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9112U - 施工支架 - Google Patents
施工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99112U CN220599112U CN202320490758.2U CN202320490758U CN220599112U CN 220599112 U CN220599112 U CN 220599112U CN 202320490758 U CN202320490758 U CN 202320490758U CN 220599112 U CN220599112 U CN 2205991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iff
- wall
- horizontal
- diagonal brace
- tie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136092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peng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施工支架,该施工支架包括多个悬挑架,每一悬挑架包括:水平上弦杆、水平下弦杆以及第一斜撑杆,水平上弦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延伸部,第一固定部固定于陡崖岩壁上,第一延伸部位于陡崖岩壁外侧,并沿背离陡崖岩壁一侧的水平方向上延伸;水平下弦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二固定部固定于陡崖岩壁上,第二延伸部位于陡崖岩壁外侧,并沿背离陡崖岩壁一侧的水平方向上延伸,水平下弦杆位于水平上弦杆下方;第一斜撑杆一端固定于第一延伸部远离陡崖岩壁的一侧,相对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延伸部靠近陡崖岩壁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高施工支架的稳定性,为施工者提供安全平稳的施工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施工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工支架。
背景技术
在对陡崖岩壁进行边坡治理时,需要搭设施工支架,工人站在施工支架上,对陡崖岩壁进行锚固等操作,然而,传统的施工支架与陡崖岩壁之间的结合不够牢靠,也不够稳定,不能够给施工者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这就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支架,旨在提高施工支架的稳定性,为施工者提供安全平稳的施工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施工支架,包括:
悬挑架,所述悬挑架设置为多个,多个悬挑架并行锚固于陡崖岩壁上,每一所述悬挑架包括:水平上弦杆,所述水平上弦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陡崖岩壁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陡崖岩壁外侧,并沿背离所述陡崖岩壁一侧的水平方向上延伸;水平下弦杆,所述水平下弦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陡崖岩壁上,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陡崖岩壁外侧,并沿背离所述陡崖岩壁一侧的水平方向上延伸,所述水平下弦杆位于所述水平上弦杆下方;第一斜撑杆,所述第一斜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相对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所述第一斜撑杆与水平向呈预设的第一倾角。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支架还包括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二斜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撑杆与所述陡崖岩壁之间,所述第二斜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相对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所述第二斜撑杆与水平向呈预设的第二倾角。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撑杆与所述第二斜撑杆均通过周边角焊缝与水平上弦杆、水平下弦杆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角为45度,所述第二倾角为60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槽钢系杆,所述第一槽钢系杆的槽口向上固定于多个所述悬挑架的水平上弦杆的顶面,所述第一系杆槽钢与多个所述悬挑架的所述水平上弦杆垂直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水平上弦杆与所述水平下弦杆均采用H型钢;
和/或,所述水平上弦杆和所述水平下弦杆均锚固于所述陡崖岩壁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系杆槽钢与水平上弦杆的接触面采用对边角焊缝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支架还包括第二槽钢系杆,所述第二槽钢系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斜撑杆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槽钢系杆的槽口向外布设于第一斜撑杆表面,所述第二槽钢系杆与多个所述第一斜撑杆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支架还包括第三槽钢系杆,所述第三槽钢系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斜撑杆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槽钢系杆的槽口向外布设于第二斜撑杆表面,所述第三槽钢系杆与多个所述第二斜撑杆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钢系杆与多个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
和/或,所述第三槽钢系杆与多个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悬挑架包括锚固于陡崖岩壁上的水平上弦杆以及水平下弦杆,并设置了第一斜撑杆进行进一步的支撑,提高了施工支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支架的稳定性,为工人提供平稳的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陡崖岩壁 | A | 第一倾角 |
10 | 水平上弦杆 | 40 | 预应力锚索梁 |
11 | 第一固定部 | 50 | 第一槽钢系杆 |
13 | 第一延伸部 | 51 | 翼板 |
20 | 水平下弦杆 | 60 | 第二斜撑杆 |
21 | 第二固定部 | 70 | 第二槽钢系杆 |
23 | 第二延伸部 | B | 第二倾角 |
30 | 第一斜撑杆 | 80 | 第三槽钢系杆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对陡崖岩壁进行边坡治理时,需要搭设施工支架,工人站在施工支架上,对陡崖岩壁进行锚固等操作,然而,传统的施工支架与陡崖岩壁之间的结合不够牢靠,也不够稳定,不能够给施工者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这就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施工支架。其中,在一种实施例中,该施工支架设于陡崖岩壁100上,该陡崖岩壁100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施工支架包括:悬挑架,所述悬挑架设置为多个,多个悬挑架并行锚固于陡崖岩壁100上,每一所述悬挑架包括:水平上弦杆10,所述水平上弦杆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1和第一延伸部13,所述第一固定部11固定于陡崖岩壁100上,所述第一延伸部13位于所述陡崖岩壁100外侧,并沿背离所述陡崖岩壁100一侧的水平方向上延伸;水平下弦杆20,所述水平下弦杆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部21和第二延伸部23,所述第二固定部21固定于陡崖岩壁100上,所述第二延伸部23位于所述陡崖岩壁100外侧,并沿背离所述陡崖岩壁100一侧的水平方向上延伸,所述水平下弦杆20位于所述水平上弦杆10下方;第一斜撑杆30,所述第一斜撑杆30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3远离所述陡崖岩壁100的一侧,相对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延伸部23靠近所述陡崖岩壁100的一侧,所述第一斜撑杆30与水平向呈预设的第一倾角A。
在地基上搭设脚手架(也即,施工支架)时,由于施工的位置(陡崖岩壁)高而陡,因此,将该脚手架设置为由多级支架组成,第一级支架是直接落在地基上的,也可以称之为落地架。而本公开的悬挑平台则是设置于第一级支架之上的,具体而言,脚手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级支架、第三级支架等等,具体级数可以根据施工高度确定。第一级支架设置于地基上,之后,在第一级支架上方的陡崖岩壁上固定悬挑平台,在悬挑平台上架设第二级支架。之后,接着在第二级支架上方的陡崖岩壁上固定悬挑平台,在悬挑平台上架设第三级支架。除了第一级支架以地基为基础外,每一级支架的基础都为悬挑平台。施工人员也需要在悬挑平台的支撑下,进行施工,例如,站在悬挑平台上,对相应位置的陡崖进行陡边坡的加固。因此,悬挑平台的稳定,对施工支架(脚手架)整体的稳定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尤为重要。
该实施例中,在陡崖岩壁100上固定水平上弦杆10、水平下弦杆20,并在水平上弦杆10、水平下弦杆20之间连接有第一斜撑杆30,第一斜撑杆30能够为水平上弦杆10提供支撑,使得该悬挑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中,所述水平上弦杆10和所述水平下弦杆20可以都锚固陡崖岩壁100上,这样使得水平上弦杆10和所述水平下弦杆20固定的更加牢固。具体地,水平上弦杆10与所述水平下弦杆20采用H型钢。将水平下弦杆20固定于陡崖岩壁100内,而水平下弦杆20突出陡崖岩壁100的第二延伸部23则用于固定第一斜撑杆30,第二延伸部23的存在,能够降低固定第一斜撑杆30的施工难度,也能够使得第一斜撑杆30更加稳定的固定。而水平上弦杆10与水平下弦杆20均采用一体成型设计,这样使得水平上弦杆10与水平下弦杆20的受力更加稳定,进而使得该悬挑架更加稳定,进一步使得悬挑平台更加稳定,这样当施工人员站在悬挑平台上施工时,也更加安全。具体地,第一倾角A可以为45度,而第一斜撑杆30通过周边角焊缝与水平上弦杆10、水平下弦杆20连接,这样结构的悬挑架更加稳定。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悬挑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3的延伸方向排布连接,并行锚固于陡崖岩壁100上,以供上层支架的进一步搭设。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支架还包括第二斜撑杆60,所述第二斜撑杆60位于所述第一斜撑杆30与所述陡崖岩壁100之间,所述第二斜撑杆60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3远离所述陡崖岩壁100的一侧,相对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延伸部23靠近所述陡崖岩壁100的一侧,所述第二斜撑杆60与水平向呈预设的第二倾角B。
该实施例中,第二斜撑杆60位于所述第一斜撑杆30与所述陡崖岩壁100之间,能够加固悬挑架,使得悬挑平台更加牢靠。第二斜撑杆60可以通过周边角焊缝与水平上弦杆10、水平下弦杆20连接,这样结构的悬挑架更加稳定。具体地,第一倾角A可以为60度,这样第二斜撑杆60能够配合第一斜撑杆30,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水平上弦杆10进行支撑。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槽钢系杆50,所述第一槽钢系杆50的槽口向上固定于多个所述悬挑架的水平上弦杆10的顶面,所述第一系杆槽钢与多个所述悬挑架的所述水平上弦杆10垂直设置。该实施例中,第一槽钢系杆50用于将多个悬挑架连接起来,并用于作为施工支架进一步的搭建基础。而所述第一槽钢系杆50还可以与多个所述悬挑架的所述水平上弦杆10垂直设置,以将多个所述悬挑架并排连接起来,为施工人员提供稳定的作业平台。具体地,所述第一系杆槽钢与水平上弦杆10的接触面采用对边角焊缝连接,这样能够将第一系杆槽钢与水平上弦杆10固定牢靠。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槽钢系杆50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杆件,每一杆件均包括可调底座和立杆,可调底座安装于所述第一系杆槽钢与所述水平上弦杆10的连接的位置,并限位于所述槽钢系杆的翼板51内,所述立杆安装于所述可调底座上。将可调底座安装于第一槽钢系杆50内,第一槽钢系杆50的翼板51能够对可调底座进行限位。防止杆件滑脱,杆件具有可调底座,便于杆件的高度,便于工人施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悬挑平台还包括第二槽钢系杆70,所述第二槽钢系杆7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斜撑杆30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槽钢系杆70的槽口向外布设于第一斜撑杆30表面,所述第二槽钢系杆70与多个所述第一斜撑杆30固定连接。
该实施例中,第二槽钢系杆70用于将多个并排连接的第一斜撑杆30连接起来,第二槽钢系杆7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斜撑杆30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槽钢系杆70可以与多个所述第一斜撑杆30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使得悬挑平台更加牢固。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悬挑平台还包括第三槽钢系杆80,所述第三槽钢系杆8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斜撑杆60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槽钢系杆80的槽口向外布设于第二斜撑杆60表面,所述第三槽钢系杆80与多个所述第二斜撑杆60固定连接。
该实施例中,第三槽钢系杆80用于将多个并排连接的第二斜撑杆60连接起来,第三槽钢系杆8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斜撑杆30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三槽钢系杆80可以与多个所述第二斜撑杆60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使得悬挑平台更加牢固。
而由于水平上弦杆10、水平下弦杆20都是锚固于陡崖岩壁内的,水平上弦杆10、水平下弦杆20所处的陡崖岩壁环境的稳定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水平上弦杆10所处的陡崖岩壁环境的稳定。如果水平上弦杆10所处的陡崖岩壁附近存在危岩,有砂石滚落,影响水平上弦杆10的固定,就会影响整个悬挑平台的稳定性,进而产生安全隐患。因而,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施工支架还包括多个预应力锚索(图中未示出),多个所述预应力锚索间隔固定于所述陡崖岩壁100上,所述预应力锚索包括一体的的第三固定部和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于陡崖岩壁100内,并邻近所述第一固定部11设置,所述第三延伸部位于所述陡崖岩壁100外侧,并朝向背离所述陡崖岩壁100一侧延伸;以及
预应力锚索梁40,所述预应力锚索梁40包覆并固定于所述第三延伸部靠近所述陡崖岩壁100的一侧,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延伸方向贴近所述陡崖岩壁100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13靠近所述陡崖岩壁100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预应力锚索梁40内。
预应力锚索锚固于陡崖岩壁100,张拉后的预应力锚索能够很好地将预应力锚索梁40固定于陡崖岩壁100上,而水平上弦杆10的第一延伸部13靠近所述陡崖岩壁100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预应力锚索梁40内,预应力锚索梁40与水平上弦杆10之间相互支撑,相互配合,一方面,预应力锚索梁40能够支撑固定水平上弦杆10,防止在施工过程中,陡崖岩壁100坍塌损坏水平上弦杆10,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而另一方面,固定于陡崖岩壁100上的水平上弦杆10也能够对预应力锚索梁40进行固定支撑。在施工完成后,不对水平上弦杆10整体进行拆除,将水平上弦杆10的第一延伸部13截短至预设长度,这样,水平上弦杆10能够配合预应力锚索对该预应力锚索梁40进行支撑。预应力锚索梁40能够对陡崖岩壁100进行防护,防止危岩脱落。
本公开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对陡崖岩壁的坡度大于等于79度,小于等于90度陡崖进行施工,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实际应用于彭水至酉阳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龚滩隧道出口、阿蓬江特大桥彭水岸为阿蓬江陡崖带的施工,该处陡崖高度达到190m,覆盖宽度85.5m,坡度接近90度,陡崖局部具有危岩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震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有可能发生整体倾倒破坏,如进一步发展将形成新的危岩体。为确保陡崖岩壁整体稳定,因此需要对陡崖岩壁进行加固和防护。然而传统的施工支架无法在这样高陡的环境中稳定搭设,且施工人员的安全难以保障。
因此,为了保证施工支架的稳定搭设,在地基上搭设第一级支架(落地架),在第一级支架上方搭设上级支架,上级支架均采用悬挑平台结构。为保证悬挑平台的稳固,悬挑平台采用了斜撑杆结构,更加结实稳定,施工人员站在悬挑平台上对陡崖进行边坡治理工程,安全可靠。且为了保持悬挑平台的稳定,为了避免悬挑平台的附近岩石滑落,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了预应力锚索梁对悬挑平台进行配合加固,这样一方面,能够和悬挑平台配合相互支撑加固。另一方面,坡面加固工程施工结束后,也不必拆除,将悬挑平台突出于陡崖岩壁一侧的部分截去,而保留预应力锚索以及预应力锚索梁,对陡崖岩壁进行固定。
此外,为简化施工支架构造、提高支架安全稳定性和使用便利性考虑,参照相关规范,结合工程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龚滩隧道出口高陡边坡危岩处理工程用施工支架主体,采用市售动臂式塔吊作为现场物流设施辅助预应力锚索支架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挑架,所述悬挑架设置为多个,多个悬挑架并行锚固于陡崖岩壁上,每一所述悬挑架包括:水平上弦杆,所述水平上弦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陡崖岩壁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陡崖岩壁外侧,并沿背离所述陡崖岩壁一侧的水平方向上延伸;水平下弦杆,所述水平下弦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陡崖岩壁上,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陡崖岩壁外侧,并沿背离所述陡崖岩壁一侧的水平方向上延伸,所述水平下弦杆位于所述水平上弦杆下方;第一斜撑杆,所述第一斜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相对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所述第一斜撑杆与水平向呈预设的第一倾角;以及
第一槽钢系杆,所述第一槽钢系杆的槽口向上固定于多个所述悬挑架的水平上弦杆的顶面,所述第一槽钢系杆与多个所述悬挑架的所述水平上弦杆垂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架还包括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二斜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撑杆与所述陡崖岩壁之间,所述第二斜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相对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陡崖岩壁的一侧,所述第二斜撑杆与水平向呈预设的第二倾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杆与所述第二斜撑杆均通过周边角焊缝与水平上弦杆、水平下弦杆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角为45度,所述第二倾角为6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上弦杆与所述水平下弦杆均采用H型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上弦杆和所述水平下弦杆均锚固于所述陡崖岩壁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系杆与水平上弦杆的接触面采用对边角焊缝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架还包括第二槽钢系杆,所述第二槽钢系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斜撑杆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槽钢系杆的槽口向外布设于第一斜撑杆表面,所述第二槽钢系杆与多个所述第一斜撑杆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支架还包括第三槽钢系杆,所述第三槽钢系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斜撑杆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槽钢系杆的槽口向外布设于第二斜撑杆表面,所述第三槽钢系杆与多个所述第二斜撑杆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钢系杆与多个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
和/或,所述第三槽钢系杆与多个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90758.2U CN220599112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施工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90758.2U CN220599112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施工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99112U true CN220599112U (zh) | 2024-03-15 |
Family
ID=90164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90758.2U Active CN220599112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施工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99112U (zh) |
-
2023
- 2023-03-14 CN CN202320490758.2U patent/CN2205991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90975B (zh) | 一种超高大跨混凝土现浇梁贝雷架支模施工方法 | |
CN105019639A (zh) | 高空悬挑模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622376U (zh) | 一种文物建筑抢险加固装置 | |
CN201053123Y (zh) | 深基坑塔吊平台基座 | |
CN106087746A (zh) | 一种现浇箱梁膺架施工方法以及桥梁 | |
CN109898821B (zh) | 一种高空悬挑模板支撑架体的施工方法 | |
CN112081016A (zh) | 一种桥梁拱肋的提升合拢装置 | |
CN110965558A (zh) | 一种大跨度狭长型基坑支护方法及支护结构 | |
CN207538480U (zh) | 一种用于弯曲圆管构件的格构式临时支撑 | |
CN114775881B (zh) | 一种穹顶结构吊装施工方法及安装连接结构 | |
CN112095439A (zh) | 峡谷隧道间运输平台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 |
CN105971110A (zh) | 消防连廊钢结构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 |
CN107326812B (zh) | 波形钢腹板桥0号块中1号板安装定位结构及操作方法 | |
CN220599112U (zh) | 施工支架 | |
CN211313380U (zh) | 一种超高独立框架梁模板支撑系统 | |
CN104831928B (zh) | 高空大跨度混凝土连体结构模板支撑钢平台施工方法 | |
CN116816103A (zh) | 一种大跨度铝合金单层网壳穹顶结构“外扩式”施工方法 | |
CN108589552B (zh) | 一种折叠式悬吊装置 | |
CN216194062U (zh) | 临时支撑结构 | |
CN116122311A (zh) | 悬挑平台及其搭设方法 | |
CN212897667U (zh) | 摇摆柱临时支撑装置 | |
CN113356882A (zh) | 大断面隧道墙体支架和施工方法 | |
CN219691041U (zh) | 施工支架系统 | |
JP2022120437A (ja) | 移動構台を用いた構造物のスライド工法 | |
CN219753898U (zh) | 施工支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