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5129U -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5129U
CN220755129U CN202322367786.8U CN202322367786U CN220755129U CN 220755129 U CN220755129 U CN 220755129U CN 202322367786 U CN202322367786 U CN 202322367786U CN 220755129 U CN220755129 U CN 220755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ounding
substrate
ground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77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征
王明强
贺雪英
张燚
杨鹏
向炼
陈功
方远�
张家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77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5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5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5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走线层、第一绝缘层和电磁屏蔽层,第一走线层挖掉接地单元之间的部分,可以减小连接部在该区域的厚度,降低连接部的弯折反弹力。第一绝缘层设有裸露区,电磁屏蔽层通过裸露区与接地单元连接,第一绝缘层露出至少一条第一接地线的至少部分,电磁屏蔽层与第一接地线的露出的部分连接,接地单元和第一接地线可保证电磁屏蔽层的接地效果。因此,该柔性电路板在保证连接部的电磁屏蔽层接地效果的同时,能够兼顾连接部的弯折性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柔性电路板的显示模组,以及包括该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便于显示模组的组装,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会进行反折弯曲,因此会设置连接部,并在连接部预留弯折区域。
显示装置上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在保证连接部的电磁屏蔽层接地效果的同时,还要兼顾脖子区的弯折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实用新型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第一电路板层组、第一绝缘层和电磁屏蔽层,第一电路板层组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一走线层,第一走线层设于第一基底的一侧,第一走线层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接地单元,多个接地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一走线部,所述第一走线部包括第一接地线;第一绝缘层设于第一走线层远离第一基底的一侧,第一绝缘层设有裸露区,裸露区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接地单元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一绝缘层露出第一接地线的至少部分;电磁屏蔽层设于第一绝缘层远离第一基底的一侧,电磁屏蔽层通过裸露区与接地单元连接,并与第一接地线的露出的部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接地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一走线部,另一侧设有第一走线部或第二走线部,第一走线部用于与显示面板绑定,第二走线部为虚拟接地线,第一走线部的宽度与第二走线部的宽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走线部包括第一信号线和至少两条第一接地线,至少两条第一接地线分别设于第一信号线的两侧,第一绝缘层包覆第一信号线,并露出至少一条第一接地线的至少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条第一接地线包括第一子接地线和第二子接地线,第一子接地线位于多个接地单元与第一信号线之间,第二子接地线位于第一信号线与第一基底的边缘之间,第一绝缘层露出第二子接地线的至少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子接地线的宽度大于第一子接地线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接地单元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走线部,第一绝缘层包括两个第一绝缘部,两个第一绝缘部分别包覆两个第一走线部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一子接地线,两个第一绝缘部靠近多个接地单元的边缘之间为裸露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走线部与多个接地单元间隔设置,两个第一绝缘部靠近多个接地单元的边缘分别位于多个接地单元与两个第一走线部的间隙之间,接地单元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裸露区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接地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一走线部,另一侧设有第二走线部,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部,第一绝缘部包覆第一走线部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一子接地线,第一绝缘部靠近多个接地单元的边缘与第一基底的边缘之间为裸露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走线部和第一走线部分别与多个接地单元间隔设置,第一绝缘部靠近多个接地单元的边缘位于多个接地单元与第一走线部的间隙之间,接地单元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和第二走线部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裸露区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各接地单元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子接地线连接,两个第一绝缘部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多个接地单元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各接地单元分别与第二走线部和第一子接地线连接,第一绝缘部靠近多个接地单元的边缘位于第一子接地线与第二走线部之间,且第一绝缘部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多个接地单元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裸露区包括设于第一绝缘层的多个开口,接地单元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开口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走线部与多个接地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走线部与多个接地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走线部与多个接地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线的数量为多条,相邻两根信号线之间的距离、第一子接地线与相邻第一信号线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子接地线与相邻第一信号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层组还包括第二走线层,第二走线层设于第一基底与远离第一走线层的一侧,第二走线层与第一走线层通过第一过孔内的第一导电结构连接,第一过孔穿过第一走线层和第一基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走线层包括第二走线部,第二走线部包括第二信号线,第二信号线与第一信号线通过第一过孔内的第一导电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层组,第二电路板层组设于第一电路板层组靠近第二走线层的一侧,第二电路板层组包括第二基底和第三走线层,第二基底通过粘接层与第二走线层连接,第三走线层设于第二基底远离第二走线层的一侧,第三走线层通过第二过孔内的第二导电结构与第二走线层连接,第二过孔穿过第三走线层、第二基底、粘接层和第二走线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设于第三走线层远离第二基底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走线层、第一绝缘层和电磁屏蔽层,第一走线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接地单元,第一走线层挖掉接地单元之间的部分,可以减小连接部在该区域的厚度,降低连接部的弯折反弹力。第一绝缘层设有裸露区,裸露区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接地单元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叠,电磁屏蔽层通过裸露区与接地单元连接,第一绝缘层露出至少一条第一接地线的至少部分,电磁屏蔽层与第一接地线的露出的部分连接,接地单元和第一接地线可保证电磁屏蔽层的接地效果。因此,该柔性电路板在保证连接部的电磁屏蔽层接地效果的同时,能够兼顾脖子区的弯折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3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4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和第一绝缘层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5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第一绝缘层和电磁屏蔽层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6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7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的又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8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的再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9为各接地单元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走线部连接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各接地单元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走线部连接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11为各接地单元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走线部连接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和第一绝缘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12为各接地单元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走线部连接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第一绝缘层和电磁屏蔽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13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15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和第一绝缘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16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第一绝缘层和电磁屏蔽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17为各接地单元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连接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18为各接地单元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连接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19为各接地单元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连接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和第一绝缘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20为各接地单元分别与两侧的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连接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第一绝缘层和电磁屏蔽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21为接地结构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第一走线部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走线层和第一绝缘层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22为第一电路板层组还包括第二走线层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制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24为在第一基底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后连接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25为对第二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第二走线层后连接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26为第二基底与第二走线层粘接在一起后连接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27为制作第一过孔以及制作第二过孔后连接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28为在第一过孔内充填第一导电结构,以及在在第二过孔内充填第二导电结构后连接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29为形成第一走线层和第三走线层后连接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30为形成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后连接部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部,2、连接部,21、第二电路板层组,211、第一基底,212、第一走线层,2121、接地结构,2122、接地单元,2123、第一走线部,2124、第一信号线,2125、第一子接地线,2126、第二子接地线,2127、第二走线部,213、第二走线层,2131、第二信号线,2132、第三子接地线,2133、第四子接地线,2134、第三接地部,2135、第四接地部,22、第一电路板层组,221、第二基底,222、第三走线层,23、第一绝缘层,231、第一绝缘部,232、裸露区,2321、开口,24、电磁屏蔽层,25、粘接层,26、第一导电结构,27、第二导电结构,28、第二绝缘层,291、第一过孔,292第二过孔、3、第一导电层,4、第二导电层,5、第三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如图1至图22所示,该柔性电路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部2,连接部2包括第一电路板层组22、第一绝缘层23和电磁屏蔽层24,第一电路板层组22包括第一基底211和第一走线层212,第一走线层212设于第一基底211的一侧,第一走线层212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接地单元2122,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一侧设有第一走线部2123,第一走线部2123包括第一接地线;第一绝缘层23设于第一走线层212远离第一基底211的一侧,第一绝缘层23设有裸露区232,裸露区23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与接地单元212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一绝缘层23露出第一接地线的至少部分;电磁屏蔽层24设于第一绝缘层23远离第一基底211的一侧,电磁屏蔽层24通过裸露区232与接地单元2122连接,并与第一接地线的露出的部分连接。
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走线层212、第一绝缘层23和电磁屏蔽层24,第一走线层212包括多个接地单元2122,第一走线层212挖掉接地单元2122之间的部分,可以减小连接部2在该区域的厚度,降低连接部2的弯折反弹力。第一绝缘层23设有裸露区232,裸露区23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与接地单元212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交叠,电磁屏蔽层24通过裸露区232与接地单元2122连接,可保证电磁屏蔽层24的接地效果。因此,该柔性电路板在保证连接部2的电磁屏蔽层24接地效果的同时,能够兼顾连接部2的弯折性能。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的柔性电路板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柔性电路板包括主体部1和连接部2,连接部2连接于主体部1的边缘,连接部2沿第一方向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2包括第一电路板层组22,第一电路板层组22包括第一基底211和第一走线层212,第一走线层212设于第一基底211的一侧,第一走线层212包括接地结构2121,接地结构2121的两侧沿第二方向设有第一走线部2123,第一走线部2123用于与显示面板的绑定部连接。两侧第一走线部2123的宽度W1相同,且两个第一走线部2123与多个接地单元2122之间的距离相等,避免连接部2在弯折时受力不均,引起层与层之间的剥离。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为图3中示出的x方向,第二方向为图3中示出的y方向。
第一走线部2123包括两条第一信号线2124,两条第一信号线2124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条第一接地线,通过第一接地线屏蔽第一走线部2123的两条第一信号线2124的信号,防止两个第一走线部2123的信号相互干扰。两条第一接地线包括第一子接地线2125和第二子接地线2126,第一子接地线2125位于多个接地单元2122与第一信号线2124之间,第二子接地线2126位于第一信号线2124与第一基底211的边缘之间。
接地结构2121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接地单元2122,两根第一子接地线2125间隔设置于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两侧,第一走线层212位于相邻两个接地单元2122之间、以及位于接地单元2122与两根第一子接地线2125之间的部分均被挖空。第一子接地线2125远离接地单元2122的一侧依次设置两根第一信号线2124,距离多个接地单元2122最远的第一信号线2124的外侧设置第二子接地线2126。两根第一子接地线2125与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距离相等。
可以理解的是,接地单元2122在第一走线层212为岛状结构,第一走线层212位于每一个接地单元2122四周的部分被掏空。为了便于掩膜板图案的加工,减小对第一走线层212图案化处理,形成接地单元2122的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将接地单元2122的形状设置为规则形状,例如:矩形。当然,接地单元2122也可以设为圆形、五边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进一步,接地结构2121还可以设置任意相邻接地单元2122之间的间距相等。
两根第一信号线2124、第一子接地线2125和第二子接地线2126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第一信号线2124各个部位的宽度相等,第一子接地线2125各个部位的宽度相等,以及第二子接地线2126各个部位的宽度相等,第一子接地线2125的宽度和第二子接地线2126的宽度大于第一信号线2124的宽度,可以起到更好的接地效果。
如图4所示,连接部2还包括第一绝缘层23,第一绝缘层23设于第一走线层212远离第一基底211的一侧,第一绝缘层23包括两个第一绝缘部231,两个第一绝缘部231分别包覆两个第一走线部2123的第一信号线2124,并露出至少部分接地结构2121。即第一绝缘部231的边缘可以位于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表面,也可以位于第一信号线2124与多个接地单元2122之间。
如图5所示,第一绝缘部231的边缘位于第一信号线2124与多个接地单元2122之间。两个第一绝缘部231靠近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边缘之间形成裸露区232,可以理解的是,裸露区232的形状为开放性开口2321,裸露区232可以沿第一方向贯通连接部2的弯折区,也可以沿第一方向贯通整个连接部2。接地单元212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位于裸露区23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内。
第一绝缘层23远离第一基底211的一侧设有电磁屏蔽层24,电磁屏蔽层24通过裸露区232与接地结构2121连接,电磁屏蔽层24的面积大小可以与第一基底211的面积大小相同。如图所示,为了保证电磁屏蔽层24的接地效果,将两个第一绝缘部231靠近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边缘分别位于多个接地单元2122与两个第一子接地线2125的间隙之间。
这样,电磁屏蔽层24包覆接地单元2122远离第一基底211的一面、以及接地单元2122的侧面,使得电磁屏蔽层24与接地单元2122的结合更紧密。需要说明的是,接地单元2122的侧面垂直连接于接地单元2122靠近第一基底211的一面和接地单元2122远离第一基底211的一面之间。
在第一绝缘层23设置裸露区232,将多个接地单元2122设于裸露区232内,可以减小连接部2在接地结构2121所在区域的厚度,减少了接地结构2121所在区域对显示装置整机空间的占用。在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2弯折的过程中,连接部2在厚度较小的区域更容易被弯折,降低连接部2的弯折反弹力。
第一绝缘层23挖掉接地单元2122外围的部分,使得接地结构2121所在区域中,接地单元2122外围区域的厚度小于接地单元2122所在区域的厚度,即便是第二子接地线2126实现电磁屏蔽层24的接地,在两个第一走线部2123之部不设置接地结构2121的情况下,接地单元2122的外围去除了第一走线层212和第一绝缘层23,相比第一绝缘层23整面覆盖的情况,仍然减小了该区域的厚度和弯折反弹力。可以设置相邻接地单元2122之间的间距大于接地单元2122沿第一方向的尺寸,能增大厚度最薄区域的面积。进一步减小连接部2在接地单元2122外围区域的厚度,以及减小弯折连接部2在接地单元2122外围区域的反弹力。
如图2、图6、图7所示,为了更好地实现电磁屏蔽层24的接地效果,第一绝缘部231露出至少一条第一接地线的至少部分。如图6所示,第一绝缘部231可以露出第一子接地线2125,电磁屏蔽层24与第一子接地线2125露出的部分连接,第一子接地线2125露出的部分的宽度为d2。如图2所示,第一绝缘部231也可以露出第二子接地线2126,电磁屏蔽层24与第二子接地线2126露出的部分连接,第二子接地线2126露出的部分的宽度为d1。如图7所示,第一绝缘部231也可以同时露出第一子接地线2125和第二子接地线2126,电磁屏蔽层24与第一子接地线2125露出的部分和第二子接地线2126露出的部分均连接,更好地保证电磁屏蔽层24的接地效果。第一子接地线2125露出的部分的宽度d2可以等于第二子接地线2126露出的部分的宽度d1。
图7和图8所示,第一绝缘部231可以露出部分第一接地线,也可以露出整根第一接地线。当第一绝缘部231露出部分第一子接地线2125时,两个第一绝缘部231靠近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边缘位于第一子接地线2125的两边之间,当第一绝缘部231露出整根第一子接地线2125时,此时d2为第一子接地线2125的宽度,两个第一绝缘部231靠近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边缘位于第一子接地线2125与第一信号线2124之间。当第一绝缘部231露出部分第二子接地线2126时,将两个第一绝缘部231远离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边缘位于第二子接地线2126的两边之间,当第一绝缘部231露出整根第一子接地线2125时,两个第一绝缘部231靠近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边缘位于第二子接地线2126与第一信号线2124之间,并且d1为第二子接地线2126的宽度。
因为第一子接地线2125和第二子接地线2126的宽度较小,在第一绝缘层23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工艺公差,倘若直接裸露第一子接地线2125和第二子接地线2126,可能会露出第一信号线2124,影响信号的传输。第一绝缘部231露出部分第一接地线,在保证电磁屏蔽层24的接地效果的同时,第一绝缘部231能完全包覆第一信号线2124,不会影响信号的传输。
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第一子接地线2125的宽度和第二子接地线2126的宽度,留出较大的工艺公差范围,降低第一绝缘层23形成的工艺难度。但由于增加第一子接地线2125的宽度,会影响第一信号线2124的布线,因此可以增加两个第一走线部2123的第二子接地线2126的宽度,使得第二子接地线2126的宽度大于第一子接地线2125的宽度,第一绝缘部231可以露出第二子接地线2126增加的部分,在第二子接地线2126上预留出电磁屏蔽层24的接地空间。
如图9至图12所示,与图2至图5的不同之处在于,各接地单元2122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子接地线2125连接,使得多个接地单元2122和第一子接地线2125形成网状结构,增加了接地结构2121的面积,能够起到更好的电磁接地效果。两个第一绝缘部231分别包覆两个第一走线部2123的第一子接地线2125的同时,第一绝缘部231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与多个接地单元212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交叠。
当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2也可能存在单侧信号走线,如图13至16所示。接地结构2121与图中的相同,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接地单元2122,可在接地结构2121的一侧设置第一走线部2123。为了避免连接部2弯折时层与层之间发生分离,可以在接地结构2121的另一侧设置第二走线部2127,第一走线部2123的宽度与第二走线部2127的宽度相等。第一走线部2123与多个接地单元2122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走线部2127与多个接地单元2122之间的距离相等。
第一走线部2123包括两条第一信号线2124和两条第一接地线,两条第一接地线包括第一子接地线2125和第二子接地线2126,第一子接地线2125位于多个接地单元2122与第一信号线2124之间,第二子接地线2126位于第一信号线2124与第一基底211的边缘之间,第二子接地线2126的宽度大于第一子接地线2125的宽度。第二走线部2127为虚拟接地线,并不与显示面板的绑定部连接。
第一绝缘层23包括第一绝缘部231,第一绝缘部231包覆第一走线部2123的第一信号线2124和第一子接地线2125,第一绝缘部231靠近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边缘位于第一子接地线2125与多个接地单元2122之间,第一绝缘部231远离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边缘位于第二子接地线2126于的两边之间,在第一绝缘部231靠近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边缘与第一基底211的边缘之间形成裸露区232。
第二走线部2127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位于裸露区23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内,以及接地单元212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位于裸露区23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内。电磁屏蔽层24设于第一绝缘层23远离第一基底211的一侧,电磁屏蔽层24与第二子接地线2126露出的部分、多个接地单元2122和虚拟接地线连接。
如图17至图20所示,与图9至图12的不同之处在于,各接地单元2122分别与第二走线部和第一子接地线2125连接,使得多个接地单元2122、第一子接地线2125和第二走线部形成网状结构,增加了接地结构2121的面积,能够起到更好的电磁接地效果。第一绝缘部231靠近多个接地单元2122的边缘位于第一子接地线2125与第二走线部2127之间,且第一绝缘部231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与多个接地单元212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交叠,也就是接地单元212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部分位于裸露区23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内,第二走线部2127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位于裸露区23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绝缘部231包覆第一子接地线2125的同时,部分搭接于接地单元2122远离第一基板的一面。
如图21所示,在其他可实现的实施例中,裸露区232包括设于第一绝缘层23的多个开口2321,接地单元212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位于开口2321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内。具体可以是,接地单元2122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与开口2321在第一基底211上的正投影重合。第一绝缘层23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两边分别露出至少部分第二子接地线2126。
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第一绝缘层23为一整层,不会出现第一信号线2124裸露在外的风险,无需考虑工艺公差。并且第一绝缘层23与接地单元2122重叠的部分被挖掉,同样能够减小连接部2的接地单元2122所在区域的厚度,减少对显示装置整机的占用空间。另外,相邻两个接地单元2122之间虽然设有第一绝缘层23,但在保证电磁屏蔽层24接地效果的同时,连接部2的弯折性能并没有受到影响。第一走线层212的厚度通常小于第一绝缘层23,因此可以减小连接部2在该区域的弯折性能。
如图22所示,当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2单侧走线时,第一电路板层组22还包括第二走线层213,第二走线层213设于第一基底211与远离第一走线层212的一侧,第二走线层213可以包括第二走线部2127,第二走线部2127可以包括第二信号线2131,第二信号线2131与第一信号线2124通过第一过孔291内的第一导电结构26连接。第二信号线2131与第一信号线2124形成并联结构,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电阻。第二信号线2131可以设置为两条,两条第二信号线2131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过孔291内的第一导电结构26连接。
可以在第二信号线213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接地线,第二接地线可以包括第三子接地线2132和第四子接地线2133,第三子接地线2132位于第二信号线2131靠近接地结构2121的一侧,第四子接地线2133位于第二信号线2131远离接地结构2121的一侧,对第二信号线2131加载的信号起到屏蔽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第二信号线2131与第一信号线2124并联,因此第二信号线2131与第一信号线2124加载的是同一信号。
第二信号线2131、第三子接地线2132和第四子接地线2133组成第三接地部2134,为了保证第二走线层213在接地结构2121两侧所提供的弯折反弹力相等,在接地结构2121的另一侧设置第四接地部2135,可以设置第四接地部2135与第三接地部2134的宽度相等。
如图30所示,对于穿戴显示模组,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层组21,第二电路板层组21设于第一电路板层组22靠近第二走线层213的一侧,第二电路板层组21包括第二基底221和第三走线层222,第三走线层222通过粘接层25与第二走线层213连接,第二基底221远离第二走线层213的一侧的大部分区域设置第三走线层222,用来屏蔽信号干扰。第三走线层222通过第二过孔内的第二导电结构27与第二走线层213连接,第二过孔穿过第三走线层222、第二基底221、粘接层25和第二走线层213。除此之外,柔性电路板还可以包括第二绝缘层28,第二绝缘层28设于第三走线层222远离第二基底221的一侧。
目前在形成第一过孔291时,会在第一走线层212的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层292第二过孔;3,在形成第二过孔时,也会在第三走线层222的表面形成第二导电层4。第一导电层292第二过孔;3和第二导电层4的存在,会增加柔性电路板的厚度,增加显示模组的厚度,挤压显示装置内的空间。如图所示,在第一过孔291内形成第一导电结构26,在第二过孔内形成第二导电结构27,省去了第一导电层292第二过孔;3和第二导电层4,减小了柔性电路板的厚度。
下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制作过程进行说明。如图23所示,该柔性电路板的制作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S10,在第一基底211相对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导电层292第二过孔;3和第二导电层4,如图24所示。
步骤S20,对第二导电层4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第二走线层213,如图25所示。
步骤S30,采用粘接层25将第二电路板层组21的第二基底221与第二走线层213粘接在一起,如图26所示。
步骤S40,制作第一过孔291穿过第一导电层292第二过孔;3和第一基底211,以及制作第二过孔穿过第三走线层222、第二基底221、粘接层25和第二走线层213,如图27所示。
步骤S50,在第一过孔291内充填第一导电结构26,以及在在第二过孔内充填第二导电结构27,如图28所示。
步骤S60,对第一导电层292第二过孔;3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第一走线层212,以及对第三导电层5进行图案化处理,形成第三走线层222,如图29所示。
步骤S70,在第一走线层212的表面贴附第一绝缘层23,以及在第三走线层222的表面贴附第二绝缘层28,如图30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可以包括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上面任一项所涉及的显示面板,柔性电路板的主体部1通常贴附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连接部2由显示面板的侧面弯折至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与显示面板绑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上面所涉及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具体结构和有益效果在上面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显示装置除了显示模组以外,还包括其他必要的部件和组成,具体例如壳体、电源线,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显示装置的具体使用要求进行相应地补充,在此不再赘述。
当柔性电路板为图中的结构时,显示装置可以是传统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电视和摄录放影机,也可以是新兴的穿戴设备,例如:虚拟现实设备和增强现实设备,在此不一一进行列举。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实用新型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21)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
第一电路板层组,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一走线层,所述第一走线层设于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走线层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接地单元,所述多个接地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一走线部,所述第一走线部包括第一接地线;
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走线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绝缘层设有裸露区,所述裸露区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接地单元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叠,所述第一绝缘层露出所述第一接地线的至少部分;
电磁屏蔽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第一基底的一侧,所述电磁屏蔽层通过所述裸露区与所述接地单元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接地线的露出的部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一走线部,另一侧设有第一走线部或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一走线部用于与显示面板绑定,所述第二走线部为虚拟接地线,所述第一走线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走线部的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部包括第一信号线和至少两条所述第一接地线,所述至少两条第一接地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两侧,所述第一绝缘层至少包覆所述第一信号线,并露出至少一条所述第一接地线的至少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条第一接地线包括第一子接地线和第二子接地线,所述第一子接地线位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所述第二子接地线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基底的边缘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露出所述第二子接地线的至少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接地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接地线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走线部,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两个第一绝缘部,两个所述第一绝缘部分别包覆两个所述第一走线部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一子接地线,两个所述第一绝缘部靠近所述多个接地单元的边缘之间为所述裸露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走线部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绝缘部靠近所述多个接地单元的边缘分别位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与两个所述第一走线部的间隙之间,所述接地单元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裸露区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一走线部,另一侧设有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包覆所述第一走线部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一子接地线,所述第一绝缘部靠近所述多个接地单元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基底的边缘之间为所述裸露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走线部和所述第一走线部分别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部靠近所述多个接地单元的边缘位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与所述第一走线部的间隙之间,所述接地单元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走线部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裸露区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接地单元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一子接地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绝缘部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接地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走线部和所述第一子接地线连接,所述第一绝缘部靠近所述多个接地单元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一子接地线与所述第二走线部之间,且所述第一绝缘部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裸露区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多个开口,所述接地单元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内。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走线部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部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走线部与所述多个接地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的数量为多条,相邻两根信号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子接地线与相邻第一信号线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子接地线与相邻第一信号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层组还包括第二走线层,所述第二走线层设于所述第一基底与远离所述第一走线层的一侧,所述第二走线层与所述第一走线层通过第一过孔内的第一导电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过孔穿过所述第一走线层和所述第一基底。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走线层包括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二走线部包括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通过第一过孔内的第一导电结构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层组,所述第二电路板层组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层组靠近第二走线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路板层组包括第二基底和第三走线层,所述第二基底通过粘接层与所述第二走线层连接,所述第三走线层设于所述第二基底远离所述第二走线层的一侧,所述第三走线层通过第二过孔内的第二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走线层连接,所述第二过孔穿过所述第三走线层、所述第二基底、所述粘接层和所述第二走线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三走线层远离所述第二基底的一侧。
20.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
2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322367786.8U 2023-08-31 2023-08-31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20755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7786.8U CN220755129U (zh) 2023-08-31 2023-08-31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7786.8U CN220755129U (zh) 2023-08-31 2023-08-31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5129U true CN220755129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8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7786.8U Active CN220755129U (zh) 2023-08-31 2023-08-31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51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3768B (zh) Composite flexible circuit cable
CN209710612U (zh) 一种多层电路板结构和终端设备
CN105138161A (zh) 触控显示装置
JP2022519960A (ja)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及び製造方法、電子装置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装置
CN112533367A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15494978U (zh) 一种触控模组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2183396B (zh)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N220755129U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0173355A (ja)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CN109496063B (zh) 电磁屏蔽膜及其制造方法、柔性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105635A1 (en) Module
US11877384B2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CN217985508U (zh) 一种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JPH11258621A (ja) 可撓性配線基板、液晶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CN114731775B (zh) 电磁屏蔽膜、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JP7060171B2 (ja) 伝送線路及び回路基板
WO2021176871A1 (ja) モジュール
CN111315124B (zh)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1628229U (zh) 一种绑定电路板、显示装置和电器设备
CN113838378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6806520B2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配線基板の設計方法
CN114423149B (zh) 电路板、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JP7020629B2 (ja) 半導体装置
CN112867226B (zh) 高频传输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8830753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摄像头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