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7509U - 一种龙骨及墙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骨及墙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7509U
CN220747509U CN202321024116.XU CN202321024116U CN220747509U CN 220747509 U CN220747509 U CN 220747509U CN 202321024116 U CN202321024116 U CN 202321024116U CN 220747509 U CN220747509 U CN 220747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lamping
keel
main body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241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智彬
王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241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7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7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7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骨及墙体结构,龙骨包括主体连接部,其通长设置并且截面呈框型,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第三侧和第四侧至少一侧设有卡接结构;插槽部,与主体连接部连接并设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至少一侧。

Description

一种龙骨及墙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龙骨及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室内装置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轻质轻钢龙骨隔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是通过不同断面规格轻钢龙骨组成。
轻质轻钢龙骨隔墙的横竖向龙骨连接通常采用先手动穿,然后再使用铆钉固定连。石膏板(或其他敷面板材)与龙骨结构框架组合安装通常采用自攻钉间隔300mm进行连接固定,上述的安装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施工过程的效率交底。
第二、板面容易破损:在将石膏板(或其他敷面板材)采用自攻钉与龙骨结构框架连接时如果用力过大,易将板面破坏,造成二次返工等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定位连接困难:装饰面如果为粉刷层,通常结构框架采用双面双层石膏板(或其他敷面板材)与龙骨进行分层、错缝连接,当第一层板安装后,已将龙骨框架完全遮蔽,再装第二层板时无法精准找到龙骨位置,通常采用吸铁石模拟定位,容易造成安装过程中无法将第二层板面与龙骨完全合规的连接上,后期容易出现分层,剥离的现象。
第四,结构隔墙的结构框架稳定性及强度较差,尤其是将传统双面双层板材调整为双面单层,龙骨为单板轧制成型,整体龙骨结构依托敷面石膏板进行蒙皮固定,二者连接后才能保证整体隔墙的稳定性及牢固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龙骨及墙体结构,可实现板材的插装,安装便捷、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龙骨,包括:主体连接部,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第四侧至少一侧设有用于与连接卡件连接的卡接结构;插槽部,与所述主体连接部连接并设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成插接板材。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具有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板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及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间隔设置并形成隔离间隙。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位于所述第三侧的一端均设有向内或向外弯折的第一翻边,两个所述第一翻边形成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卡口为所述卡接结构;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位于所述第四侧的一端均设有向内或向外弯折的第二翻边,两个所述第二翻边形成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卡口为所述卡接结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三侧指向第四侧的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之间,并且将所述隔离间隙分隔为第一隔离间隔和第二隔离间隔。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插槽部包括设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一侧的第一插槽部;所述第一插槽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板面外侧并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板、及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夹持板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其板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板面相对,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通长方向延伸。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三侧指向第四侧的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端之间,将所述第一夹持槽分隔为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分别设置成插装板材;
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三侧指向第四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高度,并且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四侧指向第三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亦高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高度。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插槽部包括设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二侧的第二插槽部;
所述第二插槽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外侧并与所述第二侧板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持板、及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三连接板;
所述第二夹持板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通长方向延伸,并且其板面与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相对,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槽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通长方向延伸。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第三侧指向第四侧的方向,所述第三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两端之间,将所述第二夹持槽分隔为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所述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分别设置成插装板材;
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三侧指向第四侧的方向,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高度,并且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四侧指向第三侧的方向,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亦高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高度。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单层镀锌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为双层镀锌板。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龙骨采用基板一体式弯折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体结构,包括安装成框架结构的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多根龙骨、及插装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板材;
所述多根龙骨包括多根横向龙骨及连接相邻两根横向龙骨的竖向龙骨;
所述板材的沿竖向的两端分别插装于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的同一侧的插槽部,所述板材的沿横向的一端插装于连接所述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的竖向龙骨的与所述横向龙骨同一侧的插槽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墙体结构还包括插装于所述龙骨框架结构内的隔板,所述隔板的沿竖向的两端分别插装于所述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的主体连接部的隔离间隙,所述隔板的沿横向的一端插装于连接所述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的竖向龙骨的隔离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能够实现板材的插装安装,安装便捷、效率高,避免打钉安装造成的安装繁琐、板面损坏、定位困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框架结构的龙骨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截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框架结构的整体立体组装图;
图4图3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框架结构的连接卡件立体图;
图6为图5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框架结构的龙骨与连接卡件配合卡接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框架结构的横向龙骨与竖向龙骨通过连接卡件拼装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框架结构的多根横向龙骨与竖向龙骨拼装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结构部分立体组装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结构俯视方向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墙体结构实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龙骨1包括通长设置的主体连接部10,截面整体呈U型(参图2中虚线框选部分)。主体连接部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0a(图1中的右侧)和第二侧10b(图1中的左侧)、及相对的第三侧10c(图1中的上侧)和第四侧10d(图1中的下侧)。
龙骨1还包括设于主体连接部10的第一侧10a和第二侧10b中至少一侧的插槽部,及设于第三侧10c和第四侧10d至少一侧的端面上的卡接连接结构13。连接卡件2分别与相互转角连接的两根龙骨1a、1b的卡接连接结构13卡扣连接。
插槽部与主体连接部10的侧板形成截面呈H型的形状,设置成插装板材3(参图10所示)。本实施中插槽部设有两个,分别为设于主体连接部10的第一侧10a的第一插接部11和设于第二侧10b的第二插接部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1通过设置主体连接部10,能够通过连接卡件2相互拼接,同时设置插槽部11、12能够实现板材的插装安装,安装便捷、效率高,避免打钉安装造成的安装繁琐、板面损坏、定位困难等问题。
如图2所示,主体连接部10的第三侧10c的端面上和第四侧10d的端面上至少一侧设有卡口,卡口形成卡接连接结构13。本实施例中卡口设有两个,分别为设于第三侧10c的端面上的第一卡口131和设于第四侧10d的端面上的第二卡口132。本实施例主体连接部10的第三侧10c的端面为未封闭的端面,形成的第一卡口131,第四侧10d的端面为内凹式并形成第二卡口132。第一卡口131和第二卡口132可便于连接卡件2沿第一卡口131和第二卡口132的延伸方向任意移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中,主体连接部10的第三侧10c的端面和第四侧10d的端面为封闭的端面,第一卡口131和第二卡口132分别为设于第三侧10c的端面和第四侧10d的端面上的多个开口。当然,卡接连接结构13也可为其他的形成,主要实现与连接卡件2的卡扣配合,具体结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主体连接部10包括沿其通长方向延伸并且板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及连接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的第一连接板103,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间隔设置形成隔离间隙104。
如图2所示,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位于第三侧10c的一端均设有向内弯折的第一翻边105,两个所述第一翻边105之间形成第一卡口131,第一卡口131沿主体连接部10的通长方向延伸。第一翻边105也可为向外弯折,在此不限定。
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位于第四侧10d的一端均设有向内弯折的第二翻边106,两个第二翻边106形成第二卡口132,第二卡口132沿主体连接部10的通长方向延伸。第二翻边106也可为向外弯折,在此不限定。
如图2所示,沿主体连接部10的第三侧10c指向第四侧10d的方向,第一连接板103位于第一卡口131和第二卡口132之间,并且将隔离间隙104分隔为第一隔离间1041隔和第二隔离间隔1042。第一隔离间1041隔和第二隔离间隔1042设置成可分别插装隔板4(参图10所示)。
如图1、图2所示,第一插槽部11包括位于第一侧板101外侧并与第一侧板101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板110、及连接第一夹持板110和第一侧板101的第二连接板111。第一夹持板110沿主体连接部10的通长方向延伸,第一夹持板110的板面与第一侧板101的板面相对并且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夹持槽112,第一夹持槽112沿主体连接部10的通长方向延伸。
沿主体连接部10的第三侧10c指向第四侧10d的方向,第二连接板111位于第一夹持板110的两端之间,将第一夹持槽112分隔为第一插槽112a和第二插槽112b,第一插槽112b和第二插槽112b分别设置成插装板材3(参图10所示)。
沿主体连接部10的第三侧指1c指向第四侧10d的方向,第一侧板101的高度高于第一夹持板110的高度,并且沿主体连接部10的第四侧10d指向第三侧10c的方向,第一侧板101的高度亦高于第一夹持板110的高度。
如图2所示,第二插槽部12包括位于第二侧板102外侧并与第二侧板102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持板120、及连接第二夹持板120和第二侧板102的第三连接板121。第二夹持板120沿主体连接部10的通长方向延伸。第二夹持板120的板面与第二侧板102的板面相对并且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夹持槽122,第二夹持槽122沿主体连接部10的通长方向延伸。
沿主体连接部10第三侧10c指向第四侧10d的方向,第三连接板121位于第二夹持板120的两端之间,将第二夹持槽122分隔为第三插槽122a和第四插槽122b,第三插槽122a和第四插槽122b分别设置成插装板材3。
沿主体连接部10的第三侧10c指向第四侧10d的方向,第二侧板102的高度高于第二夹持板120的高度,并且沿主体连接部10的第四侧10d指向第三侧10c的方向,第二侧板102的高度亦高于第二夹持板120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1的夹持板与连接板采用高低边设计,在插接板材时更具有灵活性,同时方便外侧安装第二层板材时,钉接更加容易(钉接点位在高边),并在高边侧边设有二次折弯,在增加强度的同时起到防割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1采用基板一体式弯折成型。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为单层镀锌板,第一夹持板110和第二夹持板120为双层镀锌板,使得龙骨1整体强度更高,抗冲击性能更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1的中间U型的主体连接部10设计开口位置(参图2第三侧10c的端面开口)和闭口位置(参图2第四侧10d的端面内凹开口),两边分别设计等尺寸双层镀锌板内凹圆弧结构,同时闭口位置设有内凹空间1042在便于连接卡件2的连接的同时使龙骨1整体强度更高,抗冲击性能更高。双边内凹圆弧角(参图2的内翻边结构)的设计同时可实现连接卡件2在横向或纵向龙骨的移动。
需要说明,现有技术中的龙骨隔墙多为横向U型龙骨与建筑楼板面通过胀栓或钢射钉进行连接固定,横向U型龙骨与纵向C型龙骨连接常规采用手动开孔,再通过钉接或者铆接的形式将其连接固定,存在以下问题:其一,面层封板平整度差,外层在封石膏板时因龙骨连接时钉帽外凸经常出现板面不平整等问题,对后期施工影响较大。其二,龙骨品类统一性标准程度低,现有轻钢龙骨隔墙需要多种型号、规格的龙骨组合才能安装成型,造成安装过程复杂、标准程度低、种类繁多,损耗值高等问题。其三,生产配套过程造成资源损耗高,因其需要多品类龙骨组合,造成生产线种类繁杂(一种龙骨对应一条生产线)、空间占用率高、人均产值低、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增加等现实问题;其四,安装交付品质低,传统龙骨隔墙安装横撑龙骨时需要人工切割内凹口,再配合自攻钉或铆钉固定,造成现场交付标准不统一,时效性低。其五,施工标准程度不足,易出现二次返工,石膏板(或其他敷面板材)与龙骨结构框架组合安装通常采用自攻钉间隔300mm进行连接固定,施工过程的效率交底,在将石膏板(或其他敷面板材)采用自攻钉与龙骨结构框架连接时如果用力过大,易将板面破坏,造成二次返工等不必要的损失;其六,随着装配式施工工艺的兴起,对于结构隔墙的结构框架安装的效率及稳定性有较强的需求,尤其是将传统双面双层板材调整为双面单层,龙骨位置不明确,便捷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1可实现双面插接式装配,整体断面采用HUH型断面结构设计。两边双H型结构(插槽部11、12)采用高低边设计(高边101、102为单层镀锌板、低边110、120为双层镀锌板),使其在板材3(石膏板或其他敷面板材)使其更具有灵活性,同时方便外侧安装板材3(石膏板或其他敷面板材)或装配式装饰板材时,钉接更加容易(钉接点位在高边)。在高边侧边设有二次折弯,在增加强度的同时起到防割伤的作用。中间U型主体连接部10开、闭口位置1041、1042两边分别设计等尺寸双层镀锌板内凹圆弧结构(翻边),同时闭口位置1042设有内凹空间在便于连接卡件2的连接的同时使龙骨2整体强度更高,抗冲击性能更高。中间U型主体连接部10双边内凹圆弧角(第一卡口131和第二卡口132)的设计,同时可实现卡件的任意移动,上下及中间位置的横向龙骨方向,可以根据尺寸需要,在横向龙骨任意位置移动定位,便于和纵向龙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1整体构造更加稳固、灵活,可满足任意形式的便捷化、标准化组装。如图3-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龙骨框架结构100,可用于轻质轻钢龙骨隔墙快速安装的结构系统。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骨框架结构100包括:拼接成框架结构的多根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龙骨1、及连接相互转角连接的两根龙骨1a、1b的连接卡件2。
本实施例中两根龙骨1a、1b呈90度转角连接,即垂直拼接。当然,两根龙骨1a、1b也可呈小于90度或大于90度的转角连接,具体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在此不做限定。连接卡件2将两根龙骨1a、1b形成内拐角的平面相互连接,从而可保持框架结构形成的平面平整。
其中,两根龙骨1a、1b可为两根拼接的边框龙骨,也可为两根中部拼接的加强龙骨,也可为一根边框龙骨和一根加强龙骨拼接,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卡件2包括第一基板21、及与第一基板21连接并形成转角的第二基板22。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的背面分别设有多个卡扣。其中,第一基板21的卡扣211、212与两根转角拼接的龙骨1中的第一根龙骨1a的卡接连接结构13配合卡扣,第二基板22的卡扣221、222与两根龙骨1中的第二根龙骨1b的卡接连接结构13配合卡扣。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呈90度转角连接。当然也可以呈大于90或小于90度的转角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5所示,第二基板22可基于第一基板21所在平面水平旋转,可逆时针也可顺时针转动,可方便多种墙型的安装。例如平面型或弧形的墙体,及提高龙骨安装使用时的便捷性及实用性。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当墙体为弧形墙时,天地龙骨L存在圆角,当与纵向龙骨1连接时,横向圆角位置与纵向龙骨1接触点无法保持在一个平行面,造成连接点,如果连接件无法自由转动便无法形成连接固定。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卡件2的第二基板22可基于第一基板21所在平面水平旋转,可逆时针也可顺时针转动,可方便弧形墙的龙骨配合安装。
如图5所示,连接卡件2还包括连接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的连接部23。连接部23自第二基板22的与第一基板21形成转角的一侧弯折延伸至第一基板21的内板面上方,并通过连接轴24与第一基板23可转动连接。
第一基板21背面设置的多个卡扣包括第一卡扣211和第二卡扣212,第一卡扣211和第二卡扣212沿第一基板21的横向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沿第一基板21的纵向方向(垂直于Y方向)延伸。
第二基板22背面设置的多个卡扣包括第三卡扣221和第四卡扣222,第三卡扣221和第四卡扣222沿第二基板22的横向方向(Y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沿第二基板22的纵向方向(垂直于Y方向)延伸。
第一卡扣211和第二卡扣212均朝向远离第一基板21的背面延伸并朝向彼此相背或相向的方向弯卷形成挂钩。第一卡扣211和第二卡扣212的挂钩与第一根龙骨1a的第一卡口131或第二卡口132配合挂扣。
第三卡扣221和第四卡扣222均朝向远离第二基板22的背面延伸并朝向彼此相背或相向的方向弯卷形成挂钩。所述第三卡扣221和第四卡扣222的挂钩与第二根龙骨1b的第一卡口131或第二卡口132配合挂扣。
第一卡扣211和第二卡扣212通过对第一基板21冲孔弯折形成,第三卡扣221和第四卡扣222通过对第二基板22冲孔弯折形成。第一卡扣211和第二卡扣212末端两侧均设有圆弧角,第三卡扣221和第四卡扣222末端两侧亦均设有圆弧角,便于卡装龙骨1。
本实施例的连接卡件2的表面贴设有隔音垫(未示出),能够规避龙骨1单点微振动造成大面积共振的问题,同时隔音垫还具有阻断声音通过金属传导的作用,提升整体隔音性能。
本实施例的连接卡件2可实现旋转,采用直角型转角设计,两面均铺贴隔音缓震橡胶垫,在保证横向龙骨1a与竖向龙骨1b连接、竖向龙骨1a与建筑楼板面连接的直角度要求,同时规避龙骨1单点微振动造成大面积共振的问题,同时隔音缓震点还具有阻断声音通过金属传导的作用,提升整体隔音性能。
本实施例的连接卡件2的成型工艺采用冲压折弯及冲孔一体成型构造,横向、纵向都为向外凸出两道弧形挂钩钢片211、212、212、222,同时每个挂钩钢片211、212、212、222的两端采用圆角设计,其意义在与龙骨1的U型内凹圆角(卡口翻边)卡装过程中更加顺畅。另外,横、纵向钢片21、22采用分隔设计的原理,其中一钢片22的一侧在垂直方向延伸一道连接钢片23,通过与横向钢片21连接,起到连接固定的同时能够基于内丝冲压连接丝杆24连接点位置为轴,进行360°旋转,其意义在于方便弧形墙体及龙骨1安装使用时的便捷性及实用性。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龙骨1与连接卡件2配合卡扣时,连接卡件2可与龙骨1的主体连接部10的第三侧10c端面上的卡接连接结构13配合卡扣。连接卡件2的第一基板21背面设置的第一卡扣211和第二卡扣212或者第二基板22背面的第三卡扣221和第四卡扣222与主体连接部10的第一卡口配合挂接。
连接卡件2也可与龙骨1的主体连接部10的第四侧10d端面上的卡接连接结构13配合卡扣。连接卡件2的第一基板21背面设置的第一卡扣211和第二卡扣212或者第二基板22背面的第三卡扣221和第四卡扣222与主体连接部10的第二卡口配合挂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的两个连接卡件2仅是对龙骨1挂接形式的说明,并不一定同时挂接两个连接卡件2。
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连接卡件2拼装多根龙骨1时,一个连接卡件2可连接多根龙骨1中相互转角连接的两根龙骨1a、1b,两根龙骨1a、1b包括横向龙骨1a和竖向龙骨1b。本实施例中横向龙骨1a和竖向龙骨1b垂直拼接。连接卡件2的第一基板21的第一卡扣211和第二卡扣212与横向龙骨1a的第一卡口131或第二卡口132配合卡接。第二基板22背面的第三卡扣221和第四卡扣222与竖向龙骨1b的第一卡口131或第二卡口132配合卡接。当然,第一基板的第一卡扣211和第二卡扣212也可与竖向龙骨1b的第一卡口131或第二卡口132配合卡接,第二基板22背面的第三卡扣221和第四卡扣222也与横向龙骨1a的第一卡口131或第二卡口132配合卡接,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墙体结构,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龙骨框架结构100、及插装于龙骨框架结构100内的板材3。
龙骨框架结构100包括多根横向龙骨1a及连接相邻连横向龙骨1a的竖向龙骨1b。板材3的沿竖向的两端分别插装于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1a的同一侧的插槽部,板材3的沿横向的一端插装于连接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1a的竖向龙骨1b的与横向龙骨1a同一侧的插槽部。
如图9所示,板材3包括第一板材31和第二板材32。第一板材31的沿竖向的两端分别插装于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1a的第一夹持槽11,第一板材31的沿横向的一端插装于连接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1a的竖向龙骨1b的第一夹持槽11的第一插槽112a或第二插槽112b。板材31的沿竖向的两端分别插装于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1a的第一夹持槽11的第一插槽112a或第二插槽112b。
第二板材32的沿竖向的两端分别插装于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1a的第二夹持槽11,第二板材32的沿横向的一端插装于连接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1a的竖向龙骨1b的第二夹持槽12的第三插槽122a或第四插槽122b。板材32的沿竖向的两端分别插装于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1a的第二夹持槽12的第三插槽122a或第四插槽122b。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结构还包括插装于龙骨框架结构100内的隔板4,隔板4的沿竖向的两端分别插装于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1a的主体连接部10的隔离间隙104,隔板4的沿横向的一端插装于连接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1a的竖向龙骨1b的隔离间隙1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龙骨框架结构100、墙体结构可实现板材的免钉双面插接式快装,用于轻质轻钢龙骨隔墙快速安装的结构系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龙骨框架结构100、墙体结构可采用统一断面规格龙骨连接组合,板材通过龙骨1预留插槽112a、112b、121a、122b连接免钉(自攻钉、铆钉)固定的组合模式,将统一断面规格的龙骨1通过统一的卡接构件安装、组合、固定的作用,为二次基础层、装配式装饰面层安装提供标准、平整、稳定、牢固的龙骨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龙骨框架结构100、墙体结构可此案有一种品类龙骨,配合同一卡接件进行组合的形式完成隔墙安装,其意义深远:
其一,整体平整更高,因其采用卡接形式,正面免钉接的处理,面层封板平整度高,外层在封石膏板时因龙骨连接时不会因传统钉帽外凸造成板面不平整等问题,提升交付品质;
其二,龙骨品类统一,本卡接装配龙骨1通过不同横竖向的灵活排布,替代传统隔墙多种型号(C型、U型、M型、Z型等)、规格的龙骨组合形式,具有安装过程简单、标准程度更高、低损耗等优势;
其三,生产配套过程资源损耗低,其特质为独立性,单一品类龙骨即可实现场景应用,单一生产线可满足需求、空间占用率低、人均产值高、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低等现实问题;
其四,高品质交付能力,其结构形式为卡接式,现场二次加工需求极低,从源头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标准不统一;
其五,施工标准程度高,整体通过龙骨预制板材插槽将板材(敷面板或其他敷面板材)进行插接固定,免除板材通过钉接的形式与龙骨框架连接的,施工过程的效率较高;
其六,对于新型装配式内装工业化产品的应用更具有适应性,装配式施工工艺对于结构隔墙的结构框架安装的效率及稳定性有较强的需求,尤其是将传统双面双层板材调整为双面单层,还有需要明确化龙骨位置,为装饰面层板材安装提供便捷性,此双面插接式龙骨结构完全能满足相应的需求。
根据实际情况将本龙骨1采用横向排布的形式通过专用射钉或胀栓与楼板面(顶面、地面分别进行排布)进行连接固定(通常采用膨胀螺栓或钢射钉固定连接),然后将本龙骨1在进行纵向等距排布,通过专用连接卡件将横纵龙骨顶部及底部连接,如需要提升强度可使用卡接件将本龙骨横向布置连接,通过龙骨与卡接件的配合关系可以实现卡接装配的安装形式,使其更加牢固、稳定,整体安装结构更加标准,效率更高。
根据需求龙骨框架结构100可填充岩棉等具有吸声、耐火性能的材料(隔板4,吸音、隔声、耐火岩棉),同时根据装饰效果工艺要求可搭配木质、石膏板、水泥板等多种基材或装饰一体材料使用,使其场景应用的灵活度更加高。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龙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连接部,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及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第四侧至少一侧设有用于与连接卡件连接的卡接结构;
插槽部,与所述主体连接部连接并设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成插接板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具有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板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及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间隔设置并形成隔离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位于所述第三侧的一端均设有向内或向外弯折的第一翻边,两个所述第一翻边形成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卡口为所述卡接结构;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位于所述第四侧的一端均设有向内或向外弯折的第二翻边,两个所述第二翻边形成第二卡口,所述第二卡口为所述卡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三侧指向第四侧的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之间,并且将所述隔离间隙分隔为第一隔离间隔和第二隔离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部包括设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一侧的第一插槽部;所述第一插槽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板面外侧并与所述第一侧板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持板、及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夹持板沿所述龙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其板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板面相对,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通长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三侧指向第四侧的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端之间,将所述第一夹持槽分隔为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分别设置成插装板材;
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三侧指向第四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高度,并且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四侧指向第三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亦高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部包括设于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二侧的第二插槽部;
所述第二插槽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外侧并与所述第二侧板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持板、及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和第二侧板的第三连接板;
所述第二夹持板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通长方向延伸,并且其板面与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相对,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槽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通长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第三侧指向第四侧的方向,所述第三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两端之间,将所述第二夹持槽分隔为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所述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分别设置成插装板材;
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三侧指向第四侧的方向,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高度,并且沿所述主体连接部的第四侧指向第三侧的方向,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亦高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单层镀锌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为双层镀锌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采用基板一体式弯折成型。
11.一种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成框架结构的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多根所述龙骨、及插装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板材;
所述多根龙骨包括多根横向龙骨及连接相邻两根横向龙骨的竖向龙骨;
所述板材的沿竖向的两端分别插装于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的同一侧的插槽部,所述板材的沿横向的一端插装于连接所述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的竖向龙骨的与所述横向龙骨同一侧的插槽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装于所述龙骨框架结构内的隔板,所述隔板的沿竖向的两端分别插装于所述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的主体连接部的隔离间隙,所述隔板的沿横向的一端插装于连接所述相邻的两根横向龙骨的竖向龙骨的隔离间隙。
CN202321024116.X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龙骨及墙体结构 Active CN220747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4116.XU CN22074750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龙骨及墙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24116.XU CN22074750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龙骨及墙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7509U true CN220747509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1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24116.XU Active CN220747509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龙骨及墙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7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76653C (en) Wall panel system
CN110469049B (zh) 一种建筑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CN108316519B (zh) 隔墙及隔墙安装组件
CN212248998U (zh) 一种背挂式墙板设备
CN113137028A (zh) 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20747509U (zh) 一种龙骨及墙体结构
CN220620828U (zh) 一种龙骨框架结构及墙体结构
CN220469292U (zh) 一种连接卡件、龙骨框架结构、及墙体结构
CN116427653A (zh) 一种龙骨框架结构及墙体结构
CN115198929A (zh) 一种墙体安装框架结构
CN220469293U (zh) 一种龙骨、龙骨框架结构、及墙体结构
CN219033666U (zh) 一种龙骨及墙体安装框架结构
CN218437638U (zh) 一种连接卡件及墙体安装框架结构
CN218437637U (zh) 一种龙骨及墙体安装框架结构
CN218541090U (zh) 一种连接卡件及墙体安装框架结构
CN116556618A (zh) 一种龙骨框架结构及墙体结构
CN218911879U (zh) 一种墙体安装框架结构及其龙骨
CN109898707B (zh) 加强型装配式墙体
CN209742197U (zh) 一种石膏板吊顶龙骨组件
CN110700508A (zh) 一种卡式龙骨
CN220521722U (zh) 一种卡扣式龙骨
CN218233916U (zh) 一种墙体安装框架结构及其转角卡件
CN111335573A (zh) 一种装饰板墙面集成结构及安装方法
WO2024011866A1 (zh) 一种墙体安装框架结构及转角卡件
CN116145863A (zh) 一种连接卡件、卡接结构、及墙体安装框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