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9200U - 挂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挂式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9200U
CN220689200U CN202322100205.4U CN202322100205U CN220689200U CN 220689200 U CN220689200 U CN 220689200U CN 202322100205 U CN202322100205 U CN 202322100205U CN 220689200 U CN220689200 U CN 220689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volute
air outlet
indoor
sea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002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福凯
张江
肖美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002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9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9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9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式空调,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挂式空调包括:壳体、新风蜗壳、新风风扇、一个驱动电机、挡板、密封板和驱动模块;其中,新风蜗壳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驱动电机带动换热风扇和新风风扇同步转动;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驱动模块带动挡板运动至开启新风进风口的位置,且控制密封板开启新风出风口;在新风风扇转动的作用下,以使室外新风通过新风进风口进入新风蜗壳内并通过新风出风口输出;在第二运行模式下,驱动模块带动挡板运动至封闭新风进风口的位置,控制驱动模块带动密封板封闭新风出风口,以使新风蜗壳内部呈密闭状态。

Description

挂式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式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而新风空调是具有新风功能的一种健康舒适的空调,利用风扇,实现房间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和换气。
空调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开设有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的新风蜗壳,新风蜗壳内设置有新风风扇,通过新风风扇转动以将室外新风通过新风进风口进入新风蜗壳后通过新风出风口输入至室内。部分空调器中,通过一个电机同时带动新风风扇和换热风扇转动,因此新风风扇必须与换热风扇同步转动,新风风扇无法单独停止。现有技术中,当不需要使用新风模式时,利用防倒灌挡板直接关闭新风进风口,但是该方法中新风风扇依然在新风蜗壳内转动,因为气压的问题会产生噪音,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挂式空调,当不处于新风模式时,通过挡板和驱动模块分别封闭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以封闭新风蜗壳,减少噪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式空调,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室内的顶部或室内上方;所述壳体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侧底部开设有室内出风口;
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将经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
新风蜗壳,所述新风蜗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新风蜗壳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
新风风扇,所述新风风扇设置于所述新风蜗壳内;
换热风扇,所述换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换热风扇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室内气流经过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被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换热后从所述室内出风口输出;
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轴同时带动所述换热风扇和所述新风风扇同步转动;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新风蜗壳;
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置于所述新风蜗壳;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挡板开启或封闭所述新风进风口,以及驱动所述密封板开启或关闭所述新风出风口;
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驱动模块带动所述挡板运动至开启所述新风进风口的位置,且控制所述密封板开启所述新风出风口;在所述新风风扇转动的作用下,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进风口进入所述新风蜗壳内并通过所述新风出风口输出;
在第二运行模式下,驱动模块带动所述挡板运动至封闭所述新风进风口的位置,控制所述驱动模块带动密封板封闭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蜗壳内部呈密闭状态。
在技术方案中,当不处于新风模式时,通过驱动模块带动挡板和密封板分别封闭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以封闭新风蜗壳,减少噪音。同时密封板封闭新风出风口避免灰尘进入新风蜗壳内。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新风蜗壳上且靠近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密封板翻转以开启或关闭所述新风出风口。
在技术方案中,启动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直接带动密封板翻转以开启或关闭新风出风口,其结构简单且运动过程简单。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板沿所述新风出风口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密封板的一端均设置有传动齿轮;
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齿条滑动于所述新风蜗壳,所述第一齿轮和各所述传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在技术方案中,启动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以带动第一齿条移动,第一齿条移动带动与其啮合的各传动齿轮转动,各个齿轮转动分别带动对应的密封板翻转开启或密闭新风出风口。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出风口处设置有安装框;各所述密封板的两端分别转动于所述安装框内相对的两侧壁;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传动腔;所述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传动腔内。
在技术方案中,通过传动腔的设置,以避免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和传动齿轮相互分离。并且通过传动腔限制第一齿条的移动方向,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蜗壳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
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旋转,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带动所述挡板沿所述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新风进风口。
在技术方案中,第二驱动件启动以带动第二齿轮旋转,通过第二驱动件的正转或反转即可实现挡板移动方向的改变,以实现挡板对新风进风口的开启或关闭。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驱动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密封板翻转开启所述新风出风口;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转动,利用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移动所述挡板开启所述新风进风口;
当退出新风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密封板翻转封闭所述新风出风口;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转动,利用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移动所述挡板封闭所述新风进风口。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控制被配置为,当检测到二氧化碳的检测值超过第一预设值时开启新风模式,当检测到二氧化碳低于第二预设值时退出新风模式。
在技术方案中,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挂式空调进入或退出新风模式。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板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技术方案中,通过密封圈的设置,密封板封闭新风出风口时,密封圈被密封板和新风出风口夹持,提高密封板对新风出风口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噪音的传出,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蜗壳内设置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将所述新风蜗壳内部分隔为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在技术方案中,室外的新风进入室内时会通过过滤件并被过滤件过滤。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蜗壳上开设有将所述新风蜗壳内部与外界连通的插槽;所述插槽可拆卸的插接有框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框架内。
在技术方案中,拉动框架,将框架插入插槽或从插槽取出,即可实现安装过滤件或取出过滤件,当需要对过滤件进行更换或清理时,直接拔出框架即可,方便操作提高效率。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挂式空调,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室内的顶部或室内上方;所述壳体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侧底部开设有室内出风口;
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将经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
新风蜗壳,所述新风蜗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新风蜗壳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
新风风扇,所述新风风扇设置于所述新风蜗壳内;
换热风扇,所述换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换热风扇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室内气流经过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被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换热后从所述室内出风口输出;
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轴同时带动所述换热风扇和所述新风风扇同步转动;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开启或封闭所述新风进风口,以及开启或关闭所述新风出风口;
在第一运行模式下,控制驱动模块开启所述新风进风口,且开启所述新风出风口;在所述新风风扇转动的作用下,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进风口进入所述新风蜗壳内并通过所述新风出风口输出;
在第二运行模式下,控制驱动模块封闭所述新风进风口,且封闭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蜗壳内部呈密闭状态。
在技术方案中,当不处于新风模式时,通过驱动模封闭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以封闭新风蜗壳,减少噪音。同时密封板封闭新风出风口避免灰尘进入新风蜗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内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内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新风蜗壳部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新风蜗壳部分的仰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新风蜗壳部分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新风蜗壳部分的爆炸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新风蜗壳部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新风蜗壳部分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新风蜗壳部分的爆炸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新风蜗壳的部分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新风蜗壳部分的侧视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传动腔部分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新风蜗壳部分的局部爆炸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工作流程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工作流程图;
图2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挂式空调的工作流程图。
以上各图中:100、壳体;200、换热风扇;300、新风蜗壳;301、第一半壳;302、第二半壳;303、第三半壳;304、插槽;400、框架;500、新风风扇;600、驱动电机;700、新风出风口;800、密封板;900、转轴;110、第一驱动件;120、第一齿轮;130、传动齿轮;140、第一齿条;150、新风进风口;160、挡板;170、第二驱动件;180、第二齿轮;190、第二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本申请中,挂式空调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室内换热器来执行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室内换热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室内机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空调室内机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室内换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室内机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室内换热器时,空调室内机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图8和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挂式空调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挂式空调包括:壳体100、室内热交换器、换热风扇200、新风蜗壳300、新风风扇500、一个驱动电机600、挡板160、密封板800和驱动模块;
其中,壳体100设置于室内的顶部或室内上方;壳体100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壳体100顶部开设有室内进风口,壳体100的前侧底部开设有室内出风口;
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第一内腔内,室内热交换器将经过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
新风蜗壳300设置于第二内腔内,新风蜗壳300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150和新风出风口700;
新风风扇500设置于新风蜗壳300内;换热风扇200设置于第一内腔内,换热风扇200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室内气流经过室内进风口进入壳体100内并被室内热交换器换热后从室内出风口输出;
驱动电机600通过连接轴同时带动换热风扇200和新风风扇500同步转动;
挡板160设置于新风蜗壳300;密封板800设置于新风蜗壳300;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挡板160开启或封闭新风进风口150,以及驱动密封板800开启或关闭新风出风口700;
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驱动模块带动挡板160运动至开启新风进风口150的位置,且控制密封板800开启新风出风口700;在新风风扇500转动的作用下,室外新风通过新风进风口150进入新风蜗壳300内并通过新风出风口700输出;
在第二运行模式下,驱动模块带动挡板160运动至封闭新风进风口150的位置,控制驱动模块带动密封板800封闭新风出风口700;新风蜗壳300内部呈密闭状态。
通过上述方案,当不处于新风模式时,通过驱动模块带动挡板160和密封板800分别封闭新风进风口150和新风出风口700,以封闭新风蜗壳300,减少噪音。同时密封板800封闭新风出风口700避免灰尘进入新风蜗壳30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式空调还包括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想要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室内时,通过遥控器、手机软件、或控制面板等方式向控制器发送第一信号,挂式空调进入第一运行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不想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室内时,通过遥控器、手机软件、或控制面板等方式向控制器发送第二信号,挂式空调进入第二运行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运行模式为新风模式,用于将室外新风输入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00为共轴电机,其输出轴的一端与换热风扇200连接,另一端与新风风扇50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00的输出轴与所述换热风扇200连接,换热风扇200同轴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与新风风扇50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呈水平设置且挂设于墙壁,在墙体内穿设有过墙管与室外连通,过墙管位于室内的一端与新风进风口150连接且连通。驱动电机600的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换热风扇200和新风风扇500分别同轴连接于驱动电机600的两个输出端。在现有技术中,新风风扇500与换热风扇200通常使用两个电机分别带动,其成本较高。而本申请中,仅需要一个驱动电机600即可实现对新风风扇500的转动和换热风扇200的转动,节约成本。
在现有技术中,驱动电机600在运行时,换热风扇200和新风风扇500必须同步转动,因此当用户不想要通过新风风扇500向室内鼓入新风时,通常的做法是利用防倒灌装置直接封闭新风进风口150。但是因为新风风扇500是必须转动的,因此在新风蜗壳300内新风风扇500持续转动并通过新风出风口700输出气流,但是并没有新风能够从新风进风口150进入新风蜗壳300。因此新风蜗壳300内会产生负压,室内的空气会在气压的作用下在新风出风口700处产生乱流,而且室外的新风会不断撞击防倒灌装置,因此会出现噪音影响用户体验。并因为气压的问题,在新风蜗壳300内旋转的新风风扇500受到的阻力会变大,产生新风风扇500的堵转。而因为新风风扇500的堵转,会造成驱动电机600超负载运转的问题。
在本方案中,挂式空调在不处于新风模式时,驱动模块带动密封板800封闭新风出风口700,挡板160移动至新风进风口150处封闭新风进风口150,通过密封板800和挡板160将新风蜗壳300内变成一个独立的不与外界连通的空腔,避免出现负压以减少噪音。并且即使有噪音,噪音也位于新风蜗壳300内部,避免噪音通过新风出风口700进入室内,进一步减少噪音,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照全部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件110,其中,密封板800设置于新风出风口700处;第一驱动件110设置于新风蜗壳300上且靠近新风出风口700;第一驱动件110带动密封板800翻转以开启或关闭新风出风口700。启动第一驱动件110,第一驱动件110直接带动密封板800翻转以开启或关闭新风出风口700,其结构简单且运动过程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齿轮120,第一驱动件110安装于新风蜗壳300内的新风出风口700处,第一驱动件110的输出轴与新风出风口700的开设方向垂直。第一齿轮120同轴固定于第一驱动件110的输出轴。密封板800铰接于新风出风口700处,密封板800与新风蜗壳300通过转轴900与新风蜗壳300铰接,转轴900上同轴固定有传动齿轮130。第一齿轮120与传动齿轮130啮合,启动第一驱动件110,第一驱动件110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120转动,第一齿轮120与传动齿轮130啮合以带动密封板800翻转。
请参照全部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10的输出轴直接与密封板800连接。启动第一驱动件110,第一驱动件110的输出轴直接带动密封板800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10包括但不限于电机、马达。
在一些实施例中,仅有一个密封板800的情况下,密封板800的面积大于新风出风口700的面积,密封板800能够直接封闭新风出风口7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板800沿新风出风口700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各密封板800的一端均设置有传动齿轮130;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齿条140;第一齿轮120设置于第一驱动件110的输出轴;第一齿条140滑动于新风蜗壳300,第一齿轮120和各传动齿轮130均与第一齿条140啮合。启动第一驱动件110,第一驱动件110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120转动,第一齿轮120与第一齿条140啮合以带动第一齿条140移动,第一齿条140移动带动与其啮合的各传动齿轮130转动,各个齿轮转动分别带动对应的密封板800翻转开启或密闭新风出风口700。
请参照全部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出风口700的开设方向与长度方向垂直。各个密封板800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与新风出风口700的长度方向垂直。各密封板800通过转轴900与新风出风口700处转动连接。第一驱动件110靠近密封板800的一侧,传动齿轮130同轴固定于对应密封板800上转轴900靠近第一驱动件110的一端。第一齿条140的长度方向与各密封板800间隔分布的方向相同,第一齿轮120与第一齿条140啮合并带动第一齿条140沿第一齿条140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齿条140移动时带动各传动齿轮130转动以控制密封板800翻转。当各密封板800的宽度方向处于同一平面时,各密封板800封闭新风出风口7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过新风出风口700输出的空气能够根据密封板800的翻转方向调节风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齿条140的两侧均开设有齿槽;各传动齿轮130设置于第一齿条140的一侧与第一齿条140啮合。第一齿轮120啮合于第一齿条140远离传动齿轮130的一侧且与第一齿条140啮合。通过该方法,以节约空间。
请参照全部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出风口700处设置有安装框;各密封板800的两端分别转动于安装框内相对的两侧壁;安装框上开设有传动腔;第一齿条140、第一齿轮120和传动齿轮130均设置于传动腔内。通过传动腔的设置,以避免第一齿条140、第一齿轮120和传动齿轮130相互分离。并且通过传动腔限制第一齿条140的移动方向,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密封板800上转轴900的两端均贯穿安装框。传动腔开设于安装框任意一个穿设有转轴900的外侧壁,转轴900靠近传动腔的一端延伸至传动腔内,传动齿轮130位于传动腔内。第一齿条140沿其长度方向滑动于传动腔内,第一齿条140往复移动以调整密封板800顺时针或逆时针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板800与新风出风口70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的设置,密封板800封闭新风出风口700时,密封圈被密封板800和新风出风口700夹持,提高密封板800对新风出风口700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噪音的传出,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位于安装框远离新风蜗壳300的一侧,以使当密封板800翻转贴合于安装框时,通过密封板800与安装框之间的密封圈提高密封性。
请参照全部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蜗壳300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170,第二驱动件170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180,挡板160上设置有与第二齿轮180啮合的第二齿条190;第二驱动件170带动第二齿轮180旋转,第二齿轮180与第二齿条190啮合以带动挡板160沿第二齿条19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开启或关闭新风进风口150。第二驱动件170启动以带动第二齿轮180旋转,通过第二驱动件170的正转或反转即可实现挡板160移动方向的改变,以实现挡板160对新风进风口150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70设置于新风蜗壳300外部,第二驱动件170的输出轴延伸至新风蜗壳300内,第二齿轮180位于新风蜗壳300内且与第二驱动件170的输出轴连接。挡板160贴合并滑动于新风蜗壳300开设有新风进风口150的内侧壁。挡板160能够完全封闭新风进风口150。
请参照全部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蜗壳300内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将新风蜗壳300内部分隔为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新风进风口150与第二腔室连通,新风出风口700与第一腔室连通。室外的新风进入室内时会通过过滤件并被过滤件过滤。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蜗壳300由第一半壳301和第二半壳302和第三半壳303扣合形成,其中,第二半壳302设置于第一半壳301背离换热风扇200的一侧,第三半壳303设置于第二半壳302背离换热风扇200的一侧。第一半壳301和第二半壳302之间形成第一腔室,第二半壳302与第三半壳303之间形成第二腔室。开启第一半壳301和第二半壳302即可安装或取出新风风扇500。过滤件设置于第二半壳302与第三半壳30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蜗壳300上开设有将新风蜗壳300内部与外界连通的插槽304;插槽304可拆卸的插接有框架400,过滤件设置于框架400内,当框架400完全插接有插槽304时,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分别位于框架400和过滤件的两侧。拉动框架400,将框架400插入插槽304或从插槽304取出,即可实现安装过滤件或取出过滤件,当需要对过滤件进行更换或清理时,直接拔出框架400即可,方便操作提高效率。
请参照全部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槽304开设于第三半壳303的侧壁,插槽304的开设方向垂直于新风风扇500的轴向。在插入框架400时,从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接缝处插入,直至框架400完全插入插槽304,框架400和框架400内的过滤件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件可拆卸于框架400,过滤件与框架40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贴、卡接、插接。
请参照全部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件为过滤网,过滤网铺设框架400内。过滤网为常见的过滤用具,其可以批量采购成本较低的同时过滤效果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蜗壳300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挡板160部分滑动于滑槽内,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挡板160的移动方向相同。挡板160滑动于滑槽内,通过滑槽限制挡板160的移动方向,保证挡板160的移动时的位置准确,提高挡板160在运行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有两个,其一滑槽开设于第二半壳302朝向第三半壳303的一侧,另一滑槽开设于第三半壳303朝向第二半壳302的之间。挡板160的两侧分别滑动于两个滑槽。通过两个滑槽进一步限制挡板160的滑动方向。在安装挡板160时,将挡板160位于第二半壳302和第三半壳303之间,将第三半壳303和第二半壳302逐渐靠近并连接,以使挡板160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滑槽。
请参照附图18至2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运行模式下,控制第一驱动件110转动以带动密封板800翻转开启新风出风口700;控制第二驱动件170转动,利用第二齿轮180与第二齿条190啮合以移动挡板160开启新风进风口150;当退出新风模式时,控制第一驱动件110转动以带动密封板800翻转封闭新风出风口700;控制第二驱动件170转动,利用第二齿轮180与第二齿条190啮合以移动挡板160封闭新风进风口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控制被配置为,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检测值,当检测到二氧化碳的检测值超过第一预设值时开启新风模式,当检测到二氧化碳低于第二预设值时退出新风模式。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挂式空调进入或退出新风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的具体数值在出厂预设或用户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的数值可以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上开设有空调出风口,换热风扇将经过室内热交换器换热后的空调风通过空调出风口输出至室内,壳体100上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设置于空调出风口处并调整空调风的风向。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挂式空调,其包括:壳体100、室内热交换器、换热风扇200、新风蜗壳300、新风风扇500、一个驱动电机600、挡板160、密封板800、驱动模块和控制器;
其中,壳体100设置于室内的顶部或室内上方;壳体100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壳体100顶部开设有室内进风口,壳体100的前侧底部开设有室内出风口;
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第一内腔内,室内热交换器将经过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
新风蜗壳300设置于第二内腔内,新风蜗壳300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150和新风出风口700;
新风风扇500设置于新风蜗壳300内;换热风扇200设置于第一内腔内,换热风扇200设置于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室内气流经过室内进风口进入壳体100内并被室内热交换器换热后从室内出风口输出;
驱动电机600通过连接轴同时带动换热风扇200和新风风扇500同步转动;
挡板160设置于新风蜗壳300;密封板800设置于新风蜗壳300;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挡板160开启或封闭新风进风口150,以及驱动密封板800开启或关闭新风出风口700;
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接收到第一信号后,控制驱动模块开启所述新风进风口150,且开启所述新风出风口700;在所述新风风扇500转动的作用下,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进风口150进入所述新风蜗壳300内并通过所述新风出风口700输出;
当接收到第二信号后,控制驱动模块封闭所述新风进风口150,且封闭所述新风出风口700;所述新风蜗壳300内部呈密闭状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挂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侧底部开设有室内出风口;
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将经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
新风蜗壳,所述新风蜗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新风蜗壳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
新风风扇,所述新风风扇设置于所述新风蜗壳内;
换热风扇,所述换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换热风扇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室内气流经过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被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换热后从所述室内出风口输出;
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轴同时带动所述换热风扇和所述新风风扇同步转动;
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新风蜗壳;
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置于所述新风蜗壳;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挡板开启或封闭所述新风进风口,以及驱动所述密封板开启或关闭所述新风出风口;
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驱动模块带动所述挡板运动至开启所述新风进风口的位置,且控制所述密封板开启所述新风出风口;在所述新风风扇转动的作用下,以使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进风口进入所述新风蜗壳内并通过所述新风出风口输出;
在第二运行模式下,驱动模块带动所述挡板运动至封闭所述新风进风口的位置,控制所述驱动模块带动密封板封闭所述新风出风口,以使所述新风蜗壳内部呈密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新风蜗壳上且靠近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密封板翻转以开启或关闭所述新风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
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所述第一齿条滑动于所述新风蜗壳,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口处设置有安装框;各所述密封板的两端分别转动于所述安装框内相对的两侧壁;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传动腔;所述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传动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
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二齿轮旋转,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带动所述挡板沿所述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新风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驱动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密封板翻转开启所述新风出风口;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转动,利用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移动所述挡板开启所述新风进风口;
当退出新风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密封板翻转封闭所述新风出风口;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转动,利用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以移动所述挡板封闭所述新风进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控制被配置为,当检测到二氧化碳的检测值超过第一预设值时开启新风模式,当检测到二氧化碳低于第二预设值时退出新风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蜗壳内设置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将所述新风蜗壳内部分隔为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10.一种挂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室内的顶部或室内上方;所述壳体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侧底部开设有室内出风口;
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将经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
新风蜗壳,所述新风蜗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新风蜗壳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
新风风扇,所述新风风扇设置于所述新风蜗壳内;
换热风扇,所述换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换热风扇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室内气流经过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被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换热后从所述室内出风口输出;
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轴同时带动所述换热风扇和所述新风风扇同步转动;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开启或封闭所述新风进风口,以及开启或关闭所述新风出风口;
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驱动模块开启所述新风进风口,且开启所述新风出风口;在所述新风风扇转动的作用下,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进风口进入所述新风蜗壳内并通过所述新风出风口输出;
在第二运行模式下,驱动模块封闭所述新风进风口,且封闭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蜗壳内部呈密闭状态。
CN202322100205.4U 2023-08-04 2023-08-04 挂式空调 Active CN220689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0205.4U CN220689200U (zh) 2023-08-04 2023-08-04 挂式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00205.4U CN220689200U (zh) 2023-08-04 2023-08-04 挂式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9200U true CN220689200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69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00205.4U Active CN220689200U (zh) 2023-08-04 2023-08-04 挂式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9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019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5507431A (zh) 室内空调机
CN115493197A (zh) 室内空调机
CN21506242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39560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20689200U (zh) 挂式空调
CN217357260U (zh) 空调室外机、空调器
CN215490023U (zh) 一种空调器
CN115507430A (zh) 室内空调机
CN21500192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20689194U (zh) 挂式空调
CN220689211U (zh) 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
CN220981467U (zh) 挂式空调
CN220958704U (zh) 挂式空调
CN221146667U (zh) 挂式空调
CN221593023U (zh) 挂式空调
CN220669600U (zh) 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
CN21474609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74609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87614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87614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931261U (zh) 挂式空调
CN221035982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78761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1301451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