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2368U - 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2368U
CN220722368U CN202320999596.5U CN202320999596U CN220722368U CN 220722368 U CN220722368 U CN 220722368U CN 202320999596 U CN202320999596 U CN 202320999596U CN 220722368 U CN220722368 U CN 220722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detection
conveyor belt
slid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995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雄
郭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995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2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2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2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包括:输送带组件,用于承载及转移电芯;旋转模组,包括旋转支架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支架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轴上,所述输送带组件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上;直线模组,包括滑轨、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支撑台和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台沿所述滑轨移动的直线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有效减少了电芯被夹伤和撞击损伤的可能性,有利于提升电芯的生产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需要检测电芯密封钉焊接后焊接质量时,需要将电芯从第一输送带上转移至第二输送带上,以使电芯能沿第二输送带输送至所需检测的工位上;其中,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输送带面高度相同,且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不同。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机械手转移电芯,机械手上设置有用于夹取电芯的夹爪,机械手夹取第一输送带上的电芯后,带动电芯移动至第二输送带的上方并将电芯放置第二输送带的输送带面上。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有,机械手通过夹爪夹取电芯时,电芯特别是质量较重的电芯的侧壁容易出现被夹变形的情况,机械手放置电池时也容易出现电芯撞击损伤事故,容易造成生产不良。
有鉴于此,需要设置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以提升电芯生产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以提升电芯生产良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包括:
输送带组件,用于承载及转移电芯;
旋转模组,包括旋转支架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支架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轴上,所述输送带组件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上;
直线模组,包括滑轨、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支撑台和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台沿所述滑轨移动的直线驱动装置。
可选地,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输送带和用于带动所述输送带转动的旋转驱动组件;
所述旋转支架上间隔平行设置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安装有主动传动轮,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安装有被动传动轮,所述输送带张紧在所述主动传动轮和所述被动传动轮上。
可选地,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输送带和用于带动所述输送带转动以转移电芯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为可正反转的电机;
所述旋转支架上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安装有主动传动轮,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安装被动传动轮,所述输送带张紧在所述主动传动轮和所述被动传动轮上。
可选地,所述输送带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检测器,所述输送带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检测器;
所述进料检测器和所述出料检测器均相对固定于旋转支架上,且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进料检测器和所述出料检测器。
可选地,所述旋转支架上还设置有至少两根用于导引电池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面的顶部一侧,两根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且所述导向杆平行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
可选地,所述旋转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相邻两根所述导向杆之间距离的调整架;
所述调整架包括固定在旋转支架一侧的固定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滑动调节杆、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调节杆上的固定块和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二滑动调节杆;
一根所述导向杆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调节杆靠近另一根所述导向杆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调节孔,所述第二滑动调节杆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调节孔中;
所述固定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滑动调节杆固定于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一紧固件;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滑动调节孔,所述第一滑动调节杆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调节孔中;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滑动调节杆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紧固件;
所述第一滑动调节杆垂直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动调节杆垂直于所述导向杆,且所述第二滑动调节杆上设置有距离刻度。
一种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包括有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转运装置;
所述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还包括2D检测输送带、2D视觉检测模组、3D检测输送线和3D视觉检测模组;
一个所述电芯转运装置设置在所述2D检测输送带的出料端和所述3D检测输送线之间,以将电芯从所述2D检测输送带转移至所述3D检测输送线上;
所述2D视觉检测模组用于对位于所述2D检测输送带上的电芯进行2D拍照检测,所述3D视觉检测模组用于对所述3D检测输送线上的电芯进行3D拍照检测。
可选地,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还包括NG下料机械和不良出料输送带,所述不良出料输送带设置在所述3D检测输送线一侧,所述NG下料机械用于将检测不良的电芯从所述3D检测输送线转移至所述不良出料输送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直线模组带动输送带组件移动至接料位置,且旋转模组带动输送带组件转动以使输送带组件的输送方向平行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并对接第一输送带,从而使电芯能水平地进入至输送带组件上;然后直线模组带动输送带组件移动至出料位置,且旋转模组带动输送带组件转动以使输送带组件的输送方向平行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并对接第二输送带,从而使输送带组件上的电芯可以在输送带组件的输送下水平进入至第二输送带,从而完成电芯在不同输送带上的转移,且转移过程中无需夹持电芯,有效减少了电芯被夹伤和撞击损伤的可能性,有利于提升电芯的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转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转运装置在另一视向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转运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转运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示说明:1、输送带组件;11、输送带;12、旋转驱动组件;101、第一转动轴;102、第二转动轴;103、进料检测器;104、出料检测器;2、旋转模组;21、旋转支架;22、旋转驱动装置;3、直线模组;31、滑轨;32、支撑台;41、导向杆;42、滚轮;5、调整架;51、固定板;52、第一滑动调节杆;53、固定块;54、第二滑动调节杆;61、2D检测输送带;62、2D视觉检测模组;71、3D检测输送线;72、3D视觉检测模组;81、NG下料机械手;82、不良出料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转运装置,无需机械手夹持即可将电芯从一条输送带转移至另一条输送带上,能有效降低电芯在转移过程中损坏的概率,从而有利于提升电芯的生产良率。
电芯转运装置包括输送带组件1、旋转模组2和直线模组3。
其中,输送带组件1用于承载及转移电芯;旋转模组2包括旋转支架21和旋转驱动装置22,旋转支架21安装在旋转驱动装置22的旋转轴上,输送带组件1安装在旋转支架21上;直线模组3,包括滑轨31、滑动安装在滑轨31上的支撑台32和用于驱动支撑台32沿滑轨31移动的直线驱动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来料的输送带为第一输送带,后续承接电芯的输送带为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的输送带面平行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带面,当需要将第一输送带上的电芯转移至第二输送带上时,将电芯转运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的出料端和第二输送带的上料端之间,且输送带组件1的输送带面平行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带面。直线模组3带动输送带组件1移动至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旋转模组2带动输送带组件1转动以使输送带组件1与第一输送带对接,且输送带组件1的输送方向平行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从而使电芯能水平地从第一输送带进入至输送带组件1上;然后直线模组3带动输送带组件1移动至第二输送带的上料端,旋转模组2带动输送带组件1转动以使输送带组件1与第二输送带对接,且输送带组件1的输送方向平行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从而使电芯能水平地进入至第二输送带上,从而完成电芯的转移。
本实施例中,通过输送带组件1、旋转模组2和直线模组3之间的巧妙配合,使电芯无需经历机械手的夹持即可从一个输送带转移至另一个输送带上,从而能有效电芯被夹伤或者因撞击而损伤,有效提升了电芯的生产良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输送带组件1包括输送带11和用于带动输送带11转动的旋转驱动组件12,旋转驱动组件12可带动输送带11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或者既能带动输送带11顺时针转动也能带动输送带11逆时针转转动;旋转支架21上间隔平行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01和第二转动轴102,旋转驱动组件12与第一转动轴101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101上安装有主动传动轮,第二转动轴102上安装被动传动轮,输送带11张紧在主动传动轮和被动传动轮上。本实施例中,输送带11只能沿一个方向转动,因此旋转模组2的转动角度需要更大,以使输送带组件1能平行于第二输送带,从而完成电芯的转移。本实施例中,对旋转驱动组件12的要求更低,有利于降低电芯转运装置的整体成本。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旋转驱动组件12为电机或者其他能带动第一转动轴101自转的装置。其中,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者为逆时针方向。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输送带组件1包括输送带11和用于带动输送带11转动以转移电芯的旋转驱动组件12,旋转驱动组件12为可正反转的电机,即旋转驱动组件12既能带动输送带11顺时针转动,也能带动输送带11逆时针转动;旋转支架21上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轴101和第二转动轴102,旋转驱动组件12与第一转动轴101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101上安装有主动传动轮,第二转动轴102上安装有被动传动轮,输送带11张紧在主动传动轮和被动传动轮上。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组件12可正反转,因此输送带组件1的两端均能输出电芯,旋转模组2在带动输送带组件1转动时,可以通过输送带组件1更靠近第二输送带上料端的一端输出电芯,从而有利于降低旋转模组2的转动角度,从而有利于提升电芯转移的效率。
可选地,输送带11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检测器103,输送带11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检测器104;进料检测器103和出料检测器104均相对固定于旋转支架21上,且旋转驱动组件12分别连接进料检测器103和出料检测器104。
具体地,在进料检测器103检测到电芯时,进料检测器103发送控制信号至旋转驱动组件12,旋转驱动组件12动作带动输送带11转动以使电芯更好地进入至输送带11的输送面上;在出料检测器104检测到电芯且输送带11未对接第二输送带时,控制旋转驱动组件12停止驱动,以使电芯停留在输送带11上。在出料时,可以通过出料检测器104检测电芯是否转移至第二输送带上。
可选地,旋转支架21上还设置有至少两根用于导引电池的导向杆41;导向杆41位于输送带11的输送面的顶部一侧,两根导向杆41设置于输送带11的两侧,且导向杆41平行于输送带11的输送方向。具体地,通过导向杆41限定电芯的进入位置,可以有效避免电芯跑偏。优选地,导向杆41上设置有若干个滚轮42,且滚轮42凸出于导向杆41的侧面以更好地引导电芯进入至相邻两根导向杆41之间,从而避免电芯跑偏。
可选地,旋转支架2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相邻两根导向杆41之间距离的调整架5;调整架5调节两根导向杆41之间距离,以适配不同尺寸电芯的转料需要。
其中,调整架5包括固定在旋转支架21一侧的固定板51、可拆卸安装在固定板51上的第一滑动调节杆52、可拆卸安装在第一滑动调节杆52上的固定块53和可拆卸安装在固定块53上的第二滑动调节杆54;一根导向杆41安装在第一滑动调节杆52靠近另一根导向杆41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滑动调节杆52和第二滑动调节杆54的位置,从而调节安装在第一滑动调节杆52上的导向杆41的位置,即安装在第一滑动调节杆52上的导向杆41的高度数据和与相邻的另一根导向杆41的距离数据均是可调的。
可选地,固定块53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调节孔,第二滑动调节杆54滑动安装在第一滑动调节孔中,然后第二滑动调节杆54可以沿第一滑动调节孔的中心线滑动,以达成调节第二滑动调节杆54的位置的目的。
固定块53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滑动调节杆54固定于固定块53上的第一紧固件。在第二滑动调节杆54的位置调节结束后,第一紧固件旋入固定块53中以固定第二滑动调节杆54。可选地,第一紧固件为螺纹紧固件。
可选地,第二滑动调节杆54垂直于导向杆41,且第二滑动调节杆54上设置有距离刻度,距离刻度的设置可以在更换所检测电芯或者所生产的电芯时,可以使第二滑动调节杆54的调节更为方便和准确,避免了更换电芯规格后需要多次调整第二滑动调节杆54的情况的出现。
可选地,固定板51上设置有第二滑动调节孔,第一滑动调节杆52滑动安装于第二滑动调节孔中;固定板5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滑动调节杆52固定于固定板51上的第二紧固件;第一滑动调节杆52垂直于输送带11的输送面,即第一滑动调节杆52相对第二滑动调节孔滑动时,安装在第一滑动调节杆52上的导向杆41的会远离或靠近输送带11的输送面,从而适配定位不同高度尺寸的电芯。
优选地,电芯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输送带组件1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可以通过带动直线模组3或旋转模组2的升降以实现带动输送带组件1升降。输送带组件1可升降,即使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高度不同,也能实现将第一输送带上电芯转移至第二输送带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包括有实施例一所述的电芯转运装置。
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还包括2D检测输送带61、3D检测输送线71、来料输送线和出料输送线。其中,一个电芯转运装置设置于来料输送线和2D检测输送带61之间,一个电芯转运装置设置于2D检测输送带61和3D检测输送线71之间,一个电芯转运装置设置于3D检测输送线71和出料输送线之间。2D检测输送带6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2D视觉检测模组62,以检测电芯上的密封钉的焊接状况。3D检测输送线7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3D视觉检测模组72以检测电芯上的密封钉的焊接状况。2D检测输送带61和3D检测输送线71上均设置有用于挡停电芯的阻挡装置,以满足定位后检测电芯上的密封钉的焊接状况的需要。
还需说明的是,本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通过采用2D视觉检测模组62及3D视觉检测模组72拍照检测密封钉区域焊接后的焊接外观,并存储相关数据;通过2D视觉检测模组62和3D视觉检测模组72的配合,可检测密封钉焊接区域的外观缺陷的种类包括未焊接、爆点、焊渣、气孔、凹陷、翘钉和裂纹等等,可以检测的缺陷的种类更多更精准,从而更好地检测出存在焊接不良的电芯。
可选地,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还设置有NG下料机械手81和出料输送带82,不良出料输送带82设置在3D检测输送线71一侧,在电芯的密封钉区域焊接后的焊接外观检测不及格时,NG下料机械手81将不合格的电芯抓取至不良出料输送带82。优选地,出料输送带82平行于3D检测输送线71。还需补充说明的是,3D视觉检测模组72和NG下料机械手81沿3D检测输送线71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即电芯完成3D拍照检测确定为不合格品后,NG下料机械手81将不合格电芯转移至不良出料输送带82上。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带组件(1),用于承载及转移电芯;
旋转模组(2),包括旋转支架(21)和旋转驱动装置(22),所述旋转支架(21)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2)的旋转轴上,所述输送带组件(1)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21)上;
直线模组(3),包括滑轨(31)、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31)上的支撑台(32)和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台(32)沿所述滑轨(31)移动的直线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组件(1)包括输送带(11)和用于带动所述输送带(11)转动的旋转驱动组件(12);
所述旋转支架(21)上间隔平行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01)和第二转动轴(102),所述旋转驱动组件(12)与所述第一转动轴(10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01)上安装有主动传动轮,所述第二转动轴(102)上安装有被动传动轮,所述输送带(11)张紧在所述主动传动轮和所述被动传动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组件(1)包括输送带(11)和用于带动所述输送带(11)转动以转移电芯的旋转驱动组件(12),所述旋转驱动组件(12)为可正反转的电机;
所述旋转支架(21)上安装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轴(101)和第二转动轴(102),所述旋转驱动组件(12)与所述第一转动轴(10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01)上安装有主动传动轮,所述第二转动轴(102)上安装被动传动轮,所述输送带(11)张紧在所述主动传动轮和所述被动传动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芯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1)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检测器(103),所述输送带(11)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检测器(104);
所述进料检测器(103)和所述出料检测器(104)均相对固定于旋转支架(21)上,且所述旋转驱动组件(12)分别连接所述进料检测器(103)和所述出料检测器(104)。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芯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21)上还设置有至少两根用于导引电池的导向杆(41);所述导向杆(41)位于所述输送带(11)的输送面的顶部一侧,两根所述导向杆(41)设置于所述输送带(11)的两侧,且所述导向杆(41)平行于所述输送带(11)的输送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2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相邻两根所述导向杆(41)之间距离的调整架(5);
所述调整架(5)包括固定在旋转支架(21)一侧的固定板(51)、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固定板(51)上的第一滑动调节杆(5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调节杆(52)上的固定块(53)和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固定块(53)上的第二滑动调节杆(54);
一根所述导向杆(41)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调节杆(52)靠近另一根所述导向杆(41)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3)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调节孔,所述第二滑动调节杆(54)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调节孔中;
所述固定块(53)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滑动调节杆(54)固定于所述固定块(53)上的第一紧固件;
所述固定板(51)上设置有第二滑动调节孔,所述第一滑动调节杆(52)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调节孔中;所述固定板(5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滑动调节杆(5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51)上的第二紧固件;
所述第一滑动调节杆(52)垂直于所述输送带(11)的输送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调节杆(54)垂直于所述导向杆(41),且所述第二滑动调节杆(54)上设置有距离刻度。
9.一种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转运装置;
所述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还包括2D检测输送带(61)、2D视觉检测模组(62)、3D检测输送线(71)和3D视觉检测模组(72);
一个所述电芯转运装置设置在所述2D检测输送带(61)的出料端和所述3D检测输送线(71)之间,以将电芯从所述2D检测输送带(61)转移至所述3D检测输送线(71)上;
所述2D视觉检测模组(62)用于对位于所述2D检测输送带(61)上的电芯进行2D拍照检测,所述3D视觉检测模组(72)用于对所述3D检测输送线(71)上的电芯进行3D拍照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G下料机械(81)和不良出料输送带(82),所述不良出料输送带(82)设置在所述3D检测输送线(71)一侧,所述NG下料机械(81)用于将检测不良的电芯从所述3D检测输送线(71)转移至所述不良出料输送带(82)上。
CN202320999596.5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 Active CN220722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9596.5U CN220722368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9596.5U CN220722368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2368U true CN220722368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7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99596.5U Active CN220722368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2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9119B (zh) 一种铜排自动化平面仓库及铜排一体化生产线
CN109051843B (zh) Pcb板自动下料码垛装置
CN111069081A (zh) 一种摄像头测试机台
CN111099376B (zh) 一种大宗物料四抓手机器人装车系统及其方法
CN211589196U (zh) 下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系统
CN112845177A (zh) 一种盒子标签及外观自动检测设备
CN108787487A (zh) 锂电池检验机
CN110823685A (zh) 一种电芯拘束盘的压力检测设备
CN220722368U (zh) 一种电芯转运装置及电芯密封钉检测设备
CN214865377U (zh) 一种盒子标签及外观自动检测设备
CN219729725U (zh) 上料端输送线系统
CN215314008U (zh) 一种变压器的针脚整平及检测装置
CN216348385U (zh) 一种长宽尺寸检测装置
CN108663633A (zh) 锂聚合物电池检验机
CN211587571U (zh) 一种摄像头测试机台
CN112122176A (zh) 一种自动检测方法
CN220993210U (zh) 一种电池极耳盖帽全自动焊接工作台
CN220948742U (zh) 基于视觉检测的防卡件送料摆放装置
CN112539727A (zh) 检测装置
CN115818184B (zh) 一种芯包水平上料装置及方法
CN220375719U (zh) 上料输送设备
CN212768197U (zh) 一种电芯的自动加工系统
CN219210731U (zh) 尺寸测量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
CN211206016U (zh) 一种电芯拘束盘的压力检测设备
CN213140342U (zh) 一种x-ray自动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