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6103U - 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 - Google Patents

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6103U
CN220696103U CN202322110858.0U CN202322110858U CN220696103U CN 220696103 U CN220696103 U CN 220696103U CN 202322110858 U CN202322110858 U CN 202322110858U CN 220696103 U CN220696103 U CN 220696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ool
accident
collect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08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继超
邰少阳
刘小利
周红
周善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Nuclea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08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6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6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6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涉及风力发电的技术领域。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包括总油池、聚结板和集油池;总油池通过集油管与集油池连通;总油池内通过分隔板分成事故油池和集水池,集水池位于事故油池的下方,事故油池的底部设置有滤水板,以使水流通过滤水板流到集水池;事故油池内充填有聚结板,集油管的进口位于聚结板的顶部。达到了降低对对自然水环境破坏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
背景技术
电力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为保证用电需求、切实落实“上大压小”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决策措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电力工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而风力发电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占地面积小、环保无污染,发电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
风电的升压站内主变事故油池由于占地面积大、油水分离速度慢和油水分离不彻底等现象而导致对自然水环境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对自然水环境破坏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包括总油池、聚结板和集油池;
所述总油池通过集油管与所述集油池连通;
所述总油池内通过分隔板分成事故油池和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位于所述事故油池的下方,所述事故油池的底部设置有滤水板,以使水流通过所述滤水板流到所述集水池;
所述事故油池内充填有所述聚结板,所述集油管的进口位于所述聚结板的顶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分隔板包括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
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顶部和两侧均嵌入所述总油池的内壁,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底部与所述总油池的底部留有缝隙;
所述第二分隔板的四周均嵌入所述总油池的内壁,所述第二分隔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事故油池和所述集水池的过水通道。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滤水板将所述事故油池分隔成油池区和集水区;
所述油池区内充填有所述聚结板,所述油池区通过所述集水区与所述集水池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油池区上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内插设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所述进油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进油管的出油口呈T型。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集油管包括集油总管和集油支管;
多根所述集油支管设置在所述聚结板的顶部,多根所述集油支管均与所述集油总管连接,所述集油总管与所述集油池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集水池内设置出水管。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总油池顶部设置有供工作人员进出的人孔。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集水池内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与所述人孔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总油池的顶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包括总油池、聚结板和集油池;总油池通过集油管与集油池连通;总油池内通过分隔板分成事故油池和集水池,集水池位于事故油池的下方,事故油池的底部设置有滤水板,以使水流通过滤水板流到集水池;事故油池内充填有聚结板,集油管的进口位于聚结板的顶部。
具体的,风力发电机的主变排油通过管道进入总油池,油液会排出到聚结板上,并且通过聚结板的作用,使得油液中的油滴覆盖聚集在聚结板上,水分会向下流动,水分穿过滤水板后流入到集水池内,聚结板上的油质会通过集油管流到集油池内,从而有效的实现油水分离,减少油水分离的时间,减小总油池的体积,减少排水对水环境的破坏,有效保护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标:
100-总油池;110-事故油池;111-油池区;112-集水区;120-集水池;130-分隔板;131-第一分隔板;132-第二分隔板;133-过水通道;140-滤水板;150-进油管;160-出水管;170-人孔;180-爬梯;190-通气管;
200-聚结板;
300-集油池;
410-集油总管;420-集油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包括总油池100、聚结板200和集油池300;总油池100通过集油管与集油池300连通;总油池100内通过分隔板130分成事故油池110和集水池120,集水池120位于事故油池110的下方,事故油池110的底部设置有滤水板140,以使水流通过滤水板140流到集水池120;事故油池110内充填有聚结板200,集油管的进口位于聚结板200的顶部。
具体的,风力发电机的主变排油通过管道进入总油池100,油液会排出到聚结板200上,并且通过聚结板200的作用,使得油液中的油滴覆盖聚集在聚结板200上,水分会向下流动,水分穿过滤水板140后流入到集水池120内,聚结板200上的油质会通过集油管流到集油池300内,从而有效的实现油水分离,减少油水分离的时间,减小总油池100的体积,减少排水对水环境的破坏,有效保护水资源。
其中,油池区111上开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内插设有进油管150,进油管150与进油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另外,进油管150的出油口呈T型,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小进油的流速,以尽量达到层流的状态,减少对油层的干扰,使油层稳定保持在水面以上,尽量满足油水的分离状态。
需要支出的是,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还包括通气管190,通气管190设置在总油池100的顶部,通过通气管190进行气压平衡。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分隔板130包括第一分隔板131和第二分隔板132;第一分隔板131的顶部和两侧均嵌入总油池100的内壁,第一分隔板131的底部与总油池100的底部留有缝隙;第二分隔板132的四周均嵌入总油池100的内壁,第二分隔板13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事故油池110和集水池120的过水通道133。
具体的,通过第一分隔板131和第二分隔板132的设置,形成S形防倒流通道,使得事故油池110内流出的水能够顺利流到集水池120内,而集水池120内的水无法回流到事故油池110内。
其中,集水池120内设置出水管160。
其中,滤水板140将事故油池110分隔成油池区111和集水区112;油池区111内充填有聚结板200,油池区111通过集水区112与集水池120连通。滤水板140能够承载结板。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集油管包括集油总管410和集油支管420;多根集油支管420设置在聚结板200的顶部,多根集油支管420均与集油总管410连接,集油总管410与集油池300连通。
具体的,多根集油支管420将抽上的油供给到集油总管410内,然后通过集油总管410流到集油池300内。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总油池100顶部设置有供工作人员进出的人孔170。
其中,集水池120内设置有爬梯180,爬梯180与人孔170对应。
具体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孔170进入到总油池100内进行检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油池(100)、聚结板(200)和集油池(300);
所述总油池(100)通过集油管与所述集油池(300)连通;
所述总油池(100)内通过分隔板(130)分成事故油池(110)和集水池(120),所述集水池(120)位于所述事故油池(110)的下方,所述事故油池(110)的底部设置有滤水板(140),以使水流通过所述滤水板(140)流到所述集水池(120);
所述事故油池(110)内充填有所述聚结板(200),所述集油管的进口位于所述聚结板(200)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30)包括第一分隔板(131)和第二分隔板(132);
所述第一分隔板(131)的顶部和两侧均嵌入所述总油池(100)的内壁,所述第一分隔板(131)的底部与所述总油池(100)的底部留有缝隙;
所述第二分隔板(132)的四周均嵌入所述总油池(100)的内壁,所述第二分隔板(13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事故油池(110)和所述集水池(120)的过水通道(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板(140)将所述事故油池(110)分隔成油池区(111)和集水区(112);
所述油池区(111)内充填有所述聚结板(200),所述油池区(111)通过所述集水区(112)与所述集水池(12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池区(111)上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内插设有进油管(150),所述进油管(150)与所述进油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150)的出油口呈T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管包括集油总管(410)和集油支管(420);
多根所述集油支管(420)设置在所述聚结板(200)的顶部,多根所述集油支管(420)均与所述集油总管(410)连接,所述集油总管(410)与所述集油池(30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20)内设置出水管(16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油池(100)顶部设置有供工作人员进出的人孔(17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20)内设置有爬梯(180),所述爬梯(180)与所述人孔(170)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气管(190),所述通气管(190)设置在所述总油池(100)的顶部。
CN202322110858.0U 2023-08-07 2023-08-07 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 Active CN220696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0858.0U CN220696103U (zh) 2023-08-07 2023-08-07 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0858.0U CN220696103U (zh) 2023-08-07 2023-08-07 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6103U true CN220696103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2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0858.0U Active CN220696103U (zh) 2023-08-07 2023-08-07 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6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2649U (zh) 一种一体化智能泵站
CN110981139B (zh) 一种市政环保工程用化粪池污水防臭排放装置
JP6873444B2 (ja) 複数の高層建物のエネルギー貯蔵管を利用して発電するシステム
CN104299658A (zh) 一种可防冷却水流失的长期水封非能动蒸汽排放装置
CN220696103U (zh) 风电主变高效事故油池
CN203694676U (zh) 地热水供热系统地热水除气装置
CN214893872U (zh) 一种泵站填料函漏水检测装置
CN211177478U (zh) 单井循环高效换热系统
CN207208998U (zh) 一种变电站往复式事故油池
CN212583398U (zh) 一种虹吸式变压器储油池排油系统
CN212133348U (zh) 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
CN211896348U (zh) 电站主变压器事故油池
CN201152276Y (zh) 一种负压储水罐式离心泵
CN201058998Y (zh) 高楼接力式无负压变频给水设备
CN210117787U (zh) 一种地下车库排水系统
CN216142003U (zh) 一种水电站排水设施分布式事故挡油系统
CN216737664U (zh) 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
CN220550668U (zh) 一种公路交通排水用储水系统
CN220228050U (zh) 一种压力管道排气、排泥系统
CN217325707U (zh) 一种矩形折板式消能跌水竖井
CN213296575U (zh) 新型大管径超高跌水井
CN219639008U (zh) 一种压缩机热能回收装置
CN219527863U (zh) 一种高效防紊流排水泵站流道
CN107476418A (zh) 一种市政用排水车
CN210261654U (zh) 一种油田计量站用的油气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