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0412U - 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0412U
CN220600412U CN202322387456.5U CN202322387456U CN220600412U CN 220600412 U CN220600412 U CN 220600412U CN 202322387456 U CN202322387456 U CN 202322387456U CN 220600412 U CN220600412 U CN 220600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earing
electric drive
hole
dri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874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辉
鲁方俊
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Crrc Times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rrc Times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rrc Times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Crrc Times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874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0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0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0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驱动总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及电驱动总成,包括导油件和设置在总成壳体内轴承安装孔位上的导油槽,导油槽位于该轴承安装孔位的端面,且导油槽的一端贯通轴承安装孔位的内侧,总成壳体上位于电机腔与导油槽之间开设有过油通孔,导油件设置在导油槽内,且导油件上开设有导油通孔,导油通孔的一端与过油通孔连通,另一端与轴承安装孔位的内侧连通。本实用新型将电机腔内的油液送至轴承安装孔位的内侧,对差速器靠电机腔一侧的轴承进行强制润滑,确保其润滑的充分性,提高该轴承的抗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进而提升纯油冷电驱动总成的使用寿命和NVH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驱动总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背景技术
电驱动总成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及运行可靠性极为重要。为了同时兼顾内部润滑及散热,目前多数电驱动总成会采用纯油冷结构,通过在总成壳体上、内部需要润滑或冷却的零件上开设油液孔道,形成油液的循环回路,并利用油泵驱使油液沿该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以进行相应零件的散热及润滑。针对目前大扭矩、高转速设计要求的电驱动总成,为了减少搅油损失,提高传动效率,要求电驱动总成配置的油液总量有限,因此减速器腔内油液量较少,若仅靠减速器区域内的齿轮组件的搅油使油液飞溅对差速器两端轴承进行润滑,飞溅至轴承的油液量少,并且难以直接进入轴承内部,无法有效进行充分润滑。由于电驱动总成的结构特点,总成壳体一般由壳身、电机一侧端盖及减速器一侧端盖组成,差速器在装配时,一端的轴承安装在减速器一侧的端盖上,另一端的轴承安装位置靠近电机一侧,位于壳身中部。若额外增设单独的油道配合独立油泵进行强制润滑,会导致电驱动总成整体结构复杂度加大,并且体积也会增大。若在总成壳体上开设油道配合电驱动总成原有油路对轴承进行强制润滑,减速器一侧端盖上油道设置难度较低,但壳身一般是一体式结构,参考图1所示,差速器靠电机一侧的轴承所在位置进深大,若在壳体上针对此位置开设与电机腔连通的油道,受壳身形状的限制,机加工时只能在固定角度打孔,并且打孔时需要确保油液能够导通及避让电机腔内的定子安装位,因此油道开设位置和开设角度均具有局限性,直接在壳身上打孔难以在指定位置打出通向目标轴承安装位的孔道,导致对该位置轴承的强制润滑存在难点,无法确保轴承得到充分润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差速器靠电机腔一侧轴承进行充分润滑,提高其抗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包括导油件和设置在总成壳体内轴承安装孔位上的导油槽,所述轴承安装孔位用于安装差速器靠近电机腔一侧的轴承,所述导油槽位于该轴承安装孔位的端面,且导油槽的一端贯通所述轴承安装孔位的内侧,所述总成壳体上位于电机腔与导油槽之间开设有过油通孔,所述导油件设置在导油槽内,且导油件上开设有导油通孔,所述导油通孔的一端与过油通孔连通,另一端与轴承安装孔位的内侧连通。
更进一步地,差速器靠近电机腔一侧的轴承安装至所述轴承安装孔位时,该轴承的端面与轴承安装孔位内侧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导油通孔背离过油通孔的一端朝向所述间隙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油通孔背离导油通孔一端在电机腔内朝向位于定子铁芯端部的导油环设置,经过该导油环的油液可沿过油通孔流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油通孔在总成壳体上从电机腔朝减速器腔的方向倾斜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油通孔在导油件上朝与过油通孔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导油通孔与过油通孔之间形成有夹角。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油件嵌设在导油槽内,导油件与导油槽过盈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油件设置在导油槽内后通过紧固件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油件包括导油件本体和设置在导油件本体一侧的连接耳板,总成壳体内位于所述轴承安装孔位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连接耳板与安装座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耳板与导油件本体之间具有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还提供一种电驱动总成,设置有如上述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电机腔至轴承安装孔位的油路分为相互连通的两段,在总成壳体上沿电机腔与导油槽之间开设过油通孔,形成第一段油路,将具有导油通孔的导油件装配在该导油槽内,则形成第二段油路,该两段油路共同形成从电机腔至轴承安装孔位的强制润滑油路通道,无需额外增设油泵结构,可利用电机腔内的油液沿过油通孔、导油通孔进入至轴承安装孔位的内侧,对差速器靠电机腔一侧的轴承进行强制润滑,确保其润滑的充分性,提高该轴承的抗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进而提升纯油冷电驱动总成的使用寿命和NVH性能。相较于直接在电机腔与轴承安装孔位之间开设油孔,本实用新型的两段式油路结构设计,电机腔至导油槽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机腔至轴承安装孔位之间的距离,打孔难度大大降低,而在轴承安装孔位的端面的导油槽的设置方式,则可以沿总成壳体中减速器腔的端部向内加工成形,加工难度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驱动总成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驱动总成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安装孔位和导油槽在总成壳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B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视角下导油槽内设置有导油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8视角下连接耳板通过紧固件固定的状态示意图。
在图中:1、总成壳体;11、电机腔;12、减速器腔;13、轴承安装孔位;14、导油槽;15、过油通孔;16、间隙、17、安装座;18、进油通道;2、导油件;21、导油件本体;211、导油通孔;22、连接耳板;3、紧固件;4、差速器;5、油冷器;6、定子铁芯;7、导油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具体为一种电驱动总成中差速器靠电机一侧的轴承润滑结构,该润滑结构包括导油件2和设置在总成壳体1内轴承安装孔位13上的导油槽14,所述轴承安装孔位13用于安装差速器4靠近电机腔11一侧的轴承,即用于安装图2视角下位于差速器4右侧的轴承。所述导油槽14开设在该轴承安装孔位13的端面,且导油槽14的一端贯通所述轴承安装孔位13的内侧,所述总成壳体1上位于电机腔11与导油槽14之间开设有过油通孔15,所述导油件2设置在导油槽14内,且导油件2上开设有导油通孔211,所述导油通孔211的一端与过油通孔15连通,另一端与轴承安装孔位13的内侧连通。
本实用新型将电机腔11至轴承安装孔位13的油路分为相互连通的两段,在总成壳体1上沿电机腔11与导油槽14之间开设过油通孔15,形成第一段油路,将具有导油通孔211的导油件2装配在该导油槽14内,则形成第二段油路,该两段油路共同形成从电机腔11至轴承安装孔位13的强制润滑油路通道,无需额外增设油泵结构,可利用电机腔11内的油液沿过油通孔15、导油通孔211进入至轴承安装孔位13的内侧,对差速器4靠电机腔11一侧的轴承进行强制润滑,确保其润滑的充分性,提高该轴承的抗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进而提升纯油冷电驱动总成的使用寿命和NVH性能。相较于直接在电机腔11与轴承安装孔位13之间开设油孔,本实用新型的两段式油路结构设计,电机腔11至导油槽14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机腔11至轴承安装孔位13之间的距离,打孔难度大大降低,而在轴承安装孔位13的端面的导油槽14的设置方式,则可以沿总成壳体1中减速器腔12的端部向内加工成形,加工难度更低。
导油通孔211背离过油通孔15的一端朝向具体为,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安装要求,差速器4靠近电机腔11一侧的轴承安装至所述轴承安装孔位13时,该轴承的端面与轴承安装孔位13内侧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16,所述导油通孔211背离过油通孔15的一端朝向所述间隙16设置,使导油通孔211流出的油液能够抵达该轴承的端面,利于油液进入轴承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沿总成壳体1进入的油液对电机腔11内部零件润滑后落在电机腔11内,沿电机腔11直接进入过油通道15内。
油液在电机腔11范围内的路径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油液从位于总成壳体1外侧油冷器5中流入,沿总成壳体1上的进油通道18进入电机腔11中定子铁芯6内的油孔,对定子铁芯5进行冷却,沿定子铁芯5端部流出的油液则进入其端部的导油环7与电机腔11内壁之间,并沿导油环7上的喷油孔喷射在定子铁芯5端部绕组上对绕组进行冷却,该方式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布置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基于该现有技术的油液路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油通孔15背离导油通孔211一端在电机腔11内朝向位于定子铁芯6端部的导油环7设置,经过该导油环7的油液可沿过油通孔15流入,具体体现为,当油液从定子铁芯5流向导油环7与电机腔11内壁之间时,一部分油液从过油通孔15流向轴承安装孔位13,另一部分则沿导油环7上的喷油孔喷射在绕组上。该设置方式,由于导油环7为环形,其与电机腔11内壁之间形成的为环形油液空间,并且导油环7使用时为了确保满足将油液喷射在绕组上,油液一般是会充盈导油环7与电机腔11内壁之间,因此过油通孔15的所在位置即使不在电机腔11的最低点,也能确保有油液沿过油通孔15流向轴承安装孔位13。其中,油液从导油环7与电机腔11内壁之间流向间隙16的油液路径如图3所示箭头方向。
为了方便过油通孔15的开设,所述过油通孔15在总成壳体1上从电机腔11朝减速器腔12的方向倾斜设置。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导油通孔211的末端朝向间隙16,所述导油通孔211在导油件2上朝与过油通孔15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导油通孔211与过油通孔15之间形成有夹角,即如图3所示状态。
其中,导油件2设置在导油槽14内后,导油通孔211与过油通孔115对齐以进行导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油件2嵌设在导油槽14内,导油件2与导油槽14过盈配合,从而将导油件2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油件2设置在导油槽14内后通过紧固件3固定,该设置方式,对导油件2和导油槽14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导油件2与导油槽14也可以为过盈配合,紧固件3起到加固的作用。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油件2包括导油件本体21和一体设置在导油件本体21一侧的连接耳板22,总成壳体1内位于所述轴承安装孔位13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座17,所述连接耳板22与安装座17之间通过紧固件3固定,该紧固件3具体为螺栓,连接稳固且拆装方便。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耳板22与导油件本体21之间具有夹角,该设置方式汇总,连接耳板22和安装座17的位置可对导油槽14的所在位置进行避让,不会影响导油件2与导油槽14的配合及导油通孔211与过油通孔115的对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驱动总成,该电驱动总成设置有如上述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该电驱动总成,可利用电机腔11内的油液沿过油通孔15、导油通孔211进入至轴承安装孔位13的内侧,对差速器4靠电机腔11一侧的轴承进行强制润滑,确保其润滑的充分性,提高该轴承的抗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进而提升纯油冷电驱动总成的使用寿命和NVH性能。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限于这些例子;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本申请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导油件(2)和设置在总成壳体(1)内轴承安装孔位(13)上的导油槽(14),所述轴承安装孔位(13)用于安装差速器(4)靠近电机腔(11)一侧的轴承,所述导油槽(14)位于该轴承安装孔位(13)的端面,且导油槽(14)的一端贯通所述轴承安装孔位(13)的内侧,所述总成壳体(1)上位于电机腔(11)与导油槽(14)之间开设有过油通孔(15),所述导油件(2)设置在导油槽(14)内,且导油件(2)上开设有导油通孔(211),所述导油通孔(211)的一端与过油通孔(15)连通,另一端与轴承安装孔位(13)的内侧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是,差速器(4)靠近电机腔(11)一侧的轴承安装至所述轴承安装孔位(13)时,该轴承的端面与轴承安装孔位(13)内侧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16),所述导油通孔(211)背离过油通孔(15)的一端朝向所述间隙(16)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过油通孔(15)背离导油通孔(211)一端在电机腔(11)内朝向位于定子铁芯(6)端部的导油环(7)设置,经过该导油环(7)的油液可沿过油通孔(15)流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过油通孔(15)在总成壳体(1)上从电机腔(11)朝减速器腔(12)的方向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油通孔(211)在导油件(2)上朝与过油通孔(15)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导油通孔(211)与过油通孔(15)之间形成有夹角。
6.如权利要求1、2、4、5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油件(2)嵌设在导油槽(14)内,导油件(2)与导油槽(14)过盈配合。
7.如权利要求1、2、4、5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油件(2)设置在导油槽(14)内后通过紧固件(3)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油件(2)包括导油件本体(21)和设置在导油件本体(21)一侧的连接耳板(22),总成壳体(1)内位于所述轴承安装孔位(13)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座(17),所述连接耳板(22)与安装座(17)之间通过紧固件(3)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耳板(22)与导油件本体(21)之间具有夹角。
10.一种电驱动总成,其特征是,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
CN202322387456.5U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Active CN220600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7456.5U CN220600412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7456.5U CN220600412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0412U true CN220600412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9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87456.5U Active CN220600412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04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48696U (zh) 具有外循环机构的屏蔽泵
CN103410631A (zh) 一种发动机齿轮室
CN220600412U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轴承润滑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CN113442861A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的冷却润滑装置和电驱动总成
CN108331850B (zh) 强润滑型机动车离合器
CN210565054U (zh) 一种凸轮转子泵
CN111587332A (zh) 包括电机和变速箱的组件及车辆
CN210034363U (zh) 汽车变速器壳体润滑油路装置
CN212028053U (zh) 一种具有润滑及冷却结构的涡旋压缩机
CN112787456B (zh) 车辆、电机及壳体结构
JP2024510868A (ja) モータシステム及び該モータシステムを備えた車両
CN114734799A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的壳体结构和电驱动总成
CN113964999A (zh) 一种油冷高转速航空电机轴承冷却结构
CN114142638A (zh) 一种电驱总成用一体式冷却润滑系统
CN112196993A (zh) 一种用于cvt变速器钢带预紧的电子油泵
CN114069916A (zh) 一种组合式油冷电机系统
CN215058123U (zh) 电动机油泵
CN220910429U (zh) 挡油压板、车辆的减速器和车辆
CN220600413U (zh) 一种防油泵吸空的电驱动总成壳体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CN218236086U (zh) 齿轮箱和车辆
CN220985430U (zh) 一种轴承挡板、电机转子总成及电机总成
CN215673492U (zh) 一种减速器壳体轴承座
CN219327773U (zh) 一种对油冷电机减速器的差速器前端轴承供油的流道结构
CN212305021U (zh) 一种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油冷的电动油泵总成
CN213655686U (zh) 集成式中央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