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5777U - 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5777U
CN220675777U CN202321715259.5U CN202321715259U CN220675777U CN 220675777 U CN220675777 U CN 220675777U CN 202321715259 U CN202321715259 U CN 202321715259U CN 220675777 U CN220675777 U CN 220675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cavity
bin
wall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52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书龙
龚连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Home Appliances Group Co Ltd
Hisense Shandong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Home Appliances Group Co Ltd
Hisense Shandong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Home Appliances Group Co Ltd, Hisense Shandong Kitchen and Bathro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Home Applianc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52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5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5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5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包括:箱体;内胆;驱动电机,设于内胆的外壁上;烹饪仓,可拆卸地设于内腔内,烹饪仓内形成有密闭的烹饪腔;搅拌件,可转动地设于烹饪腔内,以翻炒、搅拌烹饪腔内的食材;在烹饪仓装设于内腔中时,搅拌件的一端能够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轴向相接并传动连接,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搅拌件在烹饪腔内翻转,以翻炒烹饪腔内的食材,使食材不容易粘贴在烹饪腔的内壁上,并使烹饪腔内的食材加热均匀,进而有利于降低对火候控制的要求,并提高烹饪后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Description

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烹饪装置已逐步成为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产品。烹饪装置,如烤箱、蒸箱或蒸烤箱,是一种将食物收容于密闭的空间中,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的烹饪机器。
目前,在相关的烹饪装置中,通常在烹饪装置的内腔中放置烤盘或蒸锅等容器,在容器的底部或侧壁上容易形成厚厚的一层食物,不容易清洗;且火候很难控制,制作的食物味道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装置,以优化相关技术中烹饪装置的内部结构,提升烹饪装置的烹饪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包括:箱体,其形成所述烹饪装置的外壳;内胆,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内胆内形成有内腔;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内胆的外壁上;烹饪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烹饪仓内形成有密闭的烹饪腔;搅拌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烹饪腔内;其中,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搅拌件的一端能够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轴向相接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搅拌件在所述烹饪腔内翻转,以翻炒所述烹饪腔内的食材。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腔中凸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烹饪仓的外壁上凸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搅拌件的一端相连;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轴向相接,以使所述驱动电机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带动所述搅拌件在所述烹饪腔内翻转。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面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凹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适配的连接槽;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连接部对位插接于所述连接槽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轴向固定相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凸设有多个卡筋,所述多个卡筋环绕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呈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槽的周侧壁上凹设有与所述卡筋一一对应的卡位槽;所述连接部对位插接于所述连接槽内时,所述卡筋一一对应地卡接于所述卡位槽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周向相对固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呈圆筒状;所述搅拌件包括搅拌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搅拌杆可转动地贴靠在所述烹饪腔的周侧壁上,并由所述烹饪腔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杆由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向所述烹饪腔的一端壁中心方向延伸,并转动连接在所述烹饪腔的一端壁中心处;所述第二连接杆由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向所述烹饪腔的另一端壁中心方向延伸,并转动连接在所述烹饪腔的另一端壁中心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烹饪腔的轴向方向上,所述搅拌杆的中部朝向所述搅拌件的一旋转方向弯折凸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的端壁上设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设有密闭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控制板和供电电池;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盒,并外露于所述烹饪腔,以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所述控制板上集成无线传输模块,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所述供电电池与所述控制板信号连接,以用于供电。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件的一端可转动地伸入布置于所述安装盒内;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可转动地伸入布置于所述安装盒内,并与所述搅拌件的端部固定相连。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仓包括仓底座和仓顶盖;所述仓顶盖盖设在所述仓底座的顶部,以在所述仓底座和所述仓顶盖之间密封合围形成所述烹饪腔;所述安装盒固定在所述仓底座的一端壁上;所述搅拌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仓底座的两端壁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腔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端部与所述烹饪仓的外壁相抵。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内胆的后壁上;所述搅拌件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烹饪腔的前后端壁上;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搅拌件的后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腔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长条状,并沿所述箱体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托盘架,所述烹饪仓的底部可拆卸地架设在所述托盘架上;所述托盘架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支撑在一所述支撑杆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盘架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中部凹设有与所述烹饪仓的底部相适配的弧形槽;在所述烹饪仓架设在所述托盘架上时,所述烹饪仓的底部至少部分支撑于所述的弧形槽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仓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环绕地布置在所述烹饪仓的周侧;在所述烹饪仓架设在所述托盘架上时,所述固定框支撑在所述支撑筋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和蒸汽管道;所述蒸汽发生器设于所述箱体内,并设于所述内胆外部;所述蒸汽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所述蒸汽管道的另一端伸入布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烹饪仓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蒸汽管道伸入的通孔;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蒸汽管道的端部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伸入布置于所述烹饪腔内,并与所述烹饪腔内部相连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内胆的后壁上,所述加热装置用于为所述内腔内部加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装置中,在内腔中可拆卸地增设一烹饪仓,在烹饪仓内设有密闭的烹饪腔,在烹饪腔内设有可转动地搅拌件;利用烹饪仓装设于内腔中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件的一端轴向相接并传动连接,进而能够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搅拌件在烹饪腔内翻转,以翻炒烹饪腔内的食材,使食材不容易粘贴在烹饪腔的内壁上,并使烹饪腔内的食材加热均匀,进而有利于降低对火候控制的要求,并提高烹饪后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正视图。
图5是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2中去掉烹饪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烹饪仓和托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烹饪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仓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俯视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6的正视图。
图19是图16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20是图17的B-B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箱体;11、箱门;2、内胆;20、内腔;21、加热板;22、支撑杆;23、支撑架;24、第二温度传感器;3、加热装置;4、蒸汽发生器;41、蒸汽管道;5、烹饪仓;50、烹饪腔;51、仓底座;511、固定框;512、手柄;52、仓顶盖;521、把手;522、通孔;53、搅拌件;531、搅拌杆;532、第一连接杆;533、第二连接杆;534、固定轴;54、第二连接件;541、连接槽;542、卡位槽;55、安装盒;550、安装腔;551、第一温度传感器;552、控制板;6、驱动电机;61、第一连接件;611、连接部;612、卡筋;7、托盘架;71、支撑筋;72、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在相关的烹饪装置中,通常在烹饪装置的内腔中放置烤盘或蒸锅等容器,在容器的底部或侧壁上容易形成厚厚的一层食物,不容易清洗;且火候很难控制,制作的食物味道欠佳。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正视图。图5是图4中A-A向剖视图。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主要包括箱体1、内胆2、加热装置3、蒸汽发生器4、烹饪仓5、驱动电机6以及托盘架7。
其中,箱体1呈矩形的中空结构。箱体1被构造成烹饪装置的外壳。箱体1的内部空间用于为内胆2、加热装置3及蒸汽发生器4等部件提供安装空间。
内胆2设于箱体1内,内胆2内形成有内腔20,该内腔20可以用于对食物进行蒸、烤等方式的高温烹饪处理。
箱体1的前侧壁设有开口(图中未标示),箱体1前侧壁的开口与内胆2的内腔20的前端口正对布置,待烹饪的食材能够经箱体1的前侧开口处放入内腔20内,或经箱体1的前侧开口从内腔20内中取出。
箱体1的前侧壁上设有箱门11,箱门11活动地设于箱体1的前壁上,并用于启闭箱体1的前侧开口,进而启闭内腔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门11通过铰链组件铰接在箱体1的前侧,箱门11能够以该铰链的轴线转动,以使箱门11能够启闭箱体1的前侧开口,进而实现开启或关闭内腔20。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加热装置3设于内胆2的后侧壁上,加热装置3用于加热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内腔20中,进而对内腔20的食物进行高温烹饪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也可以设于内胆2的顶侧壁、底侧壁或左右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采用电磁加热模块,同时内腔20内的后侧壁上贴设有加热板21,加热板21可以采用微晶玻璃。在电磁加热模块的电磁感应作用下,加热板21能够在内腔20中进行发热,进而实现对内腔20的食物进行高温烹饪处理。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蒸汽发生器4设于箱体1内,且蒸汽发生器4设于内胆2外部,蒸汽发生器4用于生产蒸汽。蒸汽发生器4通过蒸汽管道41将蒸汽输送入内腔20中。具体地,蒸汽管道41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4相连,蒸汽管道41的另一端伸入布置于内腔20中。因此,蒸汽发生器4生成的蒸汽能够通过蒸汽管道41进入内腔20中,进而对内腔20的食物进行高温蒸制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胆2的后壁上设有穿孔(图中未标示),蒸汽管道41的远离蒸汽发生器4的一端穿过穿孔,伸入布置于内腔20中。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烹饪仓5可拆卸地设于内腔20中,烹饪仓5为体积小于的小体积的密闭腔体结构,烹饪仓5内形成有密闭的烹饪腔50。因此,当烹饪仓5装设于内腔20中时,食材可以放入烹饪仓5内的烹饪腔50中进行烹饪,使食材能够在小体积的密闭腔体内进行蒸、煮、煎、炸、烤等烹饪操作。食材在密闭的烹饪腔50内进行烹饪操作,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并有利于提高烹饪效率,节约能源。
此外,在不需要使用烹饪仓5时,可以将烹饪仓5从内腔20中拆除,进而直接通过内腔20对食物进行烹饪操作。
请参阅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仓5内设有搅拌件53,该搅拌件53可转动地设于烹饪腔50内。搅拌件53能够在烹饪腔50内翻转,进而翻炒、搅拌烹饪腔50内的食材,使烹饪腔50内的食材能够受热更加均匀,提高烹饪效率,避免食材因局部过热而粘接在烹饪腔50的底部或侧壁上。同时,由于食材能够被不断地翻炒,食材360°受热均匀,使得火候更加容易控制,制作的食物味道、口感更佳。
图6是图5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2中去掉烹饪仓5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7所示,驱动电机6设于箱体1内,并设于内胆2的背侧,驱动电机6固定在内胆2的后壁上。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朝向内腔20内部布置,驱动电机6用于驱动烹饪仓5内的搅拌件53在烹饪腔50内上下翻转。
具体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内胆2的后壁伸入布置于内腔20中,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呈水平布置。当烹饪仓5装设于内腔20中时,搅拌件53的一端能够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进行轴向相接并传动连接,使得驱动电机6能够驱动搅拌件53在烹饪腔50内上下翻转,以翻炒烹饪腔50内的食材。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6也可以设于内胆2的其他侧壁的外壁上。
图8是图7中驱动电机6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中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54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6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连接件61,第一连接件61凸设于内腔20中。同时,烹饪仓5的外壁上凸设有第二连接件54,第二连接件54与搅拌件53的一端相连,第二连接件54与第一连接件61相对布置。当烹饪仓5装设于内腔20中时,第二连接件54与第一连接件61轴向相接,以使驱动电机6能够依次通过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54带动搅拌件53在烹饪腔50内上下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61的面向第二连接件54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611,连接部611为沿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的轴向延伸的柱状结构。第二连接件54的面向第一连接件61的一端凹设有连接槽541,连接槽541的形状与连接部611的形状相适配。在烹饪仓5装设于内腔20中时,连接部611能够对位插接于连接槽541内,以使第二连接件54与第一连接件61沿轴向固定相接,进而使搅拌件53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轴向相接并传动连接,使驱动电机6能够实现驱动搅拌件53在烹饪腔50内上下翻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611也可以凸设于第二连接件54的面向第一连接件61的一端,相应地,连接槽541可以凹设于第一连接件61的面向第二连接件54的一端。
请参阅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611的外壁上凸设有多个卡筋612,卡筋612沿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的轴向延伸。多个卡筋612环绕连接部611的外壁呈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同时,连接槽541的周侧壁上凹设有与卡筋612一一对应的卡位槽542,即连接槽541的周侧壁上设有多个卡位槽542,多个卡位槽542与多个卡筋612能够一一对应布置。当烹饪仓5装设于内腔20中时,连接部611能够轻松地对位插接于连接槽541内时,并使卡筋612一一对应地卡接于卡位槽542内,以使第一连接件61与第二连接件54周向相对固定,防止第一连接件61与第二连接件54相对旋转,进而使驱动电机6能够依次通过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54驱动搅拌件53在烹饪腔50内上下翻转。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611和连接槽541的轮廓为圆形,因此可以方便连接部611以任意角度都能够与卡位槽542轻松对接。
图10是图2中烹饪仓5和托盘架7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11所示,托盘架7设于烹饪仓5的底部,烹饪仓5的底部可拆卸地架设在托盘架7上。托盘架7可拆卸地架设在内腔20中,进而使烹饪仓5能够可拆卸地设于内腔2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腔20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支撑杆22,支撑杆22呈长条状,并沿箱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托盘架7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支撑在一支撑杆22上,进而使托盘架7及烹饪仓5能够可拆卸地架设于内腔2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腔20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支撑架23,支撑杆22形成于支撑架23上。支撑杆22设有多个,多个支撑杆22上下间隔布置。支撑杆22也可以用于支撑烤盘,使烤盘能够支撑在不同高度的支撑杆22上。
请参阅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托盘架7设有支撑筋71,支撑筋71沿横向延伸,支撑筋71的中部凹设有与烹饪仓5的底部相适配的弧形槽72。在烹饪仓5架设在托盘架7上时,烹饪仓5的底部至少部分支撑于的弧形槽72内,以使烹饪仓5能够稳定地支撑在托盘架7上。
图12是图11中烹饪仓5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0至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仓5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框511;固定框511呈环状,并环绕地布置在烹饪仓5的周侧,固定框511与烹饪仓5相对固定连接。在烹饪仓5架设在托盘架7上时,固定框511支撑在支撑筋71上,进而防止烹饪仓5在支撑71的弧形槽72内转动,提高对烹饪仓5的支撑稳定性。
图13是图1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仓底座51的结构示意图。筋
请参阅图10至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仓5包括仓底座51和仓顶盖52;仓底座51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仓顶盖52为底部开口的中空结构。仓底座51为顶部开口与仓顶盖52为底部开口上下相对布置。因此,仓顶盖52能够盖设在仓底座51的顶部,进而在仓底座51和仓顶盖52之间密封合围形成烹饪腔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框511设于仓底座51的外周壁上,仓底座51能够通过固定框511稳定地支撑在托盘架7上,进而通过仓顶盖52盖合在仓底座51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仓底座51的外侧壁上设有手柄512,手柄512设有两个,两个手柄512分设于仓底座51的左右两侧。用户可以手握手柄512,将仓底座51从托盘架7上取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仓顶盖52的顶部凸设有把手521。用户可以手握把手521,将仓顶盖52从仓底座51上取下,或将仓顶盖52盖合在仓底座5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仓顶盖52的外壁上开设有供蒸汽管道41伸入的通孔522,即通孔522设于烹饪仓5的外壁上。当烹饪仓5装设于内腔20中时,蒸汽管道41的端部能够穿过通孔522伸入布置于烹饪腔50内,进而与烹饪腔50内部相连通。因此,蒸汽发生器4能够通过蒸汽管道41向烹饪腔50内输送蒸汽。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522的周侧设有密封圈(图中未标示),通孔522形成于密封圈的中心。当蒸汽管道41穿过通孔522伸入布置于烹饪腔50内时,密封圈能够紧密地套设在蒸汽管道41上,进而密封通孔522与蒸汽管道41之间的间隙,保持烹饪腔50内的密封性。
图15是图14的俯视示意图。
请参阅图10至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仓5整体呈圆筒状,烹饪仓5内的烹饪腔50也呈圆筒状,烹饪腔50的轴线沿箱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搅拌件53沿前后方向延伸,搅拌件53的前端转动连接在烹饪腔50的前端壁上,搅拌件53的后端转动连接在烹饪腔50的后端壁上,搅拌件53的前后两端的转动轴线均位于烹饪腔50的轴线上。因此,搅拌件53能够围绕烹饪腔50的轴线上下翻转。当烹饪仓5装设于内腔20中时,搅拌件53的后端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进而使驱动电机6能够驱动搅拌件53在烹饪腔50内上下翻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当驱动电机6设于箱体1的其他侧壁上时,烹饪仓5及搅拌件53的延伸方向也可以相应地调整,以使驱动电机6与搅拌件53传动连接。
图16是图14中搅拌件53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图18是图16的正视图。
请参阅图14至图1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件53包括一体相连的搅拌杆531、第一连接杆532和第二连接杆533。其中,搅拌杆531由烹饪腔50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且搅拌杆531可转动地贴靠在烹饪腔50的周侧壁上。第一连接杆532由搅拌杆531的一端向烹饪腔50的一端壁中心方向延伸,并转动连接在烹饪腔50的一端壁中心处。第二连接杆533由搅拌杆531的另一端向烹饪腔50的另一端壁中心方向延伸,并转动连接在烹饪腔50的另一端壁中心处。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接杆532或第二连接杆533转动连接,因此驱动电机6能够通过驱动第一连接杆532或第二连接杆533转动,进而使搅拌杆531贴靠在烹饪腔50的周侧壁上上下翻转转动,实现对烹饪腔50的内壁上食材的翻炒、搅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烹饪腔50的轴向方向上,搅拌杆531的中部朝向搅拌件53的一旋转方向弯折凸出,使得搅拌杆531呈V字形或弧形结构。当驱动电机6控制搅拌杆531向其凸出方向周向旋转时,烹饪腔50中部的食材能够被推向烹饪腔50的两端。当驱动电机6控制搅拌杆531反向旋转时,烹饪腔50两端的食材能够被推向烹饪腔50的中部。因此,通过正向或反向控制驱动电机6转动,可以使烹饪腔50内的食材进行充分地翻炒、搅拌,避免食材集中在烹饪腔50的特定位置处,使烹饪腔50内的食材受热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532设于搅拌杆531的远离驱动电机6的一端,第二连接杆533设于搅拌杆531的靠近驱动电机6的一端。第二连接件54设于第二连接杆533的转动轴线上,且第二连接杆533与第二连接件54同轴传动连接。因此,当第二连接件54与驱动电机6输出轴上的第一连接件61轴向相接时,驱动电机6能够依次通过第一连接件61、第二连接件54及第二连接杆533驱动搅拌杆531在烹饪腔50内上下翻转。
图19是图16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20是图17的B-B向剖视图。
请参阅图14至图1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腔50的靠近驱动电机6的端壁上设有安装盒55。安装盒55内形成有密闭的安装腔550,安装腔550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51和控制板552。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551的一端穿过安装盒55伸入布置并外露于烹饪腔50内,第一温度传感器551的另一端与控制板552信号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551用于检测烹饪腔50内部的温度,进而能够便于控制烹饪腔50内的烹饪时间,搅拌件53的转动速度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板552上集成无线传输模块,如蓝牙模块。同时,箱体1内设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分别于驱动电机6、加热装置3、蒸汽发生器4等部件信号连接。控制板552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箱体1内的控制器传输第一温度传感器551检测的温度,进而便于调整和控制驱动电机6、加热装置3、蒸汽发生器4等部件的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腔550内设有供电电池(图中未标示),供电电池与控制板552信号连接,供电电池用于向控制板552及第一温度传感器551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件53的一端可转动地伸入布置于安装盒55内;第二连接件54的远离第一连接件61的端部可转动地伸入布置于安装盒55内,并与搅拌件53的端部固定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533的转轴上凸设有固定轴534,固定轴534伸入布置于安装盒55内,同时固定轴534与第二连接件54的远离第一连接件61的端部固定相连。因此,第二连接件54能够通过固定轴534驱动第二连接杆533同步转动,进而驱动搅拌板在烹饪腔50内同步上下翻转。
请参阅图13至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盒55固定在仓底座51的一端壁上。搅拌件5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仓底座51的两端壁上,即第一连接杆532和第二连接杆533分别转动连接在仓底座51的前后两端壁上。因此,仓顶盖52可以从仓底座51上取下,不影响搅拌件53的转动。
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腔20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4。在烹饪仓5装设于所述内腔20中时,第二温度传感器24的端部与烹饪仓5的外壁相抵。因此,可以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24检测烹饪仓5的外壁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24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能够接受第二温度传感器24的检测温度。同时,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55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4之间的温度差,控制烹饪仓5内的温度,并控制驱动电机6、加热装置3、蒸汽发生器4等部件的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当烹饪仓5从内腔20中取出时,第二温度传感器24也可以直接检测内腔20中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上设有扭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扭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搅拌件53翻炒食物时的扭力。当扭力大于预设阈值时,报警提示,提醒用户烹饪腔50内的食物分量过多或者食物的颗粒较大,避免出现扭力过大,无法实现搅拌的问题。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装置中,在内腔20中可拆卸地增设一烹饪仓5,在烹饪仓5内设有密闭的烹饪腔50,在烹饪腔50内设有可转动地搅拌件53;利用烹饪仓5装设于内腔20中时,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搅拌件53的一端轴向相接并传动连接,进而能够通过驱动电机6驱动搅拌件53在烹饪腔50内上下翻转,以翻炒烹饪腔50内的食材,使食材不容易粘贴在烹饪腔50的内壁上,并使烹饪腔50内的食材加热均匀,进而有利于降低对火候控制的要求,并提高烹饪后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6)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形成所述烹饪装置的外壳;
内胆,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内胆内形成有内腔;
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内胆的外壁上;
烹饪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烹饪仓内形成有密闭的烹饪腔;
搅拌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烹饪腔内;
其中,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搅拌件的一端能够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轴向相接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搅拌件在所述烹饪腔内翻转,以翻炒所述烹饪腔内的食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中凸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所述烹饪仓的外壁上凸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搅拌件的一端相连;
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轴向相接,以使所述驱动电机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带动所述搅拌件在所述烹饪腔内翻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面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凸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凹设有与所述连接部相适配的连接槽;
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连接部对位插接于所述连接槽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轴向固定相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凸设有多个卡筋,所述多个卡筋环绕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呈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所述连接槽的周侧壁上凹设有与所述卡筋一一对应的卡位槽;
所述连接部对位插接于所述连接槽内时,所述卡筋一一对应地卡接于所述卡位槽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周向相对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呈圆筒状;
所述搅拌件包括搅拌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搅拌杆可转动地贴靠在所述烹饪腔的周侧壁上,并由所述烹饪腔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连接杆由所述搅拌杆的一端向所述烹饪腔的一端壁中心方向延伸,并转动连接在所述烹饪腔的一端壁中心处;
所述第二连接杆由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向所述烹饪腔的另一端壁中心方向延伸,并转动连接在所述烹饪腔的另一端壁中心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烹饪腔的轴向方向上,所述搅拌杆的中部朝向所述搅拌件的一旋转方向弯折凸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的端壁上设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设有密闭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控制板和供电电池;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板相连,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盒,并外露于所述烹饪腔,以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
所述控制板上集成无线传输模块,以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
所述供电电池与所述控制板信号连接,以用于供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的一端可转动地伸入布置于所述安装盒内;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可转动地伸入布置于所述安装盒内,并与所述搅拌件的端部固定相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仓包括仓底座和仓顶盖;所述仓顶盖盖设在所述仓底座的顶部,以在所述仓底座和所述仓顶盖之间密封合围形成所述烹饪腔;
所述安装盒固定在所述仓底座的一端壁上;
所述搅拌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仓底座的两端壁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端部与所述烹饪仓的外壁相抵。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内胆的后壁上;
所述搅拌件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烹饪腔的前后端壁上;
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搅拌件的后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长条状,并沿所述箱体的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托盘架,所述烹饪仓的底部可拆卸地架设在所述托盘架上;所述托盘架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支撑在一所述支撑杆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架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中部凹设有与所述烹饪仓的底部相适配的弧形槽;
在所述烹饪仓架设在所述托盘架上时,所述烹饪仓的底部至少部分支撑于所述的弧形槽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仓的外壁上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环绕地布置在所述烹饪仓的周侧;
在所述烹饪仓架设在所述托盘架上时,所述固定框支撑在所述支撑筋上。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和蒸汽管道;
所述蒸汽发生器设于所述箱体内,并设于所述内胆外部;
所述蒸汽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所述蒸汽管道的另一端伸入布置于所述内腔中;
所述烹饪仓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蒸汽管道伸入的通孔;
在所述烹饪仓装设于所述内腔中时,所述蒸汽管道的端部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伸入布置于所述烹饪腔内,并与所述烹饪腔内部相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内胆的后壁上,所述加热装置用于为所述内腔内部加热。
CN202321715259.5U 2023-06-30 2023-06-30 烹饪装置 Active CN220675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5259.5U CN220675777U (zh) 2023-06-30 2023-06-30 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5259.5U CN220675777U (zh) 2023-06-30 2023-06-30 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5777U true CN220675777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8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5259.5U Active CN220675777U (zh) 2023-06-30 2023-06-30 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5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82380B1 (en) Cooking apparatus
EP2292128B1 (en) Inner pot assembly for hot-air baking oven and hot-air baking oven having such assembly
CN108463019A (zh) 半导体微波烹饪器具
JP5637728B2 (ja) 電気炊飯器
CN220675777U (zh) 烹饪装置
CN209474375U (zh) 自动搅拌电锅
WO2010009617A1 (zh) 一种多用途面包机
CN220675776U (zh) 烹饪装置
CN208128571U (zh) 半导体微波烹饪器具
CN112704406A (zh) 一种电烤烹饪器具
CN219479844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8390730U (zh) 一种蒸烤炸一体机的内胆组件及蒸烤炸一体机
CN215533711U (zh) 一种电烤烹饪器具
CN216060276U (zh) 便携式加热搅拌器
CN219962659U (zh) 搅拌式厨具
CN206979328U (zh) 早餐机
CN217338193U (zh) 一种新型炒菜厨师机
CN108670016A (zh) 自动搅拌电锅
CN220275420U (zh) 一种烤箱
CN212438326U (zh) 一种多功能蛋糕机
WO2022230266A1 (ja) 調理器
CN217013563U (zh) 烹饪器具
CN217696042U (zh) 煲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7617757A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KR20080057748A (ko) 다기능 전자레인지를 이용한 청국장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