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1969U -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51969U CN219751969U CN202321350613.9U CN202321350613U CN219751969U CN 219751969 U CN219751969 U CN 219751969U CN 202321350613 U CN202321350613 U CN 202321350613U CN 219751969 U CN219751969 U CN 2197519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aeration
- assembly
- tank
- drain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9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包括支承装配组件、水体储纳组件、原水进流组件、内部曝气组件、外部曝气组件、絮体排流组件及净水回流组件,该治理装置在储纳立管内部设置由曝气电机及曝气叶轮组成的内部曝气组件,由曝气叶轮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还设置了由曝气罐体组成的外部曝气组件,由曝气罐体向储纳立罐内充入高压气体,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得气泡更为丰富,便于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还设置了由排流导槽及排流链带组成的絮体排流组件,在排流导槽内形成楔形排流通道,由排流链带将排流导槽内的絮体排出,在储纳立罐内形成净水后回流至河道中,有利于提升河道水的治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112411502A公开一种河水治理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以及内置通讯模块的控制器,装置本体还包括推进器与收集器,收集器包括收集带,收集带与装置本体倾斜设置,装置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刮片,刮片的一端与收集带的外表面接触,装置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槽壁开设有内槽,内槽内固定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该装置设置有收集槽,槽内设置有推板,利用推板来压缩收集槽内的垃圾或其他污染物,还设置有双头刮板,可对收集带的表面进行清理,还可以对卷片的表面进行清理,便于河水污染治理使用,有效提高设备内的收集空间的使用率。然而,这种河水治理装置设置的收集槽及收集带与装置本体配合角度不佳,使得其污染物清理速度难以提升。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治理装置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以提升治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包括:
支承装配组件,该支承装配组件中具有安装空间;
水体储纳组件,该水体储纳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中,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河道水原水的储纳空间;
原水进流组件,该原水进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由原水进流组件将河道水原水输送至水体储纳组件内;
内部曝气组件,该内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水体储纳组件中,可在水体储纳组件中运转,由内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外部曝气组件,该外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内部连通,其内部具有容纳高压气体的空间,由外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絮体排流组件,该絮体排流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配合,由絮体排流组件将水体储纳组件中的絮体排出,在水体储纳组件中形成净水;
净水回流组件,该净水回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可将水体储纳组件内形成的净水回流至河道中。
具体地,支承装配组件包括:
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采用方管接合形成,并沿横向布置。
水体储纳组件包括:
储纳立罐,该储纳立罐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并沿竖向布置,其顶部设置有进流端管及曝气导管,其底部设置有回流端管,曝气导管末端延伸至储纳立罐底部。
原水进流组件包括:
进流泵机,该进流泵机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河道连通,其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流端管连通,由进流泵机将河道水原水泵送至储纳立罐中。
内部曝气组件包括:
曝气电机,该曝气电机安装于储纳立罐顶部;
曝气叶轮,该曝气叶轮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储纳立罐内部,并浸没于储纳立罐内的河道水原水中,其通过传动结构与曝气电机衔接,由曝气电机带动曝气叶轮运转,并由曝气叶轮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外部曝气组件包括:
曝气罐体,该曝气罐体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并通过管道与曝气导管连通,由曝气罐体向储纳立罐内充入高压气体,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絮体排流组件包括:
排流导槽,该排流导槽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其一端与储纳立罐顶部贯通,其另一端向储纳立罐斜上方延伸,在排流导槽内形成楔形排流通道,储纳立罐内的絮体可进入排流导槽中;
排流链带,该排流链带安装于排流导槽中,其内端与储纳立罐位置对应,其外端沿斜上方延伸,由排流链带将排流导槽内的絮体排出,在储纳立罐内形成净水。
净水回流组件包括:
沉淀储罐,该沉淀储罐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其顶部通过管道与回流端管连通,其底部与河道连通,储纳立罐内部形成的净水可进入沉淀储罐中,并排流至河道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治理装置在储纳立管内部设置由曝气电机及曝气叶轮组成的内部曝气组件,由曝气叶轮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还设置了由曝气罐体组成的外部曝气组件,由曝气罐体向储纳立罐内充入高压气体,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得气泡更为丰富,便于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还设置了由排流导槽及排流链带组成的絮体排流组件,在排流导槽内形成楔形排流通道,由排流链带将排流导槽内的絮体排出,在储纳立罐内形成净水后回流至河道中,有利于提升河道水的治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该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包括支承装配组件、水体储纳组件、原水进流组件、内部曝气组件、外部曝气组件、絮体排流组件及净水回流组件,支承装配组件中具有安装空间,水体储纳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中,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河道水原水的储纳空间,原水进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由原水进流组件将河道水原水输送至水体储纳组件内,内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水体储纳组件中,可在水体储纳组件中运转,由内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外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内部连通,其内部具有容纳高压气体的空间,由外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絮体排流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配合,由絮体排流组件将水体储纳组件中的絮体排出,在水体储纳组件中形成净水,净水回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可将水体储纳组件内形成的净水回流至河道中。
在实施例1中,支承装配组件包括支承框架100,支承框架采用方管接合形成,并沿横向布置。
水体储纳组件包括储纳立罐200,储纳立罐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并沿竖向布置,其顶部设置有进流端管210及曝气导管220,其底部设置有回流端管,曝气导管末端延伸至储纳立罐底部。
原水进流组件包括进流泵机300,进流泵机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河道连通,其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流端管连通,由进流泵机将河道水原水泵送至储纳立罐中。
内部曝气组件包括曝气电机410及曝气叶轮420,曝气电机安装于储纳立罐顶部,曝气叶轮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储纳立罐内部,并浸没于储纳立罐内的河道水原水中,其通过传动结构与曝气电机衔接,由曝气电机带动曝气叶轮运转,并由曝气叶轮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外部曝气组件包括曝气罐体500,曝气罐体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并通过管道与曝气导管连通,由曝气罐体向储纳立罐内充入高压气体,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絮体排流组件包括排流导槽610及排流链带620,排流导槽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其一端与储纳立罐顶部贯通,其另一端向储纳立罐斜上方延伸,在排流导槽内形成楔形排流通道,储纳立罐内的絮体可进入排流导槽中,排流链带安装于排流导槽中,其内端与储纳立罐位置对应,其外端沿斜上方延伸,由排流链带将排流导槽内的絮体排出,在储纳立罐内形成净水。
净水回流组件包括沉淀储罐700,沉淀储罐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其顶部通过管道与回流端管连通,其底部与河道连通,储纳立罐内部形成的净水可进入沉淀储罐中,并排流至河道中。
在实施例2中,支承装配组件包括支承框架100,支承框架采用方管接合形成,并沿横向布置。
水体储纳组件包括储纳立罐200,储纳立罐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并沿竖向布置,其顶部设置有进流端管210及曝气导管220,其底部设置有回流端管,曝气导管末端延伸至储纳立罐底部。
原水进流组件包括进流泵机300,进流泵机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河道连通,其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流端管连通,由进流泵机将河道水原水泵送至储纳立罐中。
内部曝气组件包括曝气电机410及曝气叶轮420,曝气电机安装于储纳立罐顶部,曝气叶轮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储纳立罐内部,并浸没于储纳立罐内的河道水原水中,其通过传动结构与曝气电机衔接,由曝气电机带动曝气叶轮运转,并由曝气叶轮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外部曝气组件包括曝气罐体500,曝气罐体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并通过管道与曝气导管连通,由曝气罐体向储纳立罐内充入高压气体,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絮体排流组件包括排流导槽610及排流链带620,排流导槽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其一端与储纳立罐顶部贯通,其另一端向储纳立罐斜上方延伸,在排流导槽内形成楔形排流通道,储纳立罐内的絮体可进入排流导槽中,排流链带安装于排流导槽中,其内端与储纳立罐位置对应,其外端沿斜上方延伸,由排流链带将排流导槽内的絮体排出,在储纳立罐内形成净水。
在本实施例中,絮体排流组件还包括螺旋输送机,该螺旋输送机与排流链带衔接,排流链带可携带絮体进入螺旋输送机中,由螺旋输送机将其输送至回收设备中继续处理。
净水回流组件包括沉淀储罐700,沉淀储罐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其顶部通过管道与回流端管连通,其底部与河道连通,储纳立罐内部形成的净水可进入沉淀储罐中,并排流至河道中。
在本实施例中,沉淀储罐内设有隔板,由隔板将沉淀储罐分隔形成沉淀区及排流区,回流端管排放至沉淀储罐内的水首先进入沉淀区进行沉淀,沉淀区顶部的水从隔板顶部溢出,进入排流区。
该治理装置在储纳立管内部设置由曝气电机及曝气叶轮组成的内部曝气组件,由曝气叶轮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还设置了由曝气罐体组成的外部曝气组件,由曝气罐体向储纳立罐内充入高压气体,对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得气泡更为丰富,便于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还设置了由排流导槽及排流链带组成的絮体排流组件,在排流导槽内形成楔形排流通道,由排流链带将排流导槽内的絮体排出,在储纳立罐内形成净水后回流至河道中,有利于提升河道水的治理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出现“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时,应理解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时,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8)
1.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装配组件,该支承装配组件中具有安装空间;
水体储纳组件,该水体储纳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中,其内部具有用于放置河道水原水的储纳空间;
原水进流组件,该原水进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由原水进流组件将河道水原水输送至水体储纳组件内;
内部曝气组件,该内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水体储纳组件中,可在水体储纳组件中运转,由内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外部曝气组件,该外部曝气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内部连通,其内部具有容纳高压气体的空间,由外部曝气组件对水体储纳组件中的河道水原水进行曝气处理,使河道水原水携带的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形成絮体后上浮;
絮体排流组件,该絮体排流组件安装于支承装配组件上,并与水体储纳组件配合,由絮体排流组件将水体储纳组件中的絮体排出,在水体储纳组件中形成净水;
净水回流组件,该净水回流组件与水体储纳组件连通,可将水体储纳组件内形成的净水回流至河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装配组件包括:
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采用方管接合形成,并沿横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水体储纳组件包括:
储纳立罐,该储纳立罐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并沿竖向布置,其顶部设置有进流端管及曝气导管,其底部设置有回流端管,曝气导管末端延伸至储纳立罐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原水进流组件包括:
进流泵机,该进流泵机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河道连通,其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流端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部曝气组件包括:
曝气电机,该曝气电机安装于储纳立罐顶部;
曝气叶轮,该曝气叶轮通过转动结构安装于储纳立罐内部,并浸没于储纳立罐内的河道水原水中,其通过传动结构与曝气电机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外部曝气组件包括:
曝气罐体,该曝气罐体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并通过管道与曝气导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絮体排流组件包括:
排流导槽,该排流导槽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其一端与储纳立罐顶部贯通,其另一端向储纳立罐斜上方延伸,在排流导槽内形成楔形排流通道;
排流链带,该排流链带安装于排流导槽中,其内端与储纳立罐位置对应,其外端沿斜上方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净水回流组件包括:
沉淀储罐,该沉淀储罐安装于支承框架中,其顶部通过管道与回流端管连通,其底部与河道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50613.9U CN219751969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50613.9U CN219751969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51969U true CN219751969U (zh) | 2023-09-26 |
Family
ID=88089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50613.9U Active CN219751969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51969U (zh) |
-
2023
- 2023-05-30 CN CN202321350613.9U patent/CN2197519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00630Y (zh) | 化纤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9751969U (zh) |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装置 | |
CN22070330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浮渣收集装置 | |
CN212770172U (zh) | 一种磷化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1035473U (zh) | 一种深度给水处理反应装置 | |
CN211367069U (zh) | 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 |
CN215505631U (zh) | 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 |
CN214714591U (zh) | 一种随液位自动升降的沉淀池除浮泥装置 | |
CN212881183U (zh) | 一种基于单螺杆泵的尾矿水循环处理装置 | |
CN211972079U (zh) | 一种水解酸化反应器 | |
CN212016846U (zh) | 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 | |
CN209906415U (zh) | 一种采用s形不锈钢斜板的污水平流沉淀池 | |
CN111875110A (zh) | 一种沉降式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9314778U (zh)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3679913U (zh) | 一种含柱塞泵输送系统的一体化气浮装置 | |
CN213865465U (zh) | 用于餐厨沼液处理的气浮装置 | |
CN211338943U (zh) | 用于海鲜废水预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 |
CN219950789U (zh) | 一种多功能生态处理池 | |
CN215822415U (zh) | 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自动清洗装置 | |
CN220182955U (zh) | 快速转运用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9409497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气浮机 | |
CN215627256U (zh) | 一种化工生产用污水杂质过滤设备 | |
CN214781130U (zh) | 一种ro系统用污水预处理装置 | |
CN220351915U (zh) | 一种船舶清洗含油废水用净水设备 | |
CN219752100U (zh) | 高效折流混凝气浮成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