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4927U - 一种转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4927U
CN220594927U CN202321902363.5U CN202321902363U CN220594927U CN 220594927 U CN220594927 U CN 220594927U CN 202321902363 U CN202321902363 U CN 202321902363U CN 220594927 U CN220594927 U CN 220594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lacing
placement
pla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23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Youcheng Tongchuang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Youcheng Tongchuang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Youcheng Tongchuang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Youcheng Tongchuang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023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4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4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4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运车,其包括框架、若干个放置板及若干个驱动机构,所述框架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所述空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为开口设置;各个所述放置板均自下而上水平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相邻所述放置板之间用以形成放置零部件的放置腔,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二侧这端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各个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转运车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并且在放置板与放置板之间具有较小的距离,以此保证转运车具有较小的尺寸的基础上,也使得各个放置腔内零部件的放入和取出均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运车。
背景技术
在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零部件(比如皮带轮、涡壳、增压器等)进行转运。目前,通常使用转运车对零部件进行转运。由于转运车的尺寸限制以及出于对零部件的保护考虑,现有的转运车(如申请号为202222892429.9中公开的一种排障转运车)一次只能转运少量零部件,转运效率较低,若采用设置多层隔板来增加转运量,由于为了减小转运车的尺寸,隔板与隔板之间的距离一般比较小,在对隔板上的零部件进行取放时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转运车,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转运车的尺寸限制以及出于对零部件的保护考虑,现有的转运车一次只能转运少量零部件,转运效率较低,若采用设置多层隔板来增加转运量,由于为了减小转运车的尺寸,隔板与隔板之间的距离一般比较小,在对隔板上的零部件进行取放时非常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运车,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所述空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为开口设置;
若干个放置板,各个所述放置板均自下而上水平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相邻所述放置板之间用以形成放置零部件的放置腔,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二侧这端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
若干个驱动机构,各个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向上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为封口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车,还包括若干个轮子,各个所述轮子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包括底板、若干个支撑杆及若干个围挡,所述底板水平设置,各个所述支撑杆均竖直并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各个所述围挡均固定设置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用以形成所述空腔,各个所述轮子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最下方的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还用以形成放置零部件的放置腔。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还包括若干个支撑件,各个所述支撑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一一对应,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以使所述放置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搭设于所述支撑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伸缩驱动件,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相对设置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的固定端均铰接于所述围挡上,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铰接,用以驱动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向上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驱动件为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围挡为网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在使用时,待转运的零部件放置于各个放置腔内,当需要将放置腔内的零部件取出时,首先取出最上层放置腔内的零部件,再通过操控与最上层的放置板连接的驱动机构,使得最上层的放置板靠近第一侧这端向上转动至合适位置后,再将第二层放置腔内零部件取出,按上述步骤可自上而下并逐层将放置腔内的零部件依次取出,本转运车一次可转运较多零部件,使得转运车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并且在放置板与放置板之间具有较小的距离,以此保证转运车具有较小的尺寸的基础上,也使得各个放置腔内零部件的放入和取出均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运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一种转运车在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框架、110-空腔、111-第一侧、第二侧-112、120-底板、130-支撑杆、140-围挡、150-支撑件、151-支撑块、200-放置板、210-放置腔、300-驱动机构、310-伸缩驱动件、400-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运车,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框架100、若干个放置板200及若干个驱动机构300,所述框架100具有一空腔110,所述空腔110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所述空腔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11及第二侧112,所述第一侧111为开口设置;各个所述放置板200均自下而上水平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空腔110内,相邻所述放置板200之间用以形成放置零部件的放置腔210,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二侧112这端与所述框架100转动连接;各个所述驱动机构300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一侧111这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一侧111这端向上转动。
在使用时,待转运的零部件放置于各个所述放置腔210内,当需要将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取出时,首先通过所述空腔110上表面的开口可以取出最上层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再通过操控与最上层的所述放置板200连接的所述驱动机构300,使得最上层的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一侧111这端向上转动至合适位置,从而使得其下方的所述放置腔210的上表面可以处于敞口状态,再将第二层所述放置腔210内零部件取出,按上述步骤可自上而下并逐层将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依次取出,本转运车一次可转运较多零部件,使得转运车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并且在所述放置板200与所述放置板200之间具有较小的距离,以此保证转运车具有较小的尺寸的基础上,也使得各个所述放置腔210内零部件的放入和取出均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述第二侧112为封口设置,以对各个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进行限位,防止各个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从所述第二侧112滑出。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述转运车,还包括若干个轮子400,各个所述轮子400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100的底部,便于所述框架100的移动,进而使得转运车可以实现对零部件的转运。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框架100包括底板120、若干个支撑杆130及若干个围挡140,所述底板120水平设置,各个所述支撑杆130均竖直并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杆13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120上,各个所述围挡140均固定设置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杆130之间,用以形成所述空腔110,从而构成所述框架100,并且便于使得所述空腔110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一侧111为开口设置,从而便于通过所述空腔110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册将各个所述放置腔210的零部件放入和取出,各个所述轮子400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120的底部。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2,最下方的所述放置板200与所述底板120之间还用以形成放置零部件的放置腔210,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放置腔210的数量,并提高转运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框架100还包括若干个支撑件150,各个所述支撑件15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111,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200一一对应,所述支撑件150固定于所述支撑杆130上,以使所述放置板200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一侧111这端搭设于所述支撑件150上,从而可以使得所述支撑件150对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一侧111这端进行支撑,使得所述放置板200可以维持在水平状态,便于对零部件进行支撑。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2,所述支撑件150包括两个支撑块151,两个所述支撑块151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杆130上,从而可以对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一侧111这端的两侧进行支撑,便于使得所述第一侧111保持为开口设置,便于通过所述第一侧111对所述放置腔210内零部件进行放入和取出。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2,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两个伸缩驱动件310,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310相对设置于所述放置板200的两侧,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310的固定端均铰接于所述围挡140上,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31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放置板200的两侧铰接,用以驱动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一侧111这端向上转动,通过操控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310,可以使得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310驱动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一侧111这端向上转动至合适位置,从而使得所述放置腔210的上表面可以处于敞口状态。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伸缩驱动件310为气缸,从而可以通过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一侧111这端向上转动至合适位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述围挡140为网状结构,在保证所述围挡140对各个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的同时,也便于观察各个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的状态。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在使用时,待转运的零部件放置于各个所述放置腔210内,当需要将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取出时,首先通过所述空腔110上表面的开口可以取出最上层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再通过操控与最上层的所述放置板200连接的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310,使得最上层的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一侧111这端向上转动至合适位置,从而使得其下方的所述放置腔210的上表面可以处于敞口状态,再将第二层所述放置腔210内零部件取出,按上述步骤可自上而下并逐层将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依次取出,本转运车一次可转运较多零部件,使得转运车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并且在所述放置板200与所述放置板200之间具有较小的距离,以此保证转运车具有较小的尺寸的基础上,也使得各个所述放置腔210内零部件的放入和取出均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运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围挡140为网状结构,在保证所述围挡140对各个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的同时,也便于观察各个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的状态;
(2)当需要将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取出时,首先通过所述空腔110上表面的开口可以取出最上层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再通过操控与最上层的所述放置板200连接的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310,使得最上层的所述放置板200靠近所述第一侧111这端向上转动至合适位置,从而使得其下方的所述放置腔210的上表面可以处于敞口状态,再将第二层所述放置腔210内零部件取出,按上述步骤可自上而下并逐层将所述放置腔210内的零部件依次取出,非常方便;
(3)本转运车一次可转运较多零部件,使得转运车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并且在所述放置板200与所述放置板200之间具有较小的距离,以此保证转运车具有较小的尺寸的基础上,也使得各个所述放置腔210内零部件的放入和取出均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所述空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为开口设置;
若干个放置板,各个所述放置板均自下而上水平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相邻所述放置板之间用以形成放置零部件的放置腔,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二侧这端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
若干个驱动机构,各个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向上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为封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轮子,各个所述轮子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底板、若干个支撑杆及若干个围挡,所述底板水平设置,各个所述支撑杆均竖直并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各个所述围挡均固定设置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用以形成所述空腔,各个所述轮子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最下方的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还用以形成放置零部件的放置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若干个支撑件,各个所述支撑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一一对应,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以使所述放置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搭设于所述支撑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伸缩驱动件,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相对设置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的固定端均铰接于所述围挡上,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铰接,用以驱动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向上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件为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为网状结构。
CN202321902363.5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转运车 Active CN220594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2363.5U CN220594927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2363.5U CN220594927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4927U true CN220594927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2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2363.5U Active CN220594927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4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66179A1 (zh) 电动家用汽车的高效换电系统
CN106175163B (zh) 电力合同管理装置
CN220594927U (zh) 一种转运车
CN212831063U (zh) 一种蓄电池极板固化室
CN111776450B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智能仓储设备
CN207175372U (zh) 一种横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
CN107458994A (zh) 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
CN207209889U (zh) 一种横向双工位堆高机
CN212201491U (zh) 一种转动搬运式无避让立体停车库
CN207175371U (zh) 一种纵向双工位半自动堆高机
CN219057083U (zh) 一种导流罩运输架
CN113022679A (zh) 基于限位防堆积机构的铝型材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77859A (zh) 一种移动储能车
CN219948324U (zh) 可变底盘式移动机器人
CN216761508U (zh) 平衡稳定式电池转运设备
CN220563576U (zh) 用于向压机装卸料的旋转小车
CN218141712U (zh) 一种自动化物料搬运装置
CN218859779U (zh) 一种钢化玻璃制造用运输堆加装置
CN220363656U (zh) 一种物资储放架
CN113788055A (zh) 一种电子元件用的搬运车及其搬运方法
CN215851375U (zh) 一种通讯器材回收用运输装置
CN219467799U (zh) 一种金属板材运输装置
CN220222692U (zh) 一种食品批次码垛设备
CN219685564U (zh) 一种模具存放架
CN220199912U (zh) 一种绝热板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