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9033U - 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9033U
CN220589033U CN202322174151.6U CN202322174151U CN220589033U CN 220589033 U CN220589033 U CN 220589033U CN 202322174151 U CN202322174151 U CN 202322174151U CN 220589033 U CN220589033 U CN 220589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sludge discharge
sedimentation tank
floating plat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741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封雷
刘圆圆
刘彩忠
冷长林
朱志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ji Mi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ji Mi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ji Mi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ji Mi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741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9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9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9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水沉淀池,污水沉淀池的底部四边具有倾斜面并设有排泥槽,所述排泥槽内设有由减速电机驱动的排泥绞龙,所述排泥槽的一端底部设有排泥出口,排泥出口的管道口处设有电动截止阀,所述的污水沉淀池的上部设有污水进口和排水口,污水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污水泵,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外接自吸排水泵,所述排水口内侧通过柔性管道连接有浮板式吸水口,自吸排水泵的出水管上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污水泵、自吸排水泵、减速电机、电动截止阀和流量传感器均与设有的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排空澄清水以及自动排泥的操作,具有自动化水平高、排泥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通过沉淀、氧化等步骤进行泥、水分离,然后将水资源进行净化进行二次利用,将泥沉淀风干进行使用。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些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在进行排泥处理时,先对将污水输送至处理装置内进行沉淀,沉淀过后,如果要将水和泥分离需要分别对水和泥进行处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污水中淤泥含量存在差异,经沉淀后,一般在淤泥沉淀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进行排泥操作,而在排泥之前需要多次将淤泥上方澄清后的污水先行排出,现有对澄清后的污水的排出需要人工排出且通常无法排空,这导致每次排水都要剩余部分澄清后的污水,另外,排泥时淤泥中带有数量较多的污水,影响了排泥效率,另外,排泥的时机也需要人工进行把握,操作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旨在解决排泥时上方澄清污水无法排空以及实现排泥时机的自动处理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包括污水沉淀池,所述污水沉淀池的底部四边具有倾斜面并设有排泥槽,所述排泥槽内设有由减速电机驱动的排泥绞龙,所述排泥槽的一端底部设有排泥出口,所述排泥出口的管道口处设有电动截止阀,所述的污水沉淀池的上部设有污水进口和排水口,污水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污水泵,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外接自吸排水泵,所述排水口内侧通过柔性管道连接有浮板式吸水口,所述的浮板式吸水口包括浮板,所述的浮板的底面具有凹口,所述凹口内固定嵌设有柔性管道的进水管口,当浮板浮在水面时所述的进水管口浸入水面之下,当浮板浮在淤泥面上时,所述进水管口的管口所在平面处在淤泥面之上,所述的自吸排水泵的出水管上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污水泵、自吸排水泵、减速电机、电动截止阀和流量传感器均与设有的控制器电连接。
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污水利用污水泵抽入污水沉淀池中,经过设定的固定时长的时间沉淀后,即可启动排水泵将污水沉淀池内经过沉淀获得的澄清水,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浮板式吸水口对澄清水进行吸水排水,在澄清水没有排空时,浮板式吸水口浮在澄清水的水面上,而此时进水管口浸入水面之下,使得排水泵可将澄清水充分抽出,当澄清水抽空后,浮板式吸水口浮在下部的淤泥上,此时进水管口的管口所在平面处在淤泥面之上,此时无法吸水,而自吸排水泵上设有流量传感器会检测到无水抽出,流量为零时控制器会关停自吸水泵,当其中淤泥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即可利用控制器打开电动截止阀并启动减速电机开始排泥操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浮板式吸水口对污水沉淀池内的澄清水进行排空,大大提高了排泥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污水沉淀池的底部倾斜面最低处固设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污水沉淀池的中部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的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优选方案使用两个压力变送器对污水沉淀池中的污水量和淤泥量进行检测,因两个压力变送器的位置固定,其中,第二压力变送器用来检测污水沉淀池中的污水量,即可检测第二压力变送器位置上方污水液面的高度,而第一压力变送器通过检测到压力以及第二压力变送器检测到污水液面高度即可检测判定出第一压力变送器处堆积的淤泥厚度,当第一压力变送器检测淤泥堆积达到一定厚度后即可判定淤泥沉积量达到排泥标准,在当次污水达到设定沉淀时间后,即可启动自吸排水泵将澄清水排空,在澄清水排空后,即可利用控制器打开电动截止阀并启动减速电机开始排泥操作。采用本优选方案后,可对淤泥沉积量进行自动检测,实现了自动抽取澄清水、自动排泥操作,大大提高了排泥的自动化水平,节省了大量人力,提高了排泥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减速电机设在排泥槽的外侧,所述排泥槽内两端通过密封轴承轴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外表面上固定套接有排泥绞龙,所述驱动转轴一端穿过排泥槽与减速电机轴接固定。本优选方案提供了一种排泥绞龙连接、安装及驱动方案,结构紧凑,便于实施。
作为优选,所述的浮板的中间具有供柔性管道穿过的通孔并设有卡口,所述的柔性管道设有与所述卡口相配的卡扣。本优选方案浮板与柔性管道的连接操作简单便于实施。
作为优选,所述的柔性管道为轻质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沉淀后澄清水排空率高、操作简单,能够实现自动排空澄清水以及自动排泥的操作,具有自动化水平高、排泥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气电路连接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污水沉淀池,2、排泥槽,3、减速电机,4、排泥绞龙,5、排泥出口,6、污水进口,7、排水口,8、柔性管道,81、进水管口,9、浮板式吸水口,91、浮板,911、凹口,10、第一压力变送器,11、第二压力变送器,12、控制器,13、污水泵,14、自吸排水泵、141、流量传感器,15、电动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包括污水沉淀池1,所述污水沉淀池1的底部四边具有倾斜面并设有排泥槽2,所述排泥槽2内设有由减速电机3驱动的排泥绞龙4,所述排泥槽2的一端底部设有排泥出口5,所述排泥出口5的管道口处设有电动截止阀15,所述的污水沉淀池1的上部设有污水进口6和排水口7,污水进口6通过管道连接污水泵13,所述排水口7通过管道外接自吸排水泵14,所述排水口7内侧通过柔性管道8连接有浮板式吸水口9,所述的浮板式吸水口9包括浮板91,所述的浮板91的底面具有凹口911,所述凹口911内固定嵌设有柔性管道8的进水管口81,当浮板91浮在水面时所述的进水管口81浸入水面之下,当浮板91浮在淤泥面上时,所述进水管口81的管口所在平面处在淤泥面之上,所述的自吸排水泵14的出水管上设有流量传感器141,所述污水泵13、自吸排水泵14、减速电机3、电动截止阀15和流量传感器141均与设有的控制器12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水沉淀池1的底部倾斜面最低处固设第一压力变送器10,所述污水沉淀池1的中部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11,所述的第一压力变送器10和第二压力变送器11均与控制器12电连接,所述的减速电机3设在排泥槽2的外侧,所述排泥槽2内两端通过密封轴承轴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外表面上固定套接有排泥绞龙4,所述驱动转轴一端穿过排泥槽2与减速电机3轴接固定,所述的浮板91的中间具有供柔性管道8穿过的通孔并设有卡口,所述的柔性管道8设有与所述卡口相配的卡扣,所述的柔性管道8为轻质波纹管。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通过控制器采集流量传感器141的流量信号、第一压力变送器10和第二压力变送器11的压力信号,并通过这些信号及设定时间控制污水泵13、自吸排水泵14、电动截止阀15和减速电机3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技术手段来进行电控实现,故而对此部分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包括污水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池(1)的底部四边具有倾斜面并设有排泥槽(2),所述排泥槽(2)内设有由减速电机(3)驱动的排泥绞龙(4),所述排泥槽(2)的一端底部设有排泥出口(5),所述排泥出口(5)的管道口处设有电动截止阀(15),所述的污水沉淀池(1)的上部设有污水进口(6)和排水口(7),污水进口(6)通过管道连接污水泵(13),所述排水口(7)通过管道外接自吸排水泵(14),所述排水口(7)内侧通过柔性管道(8)连接有浮板式吸水口(9),所述的浮板式吸水口(9)包括浮板(91),所述的浮板(91)的底面具有凹口(911),所述凹口(911)内固定嵌设有柔性管道(8)的进水管口(81),当浮板(91)浮在水面时所述的进水管口(81)浸入水面之下,当浮板(91)浮在淤泥面上时,所述进水管口(81)的管口所在平面处在淤泥面之上,所述的自吸排水泵(14)的出水管上设有流量传感器(141),所述污水泵(13)、自吸排水泵(14)、减速电机(3)、电动截止阀(15)和流量传感器(141)均与设有的控制器(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池(1)的底部倾斜面最低处固设第一压力变送器(10),所述污水沉淀池(1)的中部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11),所述的第一压力变送器(10)和第二压力变送器(11)均与控制器(1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电机(3)设在排泥槽(2)的外侧,所述排泥槽(2)内两端通过密封轴承轴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外表面上固定套接有排泥绞龙(4),所述驱动转轴一端穿过排泥槽(2)与减速电机(3)轴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板(91)的中间具有供柔性管道(8)穿过的通孔并设有卡口,所述的柔性管道(8)设有与所述卡口相配的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管道(8)为轻质波纹管。
CN202322174151.6U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 Active CN220589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4151.6U CN220589033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74151.6U CN220589033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9033U true CN220589033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5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74151.6U Active CN220589033U (zh) 2023-08-14 2023-08-14 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9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1384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装置
CN22058903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高效排泥装置
CN212102176U (zh) 一种曝气池泡沫收集器
CN204981559U (zh) 基于超声波辅助分离与智能调节的污泥浓缩装置
CN208517032U (zh) 一种高效微砂沉淀池
CN215327666U (zh) 一种集成式含油废水污泥减容装置
CN211546007U (zh) 一种新型涡凹气浮装置
CN210085340U (zh) 一种肝素钠沉淀液排液装置及肝素钠沉淀装置
CN220098795U (zh) 基于ro反渗透电子电镀废水高效回收利用设备
CN112499880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生化池污泥收集系统
CN218146133U (zh) 一种pcb电路板生产废水中和反应装置
CN215161162U (zh) 一种泵管气浮装置
CN216865216U (zh) 一种市政路基工程用基坑抽水排水设备
CN219752100U (zh) 高效折流混凝气浮成套装置
CN220265518U (zh) 一种染料制造产生的废水悬浮物处理装置
CN213231925U (zh) 一种高效多级絮凝沉淀一体机装置
CN216191745U (zh) 一种线路板污水处理系统
CN219885720U (zh) 一种污水处理淤泥清理装置
CN219585837U (zh) 一种具有浮力调节结构的污水处理用滗水器
CN219823802U (zh) 混凝沉淀池
CN213407818U (zh) 一种自动化箱式高效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
CN216890250U (zh) 一种污水处理和多级沉淀装置
CN217972826U (zh) 高效紧凑型污水处理系统
CN219751969U (zh)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
CN21995062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