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34321U - 一种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34321U
CN220634321U CN202322170785.4U CN202322170785U CN220634321U CN 220634321 U CN220634321 U CN 220634321U CN 202322170785 U CN202322170785 U CN 202322170785U CN 220634321 U CN220634321 U CN 220634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inner cavity
rod
main body
movabl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707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家勋
冀旭
任昱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USTL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UST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USTL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USTL
Priority to CN2023221707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34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34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34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主体,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活动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齿条,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腔中开设有旋转孔,旋转孔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圈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之间相互啮合,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把。该反应釜通过齿轮与摇把的配合,握住摇把转动,摇把与转轴之间固定连接,转轴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齿条在活动杆的一侧,主体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的顶部,主体会随着活动杆的升降而升降,由于进料口设置在主体的顶部,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三元前驱体反应是盐碱中和反应,将一定浓度的盐溶液、碱溶液和氨水溶液按照一定流速加入反应釜中,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氮气避免物料氧化,在适当的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和PH下生成镍钴锰氢氧化物。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12017813U提出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属于化工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上部设有釜盖和内部设有搅拌装置的釜体,釜盖上开设有进料口,釜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桨叶,搅拌轴的上端伸出釜盖并与电机的传动轴相连接,桨叶设在搅拌轴的下端并悬置在釜体内,釜盖的外部顶端设有固定架,搅拌轴的上段套设有升降管,升降管与固定架相连接,固定架与电机连接,固定架连接有升降气缸;釜盖内壁设有下层物料板,下层物料板设在进料口的上方,在釜盖上还开设有高于下层物料板的下层加料口,升降管外壁设有延伸至下层物料板的下层隔板;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反应釜存在需要人工值守添料,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申请人在实施上述方案时发现,工作人员需要将物料倒入进料口内,由反应釜对物料进行搅拌,由于工作人员的身高不同,当较矮的工作人员需要将物料倒入进料口时,需要踮脚或者依靠其他工具才能将物料倒入进料口内,而现有的反应釜高度固定,因此不能对该装置进行高度调节,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影响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具备高度调节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活动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腔中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圈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腔中设置有过滤板,转动杆会随着摇把的转动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过滤板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过滤板会随着第一把手的移动而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两组且以活动杆对称分布,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移动杆,主体会随着移动杆的伸缩而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与移动杆的内腔中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开设有多组且线性分布,所述螺纹孔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圈螺纹连接有螺帽,螺帽限制了螺纹杆的转动,且避免螺纹杆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设置有转轴,所述电机与转轴之间设置有联轴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设置有两组且以主体对称分布,搅拌叶会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中活动连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设置有两组且以转轴对称分布,第二滑槽为凸字形,限制了第二滑块的移动,使第二滑块移动更加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设置有两组且以出料口对称分布,所述第三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挡板会随着第二把手的移动而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与摇把的配合,便于对该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握住摇把转动,摇把与转轴之间固定连接,转轴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齿条在活动杆的一侧,主体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的顶部,主体会随着活动杆的升降而升降,由于进料口设置在主体的顶部,因此进料口会随着主体的升降而升降,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影响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料口与过滤板的配合,由于物料内会存有杂质,因此出料口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过滤板,过滤板能够对物料内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提高所需反应物的纯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其中:1、主体;2、进料口;3、活动杆;4、底座;5、齿条;6、支撑架;7、旋转孔;8、转动杆;9、齿轮;10、摇把;11、出料口;12、过滤板;13、第一凹槽;14、第一滑槽;15、第一滑块;16、螺纹孔;17、螺纹杆;18、螺帽;19、电机;20、转轴;21、搅拌叶;22、第二滑槽;23、第二滑块;24、清洁板;25、第二凹槽;26、第三滑槽;27、第三滑块;28、挡板;29、第二把手;30、第一把手;31、固定杆;32、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3,一种反应釜,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活动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活动杆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齿条5,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6,支撑架6的内腔中开设有旋转孔7,旋转孔7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外圈固定连接有齿轮9,齿轮9与齿条5之间相互啮合,转动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把10,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出料口11,出料口11的内腔中设置有过滤板12,转动杆8会随着摇把10的转动而转动。出料口11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一滑槽14,第一滑槽14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5,第一滑块15与过滤板12固定连接,过滤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30,过滤板12会随着第一把手30的移动而移动。支撑架6设置有两组且以活动杆3对称分布,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1,固定杆31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移动杆32,主体1会随着移动杆32的伸缩而升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需要对主体1进行高度调节时,握住螺帽18进行扭动,将螺帽18扭动出螺纹杆17的外圈后,这时对螺纹杆17进行扭动,螺纹杆17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6的内腔中,将螺纹杆17扭动出螺纹孔16内时,移动杆32与固定杆31没有螺纹杆17的限制后,这时能够进行伸缩,便于主体1的高度调节。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1-4,固定杆31与移动杆32的内腔中均开设有螺纹孔16,螺纹孔16开设有多组且线性分布,螺纹孔16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7,螺纹杆17的外圈螺纹连接有螺帽18,螺帽18限制了螺纹杆17的转动,且避免螺纹杆17脱落。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9,电机19的顶部设置有转轴20,电机19与转轴20之间设置有联轴器连接,转轴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21,搅拌叶21设置有两组且以主体1对称分布,搅拌叶21会随着转轴20的转动而转动。搅拌叶2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2,第二滑槽22的内腔中活动连接第二滑块23,第二滑块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板24,清洁板24设置有两组且以转轴20对称分布,第二滑槽22为凸字形,限制了第二滑块23的移动,使第二滑块23移动更加稳定。出料口11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二凹槽25,第二凹槽25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三滑槽26,第三滑槽26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第三滑块27,第三滑块27的设置有两组且以出料口11对称分布,第三滑块27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28,挡板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29,挡板28会随着第二把手29的移动而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需要将主体1内物料进行倒出时,握住第二把手29进行移动,第二把手29与挡板28固定连接,挡板28会随着第二把手29的移动而进行移动,由于挡板28设置在出料口11的内腔中,因此握住第二把手29移动,可以将挡板28移动出出料口11内部,且能够将主体1内的物料倒出。
在使用时,当需要对主体1进行高度调节时,可以握住摇把10进行转动,摇把10与转动杆8之间固定连接,摇把10的转动会带动转动杆8转动,转动杆8与齿轮9固定连接,齿轮9会随着转动杆8的转动而进行转动,由于齿轮9与齿条5相互啮合,齿条5在活动杆3的一侧,所以活动杆3会随着摇把10的转动而进行升降,而主体1固定连接在活动杆3的顶部,因此主体1会随着活动杆3的升降而升降,进料口2设置在主体1的顶部,所以进料口2会随着主体1的升降而升降,将进料口2进行下降时,且便于工作人员将物料倒入该装置内部。由于主体1在使用完成后,内壁上会存在着厚厚一层混凝土料,这时启动电机19,电机19的输出轴与转轴20之间设置有联轴器连接,因此转轴20会随着电机19的启动而进行转动,由于搅拌叶21设置在转轴20的一侧,搅拌叶21会随着转轴20的转动而进行转动,搅拌叶21能够对主体1的内壁上的物料进行清理。由于物料内会存有杂质,因此出料口11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过滤板12,过滤板12能够对物料内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提高所需反应物的纯净度。当需要对过滤板12进出清理时,握住第一把手30进出移动,第一把手30固定连接在过滤板12的一侧,过滤板12会随着第一把手30的移动而移动,因此握住第一把手30移动,能够将过滤板12移动出出料口11内,从而可以对过滤板12进行清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反应釜,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所述活动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所述活动杆(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齿条(5),所述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的内腔中开设有旋转孔(7),所述旋转孔(7)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外圈固定连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与齿条(5)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把(10),所述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出料口(11),所述出料口(11)的内腔中设置有过滤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1)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一凹槽(13),所述第一凹槽(13)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一滑槽(14),所述第一滑槽(14)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与过滤板(12)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设置有两组且以活动杆(3)对称分布,所述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1),所述固定杆(31)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移动杆(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1)与移动杆(32)的内腔中均开设有螺纹孔(16),所述螺纹孔(16)开设有多组且线性分布,所述螺纹孔(16)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螺纹杆(17),所述螺纹杆(17)的外圈螺纹连接有螺帽(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顶部设置有转轴(20),所述电机(19)与转轴(20)之间设置有联轴器连接,所述转轴(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21),所述搅拌叶(21)设置有两组且以主体(1)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2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二滑槽(22)的内腔中活动连接第二滑块(23),所述第二滑块(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板(24),所述清洁板(24)设置有两组且以转轴(20)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1)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二凹槽(25),所述第二凹槽(25)的内腔中开设有第三滑槽(26),所述第三滑槽(26)的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第三滑块(27),所述第三滑块(27)的设置有两组且以出料口(11)对称分布,所述第三滑块(27)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28),所述挡板(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29)。
CN202322170785.4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反应釜 Active CN220634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0785.4U CN220634321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0785.4U CN220634321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34321U true CN220634321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92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70785.4U Active CN220634321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34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44078U (zh) 一种用于生产固态发酵饲料的搅拌式发酵罐
CN220634321U (zh) 一种反应釜
CN211302893U (zh) 一种杀菌剂搅拌罐
CN216458790U (zh) 羧酸合成反应釜
CN214513998U (zh) 一种电解铝阳极铁水包筑装置
CN215196602U (zh) 一种涂料搅拌桶
CN113956084A (zh) 一种有机肥料发酵设备
CN209794155U (zh) 一种便于充分混合的陶瓷水杯加工用搅拌机
CN112221449A (zh) 一种用于硫酸锌生产的自清洗型反应装置
CN218573650U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化工反应釜
CN220758929U (zh)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18871988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药液搅拌机
CN211586249U (zh) 一种复合蜡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19149799U (zh) 一种单轴混合机
CN219722643U (zh) 一种粉剂混合设备
CN217698943U (zh)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搅拌设备
CN217725215U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219803272U (zh) 一种面条加工用拌料设备
CN217749343U (zh) 智能式多维高效银粉制备系统
CN219424388U (zh) 一种反应釜搅拌装置
CN220113733U (zh) 一种工程塑料制备原料混合装置
CN220589678U (zh) 反应釜中清洗剂的混合装置
CN216458232U (zh) 一种生产陶瓷包裹色料用搅拌装置
CN210905896U (zh) 一种用于有机肥配料的搅拌装置
CN216063262U (zh) 一种聚氯化铝生产用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