲模。
优选的,第一冲模机构3包括用于装设若干冲模31的冲模座32、设于冲模座32底部的移动板33,冲模座32与移动板33之间通过进给线轨34呈移动配合,移动板33底部与换位线轨35呈移动配合,且进给线轨34用于控制冲模31靠近或远离管件5,换位线轨35用于控制若干冲模31之间的切换。
具体的,通过进给线轨与换位线轨的设置,在第一冲模机构或第二冲模机构上装设的若干冲模之间需要进行切换时,通过伺服电机配合丝杆传动的方式控制移动板相对于换位线轨进行平移,进而使得移动板带动若干冲模进行切换,使得所需的冲模可移动对应至管端位置,而在指定的冲模对管端对应后,则通过油缸控制冲模沿进给线轨进行移动,使得冲模靠近管端进行加工或远离管端进行分离。
优选的,主夹模21与副夹模22之间连接有导柱24,弹性件套设于导柱24外周,以使主夹模21与副夹模22之间通过弹性件形成空隙,当副夹模22被推动时,弹性件压缩且副夹模22一侧与主夹模21相互贴合。
具体的,通过导柱使得主夹模与副夹模相互连接,同时副夹模可沿导柱进行移动,使得副夹模可相对于主夹模进行移动,在主夹模与副夹模处于未使用状态时,通过弹性件对副夹模进行推动,使得主夹模与副夹模之间具有空隙,而在冲模推动副夹模进行移动时,弹性件受到压缩,使得副夹模与主夹模一侧相互贴合,进而保证管件中段挤鼓位置可受到环槽的稳定导向。
其中,弹性件采用压簧。
优选的,副夹模22远离导柱24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5,主夹模21一侧装设有压块26,当副夹模22与主夹模21之间形成空隙时,压块26扣设于限位槽25处。
具体的,由于主夹模与副夹模在未使用时,会通过弹性件将副夹模进行复位,为保证副夹模不会脱离主夹模的位置,因此设置限位槽与压块,使得弹性件对副夹模进行复位时,压块会扣设与限位槽中,并通过压块对限位槽的位置进行抵住限位,进而对副夹模的复位位置进行限位,增加副夹模的稳定。
优选的,主夹模21沿管件5的径向方向开设有打点孔27,且打点孔27的端部朝向副夹模22与主夹模21相互贴合时的环槽23处,打点冲头28可移动的设于打点孔27中。
具体的,通过环槽位置可对管件的中段进行挤鼓加工,而在部分管件的挤鼓位置处需要进行打点加工操作,因此本方案通过设置打点孔与打点冲头,使得在管件中段挤鼓完成后,通过打点冲头沿打点孔进行前后移动,进而对管件中段挤鼓位置进行打点冲压,且由于打点孔的端部朝向副夹模与主夹模相互贴合时的环槽处,进一步保证了打点位置与管件中段挤鼓位置的对应准确。
优选的,打点冲头28远离管件5的一端通过过渡杆29连接于打点油缸210处,打点孔27一侧装设有导向块211,打点冲头28边侧贴合与导向块211处,以使打点冲头28对管件5进行打点时,导向块211对打点冲头28进行导向。
具体的,在通过打点冲头对管件进行打点时,打点油缸控制过渡杆进行伸缩,进而通过过渡杆驱动打点冲头进行伸缩移动,以使打点冲头在打点油缸的控制下对管件进行稳定的冲压打点。
同时,由于导向块的设置,在打点冲头进行冲压时,导向块会对打点冲头的边侧进行导向,增加打点冲头对管件的打点准确性。
优选的,副夹模22远离环槽23的一侧开设有圆槽212,当第一冲模机构3或第二冲模机构4中的一冲模31挤压副夹模22时,副夹模22与该冲模31配合对管件5端部进行扩口或挤鼓。
具体的,部分管件在管端加工时,需要对管端进行扩口或挤鼓,因此通过圆槽的设置,使得第一冲模机构或第二冲模机构中的冲模在配合副夹模的圆槽后,可对管件处于圆槽位置的端口处进行扩口或挤鼓加工,由于在此加工之前,环槽位置已经由管件中段挤鼓的结构进行填充,因此在冲模对管件进行压缩挤鼓时,管件挤鼓位置会受到圆槽的导向,使得管件的端口位置向圆槽处扩口或挤鼓。
值得一提的是,圆槽位置与环槽位置可同步对管件进行加工导向,也可依次进行导向,在圆槽与环槽的导向具有先后时,通常将环槽先对管件进行挤鼓导向,随后再通过圆槽对管件进行导向,且在环槽先进行导向时,可通过冲模端部的形状填充圆槽所在位置,进而避免圆槽对环槽的导向效果进行影响;同样的,在圆槽与环槽同步进行导向作用时,同样采用对应的冲模与圆槽进行配合,使得管件端口与中段进行同步加工。
优选的,定位部件6包括定位支架61、设于定位支架61上的斜块62、设于斜块62的斜面上的挡料板63,挡料板63与斜块62之间形成V型槽64,管件5置于V型槽64中。
具体的,将管件初始置于斜块上,管件随斜块的斜面滚落,并通过挡料板进行阻挡,使得管件置于V型槽处等待进行初步定位。
其中,挡料板底部连接有气缸,通过气缸控制挡料板的升降。
优选的,V型槽64一侧具有定位气缸65,定位气缸65的伸出端抵住管件5一端,以使管件5一端位于指定位置,V型槽64另一侧具有检测气缸66,检测气缸66的伸出端用于检测管件5另一端与检测气缸66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在管件置于V型槽后,定位气缸的伸出端充当定位靠山进行伸出至制定距离,随后检测气缸的伸出端向外伸出,并在伸出过程中抵住管件进行推动,直至将管件的另一端推动并抵住定位气缸的伸出端处,此时通过判断检测气缸伸出端的移动距离,来计算管件的长度,即可判断管件长度是否满足当前管件的加工要求。
其中,检测气缸采用“CEP1B20-75L”型号的气缸,该气缸可显示伸出端的位移距离,进而通过位移距离配合定位气缸伸出端的定位作用,来最终计算出管件长度。
优选的,定位支架61一侧装设有废料盒67,当管件长度超过或低于管件长度要求时,通过气爪68将管件5置于废料盒67中。
具体的,在检测出管件长度后,判断管件的长度是否满足要求,不满足管件长度要求时,通过气爪将该不良品移动至废料盒中进行存储,而合格品在通过气爪转移至复合夹持机构中进行夹持。
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中的定位部件还包括用于输送管件的横移机构,横移机构包括用于抓取管件的气爪68、设于气爪68一侧的横移线轨69,气爪68通过横移座610与横移线轨69呈移动配合,使得横移座610可通过伺服电机配合齿轮齿条的传动方式沿横移线轨69进行移动,进而通过横移座610带动气爪68进行横向移动,以保证气爪可携带管件在定位部件、复合夹持机构、出料各个位置处进行移动。
其中,气爪采用现有的气爪结构。
特别的,气爪68与横移座610之间通过气缸611进行连接,使得气缸611可带动气爪68进行升降,进而使得横移座610带动气爪68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气缸611启动将气爪68下放,随后气爪68夹取管件5,并通过气缸611对其进行复位,进而再次通过横移座610带动气爪68以及管件5移动至后一工位处,此时通过气缸611的下放以及气爪68的松开,即可将管件5放置于指定位置处,增加管件运输过程中整体的平稳性和准确性。
同时,横移线轨69背离横移座610的一侧连接于型材612上,且型材612底部连接有若干立柱613,以保证型材612与立柱613相互配合对横移线轨69进行支撑定位,进而保证气爪68带动管件5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足够稳定。
其中,型材612采用铝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复合夹持机构(2)、分置于复合夹持机构(2)两侧的第一冲模机构(3)与第二冲模机构(4),复合夹持机构(2)包括主夹模(21)、可移动的设于主夹模(21)内部的副夹模(22),副夹模(22)夹持管件(5)的位置靠近主夹模(21)一侧沿周向开设有环槽(23),第一冲模机构(3)与第二冲模机构(4)结构相同,且第一冲模机构(3)与第二冲模机构(4)上分别装设有若干冲模(31),当管件(5)输送至复合夹持机构(2)处进行夹持,第一冲模机构(3)中的其中一冲模(31)抵住管件(5)一端,第二冲模机构(4)中的其中一冲模(31)冲压管件(5)另一端并推动副夹模(22)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冲模机构(3)包括用于装设若干冲模(31)的冲模座(32)、设于冲模座(32)底部的移动板(33),冲模座(32)与移动板(33)之间通过进给线轨(34)呈移动配合,移动板(33)底部与换位线轨(35)呈移动配合,且进给线轨(34)用于控制冲模(31)靠近或远离管件(5),换位线轨(35)用于控制若干冲模(31)之间的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主夹模(21)与副夹模(22)之间连接有导柱(24),弹性件套设于导柱(24)外周,以使主夹模(21)与副夹模(22)之间通过弹性件形成空隙,当副夹模(22)被推动时,弹性件压缩且副夹模(22)一侧与主夹模(21)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副夹模(22)远离导柱(24)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5),主夹模(21)一侧装设有压块(26),当副夹模(22)与主夹模(21)之间形成空隙时,压块(26)扣设于限位槽(25)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主夹模(21)沿管件(5)的径向方向开设有打点孔(27),且打点孔(27)的端部朝向副夹模(22)与主夹模(21)相互贴合时的环槽(23)处,打点冲头(28)可移动的设于打点孔(27)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打点冲头(28)远离管件(5)的一端通过过渡杆(29)连接于打点油缸(210)处,打点孔(27)一侧装设有导向块(211),打点冲头(28)边侧贴合于导向块(211)处,以使打点冲头(28)对管件(5)进行打点时,导向块(211)对打点冲头(28)进行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副夹模(22)远离环槽(23)的一侧开设有圆槽(212),当第一冲模机构(3)或第二冲模机构(4)中的一冲模(31)挤压副夹模(22)时,副夹模(22)与该冲模(31)配合对管件(5)端部进行扩口或挤鼓。
CN202322401027.9U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 Active CN220762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1027.9U CN220762827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01027.9U CN220762827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2827U true CN220762827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01027.9U Active CN220762827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2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6810B (zh) 一种光伏短边框自动挤压角码机构
CN112935020A (zh) 一种自动管件成型一体机
CN210847951U (zh) 一种高效新型冲压模具
CN220762827U (zh) 一种管件双端加工用夹持设备
CN220680131U (zh) 一种管件定位部件
CN211440270U (zh) 型材冲孔切割机
CN117066354A (zh) 一种双头管端一体加工设备
CN210208231U (zh)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金属冲压成型装置
CN218983889U (zh) 一种热导管全自动排气封口剪切机设备
CN117066353A (zh) 一种双头管端一体加工方法
CN114178425B (zh) 一种带有自动出料功能的工件冲压机
CN212822117U (zh) 一种喷淋管主管成型机
CN214866517U (zh) Pcb板冲压装置
CN215392134U (zh) 一种铜棒阶梯上料装置
CN218835784U (zh) 一种异形管体冲孔设备
CN111360134A (zh) 一种u形支架的加工模具
CN220880200U (zh) 一种新型顺送模
CN217095137U (zh) 一种自动冲压成型装置
CN110883844A (zh) 型材冲孔切割机
CN220635956U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装置
CN212442789U (zh) 用于角钢生产线的冲压结构
CN216729195U (zh) 一种钣金冲压件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14639616U (zh) 发动机悬置内骨架扣合件连续冲压模具
CN220311489U (zh) 一种管材冲孔装置
CN215467343U (zh) 适用于精轧管异型钢热锻冲压成型的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