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2819U - 一种救生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生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2819U
CN220662819U CN202321813637.3U CN202321813637U CN220662819U CN 220662819 U CN220662819 U CN 220662819U CN 202321813637 U CN202321813637 U CN 202321813637U CN 220662819 U CN220662819 U CN 220662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k
main body
lifeboat
boat
glass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36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春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and & Ocean Composite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and & Ocean Composite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and & Ocean Composite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and & Ocean Composite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36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2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2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2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救生艇,包括艇身主体,所述艇身主体的首尾位置设置防撞垫,所述艇身主体的首尾位置设有提手;所述艇身主体内的前部设有前隔板,所述前隔板与艇身主体形成前密封舱,所述前密封舱内填充泡沫;所述艇身主体内的后部设有后隔板,所述后隔板与艇身主体形成后密封舱,所述后隔板上设有排水口及与排水口配合的排水塞;所述艇身主体包括甲板和船底,所述甲板中部设有舱口,所述舱口内设有座椅,所述甲板的后部中间位置凹陷,四周形成凸起边缘,凸起边缘设有若干抓握把手,所述甲板的前部设有救生绳索。本实用新型救生艇以海上皮划艇为基础设计,机动性好,稳定性好,负载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救生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尤其是一种救生艇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上救援主要采用的救援设备包括救援桨板,开放式座舱救援舟,充气式救援舟及摩托艇等。救援桨板和开放式座舱救援舟使用无动力驱动形式,充气式救援舟和摩托艇采用马达驱动的动力驱动形式。
救援桨板的缺点:救援桨板多使用于近海沙滩及静水区域,不适宜复杂的水上环境;站姿划行的特点,决定救援桨板不适宜长期划行及巡逻使用。
开放式座舱救援舟的缺点:一般采用滚塑材料制作,重量较重,速度慢,实施救援的使用中效果较差。
充气式救援舟的缺点:多应用于救援目标明确的应急救援,需要有动力驱动,需要多人配合使用,机动性相对较差。
摩托艇的缺点:摩托艇采用动力驱动,机动性强,速度快,使用成本较高;动力驱动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及危险性,对救援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救生艇,机动性好,稳定性好,负载能力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救生艇,包括艇身主体,所述艇身主体的首尾位置设置防撞垫,所述艇身主体的首尾位置设有提手;所述艇身主体内的前部设有前隔板,所述前隔板与艇身主体形成前密封舱,所述前密封舱内填充泡沫;所述艇身主体内的后部设有后隔板,所述后隔板与艇身主体形成后密封舱,所述后隔板上设有排水口及与排水口配合的排水塞;所述艇身主体包括甲板和船底,所述甲板中部设有舱口,所述舱口内设有座椅,所述甲板的后部中间位置凹陷,四周形成凸起边缘,凸起边缘设有若干抓握把手,所述甲板的前部设有救生绳索。本实用新型救生艇以海上皮划艇为基础设计,单人即可使用并实施救援,其使用情景也非常丰富,可适应任何的水上环境,如湖泊、河道、海洋等,坐姿的形式也适用于长距离的巡逻及保护,与其他救援设备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救援皮划艇设计稳定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初级稳定性和终级稳定性,以确保在救援过程中保持平衡和稳定性,以及在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救生艇具有较大的容积和承载能力,以携带救援装备和执行救援任务;救生艇配备救生绳索、抓握把手等救援装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
作为改进,所述提手为T型提手,所述提手设在甲板上。
作为改进,所述防撞垫为EVA泡沫棉,所述防撞垫呈V型,贴合艇身主体首尾的形状。
作为改进,所述凸起边缘对应抓握把手处设有凹槽,所述抓握把手由藏在凸起边缘内的绳索穿过凹槽处所形成。
作为改进,所述甲板的前部设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穿孔,所述救生绳索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座。
作为改进,所述甲板与船底的拼接处外壁设有外边条。
作为改进,所述艇身主体由外向内包括胶衣层、第一玻纤布层、强芯毡层和第二玻纤布层。
作为改进,所述强芯毡的厚度为2.0mm,甲板所采用的第一玻纤布和第二玻纤布为E200平纹布,船底所采用的第一玻纤布和第二玻纤布为E320平纹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救生艇以海上皮划艇为基础设计,单人即可使用并实施救援,其使用情景也非常丰富,可适应任何的水上环境,如湖泊、河道、海洋等,坐姿的形式也适用于长距离的巡逻及保护,与其他救援设备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救援皮划艇设计稳定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初级稳定性和终级稳定性,以确保在救援过程中保持平衡和稳定性,以及在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为了应对救援任务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物,救生艇使用复合材料制造,具有坚固耐用的结构,兼具轻量化和耐用性的特点;救生艇具有较大的容积和承载能力,以携带救援装备和执行救援任务;救生艇配备救生绳索、抓握把手等救援装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救生艇俯视图。
图2为救生艇侧视图。
图3为艇身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救生艇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救生艇,包括艇身主体和座椅,艇身主体的两端将,中间宽,座椅设在中间舱口11内,可容纳一个人,本实用新型救生艇以海上皮划艇为基础设计,单人即可使用并实施救援,其使用情景也非常丰富,可适应任何的水上环境,如湖泊、河道、海洋等,坐姿的形式也适用于长距离的巡逻及保护,与其他救援设备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救援皮划艇设计稳定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初级稳定性和终级稳定性,以确保在救援过程中保持平衡和稳定性,以及在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艇身主体采用醒目的颜色和标识,红色和黄色相间,增加救生艇在水上的可见性,帮助他人快速发现并提供救援。所述艇身主体包括甲板2和船底1,所述甲板2中部设有舱口11,所述艇身主体由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通过真空成型工艺制作而成,为了应对救援任务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物,救生艇使用复合材料制造,具有坚固耐用的结构,兼具轻量化和耐用性的特点。所述艇身主体的首尾位置设置防撞垫3,所述防撞垫3为EVA泡沫棉,所述防撞垫3呈V型,贴合艇身主体首尾的形状,防撞垫3不仅增加救生艇的浮力,而且提高救生艇的抗撞击结构强度,尤其是在艇身主体易撞击的首尾位置。所述艇身主体的首尾位置设有提手4,所述提手4为T型提手,所述提手4设在甲板2上,当艇身主体作为担架时,前后的救援人员通过提手4支撑移动艇身主体。所述艇身主体内的前部设有前隔板5,所述前隔板5与艇身主体形成前密封舱,所述前密封舱内填充EPS泡沫,艇身主体前部增加泡沫可以加强艇身主体前部的结构强度和防撞性能,即便艇身主体前部有破损也不会影响使用;所述艇身主体内的后部设有后隔板8,所述后隔板8与艇身主体形成后密封舱,所述后隔板上设有排水口及与排水口配合的排水塞9,艇身主体后部增加了体积,被救人员趴在后甲板2上进行救援时,被救人员的体重不会使皮划艇的前部浮出水面。所述甲板2的后部中间位置凹陷14,四周形成弧形的凸起边缘13,被救人员可以趴在后甲板2上进行救援,凸起边缘13的设计增加艇身主体的摩擦力,防止被救人员从艇身主体的后甲板2上滑落;被救人员也可以趴在前甲板进行施救。凸起边缘13设有若干抓握把手10,根据设计,两边各两个,所述凸起边缘13对应抓握把手10处设有凹槽15,所述抓握把手10由藏在凸起边缘13内的绳索穿过凹槽15处所形成,凹槽15的设计不仅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方便被救人员手能直接握持抓握把手10,而且该凹槽15作为后甲板2表面去水结构。所述甲板2的前部设有救生绳索6,所述甲板2的前部设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穿孔,所述救生绳索6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座,救生绳索的设计便于落水者容易抓住艇身,依靠艇身的浮力进行自救。另外,救生员也可以自带绳索,救援时,将绳索一端绑定被救人员,通过救生艇将被救人员拖回至安全地点。所述甲板2与船底1的拼接处外壁设有外边条7,在甲板2和船底1合并的交接缝上制作一条25mm宽厚度约2mm的外边条,起到美观和加固船体结构的作用。如图3所示,所述艇身主体由外向内包括胶衣层21、第一玻纤布层22、强芯毡层23和第二玻纤布层24;所述强芯毡的厚度为2.0mm,甲板2所采用的第一玻纤布和第二玻纤布为E200平纹布,船底1所采用的第一玻纤布和第二玻纤布为E320平纹布。
救生艇制作主要分别将船底1、甲板2、舱口11完口、隔板等部件采用抽真空成型工艺制作成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部件,然后通过合并,装配等后续工艺完成产品的制作,如图4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模具准备:甲板2模具,船底1模具进入模具干燥房进行检查并清理模具,均匀打一层脱模剂,粘贴分色美纹纸;
(2)喷胶衣:模具进入喷漆房并在模具上喷涂间笨胶衣,喷涂完成后进入胶衣固化房让胶衣固化;
(3)铺布:模具进入成型区并在模具上按照结构铺层图对不同规格玻纤布进行铺设;
(4)灌胶:铺布完成后向模具罐入定量型号为901乙烯基树脂;
(5)真空固化:用胶膜覆盖密封模具然后打开真空泵抽真空,树脂在真空压力下流动均匀浸透纤维布和强芯毡,手工调平整真空胶膜,浸胶完成后用烤灯加温辅助树脂固化;
(6)脱膜:树脂完全固化后将成型好的甲板2和船底1取出模具;
(7)裁切:将成型好的甲板2、船底1、完口、隔板的半成品送入打磨房进行裁切修边;
(8)合并:将打磨好的甲板2、船底1、完口、隔板、EPS填充等配件组装合并粘接为一个整体;
(9)制作外边及磨补:在甲板2和船底1合并的交接缝上制作一条外边条;最后对船体外表面有瑕疵的地方进行磨补修复;
(10)抛光:磨补完成的艇身主体进入抛光房进行抛光打蜡处理;
(11)装配:对抛光完成后艇身主体安装配件,安装配件包括救生绳索、提手、座位等配件,同时粘贴EVA防撞泡沫棉及字母标签。

Claims (8)

1.一种救生艇,其特征在于:包括艇身主体,所述艇身主体的首尾位置设置防撞垫,所述艇身主体的首尾位置设有提手;所述艇身主体内的前部设有前隔板,所述前隔板与艇身主体形成前密封舱,所述前密封舱内填充泡沫;所述艇身主体内的后部设有后隔板,所述后隔板与艇身主体形成后密封舱,所述后隔板上设有排水口及与排水口配合的排水塞;所述艇身主体包括甲板和船底,所述甲板中部设有舱口,所述舱口内设有座椅,所述甲板的后部中间位置凹陷,四周形成凸起边缘,凸起边缘设有若干抓握把手,所述甲板的前部设有救生绳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为T型提手,所述提手设在甲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垫为EVA泡沫棉,所述防撞垫呈V型,贴合艇身主体首尾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边缘对应抓握把手处设有凹槽,所述抓握把手由藏在凸起边缘内的绳索穿过凹槽处所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的前部设有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穿孔,所述救生绳索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与船底的拼接处外壁设有外边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艇身主体由外向内包括胶衣层、第一玻纤布层、强芯毡层和第二玻纤布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芯毡的厚度为2.0mm,甲板所采用的第一玻纤布和第二玻纤布为E200平纹布,船底所采用的第一玻纤布和第二玻纤布为E320平纹布。
CN202321813637.3U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救生艇 Active CN220662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3637.3U CN220662819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救生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3637.3U CN220662819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救生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2819U true CN220662819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3637.3U Active CN220662819U (zh) 2023-07-11 2023-07-11 一种救生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2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4115A (zh) 多用途双体船及其层叠式建造方法
US8499707B2 (en) Rescue boat
US4413583A (en) Plastic lifeboats
CN201195590Y (zh) 水上漂浮建筑船舶
US11401008B2 (en) Inflatable watercraft
US5421283A (en) Lightweight boat construction
CN220662819U (zh) 一种救生艇
CN117022602A (zh) 一种救生艇及其生产工艺
CN210681055U (zh) 充气独木舟
US20040005825A1 (en) Board-like sportscraft
RU152276U1 (ru) Моторная надувная лодка
CN209757473U (zh) 一种可折叠大刚度充气式救生筏
CN109018272B (zh) 潜艇保障船
JP2724314B2 (ja) 双胴船型足踏式推進船
CN213109711U (zh) 一种蜂窝复合结构无人船
US12006006B2 (en) Inflatable watercraft
CN220616152U (zh) 突击舟用防沉划桨
Arif et al.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FRP Catamaran Boat for Better River Transportation in Randuboto Village, Sedayu District, Gresik Regency
RU99443U1 (ru) 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катамаран
CN203544299U (zh) 防风防沉漂浮船
US11878445B2 (en) Unitary boat hull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219134462U (zh) 一种水上救援车艇
GB2152441A (en) Inflatable vessels and sails
RU35621U1 (ru) Лодка для рыбалки
de Morais Cerveira Development of a Sailing Yacht for Disabled Peop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