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2885U - 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2885U
CN220652885U CN202322324670.6U CN202322324670U CN220652885U CN 220652885 U CN220652885 U CN 220652885U CN 202322324670 U CN202322324670 U CN 202322324670U CN 220652885 U CN220652885 U CN 220652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bracket
power cord
limiting
arm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46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雷迪
曾传东
文杰
龙海岸
王清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46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2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2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2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电源线护套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固定组件,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槽体,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槽体,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配合围成用于容置电源线的通道结构,固定组件设置在通道结构的内部,固定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第一凸缘设置在第一槽体的内壁面上,第二凸缘设置在第二槽体的内壁面上,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用于与电源线抵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设备的电源线存在定位方式不方便,导致电源线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线作为电力线路传输结构为充电装置的内部的储电元件进行充电,目前电源线与充电装置的壳体之间的定位方式,普遍采用螺钉的卡箍的结构,采用卡箍卡在电源线上,然后通过螺钉将卡箍固定在壳体上,还有的是直接采用螺钉将电源线的保护套管锁紧在壳体上,以进行固定电源线。
但是,上述的两种电源线固定方式中,无论哪种方式均需要采用固定件螺钉进行定位电源线,螺钉在进行固定电源线时易压破电源线保护皮层,也会破坏壳体的完整性,并且目前的采用螺钉进行定位的方式操作复杂导致组装效率低。
由上可知,目前的充电设备的电源线存在定位方式不方便,导致电源线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设备的电源线存在定位方式不方便,导致电源线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线护套结构,电源线护套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槽体;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槽体,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配合围成用于容置电源线的通道结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通道结构的内部,固定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第一凸缘设置在第一槽体的内壁面上,第二凸缘设置在第二槽体的内壁面上,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用于与电源线抵接。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当固定组件设置有多个时,多个固定组件沿通道结构的轴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固定组件之间形成卡接区域。
进一步地,各固定组件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凸缘,第一凸缘设置有多个时,多个第一凸缘沿通道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和/或各固定组件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凸缘,第二凸缘设置有多个时,多个第二凸缘沿通道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相对设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沿通道结构的轴向等高设置;和/或固定组件设置在通道结构的内部的至少其中一个开口端处。
进一步地,第一凸缘沿第一槽体周向延伸,第二凸缘沿第二槽体周向延伸,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配合围成固定通道,固定通道的内壁面与电源线的外表面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卡接,电源线护套结构还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二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中的一个为卡接凸起,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中的另一个为卡槽,卡接凸起和卡槽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件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外表面上,第二安装件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外表面上;和/或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抵接面,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抵接贴合,第一安装件设置在第一抵接面上,第二安装件设置在第二抵接面上。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抵接面,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抵接贴合,电源线护套结构还包括折弯成型的凸筋,凸筋包括至少两个臂段,相邻两个臂段之间成角度设置,凸筋设置在第一抵接面和/或第一凸缘上;折弯延伸的槽结构,槽结构设置在第二抵接面和/或第二凸缘上,凸筋与槽结构插接配合,槽结构用于导向和限位凸筋,凸筋隐藏在槽结构的内部。
进一步地,当凸筋设置在第一抵接面和第一凸缘上时,凸筋包括顺次折弯连接的第一臂段、第二臂段、第三臂段和第四臂段,第一臂段、第二臂段和第三臂段设置在第一抵接面上,第四臂段的至少一部分伸入第一凸缘的内部。
进一步地,第一臂段和第三臂段沿与通道结构的轴线同向延伸;和/或第二臂段和第四臂段沿与通道结构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具有沿第一支架的周向延伸的第一限位件;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同侧的端面上具有沿第二支架的周向延伸的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配合形成环形的限位组件。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一一对应设置,当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设置有多个时,多个第一限位件和多个第二限位件形成多个限位组件,多个限位组件中靠近通道结构的限位组件位于远离通道结构的限位组件形成的区域的内部;和/或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为凹槽或者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为凸起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源线护套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固定组件,第一支架具有第一槽体,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支架具有第二槽体,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配合围成用于容置电源线的通道结构,固定组件设置在通道结构的内部,固定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第一凸缘设置在第一槽体的内壁面上,第二凸缘设置在第二槽体的内壁面上,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用于与电源线抵接。
具体地,本申请的电源线护套结构采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置电源线的通道结构,通道结构具有定位和防护电源线的效果;通过在通道结构的内部设置固定组件,采用固定组件的结构实现抵接电源线,进而避免电源线在通道结构的内部出现晃动的现象,提高了电源线安装的牢固性,并且采用通道结构和固定组件配合容置电源线的结构,也避免了出现损坏点电源线的绝缘外层的问题;通过拆装第一支架和第二之间进行定位夹紧电源线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转配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护套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护套结构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护套结构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架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护套结构与电源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支架;110、第一槽体;20、第二支架;210、第二槽体;30、固定组件;301、固定通道;310、第一凸缘;320、第二凸缘;40、第一安装件;50、第二安装件;60、凸筋;610、第一臂段;620、第二臂段;630、第三臂段;640、第四臂段;70、槽结构;80、限位组件;810、第一限位件;820、第二限位件;90、通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设备的电源线存在定位方式不方便,导致电源线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线护套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线护套结构用于定位电源线,同时具有防护电源线的技术效果。
如图1至图9所示,电源线护套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20和固定组件30,第一支架10具有第一槽体110,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支架20具有第二槽体210,第一槽体110和第二槽体210配合围成用于容置电源线的通道结构90,固定组件30设置在通道结构90的内部,固定组件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缘310和第二凸缘320,第一凸缘310设置在第一槽体110的内壁面上,第二凸缘320设置在第二槽体210的内壁面上,第一凸缘310和第二凸缘320用于与电源线抵接。
具体地,本申请的电源线护套结构采用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置电源线的通道结构90,通道结构90具有定位和防护电源线的效果;通过在通道结构90的内部设置固定组件30,采用固定组件30的结构实现抵接电源线,进而避免电源线在通道结构90的内部出现晃动的现象,提高了电源线安装的牢固性,并且采用通道结构90和固定组件30配合容置电源线的结构,也避免了出现损坏点电源线的绝缘外层的问题;通过拆装第一支架10和第二之间进行定位夹紧电源线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转配效率。
进一步地,通道结构90的开口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大致呈跑道圈形的结构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第一凸缘310和第二凸缘320与电源线的外壁面抵接贴合设置,以通过第一凸缘310和第二凸缘320配合压紧定位电源线。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0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当固定组件30设置有多个时,多个固定组件30沿通道结构90的轴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固定组件30之间形成卡接区域。其中电源线的绝缘管套的外壁面上具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的数量比固定组件30的数量多一个。当固定组件30设置有一个时,卡接凸起设置有两个,两个卡接凸起之间形成有环形的插槽,第一凸缘310和第二凸缘320伸入至插槽的内部,卡接凸起与第一凸缘310和第二凸缘320的顶部端面和底部端面贴合;当固定组件30设置有N个时,卡接凸起设置有N+1个,相邻两个卡接凸起之间形成有环形的插槽,插槽与固定组件30、卡接区域与卡接凸起在沿通道结构90的轴向上对位设置,第一凸缘310和第二凸缘320伸入至插槽的内部,卡接凸起伸入至卡接区域的内部实现卡接定位电源线。
进一步地,各固定组件3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凸缘310,第一凸缘310设置有多个时,多个第一凸缘310沿通道结构9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缘310用于与电源线抵接,进而更好的进行定位电源线。
其中,当第一凸缘310设置一个时,第一凸缘310沿第一槽体110的内壁面的周向延伸,第一凸缘310的延伸长度可以是小于第一槽体110的内壁面的周向长度,第一凸缘310的延伸长度还可以是等于第一槽体110的内壁面的周向长度。
进一步地,各固定组件3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凸缘320,第二凸缘320设置有多个时,多个第二凸缘320沿通道结构9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缘320用于与电源线抵接,进而更好的进行定位电源线。
其中,当第二凸缘320设置一个时,第二凸缘320沿第二槽体210的内壁面的周向延伸,第二凸缘320的延伸长度可以是小于第二槽体210的内壁面的周向长度,第二凸缘320的延伸长度还可以是等于第二槽体210的内壁面的周向长度。
如图1至图9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凸缘310沿第一槽体110周向延伸,第二凸缘320沿第二槽体210周向延伸,第一凸缘310与第二凸缘320配合围成固定通道301,固定通道301的内壁面与电源线的外表面抵接。
具体地,固定通道301位于通道结构90的内部,固定通道301的内壁面与电源线的外表面抵接贴合,以实现电源线和固定通道301面面贴合以达到密封的技术效果,以实现防止汽液流过电源线与通道结构90的抵接区域。
如图1至图9所示,相对设置的第一凸缘310和第二凸缘320沿通道结构90的轴向等高设置,以通过等高设置的第一凸缘310和第二凸缘320进行抵接电源线,进而更好的定位电源线。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0设置在通道结构90的内部的至少其中一个开口端处,以在开口端处进行定位电源线,提高电源线的定位效果。
如图1至图9所示,电源线护套结构还包括第一安装件40和第二安装件50,第一安装件40安装在第一支架10上,第二安装件50安装在第二支架20上,第一安装件40和第二安装件50中的一个为卡接凸起,第一安装件40和第二安装件50中的另一个为卡槽,卡接凸起和卡槽卡接配合。
具体地,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通过第一安装件40和第二安装件50卡接,可实现手动拆装,无需借助工具,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安装件40和第二安装件50安装位置的不同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件40设置在第一支架10的外表面上,第二安装件50设置在第二支架20的外表面上。
具体地,第一安装件40和第二安装件50裸露设置在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的外部,以方便手动进行分离第一安装件40和第二安装件50。
在一个未图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10具有第一抵接面,第二支架20具有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抵接贴合,第一安装件40设置在第一抵接面上,第二安装件50设置在第二抵接面上。
具体地,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安装后,第一安装件40和第二安装件50被隐藏,即卡接凸起伸入至卡槽的内部,以实现隐藏卡接凸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10或者第二支架20上具有操作部,操作部为通槽,以通过通槽进行裸露第一安装件40和第二安装件50的配合位置,进而可实现通槽进行解除卡接凸起和卡槽的配合,进而实现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的连接关系。
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支架10具有第一抵接面,第二支架20具有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抵接贴合,电源线护套结构还包括凸筋60和槽结构70,其中凸筋60折弯成型,槽结构70与凸起对应设置以形成折弯延伸的槽结构70,凸筋60设置在第一抵接面和/或第一凸缘310上,槽结构70设置在第二抵接面和/或第二凸缘320上,凸筋60与槽结构70插接配合,槽结构70用于导向和限位凸筋60,凸筋60隐藏在槽结构70的内部,以加强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的对位的精确度和便捷性,同时也加强了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的连接强度。
其中,凸筋60可以是仅设置在第一抵接面上的,还可以是仅设置在第一凸缘310上的,还可以是同时设置在第一抵接面和第一凸缘310上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凸筋60与槽结构70是对应设置的,因此凸筋60仅设置在第一抵接面上时,槽结构70仅设置在第二抵接面上;凸筋60仅设置在第一凸缘310上时,槽结构70仅设置在第二凸缘320上;凸筋60同时设置在第一抵接面上和第一凸缘310上时,槽结构70设置在第二抵接面和第二凸缘320上。
具体地,凸筋60的包括折弯成型的至少两个臂段,相邻两个臂段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
进一步地,当凸筋60设置在第一抵接面和第一凸缘310上时,凸筋60包括顺次折弯连接的第一臂段610、第二臂段620、第三臂段630和第四臂段640,第一臂段610、第二臂段620和第三臂段630设置在第一抵接面上,第四臂段64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第一凸缘310的内部。
进一步地,第一臂段610和第三臂段630沿与通道结构90的轴线同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二臂段620和第四臂段640沿与通道结构90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臂段610、第二臂段620、第三臂段630和第四臂段640顺次垂直设置,垂直折弯设置的第一臂段610、第二臂段620、第三臂段630和第四臂段640与对应的槽结构70配合插接,以达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提高了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的对位的精确度和便捷性。
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支架10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具有沿第一支架10的周向延伸的第一限位件810,第二支架20与第一支架10同侧的端面上具有沿第二支架20的周向延伸的第二限位件820,第一限位件810和第二限位件820配合形成环形的限位组件80。
具体地,环形的限位组件80用于与充电装置的壳体进行限位连接,以提高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与壳体的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810与第二限位件820一一对应设置,当第一限位件810和第二限位件820均设置有多个时,多个第一限位件810和多个第二限位件820形成多个限位组件80,多个限位组件80中靠近通道结构90的限位组件80位于远离通道结构90的限位组件80形成的区域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810和第二限位件820均为凹槽或者第一限位件810和第二限位件820均为凸起结构。当第一限位件810和第二限位件820均为凹槽时,对应的充电装置的壳体上设置插接件,插接件与凹槽插接配合;当第一限位件810和第二限位件820均为凸起结构时,对应的充电装置的壳体上设置插槽,凸起结构与插槽插接配合。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实施例一中的电源线护套结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电源线护套结构采用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20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置电源线的通道结构90,通道结构90具有定位和防护电源线的效果。
2、通过在通道结构90的内部设置固定组件30,采用固定组件30的结构实现抵接电源线,进而避免电源线在通道结构90的内部出现晃动的现象,提高了电源线安装的牢固性,并且采用通道结构90和固定组件30配合容置电源线的结构,也避免了出现损坏点电源线的绝缘外层的问题。
3、通过拆装第一支架10和第二之间进行定位夹紧电源线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转配效率。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10),所述第一支架(10)具有第一槽体(110);
第二支架(20),所述第一支架(10)与所述第二支架(2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0)具有第二槽体(210),所述第一槽体(110)和所述第二槽体(210)配合围成用于容置电源线的通道结构(90);
固定组件(30),所述固定组件(30)设置在所述通道结构(90)的内部,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缘(310)和第二凸缘(320),所述第一凸缘(310)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110)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凸缘(320)设置在所述第二槽体(210)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一凸缘(310)和所述第二凸缘(320)用于与所述电源线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30)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当所述固定组件(30)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所述固定组件(30)沿所述通道结构(90)的轴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固定组件(30)之间形成卡接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一凸缘(310),所述第一凸缘(310)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凸缘(310)沿所述通道结构(90)的周向间隔设置;和/或
各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凸缘(320),所述第二凸缘(320)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凸缘(320)沿所述通道结构(90)的周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凸缘(310)和所述第二凸缘(320)沿所述通道结构(90)的轴向等高设置;和/或
所述固定组件(30)设置在所述通道结构(90)的内部的至少其中一个开口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缘(310)沿所述第一槽体(110)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凸缘(320)沿所述第二槽体(210)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缘(310)与所述第二凸缘(320)配合围成固定通道(301),所述固定通道(301)的内壁面与所述电源线的外表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护套结构还包括:
第一安装件(40),所述第一安装件(40)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0)上;
第二安装件(50),所述第二安装件(50)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20)上,所述第一安装件(40)和所述第二安装件(50)中的一个为卡接凸起,所述第一安装件(40)和所述第二安装件(50)中的另一个为卡槽,所述卡接凸起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所述第一支架(10)和所述第二支架(2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件(40)和所述第二安装件(50)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0)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安装件(5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20)的外表面上;和/或
所述第一支架(10)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支架(20)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贴合,所述第一安装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面上,所述第二安装件(50)设置在所述第二抵接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支架(20)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贴合,所述电源线护套结构还包括:
折弯成型的凸筋(60),所述凸筋(60)包括至少两个臂段,相邻两个臂段之间成角度设置,所述凸筋(60)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或所述第一凸缘(310)上;
折弯延伸的槽结构(70),所述槽结构(70)设置在所述第二抵接面和/或所述第二凸缘(320)上,所述凸筋(60)与所述槽结构(70)插接配合,所述槽结构(70)用于导向和限位所述凸筋(60),所述凸筋(60)隐藏在所述槽结构(70)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凸筋(60)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一凸缘(310)上时,所述凸筋(60)包括顺次折弯连接的第一臂段(610)、第二臂段(620)、第三臂段(630)和第四臂段(640),所述第一臂段(610)、所述第二臂段(620)和所述第三臂段(630)设置在所述第一抵接面上,所述第四臂段(64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一凸缘(310)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段(610)和所述第三臂段(630)沿与所述通道结构(90)的轴线同向延伸;和/或
所述第二臂段(620)和所述第四臂段(640)沿与所述通道结构(90)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10)的其中一个端面上具有沿所述第一支架(10)的周向延伸的第一限位件(810);
所述第二支架(20)与所述第一支架(10)同侧的端面上具有沿所述第二支架(20)的周向延伸的第二限位件(820),所述第一限位件(81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820)配合形成环形的限位组件(8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件(81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820)一一对应设置,当所述第一限位件(81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820)均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810)和多个所述第二限位件(820)形成多个所述限位组件(80),多个所述限位组件(80)中靠近所述通道结构(90)的限位组件(80)位于远离所述通道结构(90)的限位组件(80)形成的区域的内部;和/或
所述第一限位件(81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820)均为凹槽或者所述第一限位件(810)和所述第二限位件(820)均为凸起结构。
13.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线护套结构。
CN202322324670.6U 2023-08-28 2023-08-28 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 Active CN220652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4670.6U CN220652885U (zh) 2023-08-28 2023-08-28 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4670.6U CN220652885U (zh) 2023-08-28 2023-08-28 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2885U true CN220652885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8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4670.6U Active CN220652885U (zh) 2023-08-28 2023-08-28 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2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5924B (zh) 防水光纤连接器及其光纤插头和光纤适配器
CN102087392B (zh) 光纤分路器模块
US8262264B2 (en) Interlocking system for hanging decorative lights and fixtures
EP3413406B1 (en) Industrial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US6325661B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220652885U (zh) 电源线护套结构和充电装置
CN212905598U (zh) 一种用于户外的快速防水接头
WO2022166981A1 (zh) 适配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插头及电连接器套件
CN213460262U (zh) 防水连接头
CN113341508B (zh) 一种光口组件及光模块
CN214481613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模块化壳体
CN213027238U (zh) 线束保护壳
CN110112589B (zh) 电缆中间接头用同轴电缆接地夹及其安装方法
CN216351349U (zh) 一种在线尾固定用三环爪卡扣结构
CN111061016A (zh) 一种具有保护外壳的光纤连接器
CN220368211U (zh) 级联通信防水线组及级联通信系统
CN110289531A (zh) 一种母线槽的柔性电源连接器
CN104714279B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固定装置
CN220553657U (zh) 一种90°进线四芯连接器用插座
CN220553658U (zh) 90°进线四芯连接器用插座
CN220253621U (zh) 一种区块链服务器用接头组件
CN113687477B (zh) 一种转换模块、适配器及防水接头
CN220775623U (zh) 逆变器和光储系统
CN209805330U (zh) 一种线槽阴角转接结构
CN218215931U (zh) 一种导向型插头插座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