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2539U - 绳网式生态鱼礁 - Google Patents

绳网式生态鱼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2539U
CN220712539U CN202223158390.4U CN202223158390U CN220712539U CN 220712539 U CN220712539 U CN 220712539U CN 202223158390 U CN202223158390 U CN 202223158390U CN 220712539 U CN220712539 U CN 220712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frame
frame
frame body
rope
attac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83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1583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2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2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2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绳网式生态鱼礁,在现有的组合式生态鱼礁基础上,框架体上间断连接附着件,其中一部分附着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架体的上下端,另一部分附着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架体的左右端,在附着件上设有间断相连的下部散开的附着件穗。本实用新型的附着件和附着件穗的设计,既不影响海水正常流动,又可阻挡一部分海流和风浪,使其内的海产品幼苗生存环境更加稳定,便于就地取材,有利于环境保护,在池塘围堰中可御寒隔热。

Description

绳网式生态鱼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生态养殖领域,尤其是水产品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的发展海洋牧场产业,需应用生态鱼礁,将多种海鲜品类的幼苗,如鲍鱼、海胆、扇贝及鱼卵投放在生态鱼礁内。现有的组合式生态鱼礁,主要包括金属框架、块状物体、苗绳及网布。金属框架又分为上、下金属框架,下金属框架是由若干个相连的金属型材网格组成的上开口槽形框架,该框架形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如立方体形、圆柱形、多棱柱形或根据地貌设计的异形等。下金属框架的尺寸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下金属框架上面设有上金属框架,上金属框架是由若干个相连的金属型材网格组成的下开口槽形框架,该上金属框架形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如立方体形、圆柱形、多棱柱形或根据地貌设计的异形等。上金属框架侧面至少有一个中间不设水平金属框供潜水员进出的网格即出入孔。上金属框架下开口形状及尺寸均与下金属框架上开口相同且两者相连,组合在一起成为整体金属框架。在上金属框架槽底面即整体金属框架顶面的金属型材上,间断地固定有若干海带苗绳,该海带苗绳的造型根据需要设计,长度小于上金属框架高度,海带苗绳下端为自由端,海带苗绳从下至上分别设有与其间断相连且下面散开的海带苗绳穗。在整体金属框架顶的外面罩有网眼大小小于垂钓渔具的聚乙烯网布,可供鲍鱼、贝类等幼苗在其上繁殖、生长、发育,同时还可以防止垂钓渔具进入。另在上金属框架外侧面罩有将其局部覆盖的侧网布,其既不影响海水正常流动,又可阻挡一部分海流和风浪,使其内的海产品生存环境更加稳定。在下金属框架内装有块状物体,其可以是石头、水泥块、陶管、水泥管、黏土砖及空心砖,其形状大小均大于网格的尺寸。
现有的人造鱼礁的不足之处在于:(1)此种金属框架结构置于海底,虽既不会被海流颠覆和冲跑,也不会沉降,但块状物体彼此间隙不足以为海产品幼苗营造一个稳定的栖息和觅食的生存环境,收益低;(2)有些地区并没有石头等矿产资源,不能就地取材,生产成本高;(3)随着近些年不断地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也日益枯竭,而且在开山取石的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不利于环境保护;(4)在池塘围堰中,冬天不御寒,夏天不隔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为海产品幼苗提供稳定的生存空间,养殖收益高,同时还可增殖其他海产品,便于就地取材,有利于环境保护,在池塘围堰中可御寒隔热的绳网式生态鱼礁。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框架体、附着件和附着件穗。
其中,框架体上间断连接若干附着件,其中一部分附着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架体的上下端,另一部分附着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架体的左右端。附着件的造型根据需要设计,在附着件上设有间断相连的下部散开的附着件穗。
优选地,框架体可为钢材框架体、木料框架体、塑料框架体等等。
优选地,框架体上部设有孵化板,可供鲍鱼、贝类等幼苗在其上繁殖、生长、发育。
优选地,孵化板采用摩擦力大的平板,如大理石板、瓦板等等。
优选地,附着件可为网绳、尼龙绳等等。
优选地,附着件穗可为网绳绳穗、尼龙绳穗等等。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在陆地上组装,如果在深海等地方使用,先将组装好的整体金属框架投放到合适位置,下金属框架槽底置于海床上,通过固定件设在下金属框架内,置于鱼礁网箱的上端,通过固定件,避免鱼礁网箱在下金属框架内移动,固定在上金属框架槽底面的海带苗绳自然下垂,海产品幼苗生存环境更加稳定。如若在浅海或者池塘围堰等地方使用,仅把由框架体、附着件和附着件穗组成的鱼礁网箱放在合适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鱼礁网箱的附着件和附着件穗的设计,既不影响海水正常流动,又可阻挡一部分海流和风浪,使其内的海产品幼苗生存环境更加稳定,便于就地取材,有利于环境保护,在池塘围堰中可御寒隔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鱼礁网箱的立体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鱼礁网箱的立体示意简图;
图中,1-下金属框架、2-上金属框架、3-出入孔、4-支撑座、5-钢材框架体、6-大理石板、7-网绳、8-网绳绳穗、9-固定件、10-海带苗绳、11-海带苗绳穗、12-聚乙烯网布、13-侧网布、14-瓦板、15-木料框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在图1、图2、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示意简图中,下金属框架1为上开口的槽型框架,在下金属框架上设有上金属框架2,上金属框架为下开口槽型框架,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均由若干个螺纹网格组成。上金属框架有一相对的两侧面各有一个网格不设水平框即出入孔3。上金属框架下开口形状及尺寸均与下金属框架上开口相同且两者点焊相连,组合在一起成为整体金属框架。在下金属框架内间断设置若干相互连接的支撑座4,在各个支撑座内分别设有钢材框架体5,钢材框架体上部设有大理石板6,钢材框架体上间断连接若干网绳7,其中一部分网绳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钢材框架体的上下端,另一部分网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钢材框架体的左右端。网绳的造型根据需要设计,在网绳上设有间断相连的下部散开的网绳绳穗8。固定件9设在下金属框架内,置于钢材框架体的上端,通过固定件,避免钢材框架体在下金属框架内移动。在上金属框架槽底面即整体金属框架顶面的金属型材上间断地固定若干海带苗绳10,每根海带苗绳从下至上分别设有与其间断相连且下面为散开的海带苗绳穗11,以增大与生物接触的面积,海带苗绳束下端为自由端。在整体金属框架顶的外面罩有网眼为2厘米×2厘米的聚乙烯网布12,其周边由网绳固定。另在上金属框架外侧面罩有将其局部覆盖的网眼为4厘米×4厘米的侧网布13。
实施例2
在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示意简图中,木料框架体15上部设有瓦板14,木料框架体上间断连接若干尼龙绳7,其中一部分尼龙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木料框架体的上下端,另一部分尼龙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木料框架体的左右端。尼龙绳的造型根据需要设计,在尼龙绳上设有间断相连的下部散开的尼龙绳穗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绳网式生态鱼礁,金属框架又分为上、下金属框架,下金属框架是由相连的金属型材网格组成的上开口槽形框架,在下金属框架上面设有上金属框架,上金属框架是由相连的金属型材网格组成的下开口槽形框架,上金属框架侧面至少有一个中间不设水平金属框供潜水员进出的网格即出入孔,上金属框架下开口形状及尺寸均与下金属框架上开口相同且两者相连,组合在一起成为整体金属框架,在上金属框架槽底面即整体金属框架顶面的金属型材上,间断地固定有海带苗绳,该海带苗绳的长度小于上金属框架高度,海带苗绳下端为自由端,海带苗绳从下至上分别设有与其间断相连且下面散开的海带苗绳穗,在整体金属框架顶的外面罩有网眼大小小于垂钓渔具的聚乙烯网布,在上金属框架外侧面罩有将其局部覆盖的侧网布,其特征在于:框架体上间断连接附着件,其中一部分附着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架体的上下端,另一部分附着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框架体的左右端,在附着件上设有间断相连的下部散开的附着件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网式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框架体为钢材框架体、木料框架体、塑料框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网式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框架体上部设有孵化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网式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孵化板采用摩擦力大的平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网式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附着件为网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网式生态鱼礁,其特征在于:附着件穗为网绳绳穗。
CN202223158390.4U 2022-11-28 2022-11-28 绳网式生态鱼礁 Active CN220712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8390.4U CN220712539U (zh) 2022-11-28 2022-11-28 绳网式生态鱼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8390.4U CN220712539U (zh) 2022-11-28 2022-11-28 绳网式生态鱼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2539U true CN220712539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0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8390.4U Active CN220712539U (zh) 2022-11-28 2022-11-28 绳网式生态鱼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2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6397B (zh) 一种集消浪、离岸养殖为一体的漂浮式装置
JP2009077649A (ja) サンゴ増養殖用構造物
RU190503U1 (ru)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й биотоп
CN107372264A (zh)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及构建方法
CN220712539U (zh) 绳网式生态鱼礁
JP2001190177A (ja) 人工藻礁
CN103121747B (zh) 一种立体人工水草及其使用方法
KR101489428B1 (ko) 전복 가두리 양식장
CN207151625U (zh)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KR100734466B1 (ko) 해중림 조성용 하우스형 인공어초
KR102500637B1 (ko) 수중저연승 시설물
CN215836569U (zh) 一种带种植基床的树型鱼礁装置
CN215074780U (zh) 一种模块式生态增殖床
CN214677163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河道的装配式鱼礁结构
JP3114373U (ja) 人工浮魚礁
KR20090000183U (ko) 터널형 강제어초
KR200392536Y1 (ko) 해중림 조성용 하우스형 인공어초
KR100262796B1 (ko) 인공 어초를 이용한 해양 목장의 조성방법
KR200408495Y1 (ko) 돔형 굴패각 어초
CN115843730A (zh) 绳网式生态鱼礁
KR200442687Y1 (ko) 안정성이 높은 특징의 돔형 인공어초
CN111165409A (zh) 人工海上浮岛及海洋牧场平台设计制造使用方法
CN209768611U (zh) 钢筋混凝土鱼礁
KR200473630Y1 (ko) 해양생태계 활성화를 위한 해중림 조성용 복합재질 콘크리트 블록
KR200339439Y1 (ko) 반톱니형 인공어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