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1340U - 多功能指挥方舱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指挥方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1340U
CN220621340U CN202322067061.7U CN202322067061U CN220621340U CN 220621340 U CN220621340 U CN 220621340U CN 202322067061 U CN202322067061 U CN 202322067061U CN 220621340 U CN220621340 U CN 220621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ter
link mechanisms
driving
limiting structure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70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hui Emergenc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hui Emergenc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hui Emergenc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hui Emergenc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70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1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1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1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抢险救援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指挥方舱,多功能指挥方舱包括:本体及折叠帐篷部,其中,折叠帐篷部安装在本体上,折叠帐篷部包括收缩状态,仅沿折叠帐篷部的横向展开的半展开状态,在折叠帐篷部处于半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连杆机构沿折叠帐篷部的横向展开,同一第一连杆机构中的多个第一铰接点的高度,由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端到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二端的方向依次降低。本申请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的展开强度更高,并且,由于第一连杆机构能够同时在多功能指挥方舱的高度和宽度方向上进行缩回,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折叠后所占用空间更小。

Description

多功能指挥方舱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抢险救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指挥方舱。
背景技术
指挥方舱是抢险救援中必不可少的设备,通常采用帐篷结构进行搭建。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户外运动的帐篷可以分为几大类:广告帐篷、军用帐篷、人字顶大帐篷、旅游帐篷、救灾帐篷、充气帐篷、洗消帐篷、儿童游戏帐篷等,帐篷广泛的应用于野外施工作业、露营训练、临时会所、体育娱乐场所、部队指挥所、野战医院、抢险救灾、野营、休闲、旅游等环境当中。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多功能指挥方舱的帐篷的展开后大多为方形,其结构强度较低,同时折叠后的体积较大,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指挥方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指挥方舱的帐篷的展开强度较低,折叠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指挥方舱,多功能指挥方舱包括:本体及折叠帐篷部,其中,折叠帐篷部安装在本体上,折叠帐篷部包括收缩状态,仅沿折叠帐篷部的横向展开的半展开状态,折叠帐篷部包括第一伸缩部,第一伸缩部包括多个立向设置的第一连杆机构,多个第一连杆机构成对设置,多对第一连杆机构沿折叠帐篷部的纵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杆机构包括多个首尾相铰接的交叉铰接部,交叉铰接部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同一交叉铰接部中的第一铰接杆的长度与第二铰接杆的长度不同;同一交叉铰接部中的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之间铰接于第一铰接点;同一对中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通过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端互相铰接,在折叠帐篷部处于半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连杆机构沿折叠帐篷部的横向展开,同一第一连杆机构中的多个第一铰接点的高度,由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端到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二端的方向依次降低。
可选地,折叠帐篷部还包括沿折叠帐篷部的横向和折叠帐篷部的纵向均展开以形成方舱主体的全展开状态;折叠帐篷部还包括第二伸缩部,第二伸缩部包括多个第二连杆机构,折叠帐篷部的纵向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机构;在折叠帐篷部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多个第一连杆机构沿折叠帐篷部的横向展开,且多个第二连杆机构沿折叠帐篷部的纵向展开。
可选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一铰接主杆及第二铰接主杆,第一铰接主杆的第一端与第二铰接主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一铰接主杆及第二铰接主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折叠帐篷部的纵向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铰接;第二伸缩部还包括张紧机构,张紧机构设置在第一伸缩部上,并与多个第二连杆机构驱动连接,在折叠帐篷部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张紧机构能够对第二连杆机构进行张紧。
可选地,第二连杆机构上设置有穿线通道,张紧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及柔性张紧件,第一驱动件设置在靠近本体一端的第一连杆机构上,柔性张紧件的第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二连杆机构上的穿线通道,与远离本体一端的第一连杆机构连接,柔性张紧件的第二端与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柔性张紧件能够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进行收放,在柔性张紧件进行收缩时,能够对展开的第二连杆机构进行张紧。
可选地,第一铰接主杆上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铰接主杆上设置有第二通道,同一第二连杆机构中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共同形成穿线通道。
可选地,第一铰接主杆的两端上均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的位置与第一通道的位置相对,第二铰接主杆的两端上均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滑轮,第二滑轮的位置与第二通道的位置相对,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均能够与柔性张紧件抵接。
可选地,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升降部,升降部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本体上,折叠帐篷部安装在升降部上。
可选地,第一伸缩部还包括第一安装组件及第二安装组件,第一安装组件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端的上部,第二安装组件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端的下部;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开合部,开合部安装在升降部上,开合部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第一安装组件能够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一限位结构上,第二安装组件能够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二限位结构上,第二限位结构能够相对于第一限位结构进行开合。
可选地,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本体上,并与升降部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升降部上下移动。
可选地,开合部包括开合主体,开合主体设置在升降部上,第一限位结构固定安装在开合主体上,第二限位结构可移动的安装在开合主体上,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设置在开合主体上,并与第二限位结构驱动连接,用于对第二限位结构进行驱动,以使第二限位结构相对于第一限位结构开合。
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通过将第一连杆机构设置为包括多个首尾相铰接的交叉铰接部,并使交叉铰接部中的第一铰接杆的长度设置为与第二铰接杆的长度不同,同时使同一交叉铰接部中的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铰接于第一铰接点,使第一连杆机构在沿折叠帐篷部的横向展开时,同一第一连杆机构中的多个第一铰接点的高度,能够由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端到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二端的方向依次降低,从而提高多功能指挥方舱的稳定性,例如,形成三角形结构、拱形结构等,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一连杆机构,能够同时在多功能指挥方舱的高度和宽度方向上进行展开或缩回,相比于展开后呈方形的折叠帐篷,本申请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的展开强度更高,并且,由于第一连杆机构能够同时在多功能指挥方舱的高度和宽度方向上进行缩回,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折叠后所占用空间更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帐篷部处于伸缩状态下的多功能指挥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帐篷部处于半展开状态下的多功能指挥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帐篷部处于全展开状态下的多功能指挥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拆去部分零件的多功能指挥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状态下的开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于半展开状态下的折叠帐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于全展开状态下的折叠帐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下的处于全展开状态下的折叠帐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帐篷部处于收缩状态下的第一伸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帐篷部处于半展开状态下的第一伸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帐篷部处于半展开状态下的第二伸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帐篷部处于半展开状态下的第二伸缩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帐篷部处于全展开状态下的第二伸缩部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本体;
20、折叠帐篷部;21、第一伸缩部;211、第一连杆机构;2111、交叉铰接部;21111、第一铰接杆;21112、第二铰接杆;212、第一安装组件;213、第二安装组件;22、第二伸缩部;221、第二连杆机构;2211、第一铰接主杆;22111、第一通道;22112、第一滑轮;2212、第二铰接主杆;22121、第二通道;22122、第二滑轮;222、张紧机构;2221、第一驱动件;2222、柔性张紧件;
30、升降部;
40、开合部;41、第一限位结构;42、第二限位结构;
50、第一驱动部;
60、第二驱动部;
70、自装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指挥方舱是抢险救援中必不可少的设备,通常采用帐篷结构进行搭建。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户外运动的帐篷可以分为几大类:广告帐篷、军用帐篷、人字顶大帐篷、旅游帐篷、救灾帐篷、充气帐篷、洗消帐篷、儿童游戏帐篷等,帐篷广泛的应用于野外施工作业、露营训练、临时会所、体育娱乐场所、部队指挥所、野战医院、抢险救灾、野营、休闲、旅游等环境当中。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折叠帐篷的展开后大多为方形,其结构强度较低,同时折叠后的体积较大,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参见图1至图19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指挥方舱,多功能指挥方舱包括:本体10及折叠帐篷部20,其中,折叠帐篷部20安装在本体10上,折叠帐篷部20包括收缩状态,仅沿折叠帐篷部20的横向展开的半展开状态,折叠帐篷部20包括第一伸缩部21,第一伸缩部21包括多个立向设置的第一连杆机构211,多个第一连杆机构211成对设置,多对第一连杆机构211沿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杆机构211包括多个首尾相铰接的交叉铰接部2111,交叉铰接部2111包括第一铰接杆21111和第二铰接杆21112,同一交叉铰接部2111中的第一铰接杆21111的长度与第二铰接杆21112的长度不同;同一交叉铰接部2111中的第一铰接杆21111与第二铰接杆21112之间铰接于第一铰接点;同一对中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通过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互相铰接,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半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连杆机构211沿折叠帐篷部20的横向展开,同一第一连杆机构211中的多个第一铰接点的高度,由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到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二端的方向依次降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通过将第一连杆机构211设置为包括多个首尾相铰接的交叉铰接部2111,并使交叉铰接部2111中的第一铰接杆21111的长度设置为与第二铰接杆21112的长度不同,同时使同一交叉铰接部2111中的第一铰接杆21111和第二铰接杆21112铰接于第一铰接点,使第一连杆机构211在沿折叠帐篷部20的横向展开时,同一第一连杆机构211中的多个第一铰接点的高度,能够由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到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二端的方向依次降低,从而提高多功能指挥方舱的稳定性,例如,形成三角形结构、拱形结构等,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连杆机构211,能够同时在多功能指挥方舱的高度和宽度方向上进行展开或缩回,相比于展开后呈方形的折叠帐篷,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的展开强度更高,并且,由于第一连杆机构211能够同时在多功能指挥方舱的高度和宽度方向上进行缩回,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折叠后所占用空间更小。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为与由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到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二端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折叠帐篷部20的横向为与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垂直的方向,上述立向为与折叠帐篷部20的高度方向平行的方向。
参见图10至图19所示,为了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帐篷部20能够沿纵向展开,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帐篷部20还包括沿折叠帐篷部20的横向和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均展开以形成方舱主体的全展开状态;折叠帐篷部20还包括第二伸缩部22,第二伸缩部22包括多个第二连杆机构221,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杆机构221;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多个第一连杆机构211沿折叠帐篷部20的横向展开,且多个第二连杆机构221沿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展开。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之间铰接第二连杆机构221,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个第一连杆机构211能够同步进行伸缩,与此同时,通过将第二连杆机构221铰接在纵向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之间,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帐篷部20能够通过第二连杆机构221,沿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进行展开或缩回。
参见图10至图19所示,为了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连杆机构221能够完全展开,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杆机构221包括第一铰接主杆2211及第二铰接主杆2212,第一铰接主杆2211的第一端与第二铰接主杆2212的第一端铰接,第一铰接主杆2211及第二铰接主杆2212的第二端分别与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铰接;第二伸缩部22还包括张紧机构222,张紧机构222设置在第一伸缩部21上,并与多个第二连杆机构221驱动连接,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张紧机构222能够对第二连杆机构221进行张紧。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伸缩部21上设置张紧机构222,并使张紧机构222与多个第二连杆机构221驱动连接,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连杆机构221能够在张紧机构222的驱动下进行张紧,从而保证第二连杆机构221能够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张紧机构222完全展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多个支撑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个支撑部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二端上,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半展开状态或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部能够度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二端进行支撑。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部包括支撑主杆及支撑副杆,支撑主杆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二端的上部铰接,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半展开状态或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支撑主杆的第二端能够与地面抵接,支撑副杆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二端的下部铰接,支撑副杆的第二端与支撑主杆铰接,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主杆及支撑副杆,能够有效的对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二端进行支撑。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帐篷部20包括多个辅助伸缩连杆机构,位于折叠帐篷部20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支撑部之间均设置有辅助伸缩连杆机构;辅助伸缩连杆机构的端部铰接在支撑部上。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位于折叠帐篷部20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支撑部之间均设置辅助伸缩连杆机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帐篷部20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辅助牵引部,辅助牵引部设置在折叠帐篷部20的端部,辅助牵引部用于向第二伸缩部22的远离本体10的一端提供辅助牵引力,辅助牵引力的方向与第二伸缩部22的展开方向平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帐篷部20在折叠帐篷部20的端部设置辅助牵引部,辅助牵引部能够对第二伸缩部22的远离本体10的一端施加与第二伸缩部22的展开方向平行的辅助牵引力,使第二伸缩部22能够更加轻松的展开或缩回,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折叠帐篷部20拆装效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辅助牵引部包括两个主动牵引轮组件,两个主动牵引轮组件分别安装在远离本体10的两个支撑部上。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远离本体10的两个支撑部上分别设置两个主动牵引轮组件,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伸缩部22能够在主动牵引轮组件的带动下,快速的进行展开或收缩。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主动牵引轮组件包括轮体及与轮体驱动连接的轮体驱动件,轮体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主杆的第二端上,通过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轮体驱动件与轮体驱动连接,使轮体能够在轮体驱动件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其中,安装有主动牵引轮组件的支撑主杆为端部支撑主杆,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折叠帐篷部20还包括多个辅助滚轮,多个辅助滚轮分别安装在除两个端部支撑主杆外的其他支撑主杆的第二端上,以提高折叠帐篷部20展开过程中的流畅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伸缩部21还包括多个铰接块,多个铰接块分别设置在折叠帐篷部20纵向上的多个第一连杆结构上,第一铰接主杆2211及第二铰接主杆2212的第二端能够通过铰接块分别与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铰接。
参见图17至图19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杆机构221上设置有穿线通道,张紧机构222包括第一驱动件2221及柔性张紧件2222,第一驱动件2221设置在靠近本体10一端的第一连杆机构211上,柔性张紧件2222的第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二连杆机构221上的穿线通道,与远离本体10一端的第一连杆机构211连接,柔性张紧件2222的第二端与第一驱动件2221驱动连接,柔性张紧件2222能够在第一驱动件2221的驱动下进行收放,在柔性张紧件2222进行收缩时,能够对展开的第二连杆机构221进行张紧。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连杆机构221上设置穿线通道,并使柔性张紧件2222的第一端依次穿过多个第二连杆机构221上的穿线通道,与远离本体10一端的第一连杆机构211连接,柔性张紧件2222的第二端与第一驱动件2221驱动连接,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张紧件2222能够在第一驱动件2221的驱动下进行收放,当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张紧件2222在进行收缩时,能够对展开的第二连杆机构221进行张紧,从而保证多个第二连杆机构221能够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张紧机构222完全展开。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铰接块上设置有让位孔,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让位孔能够与穿线通道的位置相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让位孔用于对柔性张紧件2222进行让位,以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张紧件2222能够依次穿过多个第二连杆机构221上的穿线通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张紧件2222为钢丝绳。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张紧机构222还包括第一支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支架设置在靠近本体10一端的第一连杆机构211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驱动件2221设置在第一支架上。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靠近本体10一端的第一连杆机构211上设置的铰接块为第一端部铰接块,远离本体10一端的第一连杆机构211上设置的铰接块为第二端部铰接块,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端部铰接块上,柔性张紧件2222的第一端穿设在第二端部铰接块上的让位孔内,并与第二端部铰接块固定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驱动件2221为电机,当然在其其它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驱动件2221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旋转驱动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张紧机构222还包括绞盘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绞盘件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支架上,并与第一驱动件2221驱动连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张紧件222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绞盘件上,第一驱动件2221能够对绞盘件进行驱动,以使绞盘件相对于第一支架旋转,旋转的绞盘件能够对柔性张紧件2222进行收放,以实现对第二连杆机构221的张紧或放松。
参见图17至图19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铰接主杆2211上设置有第一通道22111,第二铰接主杆2212上设置有第二通道22121,同一第二连杆机构221中的第一通道22111和第二通道22121共同形成穿线通道。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铰接主杆2211上设置第一通道22111,在第二铰接主杆2212上设置第二通道22121,使同一第二连杆机构221中的第一通道22111和第二通道22121能够共同形成穿线通道,从而使柔性张紧件2222能够穿设在第二张紧机构222上。
参见图17至图19所示,为了降低柔性张紧件2222与第一铰接主杆2211及第二铰接主杆2212之间的磨损,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铰接主杆2211的两端上均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滑轮22112,第一滑轮22112的位置与第一通道22111的位置相对,第二铰接主杆2212的两端上均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滑轮22122,第二滑轮22122的位置与第二通道22121的位置相对,第一滑轮22112与第二滑轮22122均能够与柔性张紧件2222抵接。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铰接主杆2211的两端上均可转动的设置第一滑轮22112,并使第一滑轮22112的位置与第一通道22111的位置相对,使柔性张紧件2222能够通过与第一滑轮22112抵接的方式,将第一铰接主杆2211的两端与柔性张紧件2222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第一滑轮22112与柔性张紧件2222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有效的降低柔性张紧件2222与第一铰接主杆2211的端部的磨损,与此同时,通过在第二铰接主杆2212的两端上均可转动的设置第二滑轮22122,并使第二滑轮22122的位置与第二通道22121的位置相对使柔性张紧件2222能够通过与第二滑轮22122抵接的方式,将第二铰接主杆2212的两端与柔性张紧件2222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第二滑轮22122与柔性张紧件2222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有效的降低柔性张紧件2222与第二铰接主杆2212的端部的磨损。
参见图1至图7所示,为了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帐篷部20能够进行升降,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升降部30,升降部30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本体10上,折叠帐篷部20安装在升降部30上。通过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部30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本体10上,并使折叠帐篷部20安装在升降部30上,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帐篷部20能够随着升降部30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折叠帐篷部20的升降。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部30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机构及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一导轨机构上的升降主体,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导轨部设置在本体10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导轨机构为多个,多个第一导轨机构沿折叠帐篷部20的横向间隔设置,通过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导轨机构设置为多个,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主体能够运动的更加平稳。
参见图1至图19所示,为了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连杆机构211能够进行伸缩,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伸缩部21还包括第一安装组件212及第二安装组件213,第一安装组件212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上部,第二安装组件213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下部;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开合部40,开合部40安装在升降部30上,开合部40包括第一限位结构41及第二限位结构42,第一安装组件212能够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一限位结构41上,第二安装组件213能够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二限位结构42上,第二限位结构42能够相对于第一限位结构41进行开合。通过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安装组件212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上部,将第二安装组件213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下部,并使第一安装组件212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一限位结构41上,第二安装组件213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二限位结构42上,由于第二限位结构42能够相对于第一限位结构41进行开合,因此在第二限位结构42相对于第一限位结构41进行开合时,能够带动第二安装组件213向远离或接近与第一安装组件212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安装组件212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上部,第二安装组件213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下部,因此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能够随着第二安装组件213的移动而进行开合,进而带动第一连杆机构211进行伸缩。
参见图1至图7所示,为了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连杆机构211能够自动的进行伸缩,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第一驱动部50,第一驱动部50设置在本体10上,并与升降部30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升降部30上下移动;通过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本体10上设置第一驱动部50,并使第一驱动部50与升降部30驱动连接,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部30能够在第一驱动部50的驱动下进行上下移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驱动部50包括第二驱动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本体10上,并与升降主体驱动连接,通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驱动件,能够对升降主体进行驱动,以使升降主体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上下运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驱动件为电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驱动件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旋转驱动件。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驱动部50还包括传动组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动组件设置在本体10上,并分别与第一驱动件2221及升降主体驱动连接,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传动组件能够将第一驱动件2221上的动力传递到升降主体上。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及第一链条,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均可转动的安装在本体10上,第一链轮的旋转轴线第二链轮的旋转轴线平行设置,且第二链轮位于第一链轮的上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链条套设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并与升降主体固定连接,第二驱动件与第一链轮驱动连接,通过第二驱动件能够对第一链轮进行驱动,以使第一链轮转动,因此转动的第一链轮能够带动套设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的第一链条进行移动,由于第二链轮位于第一链轮的上方,且第一链条与升降主体驱动连接,因此在移动的第一链条能够带动升降主体沿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上下运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均可转动的安装在本体10上,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平行设置,第二传动轴位于第一传动轴的上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链轮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链轮的旋转轴线与第一传动轴的旋转轴线共线,第二链轮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链轮的旋转轴线与第二传动轴的旋转轴线共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驱动件与第一传动轴驱动连接,第二驱动件能够对第一传动轴进行驱动,以使第一传动轴旋转。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及第二链条,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链轮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三链轮的旋转轴线与第一传动轴的旋转轴线共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四链轮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上,第二链轮套设在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上,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驱动件工作的情况下,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能够带动第三链轮旋转,由于第二链条套设在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上,因此旋转的第四链轮能够通过第二链条将第二驱动件输出端上的动力,传递到第三链轮上,以使第三链轮旋转,旋转的第三链轮能够带动第一传动轴进行旋转。
参见图1至图9所示,为了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限位结构42能够自动的相对于第一限位结构41进行开合,开合部40包括开合主体,开合主体设置在升降部30上,第一限位结构41固定安装在开合主体上,第二限位结构42可移动的安装在开合主体上,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第二驱动部60,第二驱动部60设置在开合主体上,并与第二限位结构42驱动连接,用于对第二限位结构42进行驱动,以使第二限位结构42相对于第一限位结构41开合。通过在开合主体上设置第二驱动部60,并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限位结构41固定安装在开合主体上,将第二限位结构42可移动的安装在开合主体上,同时使第二驱动部60于第二限位结构42驱动连接,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限位结构42能够在第二驱动部60的驱动下,自动的相对于第一限位结构41进行开合,进而带动第一连杆机构211进行伸缩。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限位结构41包括第一限位柱及第二限位柱,第一限位柱及第二限位柱均固定安装在开合主体上,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槽,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安装组件212能够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一限位槽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限位结构42包括移动主体及固定安装在移动主体上的第三限位柱及第四限位柱,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主体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开合主体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限位柱与第四限位柱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安装组件213能够可移动的安装在第二限位槽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驱动部60包括第三驱动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驱动件设置在开合主体上,并与移动主体驱动连接,通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驱动件能够对移动主体进行驱动,以使移动主体上下移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驱动件为电动推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驱动件也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等直线驱动件。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靠近本体10的第一安装组件21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靠近本体10的第二安装组件21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块,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限位柱和,或第二限位柱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柱,第三限位柱和,或第四限位柱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柱。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当位于第一限位槽内的靠近本体10的第一安装组件212,移动到第一限位槽的远离本体10的端部上时,第一安装组件212上的第一限位凸块能够被第一限位柱和,或第二限位柱上设置的第一限位凸柱止挡,从而避免靠近本体10的第一安装组件212从第一限位槽中脱出。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当位于第二限位槽内的靠近本体10的第二安装组件213,移动到第二限位槽的远离本体10的端部上时,第二安装组件213上的第二限位凸块能够被第三限位柱和,或第四限位柱上设置的第二限位凸柱止挡,从而避免靠近本体10的第二安装组件213从第二限位槽中脱出。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本体10上设置有收纳空间,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收缩状态的情况下,折叠帐篷部20能够被收纳进收纳空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部30及开合部40均设置在收纳空间内。
为了便于移动本申请的多功能指挥方舱,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包括移动部,移动部安装在本体10的下部,移动部内设置有供电部,供电部包括电控柜。
其中,为了使本申请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具有良好的存储能力,本申请的移动部包括储物箱,储物箱底部设置有轮组,以便于移动本申请的多功能指挥方舱,供电部安装在储物箱内部,储物箱用于储放必备物资,如折叠椅,移动电池,打印机等。
为了便于运输,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包括自装卸部70,自装卸部70包括多个升降支撑腿机构,多个升降支撑腿机构沿本体10的周侧间隔安装在本体10的侧部,以支撑本体10;多个升降支撑腿机构能够伸长,以将主体的底部悬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装卸应急装置平台能够通过多个升降支撑腿机构的支撑,将本体10的底部悬空设置,以便于运输车辆的车厢到达本体10的底部,从而实现对自装卸应急装置平台的快速装卸。升降支撑腿机构包括伸缩腿及电缸,电缸固定在伸缩腿的上端,电缸的输出端与伸缩腿的下端连接,以驱动伸缩腿的伸缩。
本实施例中的收纳空间在本体10的上部形成第一开口,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盖板,盖板安装在升降主体上,盖板具有盖设在第一开口上的闭合位置及上移以避让第一开口的升起位置,盖板上设置有电子指示牌。本实施例的盖板上设置有电子指示牌,电子指示牌具有更高的亮度及识别度,指示内容更换灵活,另外,设置在盖板上的电子指示牌高度较高,通过盖板的升起可以使得电子指示牌处于更高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发现。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指示牌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的盖板包括顶板及可翻转地安装在顶板上的翻转侧板,翻转侧板具有形成盖板侧壁的初始位置,电子指示牌安装在翻转侧板的内侧,翻转侧板还具有向外翻转以使电子指示牌朝向收纳空间外部的显示位置。上述翻转侧板的内侧是指翻转侧板处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翻转侧板的靠近收纳空间的一侧,通过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侧板可翻转地安装在顶板上,并将电子指示牌安装在翻转侧板的内侧上,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指示牌在不需要进行展示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翻转侧板设置为初始位置的方式,使电子指示牌被收放在收纳空间内,避免其与外部坏境接触,从而有效的延长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指示牌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在需要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指示牌进行展示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翻转侧板设置为显示位置的方式,使电子指示牌朝向收纳空间的外部,从而使电子指示牌朝能够有效的向外部展示信息。
优选地,本申请的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蒙布组件,方舱主体的外周设置有多个连接件,蒙布组件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在方舱主体的外部,以覆盖方舱主体。其中,连接件可以为挂钩、魔术贴等。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在方舱内布置作业任务,本申请将显示部集成在了方舱内,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包括显示部,显示部设置在本体10上,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显示部位于方舱主体内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显示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污染或碰撞,收纳主体的侧部设置有保护板,保护板可翻转地安装在本体10的侧部,用于在不需要使用显示部的时候对显示部进行遮挡。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部为显示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白板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白板部设置在保护板的靠近显示部的一侧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照明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照明部设置在第一连杆结构或第二连杆结构上,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照明部位于方舱主体内部方舱主体内,用于对方舱主体的内部进行照明。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折叠桌组件,折叠桌组件安装在移动部的侧壁上,折叠桌组件具有折叠状态及铺开状态,在折叠桌组件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折叠桌组件折叠并贴靠在移动部的第一侧,在折叠桌处于铺开状态的情况下,折叠桌组件展开在方舱主体的内部。与此同时,本实施例的移动部在侧壁上设置折叠桌组件,使用户在不需要使用桌子的情况下,能够将折叠桌组件折叠并贴靠在收纳部的第一侧,以减小其占用的空间,在用户需要使用桌子的情况下,能够将折叠桌组件展开在方舱主体的内部,无需用户从外部搬入桌子,十分的方便。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当需要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折叠帐篷部20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全展开状态时,首先通过第一驱动部50对升降部30进行驱动,使升降部30向上方移动,由于开合部40安装在升降部30上,因此向上移动的升降部30会带动开合部40向上移动,当升降部30移动到位之后,便可通过第二驱动部60对开合部40进行驱动,使第二限位结构42向靠近第一限位结构41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安装组件212安装在第一限位结构41上,第二安装组件213安装在第二限位结构42上,因此在第二限位结构42向靠近第一限位结构41的方向移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安装组件213向靠近第一安装组件212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安装组件212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上部,第二安装组件213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下部,因此在,在第二安装组件213向靠近第一安装组件212的方向移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下部向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上部移动,随着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下部向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上部的移动,第一连杆机构211便会由收缩状态逐渐转变为展开状态,当第一连杆机构211完成展开后,折叠帐篷部20便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半展开状态,在折叠帐篷部20处于半展开状态之后,便可通过对折叠帐篷部20的远离本体10的一端,施加远离本体10方向的牵引力的方式,使第二连杆机构221由收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在第二连杆机构221展开的同时,张紧机构222也会同步的对柔性张紧件2222进行回收,以使第二连杆机构221能够完全展开并张紧,当第二连杆机构221完全展开之后,折叠帐篷部20便从半展开状态切换至全展开状态,若需将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折叠帐篷部20切换至收缩状态,只需反向执行上述步骤,便可将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折叠帐篷部20切换至收缩状态。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及多功能指挥方舱,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通过将第一连杆机构211设置为包括多个首尾相铰接的交叉铰接部2111,并使交叉铰接部2111中的第一铰接杆21111的长度设置为与第二铰接杆21112的长度不同,同时使同一交叉铰接部2111中的第一铰接杆21111和第二铰接杆21112铰接于第一铰接点,使第一连杆机构211在沿折叠帐篷部20的横向展开时,同一第一连杆机构211中的多个第一铰接点的高度,能够由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到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二端的方向依次降低,从而提高多功能指挥方舱的稳定性,例如,形成三角形结构、拱形结构等,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连杆机构211,能够同时在多功能指挥方舱的高度和宽度方向上进行展开或缩回,相比于展开后呈方形的折叠帐篷,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的展开强度更高,并且,由于第一连杆机构211能够同时在多功能指挥方舱的高度和宽度方向上进行缩回,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指挥方舱折叠后所占用空间更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指挥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指挥方舱包括:
本体(10);
折叠帐篷部(20),所述折叠帐篷部(20)安装在所述本体(10)上,所述折叠帐篷部(20)包括收缩状态,仅沿所述折叠帐篷部(20)的横向展开的半展开状态,所述折叠帐篷部(20)包括第一伸缩部(21),所述第一伸缩部(21)包括多个立向设置的第一连杆机构(211),多个所述第一连杆机构(211)成对设置,多对所述第一连杆机构(211)沿所述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连杆机构(211)包括多个首尾相铰接的交叉铰接部(2111),所述交叉铰接部(2111)包括第一铰接杆(21111)和第二铰接杆(21112),同一所述交叉铰接部中的所述第一铰接杆(2111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铰接杆(21112)的长度不同;
同一所述交叉铰接部(2111)中的所述第一铰接杆(21111)与所述第二铰接杆(21112)之间铰接于第一铰接点;
同一对中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端互相铰接,在所述折叠帐篷部(20)处于所述半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杆机构(211)沿所述折叠帐篷部的横向展开,同一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中的多个所述第一铰接点的高度,由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二端的方向依次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帐篷部(20)还包括沿所述折叠帐篷部的横向和所述折叠帐篷部的纵向均展开以形成方舱主体的全展开状态;
所述折叠帐篷部(20)还包括第二伸缩部(22),所述第二伸缩部(22)包括多个第二连杆机构(221),所述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上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机构(211)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二连杆机构(221);
在所述折叠帐篷部(20)处于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第一连杆机构(211)沿所述折叠帐篷部的横向展开,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杆机构(221)沿所述折叠帐篷部的纵向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221)包括第一铰接主杆(2211)及第二铰接主杆(2212),所述第一铰接主杆(22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主杆(221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接主杆(2211)及所述第二铰接主杆(221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折叠帐篷部(20)的纵向上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机构(211)铰接;
所述第二伸缩部(22)还包括张紧机构(222),所述张紧机构(222)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部(21)上,并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杆机构(221)驱动连接,在所述折叠帐篷部(20)处于所述全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张紧机构(222)能够对所述第二连杆机构(221)进行张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221)上设置有穿线通道,所述张紧机构(222)包括第一驱动件(2221)及柔性张紧件(2222),所述第一驱动件(2221)设置在靠近所述本体(10)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211)上,所述柔性张紧件(2222)的第一端依次穿过多个所述第二连杆机构(221)上的所述穿线通道,与远离所述本体(10)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211)连接,所述柔性张紧件(22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2221)驱动连接,所述柔性张紧件(2222)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件(2221)的驱动下进行收放,在所述柔性张紧件(2222)进行收缩时,能够对展开的所述第二连杆机构(221)进行张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主杆(2211)上设置有第一通道(22111),所述第二铰接主杆(2212)上设置有第二通道(22121),同一所述第二连杆机构(221)中的所述第一通道(22111)和所述第二通道(22121)共同形成所述穿线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主杆(2211)的两端上均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滑轮(22112),所述第一滑轮(22112)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道(22111)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铰接主杆(2212)的两端上均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滑轮(22122),所述第二滑轮(22122)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道(22121)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滑轮(22112)与所述第二滑轮(22122)均能够与所述柔性张紧件(222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升降部(30),所述升降部(30)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在所述本体(10)上,所述折叠帐篷部(20)安装在所述升降部(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部(21)还包括第一安装组件(212)及第二安装组件(213),所述第一安装组件(212)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上部,所述第二安装组件(213)设置在同一对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机构(211)的第一端的下部;
所述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开合部(40),所述开合部(40)安装在所述升降部(30)上,所述开合部(40)包括第一限位结构(41)及第二限位结构(42),所述第一安装组件(212)能够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1)上,所述第二安装组件(213)能够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2)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1)进行开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并与所述升降部(30)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部(30)上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指挥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部(40)包括开合主体,所述开合主体设置在所述升降部(30)上,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1)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合主体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2)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开合主体上,所述多功能指挥方舱还包括第二驱动部(60),所述第二驱动部(60)设置在所述开合主体上,并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2)驱动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2)进行驱动,以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2)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1)开合。
CN202322067061.7U 2023-07-31 2023-07-31 多功能指挥方舱 Active CN220621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7061.7U CN220621340U (zh) 2023-07-31 2023-07-31 多功能指挥方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7061.7U CN220621340U (zh) 2023-07-31 2023-07-31 多功能指挥方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1340U true CN220621340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30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7061.7U Active CN220621340U (zh) 2023-07-31 2023-07-31 多功能指挥方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1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9095B (zh) 一种多平台架拱车
US9156391B2 (en) Collapsible rigid shelter for mounting on a truck bed
US20180106031A1 (en) Collapsible Modular Building
KR102403573B1 (ko) 자동 루프탑 텐트가 구비된 차량
CN212336322U (zh) 一种快速展开大空间应急组合单元及应急组合系统
CN111255079A (zh) 一种扩展方舱
CN220621340U (zh) 多功能指挥方舱
EP2044275B1 (en) Corner brace
CN210105386U (zh) 一种折叠式居室及可折叠式移动别墅
CN218644007U (zh) 可收纳车载房的升降机构
KR101241369B1 (ko) 캠핑하우스
KR102541860B1 (ko) 포켓부를 구비한 파라솔
CN218912390U (zh) 多功能指挥方舱
CN114892816A (zh) 一种展开活动房
CN212002608U (zh) 帐篷组件
CN219773815U (zh) 移动折叠式会议室
CN116122660A (zh) 多功能指挥方舱
CN218862257U (zh) 多功能指挥方舱
CN113232574A (zh) 一种自动开合式文化演艺展示车厢
CN219081197U (zh) 折叠帐篷结构及多功能指挥方舱
CN219509353U (zh) 一种折叠组件、具有该折叠组件的折叠升顶帐篷及汽车
CN106436911B (zh) 一种展开活动房
JP2010083413A (ja) 車両用昇降装置
CN219061140U (zh) 可折叠方舱帐篷及多功能指挥方舱
CN217602288U (zh) 一种侧翻式车顶帐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