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3487U - 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 - Google Patents

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3487U
CN220643487U CN202320294308.6U CN202320294308U CN220643487U CN 220643487 U CN220643487 U CN 220643487U CN 202320294308 U CN202320294308 U CN 202320294308U CN 220643487 U CN220643487 U CN 220643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te
roller
sizing
fu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43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锦琦
宋潮洋
张仕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Jinsen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Jinsen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Jinsen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Jinsen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43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3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3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3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包括一设置有盛糊腔的槽体,还包括上浆辊以及挤压辊,上浆辊部分浸没于所述槽体内的糊料中;挤压辊与所述上浆辊相对设置,所述上浆辊和挤压辊之间构成了面料的输送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上浆辊的部分位于糊料如此先沾染糊料,再将浆料涂抹到面料上,如此一方面不会有堵塞问题,另一方面面料自身也不会必须进行过量上浆,而且上浆辊持续的在糊料中转动,上浆辊多余的糊料能够马上重新进入整体糊料中,降低了糊料硬化的概率。

Description

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
背景技术
公知的,面料印花包括前处理、印花打印以及打印后处理三步,其中,前处理用于将配置了多种添加剂的糊料通过上料辊、刮刀等装置实现对面料的上浆处理,其目的在于阻塞面料的毛细管,防止后续打印时表面染料的渗化,以及获得一定的色深度和色牢度,还可以提升面料硬度方便打印进布等等。
如公开号为CN202247330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05月30日,名称为《种面料上浆机》一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用于面料的上浆及烘干,其包括放卷辊、传动辊、上浆辊、上浆槽、一对挤压辊、第二传动辊、第一烘箱、第二烘箱、加热辊、支撑辊以及收卷装置;其中,所述面料依次通过放卷辊、传动辊以及上浆辊而进入上浆槽内;所述上浆辊位于上浆槽内;所述的一对挤压辊之间具有一空隙,面料穿过该对挤压辊之间的空隙;于所述一对挤压辊上进一步设有张力调整装置,该张力调整装置调整挤压辊之间的空隙大小;所述第二传动辊和收卷装置之间设有第一烘箱、第二烘箱;所述加热辊设置在第二烘箱内,其通过设置一毛毯和支撑辊连接;所述毛毯抵接在面料的底部,其延伸入第二烘箱内并在第二烘箱内加热。
上述专利是最常见的供糊上浆方式之一,其先通过上浆辊将面料送入上浆槽进行过量上浆,随后再通过挤压辊挤出多余的浆料以获取预设厚度的上浆厚度,显然的,该方式容易造成造桨的浪费或者说上浆槽内进行了太过量的上浆,为解决该问题,如授权公告号CN113322602B的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另一种方式,即将浆料涂抹到面料上,其解决了不会过量上浆的问题,但是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浆料具有一定的粘性,容易堵塞,导致了容易上浆不匀或者上浆过少的问题,显然的,现有技术中的两种方式各有优点但均有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包括一设置有盛糊腔的槽体,还包括:
上浆辊,其部分浸没于所述槽体内的糊料中;
挤压辊,其与所述上浆辊相对设置,所述上浆辊和挤压辊之间构成了面料的输送通道。
上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包括距离控制机构,所述距离控制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挤压辊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浆辊。
上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所述距离控制机构包括螺接于一基座上的调节螺杆,所述挤压辊转动连接于一挤压轴上,所述调节螺杆的转动驱动所述挤压轴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浆辊。
上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还包括带轮驱动机构,所述带轮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挤压辊转动,所述带轮驱动机构包括张紧轮组件。
上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一竖向槽,所述张紧轮组件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转动连接于张紧轴上,所述张紧轴上连接有一竖向杆,所述竖向杆上设置有压力施加块,所述压力施加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竖向槽中,所述张紧轮底部便于抵接于所述带轮驱动机构的皮带上。
上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所述上浆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挤压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带轮驱动机构的皮带从所述第一带轮的一侧绕到所述第二带轮的另一侧以带动所述上浆辊与所述挤压辊等速反向转动。
上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还包括自动液位控制机构,所述自动液位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系统、进液管以及液位传感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液位数据控制所述阀门的启闭幅度。
上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还包括被动液位控制机构,所述被动液位控制机构包括进液管、浮子以及传动机构,所述进液管的出料口盖合有封闭板,所述浮子漂浮于所述糊料上,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浮子,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封闭板,所述浮子向上浮动通过传动机构控制所述封闭板的开启幅度变小。
上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以及第三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浮子上,所述第三杆件上设置有第一楔形块,所述封闭板上设置有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杆件的中部转动连接于一基础上,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第二楔形块楔形配合。
上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所述第一楔形块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杆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上浆辊的部分位于糊料如此先沾染糊料,再将浆料涂抹到面料上,如此一方面不会有堵塞问题,另一方面面料自身也不会必须进行过量上浆,而且上浆辊持续的在糊料中转动,上浆辊多余的糊料能够马上重新进入整体糊料中,降低了糊料硬化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螺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槽体;2、盛糊腔;3、糊料;4、上浆辊;5、挤压辊;6、输送通道;7、调节螺杆;8、挤压轴;9、张紧轮;10、刮浆板;11、竖向杆;13、基座;14、竖向槽;15、压力施加块;16、皮带;17、第一带轮;18、第二带轮;19、进液管;20、浮子;21、封闭板;22、第一杆件;23、第二杆件23;24、第三杆件;25、第二楔形块;26、第一楔形块;27、限位板;28、块体;29、转换架;30、竖向口;3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包括一设置有盛糊腔2的槽体1,还包括上浆辊4以及挤压辊5,上浆辊4部分浸没于所述槽体1内的糊料3中;挤压辊5与所述上浆辊4相对设置,所述上浆辊4和挤压辊5之间构成了面料的输送通道6,所述上浆辊4与所述挤压辊5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转动速度相同。
具体的,槽体1内设置有盛糊腔2,盛糊腔2用于盛放糊料3也即浆料,狭义上浆料是以糊料3为主添加了多种添加剂的液体,广义上糊料3就是以糊料3为主的液体,也即糊料3和浆料基本通用,本实施例以广义理解糊料3,上浆指的就是将糊料3均匀的涂抹到面料上。上胶辊转动的连接于槽体1上,上胶辊的两端凸出于槽体1以实现驱动,上胶辊的下部浸没于糊料3中,而上部位于糊料3的液面以上,而挤压辊5与所述上胶辊的上部相对设置,也即挤压辊5的下侧与上胶辊的上侧之间具有一个通道,该通道即为面料的输送通道6。上浆时,面料由挤压辊5为主,上浆辊4为辅驱动以从输送通道6内穿过,同时上浆辊4在转动过程中由于下半部分位于糊料3中,因此持续的沾染糊料3并挤压涂抹到面料上,如此实现对面料的上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上浆辊4的部分位于糊料3如此先沾染糊料3,再将浆料涂抹到面料上,如此一方面不会有堵塞问题,另一方面面料自身也不会必须进行过量上浆,而且上浆辊4持续的在糊料3中转动,上浆辊4多余的糊料3能够马上重新进入整体糊料3中,降低了糊料3硬化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距离控制机构,所述距离控制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挤压辊5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浆辊4,也即距离控制机构用于调节挤压辊5和上浆辊4之间的距离,挤压辊5和上浆辊4之间的距离控制本质是面料的上浆厚度,或者应对不同面料进行的适配性调节。具体结构上,只要是能够调节挤压辊5高度的结构均可,能够进行竖向位置调节的机构诸多,如滚珠丝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等。
优选的,所述距离控制机构包括螺接于一基座13上的调节螺杆7,基座13可以是整个装置的基座13,也可以是槽体1自身,所述挤压辊5转动连接于一挤压轴8上,挤压轴8为挤压辊5的中心轴,挤压辊5的转动不带动中心轴的转动,调节螺杆7竖直向布置,如此调节螺杆7的转动会使得其发生竖直向的移动,而调节螺杆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心轴,如此所述调节螺杆7的转动驱动所述挤压轴8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浆辊4,也即调节了挤压辊5相对上浆辊4的距离,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杆7可以有两组,两组调节螺杆7分置于挤压轴8的相对两端,同时调节螺杆7转动而挤压轴8并不转动,如此两者可以转动配合,如此调节螺杆7的竖向移动能够带动挤压轴8和挤压辊5轴向移动而不会带动其转动,此为现有技术,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包括带轮驱动机构,所述带轮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挤压辊5转动,所述带轮驱动机构包括张紧轮9组件,如此设置的作用在于,挤压辊5需要竖向移动的同时还需要保持被驱动以转动,而带轮驱动机构对于这种情况有成熟的应对方案即张紧轮9组件,如此在挤压辊5竖向移动过程中都能够被驱动以转动,张紧轮9组件能够被动的适配挤压辊5的竖向移动。
现有技术中的张紧轮9组件普遍依靠的是弹簧31进行张紧,其优点在于能够进行被动的适配,但是不足之处在于不同的位置其对皮带16的挤压力并不相同,而对于本实施例而言,该压力会传递给挤压辊5并由挤压辊5部分的传递给面料(距离控制机构具有一微小的浮动幅度),而面料受到的压力对其上浆效果具有影响,基于此,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3上设置有一竖向槽14,所述张紧轮9组件包括张紧轮9,所述张紧轮9转动连接于张紧轴上,所述张紧轴上连接有一竖向杆11,所述竖向杆11上设置有压力施加块15,所述压力施加块15滑动连接于所述竖向槽14中,所述张紧轮9底部便于抵接于所述带轮驱动机构的皮带16上,也即在压力施加方向上,压力施加块15的重力依次通过竖向杆11、张紧轴、张紧轮9传递给皮带16,也即无论挤压辊5位于何位置,皮带16的张紧力始终位于压力施加块15的重力,能够维持该张紧力在不同位置的恒定,而且压力施加块15可以有多块,如此基于实际的需求调节压力施加块15的数量即可调节皮带16的张紧力。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挤压轴8的端部设置有块体28,还包括转换架29,所述转换架29上设置有竖向口30,所述块体28滑动连接于该竖向口30中,同时块体28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弹簧31,上侧弹簧31的另一端连接竖向口30的顶壁,下侧弹簧31的另一端连接竖向口30的底壁,本实施例,距离控制机构如调节螺杆7去调节转换架29的竖向高度而不是块体28的竖向高度,如调节螺杆7的一端连接于转换架29上,如此带来的好处在于,皮带16的压力完全施加给了挤压轴8上的带轮,也即压力施加块15本质也调节了挤压辊5对面料的挤压力,隔离掉了距离控制机构对挤压轴8以及挤压辊5的支撑力,如此可以通过对压力施加块15数量的调节直观、快速的实现对挤压辊5压力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单侧的挤压可能导致挤压轴8发生偏斜,即其中心轴线不一定处于水平位置,如此对面料的要求较高,对于没有设置带轮一侧的挤压轴8的端部,可以通过另一套距离调节机构的过度调节来实现压力均衡,如另一侧的调节螺杆7向下调节更多的距离以平衡另一侧的压力施加块15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上浆辊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带轮17,所述挤压辊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带轮18,所述带轮驱动机构的皮带16从所述第一带轮17的一侧绕到所述第二带轮18的另一侧以带动所述上浆辊4与所述挤压辊5等速反向转动,现有技术中常常通过两个单独的皮带16分别去驱动上浆辊4和挤压辊5,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做到这两者等速反向转动,但是实际运行中由于理论控制值与实际运行值具有一定的差异,两者的转速具有差异,采用同一个皮带16依次连接上浆辊4和挤压辊5能够实现两者转速的完全等速反向转动,更加有利于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控制上浆辊4的浸没深度可以调节上浆辊4的糊料3沾染量,进而控制面料的上浆厚度,本实用新型提供自动液位控制机构以及被动液位控制机构两种控制方式,第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自动液位控制机构,所述自动液位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系统、进液管19以及液位传感器,所述进液管19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液位数据控制所述阀门的启闭幅度,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槽体1内的液面高度,阀门控制糊料3的进料速率,控制系统基于液面高度实现阀门的控制,显然的,该控制方式较为智能且响应速度快,但是其具有启动过于频繁或者液面难以维持一致的不足之处,由于液面具有波动,若控制系统将液位设为定值或者范围过小,会导致阀门被频繁的予以控制,相应的阀门的驱动电机被频繁的启停,而如果液面被设定为一定范围,那么液位的上下限对应的面料糊料3厚度则有波动,对质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第二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被动液位控制机构,所述被动液位控制机构包括进液管19、浮子20以及传动机构,所述进液管19的出料口盖合有封闭板21,所述浮子20漂浮于所述糊料3上,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浮子20,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封闭板21,所述浮子20向上浮动通过传动机构控制所述封闭板21的开启幅度变小,对应的,浮子20向下浮动通过传动机构控制所述封闭板21的开启幅度变大,传动机构为将浮子20竖直方向运动转化为封闭板21摆动的传动机构,现有技术中,连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均可以将竖直运动转化为摆动,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浮子20通过上下浮动被动式控制封闭板21的开启幅度如此最终可以实现液面出于一个恒定的高度,也即进液速度与上浆速度维持平衡,优点显而易见,无需耗能且能维持液面于一个恒定或基本恒定的高度。其不足之处在于,难以实现设定液面高度,需要多次调节才能最终形成设定的液面高度。在传动机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件22、第二杆件23以及第三杆件24,所述第一杆件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浮子20上,所述第三杆件24上设置有第一楔形块26,所述封闭板21上设置有第二楔形块25,所述第二杆件23的中部转动连接于一基础上,基础可以是固接槽体1上的固定结构也可以连接于基座13上的固定机构,所述第一楔形块26和所述第二楔形块25楔形配合,如此,浮子20的上下浮动带动第一杆件22的上下移动,第一杆件22的上下移动带动第二杆件23的摆动,第二杆件23的摆动带动第三杆件24的上下移动,第三杆件24的中部限位于一条形孔中,如此其可以水平平移以及上下移动,且第一杆件22的移动方向与第三杆件24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三杆件24的移动通过第一楔形块26和所述第二楔形块25楔形配合驱动封闭板21的摆动,封闭板21的摆动即其开启幅度发生变化,对应的,第三杆件24向上移动驱动封闭板21开启幅度变大,第三杆件24向下移动驱动封闭板21开启幅度变小,对应的,也即液位上升时封闭板21开启幅度变小,进液速度变慢,而液位下降时封闭板21开启幅度变大,进液速度变快,最终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也即浮子20的位置和封闭板21的位置相对恒定。
本实施例中,第二楔形块25由于封闭板21的摆动会导致与第一楔形块26变成线接触而不是面接触,此时通过所述第一楔形块26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杆件24上,在整体过程中依靠第二楔形块25的重力挤压第一楔形块26,使得两者始终处于楔形配合状态,增加传动的流畅性。进一步的,第三杆件24上还设置有限位板27,限位板27限位所述第一楔形块26的转动路径上以限位其转动幅度,防止其楔形面完全脱离第二楔形块2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还包括刮浆板10,刮浆板10倾斜的设置于糊料3的上方,其上端贴合于所述上浆辊4的外壁上,其作用在于,上浆辊4的外壁在转动过程中依次经过面料和刮浆板10的上端,如此其表面被刮浆板10的上端刮擦,作用在于将上浆辊4表面多余的浆料刮除,保证每次进入糊料3前都是几乎相同的洁净表面,而且多余被刮除的浆料也流入了槽体1的糊料3内,形成循环。
进一步的,刮浆板10的下端插入液面的下方,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和刮浆板10分置于所述上浆辊4的相对两侧,所述隔离板的上端与上浆辊4之间具有一间隙,该间隙即为每次上浆辊4上浆的最大厚度,也即通过隔离板的上端控制了上浆厚度,同时,隔离板的下端也位于液面的下方,也即上浆辊4的外壁在转动过程中依次经过隔离板、面料以及刮浆板10的上端,这带来了多个效果,其一,隔离板、刮浆板10、上浆辊4三者在上浆辊4的下方围出了一个独立空间,如此生产过程中可能的灰尘等物不会进入该独立空间,保证了上浆辊4上浆的纯净,其二,上浆辊4的转动会带来液面波动,从而影响了传感器或者浮子20,进而使得进液管19的进液发生波动,刮浆板10和隔离板隔离了该波动,将该波动限位于上浆辊4的下方,两者的外侧液面波浪极小甚至没有波浪。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包括一设置有盛糊腔的槽体;所述盛糊腔内承载有糊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浆辊,其部分浸没于所述槽体内的糊料中;
挤压辊,其与所述上浆辊相对设置,所述上浆辊和挤压辊之间构成了面料的输送通道;所述上浆辊与所述挤压辊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转动速度相同;
还包括自动液位控制机构,所述自动液位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系统、进液管以及液位传感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控制系统基于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液位数据控制所述阀门的启闭幅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距离控制机构,所述距离控制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挤压辊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浆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控制机构包括螺接于一基座上的调节螺杆,所述挤压辊转动连接于一挤压轴上,所述调节螺杆的转动驱动所述挤压轴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浆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轮驱动机构,所述带轮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挤压辊转动,所述带轮驱动机构包括张紧轮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一竖向槽,所述张紧轮组件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转动连接于张紧轴上,所述张紧轴上连接有一竖向杆,所述竖向杆上设置有压力施加块,所述压力施加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竖向槽中,所述张紧轮底部便于抵接于所述带轮驱动机构的皮带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挤压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带轮驱动机构的皮带从所述第一带轮的一侧绕到所述第二带轮的另一侧以带动所述上浆辊与所述挤压辊等速反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动液位控制机构,所述被动液位控制机构包括进液管、浮子以及传动机构,所述进液管的出料口盖合有封闭板,所述浮子漂浮于所述糊料上,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浮子,所述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封闭板,所述浮子向上浮动通过传动机构控制所述封闭板的开启幅度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以及第三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浮子上,所述第三杆件上设置有第一楔形块,所述封闭板上设置有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二杆件的中部转动连接于一基础上,所述第一楔形块和所述第二楔形块楔形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杆件上。
CN202320294308.6U 2023-02-08 2023-02-08 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 Active CN220643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4308.6U CN220643487U (zh) 2023-02-08 2023-02-08 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4308.6U CN220643487U (zh) 2023-02-08 2023-02-08 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3487U true CN220643487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96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4308.6U Active CN220643487U (zh) 2023-02-08 2023-02-08 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3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15883U (zh) 一种纺织用涂布机的涂布装置
CN114749339B (zh) 一种可调式涂布机的涂胶结构
CN220643487U (zh) 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
CN116121974A (zh) 印花全自动小样供糊机
CN211587284U (zh) 一种布料上胶装置
CN218223161U (zh) 一种硅胶布涂布用上胶装置
CN115556478A (zh) 一种纺织布料印花装置
CN213061362U (zh) 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设备
CN112127202A (zh) 一种烟用水斗摆辊补水装置及方法
CN210411349U (zh) 一种新型涂布机
CN210876035U (zh) 一种涂布机涂布机构
CN217491438U (zh) 一种双重可调式涂胶辊组
CN218902442U (zh) 一种双独立驱动的三胶辊机构
CN213590953U (zh) 一种新型吉他生产加工的涂胶装置
CN219360676U (zh) 一种胶装机的均匀上胶装置
CN211006156U (zh) 一种挤胶机
CN214975383U (zh) 一种涂布机用泡沫胶辊装置
CN217973681U (zh) 轧车装置及拉幅定型机
CN218167439U (zh) 一种聚氨酯胶辊生产用辊芯表面涂胶装置
CN203715918U (zh) 一种用于单色片的印染设备
CN220900804U (zh) 一种水性丙烯酸酯复合纸的上胶组件
CN220166420U (zh) 浆纱机浆槽张力控制装置
CN215918001U (zh) 电工云母带补强基材底胶定量上胶装置
CN219745375U (zh) 一种过胶均匀的过胶机
CN217894641U (zh) 一种玻璃纤维布缠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