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4582U -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4582U
CN217444582U CN202220842948.1U CN202220842948U CN217444582U CN 217444582 U CN217444582 U CN 217444582U CN 202220842948 U CN202220842948 U CN 202220842948U CN 217444582 U CN217444582 U CN 217444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battery
electrode
copper bar
op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429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花黄伟
王咸进
陈斌斌
王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429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4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4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4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组电池组,每组所述电池组均包括排列布置的多个单体电池;以及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连接在每组所述电池组的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电池模组至少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极性相反。解决电池模组的排布方式受限,铜排排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新能源行业也迅速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应运而生,使用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时,对电池的功率要求很高,并且对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也有要求,电池的重量、体积和与电动汽车的配合等都在电池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范围内。
因此,为了满足大动力能源装置的需求,必须先将多个电芯组成一个电池模组,然后再将电池模组进行组合排布形成电池包,由于传统电池模组的总正总负输出在不同侧,使得电池模组在电池包的排布方式受到限制,造成的电池模组间的铜排长度较长或所需空间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池模组,解决电池模组间铜排排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缺陷。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模组的电池包。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组电池组,每组所述电池组均包括排列布置的多个单体电池;以及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连接在每组所述电池组的多个所述单体电池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电池模组至少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极性相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为沿所述电池组的多个所述单体电池堆叠方向的最外侧,所述第二侧部为沿多个所述电池组堆叠方向的最外侧,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一侧部互相垂直,所述第一侧部设有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且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极性相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极性为正极或/和负极,所述电极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或/和所述第二侧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单体电池的极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端板和侧板,所述端板和所述侧板首尾连接构成所述单体电池的容纳空间,所述端板上设有输出底座,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输出底座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铝制,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铜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底座与所述端板卡接固定,所述输出底座和所述端板中一者设有弹性件,一者设有卡槽。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和第一铜排,所述第一铜排连接同一所述电池模组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极性相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二铜排,所述第二铜排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电极连接件,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极性相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三铜排和第四铜排,所述第三铜排和所述第四铜排分别与一个所述电池模组同侧的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连接,所述电极连接件的极性相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电池模组的侧部上均设置有电极连接件,且同侧的两个电极连接件的极性相反,解决了因传统电池模组的总正总负输出在不同侧造成的电池模组间的铜排长度较长或所需空间较大的问题,便于电池模组在电池包内排布设置,无需预留过多设置铜排的空间,既节省电池包内部空间,又减少铜排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连接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连接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连接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连接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连接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的连接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电极连接件和输出底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电池包的。
附图标记说明:1、单体电池;2、汇流排;3、电极连接件;4、第一铜排; 5、第二铜排;6、第三铜排;7、第四铜排;8、端板;9、侧板;10、输出底座; 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电池包;14、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组电池组14,每组电池组14均包括排列布置的多个单体电池1;以及汇流排2,汇流排2连接在每组电池组14的多个单体电池1的正负极之间;电池模组至少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包括两组并排布置的电池组14,每组电池组14包括排列布置的多个单体电池1,在电池模组的同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且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在电池模组与之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3,且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通过在电池模组的相对两侧上均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且同侧的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解决了因传统电池模组的总正总负输出在不同侧造成的电池模组间的铜排长度较长或所需空间较大的问题,便于电池模组在电池包13内排布设置,无需预留过多设置铜排的空间,既节省电池包13内部空间,又减少铜排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电池模组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为沿电池组14的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方向的最外侧,即电池组14与端板8相对的一侧;第二侧部为沿多个电池组14堆叠方向的最外侧,即电池组14与侧板9相对的一侧;电池模组包括两个第一侧部和两个第二侧部,且第二侧部与第一侧部互相垂直,电池模组的第一侧部设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且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包括两组并排布置的电池组14,其中在电池模组的第一侧部,即电池组14与端板8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且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如图2所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包括两组并排布置的电池组14,其中在电池模组的第二侧部,即电池组14与侧板9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且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模组的第一侧部设置有电极连接件3时,即电极连接件3一端与单体电池1的极柱连接,另一端向外延伸,作为电池模组总输出的正极或负极与电池模组外的零部件连接,这里的零部件指的是具有电连接功能的,例如铜排,当电池模组的第二侧部设置有电极连接件3时同理,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极连接件3,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为正极或/和负极,电极连接件3设置在第一侧部或/和第二侧部,即电池模组在其中一侧(第一侧部或第二侧部)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这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在另一侧(第一侧部或第二侧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极连接件3,该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可以为正极,也可以为负极。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在两个第一侧部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且每个第一侧部上的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如图4所示,在第三种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在其中一个第一侧部上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在其中一个第二侧部上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如图5所示,在第四种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在其中一个第一侧部上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在两个第二侧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极连接件3,两个第二侧部上的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如图6所示,在第五种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其中一个第一侧部上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在另一个第一侧部和其中一个第二侧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极连接件3,且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如图7所示,在第六种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包括三个电池组14,电池模组在两个第一侧部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且每个第一侧部上的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池模组包括三个及以上电池组14时,电极连接件3 的设置方式与电池模组包括两个电池组14时的设置方式相同,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如图8所示,电极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与单体电池1的极柱连接,第二连接部1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上,并向电池组14外侧延伸,第一连接部11为铝制,第二连接部12为铜制。
电池模组还包括端板8和侧板9,端板8和侧板9首尾连接构成可容纳多个单体电池1的容纳空间,其中电池组14至少为两组,且并排布置在电池模组的容纳空间内,相邻两组电池组14间可通过打胶连接固定,也可通过设置隔板或其他连接件连接固定,不限制具体形式。
端板8上设有输出底座10,输出底座10和端板8中一者设有弹性件,一者设有卡槽,输出底座10,输出底座10和端板8通过弹性件与卡槽的装配关系进行卡接固定,电极连接件3的第二连接部12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上,另一端设置在输出底座10上。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13,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的一侧设有第一铜排4,第一铜排4连接同一电池模组的相邻两个电极连接件3,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电池包13还包括第二铜排5,第二铜排5设置在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电极连接件3上,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电池包13还包括第三铜排6和第四铜排7,第三铜排6和第四铜排7分别与位于一个电池模组同侧的两个电极连接件3连接,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13包括五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间以及电池模组与电池包13间通过铜排连接,具体地,三个电池模组的两个第一侧部均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两个电池模组的其中一个第一侧部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且同侧的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为了表述清楚,分别对电池包13中的五个电池模组命名为:单层模组中左侧的电池模组为第一电池模组,中间的电池模组为第二电池模组,右侧的电池模组为第三电池模组,双层模组中上面的电池模组为第四电池模组,下面的电池模组为第五电池模组;具体地,第四电池模组和第五电池模组的其中一侧两个电极连接件 3通过第一铜排4连接,第四电池模组的另一侧通过第二铜排5与第三电池模组连接,第五电池模组的另一侧通过第二铜排5与第一电池模组连接,第二电池模组的其中一侧的两个电极连接件3与相邻的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三电池模组连接,第二电池模组的另一侧的两个电极连接件3分别与第三铜排6和第四铜排7连接,并作为电池包13的总的输出正极和负极。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电池包13包括五个电池模组,其中电池模组可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池模组,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通过在电池模组的侧部上均设置有电极连接件3,且同侧的两个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解决电池模组的排布方式受限,铜排排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电池组(14),每组所述电池组(14)均包括排列布置的多个单体电池(1);以及汇流排(2),所述汇流排(2)连接在每组所述电池组(14)的多个所述单体电池(1)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电池模组至少一侧设置有两个电极连接件(3),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为沿所述电池组(14)的多个所述单体电池(1)堆叠方向的最外侧,所述第二侧部为沿多个所述电池组(14)堆叠方向的最外侧,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一侧部互相垂直,所述第一侧部设有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3),且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极连接件(3),所述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为正极或/和负极,所述电极连接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或/和所述第二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单体电池(1)的极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端板(8)和侧板(9),所述端板(8)和所述侧板(9)首尾连接构成所述单体电池(1)的容纳空间,所述端板(8)上设有输出底座(10),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输出底座(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为铝制,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为铜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底座(10)与所述端板(8)卡接固定,所述输出底座(10)和所述端板(8)中一者设有弹性件,一者设有卡槽。
8.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和第一铜排(4),所述第一铜排(4)连接同一所述电池模组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3),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13)还包括第二铜排(5),所述第二铜排(5)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电极连接件(3),所述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13)还包括第三铜排(6)和第四铜排(7),所述第三铜排(6)和所述第四铜排(7)分别与一个所述电池模组同侧的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3)连接,所述电极连接件(3)的极性相反。
CN202220842948.1U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Active CN217444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2948.1U CN217444582U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2948.1U CN217444582U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4582U true CN217444582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8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42948.1U Active CN217444582U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45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9900A (zh) * 2023-04-23 2023-06-13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9900A (zh) * 2023-04-23 2023-06-13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20368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KR101305224B1 (ko)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WO2011099703A2 (ko) 용접 신뢰성이 향상된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KR20120055451A (ko) 콤팩트한 구조의 전지팩
CN103000836A (zh) 电池模块
CN210866323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KR20100109863A (ko)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중대형 전지모듈
EP4164046A1 (en) Prismatic long battery pack,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12848715U (zh) 一种电芯模组
CN217444582U (zh)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CN21009228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大模组结构
CN218472176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JP7150714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218334106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15663406A (zh) 一种电芯转接件、电芯堆及无模组电池包
CN211719691U (zh) 电池模组
CN214176205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20042202U (zh) 电池组
CN218887457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动力装置
CN220692266U (zh) 电芯成组模块及电池包
CN217035900U (zh) 一种模块化便捷安装的汇流排
CN218783200U (zh) 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包
CN214384783U (zh) 一种电连接件、电池组和电池包
CN217544749U (zh) 电池模组和电动车
CN218887417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