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3465U - 显示设备及其外壳结构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及其外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3465U
CN220693465U CN202322090906.4U CN202322090906U CN220693465U CN 220693465 U CN220693465 U CN 220693465U CN 202322090906 U CN202322090906 U CN 202322090906U CN 220693465 U CN220693465 U CN 220693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frame
battery
housing structur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09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华
付旭
张伟
戴钧
于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09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3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3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3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外壳结构及显示设备,其中,外壳结构包括:前框和后壳,后壳与前框连接,后壳为一体成型件;后壳面向前框的一侧设置有适于固定磁吸件的第一安装位、适于固定电池的第二安装位和适于固定电路板的第三安装位,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以及第三安装位在空间上沿后壳至前框的方向依次堆叠设置。通过将电池和磁铁集成于后壳面向前框的一侧,无需再增加磁铁盖和电池盖,减少了部件的数量,简化了外壳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装方式,安装过程中无需翻转后壳,简化了生成工艺。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及其外壳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外壳结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水墨屏是一种革新信息显示的方法和技术,在现代工业应用中较为广泛,例如,常用水墨屏替代现有的工装车纸质物料单,可有效避免纸质物料单被涂改或被刮花,显示信息不全的情况。
相关技术中,为保证水墨屏与工装车的稳定连接,水墨屏的壳体通常包括前壳、后壳,前壳设有透明视窗和指示灯,后壳上设有电池盖和磁铁。通常将前壳与后壳连接之后,将电池和磁铁安装在后盖上,然后在后盖上再盖上电池盖和磁铁盖。通过磁铁与工装车之间的磁吸力将水墨屏固定。
但是,相关技术中水墨屏的壳体需要安装的结构较多,安装工序复杂,影响了水墨屏的安装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外壳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外壳结构安装时需要安装的零部件数量,提升了壳体组装效率,且减少了模具数量,节省开模费用。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外壳结构,包括:
前框;
后壳,与所述前框连接,所述后壳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后壳面向所述前框的一侧设置有适于固定磁吸件的第一安装位、适于固定电池的第二安装位和适于固定电路板的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以及所述第三安装位在空间上沿所述后壳至所述前框的方向依次堆叠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壳结构,通过将电池和磁吸件集成于后壳面向前框的一侧,无需再增加磁铁盖和电池盖,减少了部件的数量,简化了外壳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装方式,安装过程中无需翻转后壳,简化了组装工艺,同时显示设备内各部件布置合理,电池、磁吸件通过电路板稳定固定,位于底侧的磁吸件能够使得显示设备与外部工装车等进行稳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位包括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在所述后壳的至少部分区域环绕形成电池安装区,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凸筋的至少部分壁面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适于与所述电池面向所述前框的一侧扣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安装区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包括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凸筋合围形成磁吸件安装区;所述第二凸筋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筋的高度;所述第二凸筋的端面适于与所述电池抵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凸筋的至少部分壁面设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适于与磁吸件面向所述前框的一侧扣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安装区的至少部分形成有背向所述前框的凹陷区,所述第二凸筋设于所述凹陷区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壳上还设有加强筋,部分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凸筋相连接,另一部分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凸筋相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透明基板,所述前框上设有观察窗和透光孔;所述观察窗适于与显示设备的显示模组相对设置,所述透光孔适于与指示灯相对设置;所述透明基板封堵于所述观察窗和所述透光孔,且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前框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基板包括显示窗和导光柱,所述显示窗封堵于所述观察窗,所述导光柱封堵于所述透光孔,所述显示窗和所述导光柱与所述前框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框上具有导流流道,所述导流流道位于所述观察窗与所述透光孔之间,且所述导流流道连通所述观察窗和所述透光孔;
所述透明基板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导流流道内,所述连接部适于连接所述显示窗和所述导光柱。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窗和所述导光柱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壳与所述前框的其中至少一者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后壳与所述前框中的至少另一者上设有卡槽,所述后壳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以及所述卡槽与所述前框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本申请第一个方面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结构和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于所述外壳结构内,且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面与观察窗相对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通过将电池和磁铁集成于后壳面向前框的一侧,无需再增加磁铁盖和电池盖,减少了部件的数量,简化了外壳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装方式,安装过程中无需翻转后壳,简化了生成工艺。
进一步的,将封堵于观察窗的显示窗和封堵于透光孔的导光柱与前框双色注塑为一体件,这样,前框、显示窗和导光柱形成为一个整体结构,仅需一套双色注塑模具,减少了模具开模的数量,节省了开模费用;前框、显示窗和导光柱双色注塑为一体件,在安装时,可以减少需要安装的零部件数量,节省安装工序,提升安装效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透光孔内注塑形成导光柱,这样,导光柱能够对显示设备的指示灯发出的光进行导向,可有效提升指示灯向外传导的光强度,保证了指示灯的指示效果。
更进一步的,通过在前框上设置导流流道,并且导流流道连通透光孔和观察窗;这样,在双色注塑形成透明基板时,透明基板的注塑材料可以通过导流流道在观察窗可透光孔之间流动,并在导流流道内形成连接部;也就是说,透明基板仅需一次注塑即可形成显示窗、导光柱和连接部,减少了透明基板的注塑步骤,提升了透明基板的注塑效率。
再进一步的,在后壳和前框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第一卡扣,在后壳和前框中的至少另一者上设置卡槽;这样,在安装连接后壳与前框时,后壳与前框可以直接通过第一卡扣和卡槽相互卡接;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后壳与前框,第一卡扣与卡槽的相互卡接,方便了拆装和维护,另外,不需要使用超声波焊接设备,节省了加工成本。
再进一步的,电池可以采用内装的方式安装在后壳上,无需在后壳上再次开设电池安装的开口和设置电池盖板,节省了电池盖板的安装工序和零部件,提升了电池的安装效率。
再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二卡扣,第二卡扣与电池面向前框的一侧扣接,这样,便于对电池进行固定,提升了电池的安装效率。
再进一步的,通过在电池安装区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第二凸筋,并将第二凸筋的高度设置成小于第一凸筋的高度,这样,第二凸筋与至少部分第一凸筋合围形成磁吸件安装区后,磁吸件安装区位于电池安装区的一侧;即磁吸件与电池相互重叠,在安装时,可先安装磁吸件,然后安装电池;相比于相关技术,减少了磁铁盖的设置,减少了需要开模的数量和需要安装的零部件数量,提升了安装装配的效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中前框和透明基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中透明基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的后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后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中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中后壳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0,100-前框;200-透明基板;30,300-电路板;40,400-后壳;
11,101-观察窗;12,102-透光孔;103-导流流道;104-第一卡扣;21,201-显示窗;202-导光柱;203-连接部;31,301-指示灯;41-电池盖;42-磁铁盖;401-卡槽;402-第一凸筋;403-电池安装区;404-第二卡扣;405-第二凸筋;406-磁吸件安装区;407-第三卡扣;408-凹陷区;40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工装车是一种用于生产制造的内部物流或随车配送的一种周转车,通常也称为工业装备运输车。通常,在工装车上会通过纸质物料单的方式记载工装车内运输的物料类型、数量、种类以及注意事项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墨屏称为一种新的信息显示设备,并在现代工业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常用水墨屏替代现有的纸质物料单,可以有效避免纸质物料单倍涂改或被刮花,导致显示信息不全的问题。
图1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主视图。
参照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显示设备,包括前框100和后壳400,后壳400与前框100连接,后壳400为一体成型件;后壳400面向前框100的一侧设置有适于固定磁吸件的第一安装位、适于固定电池的第二安装位和适于固定电路板300的第三安装位,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以及第三安装位在空间上沿后壳400至前框100的方向依次堆叠设置。
通过将电池和磁铁集成于后壳面向前框的一侧,无需再增加磁铁盖和电池盖,减少了部件的数量,简化了外壳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安装方式,安装过程中无需翻转后壳,简化了生成工艺。
本申请实施例中,前框10上设置有观察窗11,观察窗11处通过粘贴、焊接等方式连接有透明视窗(通常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一层基板,在一些示例中,也可以称为显示窗21),显示模组设置在透明视窗的一侧,用户可通过透明视窗观察显示模组所显示的信息。其中后壳40与前壳连接,并将对显示模组供电的电池安装在后壳40内。
另外,继续参照图1所示,通常为只是设备的电量或者显示状态等,在前框10上还设有透光孔12,显示设备内部通常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的指示灯31与透光孔12正对设置,从而将指示灯31的光照射的显示设备的外部,便于对显示设备的显示状态或电量状况进行指示。
但是,相关技术中,在安装显示设备时,需要先将透明视窗安装至前框10上(例如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然后,再将透明视窗与前框10形成的整体与后壳40进行安装连接,导致显示设备的壳体安装结构较多,安装工序复杂,严重影响了显示设备的安装生产效率。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中前框和透明基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仰视图。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壳结构,还包括:透明基板200。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前框100可以是显示设备壳体面向用于一侧的壳体或框体结构。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前”具体是指显示设备在具体使用时面向用户的一侧;“后”具体是指显示设备在具体使用时背向用户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前框100具体可以是塑料材质制成,即前框100具体可以为塑料件。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示例,前框100具体可以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简称ABS塑料)制成。采用ABS塑料制成的前框100具有抗冲击性、耐热性和耐低温性,可有效保证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前框100上设有观察窗101和透光孔102;观察窗101适于与显示设备的显示模组(图中未示出)相对设置,透光孔102适于与指示灯301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观察窗101和透光孔102可以是在注塑成型前框100时一体成型得到。其中,显示模组具体可以为液晶显示模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显示模组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模组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设备内通常设有电路板300,电路板300上设置有各类电子元器件,各类电子元器件与显示模组电信号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路板300上设有指示灯301,其中,指示灯301具体可以是指示显示设备的工作状态或者剩余电量等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透明基板200具体可以封堵于观察窗101和透光孔102。这样,能够避免外部环境中的粉尘、水汽等进入到显示设备内,对显示设备内的电子元器件造成影响。
在具体设置时,透明基板200可以与前框100注塑成型为一体件。具体地,透明基板200可以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与前框100成型为一体件。
在具体设置时,可以在二次注塑或双色注塑模具中先注塑前框100,然后在观察窗101和透光孔102对应的位置处注塑透明基板200。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示例中,也可以是先注塑成型透明基板200,然后再二次注塑成型前框100。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透明基板200具体可以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材料制成,即透明基板200可以为聚碳酸酯件。
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透明基板200可以位于前框100的前侧,在一些示例中,透明基板200也可以位于前框100的后侧。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示例中,透明基板200还可以在二次注塑时,成型在观察窗101和透光孔102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壳结构,通过在前框100上设置观察窗101和透光孔102,透明基板200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前框100构建形成为一体件,从而将观察窗101和透光孔102封堵;这样,在安装外壳结构时,前框100与透明基板200为一体件,减少了需要安装的零部件数量,提升了安装效率,即提升了外壳结构以及显示设备的安装生产效率;另外,将透明基板200与前框100注塑为一体件,保证了前框100与透明视窗结构的完整性,提升了显示设备的防水防尘性能。此外,将透明基板200与前框100注塑为一体件,这样,在生产制造时,前框100与透明基板200仅需一套双色注塑模具,减少了需要开模的数量,节省了开模费用。
图5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参照图5所示,在相关技术中,显示设备内设置的电路板30上的指示灯31通常与透光孔12正对设置,或者指示灯31的部分延伸至透光孔12内,透光孔12连通前框10的内外侧。这样,指示灯31发出的光中的一部分可能不能从透光孔12传播至前框10的外侧,或者指示灯31发出的一部分光被透光孔12的孔壁吸收,导致指示灯31能够传播至前框10外侧的光强度较低,指示亮度不高,指示效果不佳。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中透明基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6和图7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示例中,透明基板200包括显示窗201和导光柱202。
具体地,显示窗201封堵于观察窗101。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观察窗101具体可以是前框100上设置的开孔,显示窗201作为透明件封堵在开孔处,在显示模组显示信息时,显示模组发出的光透过显示窗201,从而被用户观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光柱202封堵于透光孔102;且显示窗201和导光柱202与前框100双色注塑为一体件。
在具体设置时,可以开发一套双色注塑模具,具体可以先注塑显示窗201和导光柱202,然后再注塑前框100。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示例中,也可以是先注塑前框100,在注塑显示窗201和导光柱202。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双色注塑机对前框100、显示窗201和导光柱202进行注塑。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封堵于观察窗101的显示窗201和封堵于透光孔102的导光柱202与前框100双色注塑为一体件,这样,前框100、显示窗201和导光柱202形成为一个整体结构,仅需一套双色注塑模具,减少了模具开模的数量,节省了开模费用;前框100、显示窗201和导光柱202双色注塑为一体件,在安装时,可以减少需要安装的零部件数量,节省安装工序,提升安装效率。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透光孔102内注塑形成与前框100为一体件的导光柱202,在将电路板300安装至显示设备内后,电路板300上的指示灯301与透光孔102正对设置,指示灯301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柱202透射传播至前框100的外侧,导光柱202能够将更多的光线引导至前框100的外侧,提升了指示亮度,保证了指示灯301的指示效果。在一些具体示例中,通过采用导光柱202后,指示灯301的光线透射至前框100外侧的光强度提升约20%。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柱202与显示窗201可以一次采用相同材料(例如均采用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描述的PC材料)一次注塑成型。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导光柱202与显示窗201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二次注塑成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示例中,参照图4所示,前框100上具有导流流道103,导流流道103位于观察窗101与透光孔102之间,且导流流道103连通观察窗101和透光孔102。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流道103可以是注塑成型前框100时与前框100一体成型得到。在具体设置时,导流流道103的其中一端与观察窗101连通,导流流道103的另一端与透光孔102连通。
在具体设置时,参照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透明基板200还包括连接部203,连接部203位于导流流道103内,连接部203适于连接显示窗201和导光柱202。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部203与显示窗201以及导光柱202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例如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详细描述的PC材料);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窗201和导光柱202可以为一次注塑的一体件。这样,整个透明基板200可以一次注塑完成,也就是说,前框100与透明基板200仅需双色注塑即可完成形成一体件,减少了透明基板200的注塑次数,提升了加工注塑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前框100上设置导流流道103,并且导流流道103连通透光孔102和观察窗101;这样,在双色注塑形成透明基板200时,透明基板200的注塑材料可以通过导流流道103在观察窗101可透光孔102之间流动,并在导流流道103内形成连接部203;也就是说,透明基板200仅需一次注塑即可形成显示窗201、导光柱202和连接部203,减少了透明基板200的注塑步骤,提升了透明基板200的注塑效率。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的后视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8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示例中,外壳结构还包括后壳400。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后壳400的材料可以与前框100相同或相近,例如均采用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描述的ABS塑料。当然,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后壳400的材料也可以与前框100不同。
参照图8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后壳400与前框100的其中至少一者上设有第一卡扣104,后壳400与前框100中的至少另一者上设有卡槽401,后壳400通过第一卡扣104以及卡槽401与前框100连接。
具体地,第一卡扣104可以设置在前框100面向后壳400的一侧,相应地,卡槽401可以设置在后壳400的边沿处,在安装前框100和后壳400时,可以将第一卡扣104扣接至卡槽401内即可,有效提升了前框100与后壳400的安装效率,即提升了显示设备的生产加工效率。
在一些可选示例中,第一卡扣104也可以是设置在后壳400上,相应地,卡槽401设置在前框100上。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示例中,第一卡扣104还可以是同时在前框100和后壳400上均设有,相应地,在前框100和后壳400上也可以同时均设有卡槽401,卡槽401位置与第一卡扣104位置相对应,从而将前框100与后壳400卡接。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示例中,第一卡扣104可以设置有多个,通常前框100或者后壳400采用矩形或正方形结构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可以沿前框100或后壳400的各个边沿间隔排布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示例中,参照图8所示,第一卡扣104可以设置6个,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卡扣104设置在前框100上作为具体示例具体说明;其中,四个第一卡扣104具体可以设置在前框100相对的两个边沿上;另外两个第一卡扣104设置在前框100的另外两个相对的边沿上,且另外两个第一卡扣104错位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后壳400和前框100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第一卡扣104,在后壳400和前框100中的至少另一者上设置卡槽401;这样,在安装连接后壳400与前框100时,后壳400与前框100可以直接通过第一卡扣104和卡槽401相互卡接;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连接后壳400与前框100,第一卡扣104与卡槽401的相互卡接,方便了拆装和维护,另外,不需要使用超声波焊接设备,节省了加工成本。
图10是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后视图。
参照图10所示,相关技术中,通常在后壳40上开设电池安装的开口,在将电池安装完成后,通过电池盖41对开口进行封闭。
另外,继续参照图2所示,为便于显示设备与工装车连接,通常还需要在显示设备内安装磁铁,即通过磁铁与工装车之间的磁吸力将显示设备固定连接在工装车上。参照图2所示,通常在后壳40上开设安装磁铁的开口,在将磁铁安装完成后,通过磁铁盖42对开口进行封闭。
这样,在对显示设备的外壳进行安装装配时,后壳40的装配除了电池、磁铁外,还需要装配电池盖41和磁铁盖42,另外,在对后壳40进行生产制造时,后壳400需要单独开模,电池盖41和磁铁盖42也需要单独开模,开模数量较多,开模费用较高。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中后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中后壳的主视图。
参照图9、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示例中,后壳400面向前框100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位,第二安装位包括第一凸筋402,第一凸筋402在后壳400的至少部分区域环绕形成电池安装区403,电池安装区403适于安装电池。
可以理解,通常后壳400与前框100合围形成安装电子设备显示模组的安装腔,本申请实施例中,后壳400面向前框100的一侧也可以称为后壳400的内侧或后壳400的内壁。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凸筋402具体可以设置在后壳400的内壁。
具体地,参照图11和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凸筋402与后壳400可以为一体件。在具体设置时,第一凸筋402可以与后壳400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凸筋402也可以通过二次注塑的方式成型于后壳400的内壁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示例中,参照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凸筋402的至少部分可以设置为弧形,弧形的第一凸筋402与电池的周壁接触。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可以为可充电电池,或者,在一些示例中,电池也可以是纽扣电池。
作为一种具体示例,电池可以与第一凸筋402过盈配合,从而将电池固定在第一凸筋402环绕形成的电池安装区403内。参照图11和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凸筋402在后壳400的内壁上环绕形成有多个电池安装区403,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三个电池安装区403作为具体示例示出,可以理解,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电池安装去的数量也可以是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后壳400内通过第一凸筋402环绕形成电池安装区403,这样,电池可以从后壳400的前侧或内侧安装至后壳400上,即电池可以采用内装的方式安装在后壳400上,无需在后壳400上再次开设电池安装的开口和设置电池盖41板,节省了电池盖41板的安装工序和零部件,提升了电池的安装效率。另外,无需在对电池盖41板进行单独开模,节省了开模数量,即节省了开模费用。
继续参照图9、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示例中,第一凸筋402的至少部分壁面设有第二卡扣404,第二卡扣404适于与电池面向前框100的一侧扣接。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卡扣404也可以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于第一凸筋402上。在具体设置时,参照图11所示,可以将第二卡扣404面向前框100的一侧设置为楔形,这样,在安装电池时,便于将电池按压至电池安装区403内。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电池安装至电池安装区403后,电池面向前框100的一侧与第二开口抵接,从而通过第二卡扣404对电池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卡扣404,第二卡扣404与电池面向前框100的一侧扣接,这样,便于对电池进行固定,提升了电池的安装效率。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示例中,每一个电池安装区403可以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404,多个第二卡扣404沿电池安装区403的周向间隔排布。作为一种具体示例,参照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一个电池安装区403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二卡扣404,两个第二卡扣404相对设置。这样,通过两个第二卡扣404对电池进行卡接或扣接,能够提升对电池进行固定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示例中,参照图11所示,第二卡扣404设于第一凸筋402的端面上。具体地,第二卡扣404可以是从第一凸筋402的端面上面向前框100的一侧凸出,且第二卡扣404的部分面向电池安装区403凸出,从而形成对电池卡接的台阶/肩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卡扣404设置在第一凸筋402的端面上,这样,可节省第一凸筋402的用料,从而节省成本。
继续参照图9、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示例中,电池安装区403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第一安装位,第一安装位包括第二凸筋405,第二凸筋405与至少部分第一凸筋402合围形成磁吸件安装区406;第二凸筋405的高度小于第一凸筋402的高度;第二凸筋405的端面适于与电池抵接。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凸筋405的形成方式可以与第一凸筋402的形成方式相同或类似,具体可参照本申请前述实施例关于第一凸筋402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设置时,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凸筋405的高度(即凸出于后壳400内壁的高度)设置为小于第一凸筋402的高度,这样,可以将磁吸件安装在第二凸筋405围绕形成的磁吸件安装区406;将电池安装在磁吸件面向前框100的一侧;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磁吸件也采用内装的方式进行安装,这样,减少了磁铁盖42的设置,减少了需要安装的零部件数量,提升了安装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磁吸件具体可以为永磁铁,在一些示例中,磁吸件也可以为电磁铁。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安装区403的至少部分区域设置第二凸筋405,并将第二凸筋405的高度设置成小于第一凸筋402的高度,这样,第二凸筋405与至少部分第一凸筋402合围形成磁吸件安装区406后,磁吸件安装区406位于电池安装区403的一侧;即磁吸件与电池相互重叠,在安装时,可先安装磁吸件,然后安装电池;相比于相关技术,减少了磁铁盖42的设置,减少了需要开模的数量和需要安装的零部件数量,提升了安装装配的效率。
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示例中,第二凸筋405的至少部分壁面设有第三卡扣407,第三卡扣407适于与磁吸件面向前框100的一侧扣接。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卡扣407的设置方式可以与第二开口相同或类似,具体可参照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关于第二卡扣404的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凸筋405的至少部分避免上设置第三卡扣407,在将磁吸件安装至磁吸件安装区406后,第三卡扣407扣接在磁吸件面向前框100的一侧;这样,便于对磁吸件进行固定。
继续参照图1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示例中,电池安装区403的至少部分形成有背向前框100的凹陷区408,第二凸筋405设于凹陷区408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池安装区403的至少部分背向前框100形成凹陷区408,并将第二凸筋405设置在凹陷区408内,这样,能够避免第二凸筋405对电池安装空间的占用,便于对磁吸件进行安装。另外,也可有效减小显示设备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显示设备的轻量化设计。
继续参照图1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示例中,后壳400上还设有加强筋409,部分加强筋409与第一凸筋402相连接,另一部分加强筋409与第二凸筋405相连接。
具体地,参照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加强筋409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加强筋409中的一部分连接于第一凸筋402和后壳400之间,多个加强筋409中的另一部分连接于第二凸筋405与后壳400之间;当然,还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加强筋409中还可以有一部分同时连接第一凸筋402、第二凸筋405以及后壳400。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后壳400上设置加强筋409,部分加强筋409与第一凸筋402相连,这样,提升了第一凸筋402的强度,有利于第一凸筋402对电池的限位安装;另一部分加强筋409与第二凸筋405连接,这样,提升了第二凸筋405的强度,有利于第二凸筋405对磁吸件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在具体安装时,可以是先将磁吸件安装扣接至磁吸件安装区406,然后在磁吸件的上方安装电池;然后将前框100与后壳400卡接即可完成对外壳结构的安装装配,相比于相关技术,减少了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提升了外壳结构的装配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任一项可选示例提供的外壳结构和显示模组,显示模组设于外壳结构内,且显示模组的显示面与观察窗101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示例中,显示设备还包括电路板300,电路板300与显示模组电连接,电路板300上的指示灯301与透光孔102相对设置,电路板300安装于第三安装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示例中,显示设备包括水墨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3)

1.一种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框;
后壳,与所述前框连接,所述后壳为一体成型件;所述后壳面向所述前框的一侧设置有适于固定磁吸件的第一安装位、适于固定电池的第二安装位和适于固定电路板的第三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以及所述第三安装位在空间上沿所述后壳至所述前框的方向依次堆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位包括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在所述后壳的至少部分区域环绕形成电池安装区,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的至少部分壁面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适于与所述电池面向所述前框的一侧扣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安装区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安装位包括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凸筋合围形成磁吸件安装区;所述第二凸筋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筋的高度;所述第二凸筋的端面适于与所述电池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筋的至少部分壁面设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适于与磁吸件面向所述前框的一侧扣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安装区的至少部分形成有背向所述前框的凹陷区,所述第二凸筋设于所述凹陷区内。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上还设有加强筋,部分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凸筋相连接,另一部分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凸筋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透明基板,所述前框上设有观察窗和透光孔;所述观察窗适于与显示设备的显示模组相对设置,所述透光孔适于与指示灯相对设置;所述透明基板封堵于所述观察窗和所述透光孔,且所述透明基板与所述前框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包括显示窗和导光柱,所述显示窗封堵于所述观察窗,所述导光柱封堵于所述透光孔,所述显示窗和所述导光柱与所述前框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上具有导流流道,所述导流流道位于所述观察窗与所述透光孔之间,且所述导流流道连通所述观察窗和所述透光孔;
所述透明基板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导流流道内,所述连接部适于连接所述显示窗和所述导光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窗和所述导光柱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框的其中至少一者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后壳与所述前框中的至少另一者上设有卡槽,所述后壳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以及所述卡槽与所述前框连接。
13.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结构和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于所述外壳结构内,且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面与观察窗相对设置。
CN202322090906.4U 2023-08-04 2023-08-04 显示设备及其外壳结构 Active CN220693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0906.4U CN220693465U (zh) 2023-08-04 2023-08-04 显示设备及其外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0906.4U CN220693465U (zh) 2023-08-04 2023-08-04 显示设备及其外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3465U true CN220693465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7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0906.4U Active CN220693465U (zh) 2023-08-04 2023-08-04 显示设备及其外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3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2604B2 (ja) 車両室内用光源装置
WO2015101269A1 (en) Power battery moudle
EP3761768B1 (en) Waterproof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209930747U (zh) 电子装置
WO2005093694A1 (ja) 表示装置
JP2012015131A (ja) 電子機器
CN220693465U (zh) 显示设备及其外壳结构
CN217544096U (zh) 曲面显示装置
US11442502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0179347U (zh) 一种支架灯
CN210591656U (zh) 前格栅显示屏装置及汽车
CN209312809U (zh) 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及电池组件
CN214492751U (zh) 车载影音装置的壳体结构
CN217389179U (zh) 显示器后壳装饰盖安装结构及显示器
CN214216026U (zh) 可拆卸的码表、电动自行车及滑板车
CN216718861U (zh) 一种车载背光源
CN220105227U (zh) 一种电动车辆用电量表
CN220440089U (zh) 一种发光灯带转角连接器
CN220769804U (zh) 一种发光散热风扇
CN209672158U (zh) 适用于超薄灯箱的散热性led模组
CN214852124U (zh) 车载终端及检测系统
CN214874556U (zh) 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结构
CN214985113U (zh) 用于车载单元的安装结构
CN219933840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线形灯
CN213484138U (zh) 车载多媒体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