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7532U - 一种教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7532U
CN220647532U CN202322425732.2U CN202322425732U CN220647532U CN 220647532 U CN220647532 U CN 220647532U CN 202322425732 U CN202322425732 U CN 202322425732U CN 220647532 U CN220647532 U CN 220647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
sleeved
limit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257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24257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7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7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7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教具,涉及课堂教学领域,该教具,包括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底端环向等距离固定安装有三组两个第一支撑块,且两个第一支撑块的相对应端之间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其中,每个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均套接转动安装有支撑柱,支撑盘底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轴,限位轴的外表面套接套接滑动安装有限位环;其中,支撑盘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壳,保护壳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保护盖,且保护壳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和旋转装置,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和旋转装置,教师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教室环境和教学需求,创造多样化的教学体验,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教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课堂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教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现代教室中,思想政治课程被视为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引入了数字化教学手段,其中包括采用投影仪进行课件展示,通过投影仪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大屏幕上,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然而,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投影仪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有的投影仪在高度和角度的调节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教室内的布局和学生的座位位置各不相同,但投影仪的设计无法自由地进行高度和角度调整,这使得无法满足不同学生对投影内容清晰度和可视角度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教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计划引进一种全新的教具,这种教具具备高度和角度可调节的功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室和学生的需求,自由地调整投影仪的位置和角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投影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具,包括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底端环向等距离固定安装有三组两个第一支撑块,且两个第一支撑块的相对应端之间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
其中,每个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均套接转动安装有支撑柱,支撑盘底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轴,限位轴的外表面套接套接滑动安装有限位环;
其中,支撑盘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壳,保护壳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保护盖,且保护壳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和旋转装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外表面竖向中间位置环向等距离固定安装有三组两个第二支撑块,且两个第二支撑块的相对应端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每个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均套接转动安装有牵引杆。
优选的,三个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套接滑动安装有牵引环,且三个牵引环的外表面内侧均对应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块,且两个第三支撑块的相对应端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轴;
其中,第三转动轴的外表面与牵引杆远离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套接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转动安装在支撑盘的顶端中心位置上,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块;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套接固定安装有蜗轮,且蜗轮设置在限位块的下方;
其中,第一支撑杆的正上方设置有支撑管,支撑管的底端对应两个限位块的位置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凹槽,且两个限位块均滑动插接在凹槽内部,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顶端滑动插接在支撑管的内壁;
其中,支撑管滑动贯穿出保护盖的外表面,且支撑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放映设备。
优选的,所述支撑盘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转动轴;
其中,第四转动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齿轮,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竖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L形支撑杆,L形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第四转动轴远离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支撑管的外表面竖向均匀开设有与齿轮相匹配的环形齿槽,且支撑管通过环形齿槽与齿轮啮合连接;
其中,支撑管的外表面环形齿槽的上方套接固定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位于保护盖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支撑盘的顶端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位置上,且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蜗杆;
其中,蜗杆远离蜗轮的一侧贯穿保护壳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把手,且蜗杆远离把手一端与保护壳的内壁转动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链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教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教具,通过设置有升降装置,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动轴转动,第四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通过与其啮合的环形齿槽最终带动支撑管向上运动,通过两个限位块的限制,使支撑管只能沿限位块的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最终实现放映设备的升降,每个教室的布局和空间限制可能不同,有些教室可能没有墙壁上的固定安装点,或者投影仪的位置需要根据特定教学需求进行调整,通过升降装置,教师可以根据教室的具体情况来自由调整投影仪的位置,能够灵活适应不同教室环境的需要,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该教具,通过设置有旋转装置,通过转动把手就会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就会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杆转动,第一支撑杆转动进而带动其上设置的支撑管转动,支撑管转动最终实现放映设备的转动,通过旋转装置,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投影角度的调整,例如,在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学生作品时,可以将投影仪旋转调整到适当的角度,以便学生共享和交流内容,这样可提供不同的教学体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提高了投影内容的清晰度,同时满足了学生对投影仪可视角度的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投影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教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盘底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教具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盘;2、保护壳;3、保护盖;4、第一支撑块;5、第一转动轴;6、支撑柱;7、限位轴;8、第二支撑块;9、第二转动轴;10、牵引杆;11、牵引环;12、第三支撑块;13、第三转动轴;14、第一支撑环;15、第一支撑杆;16、蜗轮;17、限位块;18、蜗杆;19、第二支撑环;20、把手;21、支撑管;22、放映设备;23、齿轮;24、第四转动轴;25、第二支撑杆;26、L形支撑杆;27、电机;28、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教具,包括支撑盘1,支撑盘1的底端环向等距离固定安装有三组两个第一支撑块4,且两个第一支撑块4的相对应端之间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5;其中,每个第一转动轴5的外表面均套接转动安装有支撑柱6,支撑盘1底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轴7,限位轴7的外表面套接套接滑动安装有限位环28;其中,支撑盘1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壳2,保护壳2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保护盖3,且保护壳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保护壳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和旋转装置。
进一步的,限位环28的外表面竖向中间位置环向等距离固定安装有三组两个第二支撑块8,且两个第二支撑块8的相对应端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9,每个第二转动轴9的外表面均套接转动安装有牵引杆10,限位环28向下移动就会带动其上的第二支撑块8向下移动,第二支撑块8向下移动带动第二转动轴9向下移动。
进一步的,三个支撑柱6的外表面套接滑动安装有牵引环11,且三个牵引环11的外表面内侧均对应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块12,且两个第三支撑块12的相对应端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轴13;其中,第三转动轴13的外表面与牵引杆10远离第二转动轴9的一端套接转动连接,牵引环11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支撑柱6向外扩张运动,三个支撑柱6相互配合提高了教具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5,第一支撑杆15转动安装在支撑盘1的顶端中心位置上,第一支撑杆15的外表面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7;第一支撑杆15的外表面套接固定安装有蜗轮16,且蜗轮16设置在限位块17的下方;第一支撑杆15的正上方设置有支撑管21,支撑管21的底端对应两个限位块17的位置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凹槽,且两个限位块17均滑动插接在凹槽内部,第一支撑杆15的外表面顶端滑动插接在支撑管21的内壁;支撑管21滑动贯穿出保护盖3的外表面,且支撑管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放映设备22,通过限位块17和支撑管21底端相适配的凹槽相互配合,确保了升降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支撑盘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25,第二支撑杆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环14,第一支撑环1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转动轴24;其中,第四转动轴2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齿轮23,第二支撑杆25的外表面竖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L形支撑杆26,L形支撑杆2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27,电机27的输出端与第四转动轴24远离齿轮23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其中,支撑管21的外表面竖向均匀开设有与齿轮23相匹配的环形齿槽,且支撑管21通过环形齿槽与齿轮23啮合连接;进一步的,其中,支撑管21的外表面环形齿槽的上方套接固定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位于保护盖3的下方,电机27为自锁电机,自锁电机的型号与现有公开专利汇:(202021557198.0)中的自锁电机型号相同,可启动电机27,电机27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动轴24转动,第四转动轴24转动进而带动齿轮23转动,齿轮23转动最终带动支撑管21运动,通过限位块17的限制,使支撑管21只能沿限位块17的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最终实现放映设备22的升降。
进一步的,旋转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支撑盘1的顶端远离第二支撑杆25的位置上,且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环19,第二支撑环19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蜗杆18;其中,蜗杆18远离蜗轮16的一侧贯穿保护壳2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把手20,且蜗杆18远离把手20一端与保护壳2的内壁转动连接,蜗杆18与蜗轮16啮合链接,转动把手20,把手20转动,就会带动蜗杆18转动,蜗杆18转动就会带动蜗轮16转动,蜗轮1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杆15转动,第一支撑杆15转动进而带动其上设置的支撑管21转动,支撑管21转动最终实现放映设备22的转动。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教具时,先向下拉动限位环28,通过限位轴7的作用使限位环28只能沿限位轴7的竖直方向向移动,限位环28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其上设置的第二支撑块8向下移动,第二支撑块8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牵引杆10向下移动,牵引杆10向下移动就会带动第三转动轴13向下移动,通过牵引环11的作用,最终带动支撑柱6向外扩张,三个支撑柱6相互配合提高了教具的稳定性,之后转动把手20,把手20转动,就会带动蜗杆18转动,蜗杆18转动就会带动蜗轮16转动,蜗轮1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杆15转动,第一支撑杆15转动进而带动其上设置的支撑管21转动,支撑管21转动最终实现放映设备22的转动,当需要对放映设备22升降时,可启动电机27,电机27转动进而带动第四转动轴24转动,第四转动轴24转动进而带动齿轮23转动,齿轮23转动通过带动与其相配合的环形齿槽,最终带动支撑管21运动,通过限位块17的限制,使支撑管21只能沿限位块17的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最终实现放映设备22的升降,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和旋转装置,教师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教室环境和教学需求,优化投影范围和视角,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创造多样化的教学体验,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发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教具,包括支撑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1)的底端环向等距离固定安装有三组两个第一支撑块(4),且两个第一支撑块(4)的相对应端之间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5);
其中,每个第一转动轴(5)的外表面均套接转动安装有支撑柱(6),支撑盘(1)底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轴(7),限位轴(7)的外表面套接滑动安装有限位环(28);
其中,支撑盘(1)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壳(2),保护壳(2)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保护盖(3),且保护壳(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保护壳(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和旋转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28)的外表面竖向中间位置环向等距离固定安装有三组两个第二支撑块(8),且两个第二支撑块(8)的相对应端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9),每个第二转动轴(9)的外表面均套接转动安装有牵引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具,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支撑柱(6)的外表面套接滑动安装有牵引环(11),且三个牵引环(11)的外表面内侧均对应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块(12),且两个第三支撑块(12)的相对应端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轴(13);
其中,第三转动轴(13)的外表面与牵引杆(10)远离第二转动轴(9)的一端套接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5),第一支撑杆(15)转动安装在支撑盘(1)的顶端中心位置上,第一支撑杆(15)的外表面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7);第一支撑杆(15)的外表面套接固定安装有蜗轮(16),且蜗轮(16)设置在限位块(17)的下方;
其中,第一支撑杆(15)的正上方设置有支撑管(21),支撑管(21)的底端对应两个限位块(17)的位置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凹槽,且两个限位块(17)均滑动插接在凹槽内部,第一支撑杆(15)的外表面顶端滑动插接在支撑管(21)的内壁;
其中,支撑管(21)滑动贯穿出保护盖(3)的外表面,且支撑管(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放映设备(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25),第二支撑杆(2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环(14),第一支撑环(1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四转动轴(24);
其中,第四转动轴(2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齿轮(23),第二支撑杆(25)的外表面竖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L形支撑杆(26),L形支撑杆(2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27),电机(27)的输出端与第四转动轴(24)远离齿轮(23)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支撑管(21)的外表面竖向均匀开设有与齿轮(23)相匹配的环形齿槽,且支撑管(21)通过环形齿槽与齿轮(23)啮合连接;
其中,支撑管(21)的外表面环形齿槽的上方套接固定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位于保护盖(3)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支撑盘(1)的顶端远离第二支撑杆(25)的位置上,且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环(19),第二支撑环(19)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蜗杆(18);
其中,蜗杆(18)远离蜗轮(16)的一侧贯穿保护壳(2)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把手(20),且蜗杆(18)远离把手(20)一端与保护壳(2)的内壁转动连接,蜗杆(18)与蜗轮(16)啮合链接。
CN202322425732.2U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教具 Active CN220647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5732.2U CN220647532U (zh)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教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5732.2U CN220647532U (zh)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教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7532U true CN220647532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88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25732.2U Active CN220647532U (zh)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教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7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70526U (zh) 一种环境保护监理实时检测装置
CN111383489A (zh) 一种具有计算机展示功能的数学教学设备
CN220647532U (zh) 一种教具
CN216527592U (zh) 一种英语培训用影像资料的展示装置
CN214475607U (zh) 用于美术素描教学的高清投影展示装置
CN110796904B (zh) 一种自动控制教学演示装置
CN212782554U (zh) 异形显示屏
CN211403730U (zh) 一种高中数学教学图示架
CN212685056U (zh) 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
CN209028965U (zh) 一种便于展示教学的地理教具
CN207190607U (zh) 一种旋转组合式黑板
CN214744849U (zh) 一种悬挂式便于调节角度的led屏
CN214796489U (zh) 一种新型解剖教学用挂图装置
CN215118061U (zh) 一种地理学科教学用智慧地图演示装置
CN112664783A (zh) 一种多屏互动vr教学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0009971A (zh) 一种多功能数学教学用展示装置
CN210574343U (zh) 一种历史分年代图文教学装置
CN216797194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样品展示装置
CN218384336U (zh) 一种便于升降的多类型人体穿刺示教模型
CN214947758U (zh) 一种触控小间距显示装置
CN215764355U (zh) 一种智慧教育用展示装置
CN219392814U (zh) 一种车辆远程非视距驾驶舱
CN214418831U (zh) 一种用于小学教育的教育机器人
CN215911067U (zh) 一种汉语言文学教育用趣味学习装置
CN218582712U (zh) 一种教育评价系统数据可视化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