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4416U - 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4416U
CN218154416U CN202220708315.1U CN202220708315U CN218154416U CN 218154416 U CN218154416 U CN 218154416U CN 202220708315 U CN202220708315 U CN 202220708315U CN 218154416 U CN218154416 U CN 218154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module
module
electric heate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83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7083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4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4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4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包括主机壳体、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上的高功率供暖模块、快速供暖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位于所述快速供暖模块上方,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与所述快速供暖模块之间;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和所述快速供暖模块。本复合式供暖电暖器能实现快速供暖和大范围供暖。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器,具体是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
背景技术
传统电暖器普遍有两种供暖方式,分别是远红外辐射供暖和PTC供暖;远红外辐射供暖虽然热效果好,但能耗高,温升时间较长,所以难以实现快速供暖效果;PCT供暖虽然温升速度快,但热效果较差,所以难以满足大范围供暖。可见,现有电暖器难以满足用户不同的供暖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本电暖器能实现快速供暖和大范围供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包括主机壳体、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上的高功率供暖模块、快速供暖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位于所述快速供暖模块上方,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与所述快速供暖模块之间;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和所述快速供暖模块。
作为一具体方案: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包括发热管和热辐射板,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热辐射板上,所述发热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作为另一具体方案:所述快速供暖模块包括PTC发热体和供暖风机,所述PTC发热体位于所述供暖风机的送风端,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PTC发热体和所述供暖风机。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主机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透暖部和第二透暖部;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与所述第一透暖部对应,且所述第一透暖部连通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所在的腔室,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通电产生的热辐射穿过所述第一透暖部往外发射;所述快速供暖模块与所述第二透暖部对应,且所述第二透暖部连通所述快速供暖模块所在的腔室,所述快速供暖模块通电产生的热风穿过所述第二透暖部往外吹送。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主机壳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所述第一透暖部与所述第二透暖部之间,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面板对应且电连接。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主机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对应的第一进风部、与所述快速供暖模块对应的第二进风部、及与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对应的出风部;所述第一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分别连通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所在的腔室;所述第二进风部连通所述快速供暖模块所在的腔室。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设置两组以上,且相邻两组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之间设置有挡板。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主机壳体上活动式设置有支撑架;展开状态下,所述支撑架底部的第一支撑部活动至远离所述主机壳体底部的第二支撑部;收纳状态下,所述支撑架底部的第一支撑部活动至靠近所述主机壳体底部的第二支撑部。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主机壳体上设置有挂架,所述挂架包括挂设部、悬臂杆和安装部,所述挂设部通过所述悬臂杆连接所述安装部;所述挂设部位于所述主机壳体前侧;所述安装部卡扣连接所述主机壳体上的扣接部件,所述主机壳体上的承托部顶住所述悬臂杆。
作为又一具体方案:所述主机壳体上铰接有支撑架;展开状态下,所述支撑架底部的第一支撑部活动至远离所述主机壳体底部的第二支撑部;收纳状态下,所述支撑架底部的第一支撑部活动至靠近所述主机壳体底部的第二支撑部;所述主机壳体上设置有挂架,所述挂架包括挂设部、悬臂杆和安装部,所述挂设部通过所述悬臂杆连接所述安装部;所述挂设部位于所述主机壳体前侧;所述安装部卡扣连接所述主机壳体上的扣接部件,所述主机壳体上的承托部顶住所述悬臂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电暖器上整合远红外辐射供暖功能和PTC供暖功能,一方面通过对远红外辐射供暖功能的应用可克服PTC供暖功能热效果较差和不能实现大范围供暖的缺陷,另一方面通过对PTC供暖功能的应用可克服远红外辐射供暖功能温升时间长和能耗高等缺陷;两种供暖功能的缺点得以互补,优点得以保留使用,有效克服传统电暖器存在的缺陷不足。具体是,电暖器使用初段,控制模块先控制快速供暖模块作业实现PTC供暖功能,使电暖器可达到快速供暖效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时进入使用后段;电暖器使用后段,控制模块再控制高功率供暖模块作业实现远红外辐射供暖功能,使电暖器可达到大范围供暖效果;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控制模块也可控制高功率供暖模块和快速供暖模块单独工作;本电暖器能满足用户不用的使用需求,通用性好,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暖器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暖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暖器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暖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高功率供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涉及的复合式供暖电暖器,包括主机壳体1、及分别设置于主机壳体1内腔的高功率供暖模块2、快速供暖模块5和控制模块6,高功率供暖模块2采用远红外辐射供暖原理,快速供暖模块5采用PTC供暖原理;高功率供暖模块2位于快速供暖模块5上方,控制模块6设置于高功率供暖模块2与快速供暖模块5之间,高功率供暖模块2产生的热量向前侧辐射和向上对流上升,快速供暖模块5产生的热量向前侧吹送,因此本结构能有效避免高功率供暖模块2和快速供暖模块5作业产生的高温影响控制模块6;控制模块6分别电连接高功率供暖模块2和快速供暖模块5。本实施例涉及的电暖器通过整合远红外辐射供暖功能和PTC供暖功能,一方面通过对远红外辐射供暖功能的应用可克服PTC供暖功能热效果较差和不能实现大范围供暖的缺陷,另一方面通过对PTC供暖功能的应用可克服远红外辐射供暖功能温升时间长和能耗高等缺陷;两种供暖功能的缺点得以互补,优点得以保留使用,有效克服传统电暖器存在的缺陷不足。具体是,电暖器使用初段,控制模块6先控制快速供暖模块5作业实现PTC供暖功能,使电暖器可达到快速供暖效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时进入使用后段;电暖器使用后段,控制模块6再控制高功率供暖模块2作业实现远红外辐射供暖功能,使电暖器可达到大范围供暖效果;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控制模块6也可控制高功率供暖模块2和快速供暖模块5单独工作;本电暖器能满足用户不用的使用需求,通用性好,适应性强。
进一步地,高功率供暖模块2包括发热管201(优选金属发热管)和热辐射板202(材质优选铝合金),U型的发热管201预埋式设置于热辐射板202上,发热管201电连接控制模块6,热辐射板202的辐射端面朝向主机壳体1前侧,以向主机壳体1前侧辐射热量实现供暖。
进一步地,快速供暖模块5包括PTC发热体501和两台供暖风机502,PTC发热体501位于两台供暖风机502的送风端,控制模块6分别电连接PTC发热体501和供暖风机502;PTC发热体501通电产生热量,供暖风机502通电产生负压,使PTC发热体501产生的热量经主机壳体1前侧吹送出。
进一步地,主机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透暖部105和第二透暖部106,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暖部105为若干通孔,第二透暖部106为百叶结构;高功率供暖模块2的供暖端与第一透暖部105对应,且第一透暖部105连通高功率供暖模块2所在的腔室,高功率供暖模块2通电产生的热辐射穿过第一透暖部105往外发射;快速供暖模块5的供暖端与第二透暖部106对应,且第二透暖部106连通快速供暖模块5所在的腔室,快速供暖模块5通电产生的热风穿过第二透暖部106往外吹送。
进一步地,主机壳体1前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7,控制面板7位于第一透暖部105与第二透暖部106之间,控制模块6与控制面板7对应且电连接,控制面板7具有显示和控制等功能,用户通过控制面板7完成相关操控。
进一步地,主机壳体1上设置有与高功率供暖模块2对应的第一进风部103、与快速供暖模块5对应的第二进风部104、及与高功率供暖模块2对应的出风部107,其中,第一进风部103位于主机壳体1后侧面,第二进风部104位于主机壳体1底部,出风部107位于主机壳体1顶部;第一进风部103和出风部107分别连通高功率供暖模块2所在的腔室;第二进风部104连通快速供暖模块5所在的腔室。当高功率供暖模块2作业时,外界空气经第一进风部103进入主机壳体1内腔并形成气流,该气流加热后上升并经出风部107离开主机壳体1内腔,热辐射则从第一透暖部105射出,以通过两种方式对外界进行供暖;当供暖风机502作业产生负压时,外界空气经第二进风部104进入主机壳体1内腔并形成气流,在负压作用下气流按设定轨迹吹送,该气流加热后经第二透暖部106吹送至主机壳体1外进行供暖。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高功率供暖模块2设置两组,两组高功率供暖模块2之间设置有挡板3,以避免热量乱窜。
进一步地,主机壳体1后侧铰接有支撑架9;展开状态下,支撑架9底部的第一支撑部903活动至远离主机壳体1底部的第二支撑部108;收纳状态下,支撑架9底部的第一支撑部903活动至靠近主机壳体1底部的第二支撑部108;具体地,支撑架9包括第一支架杆901和第二支架杆902,第一支架杆901底端连接第一支撑部903一端,第二支架杆902底端连接第一支撑部903另一端,以至于支撑架9整体呈U形,第一支架杆901顶端和第二支架杆902顶端分别与主机壳体1对应的侧壁铰接,支撑架9相对主机壳体1可翻转展开或收纳;当支撑架9相对主机壳体1往外翻转至一定位置时,第一支撑部903与第二支撑部108彼此远离,以至于构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使电暖器可支撑与平面上;当支撑架9相对主机壳体1往内翻转至与外侧壁配合时,第一支撑部903与第二支撑部108彼此靠近,以减小整体体积便于收纳。
进一步地,主机壳体1顶部设置有挂架8,挂架8包括用于悬挂织物(如毛巾、衣物等)挂设部801、悬臂杆802和安装部803,挂设部801通过悬臂杆802连接安装部803;挂设部801位于主机壳体1前侧,以便热量可到达悬挂于挂设部801上的织物上,进而达到烘干效果;安装部803卡扣连接主机壳体1后侧面的扣接部件10,主机壳体1顶部的承托部109顶住悬臂杆802,使挂架8有效悬挂织物。
进一步地,主机壳体1包括彼此配合装配的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高功率供暖模块2、快速供暖模块5和控制模块6的空间;第一透暖部105、第二透暖部106和控制面板7分别设置于前壳体101上;第一进风部103、第二进风部104和出风部107分别设置于后壳体102上。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的电暖器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取消了挂架8。
其他未述部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涉及的电暖器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取消了支撑架9。
其他未述部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壳体(1)、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1)上的高功率供暖模块(2)、快速供暖模块(5)和控制模块(6);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位于所述快速供暖模块(5)上方,所述控制模块(6)设置于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与所述快速供暖模块(5)之间;所述控制模块(6)分别电连接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和所述快速供暖模块(5);
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包括发热管(201)和热辐射板(202),所述发热管(201)设置于所述热辐射板(202)上,所述发热管(201)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6);
所述快速供暖模块(5)包括PTC发热体(501)和供暖风机(502),所述PTC发热体(501)位于所述供暖风机(502)的送风端,所述控制模块(6)分别电连接所述PTC发热体(501)和所述供暖风机(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式供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透暖部(105)和第二透暖部(106);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与所述第一透暖部(105)对应,且所述第一透暖部(105)连通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所在的腔室,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通电产生的热辐射穿过所述第一透暖部(105)往外发射;所述快速供暖模块(5)与所述第二透暖部(106)对应,且所述第二透暖部(106)连通所述快速供暖模块(5)所在的腔室,所述快速供暖模块(5)通电产生的热风穿过所述第二透暖部(106)往外吹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式供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上设置有控制面板(7),所述控制面板(7)位于所述第一透暖部(105)与所述第二透暖部(106)之间,所述控制模块(6)与所述控制面板(7)对应且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式供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对应的第一进风部(103)、与所述快速供暖模块(5)对应的第二进风部(104)、及与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对应的出风部(107);所述第一进风部(103)和所述出风部(107)分别连通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所在的腔室;所述第二进风部(104)连通所述快速供暖模块(5)所在的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式供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设置两组以上,且相邻两组所述高功率供暖模块(2)之间设置有挡板(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复合式供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上活动式设置有支撑架(9);展开状态下,所述支撑架(9)底部的第一支撑部(903)活动至远离所述主机壳体(1)底部的第二支撑部(108);收纳状态下,所述支撑架(9)底部的第一支撑部(903)活动至靠近所述主机壳体(1)底部的第二支撑部(108)。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复合式供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上设置有挂架(8),所述挂架(8)包括挂设部(801)、悬臂杆(802)和安装部(803),所述挂设部(801)通过所述悬臂杆(802)连接所述安装部(803);所述挂设部(801)位于所述主机壳体(1)前侧;所述安装部(803)卡扣连接所述主机壳体(1)上的扣接部件(10),所述主机壳体(1)上的承托部(109)顶住所述悬臂杆(802)。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复合式供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壳体(1)上铰接有支撑架(9);展开状态下,所述支撑架(9)底部的第一支撑部(903)活动至远离所述主机壳体(1)底部的第二支撑部(108);收纳状态下,所述支撑架(9)底部的第一支撑部(903)活动至靠近所述主机壳体(1)底部的第二支撑部(108);
所述主机壳体(1)上设置有挂架(8),所述挂架(8)包括挂设部(801)、悬臂杆(802)和安装部(803),所述挂设部(801)通过所述悬臂杆(802)连接所述安装部(803);所述挂设部(801)位于所述主机壳体(1)前侧;所述安装部(803)卡扣连接所述主机壳体(1)上的扣接部件(10),所述主机壳体(1)上的承托部(109)顶住所述悬臂杆(802)。
CN202220708315.1U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 Active CN218154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8315.1U CN218154416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8315.1U CN218154416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4416U true CN218154416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3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8315.1U Active CN218154416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4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77264B1 (ko) 세라믹히터를 갖는 헤어드라이기
CN211355149U (zh) 双风道智能毛巾机
CN218154416U (zh) 一种复合式供暖电暖器
CN211739474U (zh) 一种壁挂式暖风机
CN212057473U (zh) 一种速热踢脚线式取暖器
CN212103399U (zh) 烘干消毒架
CN205939292U (zh) 微波烹饪器具
KR102310938B1 (ko) 열 순환 구조가 일체로 형성된 온수방열 온풍장치
CN214549194U (zh) 双风道电热毛巾架
CN108800287B (zh) 一种太阳能取暖器
CN211093616U (zh) 浴室柜
CN209819886U (zh) 热水器
CN213471927U (zh) 一种滚塑机烘箱节能风道
CN210368371U (zh) 壁挂式干衣机
CN209941348U (zh) 挂架组件和壁挂式干衣机
CN219913189U (zh) 一种具有晾挂功能的取暖器
CN212618579U (zh) 一种温度实时监控式蓄热电暖器
CN216308217U (zh) 一种桌面用筒式电暖扇
CN206160473U (zh) 模块式暖风机
CN216998971U (zh) 一种能够快速烘干衣物的晾晒装置
CN215489969U (zh) 一种空气循环家用电采暖器
CN218044810U (zh) 一种热风对流装置及烤箱
CN217066195U (zh) 一种带暖风机的电热毛巾架
CN215887663U (zh) 烘干设备
CN211355150U (zh) 智能毛巾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