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3692U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3692U
CN220723692U CN202322312208.4U CN202322312208U CN220723692U CN 220723692 U CN220723692 U CN 220723692U CN 202322312208 U CN202322312208 U CN 202322312208U CN 220723692 U CN220723692 U CN 220723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lurry
equipment
sewage treatmen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122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宾龙
李国添
胡亚冬
邓少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o Form Engineering Co ltd
Biwo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Beverly Bio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o Form Engineering Co ltd
Biwo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Beverly Bio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o Form Engineering Co ltd, Biwofe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 ltd, Beverly Bio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o For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122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3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3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3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泵体、第三设备和导流管;第一设备内部设有旋流装置;第二设备内部设有吸附过滤装置;泵体的一端通过管道能够与池体的底部连接,泵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设备的上端连接,第三设备内部设有搅拌装置,第三设备的上端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设备的第三端口连接;导流管的一端与第三设备的排泥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设备能够使泥浆进行发酵,以使得泥浆在发酵的过程中,泥浆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还能够生成有机肥料和其他高附加价值的细小分子化合物,提升泥浆的肥沃性和泥浆中营养物质的浓度。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水处理程度越高,就会产生越多的污泥残余物需要加以处理。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污泥储存在污泥浓缩池或污泥干化池中容易导致污泥中的固体物质发生重力沉降,容易导致污泥中的固体物质沉淀至池体底部凝结成块,凝结成块的污泥在池体底部较难取出,影响污泥中的营养物质的含量,严重影响池塘的养殖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设备,其内部设有旋流装置,以通过所述旋流装置的离心作用使泥浆中的第一颗粒沉入所述第一设备的底部;
第二设备,其内部设有吸附过滤装置,以通过所述吸附过滤装置将泥浆中的第二颗粒过滤;
泵体,其一端通过管道能够与池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泵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设备的上端连接,所述泵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设备的下端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
第三设备,其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设备的上端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三端口连接;
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设备的排泥端口连接,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池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的顶部设有排气管和回流管;
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设备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池体连接。
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口高于所述回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
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限定出容纳腔;
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形成相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的顶部均设有开口,且均设有所述搅拌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泥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三设备的底端,所述排泥端口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三腔体的上端设有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设备的内部设反冲洗管组;
所述反冲洗管组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反冲洗管,每一个所述反冲洗管的一端通过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且每一个所述反冲洗管的另一端通过密封件密封;
沿第一方向,每一个所述反冲洗管朝向所述第二设备的开口的一侧连通有多个相间隔的导向管;
所述导向管的远离所述反冲洗管的一端通过密封件密封,且每一个所述导向管的侧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过滤装置包括多个相间隔的过滤板;
所述导向管与所述过滤板交替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设备的上端还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设备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池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导流管设有第五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的侧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排渣孔;
所述排渣孔的孔径为R1,其中,R1的取值范围是0.1mm≤R1≤0.5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第一设备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分离和过滤,以降低污水中的大颗粒的数量,通过第二设备将污水中相对较小的颗粒或其他杂质进行过滤,通过第三设备将泥浆进行发酵,以使得泥浆在发酵的过程中,泥浆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还能够生成有机肥料和其他高附加价值的细小分子化合物,提升泥浆的肥沃性和泥浆中营养物质的浓度。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中导流管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中第二设备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A-A部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3中B-B部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第一设备;200-旋流装置;300-第二设备;310-第一端口;320-第二端口;330-第三端口;400-泵体;500-第一管道;600-第二管道;700-第三管道;800-第三设备;900-第四管道;1000-导流管;110-排气管;120-回流管;510-第一控制阀;610-第二控制阀;710-第三控制阀;910-第四控制阀;1010-第五控制阀;810-设备本体;820-第一隔板;830-第二隔板;840-第一腔体;850-第二腔体;860-第三腔体;1100-排水管;1200-出水管;1020-排渣孔;1300-反冲洗管组;1310-反冲洗管;1400-导向管;1410-通孔;1500-吸附过滤装置;1510-过滤板;1600-导流管道;1610-出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应用于对池塘、养殖塘中的污水和泥浆进行清理、过滤,并将泥浆进行发酵,从而将泥浆转化为肥料,以提升池塘或养殖塘中的营养物质的浓度,提升养殖效率和养殖质量。
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第一设备100、第二设备300、泵体400、第三设备800和导流管100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100用于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分离和过滤,以降低污水中的大颗粒的数量。第二设备300用于将污水中相对较小的颗粒或其他杂质进行过滤。第三设备800用于将污泥进行发酵,以使得污泥在发酵的过程中,污泥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降低处理成本,而且还能够出去水分和挥发物质的有机物质能够转化成沼气,同时还能够生成有机肥料和其他高附加价值的细小分子化合物,提升污泥的肥沃性和营养浓度。
具体的,在第一设备100内部设有旋流装置200,需要说明的是,当旋流装置200运行时,通过所述旋流装置200的离心作用能够将泥浆中的第一颗粒沉入所述第一设备100的底部,以实现将泥浆和污水中的第一颗粒分离,从而降低泥浆中颗粒物的含量,以减少池塘或养殖塘中污泥颗粒化,从而有效保证污泥的流动性。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旋流装置200即为旋流器,旋流器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分级设备,常用离心沉降原理。当待分离的两相混合液以一定压力从旋流器周边切向进入旋流器内后,产生强烈的三维椭圆型强旋转剪切湍流运动。由于粗颗粒与细颗粒之间存在粒度差,其受到离心力、向心浮力、流体曳力等大小不同,受离心沉降作用,大部分粗颗粒经旋流器底流口排出,而大部分细颗粒由溢流管排出,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颗粒的粒径为R2,其中,R2的取值范围是0.1mm≤R2。
另外,第二设备300内部设有吸附过滤装置1500,以通过所述吸附过滤装置1500将泥浆中的第二颗粒过滤,以进一步降低污泥和污水中的颗粒物的含量,同时降低污水和污泥中颗粒的粒径,以将污水中的杂质或悬浮物排出,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提升污水质量,同时提升泥浆的细度,提升泥浆的流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颗粒的粒径为R3,其中,R3的取值范围是0.1mm≤R3≤3mm。可以理解的是,R3的取值可以是0.1mm到3mm中的任意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通过控制吸附过滤装置1500对颗粒物的过滤范围,以提升第二设备300对污泥和污水中的颗粒物的过滤质量和过滤的准确性,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污泥质量,提升对污水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通过吸附过滤装置1500还能够起到分解和除氮的作用。
泵体400设置在所述第一设备100的一侧,泵体400一端通过管道能够与池体的底部连接,同时将所述泵体40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管道500与所述第一设备100的上端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泵体400运行时,池体中的污泥能够依次通管道、泵体400、第一管道500进入到第一设备100中,从而通过泵体400将池体中的污泥抽入至第一设备100中。
另外,将所述泵体400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管道600与所述第二设备300的第一端口310连接,以使得泵体400能够将外部的水通过第二管道600对第二设备300进行冲洗,也就是说反冲洗水能够通过第二管道600进入至第二设备300中,从而实现对第二设备300中吸附过滤装置1500的冲洗,以使得吸附过滤装置1500能够恢复过滤能力,提升吸附过滤装置1500的使用寿命和对污泥和污水中的杂质和第二颗粒的过滤质量和过滤效率。
同时,通过反冲洗的泥水进入到第三设备800中,从而能够降低第三设备800中的泥浆的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第一端口310位于第二设备300的侧壁的底部。
反冲洗(back flush)又称滤池冲洗,目的是清除截留在滤料层中的杂质,使滤池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滤能力。
另外,将所述第一设备100的下端通过第三管道700与所述第二设备300的第二端口32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端口320位于第二设备300的侧壁的上方。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通过泵体400抽入至第一设备100中的污水和污泥在旋流装置200的作用下,将第一颗粒分离,以在第一设备100中形成分层现象,即在第一设备100上层的为清水,在第一设备100下层为第一颗粒,在第一设备100中间层的为泥浆。通过第三管道700能够将第一设备100中的泥浆导入至第二设备300中。
通过将第一设备100的下端与第三管道700连接,以使得第一设备100中的泥浆在自身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三管道700流入至第二设备300中,通过将第二端口320设置在第二设备300的侧壁上方,以使得进入到第二设备300中的泥浆的量,这样能够避免在第二设备300中形成堵塞的情况,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泥浆在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300中流动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100的高度大于第二设备300的高度,这样能够保证第一设备100中的泥浆能够在自身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三管道700进入至第二设备300中。
第三设备800内部设有搅拌装置,以通过搅拌装置将第三设备800中的泥浆进行搅拌,以提升泥浆在第三设备800中发酵过程中的均匀性。
另外,将所述第三设备800的上端通过第四管道900与所述第二设备300的第三端口33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端口330设置在所述第二设备300的侧壁的底端,以使得第二设备300中的泥浆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三端口330和第四管道900,从第三设备800的上端进入至第三设备800中。
具体的,第二设备300的高度大于第三设备800的高度,这样使得第二设备300中的泥浆和污水能够在自身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第四管道900进入到第三设备800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10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设备800的排泥端口连接,且所述导流管1000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池体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设备800中的泥浆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排泥端口和导流管1000排入至池体中,从而实现将池体中的污泥进行清洁、过滤和发酵,以提升泥浆的肥沃性和泥浆中营养物质的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泵体400为提升泵。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100的顶部设有排气管110和回流管12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排气管110设置在所述第一设备100的顶部,以使得第一设备100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管110排出。
进一步地,通过将排气管110和回流管120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设备100的顶部,从而能够保证第一设备100中的容量达到最大化,提升对第一设备10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具体的,所述回流管1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设备100连通,所述回流管120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池体连接,通过回流管120能使得第一设备100中的净化水能够通过回流管120流入至池体中,从而能够避免第一设备100中的水溢出,从而能够通过第一设备100将污泥和水分离,以提升泥浆的稠度。
沿第一方向,所述排气管110的排气口高于所述回流管120,这样使得第一设备100中的液面上升时,上升的液面能够通过回流管120流入至池体中,另外,第一设备100中泥浆产生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管110排出,由于排气管110中排气口的高度大于回流管120,以保证液体无法从排气管110中排出。
这里所述的第一方向是指,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500设有第一控制阀510,以通过第一控制阀510控制第一管道500的连通或关闭,当需要对池体中的污泥和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时,通过将第一控制阀510开启,同时将第二控制阀610关闭,使得泵体400在运行时,能够将池体中的污泥抽入至第一设备100中。
同时,在所述第二管道600设有第二控制阀610,以通过第二控制阀610控制第二管道600的连通或关闭,当需要对第二设备300中的吸附过滤装置1500进行清理时,通过开启的第二控制阀610,同时将第一控制阀510关闭,由泵体400在运行时,将冲洗水抽入至第二设备300中,以对吸附过滤装置1500进行清洗,从而保证吸附过滤装置1500的吸附过滤效率和稳定性。
在所述第三管道700设有第三控制阀710,以通过第三控制阀710控制第三管道700的连通或关闭,从而控制第一设备100中的泥浆进入至第二设备300中。
通过在所述第四管道900设有第四控制阀910,以通过第四控制阀910控制第四管道900的开启或关闭。具体的,当第二设备300中的液面上升时,通过开启第四控制阀910,以使得第二设备300中的液体,以使得第二设备300中的液体能够通过第四管道900流入至池体中,从而降低第二设备300中的液面高度。
另外,在所述导流管1000设有第五控制阀1010,以通过第五控制阀1010控制导流管1000的开启或关闭。具体的,当第三设备800中的泥浆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时,也就是说,第三设备800中的泥浆含量大于预设量时,通过开启第五控制阀1010,以使得第三设备800中的泥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导流管1000流入至池体中,从而降低第三设备800中的泥浆含量。进一步地,通过控制第三设备800中的泥浆含量,以增加第三设备800中泥浆的发酵时间,提升泥浆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以使得泥浆更加肥沃。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设备800包括设备本体810、第一隔板820和第二隔板830。
其中,所述设备本体810的内部限定出容纳腔,以通过容纳腔存储泥浆。所述第一隔板820和所述第二隔板830相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形成相连通的第一腔体840、第二腔体850和第三腔体86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板820和第二隔板830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具体的,第一隔板820和第二隔板830均竖直设置在容纳腔中,这样使得通过第四管道900进入至第一腔体840中的泥浆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依次能够进入至第二腔体850和第三腔体860。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第三设备800分隔形成第一腔体840、第二腔体850和第三腔体860,以使得泥浆进入至第三设备800时,能够提升和延长泥浆在第三设备800中的发酵时间,以及发酵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泥浆中营养物质的含量。
另外,在所述第一腔体840、所述第二腔体850和所述第三腔体860的顶部均设有开口,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该开口观察第三设备800中各个腔体中泥浆的含量和高度,以便于对各个腔体中泥浆含量的控制,保证泥浆的发酵时间的同时,提升泥浆在各个腔体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通过在每一个腔体中均设有所述搅拌装置,以提升泥浆在第一腔体840、第二腔体850和第三腔体860中发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发酵过程中的均匀性,以提升泥浆的发酵质量,从而保证泥浆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和营养物质在泥浆中分布的均匀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泥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三设备800的底端,且所述排泥端口与所述第三腔体860连通,以使得第三设备800中的泥浆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导流管1000流入至池体中。
另外,在所述第三腔体860的上端设有排水管1100,以使得第三设备800中位于泥浆上方的液体能够通过排水管1100流入至池体中,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第三设备800中的液面上升,从而提升第三设备800中液面高度的稳定性。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的内部设有反冲洗管组1300,以通过反冲洗管组1300对第二设备的内部进行清洁,同时通过反冲洗管组1300能够对吸附过滤装置1500进行清洗,以使过滤清洁组件能够重复利用,保证吸附过滤装置1500的吸附过滤效果。
其中,所述反冲洗管组1300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反冲洗管1310,可以理解的是,反冲洗管1310的数量可以是两条或两条以上任意数值的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反冲洗管1310均设置在第二设备内的底部,反冲洗管1310与第二设备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固定,以提升反冲洗管1310在第二设备中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冲洗效率。通过将多个反冲洗管1310相间隔的设置在第二设备中,以提升反冲洗管1310在冲洗过程中的清理覆盖面积,提升对第二设备的清洁效率。
具体的,每一个所述反冲洗管1310的一端通过第一端口310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这样使得外部的水能够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一端口310流入到反冲洗管1310中,并能够通过反冲洗管1310对第二设备的内部进行清洗。
另外,将每一个所述反冲洗管1310的另一端通过密封件密封,以避免进入到反冲洗管1310中的水从反冲洗管1310的另一端流出,通过该密封件在反冲洗管1310的另一端形成阻隔作用。
沿第一方向,每一个所述反冲洗管1310朝向所述第二设备的开口的一侧连通有多个相间隔的导向管1400,可以理解的是,导向管14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另外,两个相邻的导向管1400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优选的,在同一个反冲洗管1310上的多个导向管1400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导向管1400之间的间距相等,以提升反冲洗管1310对第二设备内壁清洁的均匀性、清洁效率及清洁质量。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导向管1400的清洁面积,提升导向管1400的清洁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管1400与所述反冲洗管1310相互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设备的开口设置在第二设备的顶部,这样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该开口对第二设备的内部清洁情况进行观察,以提升对第二设备和吸附过滤装置1500的清洁质量。
同时,将所述导向管1400的远离所述反冲洗管1310的一端通过密封件密封,且每一个所述导向管1400的侧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孔1410,这样使得反冲洗管1310中的水能够在水压的作用下进入到导向管1400中,并通过导向管1400侧壁的通孔1410喷射而出,从而实现对第二设备内壁和吸附过滤装置1500进行清洁。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通孔1410在导向管1400侧壁的排列方式包括螺旋排列、线性排列、矩阵排列、环形排列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方向是指沿反冲洗管1310的轴线方向。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过滤装置1500包括多个相间隔的过滤板1510。其中,过滤板151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任意数值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具体的,所述导向管1400与所述过滤板1510交替间隔设置,且导向管1400的轴线与所述过滤板1510平行,这样使得通过导向管1400对过滤板1510进行清洁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过滤板1510两侧的同步清洁,从而进一步提升对过滤板1510的清洁质量,同时通过设置多个相间隔的过滤板1510,以提升对废渣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的内部设有多个导流管道1600,多个所述导流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设备靠近其开口的一侧,即设置在第二设备内部的上方,每一个所述导流管道1600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且每一个导流管道1600的远离你第三管道的一端通过密封件密封。可以理解的是,导流管道160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道1600的侧壁还设有出料孔1610,该出料孔1610设置在导流管道1600靠近第三管道的一端,且该出料孔1610朝向第二设备的底部,以使得进入第三管道中的泥浆能够通过出料孔1610进入到第二设备中。通过将出料孔1610设置在导流管道1600靠近第三管道的一端,以使得进入第二设备中的泥浆能够通过吸附过滤装置1500进行过滤。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300的上端还设有出水管1200,该出水管1200设置在所述第二设备300的侧壁的上方。
具体的,所述出水管1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设备300连通,所述出水管1200的另一端与所述池体连通,以使得第二设备300中的液体能够通过出水管1200进入至池体中,从而保证第二设备300中液面高度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将第二设备300中的液体排出,以提升第二设备300中泥浆的粘稠度。
另外,还能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绿色环保的污水处理理念。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1000的侧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排渣孔1020。
其中,排渣孔102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任意数值的个数。
另外,多个排渣孔1020在导流管1000上的排列方式包括线性排列、螺旋排列、环形阵列中的任一种排列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排渣孔1020的孔径为R1,其中,R1的取值范围是0.1mm≤R1≤0.5mm。可以理解的是,R1的取值可以是0.1mm到3mm中的任意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导流管1000上设置多个相间隔的排渣孔1020,以使得位于导流管1000的泥浆中的大颗粒物质能够通过排渣孔1020排出,同时通过排渣孔1020能够控制缓释,从而控制营养源,保证进入至池体的营养源的浓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1000为尼龙线制成的管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设备800为圆柱形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增大第三设备800的容量,而且便于清洗。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其内部设有旋流装置,以通过所述旋流装置的离心作用使泥浆中的第一颗粒沉入所述第一设备的底部;
第二设备,其内部设有吸附过滤装置,以通过所述吸附过滤装置将泥浆中的第二颗粒过滤;
泵体,其一端通过管道能够与池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泵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设备的上端连接,所述泵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设备的下端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端口连接;
第三设备,其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第三设备的上端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三端口连接;
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设备的排泥端口连接,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池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顶部设有排气管和回流管;
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设备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池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口高于所述回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
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限定出容纳腔;
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形成相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的顶部均设有开口,且均设有所述搅拌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三设备的底端,所述排泥端口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三腔体的上端设有排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的内部设有反冲洗管组;
所述反冲洗管组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反冲洗管,每一个所述反冲洗管的一端通过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且每一个所述反冲洗管的另一端通过密封件密封;
沿第一方向,每一个所述反冲洗管朝向所述第二设备的开口的一侧连通有多个相间隔的导向管;
所述导向管的远离所述反冲洗管的一端通过密封件密封,且每一个所述导向管的侧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过滤装置包括多个相间隔的过滤板;
所述导向管与所述过滤板交替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上端还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设备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池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导流管设有第五控制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的侧壁设有多个相间隔的排渣孔;
所述排渣孔的孔径为R1,其中,R1的取值范围是0.1mm≤R1≤0.5mm。
CN202322312208.4U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20723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2208.4U CN220723692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12208.4U CN220723692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3692U true CN220723692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02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12208.4U Active CN220723692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3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58905U (zh) 一种好氧流化床—生物滤池耦合反应器
CN102657960B (zh) 一种沉淀反应与固液分离一体化装置
CN208648858U (zh) 承压式净化装置
CN103922506B (zh) 水质净化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
CN203144227U (zh) 多级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的一体化装置
CN203959896U (zh) 竖流式沉淀过滤器
CN201592025U (zh) 一体化过滤器
CN205347020U (zh) 一种沉淀过滤一体化反应器
CN109704517A (zh) 一种高悬浮物高有机物矿井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9860784U (zh) 一种装配式隧道涌水用深化模块
CN22072369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05933455U (zh) 一种工业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08166664U (zh) 一种具有沼气气浮、搅拌功能的厌氧反应系统
CN203634957U (zh) 沉淀过滤一体化装置
CN206783436U (zh) 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
CN214734659U (zh) 一种高效气浮沉淀装置
CN1153738C (zh) 双区重力出流式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设备
CN212403851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CN212387887U (zh) 一种油气田废液处理系统
JP2006142302A (ja) 嫌気性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203229430U (zh) 一种强氧化反应及絮凝过滤一体机
CN113003773A (zh) 一种用于发电厂的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6666280U (zh) 一种化工废水净化装置
CN201737790U (zh)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CN215559261U (zh) 一种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