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2767U - 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2767U
CN220752767U CN202322366473.0U CN202322366473U CN220752767U CN 220752767 U CN220752767 U CN 220752767U CN 202322366473 U CN202322366473 U CN 202322366473U CN 220752767 U CN220752767 U CN 220752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face recognition
gateway
gates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64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利民
乔溢
薛丰
谢标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Hui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Hui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Hui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Huizhou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64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2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2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2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包括闸道,闸道为2个对称设置的闸机,2个闸机的内侧均设有凹槽和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置于凹槽的上方,凹槽内设置闸板,闸板可以相对闸机进行旋转,2个闸机的外侧均设有警报器,2个闸机顶部均设有人脸识别器,闸机内腔还分别设有主控板和驱动部,驱动部与闸板连接,主控板电性连接驱动部、人脸识别器、警报器和红外传感器。人脸识别器进行人脸识别,并通过主控板控制电机工作,带动闸板进行旋转,实现开闸状态。进一步地,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行人翻越闸机时,主控板向警报器发送警报信号,警报器发出警报声,提醒工作人员即使进行人员检查,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
背景技术
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中,人员出入境较为频繁,往往需要对人员进行人脸识别,然后根据人员个人信息的比对并通过道闸的起落对人员进行放行或截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安全性。
现有的工地人脸识别闸机,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只具备简单的开闸和关闸功能。当出现行人违规翻越闸机进入工地中,现有的闸机设备不能提供有效的报警功能,安全性有所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目前的行人违规翻越闸机进入工地中,现有的闸机设备不能提供有效的报警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包括闸道,所述闸道为2个对称设置的闸机,2个所述闸机的内侧均设有凹槽和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置于所述凹槽的上方,所述凹槽内设置闸板,所述闸板可以相对所述闸机进行旋转,2个所述闸机的外侧均设有警报器,2个所述闸机顶部均设有人脸识别器,所述闸机内腔还分别设有主控板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闸板连接,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部、所述人脸识别器、所述警报器和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闸板两端贯穿所述凹槽设置,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闸机,所述闸板顶部还固定连接从动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和齿轮轴,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闸机内腔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闸机的内腔还设有固定块,所述齿轮轴贯穿所述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置于所述齿轮轴中部位置,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闸机内腔。
进一步地,2个所述闸机的内侧对应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设置透明板。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传感器置于所述闸机内腔,且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置于任意一个所述闸机内腔,所述接收端置于另一个所述闸机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闸机对应所述警报器的位置设有防尘网,所述警报器为扬声器。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识别器设有2个,所述人脸识别器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闸机顶部,2个所述人脸识别器均朝所述凹槽位置倾斜。
进一步地,2个所述人脸识别器分别对应2个所述闸机的进出位置设置,所述闸机靠近所述人脸识别器的一侧还设有距离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闸机对应所述距离传感器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距离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闸机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具有以下优点:
1、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人脸识别器进行人脸识别,并通过控制板控制电机工作,带动闸板进行旋转,实现开闸状态。进一步地,当闸机为关闸状态时,红外传感器开始工作,通过红外传感器的设置,便于检测在关闸状态下,是否有行人翻越闸机。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行人翻越闸机时,主控板向警报器发送警报信号,警报器发出警报声,提醒工作人员即使进行人员检查,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闸机;2、人脸识别器;3、主控板;4、电机;5、警报器;
11、凹槽;12、闸板;13、通孔;14、条形孔;15、红外传感器;21、支撑杆;31、距离传感器;41、齿轮轴;42、固定块;43、从动齿轮;51、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包括闸道,所述闸道为2个对称设置的闸机1,2个所述闸机1的内侧均设有凹槽11和红外传感器15,所述红外传感器15置于所述凹槽11的上方,所述凹槽11内设置闸板12,所述闸板12可以相对所述闸机1进行旋转,2个所述闸机1的外侧均设有警报器5,2个所述闸机1顶部均设有人脸识别器2,所述闸机1内腔还分别设有主控板3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闸板12连接,所述主控板3电性连接所述驱动部、所述人脸识别器2、所述警报器5和红外传感器15。
可以理解,2个闸机1对称设置,且2个闸机1设置的凹槽11的位置相对。通过旋转闸板12实现闸机1的开闸和关闸。同时,2个闸机1之间的主控板3之间通过无线连接,使2个闸机1之间的驱动部可以同步工作。
可以理解,人脸识别器2进行人脸识别,并通过主控板3控制电机4工作,带动闸板12进行旋转,实现开闸状态。进一步地,当闸机1为关闸状态时,红外传感器15开始工作,通过红外传感器15的设置,便于检测在关闸状态下,是否有行人翻越闸机1。当红外传感器15检测到行人翻越闸机1时,主控板3向警报器5发送警报信号,警报器5发出警报声,提醒工作人员即使进行人员检查,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优选地,所述闸板12两端贯穿所述凹槽11设置,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闸机1,所述闸板12顶部还固定连接从动齿轮43。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4和齿轮轴41,所述电机4固定连接所述闸机1内腔底部,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轴41,所述齿轮轴41与所述从动齿轮43啮合。
可以理解,闸板12两端贯穿凹槽11侧壁,并设置轴承,使闸板12可以相对闸机1进行旋转,使闸机1实现开闸和关闸。同时,通过电机4带动齿轮轴41进行旋转,通过闸板12顶部设置的从动轮和齿轮轴41进行啮合,使电机4工作时,可以带动闸板12同步工作。具体地,主控板3根据预设的工作指令控制电机4进行工作。
优选地,所述闸机1的内腔还设有固定块42,所述齿轮轴41贯穿所述固定块42,且所述固定块42置于所述齿轮轴41中部位置,所述固定块42固定连接所述闸机1内腔。
可以理解,闸机1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2,通过齿轮轴41贯穿固定块42的设置,避免齿轮轴41在工作时出现晃动,影响齿轮轴41通过从动齿轮43带动闸板12进行旋转。
优选地,2个所述闸机1的内侧对应所述红外传感器15的位置设有条形孔14,所述条形孔14设置透明板。
优选地,所述红外传感器15置于所述闸机1内腔,且所述红外传感器15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置于任意一个所述闸机1内腔,所述接收端置于另一个所述闸机1内腔。
可以理解,红外传感器15为红外线对射传感器,发射端置于其中一个闸机1内,接收端置于另一个闸机1内,且发射端和接收端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闸机1靠近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位置均设有条形孔14,并在条形孔14内设置透明板,使发射端和接收端在工作时,还可以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闸机1内腔。
优选地,所述闸机1对应所述警报器5的位置设有防尘网51,所述警报器5为扬声器。
可以理解,警报器5为扬声器设置,且闸机1对应警报器5的位置设有防尘网51,避免空气中的灰尘附着到警报器5上,影响警报器5的正常工作。同时,当红外传感器15检查到有人翻越闸机1时,红外传感器15向主控板3发送相关信号,主控板3根据该信号向警报器5发送预设的工作信号,使警报器5发出警报提示音,便于工作人员阻止行人翻越闸机1。
优选地,所述人脸识别器2设有2个,所述人脸识别器2通过支撑杆21连接所述闸机1顶部,2个所述人脸识别器2均朝所述凹槽11位置倾斜。
可以理解,人脸识别器2用于检测人脸信息,通过将接收到的人脸信息与主控板3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同时,人脸识别器2朝闸机1的进出位置倾斜,便于行人进出闸机1时可以快速识别人脸信息。
优选地,2个所述人脸识别器2分别对应2个所述闸机1的进出位置设置,所述闸机1靠近所述人脸识别器2的一侧还设有距离传感器31。
可以理解,人脸识别器2靠近闸机1的进出位置设置,便于行人进出闸机1时可以快速识别人脸信息。同时,距离传感器31用于检测行人靠近闸机1的距离检测。例如,当行人靠近闸机10.5米的范围时,距离传感器31向主控板3发送距离信号,主控板3根据该距离信号控制人脸识别器2开启人脸识别工作。
优选地,所述闸机1对应所述距离传感器31位置设有通孔13,所述距离传感器31固定连接所述闸机1的内壁。
可以理解,闸机1对应距离传感器31的位置设置通孔13,且通孔13处还可以设置透明板,避免空气中的灰尘附着遮挡距离传感器31,影响检测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闸道,所述闸道为2个对称设置的闸机,2个所述闸机的内侧均设有凹槽和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置于所述凹槽的上方,所述凹槽内设置闸板,所述闸板可以相对所述闸机进行旋转,2个所述闸机的外侧均设有警报器,2个所述闸机顶部均设有人脸识别器,所述闸机内腔还分别设有主控板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闸板连接,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部、所述人脸识别器、所述警报器和红外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两端贯穿所述凹槽设置,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闸机,所述闸板顶部还固定连接从动齿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和齿轮轴,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闸机内腔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的内腔还设有固定块,所述齿轮轴贯穿所述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置于所述齿轮轴中部位置,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闸机内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闸机的内侧对应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设置透明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置于所述闸机内腔,且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置于任意一个所述闸机内腔,所述接收端置于另一个所述闸机内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对应所述警报器的位置设有防尘网,所述警报器为扬声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器设有2个,所述人脸识别器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闸机顶部,2个所述人脸识别器均朝所述凹槽位置倾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人脸识别器分别对应2个所述闸机的进出位置设置,所述闸机靠近所述人脸识别器的一侧还设有距离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对应所述距离传感器位置设有通孔,所述距离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闸机的内壁。
CN202322366473.0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 Active CN220752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6473.0U CN220752767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6473.0U CN220752767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2767U true CN220752767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8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6473.0U Active CN220752767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2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28496A (en) Ultrasonic sens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s
CN107154101A (zh) 一种门禁闸机及操作方法
CN207164847U (zh) 一种门禁闸机
CN208201704U (zh) 一种自动安全扇门
CN210777030U (zh) 公路门架专用安全监测设备
CN220752767U (zh) 一种用于工地的人脸识别闸道
CN214151804U (zh) 一种二进门式紧凑型防尾随门禁装置
CN112761092B (zh)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的闸机设备的运行方法
KR101833878B1 (ko) 무레일 슬라이딩 게이트
JP2003193745A (ja) 自動ドア
KR101474213B1 (ko) 출입 게이트 개폐장치
CN209758763U (zh) 智能安全人脸识别梯控系统
CN115147973B (zh) 一种防穿越安全闸机
KR200184755Y1 (ko) 출입 통제용 스윙 게이트
CN221040095U (zh) 识别高架立库内人员数量的安全连锁控制装置
US2012032686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ing a gate tampering
CN218497537U (zh) 一种智慧工地人员考勤设备
CN218991464U (zh) 门岗三道闸联动设备
CN210804557U (zh) 一种图书馆门禁监控装置
CN219872450U (zh) 一种门禁系统
CN215666532U (zh) 加装在既有自动扶梯上的防误入装置
CN207847126U (zh) 一种建筑施工预留通道运输防护系统
CN220604063U (zh) 一种基于自动化的警示安防设备
CN113443540B (zh) 自动扶梯的自动防误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20474048U (zh) 一种隧道门禁安全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