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6104U - 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6104U
CN220706104U CN202322461054.5U CN202322461054U CN220706104U CN 220706104 U CN220706104 U CN 220706104U CN 202322461054 U CN202322461054 U CN 202322461054U CN 220706104 U CN220706104 U CN 220706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main
wa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10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鑫
韦帮启
贾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meri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merica Inc filed Critical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to CN2023224610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6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6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6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包括伸缩油缸、控制油路和电控切换阀,电控切换阀用于控制控制油路内的液压油流入伸缩油缸内,以使伸缩油缸伸缩,从而改变履带之间的距离,将控制伸缩油缸伸缩的液压系统中的电控切换阀设于作业机械的上部机构上,并重新布控了液压系统的油路,电控切换阀相对距离地面较高,作业机械行走过程中,电控切换阀不会和地面的污泥或者污泥接触,避免电控切换阀被污染,同时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从而解决了现有液压系统布置方式中容易造成液控阀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作业机械行走的驱动方式常采用履带式驱动或轮式驱动,采用履带式驱动的作业机械,例如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挖掘机等,由于其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强,适合在崎岖不平、泥泞等复杂路况使用。
其中,履带式起重机具有改变两侧履带架轨距的功能,即两个平行的履带架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伸缩油缸进行控制以改变两侧履带之间的距离,目前伸缩油缸控制阀组是液控装置,油源是从行走主油路上切换过来,而行走主油路布置在底座上,所以需要将液控阀布置在底座内部。
然而,履带式起重机多使用在崎岖不平、泥泞等复杂路况上,由于液控阀位置在底座内部,易被污染,造成液控阀损坏,同时由于液控阀布置在底座内部,增加了维修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解决或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履带架的移动,以改变履带之间的距离,所述伸缩油缸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
控制油路,所述控制油路用于输送液压油;
回油路,所述回油路用于将所述伸缩油缸内的液压油输送至油箱;
电控切换阀,所述电控切换阀设于所述作业机械的上部机构上,所述电控切换阀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有杆腔通过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无杆腔通过第二油路连通,所述控制油路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回油路与所述第四油口连通,所述电控切换阀能够在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第一阀位,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在所述第二阀位,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四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作业机械包括主油路;
所述控制油路为辅助进油路,所述辅助进油路的一端与所述主油路连通,所述辅助进油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控切换阀的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辅助进油路用于将所述主油路内的液压油输送至所述电控切换阀,所述回油路为辅助回油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电控切换阀为三位四通阀,所述电控切换阀还设有第三阀位,所述电控切换阀处于所述第三阀位时,所述第一油口、所述第二油口、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之间均断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油路和所述主油路之间还设有切断控制单元,所述切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主油路的通断;
其中,当所述电控切换阀在所述第一阀位和所述第二阀位时,所述切断控制单元切断所述主油路;
当所述电控切换阀在所述第三阀位时,所述主油路能够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切断控制单元包括:
梭阀,所述梭阀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用于与所述第一油路连通,所述第二进口用于与所述第二油路连通;
主阀,所述主阀设于所述主油路上,所述主阀具有切断工位和导通工位,所述主阀能够在所述切断工位和所述导通工位之间切换,以控制所述主油路的通断;
切断油路,所述梭阀的所述出口通过所述切断油路与所述主阀连通;
其中,所述电控切换阀在所述第一阀位和所述第二阀位时,所述切断油路内的油压增大,推动所述主阀的阀芯切换到切断工位,所述主油路切断;
所述电控切换阀在所述第三阀位时,所述切断油路内的油压减小,所述主阀能够切换到导通工位,所述主油路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梭阀包括梭阀体和活动设于所述梭阀体内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出口均设于所述梭阀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切断油路上还设有节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作业机械包括上部机构和下部机构,所述上部机构和所述下部机构之间通过回转机构转动连接,中央回转接头安装下部机构上,并与上部机构连接,所述中央回转接头与回转机构位于同一轴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履带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下部机构上,所述伸缩油缸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所述履带架的中部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伸缩油缸、控制油路和电控切换阀,电控切换阀用于控制控制油路内的液压油流入伸缩油缸内,以使伸缩油缸伸缩,从而改变履带之间的距离,将控制伸缩油缸伸缩的液压系统中的电控切换阀设于作业机械的上部机构上,并重新布控了液压系统的油路,电控切换阀相对距离地面较高,作业机械行走过程中,电控切换阀不会和地面的污泥或者污泥接触,避免电控切换阀被污染,同时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从而解决了现有液压系统布置方式中容易造成液控阀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机械中,由于具备如上所述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因此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履带式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图。
附图标记:
1、伸缩油缸;111、缸体;112、活塞杆;2、电控切换阀;21、第一油路;22、第二油路;3、主油路;4、辅助进油路;5、辅助回油路;6、切断控制单元;61、梭阀;62、第一进口;63、第二进口;64、出口;65、主阀;66、切断油路;7、节流阀;8、中央回转接头;9、上部机构;10、回转机构;11、下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现有的大型作业机械行走的驱动方式常采用履带式驱动或轮式驱动,采用履带式驱动的作业机械,例如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挖掘机等,由于其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强,适合在崎岖不平、泥泞等复杂路况使用。
其中,履带式起重机具有改变两侧履带架轨距的功能,即两个平行的履带架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伸缩油缸进行控制以改变两侧履带之间的距离,目前伸缩油缸控制阀组是液控装置,油源是从行走主油路上切换过来,而行走主油路布置在底座上,所以需要将液控阀布置在底座内部。
然而,履带式起重机多使用在崎岖不平、泥泞等复杂路况上,由于液控阀位置在底座内部,易被污染,造成液控阀损坏,例如,进水或粘上污泥等,同时由于液控阀布置在底座内部,增加了维修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控制伸缩油缸伸缩的液压系统中的电控切换阀设于作业机械的上部机构上,并重新布控了液压系统的油路,电控切换阀相对距离地面较高,作业机械行走过程中,电控切换阀不会和地面的污泥或者污泥接触,避免电控切换阀被污染,同时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解决了现有液压系统布置方式中容易造成液控阀损坏的问题。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作业机械可以为履带式起重机或履带式挖掘机等,不作限制于某一作业机械,具备本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相类似的作业机械均在本实施例保护范围内,以履带式起重机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履带式起重机包括上部机构9、下部机构11,上部机构9与下部机构11之间通过回转机构10转动连接,中央回转接头8安装下部机构11上,并与上部机构9连接,中央回转接头8与回转机构10位于同一轴心,上部机构9还包括作业结构,如桁架式臂架、伸缩式臂架、挖斗及对应的辅助结构等、下部机构11包括底盘、行驶驱动结构等,行驶驱动结构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履带架,履带架可移动的设置于行驶驱动结构上。中央回转接头8内具有油路槽,起重机上部动作所需要的驱动油路穿过油路槽与设置在底盘的油箱连接,保证起重机的上部机构相对下部机构动作过程(例如相对底盘转动)中不损坏油路。履带式起重机为履带式驱动,履带架的外侧设置履带,供起重机行走,伸缩油缸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履带架的中部铰接,两个相对设置的履带架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伸缩油缸1进行驱动以改变两侧履带之间的距离,例如起重机需要装车或者经过比较狭窄道路时,可以将两个相对设置的履带架之间的距离缩小,方便通过,或者起重机进行工作时,为了保证起重机底盘的稳定性,可以将两个相对设置的履带架之间的距离伸长,增加起重机底盘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起重机的履带架移动,包括伸缩油缸1、控制油路和电控切换阀2,具体的,伸缩油缸1用于驱动履带架的移动,以改变履带之间的距离,伸缩油缸1包括缸体111和活塞杆112,缸体111内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控制油路将油箱中的液压油输送至伸缩油缸1,回油路将伸缩油缸1内的液压油输送至油箱。
电控切换阀2设于起重机的上部机构9上,具体可以设置在起重机上部的上车走台上,起重机行走过程中,电控切换阀2不会和地面的污泥或者污泥接触,避免电控切换阀2被污染,同时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进一步的,电控切换阀2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第一油口为图1中的A口,第二油口为图1中的B口,第三油口为图1中的P口,第四油口为图1中的T口,第一油口与伸缩油缸1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油路21连通,第二油口与伸缩油缸1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路22连通,控制油路与第三油口连通,回油路与第四油口连通。
电控切换阀2能够在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阀位,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且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在第二阀位,第一油口与第四油口连通,且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
电控切换阀2用于控制将控制油路内的液压油流入有杆腔或无杠腔内,以使伸缩油缸1伸缩,从而改变履带之间的距离,电控切换阀2可以选用K型三位四通阀或者O型三位四通阀,三位四通阀的通断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将控制伸缩油缸1伸缩的液压系统中的电控切换阀2设于起重机的上部机构9上,如起重机上部的上车走台上,并重新布控了液压系统的油路,电控切换阀2相对距离地面较高,起重机行走过程中,电控切换阀2不会和地面的污泥或者污泥接触,避免电控切换阀2被污染,同时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解决了现有液压系统布置方式中容易造成液控阀损坏的问题。
起重机履带架的移动为辅助动作,起重机的行走为主要动作,起重机设有主油路3供起重机的行走驱动使用,进一步考虑到起重机的空间布置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节省布置空间和节约成本,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油路为与主油路3相连通的一个分支路,分支路为辅助进油路4,也就是说起重机履带架移动的辅助动作与起重机的行走动作共用主油路3,而辅助进油路4为主油路3的一个支路。
具体的,如图1所示,辅助进油路4的一端与主油路3连通(图中未示出),辅助进油路4的另一端与电控切换阀2的第三油口连通,辅助进油路4用于将主油路3内的液压油输送至电控切换阀2,以控制伸缩油缸1的伸缩,辅助回油路5作为回油路,用于将伸缩油缸1的有杆腔或无杠腔内的液压油输送回油箱。起重机履带架移动的辅助动作与起重机的行走动作共用一个油路,将主油路3中分出一条辅助进油路4支路供伸缩油缸1使用,节省了起重机的布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切换阀2为O型三位四通阀,电控切换阀2为三位四通阀,电控切换阀2还设有第三阀位,电控切换阀2处于第三阀位时,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之间均断开。
具体的,电控切换阀2的第一阀位、第二阀位和第三阀位分别为图1中的左位、右位和中位,电控切换阀2在左位、右位和中位之间切换。
为了进一步提高起重机的使用安全性,起重机再进行行走主要动作时,起重机履带架移动的辅助动作应停止,或者说,起重机再进行履带架移动的辅助动作时,起重机的行走主要动作应停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油路21、第二油路22和主油路3之间还设有切断控制单元6,切断控制单元6用于控制主油路3的通断,避免主油路3与控制伸缩油缸1的辅助进油路4同时动作。具体的,当电控切换阀2在所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时,也就是说起重机需要进行履带架移动的辅助动作时,切断控制单元6就切断主油路3中液压油通过。当电控切换阀2在第三阀位时,主油路3能够导通,也就是说起重机要停止履带架移动的辅助动作时,如果需要起重机进行行走主要动作,主油路3中进入液压油,油压增大,使主油路3导通,主油路3中的液压油可以通过,供起重机进行行走驱动使用,保证起重机进行主要动作和辅助动作的使用安全性,切断控制单元6可以使用止回阀和安全切断阀等来实现。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切断控制单元6包括梭阀61、主阀65和切断油路66,梭阀61具有第一进口62、第二进口63和出口64,第一进口62用于与第一油路21连通,第二进口63用于与第二油路22连通,主阀65设于主油路3上,主阀65具有切断工位和导通工位,主阀65能够在切断工位和导通工位之间切换,以控制主油路3的通断,梭阀61的出口64通过切断油路66与主阀65连通。
具体的,电控切换阀2在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时,第一油路21或者第二油路22中的液压油进入切断油路66,切断油路66内的油压增大,推动主阀65的阀芯切换到切断工位,主油路3切断,电控切换阀2在第三阀位时,切断油路66内的油压减小,如果需要起重机进行行走主要动作,主油路3中进入液压油,油压增大,推动主阀65的阀芯切换到导通工位,使主油路3导通,主油路3中的液压油可以通过,供起重机进行行走驱动使用,保证起重机进行主要动作和辅助动作的使用安全性,主阀65为先导流量阀。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油路21和第二油路22之间连接梭阀61,当第一油路21或第二油路22进入液压油时,液压油会由梭阀61的第一进口62或第二进口63进入梭阀61,推动梭阀61的阀芯移动,关闭另外一个进口,液压油由梭阀61的出口64进入切断油路66,切断油路66将液压油输送至主阀65内,推动主阀65的阀芯向右移动,主阀P口和T口断开,主油路3切断,此时主油路3中的液压油主要供伸缩油缸1使用,保证了伸缩油缸1使用的油压,同时,起重机进行辅助动作时,主要动作停止,保证了起重机使用安全性。
当第一油路21或第二油路22停止进入液压油时,主油路3中的液压油只进入主阀65,P口为进油口,主阀65为先导流量阀,液压油会推动主阀65的阀芯向左移动,P口和T口连通,主油路3导通,液压油进入供起重机进行行走主要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梭阀61包括梭阀体和活动设于梭阀体内的第一阀芯,第一进口62、第二进口63和出口64均设于梭阀体上,如图2所示,第一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此时第一进口62与出口64之间,或者第二进口63与出口64均不导通,当第一阀芯向右移动,关闭第二进口63,第一进口62与出口64之间导通,当第一阀芯向左移动,关闭第一进口62,第二进口63与出口64之间导通。
为了进一步保证起重机动作的稳定性,切断油路66上还设有节流阀7,用于控制切断油路66内液压油的流速。
履带式起重机包括上部机构9和下部机构11,上部机构9和下部机构11之间通过回转机构10转动连接,回转机构10内设有中央回转接头8,中央回转接头8内具有油路槽,起重机上部机构9动作时所需要的主油路3、起重机履带架移动的辅助动作需要的辅助进油路4和辅助回油路5以及起重机的其他有路均设置于油路槽内,通过油路槽与底盘的油箱连接,保证起重机的上部机构9相对下部机构11动作过程(例如相对底盘转动)中不损坏油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履带架可移动地设于下部机构11上,伸缩油缸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履带架的中部铰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起重机需要启动履带架向内移动的辅助动作时,电控切换阀2的左位得电,此时,P口与A口连通,T口与B口连通,辅助进油路4将主油路3中的液压油输送至P口,液压油进入第一油路21,液压油会由梭阀61的第一进口62进入梭阀61,推动梭阀61的阀芯向右移动,关闭第二进口63,液压油由梭阀61的出口64进入切断油路66,切断油路66将液压油输送至主阀65内,推动主阀65的阀芯向右移动,主阀P口和T口断开,主油路3切断,此时主油路3中的液压油主要供伸缩油缸1使用,保证了伸缩油缸1使用的油压,同时停止了起重机的主要动作停止,保证了起重机使用安全性。
液压油继续通过第一油路21进入伸缩油缸1的有杆腔内,活塞杆112收回,带动履带架向内移动,缩小了两平行履带之间的距离,伸缩油缸1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随着第二油路22由电控切换阀2的T口回流至油箱。
当起重机需要启动履带架向外移动的辅助动作时,电控切换阀2的右位得电,此时,P口与B口连通,T口与A口连通,辅助进油路4将主油路3中的液压油输送至P口,液压油进入第二油路22,液压油会由梭阀61的第二进口63进入梭阀61,推动梭阀61的阀芯向左移动,关闭第一进口62,液压油由梭阀61的出口64进入切断油路66,切断油路66将液压油输送至主阀65内,推动主阀65的阀芯向右移动,主阀P口和T口断开,主油路3切断,此时主油路3中的液压油主要供伸缩油缸1使用,保证了伸缩油缸1使用的油压,同时停止了起重机的主要动作停止,保证了起重机使用安全性。
液压油继续通过第二油路22进入伸缩油缸1的无杆腔内,活塞杆112伸出,带动履带架向外移动,扩大了两平行履带之间的距离,伸缩油缸1的有杆腔内的液压油随着第一油路21由电控切换阀2的T口回流至油箱。
当起重机停止履带架进行辅助动作时,而要启动行走主要动作时,电控切换阀2处于中位,电控切换阀2的P口、A口、T口和B口均断开,切断油路66中油压减小,主油路3中进入液压油,油压增大,推动主阀65的阀芯切换到导通工位,使主油路3导通,主油路3中的液压油可以通过,供起重机行走驱动使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作业机械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作业机械的履带架移动,包括:
伸缩油缸(1),所述伸缩油缸(1)用于驱动所述履带架的移动,以改变履带之间的距离,所述伸缩油缸(1)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
控制油路,所述控制油路用于输送液压油;
回油路,所述回油路用于将所述伸缩油缸(1)内的液压油输送至油箱;
电控切换阀(2),所述电控切换阀(2)设于所述作业机械的上部机构(9)上,所述电控切换阀(2)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有杆腔通过第一油路(21)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无杆腔通过第二油路(22)连通,所述控制油路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回油路与所述第四油口连通,所述电控切换阀(2)能够在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第一阀位,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在所述第二阀位,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四油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机械包括主油路(3);
所述控制油路为辅助进油路(4),所述辅助进油路(4)的一端与所述主油路(3)连通,所述辅助进油路(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控切换阀(2)的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辅助进油路(4)用于将所述主油路(3)内的液压油输送至所述电控切换阀(2),所述回油路为辅助回油路(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切换阀(2)为三位四通阀,所述电控切换阀(2)还设有第三阀位,所述电控切换阀(2)处于所述第三阀位时,所述第一油口、所述第二油口、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之间均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21)、所述第二油路(22)和所述主油路(3)之间还设有切断控制单元(6),所述切断控制单元(6)用于控制所述主油路(3)的通断;
其中,当所述电控切换阀(2)在所述第一阀位和所述第二阀位时,所述切断控制单元(6)切断所述主油路(3);
当所述电控切换阀(2)在所述第三阀位时,所述主油路(3)能够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控制单元(6)包括:
梭阀(61),所述梭阀(61)具有第一进口(62)、第二进口(63)和出口(64),所述第一进口(62)用于与所述第一油路(21)连通,所述第二进口(63)用于与所述第二油路(22)连通;
主阀(65),所述主阀(65)设于所述主油路(3)上,所述主阀(65)具有切断工位和导通工位,所述主阀(65)能够在所述切断工位和所述导通工位之间切换,以控制所述主油路(3)的通断;
切断油路(66),所述梭阀(61)的所述出口(64)通过所述切断油路(66)与所述主阀(65)连通;
其中,所述电控切换阀(2)在所述第一阀位和所述第二阀位时,所述切断油路(66)内的油压增大,推动所述主阀(65)的阀芯切换到切断工位,所述主油路(3)切断;
所述电控切换阀(2)在所述第三阀位时,所述切断油路(66)内的油压减小,所述主阀(65)能够切换到导通工位,所述主油路(3)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梭阀(61)包括梭阀体和活动设于所述梭阀体内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进口(62)、所述第二进口(63)和所述出口(64)均设于所述梭阀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油路(66)上还设有节流阀(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机械包括上部机构(9)和下部机构(11),所述上部机构(9)和所述下部机构(11)之间通过回转机构(10)转动连接,中央回转接头(8)安装下部机构(11)上,并与上部机构(9)连接,所述中央回转接头(8)与回转机构(10)位于同一轴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下部机构(11)上,所述伸缩油缸(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所述履带架的中部铰接。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
CN202322461054.5U 2023-09-11 2023-09-11 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Active CN220706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1054.5U CN220706104U (zh) 2023-09-11 2023-09-11 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1054.5U CN220706104U (zh) 2023-09-11 2023-09-11 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6104U true CN220706104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1054.5U Active CN220706104U (zh) 2023-09-11 2023-09-11 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6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6518B (zh) 一种多功能全地形步履式液压挖掘机
CN101397801B (zh) 反向铲的液压系统
CN205382940U (zh) 一种自行式隧道超长仰拱移动模板钢箱梁栈桥
CN220706104U (zh) 履带架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JP4416713B2 (ja) 軌陸作業機
WO2014117592A1 (zh) 双臂手轮胎式救援机械液压系统
CN112249188A (zh) 一种微型多用途蜘蛛式履带底盘
CN115489416A (zh) 一种发动机驱动胶轮式双向驾驶单元支架搬运机器人
CN113771942B (zh) 转向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CN115503588A (zh) 一种蓄电池驱动胶轮式双向驾驶单元支架搬运机器人
CN115593298A (zh) 一种电驱履带式双向驾驶单元支架搬运机器人
CN213088358U (zh) 一种电驱动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
CN115476938A (zh) 一种蓄电池履带式双向驾驶单元支架搬运机器人
CN212003165U (zh) 铣挖两用掘进装载机
CN110905033B (zh) 一种双工作模式的挖掘机液压系统
CN201597500U (zh) 自行式高空作业车及其底盘
CN212708730U (zh) 一种轨道用挖掘机
CN218264035U (zh) 节臂连接组件及作业机械
CN215718783U (zh) 一种便于救生的自行式台阶栈桥
CN211663337U (zh) 一种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车底盘车桥结构
CN116395025B (zh) 一种铰接-前轮复合转向系统、轮式工程机械
CN220315102U (zh) 一种铰接-前轮复合转向系统、轮式工程机械
CN213892712U (zh) 一种微型多用途蜘蛛式履带底盘
CN219509911U (zh) 剪叉高空车快速应急推车液压系统
JPH092795A (ja) 作業車用油圧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