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1625U -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1625U
CN207151625U CN201721197933.XU CN201721197933U CN207151625U CN 207151625 U CN207151625 U CN 207151625U CN 201721197933 U CN201721197933 U CN 201721197933U CN 207151625 U CN207151625 U CN 207151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platform
sea fishing
wind
wave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979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振华
章守宇
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1979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1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1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1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抗风浪海钓平台设置有:海钓平台主体区、网箱养殖区、浮筏养殖区、大型沉底鱼礁区、潮间带缓冲区、潮上陆地区。本实用新型在改进原平台的基础上,引入以人工鱼礁为主构件的立体消波和阻拦设施,引入筏式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等浮体设施,起到营造饵料场,提高局部水域生产力,保证平台渔获可持续性的设计;在抗风浪性能上,平台采用流线型设计,框架型透风结构,高强度不锈钢支架,混凝土底座,在接合桩面后形成稳固状态,如受强台风可以脱离桩柱,拖运至避风港或陆地。本平台适用于全国近岸30m以浅的各种类型海区。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近海捕捞强度严重超标,资源破坏力居高不下,这样的背景下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发展休闲渔业成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举措;休闲海钓是休闲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人人皆可参与、技术要求不高等易于普及的特点,加之近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参与各种野外体验项目的主观需求不断增加,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尚缺乏海钓平台的统一设计标准,同时平台的功能极易受海况和渔况限制。因此急需在该领域开拓新思路,引入其他设施,以高效利用水体空间为目标,设计新型的海钓平台。目前国家每年投入至少几十亿经费用于海洋渔业资源修复工程,主要用于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场建设。其中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投放各种功能性人工鱼礁,以达到栖息地改造和修复的作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海钓平台往往选取野外资源密度较高的自然海域,区域有限,资源消耗速度快,钓捕对象恢复速度慢,平台周围和海底缺乏人工阻拦和消波设施,使之又极易受台风等灾害天气的影响,只能选择良好天气和海况进行活动。目前北方的海上休闲观光平台主要有浮式塑料产品拼接而成,抗风浪能力非常有限;而针对南海区域的海上监测平台则往往设计规模大,成本高,不易推广;而且无论是北方的浮动休闲监测平台还是南方的大型海洋牧场监测平台,都以海洋环境监测和休闲观光功能为主,并非真正为海钓活动而设计,其对海钓活动的支撑属于附属功能,因此在结构设计上都未能加入各种功能型人工设施与构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及构建方法。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实需求和技术局限,在改进原平台的基础上,引入以人工鱼礁为主构件的立体消波和阻拦设施,同时针对传统海钓场可持续性不佳的缺陷,引入筏式养殖和网箱养殖等浮体设施,起到营造饵料场,提高局部水域生产力,暂养和驯化放流鱼类,保证平台渔获可持续性的设计。在抗风浪性能上,平台采用流线型设计,框架型透风结构,高强度不锈钢支架,混凝土底座,在接合桩面后形成稳固状态,如受强台风影响,可以脱离桩柱,拖运至避风港或陆地。本平台适用于全国近岸各种类型海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设置有海钓平台主体区、网箱养殖区、浮筏养殖区、大型沉底鱼礁区、潮间带缓冲区及潮上带陆地区;
海钓平台主体区后方左右角落构建有网箱养殖区;海钓平台主体区的左面、右面、前面均构建有浮筏养殖区;浮筏养殖区的左面、右面、前面均构建有大型沉底鱼礁区;网箱养殖区、浮筏养殖区、大型沉底鱼礁区的近岸侧均构建有潮间带缓冲区;潮间带缓冲区后面构建有潮上陆地区。
进一步,所述海钓平台主体区包括引桥,水上平台和水下桩柱;所述引桥依次与潮间带缓冲区、潮上陆地区连接;所述水上平台与水下桩柱接合。
进一步,所述网箱养殖区包括网箱主体、沉石和锚链;所述沉石搁置在网箱主体内;所述锚链一端栓接在网箱主体下端。而另一端从对应方位与潮间带礁块和平台桩柱连接。
进一步,所述浮筏养殖区包括浮球、水上缆绳或竹架、水下锚式鱼礁以及连接鱼礁和上部设施的引绳;所述浮球通过水上缆绳或竹架栓接在水下锚式鱼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改进原平台的基础上,引入以人工鱼礁为主构件的立体消波和阻拦设施,同时针对传统海钓场可持续性不佳的缺陷,引入筏式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等浮体设施,起到营造饵料场,提高局部水域生产力,暂养和驯化放流鱼类,保证平台渔获可持续性的设计。在抗风浪性能上,平台采用流线型设计,框架型透风结构,高强度不锈钢支架,混凝土底座,在接合桩面后形成稳固状态,如受强台风影响,可以脱离桩柱,拖运至避风港或陆地。本平台适用于全国近岸各种类型海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海钓平台主体区;2、网箱养殖区;3、浮筏养殖区;4、大型沉底鱼礁区;5、潮间带缓冲区;6、潮上陆地区。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建成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人工鱼礁:人为设置在特定水域的人工构造物,用以吸引鱼类栖居、摄食产卵或躲避敌害,也同时为其他生物提供附着栖息地场所,从而达到保护和增殖海洋生物资源的目的。
海钓平台:固定在海岸线或开阔海域的小型人工设施,用作海钓活动的拓展场地,为海钓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海钓环境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包括:设置有海钓平台主体区1、网箱养殖区2、浮筏养殖区3、大型沉底鱼礁区4、潮间带缓冲区5及潮上陆地区6;
海钓平台主体区1后方左右角落构建有网箱养殖区2;海钓平台主体区1的左面、右面、前面均构建有浮筏养殖区3;浮筏养殖区3的左面、右面、前面均构建有大型沉底鱼礁区4;网箱养殖区、浮筏养殖区、大型沉底鱼礁区的近岸侧均构建有潮间带缓冲区5;潮间带缓冲区后面构建有潮上陆地区6。
所述海钓平台主体区1包括引桥,水上平台和水下桩柱3个部分;所述引桥依次与潮间带缓冲区、潮上陆地区连接;所述水上平台与水下桩柱接合。
所述网箱养殖区2由网箱主体(可以围养)、沉石和锚链构成。所述沉石搁置在网箱主体内;所述锚链一端栓接在网箱主体下端。而另一端从对应方位与潮间带礁块和平台桩柱连接。
所述浮筏养殖区3包括浮球、水上缆绳(或竹架)、水下锚式鱼礁以及连接鱼礁和上部设施的引绳构成。所述浮球通过水上缆绳或竹架栓接在水下锚式鱼礁上。
下面结合各结构的功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海钓平台主体区1功能:投放碎石礁可以改造底质和防止底层流对鱼礁和桩柱周边软泥的冲刷,避免鱼礁因陷入和掩埋导致的功能缺失。框架礁结合碎石礁,使得平台周边的底质完成改成硬相岩礁环境,从而为恋礁和趋礁鱼类提供栖息、摄食和躲避场所,可以聚集多种类型的鱼类,为海钓活动提供基础渔获。
网箱养殖区2功能:养殖地方常见趋礁鱼类;钓捕的种类规格过小可以投放至网箱中继续放养;在平台区放流时先在网箱周边对放流种类进行暂养;通过养殖形成的特殊饵料环境为网箱周边和平台区的甲壳类等生物提供额外饵料,增加养殖饵料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平台周边虾蟹类饵料生物的密度,为吸引大型趋礁鱼类提供基础饵料。
浮筏养殖区3功能:同时浮筏构件本身亦成为各种鱼类幼鱼的优良庇护所和饵料场,从而为平台垂钓活动提供额外的渔获保障。浮筏区在春夏季可以成为中上层鱼类钓场,从而拓展平台的垂钓功能
大型沉底鱼礁区4功能:首先是作为水下防波堤对涌流、涡流和紊流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底层流对平台水下部分的冲刷,增加平台的稳定性和寿命;另一方面这些大型礁体对外侧的鱼类起到诱导作用,由这些鱼礁吸引过来的鱼类会进一步因为饵料和水体稳定性的差异,而进入海钓平台区,进一步保障了海钓活动的渔获基础。此外,由于大规模鱼礁的布置,使得底层海水对浮筏养殖区3锚式鱼礁的冲刷作用降低,也增加了养殖区的安全性。
潮间带缓冲区5在大潮汛低潮时,可全部露出水面;潮上陆地区6海水不能覆盖。
下面结合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构建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平台选址。
平台水下打桩。
平台核心区底质改造。
海钓水上平台浇筑。
网箱养殖区构建。
浮筏养殖区构建。
大型鱼礁区构建。
平台功能区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
下面结合具体分析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平台选址,包括:
平台建设区域首先需要进行海域确权评估,在符合海域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选址。本平台建设区域适用于我国陆域或海岛近岸水深10-20m,最小水深不低于5m的海域。开阔海域和半封闭海域皆可,但不宜选择在水交换较差的内弯等区域设置。
在建设平台之前,还需要对所选区域进行底质和地形调查,整个平台功能区的面积最好不小于10ha,否则整体功能的实现效果难以保障。
平台水下打桩。包括:
根据柱状采样结果和地形扫描图,在海钓平台主体区中合理布置桩柱。由若干桩柱构成的桩面长轴和当地潮流主轴方向一致。所有桩柱的总支撑能力不小于150t。
平台核心区底质改造。包括:
首先在海钓平台主体区和网箱养殖区投放直径20-50cm的工程碎石礁,按照每平方米2-3t的密度投放(根据柱状采样结果进行调整,如果软相沉积较厚,可以增加投放量)。投放完成后一周进行地形扫描,确定投放状况,根据扫描图进行补充投放。碎石礁投放完毕后,在海钓平台主体区投放中空框架鱼礁(长×宽×高=2m×2m×2m),每隔2-5m投放一个框架礁。碎石礁的功能主要是改造底质和防止底层流对鱼礁和桩柱周边软泥的冲刷,避免鱼礁因陷入和掩埋导致的功能缺失。框架礁结合碎石礁,使得平台周边的底质完成改成硬相岩礁环境,从而为恋礁和趋礁鱼类提供栖息、摄食和躲避场所,可以聚集多种类型的鱼类,为海钓活动提供基础渔获。
海钓水上平台浇筑。包括:
根据地方海况特点,可以选择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可移动平台在陆地上分体浇筑完成后,由大型工程船分部件完成海上拼接和固定。固定式平台可按照预算选择与移动平台相同的浇筑模式,也可以在海上逐步完成浇筑。整体平台厚度不小于0.5m,总面积不低于100m2,形状根据海域环境、地形和设计要求来综合选择。平台上可以增加各种功能型活动室,为降低风浪影响,平台上部依然采样框架式中空设计,保证通透性。顶篷的设计需充分参考当地盛行风和台风的常规吹拂路线。
网箱养殖区构建。包括:
在网箱养殖区设置养殖网箱。数量和类型根据区域面积和水深条件来定。按照1002m/个的密度来设计,常规网箱直径8-10m。如果区域水深较浅,可以考虑构筑整体围养区。网箱养殖区的功能:养殖地方常见趋礁鱼类;钓捕的种类规格过小可以投放至网箱中继续放养;在平台区放流时先在网箱周边对放流种类进行暂养;通过养殖形成的特殊饵料环境为网箱周边和平台区的甲壳类等生物提供额外饵料,增加养殖饵料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平台周边虾蟹类饵料生物的密度,为吸引大型趋礁鱼类提供基础饵料。
浮筏养殖区构建。包括:
在围绕海钓平台主体区和网箱养殖区建设浮筏养殖区。为充分发挥鱼礁的作用,该区域浮筏构件的固定不再采用打桩的方式,而是直接固定在锚式鱼礁上(利用扭工字礁为载体,在其四端增加锚状结构)。用钢缆的一端系泊在礁体上,另一端系上浮球。锚式鱼礁的设计特征长、宽和高皆为2m,直径0.5m,整体重量为5t左右,在锚式固定结构的作用下,能防止水平移动和上下震动,保证浮筏构件的稳定性。锚式鱼礁每隔5m投放一个,投放完后,在表层平均水深1m处纵横连接各个浮球,养殖绳可以用来养殖贝类和海藻,甚至两者同步进行养殖。利用养殖区养殖品种释放的有机碎屑为海钓平台周围的上层鱼类和底栖动物提供饵料,同时浮筏构件本身亦成为各种鱼类幼鱼的优良庇护所和饵料场,从而为平台垂钓活动提供额外的渔获保障。浮筏区在春夏季可以成为中上层鱼类钓场,从而拓展平台的垂钓功能。此外,浮筏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起到消波消浪的作用,由于表层水体2m以内的空间密布各种养殖构件和养殖对象,对该区域的风浪起到镇流作用,从而降低风浪对海钓平台的冲刷伤害,也为大风天气在海钓区正常海钓创造的良好的条件(通过浮筏镇流后,海钓平台周边的海面会比外侧稳定)。为保证浮筏消浪作用的良好发挥,养殖区的辐射宽度不小于100m。
大型鱼礁区构建。包括:
在浮筏养殖区的外围大型沉底鱼礁区,投放特征高度不小于3m的大型人工鱼礁。该区域的鱼礁可采用中空框架型鱼礁,但鱼礁的通透率(单位面积上的透水率)减小至0.2以下;如条件许可,可以采用堆积礁(利用特征长度1-2m左右的小型实体礁)构筑大型鱼礁区。该区域的鱼礁主要起到的功能:首先是作为水下防波堤对涌流、涡流和紊流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底层流对平台水下部分的冲刷,增加平台的稳定性和寿命;另一方面这些大型礁体对外侧的鱼类起到诱导作用,由这些鱼礁吸引过来的鱼类会进一步因为饵料和水体稳定性的差异,而进入海钓平台区,进一步保障了海钓活动的渔获基础。此外,由于大规模鱼礁的布置,使得底层海水对浮筏养殖区锚式鱼礁的冲刷作用降低,也增加了养殖区的安全性。
平台功能区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包括:
海钓平台水下工程完工后,需要数月至1年的管理和保护,通过平台内外的调查评估结果,证实平台周边确实有高于周边的资源量后,方能开放进行海钓活动。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建成效果图。本实用新型在改进原平台的基础上,引入以人工鱼礁为主构件的立体消波和阻拦设施,同时针对传统海钓场可持续性不佳的缺陷,引入筏式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等浮体设施,起到营造饵料场,提高局部水域生产力,保证平台渔获可持续性的设计。在抗风浪性能上,平台采用流线型设计,框架型透风结构,高强度不锈钢支架,混凝土底座,在接合桩面后形成稳固状态,如受强台风影响,可以脱离桩柱,拖运至避风港或陆地。本平台适用于全国近岸各种类型海区。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设置有海钓平台主体区、网箱养殖区、浮筏养殖区、大型沉底鱼礁区、潮间带缓冲区及潮上陆地区;
所述海钓平台主体区后方左右角落构建有网箱养殖区;所述海钓平台主体区的左面、右面、前面均构建有浮筏养殖区;所述浮筏养殖区的左面、右面、前面均构建有大型沉底鱼礁区;所述网箱养殖区、浮筏养殖区、大型沉底鱼礁区的近岸侧均构建有潮间带缓冲区;所述潮间带缓冲区后面构建有潮上陆地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海钓平台主体区包括引桥,水上平台和水下桩柱;所述引桥依次与潮间带缓冲区、潮上陆地区连接;所述水上平台与水下桩柱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养殖区包括网箱主体、沉石和锚链;所述沉石搁置在网箱主体内;所述锚链一端栓接在网箱主体下端;而另一端从对应方位与潮间带礁块和平台桩柱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筏养殖区包括浮球、水上缆绳或竹架、水下锚式鱼礁以及连接鱼礁和上部设施的引绳;所述浮球通过水上缆绳或竹架栓接在水下锚式鱼礁上。
CN201721197933.XU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Active CN207151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7933.XU CN207151625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7933.XU CN207151625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1625U true CN207151625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22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97933.XU Active CN207151625U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16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7666A (zh) * 2018-12-10 2019-03-1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促淤装置及自然海岸线生成方法
CN113940300A (zh) * 2021-09-22 2022-01-18 海南大学 一种深海区域用海洋牧场养殖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7666A (zh) * 2018-12-10 2019-03-1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促淤装置及自然海岸线生成方法
CN109457666B (zh) * 2018-12-10 2023-09-15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促淤装置及自然海岸线生成方法
CN113940300A (zh) * 2021-09-22 2022-01-18 海南大学 一种深海区域用海洋牧场养殖装置
CN113940300B (zh) * 2021-09-22 2022-11-25 海南大学 一种深海区域用海洋牧场养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95082U (zh) 多层立体养殖网箱
CN102669019B (zh) 一种藻类鱼类混合型立体生态鱼礁及其投放方法
JP6709937B2 (ja) アワビ類育成用海底設置型網生け簀
CN204409174U (zh) 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基础的海洋牧场综合养殖装置
CN105746397B (zh) 一种集消浪、离岸养殖为一体的漂浮式装置
CN203353418U (zh) 一种浅海大规模生态围网养殖装置
KR101002567B1 (ko) 해삼 양식용 인공 어초
CN107372264A (zh)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及构建方法
CN206227372U (zh) 一种海洋甲壳类动物养殖钢结构网箱及立体养殖系统
CN207151625U (zh)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CN203723260U (zh) 一种用于近海水域养殖的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系统
CN108713516A (zh) 一种暂养保护装置以及底播移植马蹄螺的方法
CN101146441B (zh) 应用于海产养殖的鱼笼
CN106577432A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KR101286078B1 (ko) 침하식 해삼 가두리 양식 장치
CN109349165A (zh) 一种海洋牧场发展模式
CN203136791U (zh) 一种陆基透水式养殖装置
KR101489428B1 (ko) 전복 가두리 양식장
CN102948379B (zh) Hdpe塑砼复合矩阵型海参鲍鱼增殖礁及其构建方法
CN107751071B (zh) 一种圆台型滩涂构建礁及其建设方法
KR200477518Y1 (ko) 바다숲 조성용 십자형 해중림초
CN109006613B (zh) 鱼类全生活史型海洋牧场
CN108308079B (zh) 四孔式圆台型滩涂组合构建礁及其建设方法
CN203884434U (zh) 一种可用于海藻附着的抗风浪贝壳礁
CN114304026B (zh) 一种具有微生态养殖功能的海上风电冲刷坑自修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