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0278U -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0278U
CN220670278U CN202322263240.8U CN202322263240U CN220670278U CN 220670278 U CN220670278 U CN 220670278U CN 202322263240 U CN202322263240 U CN 202322263240U CN 220670278 U CN220670278 U CN 220670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heat
shell
heat conduction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32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zhao Rixin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zhao Rixin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zhao Rixin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zhao Rixin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32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0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0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0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包括外壳、支架,外壳上两端设置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冷流输出端,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热流输入端,外壳上设置有热流输出端、冷流输入端,外壳内设置有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之间形成热流螺旋腔、冷流螺旋腔,外壳中心设置有连接管件,连接管件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钢板、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凸出端、衔接导热件,凸出端进一步增加热流、冷流与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之间的接触面积,石墨烯材质的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衔接导热件可进一步增加热传导效率,增加热传导效果,保障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用于热交换的设备,它利用了螺旋板的结构来增强热传导效果。螺旋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螺旋板组成,这些螺旋板之间形成了多个螺旋通道,当冷热介质通过螺旋通道流动时,热量可以通过螺旋板之间的壁面传递。螺旋板的设计使得流体能够以螺旋路径通过换热器,这样可以增加流体与壁面之间的接触时间,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螺旋通道也能够增加流体的湍流程度,进一步促进热量传递,由于螺旋板的结构,它的传热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在相对较小的体积内完成高效的热交换,螺旋板式换热器在许多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化工、石油、电力等行业。它可以用于液体与液体、气体与气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的热交换。
当前螺旋板式换热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要的热传导使通过螺旋板进行传递,而当前的螺旋板式换热器的螺旋板结构一般为单一的金属制成,在输入流通的流速过快或者需要传递的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单一金属的螺旋板热传导效果将打不到良好的热传导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螺旋板结构一般为单一的金属制成,在输入流通的流速过快或者需要传递的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单一金属的螺旋板热传导效果将打不到良好的热传导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包括外壳、支架,所述外壳上两端设置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冷流输出端,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热流输入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热流输出端、冷流输入端,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所述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之间形成热流螺旋腔、冷流螺旋腔,所述外壳中心设置有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螺旋板片包括螺旋钢板、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凸出端、衔接导热件。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外壳底部,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分别固定卡接在外壳两端并形成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冷流输入端固定安装在外壳上且与冷流螺旋腔相连通,所述冷流输出端与连接管件的一端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热流输入端与连接管件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热流输出端固定安装在外壳且与热流螺旋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均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的末端均与连接管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热流螺旋腔、冷流螺旋腔均与连接管件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均固定安装在螺旋钢板的内侧以及外侧,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上均固定有凸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衔接导热件穿过螺旋钢板置于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之间,所述衔接导热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嵌入在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上,所述第二螺旋板片与第一螺旋板片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衔接导热件、凸出端均为石墨烯铸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钢板、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凸出端、衔接导热件,使用过程中热流从热流输入端输入进入热流螺旋腔并最终从热流输出端输出、冷流则从冷流输入端进入冷流螺旋腔最终从冷流输出端输出,过程中热流与冷流通过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进行热传导,过程中凸出端进一步增加热流、冷流与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石墨烯材质的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衔接导热件可进一步增加热传导效率,增加热传导效果,保障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该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外壳内部截面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连接管件上开口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螺旋板片结构图;
以上各图中,1、外壳;2、支架;3、第一端盖;4、冷流输出端;5、第二端盖;6、热流输入端;7、热流输出端;8、冷流输入端;9、第一螺旋板片;10、第二螺旋板片;11、热流螺旋腔;12、冷流螺旋腔;13、连接管件;14、开口;15、螺旋钢板;16、第一导热组件;17、第二导热组件;18、凸出端;19、衔接导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包括外壳1、支架2,外壳1上两端设置有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5,第一端盖3上设置有冷流输出端4,第二端盖5上设置有热流输入端6,外壳1上设置有热流输出端7、冷流输入端8,外壳1内设置有第一螺旋板片9、第二螺旋板片10,第一螺旋板片9、第二螺旋板片10之间形成热流螺旋腔11、冷流螺旋腔12,外壳1中心设置有连接管件13,连接管件13两端均开设有开口14,第一螺旋板片9包括螺旋钢板15、第一导热组件16、第二导热组件17、凸出端18、衔接导热件19。
本实施例中,支架2固定安装在外壳1底部,第一端盖3、第二端盖5分别固定卡接在外壳1两端并形成密封,通过支架2可便于整体换热器安装;冷流输入端8固定安装在外壳1上且与冷流螺旋腔12相连通,冷流输出端4与连接管件13的一端连通,通过冷流输入端8、冷流输出端4可便于输出以及输入冷流;热流输入端6与连接管件13的另一端连通,热流输出端7固定安装在外壳1且与热流螺旋腔11连通,通过热流输入端6、热流输出端7可便于热流的输出以及输入;第一螺旋板片9、第二螺旋板片10均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第一螺旋板片9、第二螺旋板片10的末端均与连接管件13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热流螺旋腔11、冷流螺旋腔12均与连接管件13相连通;第一导热组件16、第二导热组件17均固定安装在螺旋钢板15的内侧以及外侧,第一导热组件16、第二导热组件17上均固定有凸出端18;衔接导热件19穿过螺旋钢板15置于第一导热组件16、第二导热组件17之间,衔接导热件19的两端分别固定嵌入在第一导热组件16、第二导热组件17上,第二螺旋板片10与第一螺旋板片9的结构一致,第一导热组件16、第二导热组件17、衔接导热件19、凸出端18均为石墨烯铸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支架,所述外壳上两端设置有第一端盖、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冷流输出端,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热流输入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热流输出端、冷流输入端,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所述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之间形成热流螺旋腔、冷流螺旋腔,所述外壳中心设置有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螺旋板片包括螺旋钢板、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凸出端、衔接导热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外壳底部,所述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分别固定卡接在外壳两端并形成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输入端固定安装在外壳上且与冷流螺旋腔相连通,所述冷流输出端与连接管件的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输入端与连接管件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热流输出端固定安装在外壳且与热流螺旋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均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旋板片、第二螺旋板片的末端均与连接管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热流螺旋腔、冷流螺旋腔均与连接管件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均固定安装在螺旋钢板的内侧以及外侧,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上均固定有凸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导热件穿过螺旋钢板置于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之间,所述衔接导热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嵌入在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上,所述第二螺旋板片与第一螺旋板片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导热组件、第二导热组件、衔接导热件、凸出端均为石墨烯铸造。
CN202322263240.8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Active CN220670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3240.8U CN220670278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3240.8U CN220670278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0278U true CN220670278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52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3240.8U Active CN220670278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0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61154U (zh) 折流式浮头换热器
CN108019933A (zh) 一种防爆型电加热器
CN220670278U (zh)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CN104296563B (zh) 扁管式制冷剂芯体结构
CN212645449U (zh) 耐高温耐高压碳化硅换热器
CN203837530U (zh) 高效节能列管式换热器
CN110595114A (zh) 一种用于循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微通道冷凝器
CN205537257U (zh) 一种含错排热管阵列的板式换热器
CN105021065B (zh) 一种防腐换热器结构
CN208398684U (zh) 一种防泄漏双管板换热器
CN211903838U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制药设备用换热器
CN219572767U (zh) 一种整体式联排热管换热器组件
CN220152942U (zh) 热泵热水器换热器
CN203518751U (zh) 换热器用换热管结构
CN216081104U (zh) 基于微热管的水水换热器
CN207880442U (zh) 电加热汽化器
CN220270171U (zh) 一种中深层地热井套管式换热器
CN218238479U (zh) 一种高效能换热器
CN203657570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烟气热水锅炉换热器
CN215418312U (zh) 电池控温板及电池包
CN217483305U (zh) 一种波节换热管换热器
CN211651322U (zh) 热交换器改良装置
CN216770292U (zh)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213238565U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钛管换热器
CN210625441U (zh) 一种冷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