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39624U - 靠垫、座椅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靠垫、座椅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39624U
CN220639624U CN202322423781.2U CN202322423781U CN220639624U CN 220639624 U CN220639624 U CN 220639624U CN 202322423781 U CN202322423781 U CN 202322423781U CN 220639624 U CN220639624 U CN 220639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pillow
elastic bulge
elastic
head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237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丹
何卫兵
王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Jaguar Land Rover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237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39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39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39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靠垫、座椅以及车辆,该靠垫包括枕芯,枕芯包括垫本体、承载组件以及拉紧件。垫本体包括安装面以及与安装面相对设置的支撑面。承载组件层叠设置于支撑面上。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枕袋、分割件以及填充于第一枕袋的弹性层,分割件设置于第一枕袋,以将第一枕袋分割成第一弹性鼓包、第二弹性鼓包以及第三弹性鼓包,第二弹性鼓包以及第三弹性鼓包分别设置于第一弹性鼓包的两侧。拉紧件的一端连接于垫本体,另一端连接于分割件,以使分割件与支撑面形成用于夹固第一枕袋的夹固部。该靠垫既舒适又具有立体感。

Description

靠垫、座椅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靠垫、座椅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对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以及美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人们会在车辆的座椅增加靠垫,以提高的乘坐舒适性。
但在相关技术中,靠垫要么舒适但是柔软无型、美观性不足,要么有型但是无法提供棉柔感触、舒适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靠垫、座椅以及车辆。该靠垫既舒适又具有立体感。
具体地,本公开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靠垫,该靠垫包括枕芯,枕芯包括垫本体、承载组件以及拉紧件。垫本体包括安装面以及与安装面相对设置的支撑面。承载组件层叠设置于支撑面上。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枕袋、分割件以及填充于第一枕袋的弹性层,分割件设置于第一枕袋,以将第一枕袋分割成第一弹性鼓包、第二弹性鼓包以及第三弹性鼓包,第二弹性鼓包以及第三弹性鼓包分别设置于第一弹性鼓包的两侧。拉紧件的一端连接于垫本体,另一端连接于分割件,以使分割件与支撑面形成用于夹固第一枕袋的夹固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靠垫的垫本体能够提供对整个靠垫的形状的支撑,进而保证靠垫整体的立体感,而承载组件能够在用户使用该靠垫时提供柔软触感,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该靠垫使用时,通过垫本体的安装面将靠垫进行安装,用户靠在层叠设置在支撑面的承载组件上。而利用分割件将第一枕袋分割,并在第一枕袋内填充弹性层,从而形成第一弹性鼓包、第二弹性鼓包以及第三弹性鼓包,以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以及使靠垫整体具有立体感。而第二弹性鼓包以及第三弹性鼓包分别设置于第一弹性鼓包的两侧,使得用户在使用靠垫时,位于两侧的第二弹性鼓包以及第三弹性鼓包能将用户进行包覆,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而利用拉紧件使得分割件与支撑面形成于夹固第一枕袋的夹固部,能够使得第一弹性鼓包、第二弹性鼓包以及第三弹性鼓包更进一步的凸起鼓包,从而进一步提高靠垫整体的立体感。
下面进一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楞以及第二凸楞,第二弹性鼓包以及第三弹性鼓包的其中一者连接于第一凸楞的侧壁,另一者连接于第二凸楞的侧壁,以使第二弹性鼓包以及第三弹性鼓包至少部分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割件包括第一缝线以及第二缝线,第一缝线设置于第一弹性鼓包与第二弹性鼓包之间,第二缝线设置于第一弹性鼓包与第三弹性鼓包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紧件包括第一拉紧件以及第二拉紧件,第一拉紧件与第二拉紧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垫本体,第一拉紧件的另一端穿过垫本体连接于第一缝线,第二拉紧件的另一端穿过垫本体连接于第二缝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层包括弹力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垫本体包括第二枕袋以及填充于第二枕袋的海绵层,第二枕袋与第一枕袋层叠设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头枕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靠垫。头枕设置于座椅本体,靠垫设置于头枕,且安装面抵接于头枕,靠垫覆盖头枕的至少部分。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座椅应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靠垫,提高了该座椅的舒适性以及美观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靠垫还包括枕套以及连接于枕套的固定件,靠垫通过固定件设置于头枕,且能够靠垫朝头枕方向收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移动装置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座椅,移动装置具有乘坐空间。座椅设置于乘坐空间内。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车辆应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座椅,提高了乘坐人员乘坐该车辆时的舒适性以及车辆的美观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所示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所示的靠垫的枕芯的主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所示的靠垫的枕芯的俯视图。
图4为一实施例所示的靠垫的枕芯的右视图。
图5为一实施例所示的靠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靠垫的一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靠垫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10、移动装置;11、乘坐空间;20、座椅;21、座椅本体;22、头枕;30、靠垫;300、枕芯;310、垫本体;311、安装面;312、支撑面;313、第二枕袋;314、海绵层;315、第一凸楞;316、第二凸楞;320、承载组件;321、第一枕袋;3211、第一弹性鼓包;3212、第二弹性鼓包;3213、第三弹性鼓包;322、分割件;3221、第一缝线;3222、第二缝线;323、弹性层;330、拉紧件;331、第一拉紧件;332、第二拉紧件;340、夹固部;350、第一孔;360、第二孔;301、枕套;30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对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以及美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人们会在车辆的座椅增加靠垫,以提高的乘坐舒适性。
但在相关技术中,现有车辆座椅的靠垫无法兼具舒适性与美观度。要么舒适但是柔软无型、美观性不足。要么有型但是无法提供棉柔感触、舒适性不足。使得现有靠垫无法适配整车内饰风格。
基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靠垫30,该靠垫30既舒适又具有立体感。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靠垫30,通过应用了该靠垫30的车辆1进行阐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1,如图1所示,该车辆1包括移动装置10以及座椅20,移动装置10具有乘坐空间11,座椅20设置于乘坐空间11内。其中,该座椅20包括座椅本体21以及头枕22。头枕22设置于座椅本体21。如此,当乘坐人员坐在乘坐空间11内的座椅20上时,座椅本体21以及头枕22能够给乘坐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1自身配置的座椅20以及头枕22已经无法满足乘坐人员对车辆1座椅20的舒适性以及美观性的要求。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既舒适又具有立体感的靠垫30,该靠垫30设置于头枕22,且覆盖头枕22的至少部分。如此,当乘坐人员在乘坐车辆1的过程中,乘坐人员的头部靠在靠垫30上,使得靠垫30为乘坐人员的头部提高舒适的环境。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该靠垫30包括枕芯300,枕芯300包括垫本体310、承载组件320以及拉紧件330。垫本体310包括安装面311以及与安装面311相对设置的支撑面312。安装面311抵接于座椅20的头枕22,以将靠垫30安装至头枕22上。承载组件320层叠设置于支撑面312上。承载组件320包括第一枕袋321、分割件322以及填充于第一枕袋321的弹性层323。分割件322设置于第一枕袋321,以将第一枕袋321分割成第一弹性鼓包3211、第二弹性鼓包3212以及第三弹性鼓包3213,第二弹性鼓包3212以及第三弹性鼓包3213分别设置于第一弹性鼓包3211的两侧。拉紧件330的一端连接于垫本体310,另一端连接于分割件322,以使分割件322与支撑面312形成用于夹固第一枕袋321的夹固部340。
如此,靠垫30的垫本体310能够提供对整个靠垫30的形状的支撑,进而保证靠垫30整体的立体感,而承载组件320能够在乘坐人员使用该靠垫30时提供柔软触感,提高乘坐人员使用时的舒适性。该靠垫30使用时,通过垫本体310的安装面311将靠垫30安装至头枕22上,乘坐人员靠在层叠设置在支撑面312的承载组件320上。而利用分割件322将第一枕袋321分割,并在第一枕袋321内填充弹性层323,从而形成第一弹性鼓包3211、第二弹性鼓包3212以及第三弹性鼓包3213,以提高乘坐人员使用时的舒适性以及使靠垫30整体具有立体感。而第二弹性鼓包3212以及第三弹性鼓包3213分别设置于第一弹性鼓包3211的两侧,使得乘坐人员在使用靠垫30时,位于两侧的第二弹性鼓包3212以及第三弹性鼓包3213能将乘坐人员的头部的至少部分进行包覆,进一步提高乘坐人员使用时的舒适性。而利用拉紧件330使得分割件322与支撑面312形成于夹固第一枕袋321的夹固部340,能够使得第一弹性鼓包3211、第二弹性鼓包3212以及第三弹性鼓包3213更进一步的凸起鼓包,从而进一步提高靠垫30整体的立体感。
需要说明的是,分割件322将第一枕袋321分割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缝线、夹板或者粘接等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分割件322包括第一缝线3221以及第二缝线3222,第一缝线3221设置于第一弹性鼓包3211与第二弹性鼓包3212之间,第二缝线3222设置于第一弹性鼓包3211与第三弹性鼓包3213之间。如此,利用第一缝线3221将第一弹性鼓包3211与第二弹性鼓包3212进行划分,利用第二缝线3222将第一弹性鼓包3211与第三弹性鼓包3213进行划分。使得压住了弹性鼓包的两端,弹性鼓包的中部能够更好地凸起。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拉紧件330包括第一拉紧件331以及第二拉紧件332,第一拉紧件331与第二拉紧件33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垫本体310,第一拉紧件331的另一端穿过垫本体310连接于第一缝线3221,第二拉紧件332的另一端穿过垫本体310连接于第二缝线3222。如此,利用第一拉紧件331以及第二拉紧件332均穿过垫本体310进行拉紧第一缝线3221和第二缝线3222。使得第一拉紧件331和第二拉紧件332能够隐藏设置在靠垫30的内部,从而提高靠垫30的美观。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回见图2所示,靠垫30设有穿过第一缝线3221的第一孔350以及穿过第二缝线3222的第二孔360。第一拉紧件331穿过第一孔350连接于第一缝线3221,第二拉紧件332穿过第二孔360连接于第二缝线3222。如此,第一缝线3221和第二缝线3222分别穿过第一孔350和第二孔360,而第一孔350和第二孔360分别开设于靠垫30,使得第一缝线3221和第二缝线3222分别隐藏在靠垫30的内部,从而提高靠垫30的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拉紧件与缝线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缝制连接,粘接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层323包括弹力棉。该弹力棉更具有弹力以及更加柔软。从而能够为靠垫30提高更好舒适性。并且更好的弹力能够使得弹性层323更容易反弹恢复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弹力棉的类型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生物棉等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支撑面31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楞315以及第二凸楞316,第二弹性鼓包3212以及第三弹性鼓包3213的其中一者连接于第一凸楞315的侧壁,另一者连接于第二凸楞316的侧壁,以使第二弹性鼓包3212以及第三弹性鼓包3213至少部分凸起。如此,通过将第二弹性鼓包3212和第三弹性鼓包3213的其中一者连接于第一凸楞315的侧壁,另一者连接于第二凸楞316的侧壁。从而可以使得第二弹性鼓包3212和第三弹性鼓包3213与侧壁连接的部分凸起,从而第二弹性鼓包3212和第三弹性鼓包3213更具有立体感,进而使得靠垫30更具有立体感。此外,还可以使得第二弹性鼓包3212和第三弹性鼓包3213对乘坐人员的头部的至少部分进一步的包覆,从而提高舒适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垫本体310包括第二枕袋313以及填充于第二枕袋313的海绵层314,第二枕袋313与第一枕袋321层叠设置。如此,通过将第二枕袋313与第二枕袋313层叠设置,并在第二枕袋313填充海绵层314,以支撑第一枕袋321。进而保证靠垫30整体的立体感。
图6为图5的靠垫30沿A-A剖面线的剖面图,图7为图5的靠垫30沿B-B剖面线的剖面图。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靠垫30还包括枕套301,枕套301套设于枕芯300。如此,通过将枕套301套设于枕芯300,从而对枕芯300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枕套301采用亲肤材质,如此,能够更好保护乘坐人员的皮肤。
需要说明的是,亲肤材质的种类包括纯棉、蚕丝等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靠垫30还包括连接于枕套301的固定件302,靠垫30通过固定件302设置于头枕22,且能够靠垫30朝头枕22方向收紧。如此,靠垫30通过固定件302固定于座椅20的头枕22上,并且固定件302拉动枕套301使得套设于枕芯300上的枕套301将枕芯300收紧,从而使得枕芯300的形状更加稳定。进而使得靠垫30能够维持立体感。
需要说明的是,靠垫30通过固定件302设置于头枕2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靠垫30夹持于头枕22、靠垫30套设于头枕22以及靠垫30绑设于头枕22等等。
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302包括绑带,靠垫30通过绑带设置于头枕22。如此,通过绑带将靠垫30绑设于头枕22上,能够使得靠垫30更容易在头枕22上进行安装与拆卸。
本申请“组件”、“装置”、“设备”所包含的构件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进行模块化生产,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进行模块化组装;也可以分别进行组装,在本装置中构成一个模块。
本申请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传统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靠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枕芯,所述枕芯包括:
垫本体,包括安装面以及与所述安装面相对设置的支撑面;
承载组件,层叠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上;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枕袋、分割件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一枕袋的弹性层,所述分割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枕袋,以将所述第一枕袋分割成第一弹性鼓包、第二弹性鼓包以及第三弹性鼓包,所述第二弹性鼓包以及所述第三弹性鼓包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鼓包的两侧;
拉紧件,所述拉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垫本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分割件,以使所述分割件与所述支撑面形成用于夹固所述第一枕袋的夹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楞以及第二凸楞,所述第二弹性鼓包以及所述第三弹性鼓包的其中一者连接于所述第一凸楞的侧壁,另一者连接于所述第二凸楞的侧壁,以使所述第二弹性鼓包以及所述第三弹性鼓包至少部分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件包括第一缝线以及第二缝线,所述第一缝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鼓包与所述第二弹性鼓包之间,所述第二缝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鼓包与所述第三弹性鼓包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件包括第一拉紧件以及第二拉紧件,所述第一拉紧件与所述第二拉紧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垫本体,所述第一拉紧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垫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缝线,所述第二拉紧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垫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缝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包括弹力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本体包括第二枕袋以及填充于所述第二枕袋的海绵层,所述第二枕袋与所述第一枕袋层叠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还包括枕套,所述枕套套设于所述枕芯。
8.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头枕以及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靠垫;所述头枕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靠垫设置于所述头枕,且所述安装面抵接于所述头枕,所述靠垫覆盖所述头枕的至少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还包括枕套以及连接于所述枕套的固定件,所述靠垫通过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头枕,且能够所述靠垫朝所述头枕方向收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以及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座椅,所述移动装置具有乘坐空间;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乘坐空间内。
CN202322423781.2U 2023-09-06 2023-09-06 靠垫、座椅以及车辆 Active CN220639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3781.2U CN220639624U (zh) 2023-09-06 2023-09-06 靠垫、座椅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3781.2U CN220639624U (zh) 2023-09-06 2023-09-06 靠垫、座椅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39624U true CN220639624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88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23781.2U Active CN220639624U (zh) 2023-09-06 2023-09-06 靠垫、座椅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39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15682B1 (en) Headrest for head and neck
KR101443671B1 (ko) 자동차 시트 구조
JP2014234104A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20030122413A1 (en) Elastomeric seat back and slide-over head res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CN111970944B (zh) 具有储存能力的颈部枕头
CN103958266B (zh) 紧密贴合的车座套
CN105744862A (zh) 座垫
CN220639624U (zh) 靠垫、座椅以及车辆
JP5834314B2 (ja) 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JP2003000383A (ja) シートカバー
JPH09266938A (ja) 座席シートの背当て
US11445828B2 (en) Neck pillow bag
CN1274264C (zh) 身体支承器具用袋
CN203046948U (zh) 靠垫结构
US7422290B2 (en) Body support assembly
CN218661478U (zh) 面套组件、座椅和车辆
CN220700963U (zh) 一种座椅肩部调节气袋的固定结构
US11059401B2 (en) Seat back
JP4582800B2 (ja) 骨振動式音響シート
KR200325031Y1 (ko) 에어쿠션
JP3120900U (ja) バス用補助席カバー
KR200190927Y1 (ko) 자동차용 시트카바
JP2511771Y2 (ja) 自動車用シ―トベルトのバックル格納構造
EP1425998B9 (en) Body supporter
JPH031776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