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4245U - 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4245U
CN220664245U CN202322359271.3U CN202322359271U CN220664245U CN 220664245 U CN220664245 U CN 220664245U CN 202322359271 U CN202322359271 U CN 202322359271U CN 220664245 U CN220664245 U CN 220664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conveyor
remainder
unloading
du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592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新辉
赵光明
肖水
王琼琼
朱明�
李晟
王倩倩
孟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592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4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4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4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转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其设置在适于运输卸料后车厢的空车线铁轨附近,包括:余料运输机,沿所述空车线铁轨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空车线铁轨的一侧;中转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余料运输机的运行末端;储料仓,设置在所述中转运输组件的运行末端;所述卸料后车厢中的余料适于由所述余料运输机运输,并经由所述中转运输组件转运至所述储料仓存放。本实用新型利用余料运输机对残余物料进行运输并配合中转运输组件转运,最终将残余物料转运至储料仓进行存放,余料运输机的不间断自动化运行代替推车或是小型运输车的转运作业,大大提高了翻车机卸车后残留的余料进行转运的效率。

Description

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翻车机是一种可将有轨运输车辆翻转或倾斜使之卸料的大型装卸设备,适用于运输量大的港口和冶金、煤炭、热电等工业部门。
以运煤火车的翻车机应用为例,翻车机可以实现火车运煤卸车的自动化进行,但对于带有粘性、湿度大的煤,翻转卸车时容易粘连在车厢内壁,无法完全卸净。目前对于车皮内余煤清理大多是采用人力清理模式,清理人员将车厢门打开,进入车厢内后,用铁锹和扫把将车厢内的余煤清扫下来,再从车厢侧门扫出,散落在运煤火车轨道旁边。清理人员下车后将火车车厢侧门重新密封后,再重新将清扫下来散落在火车轨道旁边的余煤收集起来,通过推车或是小型运输车运走,采用这种转运方式进行余煤运输操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以解决目前翻车机卸车后残留的余料进行转运时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设置在适于运输卸料后车厢的空车线铁轨附近,包括:余料运输机,沿所述空车线铁轨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空车线铁轨的一侧;中转运输组件,设置在所述余料运输机的运行末端;储料仓,设置在所述中转运输组件的运行末端;所述卸料后车厢中的余料适于由所述余料运输机运输,并经由所述中转运输组件转运至所述储料仓存放。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通过在已有的空车线铁轨的一侧设置余料运输机,清理人员将卸料后车厢内的残余物料清扫下来后,可直接将卸料后车厢内残余物料转移至余料运输机,利用余料运输机对残余物料进行运输并配合中转运输组件转运,最终将残余物料转运至储料仓进行存放,利用余料运输机的不间断自动化运行代替推车或是小型运输车的转运作业,大大提高了翻车机卸车后残留的余料进行转运的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余料运输机设置在所述空车线铁轨所在平面之下。
有益效果:将余料运输机设置在空车线铁轨所在平面之下,使得余料运输机相对空车线铁轨位于靠下位置,以便于清理人员直接利用铁锹将残余物料转移至余料运输机进行运输,减少人为作业的难度,同时减少转移残余物料时的扬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还包括基槽,所述基槽沿所述空车线铁轨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空车线铁轨的一侧,所述基槽内适于设置所述余料运输机。
有益效果:通过在空车线铁轨的一侧设置基槽,为余料运输机提供安装位置,以满足余料运输机设置在空车线铁轨所在平面之下的安装方式,为清理人员直接利用铁锹将残余物料转移至余料运输机进行运输提便利。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料仓设置在所述余料运输机所在平面之下,所述中转运输组件包括:落料管,沿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余料运输机的运行末端;转运运输机,与所述落料管的末端对应设置;所述余料运输机运输的余料经由所述落料管落入所述转运运输机,并由所述转运运输机转运至所述储料仓存放。
有益效果: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在原有的车厢运输线基础上进行设计,车厢进行卸料后的主储料仓往往设置在空车线铁轨或重车线铁轨的下方,即位于不同的楼层位置,以便于物料向主储料仓的向下转运,当储料仓与翻车机对车厢进行卸料后的主储料仓设置为同一个时,储料仓对应设置在余料运输机所在平面之下,以便于残余物料向储料仓的向下转运。通过沿竖直高度方向设置的落料管将残余物料进行层间转运,通过转运运输机对残余物料进行同层转运,以确保将残余物料转运至储料仓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还包括第一转运槽,所述第一转运槽与所述基槽连通并与所述余料运输机的运行末端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转运槽内适于设置所述落料管。
有益效果:通过在余料运输机的运行末端设置与基槽连通的第一转运槽,为落料管提供安装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料仓设置在所述空车线铁轨异于所述余料运输机设置位置的另一侧,所述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运槽连通的第二转运槽,所述第二转运槽位于所述空车线铁轨下方,所述第二转运槽内适于设置所述转运运输机。
有益效果:在常规的车厢运输线的设计中,运输带卸载物料车厢的重车线铁轨设置在翻车机室内,翻车机对车厢进行卸料后的主储料仓位于翻车机室的下方,以便于翻车机卸载后物料直接落入主储料仓,并且空车线铁轨与翻车机室以翻车机室侧墙相隔且相距较近,以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因此当储料仓与翻车机对车厢进行卸料后的主储料仓设置为同一个时,余料运输机和储料仓只能分别设置在空车线铁轨的两侧,利用横穿空车线铁轨下方的第二转运槽为转运运输机提供安装位置,以实现残余物料在空车线铁轨下方的转运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车线铁轨设置在空车线基础上,所述第二转运槽位于所述空车线基础下方。
有益效果:第二转运槽设置一定的深度即设置在空车线基础下方,以避免第二转运槽的开设对原有的空车线基础造成影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还包括卸料斗,所述卸料斗设置在所述储料仓上方,所述中转运输组件至少部分朝向所述卸料斗延伸设置。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卸料斗承接中转运输组件即转运运输机的残余物料并向储料仓转运,减少残余物料落料时的扬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置在所述余料运输机外侧。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防尘罩,使得残余物料转运在相对封闭空间内进行,降低残余物料转运过程中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适于转运所述卸料后车厢中的残余煤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中基槽位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空车线铁轨;2、余料运输机;3、中转运输组件;4、储料仓;5、基槽;6、落料管;7、转运运输机;8、第一转运槽;9、第二转运槽;10、空车线基础;11、卸料斗;12、煤篦子;13、预埋件;14、检修槽;15、翻车机室侧墙;16、侧墙开口;17、翻车机室结构梁;18、翻车机室结构柱;19、翻车机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如图1、图2所示,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设置在适于运输卸料后车厢的空车线铁轨1附近,包括:余料运输机2、中转运输组件3、储料仓4等。
余料运输机2沿空车线铁轨1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空车线铁轨1的一侧;中转运输组件3设置在余料运输机2的运行末端;储料仓4设置在中转运输组件3的运行末端;卸料后车厢中的余料适于由余料运输机2运输,并经由中转运输组件3转运至储料仓4存放。
具体地,如图1所示,运输卸料后车厢在空车线铁轨1运行时,其内部存在翻车机卸车后未卸载干净的残余物料,清理人员将车厢内的残余物料清扫下来后,可直接将卸料后车厢内残余物料转移至设置在空车线铁轨1一侧的余料运输机2,利用余料运输机2对残余物料进行运输,经由中转运输组件3转运至储料仓4进行存放或者进行下一步利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了就将卸料后车厢内残余物料转移至余料运输机2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余料运输机2与空车线铁轨1相距较近时,清理人员直接利用铁锹将残余物料转移至余料运输机2进行运输;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余料运输机2与空车线铁轨1相距较远时,清理人员用铁锹和扫把将卸料后车厢内的残余物料清扫下来,再从车厢侧门扫出,散落在空车线铁轨1旁边,再利用铁锹将散落的残余物料转移至余料运输机2进行运输。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通过在已有的空车线铁轨1的一侧设置余料运输机2,清理人员将卸料后车厢内的残余物料清扫下来后,可直接将卸料后车厢内残余物料转移至余料运输机2,利用余料运输机2对残余物料进行运输并配合中转运输组件3转运,最终将残余物料转运至储料仓4进行存放,利用余料运输机2的不间断自动化运行代替推车或是小型运输车的转运作业,大大提高了翻车机卸车后残留的余料进行转运的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余料运输机2沿空车线铁轨1的延伸方向设置并延伸一定长度,当空车线铁轨1运行有多辆卸料后车厢时,清理人员可在不同车厢中同时清理残余物料并将残余物料转移至余料运输机2进行后续转运,从而进一步提高余料转运效率。
进一步地,储料仓4可与翻车机对车厢进行卸料后的主储料仓设置为同一个。
进一步地,余料运输机2可设置为皮带运输机、刮板机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余料运输机2设置在空车线铁轨1所在平面之下。
具体地,将余料运输机2设置在空车线铁轨1所在平面之下,使得余料运输机2相对空车线铁轨1位于靠下位置,以便于清理人员直接利用铁锹将残余物料转移至余料运输机2进行运输,减少人为作业的难度,同时减少转移残余物料时的扬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还包括基槽5,基槽5沿空车线铁轨1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空车线铁轨1的一侧,基槽5内适于设置余料运输机2。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通过在空车线铁轨1的一侧设置基槽5,为余料运输机2提供安装位置,以满足余料运输机2设置在空车线铁轨1所在平面之下的安装方式,为清理人员直接利用铁锹将残余物料转移至余料运输机2进行运输提便利。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当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转运卸料后车厢中的残余煤料时,在基槽5的开口处即基槽5的顶部位置设置有煤篦子12,煤篦子适于对残余煤料进行过筛,将煤炭中的杂质和石头等物质筛选出来,保证煤炭的质量和纯度。
进一步地,基槽5内的余料运输机2设置为刮板机,刮板机具有较小的尺寸以减小基槽5的开设深度,降低基槽5的开设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基槽5内部或基槽5靠近其侧壁位置设置有若干预埋件13,以便于利用预埋件13安装余料运输机2。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基槽5的一端设置有检修槽14,以便于对余料运输机2进行检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储料仓4设置在余料运输机2所在平面之下,中转运输组件3包括:落料管6和转运运输机7。
落料管6沿高度方向设置在余料运输机2的运行末端;转运运输机7与落料管6的末端对应设置;余料运输机2运输的余料经由落料管6落入转运运输机7,并由转运运输机7转运至储料仓4存放。
具体地,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在原有的车厢运输线基础上进行设计,车厢进行卸料后的主储料仓往往设置在空车线铁轨1或重车线铁轨的下方,即位于不同的楼层位置,以便于物料向主储料仓的向下转运,当储料仓4与翻车机对车厢进行卸料后的主储料仓设置为同一个时,储料仓4对应设置在余料运输机2所在平面之下,以便于残余物料向储料仓4的向下转运。通过沿竖直高度方向设置的落料管6将残余物料进行层间转运,通过转运运输机7对残余物料进行同层转运,以确保将残余物料转运至储料仓4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还包括第一转运槽8,第一转运槽8与基槽5连通并与余料运输机2的运行末端对应设置,第一转运槽8内适于设置落料管6。
具体地,通过在余料运输机2的运行末端设置与基槽5连通的第一转运槽8,为落料管6提供安装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储料仓4设置在空车线铁轨1异于余料运输机2设置位置的另一侧,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还包括与第一转运槽8连通的第二转运槽9,第二转运槽9位于空车线铁轨1下方,第二转运槽9内适于设置转运运输机7。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常规的车厢运输线的设计中,运输带卸载物料车厢的重车线铁轨设置在翻车机室19内,翻车机对车厢进行卸料后的主储料仓位于翻车机室19的下方,以便于翻车机卸载后物料直接落入主储料仓,并且空车线铁轨1与翻车机室19以翻车机室侧墙15相隔且相距较近,以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因此当储料仓4与翻车机对车厢进行卸料后的主储料仓设置为同一个时,余料运输机2和储料仓4只能分别设置在空车线铁轨1的两侧,利用横穿空车线铁轨1下方的第二转运槽9为转运运输机7提供安装位置,以实现残余物料在空车线铁轨1下方的转运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在翻车机室侧墙15适当位置开设侧墙开口16,以便于第二转运槽9从翻车机室侧墙15穿过。第二转运槽9施工采用顶管施工方法,翻车机室侧墙15开设侧墙开口16前对原有结构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施工完后对侧墙开口16进行加固处理。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翻车机室侧墙15、翻车机室结构梁17和翻车机室结构柱18共同构成翻车机室19。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空车线铁轨1设置在空车线基础10上,第二转运槽9位于空车线基础10下方。
具体地,第二转运槽9设置一定的深度即设置在空车线基础10下方,以避免第二转运槽9的开设对原有的空车线基础10造成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还包括卸料斗11,卸料斗11设置在储料仓4上方,中转运输组件3至少部分朝向卸料斗11延伸设置。
具体地,通过设置卸料斗11承接中转运输组件3即转运运输机7的残余物料并向储料仓4转运,减少残余物料落料时的扬尘。
进一步地,中转运输组件3中的转运运输机7朝向卸料斗11延伸设置,以将残余物料向卸料斗11及储料仓4转运。
在一个实施例中,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还包括防尘罩,防尘罩设置在余料运输机2外侧。
具体地,通过设置防尘罩,使得残余物料转运在相对封闭空间内进行,降低残余物料转运过程中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地,防尘罩设置为花纹钢板,在余料运输机2的机头、机尾及过渡段非清料区域的顶部设置花纹钢板进行空间封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适于转运卸料后车厢中的残余煤料。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设置在适于运输卸料后车厢的空车线铁轨(1)附近,其特征在于,包括:
余料运输机(2),沿所述空车线铁轨(1)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空车线铁轨(1)的一侧;
中转运输组件(3),设置在所述余料运输机(2)的运行末端;
储料仓(4),设置在所述中转运输组件(3)的运行末端;
所述卸料后车厢中的余料适于由所述余料运输机(2)运输,并经由所述中转运输组件(3)转运至所述储料仓(4)存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料运输机(2)设置在所述空车线铁轨(1)所在平面之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槽(5),所述基槽(5)沿所述空车线铁轨(1)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空车线铁轨(1)的一侧,所述基槽(5)内适于设置所述余料运输机(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4)设置在所述余料运输机(2)所在平面之下,所述中转运输组件(3)包括:
落料管(6),沿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余料运输机(2)的运行末端;
转运运输机(7),与所述落料管(6)的末端对应设置;
所述余料运输机(2)运输的余料经由所述落料管(6)落入所述转运运输机(7),并由所述转运运输机(7)转运至所述储料仓(4)存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运槽(8),所述第一转运槽(8)与所述基槽(5)连通并与所述余料运输机(2)的运行末端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转运槽(8)内适于设置所述落料管(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4)设置在所述空车线铁轨(1)异于所述余料运输机(2)设置位置的另一侧,所述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运槽(8)连通的第二转运槽(9),所述第二转运槽(9)位于所述空车线铁轨(1)下方,所述第二转运槽(9)内适于设置所述转运运输机(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车线铁轨(1)设置在空车线基础(10)上,所述第二转运槽(9)位于所述空车线基础(10)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斗(11),所述卸料斗(11)设置在所述储料仓(4)上方,所述中转运输组件(3)至少部分朝向所述卸料斗(11)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设置在所述余料运输机(2)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适于转运所述卸料后车厢中的残余煤料。
CN202322359271.3U 2023-08-31 2023-08-31 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 Active CN220664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9271.3U CN220664245U (zh) 2023-08-31 2023-08-31 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9271.3U CN220664245U (zh) 2023-08-31 2023-08-31 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4245U true CN220664245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8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59271.3U Active CN220664245U (zh) 2023-08-31 2023-08-31 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4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40133C (en)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for receptacles, such as containers, silos and other filling spaces
CN107055136B (zh) 一种新型集装箱焦炭卸车系统及工艺
RU2401239C1 (ru) Способ портовой перевалки каменного угля
WO2022089252A1 (zh) 多通道进料全平面卸料折叠式刮料的矩形料库
CN105173788A (zh) 汽车受料系统
CN220664245U (zh) 翻车机卸车余料转运系统
CN206767186U (zh) 一种新型集装箱焦炭卸车系统
CN214827440U (zh) 全移动地表装船布料机
CN110027919A (zh) 一种可实现定点卸料的集装箱焦炭卸车工艺系统
CN112340488A (zh) 多通道进料全平面卸料伸缩式刮料的矩形料库
RU91995U1 (ru) Бункерная эстакада для загрузки пылесодержащих сыпуч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в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 вагон (варианты)
CN213474801U (zh) 一种应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煤底回收装置
CN111470227A (zh) 垃圾压缩站
CN103043452B (zh) 散状物料封闭槽式仓卸贮运系统
CN114030793A (zh) 一种分体式垃圾压缩站及系统
CN115056806B (zh) 一种自卸车的卸料辅助装置及一种自卸车
CN216548645U (zh) 贮料场卸料输出运行系统
JP2011168362A (ja) 粉粒体荷卸し装置
CN116902622B (zh) 一种轨道式装卡系统
CN212830738U (zh) 一种垃圾压缩装置及垃圾压缩站
CN111232687A (zh) 一种直卸直装式散货装船装置
CN1810598A (zh) 垃圾对接转运装置
CN217323116U (zh) 一种铁路散粮小高箱吊运式卸车系统
CN113772427B (zh) 一种用于散料输送的组合式车载气力输送装置
CN217626513U (zh) 一种移动卸料车的抽风除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