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37352U - 篮圈自动打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篮圈自动打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37352U
CN220637352U CN202322249782.XU CN202322249782U CN220637352U CN 220637352 U CN220637352 U CN 220637352U CN 202322249782 U CN202322249782 U CN 202322249782U CN 220637352 U CN220637352 U CN 220637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asketball
cylinder
concave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497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天明
吴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ruibao Sports Equipment Wu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ruibao Sports Equipment Wu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ruibao Sports Equipment Wu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ruibao Sports Equipment Wu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497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37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37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37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篮圈自动打磨机构,涉及体育器材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外侧打磨机构、夹持篮圈内侧壁的内侧夹持机构、打磨篮圈内侧壁的内侧打磨机构及夹持篮圈外侧壁的外侧夹持机构;外侧打磨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上的外侧转环,外侧转环上设置有固定块一,固定块一上设置有转动电机一,转动电机一上设有凹面磨砂轮一,操作台上设置有驱动外侧转环转动的动力组件一。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阶段篮圈加工打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翻转篮圈进行内外侧的打磨加工,打磨方式效率低下,打磨精度较差的问题。自动对篮圈表面进行充分打磨,提高篮圈的打磨加工质量,简化工作人员的劳动。

Description

篮圈自动打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篮圈自动打磨机构。
背景技术
篮圈是篮球架产品中最广泛用到的重要部件,篮圈的加工方式主要由截取的一段钢材滚圆弯曲、再首尾焊接形成。基于篮圈对投篮命中率的重要影响,要求对篮圈表面、特别是焊接位置,需要进行充分的打磨,才能够使最终的成品能够进入后续的加工流程。
现阶段对于篮圈的打磨主要是工作人员手持篮圈,然后使用砂轮机或砂带机对篮圈内外侧进行打磨处理,打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翻转篮圈进行内外侧的打磨加工,这种打磨方式效率较为低下,并且工作人员打磨精度较差,影响了篮圈的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篮圈打磨的生产效率,改善受人工经验的影响、品控难以保证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打磨效率,并保证篮圈打磨充分、提升了打磨篮圈的良品率。
本申请提供的篮圈自动打磨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外侧打磨机构、内侧夹持机构、内侧打磨机构及外侧夹持机构;所述外侧打磨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上的外侧转环,所述外侧转环上设置有转动电机一,所述转动电机一上设置有凹面磨砂轮一,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外侧转环转动的动力组件一;所述内侧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篮圈内侧壁,所述内侧打磨机构用于打磨篮圈内侧壁,所述外侧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篮圈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操作台上设置外侧打磨机构、内侧夹持机构、内侧打磨机构及外侧夹持机构,当进行外侧打磨时,内侧夹持机构夹持篮圈内侧壁,凹面磨砂轮一随着外侧转环转动,从而对篮圈的外侧进行充分打磨。当进行内侧打磨时,外侧夹持机构夹持篮圈外侧壁,内侧打磨机构打磨篮圈内侧壁。由此对篮圈表面进行充分的打磨处理,提高了打磨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动力组件一包括所述操作台上设置的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一,所述外侧转环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齿牙一,齿轮一和齿牙一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电机一驱动齿轮一转动时,齿轮一和齿牙一啮合带动外侧转环做圆周转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内侧夹持机构包括滑移设置于操作台上的滑块一和滑块二,所述滑块一和滑块二位于外侧转环的同一直径线上,所述滑块一上设置有抵接杆一,所述抵接杆上一设置有用于抵紧篮圈的凹型承接块一,所述滑块二上设置有抵接杆二,所述抵接杆二上设置有用于抵紧篮圈的凹型承接块二,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块一和滑块二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做外侧打磨时,需要通过内侧夹持机构对篮圈进行固定。通过开启设置在操作台上的驱动组件,驱动滑块一带动抵接杆一,使得抵接杆一推动凹型承接块一抵紧篮圈内侧,驱动滑块二带动抵接杆二,使得抵接杆二推动凹型承接块二抵紧篮圈同一直径线上的另外一侧,保证在打磨篮圈外侧的时候,内部始终有效夹持,保证打磨质量。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操作台上的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设有双向螺纹杆和限位杆,滑块一位于双向螺纹杆的一端,滑块二位于双向螺纹杆的另一端,限位杆贯穿滑块一和滑块二且滑块一和滑块二在限位杆上可以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驱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带动滑块一和滑块二沿着限位杆水平移动,方便对篮圈进行夹持和解除夹持。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操作台上的内侧气缸一和内侧气缸二,所述内侧气缸一和内侧气缸二位于外侧转环的同一直径线上,所述内侧气缸一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滑块一,内侧气缸二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滑块二。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启动位于外侧转环的同一直径线上内侧气缸一和内侧气缸二,驱动滑块一带动抵接杆一,使得抵接杆一推动凹型承接块一抵紧篮圈内侧,驱动滑块二带动抵接杆二,使得抵接杆二推动凹型承接块二抵紧篮圈同一直径线上的另外一侧,从而达到抵紧篮圈的目的。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与所述内侧打磨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上的内侧转环,所述内侧转环位于外侧转环内,所述内侧转环上设置有转动电机二,所述转动电机二上设置有凹面磨砂轮二,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内侧转环转动的动力组件二。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进行篮圈内侧打磨时,凹面磨砂轮二随着内侧转环转动,从而对篮圈的内侧进行充分打磨,由此可以实现对篮圈表面的充分打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动力组件二包括所述操作台上设置的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二,所述内侧转环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齿牙二,齿轮二和齿牙二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电机二驱动齿轮二转动时,齿轮二和齿牙二啮合带动内侧转环做圆周转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与所述外侧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上的气缸一和气缸二,所述气缸一和气缸二位于外侧转环的同一直径线上,所述气缸一的伸缩杆连接有用于抵紧篮圈的凹型夹紧块一,气缸二的伸缩杆连接有用于抵紧篮圈的凹型夹紧块二。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启动位于外侧转环的同一直径线上的气缸一和气缸二,气缸一带动凹型夹紧块一夹紧篮圈外侧壁,气缸二带动凹型夹紧块二夹紧篮圈外侧壁,在做内侧打磨时,利用凹型夹紧块一和凹型夹紧块二起到夹持固定篮圈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驱动外侧转环转动,使得凹面磨砂轮一随着外侧转环转动,从而使凹面磨砂轮一绕着篮圈外侧壁打磨,通过驱动内侧转环转动,使得凹面磨砂轮二随着内侧转环转动,凹面磨砂轮二绕着篮圈内侧壁打磨,相对于之前工作人员手持篮圈,使用砂轮机或砂带机对篮圈内外侧进行打磨处理的方式,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人员的劳动。
2.通过使用设置在转动电机上一的凹面磨砂轮一和转动电机上二的凹面磨砂轮二,改善了之前工作人员手持篮圈,使用砂轮机或砂带机对篮圈内外侧进行打磨处理,打磨精度较差的问题,蓝圈表面与凹面磨砂轮一和凹面磨砂轮二充分接触,有利于对篮圈充分打磨,保证打磨加工质量。
3.通过双向螺纹杆驱动滑块一和滑块二移动,滑块一沿着限位杆带动抵接杆一移动,使得抵接杆一上设置的凹型承接块一抵紧篮圈内侧壁,滑块二沿着限位杆带动抵接杆二,使得抵接杆二上设置的凹型承接块二抵紧篮圈内侧壁,方便对篮圈进行夹持和解除夹持,有利于一个篮圈打磨完成,换下一个需要打磨的篮圈,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人员的劳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篮圈自动打磨机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 内侧夹持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篮圈自动打磨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内侧打磨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2篮圈自动打磨机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篮圈自动打磨机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操作台;2、双向螺纹杆;3、限位杆;4、固定块;5、驱动电机;6、篮圈;11、固定块一;12、转动电机一;13、凹面磨砂轮一;14、外侧转环;15、电机一;16、齿轮一;141、齿牙一;21、滑块一;22、滑块二;211、抵接杆一;221、抵接杆二;212、凹型承接块一;222、凹型承接块二;41、驱动电机;17、内侧气缸一;18、内侧气缸二;172、内侧气缸固定块;32、转动电机二;23、凹面磨砂轮二;24、内侧转环;25、电机二;26、齿轮二;241、齿牙二;27、气缸一;28、气缸二;271、气缸固定块一;281、气缸固定块二;29、凹型夹紧块一;30、凹型夹紧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篮圈自动打磨机构。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上1设置有外侧打磨机构和用于夹持篮圈6的内侧夹持机构,篮圈6位于外侧打磨机构和内侧夹持机构之间,外侧打磨机构包括外侧转环14,外侧转环14通过轴承与操作台1连接,外侧转环14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齿牙一141,操作台上设置有电机一15,电机一15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一16,齿轮一16和齿牙一141相互啮合,使得齿轮一16可带动外侧转环14做圆周运动。外侧转环14上设置有固定块一11,固定块一11上设置有转动电机一12,转动电机一1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凹面磨砂轮一13。对篮圈6外侧壁进行打磨时,将篮圈6放置于外侧转环14内,利用内侧夹持机构夹持篮圈6内侧壁以固定篮圈6,再利用电机一15驱动外侧转环14转动,启动电机一12驱动凹面磨砂轮一13转动,使得凹面磨砂轮一13自转的同时随着外侧转环14做圆周运动,使得凹面磨砂轮一13对篮圈6外侧壁进行充分打磨。
参照图1和图3,内侧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1上的两个固定块4,两个固定块4之间设有双向螺纹杆2和限位杆3,双向螺纹杆2和限位杆3共同贯穿设置有滑块一21和滑块二22,滑块一21和滑块二22均与双向螺纹杆2螺纹连接。滑块一21和滑块二22在限位杆3上均可以滑动,滑块一21上设置有抵接杆一211,抵接杆一211上一设置有用于抵紧篮圈6的凹型承接块一212,滑块二22上设置有抵接杆二221,抵接杆二221上设置有用于抵紧篮圈6的凹型承接块二222。其中一个固定块4上连接有驱动双向螺纹杆2转动的驱动电机41,使得双向螺纹杆2驱动滑块一21带动抵接杆一211,抵接杆一211推动凹型承接块一212移动,驱动滑块二22带动抵接杆二221,抵接杆二221推动凹型承接块二222移动,使得滑块一21和滑块二22靠近或远离篮圈6内侧壁,方便对篮圈6进行夹持和解除夹持。
参照图4,操作台1上设置有内侧打磨机构和外侧夹持机构,内侧打磨机构用于打磨篮圈6内侧壁,外侧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篮圈6外侧壁。内侧打磨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1上的内侧转环24,内侧转环24与操作台1通过轴承连接,内侧转环24的内周侧壁上设置有齿牙二241。操作台1上设置有电机二25,电机二25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二26,齿轮二26和齿牙二241相互啮合,使得齿轮二26可带动内侧转环24做圆周运动。内侧转环24上设置有固定块二,固定块二上设置有转动电机二32,转动电机二3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凹面磨砂轮二23,转动电机二32驱动凹面磨砂轮二23转动,使得凹面磨砂轮二23自转的同时随着内侧转环24做圆周运动,使得凹面磨砂轮二23对篮圈6内侧壁进行充分打磨。
参照图5,外侧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1上的气缸固定块一271和气缸固定块二281,气缸固定块一271上设置有气缸一27,气缸固定块一281上设置有气缸二28,气缸一27和气缸二28位于外侧转环14的同一直径线上,气缸一27的伸缩杆连接有用于抵紧篮圈6的凹型夹紧块一29,气缸二28的伸缩杆连接有用于抵紧篮圈6的凹型夹紧块二30,启动气缸一27和气缸二28,使得气缸一27的伸缩杆推动凹型夹紧块一29抵接篮圈6外侧壁,气缸一27的伸缩杆推动凹型夹紧块二30抵接篮圈6外侧壁,使得凹型夹紧块一29和凹型夹紧块二30靠近或远离篮圈6外侧壁,方便对篮圈6进行夹持。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工作人员将篮圈6放置于外侧打磨机构和内侧夹持机构之间,开启驱动电机41,使得双向螺纹杆2驱使滑块一21带动抵接杆一211,抵接杆一211推动凹型承接块一212移动,驱使滑块二22带动抵接杆二221,抵紧杆二221推动凹型承接块二222移动,直至凹型承接块一212和凹型承接块二222抵紧篮圈6内侧壁。然后开启电机一15驱动齿轮一16啮合外侧转环14外周侧壁上的齿牙一141,使得齿轮一16可带动外侧转环14做圆周运动,固定在外侧转环14上的转动电机一12驱动凹面磨砂轮一13转动,使得凹面磨砂轮一13自转的同时随着外侧转环14做圆周运动,使得凹面磨砂轮一13对篮圈6外侧壁进行充分打磨。
接着对篮圈6内侧壁打磨,启动气缸一27推动凹型夹紧块一29,气缸二28推动凹型夹紧块二30,使得凹型夹紧块一29和凹型夹紧块二30抵接篮圈6外侧壁。随后启动电机二25驱动齿轮二26啮合内侧转环24内周侧壁上的齿牙二241,使得齿轮二26可带动内侧转环24做圆周运动。固定在内侧转环24上的转动电机二32驱动凹面磨砂轮二23转动,使得凹面磨砂轮二23自转的同时随着内侧转环24做圆周运动,使得凹面磨砂轮二23对篮圈6进行内侧打磨。本实施例1利用外侧打磨机构、内侧夹持机构、内侧打磨机构和外侧夹持机构可以对篮圈6表面打磨充分,保证打磨质量同时,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人员的劳动。
实施例2
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内侧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1上的内侧气缸固定块172,内侧气缸固定块172上设置有内侧气缸一17和内侧气缸二18,内侧气缸一17和内侧气缸二18位于内侧转环24的同一直径线上,内侧气缸一17的伸缩杆连接于滑块一21,启动内侧气缸一17驱使滑块一21带动抵接杆一211移动,抵接杆一211推动凹型承接块一212移动,启动内侧气缸二18驱使滑块二22带动抵接杆二221移动,抵接杆二221推动凹型承接块二222移动,直至凹型承接块一212和凹型承接块二222抵紧篮圈6内侧壁,使得凹型夹紧块一29和凹型夹紧块二30靠近或远离篮圈6外侧壁,方便对篮圈6进行夹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上设有外侧打磨机构、内侧夹持机构、内侧打磨机构及外侧夹持机构;所述外侧打磨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1)上的外侧转环(14),所述外侧转环(14)上设置有转动电机一(12),所述转动电机一(12)上设置有凹面磨砂轮一(13),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外侧转环(14)转动的动力组件一;所述内侧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篮圈(6)内侧壁,所述内侧打磨机构用于打磨篮圈(6)内侧壁,所述外侧夹持机构用于夹持篮圈(6)外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一包括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的电机一(15),所述电机一(15)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一(16),所述外侧转环(14)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齿牙一(141),齿轮一(16)和齿牙一(141)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夹持机构包括滑移设置于操作台(1)上的滑块一(21)和滑块二(22),所述滑块一(21)和滑块二(22)位于外侧转环(14)的同一直径线上,所述滑块一(21)上设置有抵接杆一(211),所述抵接杆一(211)上设置有用于抵紧篮圈(6)的凹型承接块一(212),所述滑块二(22)上设置有抵接杆二(221),所述抵接杆二(221)上设置有用于抵紧篮圈(6)的凹型承接块二(222),所述操作台(1)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块一(21)和滑块二(22)移动的驱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操作台(1)上的两个固定块(4),两个固定块(4)之间设有双向螺纹杆(2)和限位杆(3),滑块一(21)位于双向螺纹杆(2)的一端并与双向螺纹杆(2)螺纹连接,滑块二(22)位于双向螺纹杆(2)的另一端并与双向螺纹杆(2)螺纹连接,限位杆(3)贯穿滑块一(21)和滑块二(22)且滑块一(21)和滑块二(22)在限位杆(3)上可以滑动,所述固定块(4)上设有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于双向螺纹杆(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操作台(1)上的内侧气缸一(17)和内侧气缸二(18),所述内侧气缸一(17)和内侧气缸二(18)位于外侧转环(14)的同一直径线上,所述内侧气缸一(17)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滑块一(21),内侧气缸二(18)的伸缩杆连接于所述滑块二(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打磨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1)上的内侧转环(24),所述内侧转环(24)位于外侧转环(14)内,所述内侧转环(24)上设置有转动电机二(32),所述转动电机二(32)上设置有凹面磨砂轮二(23),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内侧转环(24)转动的动力组件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二包括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的电机二(25),电机二(25)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二(26),所述内侧转环(24)的外周侧壁上设置有齿牙二(241),齿轮二(26)和齿牙二(241)相互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圈自动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1)上的气缸一(27)和气缸二(28),所述气缸一(27)和气缸二(28)位于外侧转环(14)的同一直径线上,所述气缸一(27)的伸缩杆连接有用于抵紧篮圈(6)的凹型夹紧块一(29),气缸二(28)的伸缩杆连接有用于抵紧篮圈(6)的凹型夹紧块二(30)。
CN202322249782.XU 2023-08-21 2023-08-21 篮圈自动打磨机构 Active CN220637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9782.XU CN220637352U (zh) 2023-08-21 2023-08-21 篮圈自动打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9782.XU CN220637352U (zh) 2023-08-21 2023-08-21 篮圈自动打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37352U true CN220637352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7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49782.XU Active CN220637352U (zh) 2023-08-21 2023-08-21 篮圈自动打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37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6280B (zh) 一种打磨设备及打磨方法
CN210909491U (zh) 一种五金管件加工用表面抛光打磨装置
CN210550183U (zh) 一种便于对轴承的内外圈进行抛光的打磨装置
CN111037005B (zh) 一种用于齿轮加工的设备
CN111266947A (zh) 一种汽车轮毂制造焊接后处理工艺
CN111360645A (zh) 一种建筑材料打磨装置
KR20140032297A (ko) 내외경 복합 연삭기기
CN215147756U (zh) 一种金属工件锻造用便于定位工件的打磨装置
CN108789003A (zh) 一种管件焊接处毛刺修整装置
CN220637352U (zh) 篮圈自动打磨机构
CN219704578U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抛光机
CN209598957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夹具
CN215700236U (zh) 一种齿轮联动轴加工用表面打磨装置
CN214322856U (zh) 一种轴承加工装置
CN212600877U (zh) 一种球体打磨工装夹具
CN210281821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除锈设备
CN210147723U (zh) 一种渐变可选式免换轮全自动磨床装置
CN220498728U (zh) 一种砂带抛光机
CN111958430A (zh) 一种钢管切口打磨机
CN218746598U (zh) 一种齿轮轴内圈加工磨光机
CN218904610U (zh) 一种半链轮内壁快速抛光打磨装置
CN220074316U (zh) 一种体育器材生产用抛光机构
CN219152355U (zh) 一种主轴磨削锥孔的全自动磨床
CN219212732U (zh) 一种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抛光机
CN210756976U (zh) 具有抛光功能的卧式车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