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7664U - 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7664U
CN216737664U CN202220240117.7U CN202220240117U CN216737664U CN 216737664 U CN216737664 U CN 216737664U CN 202220240117 U CN202220240117 U CN 202220240117U CN 216737664 U CN216737664 U CN 216737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ool
drainage
water separa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01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楠
张戊晨
吴海亮
王亚敏
邢琳
邵华
杨宏伟
孙岩
李明富
苏佶智
刘钟
刘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uizh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uizh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uizh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uizh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01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7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7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7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属于变电站事故油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储油池、排水池以及油水分离结构;排水池设于储油池的一侧,排水池内设有连通污水管网的排水管;油水分离结构包括设于储油池内的油水分离池、连通油水分离池和排水池的连通管,连通管的端部延伸至油水分离池内,并低于储油池的底标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增设排水池和油水分离池,保证了油水分离效果,以及分离后的废水的排出,解决了油水分离效果差和含油废水排放的问题,避免了含油废水对周围环境以及生态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

Description

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事故油分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均设置了主变水喷雾灭火系统,发生火灾时,消防水及泄漏的变压器油流入事故油池中,同时事故油池还兼具收集、排放变压器区雨水的功能。传统事故油池设计较简单,通常为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在排油过程中,主要利用油的比重比水轻和油水不相容的性质实现油水分离,虽然满足基本的负荷运行需求,但由于单池的油与水分离路径过短,流动中容易造成油水掺和,在未完全分离的情况下油会随水流出池外,从而污染环境。
尤其是当变压器发生事故喷油时,变压器油流入事故油池中,理想状态下,由于重力作用变压器油会浮于水面之上,随着油量的增多,油将废水压入池底排水口排出。但当废水储存量较多或发生火灾时,流入到事故油池的水流量大流速快,油与大量废水瞬间混合,由于重力分离时间短,所排出的废水中会含有较多变压器油。因此,亟需采用新的方法解决事故油池含油废水排放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旨在解决主变压器事故油油水分离慢,储存空间混合,排放含有废油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包括:
储油池;
排水池,设于所述储油池的一侧,所述排水池内设有连通污水管网的排水管;
油水分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储油池内的油水分离池、连通所述油水分离池和所述排水池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油水分离池内,并低于所述储油池的底标高。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油水分离池的底标高低于所述储油池的底标高大于或等于1米。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通管伸入所述油水分离池的一端设有吸水喇叭口。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通管的端部借助支架固定在所述油水分离池的底面,所述支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5米。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通管为焊接钢管材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储油池和所述排水池之间设有隔墙。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储油池和所述排水池的上部均设有通气管。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排水管伸入所述排水池的一端设有排水泵。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排水管为内外热镀锌钢管。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储油池的上端开设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内设置爬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增设排水池和油水分离池,保证了油水分离效果,将油水分离池下部的水及时输送至排水池内,避免储油池内废水太多;排入排水池内的水借助排水管及时输送至污水管网中,加快了分离后的废水的排出,解决了油水分离效果差和含油废水排放的问题,避免了含油废水对周围环境以及生态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在老旧站改造和扩建工程中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
100、储油池; 101、第一通气管;
102、检修孔; 110、油水分离池;
120、排水池; 121、第二通气管;
122、排水管; 123、污水管网;
124、排水泵; 125、排水泵控制柜;
130、连通管; 131、横向管;
132、纵向管; 133、吸水喇叭口;
13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进行说明。所述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包括储油池100、排水池120以及油水分离结构;排水池120设于储油池100的一侧,排水池120内设有连通污水管网123的排水管122;油水分离结构包括设于储油池100内的油水分离池110、连通油水分离池110和排水池120的连通管130,连通管130的端部延伸至油水分离池110内,并低于储油池100的底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储油池100与油水分离池110连通,且储油池100的底面高于油水分离池110的底面,进入储油池100的油水混合物,在储油池100以及油水分离池110内沉淀分层,使油在上层水沉积在下层;下层的水充满油水分离池110,并在油水分离池110内充分分离;连通管130的端部延伸至油水分离池110的下部,将油水分离池110下部的水及时输送至排水池120内,避免储油池100内水太多;排入排水池120内的水借助排水管122及时输送至污水管网123中,加快了分离后的废水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增设排水池120和油水分离池110,保证了油水分离效果,以及分离后的废水的排出,解决了油水分离效果差和含油废水排放的问题,避免了含油废水对周围环境以及生态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在老旧站改造和扩建工程中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性。
可选的,排水管122上设有阀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油水分离池110的底标高低于储油池100的底标高大于或等于1米。
油水分离池110开设于储油池100内,且油水分离池110的底面低于储油池100的底面至少1米,在实际工作中,储油池100内的油水混合物在静置环境下进行油水分离,其中油层位于上方,水层位于下方,越深的水层中所含有的油分越少,油水分离越彻底。在不影响储油池100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在储油池100的一侧开设油水分离池110,使油水在储油池100分离基础上在油水分离池110中进一步的沉淀分离,保证油水分离池110的下部的水中不含有油分;提高了油水分离效果。
油水分离池110与储油池100连通,且位于储油池100的下方,随着连通管130将油水分离池110下部的水不断抽取至排水池120内,储油池100下层的水不断流入油水分离池110内,不影响油水分层效果。
油水分离池110的高度不应小于1米,以免在连通管130吸水时对储油池100内的水造成较大的扰动,影响油水分离效果。
可选的,储油池100的底面的标高为-4.6米,储油池100内的油水分离池110的底面标高为-5.6米,排水池120的底面的标高为-4.6米。
储油池100的长度为6米、宽度为5米;油水分离池110的长度和宽度均为1.2米;排水池120的长度为2.75米、宽度为2.25米。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连通管130伸入油水分离池110的一端设有吸水喇叭口133。
连通管130的一端延伸至油水分离池110的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排水池120内,用于将储油池100内分离出的水自油水分离池110抽取至排水池120内,以便于废水及时排出。在连通管130伸入油水分离池110的一端设置吸水喇叭口133,便于增加吸水面积,减少对周围水流的扰动。
可选的,连通管130的管径为DN400。
可选的,连通管130包括横向管131和纵向管132,横向管131和纵向管132连通,其中纵向管132向下延伸至油水分离池110内,在纵向管132的下端设有吸水喇叭口133,在纵向管132的上方与横向管131垂直连接;横向管131延伸至排水池120内。
可选的,横向管131的管径为DN400;纵向管132的管径为DN423。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连通管130的端部借助支架134固定在油水分离池110的底面,支架134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5米。
连通管130伸出油水分离池110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支架134,支架134的底端固定在油水分离池110的底面,支架134的上端连接吸水喇叭口133。支架134上具有多个透水孔,油水分离池110内的水自支架134的透水孔进入支架134内部并进入吸水喇叭口133。
支架134的高度不大于0.5米,尽量降低吸水喇叭口133在吸水时对油水分离池110上方的储油池100内的水产生影响。当油水分离池110的深度为1米时,支架134的高度最大为0.5米
可选的,支架134选用碳钢材质。
可选的,支架134可选用02S403标准的支架134,吸水喇叭口133可选用02S403标准的吸水喇叭口133。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连通管130为焊接钢管材质。连通管130为焊接钢管材质,采用环氧煤沥青漆加强级防腐。
焊接钢管是指用钢带或钢板弯曲变形为圆形、方形等形状后再焊接成的、表面有接缝的钢管。焊接钢管采用的坯料是钢板或带钢。
可选的,连接管选用镀锌钢管。
可选的,连通管130的纵向管132和横向管131焊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储油池100和排水池120之间设有隔墙。排水池120设于储油池100的角部,且借助隔墙与储油池100隔开,排水池120的外侧边缘与储油池100的外侧边缘平齐。
隔墙为混凝土材质,用于分离储油池100和排水池120。隔墙的厚度为0.4米。墙体距离纵向管132的轴心的距离为0.6米。
连通管130的横向管131贯穿隔墙延伸至排水池120内,横向管131的轴线的标高为-1.87米。
油水分离池110内的水自吸水喇叭口133进入连通管130的纵向管132内,然后进入横向管131内,由横向管131的管口处喷出,落入排水池120内。
隔墙上开设有容许横向管131贯穿的通孔,在通孔内设有第一柔性防水套管,第一柔性防水套管用于密封横向管131的外侧壁与通孔之间的间隙。
第一柔性防水套管的直径为DN400。第一柔性防水套管的中心标高为-1.87米。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储油池100和排水池120的上部均设有通气管。储油池100的上部连接有第一通气管101,排水池120的上部连接第二通气管121。
储油池100和排水池120的上端均设有盖板,第一通气管101和第二通气管121分别贯穿储油池100和排水池120上的盖板与外界的空气连通,用于平衡储油池100和排水池120内的空气压力,防止水封破坏。
第一通气管101的数量为若干个,第二通气管121内的数量为若干个。
第一通气管101和第二通气管121均采用焊接钢管材质,并采用环氧煤沥青漆加强级防腐。
在储油池100向排水池120内输水的过程中,储油池100中的水位下降,其内部的空气压力降低,外界的空气自储油池100上方的第一通气管101进入储油池100内,用于平衡储油池100内的空气压力;同时,排水池120内压力变大,排水池120内的空气自第二通气管121排出,以维持排水池120的压力。
在排水池120内的水自排水管122道排出时,排水池120内的水位下降,其内部的空气压力降低,外界的空气自排水池120上方的第二通气管121进入排水池120内,用于平衡排水池120内的空气压力。
可选的,第一通气管101的直径为DN100,第一通气管101距离储油池100的侧壁的距离为0.9米。
可选的,第二通气管121的直径为DN100,第二通气管121距离排水池120的侧壁的距离为0.2米。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排水管122伸入排水池120的一端设有排水泵124。
排水泵124为潜水排污泵,整套设备放置在排水池120内,当排水池120内的水较多时,能够快速将排水池120内的水排出至排水管122内,再由防水管输送至污水管网123中。
排水泵124为若干个,若干个排水泵124并列设置。每个排水泵124所连接的排水管122均并联在污水管网123中。
可选的,排水管122为内外热镀锌钢管,采用环氧煤沥青漆加强级防腐,用于连接所述的潜水排污泵和污水管网123。
可选的,排水泵124为两个,两个排水泵124的型号和量程均一致。排水泵124所选用的规格为:Q=480m/h,H=8m,P=18.5kW,~380V。
排水泵124的型号可选用奥特泵业型号为AT250QJ80-300/10-110Kw的潜水泵。
排水泵124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排水泵和第二排水泵。排水池120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水位监测装置,水位监测装置向控制器传递信号以切换第一排水泵和第二排水泵的启闭状态。其中包括最高水位监测装置、切换泵水位监测装置以及最低水位监测装置。
当排水池120内的水位低于最低水位监测装置时,第一排水泵和第二排水泵均为关闭状态,排水管122停止排水,排水池120内处于积水状态。
当排水池120内的水位升高至超过切换泵水位监测装置时,第一排水泵开启,第二排水泵作为备用泵;且在泵送过程中,第一排水泵和第二排水泵交替开启,直至排水池120内的水位降低至最低水位监测装置处,第一排水泵和第二排水泵均停止运行。
当排水池120内的水位高于最高水位监测装置时,第一排水泵和第二排水泵同时开启,且发出报警信息。第一排水泵和第二排水泵同时开启,将排水池120内的水快速排出。
可选的,最低水位监测装置的标高要高于第一排水泵和第二排水泵的入口高度。
最高水位监测装置的标高要低于隔墙上的通孔的最低点的标高。
可选的,当排水池120的底标高为-4.6米时,最低水位监测装置的标高为-4.1米,切换泵水位监测装置的标高为-3.6米,最高水位监测装置的标高为-2.6米。
可选的,最低水位监测装置、切换泵水位监测装置以及最高水位监测装置均设于排水池120的内侧壁上。
可选的,最低水位监测装置、切换泵水位监测装置以及最高水位监测装置均设于排水管122的外侧壁上。
可选的,排水管122贯穿排水池120远离连通管130的一侧的墙壁伸出排水池120,排水池120的墙壁上开设有容许排水管122的孔洞,孔洞的标高要比与连通管130相适配的通孔的标高要高。
可选的,孔洞和排水管122之间设有第二柔性防水套管,第二柔性防水套管避免排水池120内的水位升高后自排水管122和孔洞之间的缝隙流出。
第二柔性防水套管的直径为DN250。第二柔性防水套管的中心标高为-1.3米。
可选的,在排水池120的外侧设有排水泵控制柜125。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储油池100的上端开设有检修孔102,检修孔102内设置爬梯。
检修孔102为直径700mm的检查井,内设置爬梯,采用重型井盖,用于人员检修。
可选的,排水池120的侧壁上也设置有爬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油池;
排水池,设于所述储油池的一侧,所述排水池内设有连通污水管网的排水管;
油水分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储油池内的油水分离池、连通所述油水分离池和所述排水池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油水分离池内,并低于所述储油池的底标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池的底标高低于所述储油池的底标高大于或等于1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伸入所述油水分离池的一端设有吸水喇叭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端部借助支架固定在所述油水分离池的底面,所述支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5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为焊接钢管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池和所述排水池之间设有隔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池和所述排水池的上部均设有通气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伸入所述排水池的一端设有排水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为内外热镀锌钢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池的上端开设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内设置爬梯。
CN202220240117.7U 2022-01-28 2022-01-28 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 Active CN216737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0117.7U CN216737664U (zh) 2022-01-28 2022-01-28 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0117.7U CN216737664U (zh) 2022-01-28 2022-01-28 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7664U true CN216737664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7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0117.7U Active CN216737664U (zh) 2022-01-28 2022-01-28 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7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52580U (zh) 一种多功能稳压防结垢消防水箱
CN201400587Y (zh) 伴热式浮动收油装置
CN104961252A (zh) 环保节能型污液储存体机械清理系统
CN207208998U (zh) 一种变电站往复式事故油池
CN216737664U (zh) 变电站事故隔离提升装置
CN207277521U (zh) 一种变电站折板式事故油池
CN215715770U (zh) 一种地埋式有底板抗浮水箱
CN101474496B (zh) 一种集水井浮油回收系统
CN210658480U (zh) 一种垃圾渗沥液与地下水综合抽排井
CN212294861U (zh) 一种防止水二次污染的高层供水装置
CN211571936U (zh)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消防泵站
CN210737725U (zh) 一种滑雪场地下阶梯式蓄水池群
CN208828041U (zh) 石化行业用甲板地漏
CN207483407U (zh) 一种回转窑托轮油与水分离装置
CN111924963A (zh) 一种间歇式势能生物污水净化器
CN207331943U (zh) 一种变电站导流式事故集油池
CN218458713U (zh) 一种升压站事故油池
CN221095344U (zh) 一种模块化在线集污排污负压水箱装置
CN219002056U (zh) 一种变压器事故油池
CN111635836A (zh) 一种固态发酵黄水集中收集系统和窖池
CN219887052U (zh) 一种阳台同层排水系统
CN203755389U (zh) 一种隧道用的高压水装置
CN214944932U (zh) 一种输煤栈桥废水回收系统
CN217840281U (zh) 一种煤气水收集结构
CN216837243U (zh) 一种含油废水分离用隔油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