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2266U - 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2266U
CN220692266U CN202322304607.6U CN202322304607U CN220692266U CN 220692266 U CN220692266 U CN 220692266U CN 202322304607 U CN202322304607 U CN 202322304607U CN 220692266 U CN220692266 U CN 220692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battery cell
cell
battery
electric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46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毅轩
唐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46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2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2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2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电芯成组模块包括:模组,包括:第一电芯,一端设置第一极柱,第一极柱设置有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相对第一电芯倾斜设置;第二电芯,一端设置有第二极柱,第二极柱面对第一极柱设置;第二极柱设置有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相对第二电芯倾斜设置;汇流连接件,与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电芯成组模块,通过对电芯极柱的异形设计对极柱进行了结构优化,加强了汇流连接件与极柱的连接面贴合的紧密性,扩大了汇流连接件的弯折角度、减轻了汇流连接件的弯折幅度,从而显著降低了汇流连接件弯折位置发生开裂的风险,进而提高了使用本电芯成组模块的电池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当代汽车产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即传统燃油汽车正在逐步被新能源汽车所代替,其中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正在兴起,许多传动燃油车平台直接通过将发动机结构更换为动力电池包结构,将汽车动力源由燃油更换为电池,随着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浮现。随人们对电动汽车的续航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样的电池参数意味着更高的续航里程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中需要布置更多的电池,一种矩阵式电池包可以大幅提升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整车续驶里程。电池数量增多后,电芯与汇流排的连接点位数量随之增多,不仅占据了大量空间,难以控制整包体积,而且容易出现电芯极柱与汇流排发生开裂甚至发生连接失败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电池包难以控制整包尺寸,还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成组模块,模组,所述模组包括:第一电芯,所述第一电芯的一端设置第一极柱,所述第一极柱设置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所述第一电芯的端面倾斜设置;
第二电芯,所述第二电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极柱,所述第二极柱面对所述第一极柱设置;所述第二极柱设置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对所述第二电芯的端面倾斜设置;
汇流连接件,所述汇流连接件以弯折姿态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之间,所述汇流连接件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柱呈长条状,沿着所述第一极柱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极柱的厚度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极柱呈长条状,沿着所述第二极柱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极柱的厚度逐渐减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汇流连接件包括:
第一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
第二导通部,所述第二导通部与所述第二极柱连接;
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导通部连接,所述折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通部连接;
所述汇流连接件折弯后,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第二导通部形成预定角度α,0°<α≤4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汇流连接件还包括第三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设置有所述第三导通部,所述第三导通部与所述第一电芯的外壳连接;所述第二导通部设置有另一个所述第三导通部,所述第三导通部与所述第二电芯的外壳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汇流连接件在所述折弯部处形成底部,所述第一导通部远离所述折弯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导通部远离所述折弯部的一端形成开口;
沿着从所述底部至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第一极柱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极柱的厚度逐渐减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芯成组模块,因而,具有该电芯成组模块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
底壳,所述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模组顺次排布于所述底壳内;
横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底壳内,所述第一电芯和/或所述第二电芯与所述底壳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芯具有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电芯的大面面对所述底壳的侧壁设置;或者所述第一电芯具有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电芯的侧壁面面对所述底壳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一电芯的长度沿所述底壳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电芯具有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电芯的大面面对所述底壳的侧壁设置;或者所述第二电芯具有柱状结构,所述第二电芯的侧壁面面对所述底壳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二电芯的长度沿所述底壳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防爆阀,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均设置有所述防爆阀;所述底壳包括:
边框;
底托板,所述底托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底托板间隔设置于所述边框的底部;相邻连个所述底托板之间形成有疏散间隙,所述防爆阀面对所述疏散间隙设置;
所述边框的至少一个侧边设置有边梁通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疏散间隙内避让所述防爆阀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隔热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采集构件,所述第一电芯远离所述第二电芯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采集构件,所述第二电芯远离所述第一电芯的一端设置有另一个采集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电芯成组模块包括:模组,其中模组包括:第一电芯,第一电芯的一端设置第一极柱,第一极柱设置有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相对第一电芯的端面倾斜设置;第二电芯,第二电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极柱,第二极柱面对第一极柱设置;第二极柱设置有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相对第二电芯的端面倾斜设置;汇流连接件,汇流连接件以弯折姿态设置于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之间,汇流连接件同时与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电芯成组模块,通过设置汇流连接件,省去中间采样总成的使用,拉近了电芯与电芯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整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通过电芯极柱的异形设计对极柱进行了结构优化,加强了汇流连接件与极柱的连接面贴合的紧密性,扩大了汇流连接件的弯折角度、减轻了汇流连接件的弯折幅度,从而显著降低了汇流连接件弯折位置发生开裂的风险,进而提高了使用本电芯成组模块的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通过设置上述的电芯成组模块,显著提高了本电池包的储电量,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能,适应范围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成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另一视角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成组模块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的一种折弯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的另一种折弯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成组模块的汇流连接件在折弯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成组模块的汇流连接件在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成组模块的另一种汇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成组模块的采集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模组,2-第一电芯,201-第一端盖,202-第一极柱,203-第三极柱,3-第二电芯,301-第二端盖,302-第二极柱,303-第四极柱,4-汇流连接件,401-第一导通部,402-第二导通部,403-折弯部,404-第三导通部,5-底壳,501-边框,502-底托板,503-边梁通孔,6-防爆阀,7-横梁,8-冷板,9-采集构件,901-基体,902-第一采集部,903-第二采集部,10-BMS,11-BDU,12-低压插件,13-焊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的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
参见图1至图1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成组模块,本电芯成组模块包括模组1,其中,模组1具体包括第一电芯2、第二电芯3和汇流连接件4,其中,第一电芯2的长度方向和第二电芯3的长度方向均沿第一方向m延伸,第一电芯2设置有第一端盖201,第二电芯3设置有第二端盖301,第一端盖201与第二端盖301相互面对设置。第一端盖201上设置有第一极柱202,第一极柱202形成有用于与汇流连接件4连接的第一连接面,第二端盖301上设置有第二极柱302,第二极柱302形成有用于与汇流连接件4连接的第二连接面。
第一连接面相对第一端盖201倾斜设置,第二连接面相对第二端盖301倾斜设置,汇流连接件4以弯折姿态设置在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并且汇流连接件4分别与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相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成组模块,通过在第一电芯2与第二电芯3之间设置汇流连接件4,省去在模组1的中间位置分别对第一极柱202和第二极柱302设置采样总成,一方面减少了采样总成的用量,另一方面也缩减了中间位置采样总成的空间占用,拉近第一电芯2与第二电芯3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使用本电芯成组模块的电池包的整包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整包的电量,重要的是,通过对第一极柱202和第二极柱302进行异形设计,增大了汇流连接件4的弯折角度,加强汇流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贴合的紧密性,降低汇流连接件4发生开裂甚至于第一极柱202或第二极柱302断接的风险。优选地,第一方向m还为使用本电芯成组模块的电池包整包的宽度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极柱202具有长方体结构,沿着第一极柱202的长度方向,第一极柱202的厚度逐渐减小,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面相对第一端盖201形成斜面,第二极柱302同理,使得第二连接面相对第二端盖301形成斜面,在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之间形成楔形空间,进而使得汇流连接件4衣弯折姿态设置于第一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之后能够缓解汇流连接件4的弯折程度。
进一步地,第一电芯2远离第一极柱202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三极柱203,第三极柱203的厚度可处处相同,也可同第一极柱202,沿第三极柱203的长度方向第三极柱203的厚度逐渐减小。同理,第二电芯3远离第二极柱302的一端还设置有第四极柱303,第四极柱303的厚度可处处相同也可沿其长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汇流连接件4具体包括第一导通部401、第二导通部402和折弯部403,第一导通部401与第一连接面贴合并连接,连接方式优选为焊接,第二导通部402与第二连接面贴合并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焊接。折弯部403位于第一导通部401与第二导通部402之间,优选地,第一导通部401、折弯部403和第二导通部402顺次排布并具有一体式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均为斜面,使得在使用焊接器13将第一导通部401与第一连接面进行焊接时,焊接器13的尾部与第一电芯2之间形成角度和间距,或者说,焊接器13与第一端盖201是不平行的,从而确保第一导通部401与第一连接面顺利焊接,第二导通部402与第二连接面在焊接过程中同理,不再赘述。
通过折弯部403,使得第一导通部401与第二导通部402成角度设置,两者共同形成的夹角具有预定角度α,优选地,0°<α≤40°,预定角度过大容易影响成组效率,预定角度过小则折弯部403容易开裂。并且折弯部403不相对第一电芯2的任一侧外壁面、第二电芯3的任一侧外壁面突出,避免折弯部403与其他结构或部件发生干涉、碰撞或者短路。
进一步地,首先将第一导通部401与第一连接面进行焊接,然后将第二导通部402与第二连接面进行焊接,最后对折弯部403施力使其弯折,同时第一电芯2与第二电芯3逐渐远离至沿同一直线延伸的状态,而第一导通部401与第二导通部402逐渐靠近使得汇流连接件4形成U型结构。
折弯结束后,具有U型结构的汇流构件在折弯部403的位置形成底部,在远离底部的位置形成开口,沿着从底部至开口的方向,第一极柱202的厚度和第二极柱302的厚度逐渐减小。
在完成上述操作后,第一电芯2的第一端盖201与第二电芯3的第二端盖301之间形成4mm-60mm的肩部距离,该肩部距离不宜过小,尺寸过小则无法成组,该肩部距离也不宜过大,尺寸过大则容易影响整包的尺寸和电量。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导通部401和第二导通部402课具有两种折弯方向,但最终效果、目的以及第一极柱202和第二极柱302的减薄趋势均相同,能够实现相同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第一电芯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电芯2沿第二方向n顺次排布,其中,第二方向n与第一方向m为相互垂直的两方向,且第二方向n与电池包整包的长度方向、第一电芯2或第二电芯3的厚度方向同向,也就是说,多个第一电芯2沿每一个第一电芯2的厚度方向顺次排布。
第二电芯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电芯3沿第二方向n顺次排布,每一个第二电芯3正对一个第一电芯2设置,并且每一组第一电芯2与第二电芯3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汇流连接件4。
优选地,本实施中,第一电芯2和第二电芯3均具有长方体结构,并且第一电芯2和第二电芯3均具有面积最大的两个大面,第一电芯2的大面、第二电芯3的大面均正对下述底壳5的侧壁设置,第一电芯2和第二电芯3的侧壁与底壳5的侧壁平行设置,更优选地,第一电芯2的长度和第二电芯3的长度均底壳5的宽度方向延伸,从而有效提升多个电芯在整包内宽度方向的体积利用率。更优选地,第一电芯2的长度与第二电芯3的长度相同,更优选地,单个电芯的长度(含极柱)/模组1的总长度(含极柱和汇流连接件4)=0.93-0.99,该比值反应长度方向上的单个电芯长度相对模组1总长度的占比,其中,模组1的总长度优选为730mm-2500mm。
第一电芯2和第二电芯3还可以为圆柱电芯、棱柱电芯等柱状电芯,此时第一电芯2和第二电芯3的侧壁面正对下述底壳5的侧壁设置,并且第一电芯2的长度、第二电芯3的长度均沿底壳5的整体宽度延伸。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模组1的数量为多个,每一个模组1均包括一个第一电芯2和一个第二电芯3,每一个模组1沿的总长度为L0,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L0包括第一电芯2、第二电芯3以及两者之间设置有输出极的部分、包含两者端部的输出极的总长度,外壳沿第二方向nn具有预定外沿宽度W1和预定内壁宽度W2,其中,W1和W2对应整包尺寸,在模组1中第一电芯2的长度方向和第二电芯3的长度方向与外壳的宽度方向平行时,W1对应的延伸方向即为使用本电芯成组模块的整车行进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L0/W2=0.85-0.98,优选地,L0/W2=0.97,其中,模组1的长度为300mm-3000mm,优选为1173mm,W2=1210mm。
进一步地,每一个第一电芯2或第二电芯3的长度为c(这里的长度c为不含两端输出极极柱的长度),优选地,c>150mm,c为350-1000mm,每一个电芯的厚度为a,每一个电芯的高度或者说宽度b,优选地,b≤160mm,每一个模组1中所包含的电芯的总长度为L1,也就是说,L1=2c,优选地,L1/W1=0.88-0.97,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L1/W1=0.95。
优选地,相邻两个第一电芯2之间、相邻两个第二电芯3之间均形成有,该间隙≥0.1mm,同时该间隙≥0.2倍电芯厚度(a)。
更优选地,在上述间隙内设置有间隔材料,间隔材料的厚度小于上述间隙的厚度。
进一步地,本电芯成组模块还包括第三导通部404,第三导通部404优选为镍片,第一导通部401远离折弯部4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导通部404,第三导通部404与第一端盖201连接,以使第一电芯2的外壳带电,以便采集第一电芯2的电压;第二导通部402远离折弯部403的一端设置有另一个第三导通部404,第三导通部404与第二端盖301连接,以使第二电芯3的外壳带电,以便采集第二电芯3的电压。
进一步地,本电芯成组模块还包括底壳5和防爆阀6,其中,第一电芯2和第二电芯3分别设置有防爆阀6,防爆阀6设置于第一电芯2除两侧大面、第一端盖201以外的其他壁面,以及第二电芯3除两侧大面、第二端面以外的其他壁面。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电芯成组模块,通过设置汇流连接件4,省去中间采样总成的使用,拉近了电芯与电芯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整包的空间利用率,同时,通过电芯极柱的异形设计对极柱进行了结构优化,加强了汇流连接件4与极柱的连接面贴合的紧密性,扩大了汇流连接件4的弯折角度、减轻了汇流连接件4的弯折幅度,从而显著降低了汇流连接件4弯折位置发生开裂的风险,进而提高了使用本电芯成组模块的电池的安全性能。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芯成组模块,因而,具有该电芯成组模块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电池包还包括底壳5,底壳5具体包括边框501和底托板502,第一电芯2的大面和第二电芯3的大面均面对边框501设置,底托板5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底板间隔设置在边框501的底部,并且每一个底托板502均与边框501固定。相邻两个底托板502之间形成疏散间隙,优选地,防爆阀6设置于第一电芯2的底部和第二电芯3的底部,并且防爆阀6正对疏散间隙设置,使得防爆阀6开启口释放的压力和热量能够经疏散间隙释放。更优选地,边框501的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边梁通孔503,防爆阀6释放的热量和压力最终经边梁通孔503疏散至底壳5以外。
进一步地,本电池包还包括隔热构件(图中未示出),隔热构件呈片状,在每一个疏散间隙内,隔热构件沿疏散间隙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避让中间部分用于疏散防爆阀6释放的热量和压力的位置,及实现释放防爆阀6的压力和热量,同时避免热量反作用于第一电芯2或第二电芯3。
进一步地,本电池包还包括横梁7,横梁7设置在底壳5内,每一个第一电芯2的第一端盖201均与横梁7的一侧面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胶粘,每一个第二电芯3的第二端盖301均与横梁7的另一侧面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胶粘,从而提高模组1以及本电池包整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优选地,在如图7所示状态下,第一极柱202靠近第一电芯2的第一端盖201的上部设置,第二极柱302靠近第二电芯3的第二端盖301的上部设置,更优选地,第一极柱202与第一电芯2的第一端端面的上边缘形成2mm-30mm的距离,同样地,汇流连接件4位于第一电芯2与第二电芯3之间的空间上半部分,能够确保第一电芯2、第二电芯3顺利与横梁7固定,避免汇流连接件4与横梁7相互干涉。
进一步地,本电池包还包括冷板8,冷板8设置在模组1的底部,每一个第一电芯2和每一个第二电芯3均与冷板8接触并固定,从而对第一电芯2和/或第二电芯3起到热量调节的作用,优选地,第一电芯2和第二电芯3与冷板8接触的部分通过导热结构胶粘接。
进一步地,本电池包还包括采集构件9,采集构件9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采集构件9设置于第一电芯2远离第二电芯3的一端,另一个采集构件9设置于第二电芯3远离第一电芯2的一端。采集构件9包括:基体901和第一采集部902,其中,基体901呈长条状,并且基体901沿第二方向n延伸,基体901横跨每一个第一电芯2或每一个第二电芯3,第一采集部9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采集部902沿第二方向n间隔设置于基体901,第一采集部902的数量与第一电芯2的数量和/或第二电芯3的数量相同,每一个第一采集部902对应一个极柱设置,这里的极柱为设置于第一电芯2的第三极柱203或每一个第四极柱303,每一个第一采集部902对应连接至其中一个第三极柱203或第四极柱303,以采集每一个第一电芯2或第二电芯3的采集信号。
基体901上还设置有第二采集部903,第二采集部903的数量为多个,第二采集部903的数量与第一电芯2数量和/或第二电芯3的数量相同,每一个第二采集部903对应与一个第一端板或第二端板连接,通过上述的第三导通部404,使得第一电芯2的外壳、第二电芯3的外壳携带电压,从而使得第二采集部903可以采集第一电芯2和第二电芯3的电压。
进一步地,采集构件9还包括低压插件12,低压插件12设置于基体901,用于对外连接,以将采集构件9采集的信号对外传输。
此外,本电池包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图中未示出),采集构件9与柔性电路板连接,上述的汇流连接件4也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汇流连接件4和采集构件9分别与柔性电路板上的不同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本电池包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设置在模组1和横梁7的上方,连接板面对横梁7两侧的第一电芯2和第二电芯3设置,每一个第一电芯2的顶面和每一个第二电芯3的顶面均与连接板固定,固定方式可以但不限于为粘接,通过一个连接板同时固定多个第一电芯2和多个第二电芯3,能够提高横梁7两侧的所有电芯的排布刚度和连接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模组1的刚度,使得约束模态大于500Hz。
进一步地,本电池包还包括上盖,上盖与底壳5连接,以将模组1以及横梁7等封装在上盖与底壳5内。
此外,本电池包还包括BMS10、BDU11等电池的必要器件,这类必要器件也设置在上盖与底壳5共同限定的空间内。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包括上述电芯成组模块的全部特征,因而具有上述电芯成组模块的全部有益效果,相同的特征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成组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所述模组包括:
第一电芯,所述第一电芯的一端设置第一极柱,所述第一极柱设置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所述第一电芯的端面倾斜设置;
第二电芯,所述第二电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极柱,所述第二极柱面对所述第一极柱设置;所述第二极柱设置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对所述第二电芯的端面倾斜设置;
汇流连接件,所述汇流连接件以弯折姿态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之间,所述汇流连接件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成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呈长条状,沿着所述第一极柱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极柱的厚度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极柱呈长条状,沿着所述第二极柱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极柱的厚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成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连接件包括:
第一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
第二导通部,所述第二导通部与所述第二极柱连接;
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导通部连接,所述折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通部连接;
所述汇流连接件折弯后,所述第一导通部与所述第二导通部形成预定角度α,0°<α≤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成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连接件还包括第三导通部,所述第一导通部设置有所述第三导通部,所述第三导通部与所述第一电芯的外壳连接;所述第二导通部设置有另一个所述第三导通部,所述第三导通部与所述第二电芯的外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成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连接件在所述折弯部处形成底部,所述第一导通部远离所述折弯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导通部远离所述折弯部的一端形成开口;
沿着从所述底部至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第一极柱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极柱的厚度逐渐减小。
6.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成组模块,所述电池包还包括:
底壳,所述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模组顺次排布于所述底壳内;
横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底壳内,所述第一电芯和/或所述第二电芯与所述底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具有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电芯的大面面对所述底壳的侧壁设置;或者所述第一电芯具有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电芯的侧壁面面对所述底壳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一电芯的长度沿所述底壳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电芯具有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电芯的大面面对所述底壳的侧壁设置;或者所述第二电芯具有柱状结构,所述第二电芯的侧壁面面对所述底壳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二电芯的长度沿所述底壳的宽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防爆阀,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均设置有所述防爆阀;所述底壳包括:
边框;
底托板,所述底托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底托板间隔设置于所述边框的底部;相邻连个所述底托板之间形成有疏散间隙,所述防爆阀面对所述疏散间隙设置;
所述边框的至少一个侧边设置有边梁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散间隙内避让所述防爆阀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隔热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采集构件,所述第一电芯远离所述第二电芯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采集构件,所述第二电芯远离所述第一电芯的一端设置有另一个采集构件。
CN202322304607.6U 2023-08-25 2023-08-25 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 Active CN220692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4607.6U CN220692266U (zh) 2023-08-25 2023-08-25 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4607.6U CN220692266U (zh) 2023-08-25 2023-08-25 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2266U true CN220692266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09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4607.6U Active CN220692266U (zh) 2023-08-25 2023-08-25 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2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8561B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
EP2535962B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enhanced welding reliability and medium or large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EP2765632B1 (en) Battery module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reliability and medium or large-size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EP2624334B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a compact structure
JP6219519B2 (ja) サブモジュールが内部に装着されている電池モジュールアセンブリ
JP2013020855A (ja)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CN210744017U (zh) 线束隔离板组件、电池模块、电池组及装置
JP2008516406A (ja) 交互配向の構成を有する二次電池パック
KR20190106060A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CN112616323B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WO2022152154A1 (zh) 方壳长电芯组及电池模组和电动汽车
CN215731966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692266U (zh) 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
CN217444582U (zh)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CN115663406A (zh) 一种电芯转接件、电芯堆及无模组电池包
CN214848960U (zh) 电池模组及二次电池
JP6338905B2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CN219779050U (zh) 电池装置
CN218887457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动力装置
CN216563349U (zh) 电池模组
CN218887417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984644U (zh) 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9534801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19419406U (zh) 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CN117039102A (zh) 长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动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