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6383U - 熨烫设备 - Google Patents

熨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6383U
CN220746383U CN202322302983.1U CN202322302983U CN220746383U CN 220746383 U CN220746383 U CN 220746383U CN 202322302983 U CN202322302983 U CN 202322302983U CN 220746383 U CN220746383 U CN 220746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ing
ironing device
base assembly
air outlet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29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29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6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6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6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r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熨烫设备,该熨烫设备包括熨烫装置和底座组件,熨烫装置可放置于底座组件上,底座组件包括壳体和风机,壳体具有容置腔,风机设置于容置腔内,容置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的出风侧与出风口连通;熨烫装置放置于底座组件上时,出风口朝向熨烫装置的侧壁,并向熨烫装置吹出冷却气流,吹散熨烫装置残留溢出的高温蒸汽,降低熨烫装置表面的温度,提高再次使用熨烫装置时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熨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熨烫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熨烫机作为一种可以熨烫衣物的家用电器已经越来越普及,熨烫机通常具有熨烫面,用户可以握持熨烫机使熨烫面接触待熨烫衣物进行熨烫。
相关技术中,熨烫机可以具备蒸汽熨烫功能,通常在内部设置有发热体和供水单元,在使用时,通过给发热体供电加热,使得发热体预热至一定温度,发热体可以存储一定量的热能,并且可以加热供水单元供应的水产生高温蒸汽,从而熨烫机通过熨烫面喷出蒸汽并对待熨烫衣物进行加热,使得衣物柔顺并按压平整。
然而,目前的熨烫机在蒸汽熨烫衣物过程的间隙,会有残留的高温蒸汽溢出,导致高温蒸汽附着在机体表面,机体表面温度升高,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熨烫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熨烫机在蒸汽熨烫衣物过程的间隙,会有残留的高温蒸汽溢出,导致高温蒸汽附着在机体表面,机体表面温度升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熨烫设备,该熨烫设备包括熨烫装置和底座组件,熨烫装置可放置于底座组件上。
其中,底座组件包括壳体和风机,壳体具有容置腔,风机设置于容置腔内,容置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的出风侧与出风口连通;熨烫装置放置于底座组件上时,出风口朝向熨烫装置的侧壁,并向熨烫装置吹出冷却气流。
本申请提供的熨烫设备通过在底座组件上设置风机,当熨烫装置进行熨烫操作之后放置在底座组件上时,可以通过底座组件上的风机产生的冷却气流进行散热,并吹散熨烫装置残留溢出的高温蒸汽,降低熨烫装置表面的温度,提高再次使用熨烫装置时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的顶部外侧设有通风槽,壳体具有凸出部,凸出部位于通风槽的侧方,凸出部用于形成容置腔;出风口位于凸出部朝向通风槽一侧的侧壁;熨烫装置放置于通风槽的上方。
如此设置,当熨烫装置放置到底座组件上时,可以通过出风口向熨烫装置的侧壁吹出冷却气流,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熨烫装置具有熨烫面,熨烫装置放置于底座组件上时,熨烫面可以与通风槽相对;熨烫面的形状与通风槽的槽口形状相匹配。
如此设置,可以通过通风槽流过的气流对熨烫面的进行快速冷却,在熨烫装置完成熨烫任务后可以快速进行收纳。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槽内可以设有多个隔热支撑部,熨烫装置放置于底座组件上时,多个隔热支撑部均与熨烫面抵接。
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温度较高的熨烫面与通风槽的槽底具有一定的间隙,为冷却气流提供流通空间的同时,避免底座组件的表面因高温而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可以包括多个通风孔,多个通风孔均朝向通风槽;至少部分通风孔位于通风槽的侧壁。
如此设置,可以保证部分气流可以直接进入通风槽内,对熨烫面进行吹拂。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组件还可以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至少部分位于通风槽内;检测单元被配置检测熨烫装置在底座组件上的放置状态。
如此设置,当熨烫装置放置到底座组件上时,可以自动开启风机对熨烫装置进行冷却,提高操作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组件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于壳体内,风机和检测单元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检测单元检测到熨烫装置放置到底座组件上时,控制器控制风机向熨烫装置吹出冷却气流。
如此设置,可以提高检测单元与风机进行联动控制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单元可以包括弹性件和抵接部,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控制器连接,弹性件的第二端延伸至通风槽内,抵接部连接于弹性件的第二端;熨烫装置放置于底座组件上时,熨烫装置与抵接部抵接。
如此设置,可以通过与熨烫面物理接触的方式检测熨烫装置的放置状态,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组件还可以包括密封件,密封件位于风机的出风侧与出风口之间,且密封件环绕出风口设置。
如此设置,可以避免气流泄漏,在提高气流流通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风噪。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组件还可以包括减震件,减震件设置于风机背离出风口的一端;减震件的第一端与容置腔的内壁抵接,减震件的第二端与风机抵接。
如此设置,可以提高风机在壳体内的安装稳定性,并且减低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容置腔的相对两侧;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气流流通方向相同。
如此设置,可以提高气流流通的顺畅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熨烫设备,该熨烫设备包括熨烫装置和底座组件,熨烫装置可放置于底座组件上,底座组件包括壳体和风机,壳体具有容置腔,风机设置于容置腔内,容置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的出风侧与出风口连通;熨烫装置放置于底座组件上时,出风口朝向熨烫装置的侧壁,并向熨烫装置吹出冷却气流,吹散熨烫装置残留溢出的高温蒸汽,降低熨烫装置表面的温度,提高再次使用熨烫装置时的舒适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提供的熨烫设备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的侧视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的侧视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中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中底座组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中底座组件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熨烫设备;
100-熨烫装置;101-熨烫面;110-手柄;
200-底座组件;210-壳体;211-容置腔;212-进风口;213-出风口;2131-通风孔;214-通风槽;215-凸出部;216-上盖;217-下盖;220-风机;230-隔热支撑部;240-检测单元;241-弹性件;242-抵接部;250-控制器;260-密封件;270-减震件;280-护线套;290-开关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熨烫机作为一种可以熨烫衣物的家用电器已经越来越普及,熨烫机通常具有熨烫面,用户可以握持熨烫机使熨烫面接触待熨烫衣物进行熨烫。目前,熨烫机可以具备蒸汽熨烫功能,通常在内部设置有发热体和供水单元,在使用时,通过给发热体供电加热,使得发热体预热至一定温度,发热体可以存储一定量的热能,可以依靠存储的热能将熨烫面维持在熨烫温度一定时间,并且可以通过供水单元供应的水产生高温蒸汽,从而熨烫机通过熨烫面喷出蒸汽并对待熨烫衣物进行加热,使得衣物柔顺并按压平整。
但是,熨烫机在蒸汽熨烫衣物过程的间隙,需要将熨烫机暂时放置在基座上,而熨烫中会有残留的高温蒸汽溢出,导致高温蒸汽附着在机体表面,机体表面温度升高,再次使用时会感觉烫手。此外,在熨烫完成后,需要将熨烫机静置很长时间进行冷却后,才可以对熨烫机进行收纳,用户体验较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熨烫设备,通过在熨烫装置的底座上增加吹风的功能,在蒸汽熨烫过程的间隙,将熨烫装置放置在底座上,可以向熨烫装置的周边吹出冷却气流,利用气流吹散熨烫装置周边所升腾的高温蒸汽,从而降低熨烫装置的表面温度,提高再次使用时的舒适性。此外,在熨烫操作结束后,可以通过吹风对熨烫装置进行快速冷却,使得用户可以快速收纳熨烫装置,改善了用户体验。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可以为家庭使用的熨烫机以及配合熨烫机的底座,熨烫设备也可以应用于衣物制造、存储、销售或者洗衣店等场合,本申请提供的熨烫设备对衣物的熨烫方式为蒸汽熨烫,而可以采用的熨烫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挂烫、平烫等,此外,熨烫设备所熨烫的对象衣物应做广义理解,包括但不限于衣服、裤装等用于穿着的物品,也可以包括窗帘、床单、被套等织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下面将统称为“衣物”,不再具体示例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的侧视图一,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的侧视图二,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熨烫设备10,该熨烫设备10包括熨烫装置100和底座组件200,熨烫装置100为手持熨烫机,可以用于对衣物进行熨烫操作,在熨烫过程的间隙,以及在熨烫完成后,可以将熨烫装置100放置于底座组件200上,底座组件200用于承载熨烫装置100,并且对熨烫装置100进行冷却。
其中,熨烫装置100具有蒸汽熨烫功能,熨烫装置100在熨烫时可以向待熨烫的衣物喷出高温蒸汽,以软化衣物,改善熨烫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组件200包括壳体210和风机220,壳体210具有容置腔211,风机220设置于容置腔211内,容置腔211具有进风口212和出风口213,风机220的出风侧与出风口213连通。熨烫装置100可以放置在壳体210上,由壳体210支撑熨烫装置100。
可以理解的是,当熨烫装置100放置于底座组件200上时,熨烫装置100位于出风口213的侧方,出风口213朝向熨烫装置100的侧壁,并可以向熨烫装置100吹出冷却气流。此时,熨烫装置100中残留的高温蒸汽溢出至熨烫装置100外部,并沿熨烫装置100的外表面向上升腾时,出风口213吹出的气流可以吹散熨烫装置100周侧的高温蒸汽,避免熨烫装置100的外表面的温度升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10中,底座组件200上设置的风机220,可以在熨烫装置100放置在底座组件200上时自动启动,由出风口213吹出的冷却气流一方面可以吹散熨烫装置100溢出的残留高温蒸汽,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熨烫装置100进行散热,降低熨烫装置100表面的温度,提高再次使用熨烫装置100时的舒适性。此外,减少了熨烫装置100在熨烫任务完成后收纳所需的等待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
下面首先对熨烫装置100在底座组件200上的具体放置方式和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中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中底座组件的俯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中底座组件的剖视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熨烫设备的爆炸图。
请参照图1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0的顶部外侧可以设有通风槽214,壳体210具有凸出部215,凸出部215位于通风槽214的侧方,凸出部215用于形成容置腔211,出风口213位于凸出部215朝向通风槽214一侧的侧壁。
可以理解的是,当熨烫装置100放置在底座组件200上时,熨烫装置100可以位于通风槽214的上方。凸出部215位于熨烫装置100的侧方,出风口213吹出的气流可以对熨烫装置100的外壁进行直吹,从而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熨烫装置100被支撑在通风槽214上方时,熨烫装置100可以与通风槽214的槽底具有间隙,从而为冷却气流的流通路径提供间隙,这样,冷却气流除了可以沿熨烫装置100的周向侧壁流动之外,还可以流经熨烫装置100的底壁,提高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熨烫装置100具有熨烫面101,熨烫装置100放置于底座组件200上时,熨烫面101可以与通风槽214相对。熨烫面101的形状与通风槽214的槽口形状相匹配,可以通过通风槽214流过的气流对熨烫面101的进行快速冷却,在熨烫装置100完成熨烫任务后可以快速进行收纳。通风槽214的形状可以为熨烫装置100在底座组件200上的放置提供定位和限位。
其中,熨烫面101具有蒸汽孔,在熨烫装置100进行熨烫操作时,熨烫面101可以发热并且通过蒸汽孔喷出高温蒸汽,以对衣物进行蒸汽熨烫。当熨烫装置100放置在底座组件200上时,熨烫面101朝下,蒸汽孔中溢出的高温蒸汽会沿熨烫装置100的周向侧壁向上升腾,出风口213吹出的冷却气流一方面会沿熨烫装置100的侧壁流动,另一方面也会从通风槽214流经熨烫件,加速吹散高温蒸汽。
示例性的,熨烫面101可以为铸铝底板,也可以是其他导热的金属或合金材质的底板,本申请对熨烫面101的具体材质不做具体限定。熨烫面101上可以设置有加热件,加热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设置多个加热件时,加热件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实现通电并发热。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件可以为电热管,具体可以采用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电热管、石英电热管、铁氟龙电热管、钛电热管等,从而通过外部电源或熨烫装置100自带的电源对电热管加热,从而可以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本申请实施例对加热件的具体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此外,加热件可以为陶瓷发热片,例如,加热件可以为正温度系数(Posi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陶瓷热敏电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槽214内可以设有多个隔热支撑部230,熨烫装置100放置于底座组件200上时,多个隔热支撑部230均与熨烫面101抵接,从而可以使得温度较高的熨烫面101与通风槽214的槽底具有一定的间隙,为冷却气流提供流通空间的同时,避免底座组件200的表面因高温而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隔热支撑部230可以设置在通风槽214的槽底,且隔热支撑部230在通风槽214的槽底向上凸起设置。隔热支撑部230的设置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隔热支撑部230的形状可以为圆柱状、方柱状、圆台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隔热支撑部230为四个,四个隔热支撑部230可以分别设置在容置槽的四个边角位置,当熨烫装置100放置在底座组件200上是,四个隔热支撑部230可以分别支撑在熨烫面101的四个边角位置,从而提高熨烫装置100在底座组件200上放置的稳定性。
下面对出风口213的具体布置位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213可以包括多个通风孔2131,多个通风孔2131均朝向通风槽214,至少部分通风孔2131位于通风槽214的侧壁。这样,可以保证部分气流可以直接进入通风槽214内,对熨烫面101进行吹拂。
可以理解的是,熨烫装置100面向凸起部一侧的侧壁可以为弧形面,相应的,凸起部设置出风口213的一侧表面也可以为弧形面,多个通风孔2131间隔分布在该弧形面,使得通风孔2131可以尽量靠近熨烫装置100的侧壁,并且通风孔2131吹出的气流可以在熨烫装置100的弧形侧壁的引导下流动,向熨烫装置100的两侧流动,进而对熨烫装置100两侧的侧壁都进行冷却散热。
示例性的,通风孔2131可以在凸出部215面向通风槽214一侧的侧壁上阵列排布,通风孔213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十个、二十个等,而通风孔2131的形状可以为圆孔、方孔、椭圆孔等,本申请实施例对通风孔2131的具体数量、形状以及排布方式均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熨烫装置100放置在底座组件200上时,风机220可以自动启动,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组件200还可以包括检测单元240,检测单元240至少部分位于通风槽214内。检测单元240被配置检测熨烫装置100在底座组件200上的放置状态。当熨烫装置100放置到底座组件200上时,可以自动开启风机220对熨烫装置100进行冷却,提高操作便利性。
其中,底座组件2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50,控制器250设置于壳体210内,风机220和检测单元240均与控制器250电连接;检测单元240检测到熨烫装置100放置到底座组件200上时,控制器250控制风机220向熨烫装置100吹出冷却气流。
可以理解的是,检测单元240检测到熨烫装置100时,会将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至控制器250,由控制器250控制风机220启动,而当检测单元240无法检测到熨烫装置100时,则判断熨烫装置100已经从底座组件200上拿起,从而通过控制器250控制风机220停止,提高检测单元240与风机220进行联动控制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检测单元240可以包括弹性件241和抵接部242,弹性件241的第一端与控制器250连接,弹性件241的第二端延伸至通风槽214内,抵接部242连接于弹性件241的第二端;熨烫装置100放置于底座组件200上时,熨烫装置100与抵接部242抵接,从而可以通过与熨烫面101物理接触的方式检测熨烫装置100的放置状态,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241可以为弹簧,抵接部242可以为耐高温的隔热材料,弹性件241与控制器250连接的一端可以设有压电传感器,当熨烫装置100与抵接部242抵接时,可以推动抵接并压缩弹性件241,使得压电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增大,从而控制器250可以判断熨烫装置100已放置到底座组件200上。而但熨烫装置100离开底座组件200时,弹性件241回弹,压电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减小,则控制器250可以判断熨烫装置100已被拿起。
此外,检测单元240可以采用触点开关等开关式传感器,或者光电传感器等非接触式传感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210可以设置有开关单元290,开关单元290可以与控制器250电连接,可以通过开关单元290控制底座组件200的整体供电状态,在熨烫装置100的熨烫过程中,打开开关单元290,正常供电,而当熨烫装置100完成熨烫任务且冷却完成后,则关闭开关单元290,对熨烫设备10进行收纳。底座组件200可以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壳体210与电源线的连接位置可以设置有护线套280,电源线可以穿设于护线套280,以避免电源线磨损。
下面对风机220在壳体210内的具体安装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组件200还可以包括密封件260,密封件260位于风机220的出风侧与出风口213之间,且密封件260环绕出风口213设置,从而可以避免气流泄漏,在提高气流流通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风噪。
示例性的,密封件260可以为环形结构,密封件260的材质可以为橡胶、硅胶等弹性材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组件200还可以包括减震件270,减震件270设置于风机220背离出风口213的一端,减震件270的第一端与容置腔211的内壁抵接,减震件270的第二端与风机220抵接,可以提高风机220在壳体210内的安装稳定性,并且减低风机22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示例性的,减震件270可以为橡胶、硅胶材质,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材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210可以包括上盖216和下盖217,下盖217可以与上盖216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连接
进风口212和出风口213位于容置腔211的相对两侧;进风口212和出风口213的气流流通方向相同,可以提高气流流通的顺畅性。
其中,进风口212和出风口213均可以设置在上盖216上,通风槽214位于上盖216的上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熨烫装置100内部可以设有蒸汽发生单元,蒸汽发生单元可以包括水箱、蒸汽发生器和蒸汽导管,水箱用于为向蒸汽发生器供水,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导管和熨烫面101上的蒸汽孔连接,从而可以将水雾化,持续产生蒸汽通过蒸汽孔排出,实现蒸汽熨烫功能。
此外,熨烫装置100可以具有手柄110,手柄110可以设置于熨烫装置100背离熨烫面101的一侧,当熨烫装置100放置在底座组件200上时,熨烫面101朝向,手柄110可以位于熨烫装置100的顶部上方,便于用户在操作熨烫装置100时进行握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熨烫设备,该熨烫设备包括熨烫装置和底座组件,熨烫装置可放置于底座组件上,底座组件包括壳体和风机,壳体具有容置腔,风机设置于容置腔内,容置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的出风侧与出风口连通;熨烫装置放置于底座组件上时,出风口朝向熨烫装置的侧壁,并向熨烫装置吹出冷却气流,吹散熨烫装置残留溢出的高温蒸汽,降低熨烫装置表面的温度,提高再次使用熨烫装置时的舒适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熨烫设备(10),其特征在于,包括熨烫装置(100)和底座组件(200),所述熨烫装置(100)可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200)上;
所述底座组件(200)包括壳体(210)和风机(220),所述壳体(210)具有容置腔(211),所述风机(22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211)内,所述容置腔(211)具有进风口(212)和出风口(213),所述风机(220)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213)连通;所述熨烫装置(100)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200)上时,所述出风口(213)朝向所述熨烫装置(100)的侧壁,并向所述熨烫装置(100)吹出冷却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0)的顶部外侧设有通风槽(214),所述壳体(210)具有凸出部(215),所述凸出部(215)位于所述通风槽(214)的侧方,所述凸出部(215)用于形成所述容置腔(211);所述出风口(213)位于所述凸出部(215)朝向所述通风槽(214)一侧的侧壁;所述熨烫装置(100)放置于所述通风槽(214)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熨烫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装置(100)具有熨烫面(101),所述熨烫装置(100)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200)上时,所述熨烫面(101)与所述通风槽(214)相对;所述熨烫面(101)的形状与所述通风槽(214)的槽口形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熨烫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槽(214)内设有多个隔热支撑部(230),所述熨烫装置(100)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200)上时,多个所述隔热支撑部(230)均与所述熨烫面(101)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13)包括多个通风孔(2131),多个所述通风孔(2131)均朝向所述通风槽(214);至少部分所述通风孔(2131)位于所述通风槽(214)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200)还包括检测单元(240),所述检测单元(24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风槽(214)内;所述检测单元(240)被配置检测所述熨烫装置(100)在所述底座组件(200)上的放置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熨烫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200)还包括控制器(250),所述控制器(250)设置于所述壳体(210)内,所述风机(220)和所述检测单元(240)均与所述控制器(250)电连接;所述检测单元(240)检测到所述熨烫装置(100)放置到所述底座组件(200)上时,所述控制器(250)控制所述风机(220)向所述熨烫装置(100)吹出冷却气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熨烫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240)包括弹性件(241)和抵接部(242),所述弹性件(241)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250)连接,所述弹性件(241)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通风槽(214)内,所述抵接部(242)连接于所述弹性件(241)的第二端;所述熨烫装置(100)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200)上时,所述熨烫装置(100)与所述抵接部(242)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200)还包括密封件(260),所述密封件(260)位于所述风机(220)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213)之间,且所述密封件(260)环绕所述出风口(213)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200)还包括减震件(270),所述减震件(270)设置于所述风机(220)背离所述出风口(213)的一端;所述减震件(270)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置腔(211)的内壁抵接,所述减震件(270)的第二端与所述风机(220)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12)和所述出风口(213)位于所述容置腔(211)的相对两侧;所述进风口(212)和所述出风口(213)的气流流通方向相同。
CN202322302983.1U 2023-08-25 2023-08-25 熨烫设备 Active CN220746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2983.1U CN220746383U (zh) 2023-08-25 2023-08-25 熨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2983.1U CN220746383U (zh) 2023-08-25 2023-08-25 熨烫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6383U true CN220746383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8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2983.1U Active CN220746383U (zh) 2023-08-25 2023-08-25 熨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6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77264B1 (ko) 세라믹히터를 갖는 헤어드라이기
CN213652980U (zh) 衣物护理设备
JP2013520223A (ja) 温熱機能を有するスプリングタイプマットレス
CN220746383U (zh) 熨烫设备
CN105546815A (zh) 暖风机
CN208925317U (zh) 应用ptc加热器的电吹风机
CN217109734U (zh) 取暖设备
CN218812761U (zh) 熨烫装置
CN205939292U (zh) 微波烹饪器具
JP2012047436A (ja) 円形温風暖房器
CN218812760U (zh) 熨烫装置
KR100517866B1 (ko) 무선 전기 헤어드라이어
CN221029195U (zh) 熨烫设备
CN207962815U (zh) 一种新型智能电暖器
CN218812765U (zh) 熨烫装置
JP5460467B2 (ja) 炊飯器
CN210300609U (zh) 一种厨师机及其用于厨师机的干燥装置
CN217937967U (zh)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空气炸锅
KR20010044942A (ko) 유도 가열 장치
CN218154416U (zh) 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
CN214694781U (zh) 一种纳米电热膜熨斗
CN217540829U (zh) 烹饪器具
CN219508242U (zh) 一种烘干模块及具有其的波轮洗衣机
CN217408557U (zh) 烹饪器具
CN211848559U (zh) 一种手持挂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