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5623U - 逆变器和光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逆变器和光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5623U
CN220775623U CN202322079796.1U CN202322079796U CN220775623U CN 220775623 U CN220775623 U CN 220775623U CN 202322079796 U CN202322079796 U CN 202322079796U CN 220775623 U CN220775623 U CN 220775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case
hanging
terminal
moun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797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方惠
于海洋
李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797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5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5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5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和光储系统,逆变器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用于固定在安装面上;第二箱体,第二箱体用于固定在安装面上;其中,第一箱体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箱体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用于沿第一箱体移至安装面的方向插接,且第一箱体位于安装面时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插接。上述逆变器,简化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装配,从而简化了逆变器的安装。

Description

逆变器和光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逆变器和光储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某些区域的标准要求,逆变器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现有逆变器中,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装配较繁琐、导致逆变器的安装较繁琐。另外,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更换和维护也不方便,不利于逆变器的拆装和维护。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逆变器,以简化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装配,便于逆变器的安装,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变器和光储系统,以简化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装配,从而简化逆变器的安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逆变器,包括:
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用于固定在安装面上;
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箱体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箱体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用于沿所述第一箱体移至所述安装面的方向插接,且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安装面时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插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挂板和第一箱体主体,所述第一挂板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挂板具有用于挂设且固定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的挂设固定位,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主体;
其中,所述第一箱体移至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具体为: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所述挂设固定位的方向;
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安装面,具体为:所述第一挂板固定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第一箱体主体位于所述挂设固定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挂板还具有仅用于挂设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的悬挂位,所述第一箱体主体能够在所述悬挂位和所述挂设固定位之间移动;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用于沿所述第一箱体主体自所述悬挂位移至所述挂设固定位的移动方向插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和所述第一挂板中,一者设置有滑道孔,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滑道孔滑动配合的第一挂钩;
其中,所述滑道孔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挂钩接触时,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所述悬挂位;所述滑道孔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挂钩接触时,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所述挂设固定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所述挂设固定位时,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和所述第一挂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可拆卸地插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中,一者设置有定位柱、另一者设置有定位孔;其中,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配合且所述定位柱能够和所述定位孔的底壁接触,所述定位柱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插接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安装面时,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紧固件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插接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设置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箱体设置有第二安装柱;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均设置有安装所述紧固件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中,一者设置有定位孔、另一者和所述定位孔配合且另一者能够与所述定位孔的底壁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中,一者设置有导向柱、另一者设置有导向孔;其中,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插接方向上导向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箱体主体,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主体;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二箱体主体,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主体;
其中,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主体中,一者嵌设于另一者;或者,整个所述第一箱体主体位于所述第二箱体主体的外部,且整个所述第二箱体主体位于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的外部。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主体中一者嵌设于另一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具有安装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箱体连接部,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均嵌设在所述第二箱体主体中,且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箱体主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箱体主体包括:
第二箱体外壳,所述第二箱体外壳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外壳中,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箱体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外壳远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具有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箱体外壳的安装口;
以及第二箱体盖板,所述第二箱体盖板固定于所述第二箱体外壳,且所述第二箱体盖板封闭所述安装口。
可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外壳和所述第二箱体盖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箱体外壳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外壳和第一箱体盖板,所述第一箱体外壳的一侧和所述安装面相对,所述第一箱体外壳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一箱体盖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外壳,所述第一箱体外壳具有供第一线缆穿过的第一过线孔以及密封所述第一过线孔的第一封堵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二箱体主体和第二挂板,所述第二挂板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箱体主体用于挂设且固定在所述第二挂板上;
其中,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主体,所述第二箱体主体具有供第二线缆穿过的第二过线孔以及密封所述第二过线孔的第二封堵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挂板和第一箱体主体,所述第一挂板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挂板具有用于挂设且固定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的挂设固定位,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主体;
所述第一箱体移至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具体为: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所述挂设固定位的方向;
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安装面,具体为:所述第一挂板固定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第一箱体主体位于所述挂设固定位;
其中,所述第二挂板和所述第一挂板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插接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面;
和/或,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
和/或,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一箱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箱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密封连接。
基于上述提供的逆变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储系统,该光储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变器的安装方法为:先将第二箱体固定在安装面上,然后将第一箱体向安装面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箱体的第一接线端子靠近第二箱体的第二接线端子,第一箱体移至安装面时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插接,即在第一箱体位于安装面时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插接,最后将第一箱体固定在安装面上。
由上述安装方法可知,在第一箱体移动至安装面时完成了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的插接,无需再单独完成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的插接,有效简化了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装配,从而简化了逆变器的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箱体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箱体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箱体的仰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结构去掉第一盖板和第一封堵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箱体的后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去掉第一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挂板的轴测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挂板的主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接线端子的主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接线端子的侧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接线端子的仰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箱体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箱体的侧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箱体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箱体的后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箱体外壳的主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箱体外壳的俯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箱体外壳的后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挂板的轴测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挂板的主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箱体支架的主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箱体支架的侧视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箱体支架的俯视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接线端子的主视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接线端子的侧视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接线端子的俯视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挂板和第二挂板安装于安装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二箱体主体安装于第二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箱体主体安装于第一挂板且处于悬挂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图34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中第一箱体主体安装于第一挂板且处于悬挂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图36中:
1为第一箱体,2为第二箱体,3为安装面;
11为第一箱体外壳,12为第一箱体盖板,13为第一挂板,14为第一封堵件,15为第一接线端子,16为第一安装柱;
111为第一封堵件安装面,112为第一过线孔,113为第一安装孔,114为滑道孔,115为第一挂板固定孔,116为导向柱,117为定位孔,118为定位孔底壁,119为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孔,120为第一接线端子固定孔;
131为第一连接孔,132为第一加强板,133为滑道面,134为第一挂钩,135为第二连接孔;
151为第一端子本体,152为第一防错装配筋,153为端子插针,154为插针安装孔,155为第一端面密封圈,156为界面密封圈,157为密封槽,158为第一线缆;
21为第二箱体外壳,22为第二箱体盖板,23为第二挂板,24为第二封堵件,25为第二接线端子,26为箱体支架;
211为第二封堵件安装面,212为第二过线孔,213为支架安装孔,214为导向件,215为第二安装柱,216为导向孔,217为第二安装孔,218为柱端面,219为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孔,220为第二接线端子固定孔;
231为第三连接孔,232为第二加强板,233为第四连接孔,234为第二挂钩;
251为第二端子本体,252为第二防错装配筋,253为端子插座,254为端子插孔,255为第二端面密封圈,256为第二线缆;
261为箱体安装面,262为箱体安装孔,263为支撑面,264为第二挂板安装孔,265为挂孔;
01为挂设固定位,02为悬挂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等于两个。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本申请中涉及到的“平行”和“垂直”是实际操作中的“基本平行”和“基本垂直”。“基本平行”可以理解成存在一定误差的平行,同理,“基本垂直”可以理解成存在一定误差的垂直。
目前,逆变器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其中,第一箱体收纳逆变器主机,第二箱体收纳汇流保护部件以及具有其他功能的部件。
对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安装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第二箱体附属于第一箱体,使得第二箱体不能够独立安装,这种形式不利于逆变器的安装、拆卸和维护;
第二种,第二箱体可独立安装,且第二箱体独立于第一箱体的外部。这种形式,需要人为在第二箱体内部插拔接线,导致拆装较繁琐、不便利,不利于维护;另外,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该紧固件位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两侧,导致紧固件的拆装较不方便,使得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拆装也较不方便。
因此,现有技术中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安装方式较为繁琐,导致逆变器的安装较繁琐。另外,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更换和维护也不方便,不利于逆变器的拆装和维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以简化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装配,从而简化逆变器的安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包括: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中,一者用于收纳逆变器主机、另一者用于收纳汇流保护部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选择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用于收纳其他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均用于固定在安装面上。该安装面可为墙面或其他物体的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安装面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例如第一箱体1位于第二箱体2的顶端、或者第一箱体1位于第二箱体2的底端。当然,也可选择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沿其他方向分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第二箱体2能够单独安装在安装面上。整个第二箱体2可以位于第一箱体1的内部或外部。为了简化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拆装,可选择整个第二箱体2位于第一箱体1的外部,这样,便于单独安装第二箱体2。
第一箱体1包括第一挂板13和第一箱体主体(图中并未标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主体包括第一箱体外壳11和第一箱体盖板12,第一箱体外壳11的一侧和第一挂板13连接,第一箱体外壳11的另一侧和第一箱体盖板12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箱体外壳11位于第一挂板13和第一箱体盖板12之间。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选择第一箱体盖板12可以位于第一箱体外壳11的其他位置,还可选择第一箱体主体为其他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第一挂板13用于固定在安装面上。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挂板13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31,穿过第一连接孔131的紧固件可将第一挂板13固定在安装面上。上述紧固件可为锚栓或螺栓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于第一连接孔131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拆装,可选择第一挂板13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面上。此情况下,可选择穿过第一连接孔131的紧固件可将第一挂板13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面上。
第一挂板13具有用于挂设且固定第一箱体主体的挂设固定位。可以理解的是,逆变器安装完成后,第一箱体主体固定在挂设固定位。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箱体外壳11处于挂设固定位01。
为了便于第一箱体主体固定在挂设固定位01,如图12所示,第一挂板13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35;如图7所示,第一箱体主体设置有和第二连接孔135对应的第一挂板固定孔115,紧固件通过第一挂板固定孔115和第二连接孔135固定连接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一挂板13。
为了提高第一挂板13的支撑强度,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挂板13设置有第一加强板132。第一加强板132至少为一个,对于第一加强板132的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于第一加强板132的分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为了有效提高强度,可选择第一加强板132自第一挂板1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挂板13的另一端。
为了便于第二箱体2固定在安装面上,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箱体2包括第二箱体主体(图中并未显示)和第二挂板23。其中,第二挂板23用于固定在安装面上,第二箱体主体用于挂设且固定在第二挂板23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箱体主体包括第二箱体外壳21和第二箱体盖板22,第二箱体外壳21的一侧挂设且固定在第二挂板23上,第二箱体外壳21的另一侧和第二箱体盖板22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箱体外壳21位于第二挂板23和第二箱体盖板22之间。
当然,也可选择第二箱体盖板22位于第一箱体外壳21的其他位置,还可选择第二箱体主体为其他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选择第二箱体外壳21直接固定在安装面上,此情况下,第二箱体2不包括第二挂板23。
上述结构中,第二箱体主体和第二挂板23中,一者设置有第二挂钩、另一者设置有挂孔。其中,第二挂钩挂设在挂孔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第二挂钩234设置于第二挂板23。相应的,如图19所示,挂孔265设置于第二箱体主体。
第二挂板23用于固定在安装面上。如图2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挂板23设置有第三连接孔231,穿过第三连接孔231的紧固件可将第二挂板23固定在安装面上。对于第三连接孔231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拆装,可选择第二挂板23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面上。此情况下,可选择穿过第三连接孔231的紧固件可将第二挂板23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面上。
为了便于固定连接第二箱体主体和第二挂板23,如图24所示,第二挂板23的两端设置有第四连接孔233;如图27所示,第二箱体主体设置有和第四连接孔233对应的第二挂板安装孔264。这样,紧固件通过第二挂板安装孔264和第四连接孔233固定连接第二箱体主体和第二挂板23。
为了提高第二挂板23的支撑强度,如图24和图25所示,第二挂板23设置有第二加强板232。第二加强板232至少为一个,对于第二加强板232的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于第二加强板232的分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为了有效提高强度,可选择第二加强板232自第二挂板23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挂板23的另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结构,可选择第二挂板23和第一挂板13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也提高了整个逆变器的稳定性。此情况下,第一箱体本体和第二箱体本体均可单独安装。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挂板23和第一挂板13为分体式结构。这样,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均可单独安装。
如图4所示,第一箱体主体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15,第二箱体2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2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一箱体主体密封连接,第二接线端子25和第二箱体2密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15用于和第二接线端子25密封连接。
如图14-图16所示,第一接线端子15包括第一端子本体151,第一端子本体151的一端具有用于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的端子插针153,第一端子本体151的另一端引出第一线缆158。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线缆158和端子插针153通过压接或焊接等方式实现电连接。第一线缆158穿过第一过线孔112进入第一箱体主体中。
为了便于安装端子插针153,第一端子本体151设置有插针安装孔154,端子插针153设置在插针安装孔154中。
第一端子本体151的周向外壁设置有第一防错装配筋152,这样,避免了第一接线端子15装错,提高了第一接线端子15的安装效率。
为了便于实现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一箱体本体密封连接,可选择第一端子本体151上套设有第一端面密封圈155。为了便于沿第一接线端子15的轴向定位第一端面密封圈155,第一端子本体151设置有定位轴肩,定位轴肩用于定位第一端面密封圈155。当然,也可选择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一箱体本体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实现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密封连接,第一端子本体151设置有密封槽157和设置于密封槽157的界面密封圈156。这样,第一接线端子可通过界面密封圈156和第二接线端子25密封连接。当然,也可选择界面密封圈156设置于第二接线端子25;或者,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通过其他方式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便于将第一线缆158引至第一箱体本体的内部,第一箱体本体具有供第一线缆158穿过的第一过线孔112以及密封第一过线孔112的第一封堵件14。示例性的,第一封堵件14和第一过线孔112螺纹配合,且第一封堵件14自带密封件和第一箱体本体密封连接、或者第一封堵件14通过紧固件和第一箱体本体密封连接。当然,也可选择第一封堵件14通过其他方式封堵第一过线孔1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第一封堵件14可为闷盖或其他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亦不做限定。
如图29-图31所示,第二接线端子25包括第二端子本体251,第二端子本体251的一端设置有端子插孔254,端子插孔254内设置有端子插座253,端子插座253用于供第一接线端子15的端子插针153插入,第二端子本体251的另一端引出第二线缆256。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线缆256与端子插座253通过压接或焊接等方式实现电连接,以保证第二线缆256和端子插针153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端子插针153和端子插座253的位置可以互换,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
第二端子本体251的周向外壁设置有第二防错装配筋252,这样,避免了第二接线端子25装错,提高了第二接线端子25的安装效率。
为了便于实现第二接线端子25和第二箱体2密封连接,可选择第二接线端子25上套设有第二端面密封圈255。为了便于沿第二接线端子25的轴向定位第二端面密封圈255,第二端子本体251设置有定位轴肩,定位轴肩用于定位第二端面密封圈255。当然,也可选择第二接线端子25和第二箱体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密封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将第二线缆256引至第二箱体本体的内部,如图19和图22所示,第二箱体本体具有供第二线缆256穿过的第二过线孔212以及密封第二过线孔212的第二封堵件24。
示例性的,第二封堵件24和第二过线孔212螺纹配合,且第二封堵件24自带密封件和第二箱体本体密封连接、或者第二封堵件24通过紧固件和第二箱体本体密封连接。当然,也可选择第二封堵件24通过其他方式封堵第二过线孔2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第二封堵件24可为闷盖或其他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亦不做限定。
在实际情况中,也可选择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为其他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于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数目和排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亦不做限定。
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用于沿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挂设固定位01的方向插接,且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挂设固定位时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一挂板13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时,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实现电连接。即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通过插接实现电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挂设固定位01的方向垂直于安装面,则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的插接方向垂直于安装面。当然,也选择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挂设固定位01的方向和安装面相对倾斜、或者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挂设固定位01的方向平行于安装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箱体的安装方法为:先将第二箱体2和第一挂板13固定在安装面上,然后将第一箱体主体向挂设固定位01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箱体主体的第一接线端子15靠近第二箱体2的第二接线端子25,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挂设固定位01时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即在第一箱体主体挂设在第一挂板13的挂设固定位时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最后固定连接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一挂板13,使得第一箱体主体固定在挂设固定位01。
由上述安装方法可知,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均固定在安装面上,从而实现了第二箱体2的独立安装。
由上述安装方法可知,在第一箱体主体移动至挂设固定位01时完成了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的插接,无需再单独完成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的插接,有效简化了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装配,从而简化了逆变器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挂设固定位01时,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一挂板13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可拆卸地插接。这样,实现了第一箱体主体的拆卸,可对第一箱体主体进行拆装、维护和更换,从而方便了逆变器的拆装、维护和更换。
相应的,可选择第二箱体2用于可拆卸地固定于安装面,这样,实现了第二箱体2的拆卸,可对第二箱体进行拆装、维护和更换,从而方便了逆变器的拆装、维护和更换。
安装第一箱体主体时,第一箱体主体的内部具有部件,例如电子元器件等,使得第一箱体主体的重量较大,将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挂设固定位01较为困难。如图34和图3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挂板13还具有仅用于挂设第一箱体主体的悬挂位02。第一箱体主体能够在悬挂位02和挂设固定位01之间移动,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用于沿第一箱体主体自悬挂位02移至挂设固定位01的移动方向插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箱体主体在悬挂位02和挂设固定位01之间移动过程中,第一箱体主体始终挂设在第一挂板13上,即第一箱体主体可滑动的挂设在第一挂板13上(在第一箱体主体固定于第一挂板13之前)。在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挂设固定位01的方向垂直于安装面的情况下,悬挂位02较挂设固定位01远离安装面。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主体挂设在第一挂板13上自悬挂位02移至挂设固定位01,在第一箱体主体移动过程中,第一挂板13支撑第一箱体主体,从而方便了移动第一箱体主体;而且,由于第一箱体主体挂设在第一挂板13上,挂设结构还为第一箱体主体的移动提供了导向,保证了第一箱体主体沿设定方向移动,便于对齐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提高了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对接的可靠性。
如图3和图3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一挂板13中,一者设置有滑道孔114,另一者设置有与滑道孔114滑动配合的第一挂钩134;其中,滑道孔114的一端和第一挂钩134接触时,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悬挂位02;滑道孔114的另一端和第一挂钩134接触时,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挂设固定位0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挂钩134和滑道孔114相互导向配合。
对于第一挂钩134和滑道孔114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为了提高稳定性,第一挂钩134设置在第一挂板13的两端,滑道孔114设置在第一箱体主体的两端;或者,第一挂钩134设置在第一箱体主体的两端,滑道孔114设置在第一挂板13的两端。
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挂板13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挂钩134和滑道面133,滑道面133支撑滑道孔114所在的板。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主体还可通过其他结构挂设在第一挂板13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二箱体2中,一者设置有定位柱、另一者设置有定位孔;其中,定位柱和定位孔配合且定位柱能够和定位孔的底壁接触,定位柱的轴向平行于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的插接方向。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定位配合,保证了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二箱体2的相对位置,从而便于保证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对齐,提高了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的可靠性;而且,定位柱能够和定位孔的底壁接触,即在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挂设固定位01时(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时),定位柱和定位孔的底壁接触,保证了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到位,提高了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的可靠性。
对于上述定位孔和定位柱的具体结构、数量和分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挂设固定位01时,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固定连接。这样,提高了整个逆变器的稳固性,也提高了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的稳定性。为了便于拆卸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可选择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挂设固定位01时,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固定连接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可选择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挂设固定位01时,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二箱体2固定连接。
为了实现第一箱体主体可拆卸,可选择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挂设固定位01时,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二箱体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二箱体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且紧固件的轴向平行于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的插接方向。这样,紧固件的固定提高了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使得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之间形成可靠密封,由于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一箱体主体密封连接、第二接线端子25和第二箱体2密封连接,也使得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之间形成可靠密封。
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设置紧固件,第一箱体主体设置有第一安装柱16,第二箱体设置有第二安装柱215;其中,第一安装柱16和第二安装柱215均设置有安装紧固件的安装孔。
对于第一安装柱16和第二安装柱215的数量和分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结构中,可选择第一安装柱16和第二安装柱215中,一者设置有定位孔117、另一者和定位孔117配合且另一者能够与定位孔117的定位孔底壁118接触。这样,实现了定位和固定的结合,有效简化了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二箱体的结构;第一安装柱16或第二安装柱215和定位孔117实现了对第一箱体进行定位,提高了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插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示例性的,第一安装柱16设置有安装紧固件的第一安装孔113,第二安装柱215设置有安装紧固件的第二安装孔217,第一安装柱16设置有定位孔117,第二安装柱215和定位孔117定位配合,且第二安装柱215能够和定位孔117的定位孔底壁118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挂设固定位01时,第二安装柱215和定位孔117的定位孔底壁118接触。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二箱体2中,一者设置有导向柱116、另一者设置有导向孔216;其中,导向柱116和导向孔216用于在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的插接方向上导向配合。这样,通过导向柱116和导向孔216的导向配合,保证了第一箱体主体沿设定方向移动,从而保证了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对接。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柱116的轴向和导向孔216的轴向均平行于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的插接方向。
对于导向柱116和导向孔216的形状、数量和分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设置导向孔216,第一箱体主体设置有导向件214,导向孔216设置在导向件214中。
上述实施例中,导向柱116能够和导向孔216的底壁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挂设固定位01时,导向孔216的底壁和导向柱116接触。这样,实现了第二箱体2对第一箱体主体的定位,便于保证第一箱体主体到达挂设固定位01,也保证了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到位。
对于第一箱体主体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箱体主体包括第一箱体外壳11和第一箱体盖板12,第一箱体外壳11的一侧和第一挂板13连接,第一箱体外壳11的另一侧和第一箱体盖板12固定连接;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第一接线端子15设置于第一箱体外壳11;如图6-图10所示,第一箱体外壳11具有供第一线缆158穿过的第一过线孔112以及密封第一过线孔112的第一封堵件1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箱体外壳11和第一箱体盖板12密封连接,例如,第一箱体外壳11和第一箱体盖板12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该密封件设置于第一箱体外壳11或第一箱体盖板12。
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一箱体外壳11密封连接。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接线端子15通过第一端面密封圈155和第一箱体外壳11密封连接。对于密封连接的具体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且第一箱体1高于第二箱体2的情况下,第一接线端子15设置于第一箱体外壳11的底端,第二接线端子25设置于第二箱体2的顶端。
如图6-图11所示,第一箱体外壳11设置有第一封堵件安装面111、第一过线孔112、滑道孔114、第一挂板固定孔115、导向柱116、第一安装柱16、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孔119、第一接线端子固定孔120;其中,第一封堵件14安装在第一封堵件安装面111且封堵第一过线孔112;第一安装柱16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3和定位孔117;第一接线端子15安装于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孔119,且第一接线端子15通过第一接线端子固定孔120固定于第一箱体外壳11;第一挂板13的第一挂钩134和滑道孔114挂设配合,第一挂板13固定在第一挂板固定孔11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孔113的孔径小于定位孔117的孔径,且第一安装孔113较定位孔117远离第二安装柱215。
对于第二箱体2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图17-图19所示,第二箱体2包括第二箱体外壳21和第二箱体盖板22,第二箱体外壳21的一侧用于固定在安装面上,第二箱体外壳21的另一侧和第二箱体盖板22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第二接线端子25设置于第二箱体外壳21中,第二接线端子25通过第二端面密封圈255和第二箱体外壳21密封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箱体外壳21可直接固定在安装面上,也可通过第二挂板23固定在安装面。第二箱体外壳21和第二箱体盖板22密封连接,例如,第二箱体外壳21和第二箱体盖板22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该密封件设置于第二箱体外壳21或第二箱体盖板22。
在第二箱体外壳21通过第二挂板23固定于安装面的情况下,如图18和图19所示,可选择第二箱体外壳21设置有箱体支架26,箱体支架26位于第二箱体外壳21远离第二箱体盖板22的一侧,箱体支架26用于和第二挂板23连接。此情况下,如图26-图28所示,箱体支架26设置有:和第二箱体外壳21接触的箱体安装面261、和第二箱体外壳21固定连接的箱体安装孔262、和安装面接触的支撑面263、和第二挂板23固定连接的第二挂板安装孔264、以及和第二挂板23挂设配合的挂孔265。
上述第二箱体外壳21和箱体支架26可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19-图23所示,第二箱体外壳21设置有:第二封堵件安装面211、第二过线孔212,支架安装孔213、导向件214、第二安装柱215、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孔219、以及第二接线端子固定孔220。其中,第二封堵件24安装在第二封堵件安装面211上,且第二封堵件24封堵第二过线孔212;箱体支架26安装在支架安装孔213处;导向件214设置有导向件214;第二安装柱215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7,第二安装柱215的自由端端面为柱端面218,该柱端面218能够和定位孔117的定位孔底壁118接触;第二接线端子25安装在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孔219处,第二接线端子25通过第二接线端子固定孔220固定于第二箱体外壳2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逆变器的结构紧凑性,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中,一者嵌设在另一者中。
上述第一箱体1包括第一箱体主体,第一连接端子15设置于第一箱体主体,第二箱体2包括第二箱体主体,第二连接端子25设置于第二箱体主体。为了便于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嵌设,可以选择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二箱体主体中,一者嵌设于另一者。例如,第一箱体主体嵌设在第二箱体主体中、或者第二箱体主体嵌设在第一箱体主体中。
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防护性能,第一箱体主体具有安装第一接线端子15的箱体连接部,箱体连接部和第一接线端子15均嵌设在第二箱体主体中。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箱体主体具有容纳第一接线端子15和箱体连接部的容纳空间。
在第二箱体主体包括第二箱体外壳21和第二箱体盖板22的情况下,第一接线端子15和箱体连接部均嵌设于第二箱体外壳21,即容纳空间位于第二箱体外壳21中。其中,容纳空间可位于第二箱体外壳21靠近第二箱体盖板22的一侧、或者容纳空间可位于第二箱体外壳21远离第二箱体盖板22的一侧。为了简化安装,优先选择前者。
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的稳定性,可选择箱体连接部和第二箱体主体固定连接。
在第二箱体主体包括第二箱体外壳21和第二箱体盖板22的情况下,箱体连接部和第二箱体外壳21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固定连接箱体连接部和第二箱体外壳21,可选择第二箱体外壳21远离安装面的一侧具有固定连接箱体连接部和第二箱体外壳21的安装口,第二箱体盖板22封闭安装口。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先固定连接箱体连接部和第二箱体外壳21,再将第二箱体盖板22固定于第二箱体外壳21,这样,可在和安装面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箱体连接部和第二箱体外壳21,能够提供较大的安装空间,同时无需增大第二箱体2的体积,有利于实现第二箱体2的小型化;而且,实现了可视操作,提高了客户体验及装配效率。
为了便于拆卸第一箱体1,可选择第二箱体外壳21和第二箱体盖板2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箱体连接部和第二箱体外壳2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第一箱体主体并未嵌设在第二箱体主体中、第二箱体主体也并未嵌设在第一箱体主体中,即整个第一箱体主体位于第二箱体主体的外部,且整个第二箱体主体位于第一箱体主体的外部。此情况下,可以选择第一接线端子15伸出第一箱体主体或者第一接线端子15设置在第一箱体主体的外部,第二接线端子25伸出第二箱体主体或者第二接线端子25设置在第二箱体主体的外部。这样,实现了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在第一箱体主体的外部以及第二箱体主体的外部插接。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也可以选择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二箱体主体通过其他方式分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更为清楚的说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下面结合图32-图36提供逆变器的一种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中,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未预先装配在一起,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分别挂装。
上述逆变器的安装方法如下:
S1:如图32所示,将第一挂板13和第二挂板23分别固定在安装面3上;
S2:如图33所示,将安装有第二箱体盖板22的第二箱体外壳21挂设且固定在第二挂板23上;
S3:拆除第二箱体盖板22;
S4:如图34和图35所示,将第一箱体主体(第一箱体外壳11和第一箱体盖板12)挂设在第一挂板13上,且第一箱体主体位于悬挂位02;
S5:将第一箱体主体向靠近安装面3的方向移至挂设固定位01;
S6:固定连接第一箱体外壳11和第二箱体外壳21;
S7:固定连接第一箱体外壳11和第一挂板13;
S8:固定连接第二箱体盖板22和第二箱体外壳21。
上述S1中,将第一挂板13和第二挂板23分别固定在安装面3上,具体为:先固定第一挂板13、再固定第二挂板23;或者先固定第二挂板23、再固定第一挂板13。
上述S1中,第一挂板13和第二挂板23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以保证第一箱体主体和第二箱体主体的安装。
上述S2中,将安装有第二箱体盖板22的第二箱体外壳21挂设且固定在第二挂板23上,可具体为:将第二箱体主体两侧的挂孔265穿过第二挂板23上的第二挂钩234,第二箱体主体的支撑面263即靠于安装面3,将螺栓穿过第四连接孔233与第二挂板安装孔264,并紧固螺栓。
上述S2中,将第二箱体主体挂设且固定在第二挂板23上,可具体为:仅将第二箱体外壳21挂设且固定在第二挂板23上。此情况下,S3可去掉。
上述S4中,将第一挂钩134穿过滑道孔114。此时,第一挂钩134位于滑道孔114的一端,使得第一箱体主体位于远离安装面处,第二箱体外壳21位于第一箱体外壳11的前方,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悬挂位02。
上述S4中,将第一箱体主体挂设在第一挂板13上且第一箱体主体位于悬挂位02,此情况下,如图36所示,导向柱116伸于导向孔216中,第一安装柱16和第二安装柱215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上述S5中,从第一箱体主体远离安装面3的一侧将第一箱体主体沿水平方向往安装面3推,在导向柱116与导向孔216的导向作用下,滑道孔114与第一挂钩134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以使第一箱体主体到达挂设固定位01。其中,第二安装柱215进入定位孔117后,定位孔底壁118向第二安装柱215的柱端面218靠近。
上述S6中,可采用螺栓从第一箱体主体远离安装面3的一侧装入第一安装孔113与第二安装孔217以进行紧固连接。其中,第一接线端子15与第二接线端子25在定位与紧固作用下对插,端子插针153插入端子插座253,形成可靠连接;第一接线端子15上的界面密封圈156与第二接线端子25形成密封。
上述S6完成后,实现了第一箱体外壳11和第二箱体外壳21密封连接。
上述S7中,可采用螺栓穿过第一挂板13两侧的第二连接孔135与第一挂板固定孔115以进行紧固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32中所示的安装面3的区域仅为示意,可任意调整安装面3的大小。
图1-图5显示了安装好的逆变器。如图1-图5所示,安装好的逆变器中,第一箱体主体位于挂设固定位01;第一接线端子15的端子插针153插接在第二接线端子25的端子插座253中,且第一接线端子15插接到位;第二安装柱215的柱端面218和定位孔117的定位孔底壁118相抵。
上述逆变器安装好后,整个逆变器为密封结构,即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形成密封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的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适应性地调整逆变器的安装方法。
当需要更换第一箱体主体时,拆除第二箱体盖板22,拆除第一安装孔113上的螺栓,拆除第一挂板13两侧的螺栓;然后,将第一箱体主体沿水平方向向远离安装面3的一侧移动;再向上抬出第一箱体主体;最后,安装新的第一箱体主体。安装新的第一箱体主体的具体方法可参考上述逆变器的安装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箱体主体直接固定在安装面上,此情况下,第一箱体1不包括第一挂板12。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用于沿第一箱体主体移至安装面的方向插接,且第一箱体主体位于安装面时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挂设固定位01的方向、以及第一箱体主体移至安装面的方向,均可以称为第一箱体1移至安装面的方向。第一挂板13固定于安装面且第一箱体主体位于挂设固定位01、以及第一箱体主体位于安装面,均可以称为第一箱体1位于安装面。
本实施例中,逆变器的安装方法为:先将第二箱体2固定在安装面上,然后将第一箱体1向安装面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箱体1的第一接线端子15靠近第二箱体2的第二接线端子25,第一箱体1移至安装面时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即在第一箱体1位于安装面时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插接,最后将第一箱体1固定在安装面上。
由上述安装方法可知,在第一箱体1移动至安装面时完成了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的插接,无需再单独完成第一接线端子15和第二接线端子25的插接,有效简化了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的装配,从而简化了逆变器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对于逆变器的其他结构,可参考前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储系统,该光储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逆变器。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光储系统包括上述逆变器,则上述光储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上述光储系统可以为发电系统,也可以为储能系统,还可以包括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对于光储系统的具体类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用于固定在安装面上;
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箱体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箱体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用于沿所述第一箱体移至所述安装面的方向插接,且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安装面时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挂板和第一箱体主体,所述第一挂板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挂板具有用于挂设且固定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的挂设固定位,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主体;
其中,所述第一箱体移至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具体为: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所述挂设固定位的方向;
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安装面,具体为:所述第一挂板固定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第一箱体主体位于所述挂设固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挂板还具有仅用于挂设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的悬挂位,所述第一箱体主体能够在所述悬挂位和所述挂设固定位之间移动;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用于沿所述第一箱体主体自所述悬挂位移至所述挂设固定位的移动方向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和所述第一挂板中,一者设置有滑道孔,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滑道孔滑动配合的第一挂钩;
其中,所述滑道孔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挂钩接触时,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所述悬挂位;所述滑道孔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挂钩接触时,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所述挂设固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处于所述挂设固定位时,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和所述第一挂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可拆卸地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中,一者设置有定位柱、另一者设置有定位孔;其中,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配合且所述定位柱能够和所述定位孔的底壁接触,所述定位柱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插接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安装面时,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紧固件的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插接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设置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二箱体设置有第二安装柱;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均设置有安装所述紧固件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中,一者设置有定位孔、另一者和所述定位孔配合且另一者能够与所述定位孔的底壁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中,一者设置有导向柱、另一者设置有导向孔;其中,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孔用于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插接方向上导向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箱体主体,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主体;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二箱体主体,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主体;
其中,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主体中,一者嵌设于另一者;或者,整个所述第一箱体主体位于所述第二箱体主体的外部,且整个所述第二箱体主体位于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的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主体中一者嵌设于另一者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箱体主体具有安装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箱体连接部,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均嵌设在所述第二箱体主体中,且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箱体主体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主体包括:
第二箱体外壳,所述第二箱体外壳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外壳中,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箱体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外壳远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具有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箱体外壳的安装口;
以及第二箱体盖板,所述第二箱体盖板固定于所述第二箱体外壳,且所述第二箱体盖板封闭所述安装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外壳和所述第二箱体盖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箱体外壳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外壳和第一箱体盖板,所述第一箱体外壳的一侧和所述安装面相对,所述第一箱体外壳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一箱体盖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外壳,所述第一箱体外壳具有供第一线缆穿过的第一过线孔以及密封所述第一过线孔的第一封堵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二箱体主体和第二挂板,所述第二挂板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箱体主体用于挂设且固定在所述第二挂板上;
其中,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箱体主体,所述第二箱体主体具有供第二线缆穿过的第二过线孔以及密封所述第二过线孔的第二封堵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第一挂板和第一箱体主体,所述第一挂板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挂板具有用于挂设且固定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的挂设固定位,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主体;
所述第一箱体移至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具体为:所述第一箱体主体移至所述挂设固定位的方向;
所述第一箱体位于所述安装面,具体为:所述第一挂板固定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第一箱体主体位于所述挂设固定位;
其中,所述第二挂板和所述第一挂板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插接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面;
和/或,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
和/或,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一箱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箱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密封连接。
18.一种光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
CN202322079796.1U 2023-08-03 2023-08-03 逆变器和光储系统 Active CN220775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9796.1U CN220775623U (zh) 2023-08-03 2023-08-03 逆变器和光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9796.1U CN220775623U (zh) 2023-08-03 2023-08-03 逆变器和光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5623U true CN220775623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98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79796.1U Active CN220775623U (zh) 2023-08-03 2023-08-03 逆变器和光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5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775623U (zh) 逆变器和光储系统
CN211208764U (zh) 一种具有分路功能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9542565U (zh) 空气检测装置
WO2023125288A1 (zh) 连接器、灯具安装结构及灯具
CN211062929U (zh) 一种接线端子可拆卸的连接器
CN218039704U (zh) 一种带有连接器结构的电池组
CN219066384U (zh) 插头结构及疏散灯具
CN219312557U (zh) 充电桩的悬挂结构及对应的充电桩
CN212517104U (zh) 一种保险丝盒
CN212462214U (zh) 一种取电模块及接电装置、展示系统
CN218770459U (zh) 一种插座面板、插座组件及储能电源
CN219841512U (zh) 一种可快速插拔连接电源和灯板的灯具
CN216408734U (zh) 端盖、取电组件及嵌装灯
CN211853599U (zh) 一种插针连接嵌入式灯具
CN215001160U (zh) 一种带有监控功能的模块化智慧路灯灯柱
CN212318309U (zh) 一种泵机组
CN218769908U (zh) 一种应急电源的电池盖、应急电源壳体及应急电源
CN219959623U (zh) 一种插座组件及储能电源
CN217522281U (zh) 一种电连接头及应用其的电缆
CN213936806U (zh) 电源插头
CN215808139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吸顶灯
CN209929251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接线结构
CN214227734U (zh) 一种接线盒及齿轮箱
US11739895B1 (en) LED street light
CN218866843U (zh) 带连接器且便于组装的微型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