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1623U - 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1623U
CN220601623U CN202321296150.2U CN202321296150U CN220601623U CN 220601623 U CN220601623 U CN 220601623U CN 202321296150 U CN202321296150 U CN 202321296150U CN 220601623 U CN220601623 U CN 220601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tube
fan
tubes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61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昊
史俊茹
陈天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61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1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1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1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风机盘管包括壳体、表冷器及风机,表冷器和风机均安装于壳体上;表冷器具有第一换热区域和第二换热区域,第一换热区域正对风机的出风口设置,第二换热区域与第一换热区域相邻设置;第一换热区域内设有多根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区域内设有多根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数量多于第二换热管的数量;沿第一方向,同排相邻两根第一换热管的管间距为L1,同排相邻两根第二换热管的管间距为L2,L1<L2;和/或,沿第二方向,相邻两排第一换热管之间的排间距为L4,相邻两排第二换热管之间的排间距为L5,L4<L5。如此,增加换热介质流动的管程,结合风机的吹风,使得表冷器的换热效率更好。

Description

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风机盘管是中央空调理想的末端产品,工作时,风机盘管上风机将室内空气或室内外混合空气通过表冷器进行冷却或加热后送入室内,使室内气温降低或升高,以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
目前,现有表冷器中多根换热管的管间距及排间距布置均相同。风机盘管工作时,表冷器上部分换热管能够被风机工作时产生的风直接吹到并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时,其热交换效率高;而,剩余部分换热管无法直接被风机吹风并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时,热交换效率低,然而,由于现有表冷器中多根换热管的管间距及排间距布置均相同,其无法充分利用直接被风机直接吹风时的高热交换效率,这样会降低了表冷器工作时整体的热交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
一种风机盘管,包括壳体、表冷器及风机,所述表冷器和所述风机均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风机工作时能够向所述表冷器吹风,以使空气与所述表冷器热交换;
所述表冷器具有第一换热区域和第二换热区域,所述第一换热区域正对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区域与所述第一换热区域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换热区域设有多根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区域设有多根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数量;
其中,沿第一方向,同排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管间距为L1,同排相邻两根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间距为L2,L1<L2;和/或,沿第二方向,相邻两排所述第一换热管之间的排间距为L4,相邻两排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的排间距为L5,L4<L5。
可以理解的是,风机吹风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而在本申请中,将第一换热区域设置为正对风机的出风口,第一换热管的数量多个第二换热管的数量,同时,L1<L2,和/或,L4<L5,也即在第一换热区域中,沿着第一方向第一换热管的数量不仅相对第二换热管更多,并且更加密集,如此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区域流动的管程也更长,有效地提高了表冷器的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管径等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径。
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二换热管的管径小于第二换热管的管径设置,如此在第一换热区域中,可以布置更多的第一换热管,从而增加正对吹风口换热介质流动的管程,以提高表冷器的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管的管径设定为D1,所述第二换热管的管径设定为D2
其中,D1+1.2mm≤D2≤D1+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换热区域与所述第二换热区域之间,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的间距为L3,其中,L1和L3满足:L1<L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冷器还包括多片翅片,多片所述翅片沿着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轴向方向间隔布设;
其中,每片所述翅片同时安装于多根所述第一换热管及多根所述第二换热管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多根第一换热管及多根第二换热管上安装翅片,如此能够增大第一换热管及第二换热管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表冷器工作时的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当所述风机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表冷器的同一高度位置,并沿着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轴向方向间隔布设。
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所述的风机盘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风机吹风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而在本申请中,将第一换热区域设置为正对风机的出风口,第一换热管的数量多个第二换热管的数量,同时,L1<L2,和/或,L4<L5,也即在第一换热区域中,沿着第一方向第一换热管的数量不仅相对第二换热管更多,并且更加密集,如此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区域流动的管程也更长,有效地提高了表冷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风机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表冷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换热管的管径等于第二换热管的管径;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换热区域内多根第一换热管的管间距小于第二换热区域内多根第二换热管的管间距;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表冷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换热管的管径小于第二换热管的管径;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表冷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换热区域内多根第一换热管的排间距小于第二换热区域内多根第二换热管的排间距。
附图标记:100、风机盘管;10、壳体;20、表冷器;201、第一换热区域;202、第二换热区域;21、第一换热管;22、第二换热管;23、翅片;3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风机盘管100,包括壳体10、表冷器20及风机30,表冷器20和风机30均安装于壳体10上,且风机30工作时能够面向表冷器20吹风,以使空气与表冷器20热交换并排出;表冷器20具有第一换热区域201和第二换热区域202,第一换热区域201正对风机30的出风口设置,以使的第一换热区域201可以直接承受风机30所吹出的风,第二换热区域202与第一换热区域201相邻设置,具体地,沿表冷器20的高度方向或者说沿第一方向,第二换热区域202位于第一换热区域201的两侧或一侧;第一换热区域201内设有多根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换热管21,多根第一换热管21形成为一排,第二换热区域202内设有多根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二换热管22,多根第二换热管22形成为一排,第一方向与风机30的吹风方向呈夹角设置,第一方向记为x(如图3所示);其中,相邻两根第一换热管21(同排)之间的管间距为L1,相邻两根第二换热管22之间的管间距为L2,L1和L2满足:L1<L2,且第一换热管21的数量多于第二换热管22的数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具体指表冷器20的高度方向,第一换热管21的管间距配置为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相邻两根第一换热管21之间的间距。同理,第二换热管22的管间距配置为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相邻两根第二换热管22之间的间距。
可以理解的是,风机30吹风时,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而在本申请中,将正对风机30出风口的第一换热区域201内多根第一换热管21的管间距L1设置为小于第二换热区域202内多根第二换热管22的管间距,也即L1<L2,这样,在第一换热区域201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相比与相关技术中第一换热区域和第二换热区域管间距相同,设置第一换热区域201管间距变小,第一换热区域201可以设置更多的第一换热管21,即第一换热管21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数量。如此,在第一换热区域201中,沿着第一方向第一换热管21的数量不仅相对第二换热管22更多,并且更加密集,从而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区域201内流动的管程也更长,使得表冷器20能够充分利用换热管被直接吹风时与空气之间热交换效率高的特点,进一步地提高表冷器20的换热效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将被风机30直吹的第一换热区域201内多根第一换热管21密集设置,这样同时提高了空气在途经该第一换热区域201内第一换热管21时受到的风阻,可使风阻上升的部分全部用于提高表冷器20工作时的换热量,并且不会太多影响风机30的功率。
如图2、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21的管径等于第二换热管22的管径。也就是说,表冷器20中换热管的管径保持一致,具有简化结构,便于表冷器20生产制备的作用。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21的管径小于第二换热管22的管径。如此在第一换热区域201中,沿着第一方向x可以同排进一步布置更多的第一换热管21,从而增加正对吹风口换热介质流动的管程,以提高表冷器20工作时的换热效率。
具体的,第一换热管21的管径设定为D1,第二换热管22的管径设定为D2;其中,D1+1.2mm≤D2≤D1+2mm。这样具体实现表冷器20上第一换热区域201内第一换热管21管径与第二换热区域202内第二换热管22的管径之间的关系设置,以便于表冷器20的生产制备。需要说明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D1设置为5mm,D2设置为7mm;或者,将D1设置为7.94mm,D2设置为9.52mm;又或者,将D1设置为10.88mm,D2设置为12.7mm。同时,部分小管径的换热管的应用,可以增加流路连接的可能性,也可以有效解决全部换成小管径时风阻过高和水流组过高的情况。
其中,第一换热区域201与第二换热区域202之间相邻的第一换热管21与第二换热管22之间的间距为L3,L1<L3,这里需要说明是:相邻第一换热管21和第二换热管22在位置上处于同一排或趋近于同一排。
如图2、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21沿第二方向布设并形成有多排第一换热管21,多排第一换热管21可以对齐间隔设置或高低错落有序间隔设置,第二换热管22也沿第二方向布设并形成有多排第二换热管22,同样的,多排第二换热管22可以对齐间隔设置或高度错落有序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可以与风机30的吹风方向平行设置,第二方向记为y,即为表冷器20的宽度方向(如图5所示);其中,相邻两排第一换热管21之间的排间距为L4,相邻两排第二换热管22之间的排间距为L5,L4和L5满足:L4<L5。需要说明的是,多排第一换热管21的排间距,具体指沿第二方向布设的相邻两排第一换热管21之间的垂直间距,同理,该第二换热管22的排间距,为沿第二方向布设的相邻两根第二换热管22之间的垂直间距。
可以理解的是,将L4和L5满足:L4<L5,也即在第一换热区域201中,沿着第二方向第一换热管21的排数相对第二换热管22的排数更多,并且更加密集,如此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区域201流动的管程也更长,有效地了提高表冷器20的换热效率。并在这里,还可以结合第一方向L1和L2的关系(L1<L2),可以使得不管是在第一方向还是第二方向,第一换热管21的数量更多且密集,使得在第一换热区域201中,换热介质流动的管程更长,进一步提高表冷器20的换热效率。
如图2、图4所示,表冷器20还包括多片翅片23,多片翅片23沿着第一换热管21的轴向方向间隔布设;其中,每片翅片23同时安装于多根第一换热管21及多根第二换热管22上。如此,能够增大第一换热管21及第二换热管22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具有进一步提高表冷器20工作时的换热效率。在这里,翅片23的数量可以为50、100等,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第一换热管21、第二换热管22的长度、以及翅片23布置的间距进行设置。
如图1所示,风机3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当风机3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风机30设置于表冷器20的同一高度位置,并沿着第一换热管21的轴向方向间隔布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风机盘管100中风机30的数量为3个,且3个风机30的出风口具体设置于壳体10整个高度的中心位置,当然了,该风机盘管100中风机30的数量具体可根据壳体10的整体长度具体设置,在此就不展开阐述。在这里,风机30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风机30沿着第一换热管21的延伸方向(第一换热管2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图未示),空调机组包括风机盘管100。需要说明的是,该空调机组的其它组成部件,以及工作时如何实现制冷及制热的工作原理,均可采用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空调机组的常规方式,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风机盘管,包括壳体(10)、表冷器(20)及风机(30),所述表冷器(20)和所述风机(30)均安装于所述壳体(10)上,且所述风机(30)工作时能够向所述表冷器(20)吹风,以使空气与所述表冷器(20)热交换;
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20)具有第一换热区域(201)和第二换热区域(202),所述第一换热区域(201)正对所述风机(30)的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区域(202)与所述第一换热区域(201)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换热区域(201)设有多根第一换热管(21),所述第二换热区域(202)设有多根第二换热管(22),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数量;
其中,沿第一方向,同排相邻两根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管间距为L1,同排相邻两根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管间距为L2,L1<L2;和/或,沿第二方向,相邻两排所述第一换热管(21)之间的排间距为L4,相邻两排所述第二换热管(22)之间的排间距为L5,L4<L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管径等于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管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管径设定为D1,所述第二换热管(22)的管径设定为D2
其中,D1+1.2mm≤D2≤D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换热区域(201)与所述第二换热区域(202)之间,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管(21)与所述第二换热管(22)之间的间距为L3;
其中,L1和L3满足:L1<L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风机(30)的吹风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风机(30)的吹风方向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冷器(20)还包括多片翅片(23),多片所述翅片(23)沿着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轴向方向间隔布设;
其中,每片所述翅片(23)同时安装于多根所述第一换热管(21)及多根所述第二换热管(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当所述风机(3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风机(30)设置于所述表冷器(20)的同一高度位置,并沿着所述第一换热管(21)的轴向方向间隔布设。
9.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盘管(100)。
CN202321296150.2U 2023-05-23 2023-05-23 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 Active CN220601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6150.2U CN220601623U (zh) 2023-05-23 2023-05-23 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6150.2U CN220601623U (zh) 2023-05-23 2023-05-23 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1623U true CN220601623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8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6150.2U Active CN220601623U (zh) 2023-05-23 2023-05-23 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1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0758A (zh) 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CN109028304A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108548224A (zh) 风机盘管装置
CN211695347U (zh)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CN10891700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CN220601623U (zh) 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
WO2011152343A1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209877163U (zh) 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951541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215725277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组的紧凑式空冷器
JP2005009827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201246925Y (zh) 一种套片式散热器
CN219494464U (zh) 单风道双系统全风量高效冷凝器及空气源热泵烘干机组
CN1936484A (zh) 高效斜插风冷管翅式换热器
CN102538306A (zh) 换热器结构
CN221705768U (zh) 换热组件和空调器
CN206073511U (zh) 一种换热结构、空调及其室内机和室外机
CN21615916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678944U (zh) 一种用于大型客车空调的蒸发器
CN111435012A (zh) 立柜式空调室内机
JP2016017695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
CN214536801U (zh) 一种换热器及应用有该换热器的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CN208154611U (zh) 一种换热器风机盘管装置
CN212108645U (zh) 一种家用翅片管式空气能取暖器
CN211575922U (zh) 用于制造聚酰亚胺薄膜的冷却水循环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