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8794U -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8794U
CN220748794U CN202322228865.0U CN202322228865U CN220748794U CN 220748794 U CN220748794 U CN 220748794U CN 202322228865 U CN202322228865 U CN 202322228865U CN 220748794 U CN220748794 U CN 220748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hinge mechanism
support
bracket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88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优明
任广旭
陈艺锦
吴海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88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8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8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8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铰链机构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铰链机构包括支架、摆臂组件和柔性支撑件,摆臂组件包括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分别与支架可转动连接;柔性支撑件与支架相对设置,柔性支撑件的一端与第一摆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摆臂连接,其中,铰链机构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柔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支架的方向弯折;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支架转动至铰链机构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拉伸柔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为与支架间隔设置的平板状。

Description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柔性显示屏的可折叠电子设备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切换屏幕显示面积。相关技术中通过铰链机构连接可折叠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可相对柔性显示屏一并折叠和展开,以支撑柔性显示屏。铰链机构中设置有浮动中板与柔性显示屏的弯曲显示区对应,浮动中板可以随着支撑结构弯折、展开的直线升降,从而在柔性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下,浮动中板沿直线移动至避让柔性显示屏,在柔性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下,浮动中板沿直线移动至支撑柔性显示屏。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浮动中板升降运动,需要配合设置摆臂、复位件、摆臂限位槽等结构,使得铰链机构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实现铰链机构小型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解决铰链结构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铰链机构,铰链机构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铰链机构包括:
支架;
摆臂组件,包括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分别与支架可转动连接;
柔性支撑件,与支架相对设置,柔性支撑件的一端与第一摆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摆臂连接,
其中,铰链机构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柔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支架的方向弯折;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支架转动至铰链机构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拉伸柔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为与支架间隔设置的平板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柔性显示屏;
如第一方面提供的铰链机构;
支撑机构,支撑柔性显示屏,支撑机构包括与第一摆臂连接的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摆臂连接的第二支撑体;
其中,铰链机构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柔性支撑件一并支撑柔性显示屏。
在本申请提供的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中,通过设置柔性支撑件分别与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连接,使得铰链机构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柔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支架的方向弯折,以形成避让空间,避让所需避让的外部零部件;铰链机构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拉伸柔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为与支架间隔设置的平板状,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支撑件可以替换相关技术中的浮动中板,平板状的柔性支撑件可以对外部零部件提供平整的支撑面;本申请提供的铰链结构可以省去用于复位浮动中板的复位件,从而有利于减小铰链结构的占用空间,有利于铰链机构的小型化。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铰链机构的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铰链机构的实施例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所示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2所示B-B线的剖面;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铰链机构的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铰链机构的实施例在折叠状态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支撑件和补强件的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沿图7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柔性支撑件和补强件的实施例在折叠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铰链机构;
1、支架;11、转轴;12、凹部;13、弯曲壁面;
2、摆臂组件;21、第一摆臂;211、第一安装开口;22、第二摆臂;221、第二安装开口;
3、柔性支撑件;31、支撑部;32、第一固定部;33、第二固定部;34、第一限位部;35、第二限位部;36、补强件;361、第一补强部;362、第二补强部;
41、第一门板;42、第二门板;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铰链机构10,铰链机构10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铰链机构10包括支架1、摆臂组件2和柔性支撑件3,摆臂组件2包括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分别与支架1可转动连接;柔性支撑件3与支架1相对设置,柔性支撑件3的一端与第一摆臂2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摆臂22连接,
其中,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柔性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支架1的方向弯折;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相对支架1转动至铰链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拉伸柔性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为与支架1间隔设置的平板状。
本申请提供的铰链机构10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以实现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的切换。
支架1是铰链机构10的基础部件,支架1可以包括转轴11,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分别套设在不同的转轴11上,以实现第一摆臂21和支架1可转动连接,第二摆臂22和支架1可转动连接。第一摆臂21的一端和第二摆臂22的一端可以分别与支架1转动连接,第一摆臂21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门板41连接,第二摆臂22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门板42连接。第一摆臂21相对支架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门板41相对支架1转动,第二摆臂22相对支架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门板42相对支架1转动。铰链机构10从展开状态变换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连接第一门板41的一端和第二摆臂22连接第二门板42的一端相靠近,直至第一门板41和第二门板42叠设。铰链机构10整体占用较小空间,方便携带。铰链机构10从折叠状态变换为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连接第一门板41的一端和第二摆臂22连接第二门板42的一端相远离,直至第一门板41和第二面板相对展开。铰链机构10整体具有较大表面积。
柔性支撑件3具有一定的柔性,使得柔性支撑件3可以弯折。铰链机构10从展开状态变换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连接第一门板41的一端和第二摆臂22连接第二门板42的一端相靠近,连接在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之间的柔性支撑件3在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的作用下或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向靠近支架1方向弯折,弯折后的柔性支撑件3背离支架1的一侧形成避让空间。
正是由于柔性支撑件3具有一定的柔性,使得在外力拉扯作用下,柔性支撑件3可以紧绷形成平板状,以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等其他柔性结构。铰链机构10从折叠状态变换为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连接第一门板41的一端和第二摆臂22连接第二门板42的一端相远离,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从相对两侧拉动柔性支撑件3,柔性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在拉力作用下,拉伸紧绷形成与支架1间隔设置的平板状。
柔性支撑件3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e,PI)。相较于具有弯折能力的金属板,采用聚酰亚胺制备的柔性支撑件3不受力或外力作用下可以弯折,柔性支撑件3在相反方向的外力拉扯下可以紧绷形成平板状。在柔性支撑件3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弯折状态的情况下,柔性支撑件3抗弯折能力差,对铰链机构10开合扭矩的影响小,可以减小或避免柔性支撑件3弯折不够导致的避让空间不足。采用聚酰亚胺制备的柔性支撑件3的紧绷程度与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对柔性支撑件3施加的拉力大小有关,而与柔性支撑件3的厚度无关,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之间的间距、柔性支撑件3连接在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的长度等,调整铰链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柔性支撑件3的紧绷程度。相较于具有弯折能力的金属板,采用聚酰亚胺制备的柔性支撑件3的厚度较薄的情况下,该柔性支撑件3在拉伸紧绷时也能具有良好支撑能力。可选地,为了减轻铰链机构10整体的重量,支架1、摆臂、门板可以选用低密度的塑胶类材料制成。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柔性支撑件3分别与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连接,使得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柔性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支架1的方向弯折,以形成避让空间,避让所需避让的外部零部件;铰链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拉伸柔性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为与支架1间隔设置的平板状,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支撑件3可以替换相关技术中的浮动中板,平板状的柔性支撑件3可以对外部零部件提供平整的支撑面;本申请提供的铰链结构可以省去用于复位浮动中板的复位件,从而有利于减小铰链结构的占用空间,有利于铰链机构10的小型化。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支撑件3包括支撑部31、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分别与支撑部31的相对两端连接,第一摆臂21具有第一安装开口211,第二摆臂22具有第二安装开口221,第一固定部32插入第一安装开口211与第一摆臂21连接,第二固定部33插入第二安装开口221与第二摆臂22连接。
支撑部31、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安装开口211和第二安装开口221可以是通孔或盲孔。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开口211和第二安装开口221,并设置第一固定部32插入第一安装开口211与第一摆臂21连接,第二固定部33插入第二安装开口221与第二摆臂22连接,以提高柔性支撑件3与第一摆臂21、第二摆臂22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支撑件3还包括第一限位部34和第二限位部35,支撑部31和第一限位部34分设于第一安装开口211的两侧,第一固定部32连接支撑部31和第一限位部34,支撑部31和第二限位部35分设于第二安装开口221的两侧,第二固定部33连接支撑部31和第二限位部3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开口211和第二安装开口221为通孔,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分别贯穿第一安装开口211和第二安装开口221。第一固定部32和第一限位部34形成倒钩结构,以提高柔性支撑件3和第一摆臂21的连接稳定性。第二固定部33和第二限位部35形成倒钩结构,以提高柔性支撑件3和第二摆臂22的连接稳定性。可选地,第一限位部34为自第一固定部32向靠近第二固定部33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第二限位部35为自第二固定部33向靠近第一固定部32的方向延伸的板状。
请结合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32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固定部33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成对设置在支撑部31的两侧,多个第一固定部32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固定部33间隔设置。
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可以沿第一方向X成对设置在支撑部31的两侧,多个第一固定部32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固定部33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第一方向X可以是支撑部31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Y可以是支撑部31的长度方向。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固定部32和多个第二固定部33,以使得支撑部31可以通过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受到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均匀的拉伸力。支撑部31与第一摆臂21、第二摆臂22可以不具有直接的连接关系,以简化铰链机构10。
请结合参阅图8,在一实施例中,铰链机构10包括补强件36,补强件36嵌设在柔性支撑件3,柔性支撑件3的柔性大于补强件36的柔性,其中,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柔性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支架1的方向弯折;铰链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拉伸柔性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具有与支架1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补强件36的至少部分与第一平面共面。
补强件36可以采用不锈钢、塑料等具有良好刚性的结构,以提高柔性支撑件3的刚性。补强件3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补强件36可以间隔的分布在柔性支撑件3内,多个补强件36也可以相互连接为架体,支撑在柔性支撑件3内,以减小或避免柔性支撑件3应力集中导致的坍塌问题。补强件36可以在制备柔性支撑件3的过程中嵌入柔性支撑件3内,以提高柔性支撑件3和补强件3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柔性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支架1的方向弯折,柔性支撑件3的弯折区域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或不设置补强件36。铰链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拉伸柔性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具有与支架1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补强件36的至少部分与第一平面共面,从而使得补强件36和柔性支撑件3可以一并用于为外部零部件提供支撑平面。
示例性地,多个补强件36包括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位于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之间的柔性支撑件3弯折。铰链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拉伸位于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之间的柔性支撑件3,使得第一补强条、第二补强条和柔性支撑件3具有共面的表面。
示例性地,多个补强件36包括第一补强条、第二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第一补强条、第二补强条和第三补强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位于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之间的柔性支撑件3弯折。铰链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拉伸位于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之间的柔性支撑件3,使得第一补强条、第二补强条、第三补强条和柔性支撑件3具有共面的表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柔性支撑件3中嵌设的补强件36越多,柔性支撑件3的刚性越高,柔性支撑件3中嵌设的补强件36越少,柔性支撑件3的柔性越高。
请结合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相对于支架1成对设置,补强件36包括支架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补强部361。
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可以沿第一方向X成对设置,多个成对设置的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可以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支架的延伸方向可以为第二方向Y。铰链机构1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的情况下,第二方向Y可以为柔性显示屏的弯折轴延伸方向。多个成对设置的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可以提高铰链机构10的支撑力。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补强部361可以不随着柔性支撑件3弯折,从而使得第一补强部361不仅提高了柔性支撑件3的刚性,还不影响柔性支撑件3向靠近支架1的方向弯折或对柔性支撑件3向靠近支架1的方向弯折的影响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支撑件3包括支撑部31、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分别与支撑部31的相对两端连接,第一补强部361嵌设于支撑部31;
补强件36包括第二补强部362,第二补强部362与第一补强部361连接,第二补强部362嵌设于第一固定部32或第二固定部33。
第二补强部362可以沿第一方向X自第一补强部361向外延伸,第二补强部362嵌设于第一固定部32或第二固定部33,使得第一补强件36可以提高支撑部31的刚性,第二补强部362可以提高固定部的刚性。第二补强件36还有利于维持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的形态,提高第一固定部32和第一摆臂21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第二固定部33和第二摆臂22的连接稳定性。可选地,在柔性支撑件3还包括前述第一限位部34和第二限位部35的情况下,第二补强部362还可以嵌设于第一限位部34和第二限位部35。
请结合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3对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每一第一摆臂21对应2个第一固定部32,每一第二摆臂22对应2个第二固定部33,支撑部31内嵌设有2条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的第一补强部361,每一固定部内嵌设有2条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的第二补强部362。
请再次参阅图5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补强部361的至少部分与摆臂组件2抵接;铰链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补强部361的至少部分与第一平面共面并与支架1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1靠近柔性支撑件3的一端具有凹部12,凹部12具有弯曲壁面13,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支撑部31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支架1的方向弯折并与弯曲壁面13叠合;铰链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拉伸柔性支撑件3的至少部分为平板状并悬置于凹部12上。
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支撑部31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支架1的方向弯折并与弯曲壁面13叠合,使得弯曲壁面13可以对支撑部31的弯折处进行塑性,以避免支撑部31中部分区域应力集中导致的过度弯折。
可选地,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具有一定的形态,以使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靠近支撑部31的表面和弯曲壁面13、第二表面靠近支撑部31的表面拼接为平滑的曲面,即第一摆臂21和第二摆臂22具有限制支撑部31弯折处的曲率半径的作用。例如: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摆臂21靠近支撑部31的表面、弯曲壁面13和第二表面靠近支撑部31的表面拼接为水滴型。
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支撑机构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铰链机构10;支撑机构支撑柔性显示屏,支撑机构包括与第一摆臂21连接的第一支撑体、与第二摆臂22连接的第二支撑体;其中,铰链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柔性支撑件3一并支撑柔性显示屏。
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设备、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还可以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柔性显示屏的一端可以连接于第一支撑体,另一端可以绕铰链机构10连接于第二支撑体。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铰链机构10处于折叠状态,柔性显示屏折叠收纳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第一支撑体或第二支撑体上可以额外设置一个显示屏,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额外设置的显示屏进行显示操作。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铰链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柔性支撑体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柔性显示屏进行显示操作。
由于电子设备包括如上的铰链机构10,铰链机构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则本实施例所示的电子设备包括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全部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铰链机构包括:
支架;
摆臂组件,包括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分别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
柔性支撑件,与所述支架相对设置,所述柔性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臂连接,
其中,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柔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所述支架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相对所述支架转动至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拉伸所述柔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为与所述支架间隔设置的平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件包括支撑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与所述支撑部的相对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摆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所述第二摆臂具有第二安装开口,所述第一固定部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开口与所述第一摆臂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开口与所述第二摆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成对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部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还包括补强件,所述补强件嵌设于所述柔性支撑件,所述柔性支撑件的柔性大于所述补强件的柔性,
其中,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拉伸所述柔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具有与所述支架间隔设置的第一平面,所述补强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平面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相对于所述支架成对设置,所述补强件包括沿所述支架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补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件包括支撑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与所述支撑部的相对两端连接,所述第一补强部嵌设于所述支撑部;
所述补强件包括第二补强部,所述第二补强部与所述第一补强部连接,所述第二补强部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或第二固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补强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摆臂组件抵接;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补强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平面共面并与所述支架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件包括聚酰亚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靠近所述柔性支撑件的一端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具有弯曲壁面,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支撑部的至少部分向靠近所述支架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弯曲壁面叠合;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拉伸所述柔性支撑件的至少部分为平板状并悬置于所述凹部上。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屏;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机构;
支撑机构,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摆臂连接的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摆臂连接的第二支撑体;
其中,所述铰链机构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柔性支撑件一并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
CN202322228865.0U 2023-08-17 2023-08-17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748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8865.0U CN220748794U (zh) 2023-08-17 2023-08-17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8865.0U CN220748794U (zh) 2023-08-17 2023-08-17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8794U true CN220748794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9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8865.0U Active CN220748794U (zh) 2023-08-17 2023-08-17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8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0566B2 (en) Foldable mechanism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5695607B (zh) 一种柔性屏和可折叠设备
CN208596323U (zh) 可折叠设备
EP3739561B1 (en) Screen body support device and fol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EP3845996B1 (en) Rotary shaf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tary shaft
AU2010293202B2 (en) Variable display area type display device
KR101634175B1 (ko) 힌지 장치
CN209708516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920395B2 (en) Hinge module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637147B (zh) 一种可折叠机构及其显示装置
EP3627802B1 (en)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CN211378428U (zh)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36139B (zh) 链节
US10912212B1 (en) Display device
CN202326679U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以及连杆式枢轴装置
US20230384839A1 (en) F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002079B (zh) 一种用于柔性屏的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1833725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686713B1 (en)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10055081A (ko) 모바일 단말 및 힌지 기구
CN111503458A (zh) 电子设备
CN220748794U (zh)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JP5623727B2 (ja) 端末装置
TWI292519B (en) Electronic machine
WO2023231366A1 (zh) 折叠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