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1475U - 车门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621475U CN220621475U CN202322181025.3U CN202322181025U CN220621475U CN 220621475 U CN220621475 U CN 220621475U CN 202322181025 U CN202322181025 U CN 202322181025U CN 220621475 U CN220621475 U CN 2206214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chamfer
- mounting base
- door body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以及车辆,车门包括:车门本体,所述车门本体上设置有把手安装基面,且相对所述车门本体的外表面,所述把手安装基面向内凹陷设置,所述把手安装基面与所述车门本体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把手安装基面与车门本体的外表面之间为相对平行设置,这样在对把手安装基面进行冲压加工时会更加简单方便,便于把手安装基面的加工成型,而且可以提升把手安装基面的成型质量,另外,这样也可以使把手更好地安装于把手安装基面上,提升把手的安装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体现车辆的机甲效果,通常需要在车辆的外形上设计出包含但不限于棱线和造型突出等特征,需要在车门处做成“等深”基面结构,但是做成等深结构后,受限于造型特征,基面必然随着造型趋势变化,边界必定有一定弧度,不完全是平面,这样非平面的结构容易造成冲压成型过程中材料流动不均匀得问题,从而造成冲压面品不良,给产品带来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门,该车门便于把手安装基面的加工成型,提升把手安装基面的成型质量,也可以使把手更好地安装于把手安装基面上,提升把手的安装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包括:车门本体,所述车门本体上设置有把手安装基面,且相对所述车门本体的外表面,所述把手安装基面向内凹陷设置,所述把手安装基面与所述车门本体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安装基面与车门本体的外表面之间为相对平行设置,这样在对把手安装基面进行冲压加工时会更加简单方便,便于把手安装基面的加工成型,而且可以提升把手安装基面的成型质量,另外,这样也可以使把手更好地安装于把手安装基面上,提升把手的安装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把手安装基面与所述车门本体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a,a的取值范围为:0.9mm≤a≤1.1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门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把手安装基面之间形成有侧壁面,所述把手安装基面与所述侧壁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车门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侧壁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倒角,所述第一倒角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倒角的半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门本体在所述把手安装基面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把手安装基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倒角,所述第三倒角构造成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三倒角与所述第一倒角之间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操作部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45°≤α≤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车门还包括:把手,所述车门本体在所述操作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所述把手安装于所述第一配合孔和所述第二配合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配合孔与所述第一倒角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第二配合孔与所述操作部之间的距离为c,b和c的取值范围为:b≤5mm,c≥2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门本体在所述第一配合孔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安装部,所述定位安装部与所述把手安装基面之间设置有第四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定位安装部上设置有定位安装孔,所述定位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倒角之间的距离为d,d的取值范围为:d≥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车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车门;
10、车门本体;11、把手安装基面;111、第一配合孔;112、第二配合孔;12、侧壁面;13、第一倒角;14、第二倒角;15、操作部;16、定位安装部;161、定位安装孔;17、第三倒角;18、第四倒角;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门1,该车门1通常设置在车身的两侧,可以在乘客进出车辆时进行打开和关闭,当然,这样主要可以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1,包括车门本体10,车门本体10为车门1的主体部分,而且车门主体10可以相对车身打开和关闭,当乘员需要上车和下车时,可以打开车门主体10,当乘员已经上车或者下车时,则可以关闭车门主体10,当车门主体10关闭后,主要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车内的人员被甩出车外。
如图1和图2所示,车门本体10上设置有把手安装基面11,而且相对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把手安装基面11向内凹陷设置,把手安装基面11与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其中,把手安装基面11为把手20安装的基准面,以把手20的形状和尺寸为基准,便于把手20的安装,而且可以提高把手20的安装精度和效率。而把手安装基面11相对于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为向内凹陷设置,这样设置更加合理,可以将把手20与车门本体10的安装位置进行隐藏,而且把手20在安装后可以与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相适配,使车辆的外形更加的整体和简洁。
另外,把手安装基面11与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也就是说,把手安装基面11与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之间为相对平行设置,这样在对把手安装基面11进行冲压加工时会更加简单方便,便于把手安装基面11的加工成型,而且可以提升把手安装基面11的成型质量,另外,这样也可以使把手20更好地安装于把手安装基面11上,提升把手20的安装效果。
此外,把手安装基面11与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a,a的取值范围为:0.9mm≤a≤1.1mm。也就是说,把手安装基面11与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a之内,a不能太大,要小于等于1.1mm,也不能太小,要大于等于0.9mm,这样既可以使把手20配合于把手安装基面11上,而且把手20在配合于把手安装基面11后,可以与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相适配,提升车门1的整体感。
另外,如图2所示,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与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形成有侧壁面12,把手安装基面11与侧壁面12之间设置有第一倒角13,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与侧壁面12之间设置有第二倒角14,第一倒角13的半径小于第二倒角14的半径。其中,第一倒角13和第二倒角14均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可以使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与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的衔接更加平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乘员拉把手20时被划伤。
需要说明的是,在把手20与把手安装基面11安装配合时,需要在把手20与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添加密封垫,为了满足把手20与密封垫配合时候的整体性和简洁性,第一倒角13的半径大概在3mm左右,这样第一倒角13的半径比较小,当把手20设置于把手安装基面11后,既可以压紧密封垫,也可以减小把手20与侧壁面12之间的间隙。而第二倒角14的半径大概需要在5mm左右,这样可以进一步地体现出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与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衔接的平滑性,更好地起到装饰和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车门本体10在把手安装基面11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操作部15,操作部15与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设置有第三倒角17,第三倒角17构造成环形结构,而且第三倒角17与第一倒角13之间间隔设置。其中,操作部15主要为乘员手部拉开车门提供伸入空间的作用,操作部15在把手安装基面11处向内凹陷,这样乘员的手部可以更好地伸入到操作部15内,然后握住把手20,从而便于对把手20进行操作。
操作部15与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设置有第三倒角17,这样也可以使操作部15与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的连接更加平滑,既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又可以防止乘员拉开把手20时被划伤。而第三倒角17构造成环形结构,也就是说,操作部15和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连接处均形成有第三倒角17,第三倒角17的半径一致,这样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把手安装基面11上的冲压材料均需要通过第三倒角17流动至操作部15,这样可以使冲压材料的流动更加均匀,从而提升操作部15的加工质量。
而且,第三倒角17与第一倒角13间隔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倒角13与第三倒角17之间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即在第一倒角13和第三倒角17之间有过渡平面,这样第一倒角13和第三倒角17之间互不干扰,有利于冲压材料均匀一致,不会出现错动,从而可以保证冲压成型。
具体地,如图2所示,操作部15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45°≤α≤6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冲压成型的质量,操作部15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夹角α需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即α不能太小,要大于等于45°,这样可以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减小操作部15与把手安装基面11过渡段的斜率,从而可以使冲压材料在流经该过渡段时的速度更加缓慢,从而可以提升冲压材料流动的均匀性,提升冲压的成型性,而且也可以保证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操作空间。α也不能太大,要小于等于60°,即操作部15与把手安装基面11过渡段需要保持一定的斜率,这样在合适的尺寸下,可以保证乘员的手部伸入至操作部15处,从而可以拉动把手20打开车门主体10。
此外,如图1所示,车门1还包括:把手20,车门本体10在操作部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配合孔111和第二配合孔112,把手20安装于第一配合孔111和第二配合孔112。其中,第一配合孔111和第二配合孔112均可以起到配合安装的作用。将把手20安装在第一配合孔111和第二配合孔112处,这样可以将把手20固定在车门本体10上,使把手20的设置更加牢靠和稳定,把手20可以更好地工作。而第一配合孔111和第二配合孔112分别位于操作部15的两侧,这样可以使第一配合孔111和第二配合孔112的设置更加合理,利用第一配合孔111和第二配合孔112可以对把手20的两端分别进行固定,使把手20与车门本体10的连接更加牢固和稳定。其中,把手20可以为带有机甲风格的把手20,局部可以带有尖点特征。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配合孔111与第一倒角13之间的距离为b,第二配合孔112与操作部15之间的距离为c,b和c的取值范围为:b≤5mm,c≥2mm。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冲压成型的质量,第一配合孔111与第一倒角13之间距离b需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即小于等于5mm,这样可以使第一配合孔111的修边靠近第一倒角13的位置,从而当冲压材料流经第一配合孔111周边时,减小对冲压材料的限制,使冲压材料更容易流到第一倒角13处,便于第一倒角13处的冲压成型。
同样,为了保证冲压成型的质量,第二配合孔112与操作部15之间距离c也需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即大于等于2mm,这样可以使第二配合孔112远离操作部15设置,进而第二配合孔112的修边也靠近第一倒角13的位置,从而当冲压材料流经第二配合孔112周边时,也可以减小对冲压材料的限制,使冲压材料更容易流到第一倒角13处,便于第一倒角13处的冲压成型。需要说明的是,锁芯安装在第二配合孔112内,这样第二配合孔112与操作部15之间的距离c也不能太大,距离太大会造成锁芯的安装空间不足,无法对锁芯进行有效的安装。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车门本体10在第一配合孔111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安装部16,定位安装部16与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设置有第四倒角18。其中,定位安装部16主要起到定位安装的作用,定位安装部16可以在把手20与第一配合孔111配合前对把手20进行定位,从而可以使把手20与第一配合孔111的配合更加快速和精准,从而可以提升装配的效率。在定位安装部16与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设置有第四倒角18,具体地,第四倒角18的半径范围可以是1mm-2mm,这样可以保证定位安装部16不会对周边配合的结构造成影响,同时设置有第四倒角18也可以保证定位安装部16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在定位安装部16定位安装时不易受到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定位安装部16上设置有定位安装孔161,定位安装孔161与第四倒角18之间的距离为d,d的取值范围为:d≥3mm。在定位安装部16上设置有定位安装孔161,这样把手20可以定位安装于定位安装孔161处,这样便于把手20的定位安装,而且定位安装孔161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设置。另外,定位安装孔16与第四倒角18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合适的范围内,即d要大于等于3mm,这样可以避免第四倒角18对定位安装孔16的设置造成影响,更好地满足冲孔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车门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本体(10),所述车门本体(10)上设置有把手安装基面(11),且相对所述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所述把手安装基面(11)向内凹陷设置,所述把手安装基面(11)与所述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安装基面(11)与所述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a,a的取值范围为:0.9mm≤a≤1.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与所述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形成有侧壁面(12),所述把手安装基面(11)与所述侧壁面(12)之间设置有第一倒角(13),所述车门本体(10)的外表面与所述侧壁面(12)之间设置有第二倒角(14),所述第一倒角(13)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倒角(14)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本体(10)在所述把手安装基面(11)处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操作部(15),所述操作部(15)与所述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设置有第三倒角(17),所述第三倒角(17)构造成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三倒角(17)与所述第一倒角(13)之间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15)与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夹角为α,α的取值范围为:45°≤α≤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20),所述车门本体(10)在所述操作部(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配合孔(111)和第二配合孔(112),所述把手(20)安装于所述第一配合孔(111)和所述第二配合孔(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孔(111)与所述第一倒角(13)之间的距离为b,所述第二配合孔(112)与所述操作部(15)之间的距离为c,b和c的取值范围为:b≤5mm,c≥2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本体(10)在所述第一配合孔(111)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安装部(16),所述定位安装部(16)与所述把手安装基面(11)之间设置有第四倒角(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安装部(16)上设置有定位安装孔(161),所述定位安装孔(161)与所述第四倒角(18)之间的距离为d,d的取值范围为:d≥3mm。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81025.3U CN220621475U (zh) | 2023-08-14 | 2023-08-14 | 车门以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81025.3U CN220621475U (zh) | 2023-08-14 | 2023-08-14 | 车门以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21475U true CN220621475U (zh) | 2024-03-19 |
Family
ID=90229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81025.3U Active CN220621475U (zh) | 2023-08-14 | 2023-08-14 | 车门以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621475U (zh) |
-
2023
- 2023-08-14 CN CN202322181025.3U patent/CN2206214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634683B1 (en) | Sash lock with hidden mounting screws | |
JP2010111011A (ja) | 車両用電波透過カバー、及び車両用電波透過カバーの製造方法 | |
US9586547B2 (en) | Front grille | |
CN106536285A (zh) | 将如摄像头等功能部件安装在机动车辆车身元件上的安排 | |
JP5983511B2 (ja) | 車両用内装材の位置決め構造 | |
CN220621475U (zh) | 车门以及车辆 | |
JP5035539B2 (ja) | 車両のテールエンドトリム取付構造 | |
WO2023103286A1 (zh) |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ins覆膜型腔 | |
CN207073345U (zh) | 一种卡接式车门内把手螺钉盖板 | |
CN101659193B (zh) | 内开把手安装结构 | |
US5117549A (en) | Automotive door panels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for | |
CN221678650U (zh) | 一种汽车立柱内饰板安装结构 | |
CN217227453U (zh) | 车辆的车门装饰板组件及车辆 | |
JP2010137589A (ja) | 物品収納ボックス及び物品収納ボックスの取り付け構造 | |
JP3435340B2 (ja) |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のポケット構造 | |
CN209977022U (zh) | 饰条紧固组件 | |
JP4019355B2 (ja) | 成形トリムのホルダ構造 | |
CN101289009A (zh) | 注射成形用模具和注射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 |
CN219316694U (zh) | 用于车辆把手的工装组件 | |
JPH11105635A (ja) | リヤ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用サービスカバー | |
JP4526787B2 (ja) | 発泡成形部材の部品取付構造 | |
US20070069431A1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bumper cover for a motor vehicle | |
JP3041008U (ja) |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カバー | |
CN213920638U (zh) | 一种车门内水切安装结构 | |
CN212827655U (zh) | 一种带侧翼支撑汽车轮毂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