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6813U - 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6813U
CN220716813U CN202322045535.8U CN202322045535U CN220716813U CN 220716813 U CN220716813 U CN 220716813U CN 202322045535 U CN202322045535 U CN 202322045535U CN 220716813 U CN220716813 U CN 220716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rrection
station
suction nozzle
heat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55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yichang Fei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yichang Fei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yichang Fei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yichang Fei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55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6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6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6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包括机台、转盘式输送模组、振动盘供料模组、第一方向视觉模组、第一旋转校正模组、测试模组、校正模组、第二旋转校正模组、第二方向视觉模组、分类料盒模组以及编带模组,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机台上沿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的圆周方向依次设有供料工位、第一视觉检测工位、第一旋转校正工位、测试工位、校正工位、第二旋转校正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分类工位以及编带工位。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加工设备,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半导体芯片进行测试、分选以及编带操作通常是分流水线进行的,具体是先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半导体芯片放置在测试装置上进行测试,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测试合格的半导体芯片放置在合格盘(即OK盘)上、将测试不合格的半导体芯片放置在不合格盘(即NG盘)上,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合格盘转移到编带装置处以通过编带装置对测试合格的半导体芯片进行包装。该种方式不能实现加工自动化,降低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成本。
因此,亟需一种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包括机台、转盘式输送模组、振动盘供料模组、第一方向视觉模组、第一旋转校正模组、测试模组、校正模组、第二旋转校正模组、第二方向视觉模组、分类料盒模组以及编带模组,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机台上沿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的圆周方向依次设有供料工位、第一视觉检测工位、第一旋转校正工位、测试工位、校正工位、第二旋转校正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分类工位以及编带工位,所述振动盘供料模组设置在所述供料工位上,所述第一方向视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视觉检测工位上,所述第一旋转校正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校正工位上,所述测试模组设置在所述测试工位上,所述校正模组设置在所述校正工位上,所述第二旋转校正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校正工位上,所述第二方向视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视觉检测工位上,所述分类料盒模组设置在所述分类工位上,所述编带模组设置在所述编带工位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转盘式输送模组、振动盘供料模组、第一方向视觉模组、第一旋转校正模组、测试模组、校正模组、第二旋转校正模组、第二方向视觉模组、分类料盒模组以及编带模组,通过转盘式输送模组可将振动盘供料模组运送过来的产品依次运送至第一方向视觉模组、第一旋转校正模组、测试模组、校正模组、第二旋转校正模组、第二方向视觉模组、分类料盒模组、编带模组,从而可实现对产品进行自动测试、分选、编带,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转盘式输送模组去掉外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转盘式输送模组去掉吸嘴下压机构、外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转盘式分布输送装置去掉吸嘴下压机构、外罩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转盘式分布输送装置的吸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所示转盘式分布输送装置的岐气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振动盘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第一方向视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示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第一旋转校正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第一旋转校正模组去掉第一保护罩、第二保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所示第一旋转校正模组去掉旋转底座、旋转横向板、第二驱动电机、旋转主动轮、旋转同步带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2所示第一旋转校正模组的顶杆、顶杆套、四个旋转夹爪、旋转放置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2所示第一旋转校正模组的旋转安装座、延伸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所示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测试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所示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校正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校正模组去掉校正保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所示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镭射打标模组的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所示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分类料盒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分类料盒模组去掉第一分类保护罩、第二分类保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1所示分类料盒模组去掉分类基板、部分的第一分类保护罩、部分的第二分类保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1所示分类料盒模组的分类基板、料盒机构、分类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1所示分类料盒模组的分类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1所示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编带模组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所示编带模组去掉编带外罩以及第二轨道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6所示编带模组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6所示编带模组的热封下压机构去掉热封保护罩和传动保护罩后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6所示编带模组的热封下压机构去掉热封保护罩和传动保护罩后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26所示编带模组的热封下压机构去掉热封保护罩和传动保护罩后的分解示意图;
图32是图26所示编带模组的热封下压机构的第二热封驱动件、热封传动组件、热封连接轴、热封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26所示编带模组的热封下压机构的第二热封驱动件、热封传动组件、热封连接轴、热封凸轮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包括机台1、转盘式输送模组10、振动盘供料模组20、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测试模组50、校正模组60、镭射打标模组70、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分类料盒模组100以及编带模组110。
转盘式输送模组10设置在机台1上,机台1上沿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圆周方向依次设有供料工位、第一视觉检测工位、第一旋转校正工位、测试工位、校正工位、镭射打标工位、第二旋转校正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分类工位以及编带工位。振动盘供料模组20设置在供料工位上,用于将产品(即半导体芯片)运送至转盘式输送模组10。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设置在第一视觉检测工位上,用于对产品进行视觉检测以判断产品的角度和方向,便于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对产品进行角度和方向校正。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设置在第一旋转校正工位上,用于对产品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校正,便于测试模组50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模组50设置在测试工位上,用于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性能例如包括芯片的电源电压、输入/输出电平与电流、输入信号波形、输入/输出信号时序等。校正模组60设置在校正工位上,用于对产品的角度进行校正,以便于镭射打标模组70对产品进行打标。镭射打标模组70设置在镭射打标工位上,用于对产品进行打标。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设置在第二旋转校正工位上,用于对产品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校正,便于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对产品进行视觉检测。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设置在第二视觉检测工位上,用于对产品进行视觉检测以判断产品的角度和方向,便于编带模组110对测试合格的产品进行编带。分类料盒模组100设置在分类工位上,用于对各种性能测试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收集。编带模组110设置在编带工位上,用于对合格的产品进行编带。转盘式输送模组10用于将振动盘供料模组20运送过来的产品依次运送至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测试模组50、校正模组60、镭射打标模组70、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分类料盒模组100、编带模组110。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转盘式输送模组10、振动盘供料模组20、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测试模组50、校正模组60、镭射打标模组70、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分类料盒模组100以及编带模组110,通过转盘式输送模组10可将振动盘供料模组20运送过来的产品依次运送至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测试模组50、校正模组60、镭射打标模组70、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分类料盒模组100、编带模组110,从而可实现对产品进行自动测试、分选、编带,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测试模组50以及分类料盒模组100分别为两个,可以理解地,测试模组50、分类料盒模组10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结合图3至图9所示,转盘式输送模组10包括转盘11、用于驱动转盘11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多个吸嘴机构13、岐气室机构14以及连接机构15。
转盘驱动机构包括转盘驱动电机12,转盘驱动电机12设置在机台1上。转盘驱动电机12优选为高速电机,即转速超过10000r/min(转/分)的电机。转盘11套设在转盘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的外周。转盘11位于供料工位、第一视觉检测工位、第一旋转校正工位、测试工位、校正工位、镭射打标工位、第二旋转校正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分类工位以及编带工位的上方。
多个吸嘴机构13围绕转盘11呈环形均匀排布并分别与转盘11连接。本实施例中,吸嘴机构13的数量为20个,在实际应用时,转盘11每次转动的角度为18度。可以理解地,吸嘴机构1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具体的,吸嘴机构13包括吸嘴支撑架132、中空的吸嘴轴133、吸嘴座134、柄头135、压紧块136以及吸嘴弹性件137。吸嘴支撑架132的一端设置在转盘11的顶端,另一端凸出于转盘11的外周面并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内贯穿设置有吸嘴座134,吸嘴座134的顶端凸出于吸嘴支撑架132的顶端,吸嘴座134的底端凸出于吸嘴支撑架132的底端并设有压紧块136。吸嘴座134和压紧块136设有第二贯穿孔,吸嘴轴133贯穿吸嘴座134和压紧块136的第二贯穿孔设置,吸嘴轴133的头部位于压紧块136的下方,吸嘴轴133的末端位于吸嘴座134的上方并套设有柄头135。吸嘴轴133可相对吸嘴座134和压紧块136上下移动,柄头135可随着吸嘴轴133一起移动。设置的吸嘴座134和压紧块136对吸嘴轴133起到安装支撑的作用。柄头135设有与吸嘴轴133连通的吸嘴接头1352(见图5),具体的,柄头135的外周面设有柄头安装孔,柄头安装孔中设有吸嘴接头1352。吸嘴弹性件137件优选为弹簧,吸嘴弹性件137套设在吸嘴轴133的外周,吸嘴弹性件137的一端与柄头135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吸嘴座134的顶端连接。在对吸嘴轴133抽真空后,通过吸嘴轴133的头部可实现吸取产品以实现取料,在对吸嘴轴133停止抽真空后,通过吸嘴轴133的头部可释放产品以实现放料,在对吸嘴轴13充气后,通过吸嘴轴13可实现对产品进行吹气。在通过吸嘴轴133取料或放料的过程中,在产品的反作用力下,吸嘴轴133会向上移动,此时吸嘴弹性件137拉伸,在吸嘴轴133取料或放料完成后,吸嘴弹性件137回位并可带动吸嘴轴133回位。设置的吸嘴弹性件137起到缓冲作用,可避免损坏产品。
岐气室机构14包括输入环142以及设置在转盘11顶端的输出环143。输入环142的顶端与连接机构15连接。输入环142的底端紧密贴合在输出环143的顶端。输出环143套设在转盘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的末端外周,转盘驱动电机12用于驱动输出环143相对输入环142转动,在实际应用时,转盘驱动电机12可同时驱动转盘11和输出环143转动。输入环142的底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轴向的第一气道1422,多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均封闭并分别用于通过第一接头1423与真空设备连接,第一接头1423与对应的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通。第一接头1423设置在输入环142的外周面上。输出环143的顶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轴向的第二气道1432,多个第二气道1432分别位于多个第一气道1422的下方,多个第二气道1432分别与多个第一气道1422、多个吸嘴机构13对应,多个第二气道1432的底端均封闭并分别通过第二接头1433与对应的吸嘴机构13的吸嘴接头1352连接,第二气道1432的底端与对应的第二接头1433连通,第二接头1433通过对应的吸嘴接头1352与对应的吸嘴轴133连通。第二接头1433设置在输出环143的外周面上。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用于与其中一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在初始状态,如图7所示,多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在实际应用时,当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其中一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时,通过与该第一气道1422连接的真空设备可对该第一气道1422、第二气道1432抽真空,从而通过对应的第二接头1433、对应的吸嘴接头1352可对对应的吸嘴轴133抽真空,从而通过对应的吸嘴轴133的头部可实现吸取产品,从而实现取料。通过真空设备对该第一气道1422、第二气道1432停止抽真空,从而通过对应的第二接头1433、对应的吸嘴接头1352可停止对对应的吸嘴轴133抽真空,从而通过对应的吸嘴轴133的头部可实现释放产品,从而可实现放料,当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其中一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时,通过与该第一气道1422连接的真空设备可对该第一气道1422、第二气道1432进行充气,从而通过对应的第二接头1433、对应的吸嘴接头1352可对对应的吸嘴轴133进行充气,从而通过对应的吸嘴轴133的头部可实现对产品进行吹气。
输入环142的底端紧密贴合在输出环143的顶端,可避免第一气道1422、第二气道1432通过输入环142和输出环143之间的缝隙与外部连通,即可避免漏气。第一气道1422、第一接头1423、第二气道1432、第二接头1433的数量与吸嘴机构13的数量对应,也为20个。
连接机构15包括圆盘152以及设置在圆盘152底端的转盘连接轴153,转盘连接轴153的远离圆盘152的一端与输入环142的顶端连接。圆盘152的顶端设有第一安装架191,第一安装架191与第二安装架192(见图3)连接,第二安装架192设置在机台1上。圆盘152的底端设有圆盘安装孔,圆盘安装孔延伸至圆盘152的顶端,输入环142的顶端设有输入环安装孔,输入环安装孔延伸至输入环142的底端,转盘连接轴153的一端通过轴套设置在圆盘安装孔内并凸出于圆盘152的顶端,另一端设置在输入环安装孔内并伸入到输出环143的顶端内,输出环143可围绕转盘连接轴153的轴线相对输入环142转动。
转盘连接轴153的外周套设有转盘安装套154,转盘安装套154位于输入环142的上方,转盘安装套154与输入环142之间设有转盘弹性件(图上未示出),转盘弹性件优选为弹簧,转盘弹性件呈压缩状态。如图7和图9所示,输入环142的顶端设有第一安装槽1424,转盘安装套154的底端设有第二安装槽1542,转盘弹性件的一端伸入到第一安装槽1424内并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424的底部,另一端伸入第二安装槽1542内并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542的底部。设置的转盘弹性件可对输入环142进行施压,以保证输入环142的底端紧密贴合在输出环143的顶端。转盘安装套154与输入环142之间设置有导向销(图上未示出),输入环142的顶端设有第一安装孔1425,第一安装孔1425延伸至输入环142的底端,转盘安装套154的底端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为盲孔,第一安装孔1425和第二安装孔中设置有导向销,导向销的设置可对输入环142进行限位,可避免输入环142发生周向转动。本实施例中,转盘弹性件为两个,两个转盘弹性件关于输入环142的中心对称,导向销也为两个,第一安装槽1424、第二安装槽1542分别为两个,两个导向销关于输入环142的中心对称,第一安装孔1425和第二安装孔分别为两个。两个转盘弹性件之间的连线与两个导向销之间的连线呈十字交叉。
为便于描述,将20个吸嘴机构13按照逆时针的方向分别命名为第1个吸嘴机构13至第20个吸嘴机构13,20个第一气道1422按照逆时针的方向分别命名为第1个第一气道1422至第20个第一气道1422,20个第二气道1432按照逆时针的方向分别命名为第1个第二气道1432至第20个第二气道1432。在实际应用时,在初始位置,第1个吸嘴机构13、第2个吸嘴机构13、第3个吸嘴机构13分别与振动盘供料模组20、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对应,第4个吸嘴机构13和第5个吸嘴机构13分别与两个测试模组50对应,第14个吸嘴机构13与校正模组60对应,第15个吸嘴机构13与镭射打标模组70对应,第16个吸嘴机构13与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对应,第17个吸嘴机构13与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对应,第18个吸嘴机构13和第19个吸嘴机构13分别与两个分类料盒模组100对应,第20个吸嘴机构13与编带模组110对应,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至第20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分别与第1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至第20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先通过与第1个第一气道1422至第20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分别对对应的第一气道1422进行抽真空,从而在第1个第二气道1432至第20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至第20个吸嘴机构13进行抽真空,此时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实现吸取振动盘供料模组20上的产品。
然后通过转盘驱动电机12驱动转盘11、输出环143例如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1个吸嘴机构13可随着转动。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2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通过与第2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停止抽真空,在第2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停止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此时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上以实现对产品进行视觉检测。检测完毕后,通过与第2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抽真空,在第2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从而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实现吸取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上的产品。
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3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通过与第3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停止抽真空,在第3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停止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此时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上以实现对产品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校正。校正完毕后,通过与第3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抽真空,在第3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从而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实现吸取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上的产品。
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一个测试模组5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4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通过与第4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停止抽真空,在第4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停止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此时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第一个测试模组50上上以实现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完毕后,通过与第4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抽真空,在第4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从而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实现吸取第一个测试模组50上的产品。
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二个测试模组5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5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通过与第5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停止抽真空,在第5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停止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此时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第二个测试模组50上上以实现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完毕后,通过与第5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抽真空,在第5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从而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实现吸取第二个测试模组50上的产品
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校正模组6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14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通过与第14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停止抽真空,在第14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停止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此时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校正模组60上以实现对产品的角度进行校正,校正完毕后,通过与第14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抽真空,在第14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从而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实现吸取校正模组60上的产品。
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镭射打标模组7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15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通过与第15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停止抽真空,在第15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停止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此时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镭射打标模组70上以实现对产品进行打标,打标完毕后,通过与第15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抽真空,在第15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从而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实现吸取镭射打标模组70上的产品。
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16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通过与第16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停止抽真空,在第16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停止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此时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上以实现对产品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校正,完毕后,通过与第16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抽真空,在第16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从而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实现吸取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上的产品。
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17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通过与第17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停止抽真空,在第17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停止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此时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上以实现对产品进行视觉检测。检测完毕后,通过与第17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抽真空,在第17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从而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实现吸取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上的产品。
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一个分类料盒模组10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18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对于性能测试不合格的产品,若该产品应放置在第一个分类料盒模组100内,则通过与第18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停止抽真空并对第18个第一气道1422进行吹气,在第18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吹入到第一个分类料盒模组100内以实现对性能测试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收集。之后第1个吸嘴机构13依次经过第二个分类料盒模组100、编带模组110并回到初始位置,如此第1个吸嘴机构13吸取的产品即完成一个循环。若该产品应放置在第二个分类料盒模组100内,由于与第18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正在对第18个第一气道1422进行抽真空,在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继续抽真空,从而保证第1个吸嘴机构13继续吸取产品。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二个分类料盒模组10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19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则通过与第19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停止抽真空并对第19个第一气道1422进行吹气,在第19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吹入到第二个分类料盒模组100内以实现对性能测试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收集。之后第1个吸嘴机构13依次经过编带模组110并回到初始位置,如此第1个吸嘴机构13吸取的产品即完成一个循环。
对于性能测试合格的产品,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一个分类料盒模组10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18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由于与第18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正在对第18个第一气道1422进行抽真空,在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继续抽真空,从而保证第1个吸嘴机构13继续吸取性能测试合格的产品。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二个分类料盒模组100对应的位置时,由于与第19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正在对第19个第一气道1422进行抽真空,在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实现对第1个吸嘴机构13继续抽真空,从而保证第1个吸嘴机构13继续吸取性能测试合格的产品。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编带模组110对应的位置时,此时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顶端与第20个第一气道1422的底端连通,通过与第20个第一气道1422的顶端连接的真空设备停止抽真空,在第20个第一气道1422、第1个第二气道1432的作用下,从而可停止对第1个吸嘴机构13抽真空,此时通过第1个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编带模组110上以实现对产品进行包装,同时第1个吸嘴机构13回到初始位置,如此第1个吸嘴机构13吸取的产品即完成一个循环。
如此,第1个吸嘴机构13吸取的产品即完成测试、分选、编带。通过转盘驱动电机12驱动转盘12、输出环143不断转动,这样通过第2个吸嘴机构13至第20个吸嘴机构13可分别依次吸取产品并按照上述的方式分别完成测试、分选、编带。
由于转盘11、输出环143、多个吸嘴机构13的转动是高速进行的,且输入环142的底端是紧密贴合在输出环143的顶端的,因而吸嘴机构13在转动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吸取产品。
连接机构15的圆盘152上沿圆周方向依次设有9个吸嘴下压机构。9个吸嘴下压机构分别振动盘供料模组20、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两个测试模组50、校正模组60、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编带模组110对应。9个吸嘴下压机构位于多个吸嘴机构13的上方。可以理解地,吸嘴下压机构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吸嘴下压机构包括吸嘴下压电机171、下压连接件172以及下压头173。吸嘴下压电机171通过下压电机座174设置在圆盘152上。下压连接件172的一端与吸嘴下压电机171的输出轴的末端连接,下压连接件172的另一端与下压头173连接。吸嘴下压电机171用于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3上下移动。
为便于描述,将9个吸嘴下压机构分别命名为第1个吸嘴下压机构、第2个吸嘴下压机构、第3个吸嘴下压机构、第4个吸嘴下压机构、第5个吸嘴下压机构、第6个吸嘴下压机构、第7个吸嘴下压机构、第8个吸嘴下压机构以及第9个吸嘴下压机构。在初始状态,第1个吸嘴下压机构位于第1个吸嘴机构13的上方,第2个吸嘴下压机构位于第2个吸嘴机构13的上方,第3个吸嘴下压机构位于第3个吸嘴机构13的上方,第4个吸嘴下压机构位于第4个吸嘴机构13的上方,第5个吸嘴下压机构位于第5个吸嘴机构13的上方,第6个吸嘴下压机构位于第14个吸嘴机构13的上方,第7个吸嘴下压机构位于第16个吸嘴机构13的上方,第8个吸嘴下压机构位于第17个吸嘴机构13的上方,第9个吸嘴下压机构位于第20个吸嘴机构13的上方。
以第1个吸嘴机构13为例,在实际应用时,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振动盘供料模组20对应的位置时,通过与振动盘供料模组2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3向下移动,从而通过下压头173可下压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柄头135和吸嘴轴133,此时吸嘴弹性件137压缩,通过吸嘴轴133的头部即可实现吸取振动盘供料模组20上的产品,之后,通过与振动盘供料模组2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3向上移动,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柄头135和吸嘴轴133由于没有受到下压头173的压力,吸嘴弹性件137复位,从而可带动柄头135、吸嘴轴133以及产品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即实现从振动盘供料模组20上取料。
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对应的位置时,通过与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3向下移动,从而通过下压头173可下压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柄头135和吸嘴轴133,此时吸嘴弹性件137压缩,通过吸嘴轴133的头部即可实现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上,在对第1个吸嘴机构13停止抽真空后,通过与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3向上移动,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柄头135和吸嘴轴133由于没有受到下压头的压力,吸嘴弹性件137复位,从而可带动柄头135、吸嘴轴133回到初始位置,如此产品即位于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上了。在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对产品检测完毕后,通过与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3向下移动,从而通过下压头173可下压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柄头135和吸嘴轴133,此时吸嘴弹性件137压缩,通过吸嘴轴133的头部即可实现吸取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上的产品。
类似地,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对应的位置时,通过与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3向下移动或向上移动,从而可实现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放料、取料动作。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一个测试模组50对应的位置时,通过与第一个测试模组5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3向下移动或向上移动,从而可实现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放料、取料动作。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二个测试模组50对应的位置时,通过与第二个测试模组5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3向下移动或向上移动,从而可实现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放料、取料动作。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校正模组60对应的位置时,通过与校正模组6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3向下移动或向上移动,从而可实现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放料、取料动作。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对应的位置时,通过与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1、下压头172向下移动或向上移动,从而可实现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放料、取料动作。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对应的位置时,通过与第二方向视觉模组9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2向下移动或向上移动,从而可实现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放料、取料动作。在第1个吸嘴机构13到达与编带模组110对应的位置时,通过与编带模组110对应的吸嘴下压机构的吸嘴下压电机171驱动下压连接件172、下压头173向下移动,从而可实现第1个吸嘴机构13的放料动作。
其余吸嘴机构13的取料、放料动作与第1个吸嘴机构13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第一安装架191上设有外罩18,圆盘152、转盘11、吸嘴下压机构位于外罩18内,吸嘴机构13部分凸出于外罩18的底端,设置的外罩18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多个吸嘴机构13,在转盘11的转动带动下,多个吸嘴机构13可依次吸取产品并带动产品完成测试、分选以及编带,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的岐气室机构14,可使得每个吸嘴机构13都有独立的控制气路,这样每个吸嘴机构13的取料、放料是独立进行的,可实现对多个吸嘴机构13分别单独进行控制,使用方便,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结合图10所示,振动盘供料装置20为现有的结构,主要包括供料底座21以及设置在供料底座21上的供料机构23、振动盘22、传输机构24。供料底座21设置在机台1上。供料机构23主要包括加料斗231、溜槽232和振动器。振动盘22包括上料盘221以及上料盘驱动组件。溜槽232的一端与加料斗231的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位于上料盘221内的中部位置处。传输机构24主要包括传输轨道241,上料盘221的出料口与传输轨道241的进料端相连,传输轨道241的出料端位于多个吸嘴机构13的下方,在初始状态,第1个吸嘴机构13位于传输轨道241的出料端的上方。在实际应用时,先将产品投放到加料斗231内,加料斗231内的产品会落于溜槽232上,在振动器驱动溜槽232振动的作用下,溜槽232上的产品会落于上料盘221内,在上料盘驱动组件驱动上料盘221振动的作用下,上料盘221内的产品可进入到传输轨道241上,之后在传输轨道241的带动下,产品即可运送到传输轨道241的出料端,之后通过吸嘴机构13即可对传输轨道241的出料端的产品进行吸取。
结合图11所示,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为现有的结构。第一方向视觉模组30主要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的第一视觉底座31、设置在第一视觉底座31顶端的第一视觉安装块33、设置在第一视觉安装块33的一侧的第二视觉安装块32以及设置在第二视觉安装块32顶端的视觉检测机构。视觉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视觉安装块32顶端的光源盒34以及设置在光源盒34内的视觉CCD相机、视觉光源以及棱镜结构。光源盒34的顶端设有视觉检测放置位341,视觉检测放置位341的底部为一透明的镜片。视觉检测放置位341位于多个吸嘴机构13的下方,在初始状态,第2个吸嘴机构13位于视觉检测放置位341的上方。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视觉检测放置位341内,在棱镜结构的反射作用以及视觉光源的作用下,通过视觉CCD相机可对视觉检测放置位341内的产品进行拍摄,拍摄的图像输出到控制系统后,通过控制系统根据图像即可判断出产品的角度和方向,如此即可实现对产品进行视觉检测。视觉光源例如为LED光源等。
第二方向视觉模组的结构与第一方向视觉模组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图12至图16所示,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的旋转底座41、第一驱动机构44、第二驱动机构46以及旋转校正机构48。
旋转底座41的顶端设有旋转连接块42,旋转连接块42的顶端设有旋转竖向块43。旋转竖向块43的顶端设有旋转安装块432以及旋转横向块45,旋转安装块432与转盘式输送模组10相靠近,旋转横向块45位于旋转底座41的上方。旋转竖向块43的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侧设有旋转固定块431,旋转固定块431位于旋转安装块432的下方。第一驱动机构44设置在旋转竖向块43、旋转固定块431和旋转安装块432上,第二驱动机构46设置在旋转横向块45上,旋转校正机构48与第一驱动机构44连接。
旋转竖向块43、旋转安装块432以及旋转固定块432优选为一体成型,便于制造。
具体的,第一驱动机构44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41、连接套442、旋转凸轮443、顶杆444、顶杆弹性件445以及顶杆套446。第一驱动电机441设置在旋转竖向块43的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侧。旋转竖向块43具有通孔,第一驱动电机441的输出轴位于通孔内。第一驱动电机441的输出轴的外周套设有连接套442,连接套442的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端为末端,连接套442的末端具有偏心设置的L型件4421,具体的,L型件4421的横部位于连接套442的末端中心的上方,L型件4421的竖部向下延伸,L型件4421的竖部上设有旋转凸轮443,旋转凸轮443的轴线位于连接套442的轴线的下方。顶杆套446套设在顶杆444的外周,顶杆444的底端位于顶杆套446的下方且位于旋转凸轮443的上方,顶杆444的底端与旋转凸轮443接触。顶杆444的顶端位于顶杆套446的上方。顶杆444与顶杆套446之间设有直线轴承447,顶杆444可相对顶杆套446上下移动,直线轴承447对顶杆444的上下移动提供支撑,直线轴承447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旋转固定块431具有第一安装孔,旋转安装块432具有第二安装孔,顶杆套446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4461、第二轴承4464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二安装孔内。在顶杆套446转动时,顶杆套446可带动顶杆444转动。顶杆套446的底端设有下限位块4462,下限位块4462套设在顶杆444的外周。顶杆444的底端与下限位块4462之间设有顶杆弹性件445,顶杆弹性件445优选为一弹簧。
第二驱动机构46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61以及旋转同步带组件。第二驱动电机461设置在旋转横向块45的顶端,第二驱动电机461的输出轴贯穿旋转横向块45设置。旋转同步带组件包括旋转主动轮462、旋转从动轮463以及套设在旋转主动轮462和旋转从动轮463外周的旋转同步带464。旋转同步带464环设在旋转竖向块43的外周。旋转主动轮462套设在第二驱动电机461的输出轴的末端外周。旋转从动轮463套设在顶杆套446的外周并位于旋转固定块431和旋转安装块432之间。在实际应用时,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61驱动旋转主动轮462转动,在旋转从动轮463和旋转同步带464的作用下,从而可带动顶杆套446转动,从而可带动顶杆444转动,顶杆弹性件445可随着顶杆444同步运动。
旋转校正机构48包括旋转安装座481、设置在旋转安装座481顶端的旋转板483以及四个旋转夹爪482。旋转安装座481位于旋转安装块432的上方,旋转安装座481的底端形成有延伸件4815,延伸件4815的底端设置在旋转基板48151的顶端,旋转基板48151设置在旋转安装块432的第二安装孔内并固定到顶杆套446的顶端。旋转安装座481、延伸件4815以及旋转基板48151优选为一体成型,便于制造。
旋转板483的顶端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旋转放置台4811。旋转放置台4811位于多个吸嘴机构13的下方。在初始状态,第3个吸嘴机构13位于旋转放置台4811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旋转放置台4811的顶端具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顶针4812和顶针弹性件4813。顶针弹性件4813优选为弹簧,顶针弹性件4813的一端设置在放置槽的底部,另一端与顶针4812的底端连接,顶针4812的顶端凸出于旋转放置台4811的顶端。在实际应用时,吸嘴机构13的吸嘴轴13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顶针4812的顶端,在放置过程中,在吸嘴下压机构下压吸嘴轴133的作用下,吸嘴机构13的吸嘴轴133会向下压顶针4812,顶针弹性件4813压缩,在吸嘴机构13的吸嘴轴133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时,在顶针弹性件4813的复位作用下,可带动顶针4812、产品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设置的顶针弹性件4813在产品放置的过程中可起到缓冲作用,可避免损坏产品。
旋转安装座481和旋转板483的四周分别设有与四个旋转夹爪482对应的四个旋转安装槽481a,四个旋转夹爪48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旋转安装槽481a内,且四个旋转夹爪482部分分别从对应的旋转安装槽481a的顶端伸出并分别位于旋转放置台4811的四周。四个旋转夹爪482的底端分别从对应的旋转安装槽481a的底端伸出。旋转夹爪482底端的靠近顶杆444的一侧与延伸件4815之间设有夹爪弹性件4823,夹爪弹性件4823优选为弹簧。旋转安装座481的顶端设有避空槽481c,旋转放置台4811与避空槽481a的中心对应,四个旋转安装槽481a与避空槽481c连通。四个旋转夹爪482的顶端均与顶针4812的顶端平齐。本实施例中,旋转安装槽481a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位,轴杆48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等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安装孔位内,旋转夹爪482套设在轴杆4821的外周。旋转安装座481上在位于相邻的两个旋转安装槽481a之间的位置处设有避让孔位481b,两个安装孔位分别与相邻的避让孔位481b连通,轴杆4821的两端可分别位于相邻的避让孔位481b内。
旋转基板48151具有槽位,槽位延伸至延伸件4815和旋转安装座481,槽位与避空槽481c连通,顶杆444的顶端穿过槽位并位于避空槽481c内,避空槽481c内在位于顶杆444的上方设有顶块4441,顶块4441的一端伸出旋转安装座481之外并通过顶块连接件设置在旋转基板48151的顶端。顶块4441与顶杆444的顶端之间具有空间。在实际应用时,在顶杆444向上移动至预定位置时,顶杆444的顶端与顶块4441相抵。
顶杆444的顶端在对应四个旋转夹爪482的位置分别设有四个斜面444a(见图14),四个斜面444a均朝靠近旋转放置台4811的方向倾斜,旋转夹爪482的靠近顶杆444的一侧设有滚动体4822,滚动体4822例如为滚轮、轴承等,四个旋转夹爪482的滚动体4822均位于避空槽481c内并分别与四个斜面444a相配合。
在实际应用时,在吸嘴机构13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旋转放置台4811的顶针4812的顶端前,先通过第一驱动电机441驱动连接套442例如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位置,连接套442的转动可带动偏心杆4421、旋转凸轮44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位置,旋转凸轮443的转动可推动顶杆444向上移动至预定位置,此时顶杆弹性件445压缩,顶杆444的顶端与顶块4441相抵,在顶杆44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四个斜面444a与四个滚动体4822相配合的作用下,顶杆444会挤压四个旋转夹爪482的滚动体4822,从而通过顶杆444可推动四个旋转夹爪482相对旋转安装座481和旋转板483朝远离旋转放置台4811的方向摆动,四个旋转夹爪482的夹爪弹性件4823压缩。然后通过吸嘴机构13将产品放置在顶针4812的顶端,在放置过程中,在吸嘴下压机构下压吸嘴轴133的作用下,吸嘴机构13的吸嘴轴133会向下压顶针4812,顶针弹性件4813压缩,在吸嘴机构13的吸嘴轴133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时,在顶针弹性件4813的复位作用下,从而可带动顶针4812、产品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然后通过第一驱动电机441驱动连接套44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初始位置,连接套442的转动可带动偏心杆4421、旋转凸轮44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初始位置,在旋转凸轮443转动的过程中,在顶杆弹性件445的复位作用下,顶杆弹性件445会使顶杆444的底端始终与旋转凸轮443接触,从而旋转凸轮443的转动可带动顶杆444向下移动至初始位置,在顶杆444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四个旋转夹爪482的滚动体4822没有受到顶杆444的挤压,在四个旋转夹爪482的夹爪弹性件4823的复位作用下,从而可带动四个旋转夹爪482相对旋转安装座481和旋转板483朝靠近旋转放置台4811的方向摆动以回到初始位置,在四个旋转夹爪482摆动的过程中,通过四个旋转夹爪482对产品的四周进行挤压,从而可实现对顶针4812顶端的产品进行夹持和校正,从而可实现对产品的角度进行校正。然后第二驱动电机461通过旋转同步带组件驱动顶杆套446转动,从而可带动顶杆444、延伸件4815、旋转基板48151、旋转安装座481、旋转板483、四个旋转夹爪482以及产品同步转动,从而可实现对产品的方向进行校正。然后通过第一驱动电机441驱动连接套442例如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位置,连接套442的转动可带动偏心杆4421、旋转凸轮44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至预定位置,旋转凸轮443的转动可推动顶杆444向上移动至预定位置,此时顶杆弹性件445压缩,顶杆444的顶端与顶块4441相抵,在顶杆44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四个斜面444a与四个滚动体4822相配合的作用下,顶杆444会挤压四个旋转夹爪482的滚动体4822,从而通过顶杆444可推动四个旋转夹爪482相对旋转安装座481和旋转板483朝远离旋转放置台4811的方向摆动,从而可实现松开产品,四个旋转夹爪482的夹爪弹性件4823压缩。然后通过吸嘴机构13即可吸取顶针4812顶端的产品。
旋转安装块432和旋转竖向块43上设有第一保护罩49,L型件4421、旋转凸轮443、顶杆444、顶杆弹性件445、下限位块4462、顶杆套446、旋转从动轮463、旋转固定块431、旋转安装块432均位于第一保护罩49内,旋转横向块45的底端设有第二保护罩451,旋转主动轮462、旋转同步带464位于第二保护罩451内,第一保护罩49和第二保护罩451分别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机构44可实现驱动四个旋转夹爪482相对旋转安装座481和旋转板483朝靠近旋转放置台4811的方向转动,从而可实现对产品进行夹持和校正,从而可实现对产品的角度进行校正,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6可实现驱动旋转安装座481、旋转板483、四个旋转夹爪482转动,从而可实现对产品的方向进行校正,具有多种功能,满足了加工需求。
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的结构与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在初始状态,第16个吸嘴机构13位于第二旋转校正模组80的旋转放置台的上方。
结合图17所示,测试模组50为现有的结构,测试模组50主要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的测试底座51、设置在测试底座51顶端的第一测试安装块52、第二测试安装块53以及PCB板54,第二测试安装块53设置在第一测试安装块52的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侧。PCB54板设置在第二测试安装块53的顶端。PCB板54上设有芯片基座541,芯片基座541的顶端具有测试位542。测试位542位于多个吸嘴机构13的下方。本实施例的测试模组50为两个,在初始状态,第4个吸嘴机构13、第五个吸嘴机构13分别位于两个测试模组50的测试位542的上方。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吸嘴机构13可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测试位542内,通过产品的引脚与测试位542的底部接触导通,从而可实现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
结合图18和图19所示,校正模组60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的校正底座61、校正驱动机构64以及校正机构65。校正底座61的顶端设有校正连接块62,校正连接块62的顶端设有校正竖向块63。校正竖向块63的顶端设有校正安装块632,校正竖向块63的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侧设有校正固定块631,校正驱动机构64设置在校正竖向块63、校正固定块631和校正安装块632上,校正机构65与校正驱动机构64连接。校正驱动机构64的结构与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的第一驱动机构44的结构相同,校正机构65的结构与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的旋转校正机构48的结构相同,即校正模组60除了没有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的第二驱动机构46之外,其余的结构均与第一旋转校正模组40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校正模组60的结构。通过校正模组60可实现对产品的角度进行校正。在初始状态,第14个吸嘴机构13位于校正模组60的旋转放置台的上方。
镭射打标模组70包括承载机构71、光源检测机构以及激光打标器。
结合图20所示,承载机构71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的打标底座711、设置在打标底座711顶端的打标支撑块712、设置在打标支撑块712的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侧的打标安装块713、设置在打标安装块713顶端的打标安装座714、打标驱动件719、设置在打标安装座714顶端的打标连接板715以及转动盘716。
打标驱动件719为一打标驱动电机,打标驱动件719设置在打标安装座714的底端,打标驱动件719的输出轴贯穿打标安装座714、打标连接板715设置,转动盘716套设在打标驱动件719的输出轴的外周并位于打标连接板715的顶端。打标驱动件719用于驱动转动盘716转动。本实施例中,打标安装块713的顶端朝上倾斜,因而打标安装座714、打标连接板715、转动盘716均朝上倾斜。沿转动盘716的圆周方向依次设有四个工位,四个工位分别为上下料工位、过渡工位、打标工位以及检测工位。转动盘716的顶端在对应上下料工位、过渡工位、打标工位以及检测工位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打标放置块717,打标放置块717的顶端设有打标放置位718。与上下料工位对应的打标放置位718位于多个吸嘴机构13的下方,在初始状态,与上下料工位对应的打标放置位718位于第15个吸嘴机构13的下方。打标放置位718的形状与产品的形状相适配。在实际应用时,在吸嘴机构13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与上下料工位对应的打标放置位718内后,通过转动盘716可带动产品依次经过过渡工位、打标工位以及检测工位。可以理解地,工位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光源检测机构和激光打标器为现有的结构,光源检测机构、激光打标器均设置在机台1上,图上未示出,这里不再赘述光源检测机构、激光打标器的结构。光源检测机构的CCD相机正对与检测工位对应的的打标放置位718,激光打标器的出光口正对与打标工位对应的打标放置718位。在实际应用时,先通过吸嘴机构13将吸取的产品放置在与上下料工位对应的的打标放置位718内,然后通过打标驱动件719驱动转动盘716转动,使产品到达与过渡工位对应的位置,然后通过打标驱动件719驱动转动盘716转动,使产品到达与打标工位对应的位置,然后通过激光打标器对产品进行激光打标,然后通过打标驱动件719驱动转动盘716转动,使产品到达与检测工位对应的位置,然后通过光源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光学检测,以检测该产品的刻字是否完好,然后通过打标驱动件719驱动转动盘716转动,使产品到达与上下料工位对应的位置,之后通过吸嘴机构13即可吸取与上下料工位对应的打标放置位718内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盘716、打标驱动件719可实现带动产品依次经过各个工位,从而可实现对产品进行打标。
结合图21至图25所示,分类料盒模组100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的分类底座101、分类基板102、料盒机构103以及分类驱动机构104。分类基板102位于分类底座101的上方并与分类底座101呈上下平行设置,分类基板102与分类底座101呈上下错位设置,即分类基板102部分凸出于分类底座101的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端,分类底座101部分凸出于分类基板102的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端。分类基板102的两侧与分类底座101的两侧之间分别通过两个分类连接板1011连接,从而通过两个分类连接板1011、分类底座101实现对分类基板102进行支撑。
分类基板102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有分类旋转件105,分类旋转件105可相对分类基板102转动。具体的,分类基板102的顶端在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位置设有凹孔1023,分类基板102的顶端在对应凹孔1023的位置设有分类安装板1021。分类安装板1021具有贯通孔,分类旋转件105通过轴承等可转动地设置在贯通孔内,且分类旋转件105的顶端位于分类安装板1021的上方,分类旋转件105的底端伸入到凹孔1023内并与凹孔1023的底部相靠近。
分类旋转件105设有贯通其顶端和底端的进料孔1051,进料孔1051的顶端位于分类旋转件105顶端的中心处,进料孔1051的底端位于分类旋转件105底端的中心的一侧,即偏心设置。在实际应用时,进料孔1051的内径大于产品的尺寸。
分类基板102内具有相互隔开的多个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顶端与凹孔1023连通,进料通道的底端延伸至分类基板102的底端。分类驱动机构104用于驱动分类旋转件105相对分类基板102转动以使进料孔1051的底端与多个进料通道的顶端择一地连通。
分类驱动机构104包括分类驱动件1041和分类同步带传动组件。分类驱动件1041优选为一分类驱动电机,分类驱动件1041通过分类电机座10412设置在分类基板102的顶端。分类同步带传动组件包括分类主动轮1042、分类从动轮1043以及套设在分类主动轮1042和分类从动轮1043外周的分类同步带1044。分类主动轮1042套设在分类驱动件1041的输出轴的外周,分类从动轮1043套设在分类旋转件105的外周并位于分类安装板1021的上方。分类驱动件1041用于驱动分类主动轮1042转动,在分类同步带1044和分类从动轮1043的作用下,从而可带动分类旋转件105相对分类基板102转动。
分类基板102的顶端设有第一分类保护罩106和第二分类保护罩107,分类驱动件1041、分类同步带组件、分类旋转件105、分类安装板1021位于第一分类保护罩106和第二分类保护罩107内。第二分类保护罩107具有与分类旋转件105的进料孔1051对应的过孔1071。过孔1071位于多个吸嘴机构13的下方,由于分类料盒模组100为两个,在初始状态,第18个吸嘴机构13、第19个吸嘴机构13分别位于两个分类料盒模组100的过孔1071的上方。设置的第一分类保护罩106、第二分类保护罩107起到保护作用。
料盒机构103位于分类基板102和分类底座101之间。料盒机构103包括多个料盒和料盒座1031。多个料盒均活动插接在料盒座1031内,且多个料盒部分均凸出于料盒座1031的顶端,该种结构便于多个料盒的拆装。多个料盒的顶端均设有开口,多个料盒的顶端均与分类基板102的底端接触,多个进料通道的底端与多个料盒顶端的开口一一对应连通。进料通道呈向下倾斜设置,便于进料通道内的产品进入到对应的料盒内。
本实施例中,料盒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料盒呈2X2阵列分布。具体的,四个料盒分别为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和第四料盒1032d。第一料盒1032a用于收集例如电源电压测试不合格的产品,第二料盒1032b用于收集例如输入/输出电平与电流测试不合格的的产品,第三料盒1032c用于收集例如输入/输出信号时序测试不合格的产品,第四料盒1032d用于收集例如输入信号波形测试不合格的产品。可以理解地,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第四料盒1032d具体收集哪种参数不合格的产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第一料盒1032a与第二料盒1032b与转盘式输送模组10相靠近,第三料盒1032c与第四料盒1032d位于第一料盒1032a和第二料盒1032b的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侧。进料通道的数量与料盒的数量对应,也为四个。四个进料通道也呈2X2阵列分布。四个进料通道分别为第一进料通道1024a、第二进料通道1024b、第三进料通道1024c、第四进料通道1024d。第一进料通道1024a的底端与第一料盒1032a顶端的开口连通,第二进料通道1024b的底端与第二料盒1032b顶端的开口连通,第三进料通道1024c的底端与第三料盒1032c顶端的开口连通,第四进料通道1024d的底端与第四料盒1032d顶端的开口连通。可以理解地,料盒、进料通道的数量、分布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料盒座1031设置在分类底座101的顶端并可朝靠近或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滑动,料盒座1031的滑动可带动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第四料盒1032d朝靠近或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由于分类基板102部分凸出于分类底座101的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端、分类底座101部分凸出于分类基板102的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端,当将料盒座1031朝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滑动时,料盒座1031可带动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第四料盒1032d朝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第四料盒1032d可移动到分类基板102的外部,这样分类基板102不会对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第四料盒1032d构成阻挡,方便将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第四料盒1032d从料盒座1031内取出。
本实施例中,分类底座101的顶端形成有分类滑块,分类滑块的长度方向与分类底座101的长度方向相同。料盒座1031的底端设有与分类滑块对应的分类滑槽,分类滑槽与分类滑块滑动配合,从而料盒座1031通过分类滑块、分类滑槽可朝靠近或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滑动。
料盒座1031的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端设有呈近似U状的拉手1034,拉手1034的设置便于手动拉动料盒座1031朝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滑动或推动料盒座1031朝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滑动。
在初始状态,进料孔1051的底端与第三进料通道1024c的顶端连通,在实际应用时,假如产品的电源电压不合格,则分类驱动件1041根据测试结果驱动分类旋转件105例如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此时进料孔1051的底端与第一进料通道1024a的顶端连通。当吸嘴机构13吸取产品并带动产品到达过孔1071的上方时,通过吸嘴机构13可将该产品经过孔1071吹入到进料孔1051内,进入到进料孔1051内的产品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以及吸嘴机构13吹气的作用下可进入到第一进料通道1024a内,并经第一料盒1032a顶端的开口进入到第一料盒1032a内,如此通过第一料盒1032a即可对该电源电压测试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收集。之后分类驱动件1041驱动分类旋转件10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回到初始位置。
假如产品的输入/输出电平与电流测试不合格,则分类驱动件1041根据测试结果驱动分类旋转件105例如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80度,此时进料孔1051的底端与第二进料通道1024b的顶端连通。当吸嘴机构吸取产品并带动产品到达过孔1071的上方时,通过吸嘴机构13可将该产品经过孔1071吹入到进料孔1051内,进入到进料孔1051内的产品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以及吸嘴机构13吹气的作用下可进入到第二进料通道1024b内,并经第二料盒1032b顶端的开口进入到第二料盒1032b内,如此通过第二料盒1032b即可对该输入/输出电平与电流测试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收集。之后分类分类驱动件1041驱动分类旋转件10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回到初始位置。
假如产品的输入/输出信号时序测试不合格,则分类驱动件1041根据测试结果不动作,由于进料孔1051的底端与第三进料通道1024c的顶端连通,当吸嘴机构13吸取产品并带动产品到达过孔1071的上方时,通过吸嘴机构13可将该产品经过孔1071吹入到进料孔1051内,进入到进料孔1051内的产品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以及吸嘴机构13吹气的作用下可进入到第三进料通道1024c内,并经第三料盒1032c顶端的开口进入到第三料盒1032c内,如此通过第三料盒1032c即可对该输入/输出信号时序测试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收集。
假如产品的输入信号波形测试不合格,则分类驱动件1041根据测试记过驱动分类旋转件105例如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70度,此时进料孔1051的底端与第四进料通道1024d的顶端连通。当吸嘴机构13吸取产品并带动产品到达过孔1071的上方时,通过吸嘴机构13可将该产品经过孔1071吹入到进料孔1051内,进入到进料孔1051内的产品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以及吸嘴机构13吹气的作用下可进入到第四进料通道1024d内,并经第四料盒1032d顶端的开口进入到第四料盒1032d内,如此通过第四料盒1032d即可对该输入信号波形测试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收集。之后分类驱动件1041驱动分类旋转件10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回到初始位置。
当需要将产品从对应的料盒内取出时,通过手动朝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拉动拉手1034,从而可拉动料盒座1031朝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滑动,从而可带动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第四料盒1032d移动,直至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第四料盒1032d位于分类基板102的外部,然后将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第四料盒1032d分别从料盒座1031内取出,然后再将产品从对应的料盒内倒出即可。完毕后,将空的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第四料盒1032d分别插接在料盒座1031内,然后手动朝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推动拉手1034,从而可推动料盒座1031朝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滑动,从而可带动第一料盒1032a、第二料盒1032b、第三料盒1032c、第四料盒1032d移动,直至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分类基板102、分类驱动机构104、分类旋转件105、多个料盒以及多个进料通道,多个进料通道的底端与多个料盒顶端的开口一一对应连通,通过分类驱动机构104驱动分类旋转件105相对分类基板102转动以使分类旋转件105的进料孔1051与多个进料通道的顶端择一地连通,从而能够使不同种参数不合格的产品分别进入到不同的料盒内,从而能够实现对各种性能测试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收集。本实用新型的分类料盒模组100结构简单,分类驱动机构104位于分类基板102的上方,多个料盒位于分类基板102的下方,从而可减少分类料盒机构100的宽度尺寸,体积小,占用空间小,从而减少了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的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的分类料盒模组100为两个,可增大收集产品的量。
结合图26至图28所示,编带模组110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的编带底座111、设置在编带底座111顶端的编带基板112、载带轨道113、供载带机构114、供盖带机构115、输送机构、收带机构116、热封下压机构117以及视觉检测机构118。
编带基板112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与振动盘供料模组20相靠近,编带基板112的第二侧与分类料盒模组100相靠近。
载带轨道113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载带轨道113设置在编带基板112上且载带轨道113的进料端与转盘式输送模组10相靠近。本实施例中,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设有轨道安装板1131,轨道安装板1131的顶端设有沿轨道安装板11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安装槽,载带轨道113设置在轨道安装槽内。轨道安装板1131的顶端沿远离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轨道盖板1132、第二轨道盖板1133以及盖带压块1134。第一轨道盖板1132与载带轨道113的进料端对应并具有盖板进料口1132a。
供载带机构114设置在编带基板112上并位于载带轨道113的下方。具体的,供载带机构114包括位于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的供载带料盘1141以及设置在编带基板112的第二侧的供载带驱动件。载带轨道113位于供载带料盘1141和转盘式输送膜组10之间。载带卷绕在供载带料盘1141上。供载带驱动件优选为电机,供载带驱动件的输出轴贯穿编带基板112设置并与供载带料盘1141连接。供载带驱动件用于驱动供载带料盘1141转动以对载带进行放卷,以实现将载带输出到载带轨道113上并沿载带轨道113运行。在载带沿载带轨道113运行时,载带位于第一轨道盖板1132、第二轨道盖板1133与轨道安装板1134之间。
本实施例中,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可转动地设置有棘轮1142,棘轮1142位于载带轨道113的进料端处。在实际应用时,载带先经过棘轮1142然后沿着载带轨道113运行。设置的棘轮1142可对载带起到支撑、转向的作用。
供盖带机构115设置在编带基板112上并位于载带轨道113的上方。具体的,供盖带机构115包括位于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的供盖带料盘1151以及设置在编带基板112的第二侧的供盖带驱动件。供盖带料盘1151位于载带轨道113的出料端的上方。盖带卷绕在供盖带料盘1151上。供盖带驱动件优选为电机,供盖带驱动件的输出轴贯穿编带基板112设置并与供盖带料盘1151连接。供盖带驱动件用于驱动供盖带料盘1151转动以对盖带进行放卷,以提供盖带到载带上。盖带压块1134与轨道安装板1131之间具有供盖带进入的盖带通道,在实际应用时,盖带放卷后,盖带先进入到盖带通道内然后再覆盖在载带上。
本实施例中,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可转动地设置有用于对盖带进行支撑的辊轮1152。辊轮115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收带机构116设置在编带基板112上。供载带机构114位于收带机构116和载带轨道113之间。具体的,收带机构116包括收卷轴1161以及收带驱动件1162。收卷轴1161位于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收带驱动件1162为一电机,收带驱动件1162设置在编带基板112的第二侧,收带驱动件1162的输出轴贯穿编带基板112设置并与收卷轴1161连接。收带驱动件1162用于驱动收卷轴1161转动,从而通过收卷轴1161可实现对热压在一起的载带和盖带进行收卷。
视觉检测机构118设置在编带基板112上并位于载带轨道13的上方,视觉检测机构118位于载带轨道113的进料端和热封下压机构117之间。具体的,视觉检测机构118包括视觉检测基板118a、CCD相机118b以及检测光源118c。视觉检测基板118a设置在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CCD相机118b、检测光源118c均设置在视觉检测基板118a的远离编带基板112的一侧。检测光源118c位于CCD相机118b的下方。第二轨道盖板1133具有与检测光源118c对应的检测孔1133a。CCD相机118b用于通过检测孔1133a对载带进行拍摄,以检测载带上有无产品。检测光源118c例如为LED光源等,用于对CCD相机118b提供光源。
输送机构设置在编带基板112上并位于载带轨道113的下方。具体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辊轮1143、第一输送同步带组件、第二输送同步带组件以及输送驱动件1149。输送辊轮1143可转动地设置在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输送辊轮1143位于载带轨道13的出料端处。第一输送同步带组件包括第一输送主动轮1147、第一输送从动轮以及套设在第一输送主动轮1147和第一输送从动轮外周的第一输送同步带1148。第二输送同步带组件包括第二输送主动轮1145、第二输送从动轮1144以及套设在第二输送主动轮1145和第二输送从动轮1144外周的第二输送同步带1146。输送驱动件1149优选为输送驱动电机,输送驱动件1149设置在编带基板112的第二侧,输送驱动件1149的输出轴贯穿编带基板112设置。第一输送主动轮套设在输送驱动件1149的输出轴的末端外周。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在对应输送驱动件1149的输出轴的位置处设有安装罩11491,第一转动轴贯穿安装罩11491设置并可相对安装罩11491转动。第一输送从动轮、第二输送主动轮1145均套设在第一转动轴的外周。第一输送从动轮位于安装罩11491内,第二输送主动轮1145位于安装罩11491的外部。输送辊轮1143的远离编带基板11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输送从动轮1144套设在第二转动轴的外周。输送驱动件1149用于驱动第一输送主动轮1147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输送从动轮、第一输送同步带1148可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的转动可带动第二输送主动轮1145转动,从而通过第二输送从动轮1144、第二输送同步带1146可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从而可带动输送辊轮1143转动。在实际应用时,热压在一起的盖带和载带可从输送辊轮1143上经过,依靠热压在一起的盖带和载带与输送辊轮114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输送辊轮1143的转动可带动热压在一起后的盖带和载带运行,以便于收卷轴1161对热压在一起的盖带和载带进行收卷。
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设有编带外罩1111,第一输送同步带组件、第二输送同步带组件位于编带外罩1111内。
结合图29至图33所示,热封下压机构117设置在编带基板112上并位于载带轨道113的上方。热封下压机构117位于输送辊轮1143和盖带压块1134之间。具体的,热封下压机构117包括热封滑板1171、热封连接件1172、热封加热件1173、封刀1174、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热封连接轴1178、热封凸轮11781、热封传动组件以及热封弹性件1181。
热封滑板1171的长度方向与编带基板112的高度方向相同。热封滑板1171通过滑轨组件滑动设置在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热封滑板1171可相对编带基板112上下滑动。热封滑板117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滑轨组件包括设置在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的热封滑轨1182以及设置在热封滑板1171的第二侧的热封滑块1183。热封滑轨1182的长度方向与编带基板的高度方向相同。热封滑块1183与热封滑轨1182滑动配合。热封滑块1183可沿热封滑轨1182上下滑动,从而热封滑板1171通过滑轨组件滑动设置在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并可相对编带基板112上下滑动。
本实施例中,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设有沿编带基板112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1122,第一凹槽1122的底部设有沿编带基板112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1123。热封滑轨1182设置在第二凹槽1123的底部。热封滑板1171的第二侧设有安装槽位,热封滑块1183设置在安装槽位的底部。热封滑板1171部分、热封滑块1183位于第一凹槽1122内。设置的第二凹槽1123对热封滑轨1182的设置起到定位作用,便于设置热封滑轨1182。设置的第一凹槽13可对热封滑块1183进行限位,保证热封滑块1183沿热封滑轨1182上下滑动。
热封连接件1172设置在热封滑板1171的第一侧且热封连接件1172的底端凸出于热封滑板1171的底端。具体的,热封连接件1172包括第一部件11721和第二部件11722。第一部件11721设置在热封滑板1171的第一侧的中部位置。第二部件11722设置在第一部件11721的底端。第二部件11722的底端凸出于热封滑板1171的底端。
热封加热件1173设置在热封连接件1172的第二部件11722的底端。本实施例中,热封加热件1173包括热电阻11731和热电偶11732。热电阻11731设置在热封连接件1172的底端。热电偶11732设置在热电阻11731内且热电偶11732的一端伸出热电阻11731的一端之外并用于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连接。在热电偶11732通电后,热电阻11731可发热。
封刀1174用于将盖带和载带热压在一起,从而实现对产品进行包装。封刀1174设置在热封加热件1173的热电阻11731的底端。在热电阻11731发热后,热量可传导到封刀1174上,从而可实现对封刀1174加热。封刀1174可设置为可拆卸的,便于更换新的封刀或其他尺寸的封刀。可以理解地,封刀1174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
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优选为驱动气缸。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设置在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并位于热封滑板1171的上方。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的输出轴11761的末端与热封滑板1171连接,具体的,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的输出轴11761的末端外周套设有第一安装块11762,热封滑板1171的第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块11712,第二安装块11712设有与第一安装块11762相配合的安装位。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用于通过其输出轴11761、第一安装块11762驱动第二安装块11712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热封滑板1171相对编带基板112上下滑动,热封滑板1171的上下滑动可带动热封连接件1172上下移动,进而可带动热封加热件1173和封刀1174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块11762为一工型件,工型件的竖部与安装位相配合,工型件的两个横部分别位于安装位的外部且分别与第二安装块11712的顶端、底端相抵。
编带基板112的第一侧设有滑板保护罩117a,滑板保护罩117a的顶端和底端均开口,热封滑板1171、热封连接件1172、热封加热件1173和封刀1174均位于滑板保护罩117a内。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部分从滑板保护罩117a顶端的开口伸入到滑板保护罩117a内。设置的滑板保护罩117a可对热封滑板1171、热封连接件1172、热封加热件1173以及封刀1174起到保护作用。滑板保护罩117a底端的开口便于封刀1174的上下移动。
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优选为驱动电机,具体为一伺服电机。编带基板112具有安装孔位1121,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贯穿安装孔位1121设置且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通过热封基座11771设置在编带基板112的第二侧。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的输出轴的末端凸出于编带基板112的第二侧。编带基板112具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通槽1124,编带基板112的第二侧在对应通槽1124的下端的位置设有热封固定块1125,热封固定块1125内可转动地设置有热封连接轴1178,热封连接轴1178与编带基板112呈垂直设置。热封凸轮11781偏心设置在热封连接轴1178的第一端,即热封凸轮11781的轴线与热封连接轴1178的轴线不重合,本实施例中,热封凸轮11781的轴线位于热封连接轴1178的轴线的靠近转盘式输送模组10的一侧。热封凸轮11781位于热封固定块1125的外部并贯穿通槽1124的下端设置,热封凸轮11781位于热封滑板1171的下方并与热封连接件1172、热封加热件1173、封刀1174不接触。热封凸轮11781用于与热封滑板1171的底端相抵。热封连接轴1178的第二端位于热封固定块1125的外部并通过热封传动组件与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连接。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用于通过热封传动组件驱动热封连接轴1178相对编带基板112转动,从而可带动热封凸轮11781转动。
本实施例中,热封固定块1125内设有轴承11251,轴承11251套设在热封连接轴1178的外周,轴承11251可对热封连接轴1178的转动提供支撑。
热封滑板1171的底端设有热封压块11711,在通过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驱动热封滑板1171上下滑动时,热封滑板1171的上下滑动可带动热封压块11711上下移动。热封凸轮11781用于与热封压块11711相抵。
热封传动组件包括热封主动轮11791、热封从动轮11792以及套设在热封主动轮11791和热封从动轮11792外周的热封同步带11793。热封主动轮11791套设在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的输出轴的末端外周,热封从动轮11792套设在热封连接轴1178的第二端外周。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用于通过其输出轴驱动热封主动轮11791转动,在热封从动轮11792和热封同步带11793的作用下,从而可带动热封连接轴1178相对热封固定块1125、编带基板112转动,进而可带动热封凸轮11781转动。
编带基板112的第二侧设有传动保护罩117b,热封主动轮11791、热封同步带11793和热封从动轮11792均位于传动保护罩117b内。设置的传动保护罩117b,可对热封传动组件起到保护作用。
热封滑板1171的第二侧垂直设置有热封连接杆11813,热封连接杆11813与热封压块11711相靠近并位于热封压块11711的上方,热封连接杆11813贯穿通槽1124设置。热封弹性件1181位于热封连接杆11813的上方且热封弹性件1181的长度方向与编带基板112的高度方向相同。热封弹性件1181的一端与编带基板112的第二侧连接,热封弹性件1181的另一端与热封连接杆11813连接。热封弹性件1181呈拉伸状态。热封弹性件1181优选为弹簧。设置的热封弹性件1181,在热封凸轮1178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通过热封凸轮11781以及热封弹性件1181的复位弹力可带动热封滑板1171相对编带基板112向上滑动,从而可实现降低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带动热封滑板1171向上滑动时所需要的力,降低了输出功率,节省了成本。
本实施例中,编带基板112的第二侧垂直设置有热封安装杆11812,热封安装杆11812位于热封连接杆11813的上方,热封弹性件1181的一端与热封安装杆11812连接。
通过上述的结构,在实际对产品进行包装时,盖板进料口1132a位于多个吸嘴机构13的下方,在初始状态,第20个吸嘴机构13位于盖板进料口1132a的上方。先通过供载带机构114对载带进行放卷,以将载带输出到载带轨道113上并沿载带轨道113运行。在通过吸嘴机构13将吸取的产品通过盖板进料口1132a放置在载带上后,当产品到达与检测孔1133a对应的位置时,通过视觉检测机构118可检测到产品。根据检测结果通过供盖带机构115对盖带进行放卷,放卷后的盖带先进入到盖带通道内然后覆盖在载带上,这样产品即可位于盖带和载带之间。
在产品到达与热封下压机构117对应的位置之前,先通过热封加热件1173对封刀1174进行加热,同时通过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驱动热封滑板1171向下滑动至第一预定位置,从而可带动热封压块11711以及热封连接件1172向下移动,从而通过热封连接件1172可带动热封加热件1173和封刀1174向下移动至第一预定位置,此时热封弹性件1181进一步拉伸,热封压块11711与热封凸轮11781相抵。然后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通过热封传动组件驱动热封凸轮1178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热封凸轮11781的转动以及热封弹性件1181的复位弹力可带动热封压块11711向上移动,从而可带动热封滑板1171向上滑动至第二预定位置,从而可带动热封连接件1172向上移动以及带动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的输出轴11761向上缩回预定的长度,进而可带动热封加热件1173和封刀1174向上移动至第二预定位置,此时封刀1174位于盖带的上方并与盖带相靠近。
当产品到达与热封下压机构117对应的位置时,通过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驱动热封凸轮1178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热封凸轮11781转动的过程中,在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的输出轴11761向下伸出复位的作用下从而可使热封压块11711始终与热封凸轮11781相抵,从而可带动热封加热件1173和封刀1174向下移动至第一预定位置,热封弹性件1181进一步拉伸,如此通过加热的封刀1174即可对盖带和载带进行热压,如此即可实现对产品进行包装。完毕后,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通过热封传动组件驱动热封凸轮1178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热封凸轮11781的转动可带动热封压块11711向上移动,热封弹性件1181复位预定的长度,从而可带动热封滑板1171相对编带基板112向上滑动至第二预定位置,从而可带动热封连接件1172向上移动以及带动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的输出轴11761向上缩回预定的长度,进而通过热封连接件1172可带动热封加热件1173和封刀1174向上移动至第二预定位置,此时封刀1174与盖带相靠近,这样封刀1174不会对盖带和载带构成阻挡,盖带和载带可继续运行。在盖带和载带经过输送辊轮1143后可收卷于收卷轴1161上,如此即完成包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热封连接轴1178以及热封凸轮11781,在产品到达与热封下压机构117对应的位置前,先通过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带动封刀1174向下移动至第一预定位置,再通过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热封连接轴1178、热封凸轮11781带动封刀1174向上移动至第二预定位置,使封刀1174位于盖带的上方并与盖带相靠近,在产品到达与热封下压机构117对应的位置后,再通过第二热封驱动件1177、热封连接轴1178、热封凸轮11781、第一热封驱动件1176的输出轴11761带动封刀1174向下移动至第一预定位置,以通过封刀1174实现对盖带和载带进行热压,如此即实现对产品进行包装,该种方式在对产品进行包装的过程中可减少封刀1174移动的行程,从而可减少封刀1174移动的时间,进而可减少编带时间,提高了编带效率,降低了成本。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转盘式输送模组、振动盘供料模组、第一方向视觉模组、第一旋转校正模组、测试模组、校正模组、第二旋转校正模组、第二方向视觉模组、分类料盒模组以及编带模组,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机台上沿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的圆周方向依次设有供料工位、第一视觉检测工位、第一旋转校正工位、测试工位、校正工位、第二旋转校正工位、第二视觉检测工位、分类工位以及编带工位,所述振动盘供料模组设置在所述供料工位上,所述第一方向视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视觉检测工位上,所述第一旋转校正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校正工位上,所述测试模组设置在所述测试工位上,所述校正模组设置在所述校正工位上,所述第二旋转校正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校正工位上,所述第二方向视觉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视觉检测工位上,所述分类料盒模组设置在所述分类工位上,所述编带模组设置在所述编带工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包括转盘、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多个吸嘴机构、岐气室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转盘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多个吸嘴机构围绕所述转盘呈环形均匀排布并分别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岐气室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盘的顶端,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岐气室机构的顶端,所述连接机构上沿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有至少八个吸嘴下压机构,所述八个吸嘴下压机构分别与所述振动盘供料模组、第一方向视觉模组、第一旋转校正模组、测试模组、校正模组、第二旋转校正模组、第二方向视觉模组、编带模组对应,所述八个吸嘴下压机构位于所述多个吸嘴机构的上方;
所述岐气室机构包括输入环以及设置在所述转盘顶端的输出环,所述输入环的顶端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输入环的底端紧密贴合在所述输出环的顶端,所述转盘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输出环相对所述输入环转动,所述输入环的底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轴向的第一气道,所述多个第一气道分别用于通过第一接头与真空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接头设置在所述输入环上,所述输出环的顶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轴向的第二气道,所述多个第二气道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气道、多个吸嘴机构对应,所述多个第二气道分别通过第二接头与对应的吸嘴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设置在所述输出环上,所述第二气道用于与其中一个第一气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校正模组和第二旋转校正模组均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旋转底座、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旋转校正机构;
所述旋转底座的顶端设有旋转竖向块,所述旋转竖向块的顶端设有旋转安装块,所述旋转竖向块的靠近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的一侧设有旋转固定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竖向块上、旋转固定块和旋转安装块上;
所述旋转校正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包括位于所述旋转安装块上方的旋转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旋转安装座顶端的旋转板以及四个旋转夹爪,所述旋转板的顶端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旋转放置台,所述旋转安装座和旋转板的四周分别设有与所述四个旋转夹爪对应的四个旋转安装槽,所述四个旋转夹爪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旋转安装槽内,且四个旋转夹爪部分分别从对应的旋转安装槽的顶端伸出并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放置台的四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四个旋转夹爪相对所述旋转安装座和旋转板朝靠近或远离所述旋转放置台的方向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校正模组和第二旋转校正模组均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旋转竖向块的顶端设有旋转横向块,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横向块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安装座和旋转板相对所述旋转安装块转动,所述旋转放置台和四个旋转夹爪可随着所述旋转安装座和旋转板同步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校正底座、校正驱动机构以及校正机构;
所述校正底座的顶端设有校正竖向块,所述校正竖向块的顶端设有校正安装块,所述校正竖向块的靠近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的一侧设有校正固定块,所述校正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校正竖向块、校正固定块和校正安装块上,所述校正机构与所述校正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校正驱动机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校正机构的结构与所述旋转校正机构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镭射打标模组,所述机台上沿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的圆周方向还设有镭射打标工位,所述镭射打标工位位于所述校正工位和第二旋转校正工位之间,所述镭射打标模组设置在所述镭射打标工位上,所述镭射打标模组包括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打标底座、设置在所述打标底座顶端的打标支撑块、设置在所述打标支撑块的靠近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的一侧的打标安装块、设置在所述打标安装块顶端的打标安装座、打标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打标安装座顶端的打标连接板以及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位于所述打标连接板的顶端,所述打标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沿所述转动盘的圆周方向依次设有至少四个工位,所述四个工位分别为上下料工位、过渡工位、打标工位以及检测工位,所述转动盘的顶端在对应所述上下料工位、过渡工位、打标工位以及检测工位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打标放置块,所述打标放置块的顶端设有打标放置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料盒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分类底座、分类基板、料盒机构以及分类驱动机构;
所述分类基板设置在所述分类底座的上方并与所述分类底座呈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分类基板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有分类旋转件,所述分类旋转件具有贯穿其顶端和底端的进料孔,所述进料孔的顶端位于所述分类旋转件顶端的中心处,所述进料孔的底端位于所述分类旋转件底端的中心的一侧,所述分类基板内具有相互隔开的多个进料通道,所述分类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分类基板的顶端,所述分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分类旋转件相对所述分类基板转动以使所述进料孔的底端与所述多个进料通道的顶端择一地连通;
所述料盒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分类底座和分类基板之间的多个料盒,所述多个料盒的顶端均设有开口,所述多个进料通道的底端与所述多个料盒顶端的开口一一对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分类底座和分类基板之间的料盒座,所述多个料盒均活动插接在所述料盒座内,且多个料盒部分均凸出于所述料盒座的顶端,所述料盒座设置在所述分类底座的顶端并可朝靠近或远离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的方向滑动,所述多个料盒可随着所述料盒座同步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带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编带底座、设置在所述编带底座顶端的编带基板、载带轨道、供载带机构、供盖带机构、输送机构、收带机构、热封下压机构以及视觉检测机构,所述载带轨道设置在所述编带基板上且载带轨道的进料端与所述转盘式输送模组相靠近,所述供载带机构、供盖带机构、输送机构、收带机构以及热封下压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编带基板上,所述供载带机构、输送机构和收带机构均位于所述载带轨道的下方,所述供盖带机构位于所述载带轨道的上方,所述热封下压机构位于所述载带轨道的上方,所述视觉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编带基板上并位于所述载带轨道的上方,所述视觉检测机构位于所述载带轨道的进料端和热封下压机构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下压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编带基板的第一侧的热封滑板、热封连接件、热封加热件、封刀、第一热封驱动件、第二热封驱动件、热封连接轴和热封凸轮;
所述热封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热封滑板的第一侧且热封连接件的底端凸出于所述热封滑板的底端,所述热封加热件、封刀依次设置在所述热封连接件的底端;
所述第一热封驱动件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热封滑板连接,所述第一热封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热封滑板相对所述编带基板上下滑动,从而可带动所述热封连接件上下移动,进而可带动所述热封加热件和封刀上下移动;
所述编带基板具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编带基板的第二侧可转动地设置有所述热封连接轴,所述热封凸轮偏心设置在所述热封连接轴的第一端,所述热封凸轮贯穿所述通槽设置,所述热封凸轮位于所述热封滑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热封连接件、热封加热件以及封刀不接触,所述热封凸轮用于与所述热封滑板的底端相抵,所述第二热封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热封连接轴相对所述编带基板转动,从而可带动所述热封凸轮转动。
CN202322045535.8U 2023-07-31 2023-07-31 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 Active CN220716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5535.8U CN220716813U (zh) 2023-07-31 2023-07-31 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5535.8U CN220716813U (zh) 2023-07-31 2023-07-31 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6813U true CN220716813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8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5535.8U Active CN220716813U (zh) 2023-07-31 2023-07-31 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6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0566B (zh) 一种id线圈的测试包装机及其测试包装工艺
JPH09199890A (ja) 部品の供給装着装置及び方法
CN113257556B (zh) 一种网络变压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
CN112916322B (zh) 一种用于摄像头模组点胶保压设备
CN108494071A (zh) 移动电源自动化生产系统
CN115041423B (zh) 一种dip封装电子元器件的全自动检测分选装置
CN113058876A (zh) 轴套检测装置
CN113400001A (zh) 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CN112777041A (zh) 一种检测包装机
CN115072046A (zh) 筛选设备
CN112319895A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载带包装设备和载带包装方法
CN210865937U (zh) 电容器组装系统
CN220716813U (zh) 半导体测试分选编带一体机
CN112278374A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载带包装装置和包装方法
CN112498884A (zh) 一种fosb包装流水线的贴标装置
CN219484584U (zh) 一种双头芯片打标检测设备
CN112212811A (zh) 一种ic芯片共面自动检测装置
CN113998169A (zh) 一种核酸检测盒合并包装一体化设备
CN214357233U (zh) 一种fosb包装流水线的贴标装置
CN114394276A (zh) 压膜机及其压模方法
TW202137251A (zh) 轉子鐵芯加工裝置及其加工方法
TWI514939B (zh) Electronic components working equipment
CN116754579B (zh) 多轨道编带外观检测设备
CN216375127U (zh) 一种物料分离装置及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
CN216709707U (zh) 一种核酸检测盒合并包装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