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9633U - 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9633U
CN220709633U CN202322320992.3U CN202322320992U CN220709633U CN 220709633 U CN220709633 U CN 220709633U CN 202322320992 U CN202322320992 U CN 202322320992U CN 220709633 U CN220709633 U CN 220709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vehicle
rear shell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09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宝光
易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gp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gp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gp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gp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09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9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9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9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主要由散热件、热管、铜块和塑胶后壳组成。散热件两边内侧面全方位包裹导热管,通过过盈配合方式与散热件固定连接,内部填充导热凝胶排除空气,铜块与散热件采用锡膏焊接固定。散热件通过6颗螺丝与塑胶后壳锁合固定,塑胶后散热件中间缝隙处灌导热胶填充排除空气,使得整个散热模件与塑胶后壳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本实用新型散热件采用螺丝锁合并增加灌胶进行组合,使塑胶后壳与散热件更好的粘接固定,排除多余空气,减少导热阻力,利用铜快速导热原理,散热件铜块与平板内部最大功耗器件发热源紧贴在一起,极大程度提升导热性能,散热件与塑胶后壳填充导热胶水,进一步提升整机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平板,尤其是工农业中型电子产品所使用的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工农业所使用电子产品的环境也相对恶劣,产品需要在下雨天及高温环境进行作业,故对产品的散热性能要求比较高,为了能在高温及下雨天环境下,使车载平板能够稳定运行,确保车载平板产品能在下雨环境中或者高温环境中使用,故需对车载平板进行高导热性设计,增加散热件进行内部芯片导热效率,同步提升整体防水性能。
通常车载平板散热件为压铸铝合金材质,利用鳍片结构增加散热面积,然而铝合金导热系数仅为96.2(W/m.K),在车载平板5G功能全开的情况下,难以满足CPU高功耗散热需求。
通常车载平板散热件与塑胶后壳间隙处防水结构,一般通过模具内部镶嵌设计,模具内部注塑成型密封。此方案有一定工艺缺陷,注塑成型受材料收缩不同材料接合性能影响,压铸铝合金与塑胶粒子难融合,塑胶与铝合金接合处会有细微缝隙,长时间在雨天使用,会导致车载平板散热件区域渗水,造成防水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能够实现高性能导热及稳定的防水,解决了车载平板在长期恶劣环境使用中,增加导热性能并且保持区域防水长久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主要由散热件、热管、铜块和塑胶后壳组成。
所述散热件两边内侧面全方位包裹导热管,通过过盈配合方式与散热件固定连接,内部填充导热凝胶排除空气,铜块与散热件采用锡膏焊接固定。
所述散热件通过6颗螺丝与塑胶后壳锁合固定,塑胶后散热件中间缝隙处灌导热胶填充排除空气,使得整个散热模件与塑胶后壳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件使用纯铝材质,CPU位置设置铜块。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件与塑胶后壳缝隙处填充导热胶水,提升散热件导热性能,同时提升散热件区域防水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件上设计有6个螺丝柱,所述散热件通过螺丝柱固定并发挥定位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件内部镶嵌有热管,热管表面通过锡膏焊接在铜块上。
所述散热件内部嵌入热管,利用热管高性能导热原理,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汽化,蒸气在热扩散的动力下流向另外一端,并在冷端冷凝释放出热量,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作用流回蒸发端,如此循环不止,直到热管两端温度相等,此时蒸汽热扩散停止,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件采用螺丝锁合并增加灌胶进行组合,通过此方式能够使得塑胶后壳与散热件能够更好的粘接固定,排除多余空气,减少导热阻力,利用铜快速导热原理,散热件铜块与平板内部最大功耗器件发热源紧贴在一起,极大程度提升了导热性能。散热件与塑胶后壳填充导热胶水,进一步提升整机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机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板组件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壳组件与散热组件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展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散热件与主板组件组装剖视图。
主要组件说明:车载平板001、显示屏组件100、前壳组件200、主板组件300、防水圈400、后壳组件500、散热组件600。
主板组件300组成说明:CPU屏蔽罩310、5G模组320。
散热组件600组成说明:热管610、散热件620、CPU模组铜块630、5G铜块640。
后壳组件500组成说明:CPU模组铜块与后壳组件间隙510、CPU位置散热件与后壳组件间隙520、5G铜块与后壳组件间隙530、5G模组位置散热件与后壳组件间隙540。
散热件620组成说明:散热件热管槽位侧边621、散热件热管槽位底面622。
CPU模组铜块背面焊接面601、5G铜块背面焊接面602。CPU模组铜块间隙位631、5G模组5G铜块间隙位6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平板001,主要包括显示屏组件100、前壳组件200、主板组件300、防水圈400、后壳组件500、散热组件600。
本实用新型整机组装过程说明:显示屏组件100先装配在前壳组件200上,再把散热组件600组装在后壳组件500上,然后把主板组件300组装到后壳组件上,锁螺丝固定并套上防水圈400,最后把组装好屏的前壳组件安装后壳组件上,锁螺丝固定,即完成车载平板100的整机结构装配。
如图4所示,塑胶后壳500与散热件600采用螺丝锁合固定,在CPU模组铜块与后壳组件间隙510、CPU位置散热件与后壳组件间隙520、5G铜块与后壳组件间隙530、5G模组位置散热件与后壳组件间隙540处,灌导热胶填充,排除塑胶后壳与散热件之间的空气,使得整个散热模件与塑胶后壳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提高散热及防水性能,从而快速导热并起到防水作用。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散热件620槽口的两边内侧边621位置面全方位包裹热管610,增加散热范围,通过过盈配合方式与散热件固定连接,622内部填充导热凝胶排除空气,CPU模组铜块630及5G铜块640与散热件采用锡膏焊接固定,焊接位置在CPU模组铜块背面焊接面601、5G铜块背面焊接面602处。
CPU模组630铜块及5G铜块640与主板CPU屏蔽罩310、5G模组320组装贴合,在散热铜块与CPU模组铜块间隙位631、5G模组5G铜块间隙位641处填充导热凝胶,排除铜块与屏蔽罩及5G模组之间空气,提升导热性能。
阐述工作原理:整机功能全开时,CPU屏蔽罩310内高功耗元件及5G模组320为主要发热源点,利用铜高导热性传导至热管610,通过热管610均匀分布热源至散热件620上,通过空气对流,散热件表面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利用纯铝高导热性,快速散热,降低产品内部器件温度。
如图4所示,散热件600与塑胶后壳500之间的CPU位置散热件与后壳组件间隙520、5G模组位置散热件与后壳组件间隙540,通过灌导热胶填充,型成一圈密封空间;在塑胶后壳500与铜块接合的CPU模组铜块与后壳组件间隙510、5G铜块与后壳组件间隙530处,主要器件位置灌胶填充,型成第二圈密封空间,起到二次防水作用,防止雨水从散热件与后壳区域渗透,防水构造起到末端保障。
如图2所示,散热件600与塑胶后壳500通过灌胶填充后,使得塑胶后壳与散热件有更好的粘接性,车载平板001受较大外力冲击情况下,避免散热件600和塑胶后壳500分离,降低散热件与后壳开裂风险,防止外部空气进入,增强导热及防水安全及稳定系数。
如图3和图6所示,因为散热件600需要和电路板组件CPU屏蔽罩310、5G模组320接触,才能很好的将热量传到车载平板100外部,进行散热,因此在铜块与屏蔽罩及5G模组接合处(CPU模组铜块间隙位631、5G模组5G铜块间隙位641)位置涂布导热凝胶,同进还需要在CPU模组铜块630、5G铜块640四周圈灌导热胶,排除各零部件缝隙的空气,降低热传导阻力增强导热性。
如图5所示,散热件600上设有螺丝柱611限位,共6个,当散热件600组装在塑胶后壳500上时,散热件上螺丝柱611能有效保持散热件与塑胶后壳相对位置的稳定性,防止组装过程中碰到CPU模组铜块630和5G铜块640,避免造成铜块脱焊,导热失效,减少组装不良率。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主板板组件300安装于塑胶后壳500上,而CPU屏蔽罩310焊接主板组件300上,CPU屏蔽罩310与CPU模组630铜块进行接触,将CPU屏蔽罩310上的热量进行传输到散热件620上表面,利用空气对流降低热量,起到将主板组件300上的发热元器件将温作用,保障车载平板100工作的稳定运行,延长主板组件CPU器件发热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优势和效果:
1、散热件采用纯铝材质,通过与热管接合,CUP等高功耗位置增加铜块导热,三者融合设计,利用高性导热材料提升散热件导热性能。
2、在散热件与塑胶后壳缝隙处填充导热胶水,提升导热性能的同时也可以避免雨水直接从散热件与后壳缝隙处渗透到平板内部,提高防水性能。
3、散热件与后壳通螺丝固定,组装简单方便可靠,减少模内注塑工艺生产不良,降低项目结构件成本。
4、散热件导热性能提高,散热件结构可以减少导热面积,取消鳍片结构,增加车载产品整体美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主要由散热件、热管、铜块和塑胶后壳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散热件两边内侧面全方位包裹导热管,通过过盈配合方式与散热件固定连接,内部填充导热凝胶排除空气,铜块与散热件采用锡膏焊接固定;所述散热件通过6颗螺丝与塑胶后壳锁合固定,塑胶后散热件中间缝隙处灌导热胶填充排除空气,使得整个散热模件与塑胶后壳形成一个密封的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散热件使用纯铝材质,CPU位置设置铜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散热件与塑胶后壳缝隙处填充导热胶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散热件上设计有6个螺丝柱,所述散热件通过螺丝柱固定并发挥定位限位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散热件内部镶嵌有热管,热管表面通过锡膏焊接在铜块上。
CN202322320992.3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 Active CN220709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0992.3U CN220709633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0992.3U CN220709633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9633U true CN220709633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8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0992.3U Active CN220709633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9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36305B1 (ko) 열전 모듈
US20210151416A1 (en) Low parasitic inductance power module and double-faced heat-dissipation low parasitic inductance power module
CN105190874B (zh) 半导体模块及半导体装置
US20080130242A1 (en) Using the wave soldering process to attach motherboard chipset heat sinks
WO2009094829A1 (en) A high heat dissipation led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a high heat dissipation and high power led light source assembly
CN101989585A (zh) 微电子封装体
CN101897022A (zh) 半导体模块
CN110459512A (zh) 散热主板及光模块
CN110621144B (zh) 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05191502A (ja) 電子部品冷却装置
CN101496151A (zh)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14792680A (zh) 电源管理芯片封装结构及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CN220709633U (zh) 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
CN112071814B (zh) 一种芯片封装系统及其芯片封装工艺
CN211184790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散热结构
WO2006122505A1 (fr) Conditionnement de circuit intégré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idoine
CN116860093A (zh) 一种车载平板的高性能散热防水结构
WO2016149951A1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
CN110707054A (zh) 直接冷却散热基板及其功率模块
CN212115767U (zh)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9845582U (zh) 一种多层导热件
TW200416983A (en) Package structure with a cooling system
CN207637783U (zh) 一种高功率半导体封装用基板及半导体封装结构
CN216775160U (zh) 一种电子设备散热外壳组件
CN217160294U (zh) 具有散热器的金属衬底电子元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