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9763U - 显示屏壳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9763U
CN220629763U CN202322285673.3U CN202322285673U CN220629763U CN 220629763 U CN220629763 U CN 220629763U CN 202322285673 U CN202322285673 U CN 202322285673U CN 220629763 U CN220629763 U CN 220629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ide wall
hole
display screen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856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文龙
胡继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longch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longch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longch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longch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856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9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9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9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显示屏壳,包括:壳体,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显孔,其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设置;多个卡扣组件,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固定连接;多个定位柱,其位于所述显孔的间隙处;其中,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位置。本实用新型根据装配需求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卡扣和定位柱,能够有效提高所述显示屏壳与家电外壳的适配度,加强显示屏壳安装的稳定性。另外,在数字显孔和LED放大穴孔的侧壁为倾斜的,能够对显示屏上的内容进行多重反射,从而提高了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屏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屏壳。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电的外壳上均需要设置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家电的运行参数及运行状态,为了提高显示效果,通常需要在显示区域加装保护壳。
现有的显示屏保护壳会存在因固定部件设置的位置不合理导致的与家电外壳适配度低的问题,或是因保护壳上的镂空形状不合适造成的屏幕显示效果不佳。
综上,现需要提出显示屏壳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显示屏壳,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屏壳的匹配度低以及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显示屏壳,包括:
壳体,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显孔,其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设置;
多个卡扣组件,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固定连接;
多个定位柱,其位于所述显孔的间隙处;
其中,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弯折形成侧壁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所述侧壁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的长度为42±0.5mm,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的长度为47±0.5mm,各个所述侧壁部的高度为8.8±0.5mm;各个所述侧壁部的连接处呈半径为2±0.5mm的圆弧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固定于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的中心距均为35±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高度均为3.4±0.5mm,其中,弯折部分的高度为1.7±0.5mm;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宽度为4-4.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孔包括功能显孔和数字显孔;所述数字显孔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所述数字显孔为两个并列的8字形,其中,两个所述8字形的中心距为11.5±0.5mm;单个所述8字形的高度为18.2±0.5mm,单个所述8字形的宽度为8.8±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显孔包括第一功能显孔和第二功能显孔;所述第一功能显孔的数量为3个,并排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功能显孔的宽度为8.5±0.5mm,长度为12±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显孔的数量为7个,其中四个所述第二功能显孔并排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的下方;其中三个所述第二功能显孔并排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的右侧;另外一个所述第二功能显孔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的左侧;所述第二功能显孔为正方向通孔,其边长为8.5±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贯穿的LED放大穴孔,所述LED放大穴孔位于所述数字显孔的左侧;所述LED放大穴孔与所述显孔的侧壁均为斜面,两者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开口面积小于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开口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4个,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功能显孔的间隙处;所述第三定位柱和所述第四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二功能显孔的间隙处;各个所述定位柱的高度为2±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间距为13±0.5mm;所述第三定位柱与所述第四定位柱的间距为20.8±0.5mm,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四侧壁的间距为14.5±0.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根据装配需求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卡扣和定位柱,能够有效提高所述显示屏壳与家电外壳的适配度,加强显示屏壳安装的稳定性。
另外,在数字显孔和LED放大穴孔的侧壁为倾斜的,能够对显示屏上的内容进行多重反射,从而提高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出的所述显示屏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出的所述显示屏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出的所述显示屏壳的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出的所述显示屏壳的结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出的所述显示屏壳的结构左视图。
附图标记:100、壳体;110、第一表面;120、第二表面;130、第一侧壁;140、第二侧壁;150、第三侧壁;160、第四侧壁;210、数字显孔;221、第一功能显孔;222、第二功能显孔;230、LED放大穴孔;310、第一卡扣组件;320、第二卡扣组件;410、第一定位柱;420、第二定位柱;430、第三定位柱;440、第四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参照图1-图5所示,显示屏壳,包括:
壳体100,其包括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
显孔,其贯穿所述第一表面110和所述第二表面120设置;
多个卡扣组件,其与所述第一表面110固定连接;
多个定位柱,其位于所述显孔的边缘设置;
其中,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组件310和第二卡扣组件320,所述第一卡扣组件310和第二卡扣组件320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10的边缘位置。
具体地,所述壳体100在安装过程中,朝向家电内部进行固定的表面即为第一表面110,朝向家电外部进行展示的表面即为第二表面120;因为所述壳体100是通过卡扣组件与所述家电外壳进行固定的,所以所述卡扣组件是与所述第一表面110固定连接。
另外,对于所述壳体100,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表面110向所述第二表面120的方向弯折形成侧壁部;沿所述壳体100的周向,所述侧壁部包括第一侧壁130、第二侧壁140、第三侧壁150和第四侧壁160;其中,所述第一侧壁130与所述第三侧壁15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140与所述第四侧壁160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壁130与所述第三侧壁150的长度为42±0.5mm,所述第二侧壁140与所述第四侧壁160的长度为47±0.5mm,各个所述侧壁部的高度为8.8±0.5mm;各个所述侧壁部的连接处呈半径为2±0.5mm的圆弧状。
也就是说,所述壳体100的长度为47±0.5mm,所述壳体100的宽度为42±0.5mm,所述壳体100的厚度为8.8±0.5mm。
为了方便描述,将所述第一侧壁130所在的位置定义为所述壳体100的顶部,所述第三侧壁150所在的位置定义为所述壳体100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一卡扣组件310固定在所述第二侧壁140上;所述第一卡扣组件310包括两个第一卡扣,两者的中心间距为35±0.5mm。
对于所述第二卡扣组件320,其相对所述第一卡扣组件31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壁160上,同样地,所述第二卡扣组件320包括两个第二卡扣,两者的中心间距为35±0.5mm。
具体地,沿所述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了所述第一卡扣组件310和所述第二卡扣组件320,在生产制备过程中,所述第一卡扣组件310和所述第二卡扣组件320可以与所述第二侧壁140和所述第四侧壁160为一体成型结构。
对于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参照图2所示,两者的结构相同,具体的尺寸: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高度均为3.5±0.5mm,其中,弯折部分的高度为1.7±0.5mm;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宽度为4-4.5mm。
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相对侧壁向内弯折,从而使得所述壳体100嵌进家电的外壳内,各个卡扣复位即完成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显孔包括功能显孔和数字显孔210;所述数字显孔210位于所述壳体100中心位置;所述数字显孔210为两个并列的8字形,两个所述8字形的中心距为11.5±0.5mm;其中,单个所述8字形的高度为20±0.5mm,单个所述8字形的宽度为10±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显孔包括第一功能显孔221和第二功能显孔222;所述第一功能显孔221的数量为3个,并排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210的上方;所述第一功能显孔221的宽度为8.5±0.5mm,长度为12±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显孔222的数量为7个,其中四个所述第二功能显孔222并排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210的下方;其中三个所述第二功能显孔222并排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210的右侧;另外一个所述第二功能显孔222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210的左侧;所述第二功能显孔222为正方向通孔,其边长为8.5±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上还设有贯穿的LED放大穴孔230,所述LED放大穴孔230与所述显孔的侧壁均为斜面,两者在所述第一表面110上的开口面积小于在所述第二表面120上的开口面积。
也就是说,所述LED放大穴孔230在所述第一表面110上的开口面积与所述其对应的LED灯珠的面积相同,通过其设置的斜面侧壁,可以实现多重折射,从而提高了该LED放大穴孔230的显示效果。
以所述第二功能显孔222为例,其在第二表面120上的开口形状的边长为前述的8.5±0.5mm,其在第一表面110上的开口形状的边长为7±0.5mm。同样地,各个显孔上的侧壁的倾斜设置也是为了提高其显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4个,包括第一定位柱410、第二定位柱420、第三定位柱430和第四定位柱440;各个所述定位柱的高度为2±0.5mm,所述定位柱的直径为2±0.5mm;所述第一定位柱410与所述第二定位柱420位于所述第一功能显孔221的间隙处,具体地是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功能显孔221的两侧;所述第三定位柱430和所述第四定位柱440位于所述第二功能显孔222的间隙处;具体地是位于中间两个第二功能显孔222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间距为13±0.5mm;所述第三定位柱与所述第四定位柱的间距为20.8±0.5mm,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四侧壁的间距为14.5±0.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根据装配需求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卡扣和定位柱,能够有效提高所述显示屏壳与家电外壳的适配度,加强显示屏壳安装的稳定性。
另外,在显孔和LED放大穴孔230的侧壁为倾斜的,能够对显示屏上的内容进行多重反射,从而提高了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显示屏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显孔,其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设置;
多个卡扣组件,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固定连接;
多个定位柱,其位于所述显孔的间隙处;
其中,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和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弯折形成侧壁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所述侧壁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的长度为42±0.5mm,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的长度为47±0.5mm,各个所述侧壁部的高度为8.8±0.5mm;各个所述侧壁部的连接处呈半径为2±0.5mm的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固定于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的中心距均为35±0.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高度均为3.4±0.5mm,其中,弯折部分的高度为1.7±0.5mm;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的宽度为4-4.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孔包括功能显孔和数字显孔;所述数字显孔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所述数字显孔为两个并列的8字形,其中,两个所述8字形的中心距为11.5±0.5mm;单个所述8字形的高度为18.2±0.5mm,单个所述8字形的宽度为8.8±0.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显孔包括第一功能显孔和第二功能显孔;所述第一功能显孔的数量为3个,并排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功能显孔的宽度为8.5±0.5mm,长度为12±0.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显孔的数量为7个,其中四个所述第二功能显孔并排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的下方;其中三个所述第二功能显孔并排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的右侧;另外一个所述第二功能显孔设置于所述数字显孔的左侧;所述第二功能显孔为正方向通孔,其边长为8.5±0.5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贯穿的LED放大穴孔,所述LED放大穴孔位于所述数字显孔的左侧;所述LED放大穴孔与所述显孔的侧壁均为斜面,两者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开口面积小于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开口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4个,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功能显孔的间隙处;所述第三定位柱和所述第四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二功能显孔的间隙处;各个所述定位柱的高度为2±0.5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间距为13±0.5mm;所述第三定位柱与所述第四定位柱的间距为20.8±0.5mm,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四侧壁的间距为14.5±0.5mm。
CN202322285673.3U 2023-08-24 2023-08-24 显示屏壳 Active CN220629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5673.3U CN220629763U (zh) 2023-08-24 2023-08-24 显示屏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85673.3U CN220629763U (zh) 2023-08-24 2023-08-24 显示屏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9763U true CN220629763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5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85673.3U Active CN220629763U (zh) 2023-08-24 2023-08-24 显示屏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9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29763U (zh) 显示屏壳
CN205752297U (zh) 电池支架
CN220798716U (zh) 显示屏壳
CN209515045U (zh) 一种胶框与背板的装配结构
CN205048860U (zh) 冰箱的顶盖组件和冰箱
CN209167744U (zh) 装饰条定位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9497257U (zh) 显示屏模组的组装结构以及智能设备
CN103929309B (zh) 智能密码设备
CN219997490U (zh) 一种手表按键居中固定结构及手表
CN214582592U (zh) 一种室外冷凝器壳体
CN216508182U (zh) 一种用于大货车导航一体机的安装板
CN201368949Y (zh) 平板显示屏装配结构
CN213149430U (zh) 一种中框结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CN213880650U (zh) 一种模块安装支架
CN212408374U (zh) 一种用于连接导轨盒与导轨的卡合结构及导轨灯
CN219933658U (zh) 一种壁挂设备
CN217643520U (zh) 一种电视机后壳结构
CN218009437U (zh) 一种料理机控制面板及料理机
CN213340610U (zh) 一种不锈钢钣金电池外罩
CN210891807U (zh) 一种油烟机显示板盒及油烟机
CN213811177U (zh) 热水器及壳体结构
CN217654081U (zh) 一种具有新型装饰条结构的房间空气调节器
CN216487326U (zh) 一种指示仪壳体
KR100472068B1 (ko) 패널
CN218940104U (zh) 一种墙壁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