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5013U - 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 - Google Patents

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5013U
CN220595013U CN202322373531.2U CN202322373531U CN220595013U CN 220595013 U CN220595013 U CN 220595013U CN 202322373531 U CN202322373531 U CN 202322373531U CN 220595013 U CN220595013 U CN 220595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fluted disc
connecting plate
frame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735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延福
牟守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ma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ma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ma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ma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735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5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5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5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包括车架、方向盘、转向轴以及转向拉索,所述转向轴通过转向管架与车架相连,所述方向盘与转向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轴的下端通过万向连接头与一转向齿轮相连;在转向齿轮的后侧设有一转向齿盘,所述转向齿盘具有传动齿,转向齿盘通过传动齿与转向齿轮啮合,该转向齿盘通过螺栓与一连接板固定连接,该连接板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拉索为两条,两转向拉索均与连接板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转向操控轻盈、舒适,提升操控效果,并且能使转向稳定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耕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耕作越来越多的采用机械化进行作业,尤其是在大面积耕作中,机械化的普及度非常高,如旋耕机、收割机等。目前的旋耕机,尤其是自走履带式旋耕机,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都是坐在驾驶位上,然后通过方向盘对行走方向进行控制。目前的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主要是通过方向盘带动转向轴转动,转向轴再通过转向连杆带动转向拉线,通过转向拉线使行走箱输出半轴的离合断开或单侧刹车制动,从而实现转向。
这样的转向机构,由于旋耕机整体重量较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比较费劲,操作不方便;并且,转向完成后,需要手动回位,整个过程中控制较为麻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转向机构中,方向盘不具有减震功能,舒适性较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转向操控轻盈、减震好的旋耕机转向机构,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旋耕机转向操控费劲,震动大,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能够使转向操控轻盈、舒适,提升操控效果,并且能使转向稳定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走履带式旋耕机转向助力机构,包括车架、方向盘、转向轴以及转向拉索,所述转向轴通过转向管架与车架相连,并能绕其轴心线自由转动;所述方向盘与转向轴的上端固定连接,转向轴的下端穿过转向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的下端通过万向连接头与一转向齿轮相连;在转向齿轮的后侧设有一转向齿盘,所述转向齿盘具有传动齿,转向齿盘通过传动齿与转向齿轮啮合,该转向齿盘通过螺栓与一连接板固定连接,该连接板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拉索为两条,两转向拉索均与连接板相连,并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齿盘呈圆弧形,其外侧具有传动齿,并与转向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齿盘对应的圆心角为180°。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呈长方形,其两端分别与转向齿盘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定位销与车架相连,且定位销的轴心线过转向齿盘所在圆的圆心。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向齿盘的外侧。
进一步地,在连接板的两端与车架之间分别设有一复位拉簧;初始状态,在复位拉簧的预紧力作用下,所述转向齿轮与转向齿盘的外侧中部啮合。当方向盘向左转动,转向齿轮随之左转,在齿轮啮合的作用下,转向齿盘向右转动,连接板随之右转,左边的复位拉簧和转向拉索被拉紧;松开方向盘,左边的复位拉簧收缩,连接板左转,转向齿盘随之左转,在齿轮啮合在作用下,转向齿轮和方向盘就右旋复位。同理,当方向盘向右转动,转向齿轮随之右转,在齿轮啮合的作用下,转向齿盘向左转动,连接板随之左转,右边的复位拉簧和转向拉索被拉紧;松开方向盘,右边的复位拉簧收缩,连接板右转,转向齿盘随之右转,在齿轮啮合在作用下,转向齿轮和方向盘就左旋复位。通过齿轮的啮合转向,操作轻松、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齿轮通过传动轴与万向连接头相连,其中,传动轴的上端与万向连接头相连,下端穿过车架后与转向齿轮相连,在万向连接头与车架之间设有一转向压簧;使得方向盘具有减震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转向齿轮与转向齿盘的啮合传动,操作轻松、省力。
2、设置复位拉簧后,只要松开方向盘,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方向盘即可自动回正,从而进一步提升驾驶过程中的便捷性,使驾驶操作更加轻松。
3、设置转向压簧后,使得方向盘具有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省略车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中:1—车架,2—方向盘,3—转向轴,4—转向拉索,5—万向连接头,6—转向齿轮,7—转向齿盘,8—连接板,9—复位拉簧,10—转向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以及图3,一种自走履带式旋耕机转向助力机构,包括车架1、方向盘2、转向轴3以及转向拉索4。所述转向轴3通过转向管架与车架1相连,并能绕其轴心线自由转动;所述方向盘2与转向轴3的上端固定连接,转向轴3的下端穿过转向管架。所述转向轴3的下端通过万向连接头5与一转向齿轮6相连;通过转向轴3能够带动转向齿轮6同步转动。具体实施时,所述转向齿轮6通过传动轴与万向连接头5相连,其中,传动轴的上端与万向连接头5相连,下端穿过车架1后与转向齿轮6相连;在万向连接头5与车架1之间设有一转向压簧10;使得方向盘2具有减震效果。
在转向齿轮6的后侧设有一转向齿盘7,所述转向齿盘7具有传动齿,转向齿盘7通过传动齿与转向齿轮6啮合。其中,所述转向齿轮6的直径小于转向齿盘7所在圆的直径,且转向齿轮6的齿数少于转向齿盘7上传动齿的齿数,这样,在转向过中,实现减速、增扭,并且操作更加轻松。该转向齿盘7通过螺栓与一连接板8固定连接,该连接板8通过定位销与车架1转动连接,当转向齿盘7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接板8同步转动。所述转向拉索4为两条,两转向拉索4均与连接板8相连,并分别位于连接板8的两侧。
实施时,所述转向齿盘7呈圆弧形,其外侧具有传动齿,并与转向齿轮6啮合;这样,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加方便,并且便于控制转向角度。作为优选,所述转向齿盘7对应的圆心角为180°。所述连接板8呈长方形,其两端分别与转向齿盘7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8通过定位销与车架1相连,且定位销的轴心线过转向齿盘7所在圆的圆心。并且,所述连接板8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向齿盘7的外侧;这样,转向齿轮6转动过程中,能够与转向传动板接触;这样,通过转向传动板能够对转向齿轮6进行限位,从而避免转向齿轮6与转向齿板脱离。
在连接板8的两端与车架1之间分别设有一复位拉簧9;初始状态,在复位拉簧9的预紧力作用下,转向板的长度方向与车架1的横向方向一致;所述转向齿轮6与转向齿盘7的外侧中部啮合。当方向盘2向左转动,转向齿轮6随之左转,在齿轮啮合的作用下,转向齿盘7向右转动,连接板8随之右转,左边的复位拉簧9和转向拉索4被拉紧;松开方向盘2,左边的复位拉簧9收缩,连接板8左转,转向齿盘7随之左转,在齿轮啮合在作用下,转向齿轮6和方向盘2就右旋复位。同理,当方向盘2向右转动,转向齿轮6随之右转,在齿轮啮合的作用下,转向齿盘7向左转动,连接板8随之左转,右边的复位拉簧9和转向拉索4被拉紧;松开方向盘2,右边的复位拉簧9收缩,连接板8右转,转向齿盘7随之右转,在齿轮啮合在作用下,转向齿轮6和方向盘2就左旋复位。通过齿轮的啮合转向,操作轻松、省力。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包括车架、方向盘、转向轴以及转向拉索,所述转向轴通过转向管架与车架相连,并能绕其轴心线自由转动;所述方向盘与转向轴的上端固定连接,转向轴的下端穿过转向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的下端通过万向连接头与一转向齿轮相连;在转向齿轮的后侧设有一转向齿盘,所述转向齿盘具有传动齿,转向齿盘通过传动齿与转向齿轮啮合,该转向齿盘通过螺栓与一连接板固定连接,该连接板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拉索为两条,两转向拉索均与连接板相连,并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齿盘呈圆弧形,其外侧具有传动齿,并与转向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齿盘对应的圆心角为1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呈长方形,其两端分别与转向齿盘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定位销与车架相连,且定位销的轴心线过转向齿盘所在圆的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延伸至转向齿盘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板的两端与车架之间分别设有一复位拉簧;初始状态,在复位拉簧的预紧力作用下,所述转向齿轮与转向齿盘的外侧中部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齿轮通过传动轴与万向连接头相连,其中,传动轴的上端与万向连接头相连,下端穿过车架后与转向齿轮相连,在万向连接头与车架之间设有一转向压簧。
CN202322373531.2U 2023-09-01 2023-09-01 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 Active CN220595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3531.2U CN220595013U (zh) 2023-09-01 2023-09-01 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3531.2U CN220595013U (zh) 2023-09-01 2023-09-01 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5013U true CN220595013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7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73531.2U Active CN220595013U (zh) 2023-09-01 2023-09-01 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5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9151B (zh) 线控转向车辆方向盘装置
CN2794970Y (zh) 拖拉机前驱动桥
CN201092309Y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自动移位调头举升装置
CN220595013U (zh) 自走履带式旋耕机的转向助力机构
CN201800767U (zh) 四轮连动转向装置
CN201856811U (zh) 一种装有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轻型卡车
CN1267314C (zh) 三轮车的车身构造
CN112937679B (zh) 一种四轮转向机构
JP5593449B2 (ja) トラクター
CN112193316B (zh) 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汽车四轮独立转向机构
JPS6361231B2 (zh)
CN210912590U (zh) 一种电控转向装置
CN201102570Y (zh) 拖拉机齿条式转向机构
CN204425931U (zh) 四轮农田作业机
CN202498972U (zh) 一种转向驱动桥
CN201366939Y (zh) 一种拖拉机前驱动桥
CN206749888U (zh) 一种节能竞技赛车
CN203391617U (zh) 加高转向驱动桥
CN201849528U (zh) 一种前转向铰接式、折腰式拖拉机
CN202827728U (zh) 方向盘式手扶拖拉机
CN210093877U (zh) 新型双驱动深耕机
CN217705929U (zh) 一种用于低速行走设备的电子转向器
CN201679954U (zh) 拖拉机变速操控装置
CN218736008U (zh) 一种方向盘式零转弯机构
CN217260263U (zh) 行星齿轮式助力转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